黄芪种植技术

合集下载

黄芪种植技术

黄芪种植技术

黄芪种植技术黄芪是名贵中药材,别名白皮瓦、山爆仗、箭杆花等,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有补气固表、敛疮生肌、示IJ尿排版等功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黄芪的种植技术,欢迎阅读参考。

黄芪的种植技术一、播前准备(一)选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保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冲积土,土壤pH值7~8为宜。

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或甘薯为好,不宜选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

(二)施肥和耕地每亩施土杂肥3~4米3、碳酸氢镣100~150千克、复合肥30~50千克。

先把腐熟好的有机肥均匀地撒在地面上,用深耕犁深耕50厘米,把有机肥翻入地下。

再浅耕20厘米,把碳酸氢镀和复合肥施入犁沟内,然后把地表粗细整平。

(三)挖排水沟地边排水沟的深度60~70厘米,横截排水沟的深度50厘米左右,横截排水沟之间的面积不超过600米2。

二、播种(一)种子处理将种子置于种子量2~3倍的细沙中,摊撒在水泥地上用鞋底来回搓,但不要用力过大,种皮由棕黑色变暗即可。

搓好后的种子除去细沙,用50℃的温水浸泡5~6小时,捞出后晾干表皮即可播种。

(二)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

(三)播种方法穴播按行距33厘米、穴距27厘米挖浅穴播种;条播按行距25~30厘米左右开3厘米浅沟,将种子拌适量细沙(土)播种。

三、田间管理(一)间定苗及时锄草松土,待苗高7~8厘米、复叶达3~4片时,按株距4~5厘米进行间苗;待苗高10厘米时,按株距8~10厘米定苗。

(二)排灌水耐旱怕涝,若遇到干旱年份,可在傍晚浇一次透水。

在雨季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三)打顶应在6~7月进行打顶,一般可增产5%~10%。

(四)这肥一般不需追肥。

若生长期间出现叶色变黄、植株瘦弱,可于植株快要封垄时进行一次追肥,每亩施复合肥15千克。

追肥应结合培土。

干旱时可结合浇水追肥。

四、采收加工一般在播后两三年采收。

收获时要深挖,防止挖断主根或碰破外皮。

黄茂根部挖出后,去净泥土,趁鲜切去根茎(芦头),剪去须根,立即进行暴晒,待晒六七成干时,将根理直,扎成小把,再晒至全干。

黄芪的栽培技术和管理

黄芪的栽培技术和管理

黄芪的栽培技术和管理黄芪(Scientific name: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

黄芪的栽培技术和管理对于保证其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芪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一、土壤选择和改良黄芪喜欢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选择阳光充足、湿润的环境。

同时,可以进行土壤改良,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

二、种子选择和播种在进行黄芪种植时,应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

种子的选择对于后期的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播种前,可以将种子进行热水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

三、种植密度和行距黄芪的种植密度和行距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种植密度为每亩种植2-3万株,行距为20-30厘米。

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行距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光照和通风条件,有利于黄芪的生长和发育。

四、水肥管理黄芪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较高。

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但要避免积水。

一般情况下,黄芪每周浇水2-3次,每次浇水量以湿润整个根系为宜。

施肥方面,可以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然后在生长期间进行追肥。

追肥时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同时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和植株生长不良。

五、病虫害防治黄芪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黄芪霜霉病、黄芪根腐病、黄芪蚜虫等。

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可以在种植前进行病虫害调查,及时清除病虫害源。

在生长期间,定期检查植株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采用生物防治等。

六、采收和加工黄芪的采收时间一般选择在秋季。

采收时应选择晴天进行,将整株黄芪拔起,摘去根部的泥土,然后进行晾晒。

晾晒时要注意防止霉变和虫害的发生。

晾晒完毕后,可以进行加工,如剪去须根、切成小块等,以便后续的加工和使用。

简述中药材黄芪种植技术

简述中药材黄芪种植技术

简述中药材黄芪种植技术黄芪,又称黄精、白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

黄芪具有滋补气血、益气健脾的功效,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保证黄芪的质量和产量,种植黄芪需要掌握一些种植技术。

一、种植地选择黄芪喜欢生长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

选择海拔在1000米以内的山地、丘陵地均可种植,其中土壤pH值保持在7-8之间,肥沃的物质含量较高的能促进黄芪生长。

二、播期选择黄芪的适宜播期为每年的3-4月份,此时大地气温回暖,适宜种植。

三、苗期管理播种后,约15-20天后,黄芪开始出苗。

出苗后,要注意庭院管理。

主要包括杂草的清除、适当疏苗、浇水等。

不同的地区栽种不同的黄芪品种,所以管理要根据基地实际调整。

四、育苗管理黄芪是一种娇弱的植物,苗期需要经常注意光照、温度和湿度的调控。

在苗期,保持10-15℃的温度,并保持较高的湿度,同时要求提供充足的光照,以促进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五、栽培技术1.土壤处理:先选择好种植地,然后进行土壤的处理。

对于沙质壤土,通常需要添加有机肥料和其他改良剂。

土壤的翻耕和处理后,要做到松土、平整。

2.播种:将黄芪种子均匀播种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土壤,一般深度约3-4倍种子的直径,然后进行轻轻压实。

3.灌溉:黄芪生长需要较高的湿度,在播种后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4.施肥:在黄芪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施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

一般在生长初期和壮苗时施肥,同时可以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况适时补充。

5.杂草处理:由于黄芪生长较慢,需要抓好除草工作。

可以进行手工拔除杂草或者施用除草剂进行处理。

6.病虫害防治:黄芪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一些病虫害的侵袭。

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同时也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7.采收:一般黄芪种植后3年可采收,采取挖根法,将地下根部小心挖掘出,清洗干净晾晒待用。

六、加工与储存采收后,将黄芪进行清洗去杂质,然后晾晒干燥。

黄芪干燥后可储存在通风、干燥、防潮的地方。

黄芪要怎样栽培黄芪种植管理技术

黄芪要怎样栽培黄芪种植管理技术

选种与种子处理
选种
选择优质、无病虫害的黄芪种子。
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12-24小时,捞出后晾干,然后进行播种。
施肥与土壤消毒
施肥
在整地时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或复合肥,以增加土壤肥力。
土壤消毒
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农药进 行喷雾消毒。
02
播种与育苗
播种时间与方式
播种时间
浇水
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 ,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 润。
施肥
在黄芪生长期间,要进行 适当的施肥,以补充养分 。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黄芪常见的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等。对 于锈病,可以采取及时清除病叶、减少 侵染源的方法进行防治;对于白粉病, 可以采取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增施磷 钾肥等方法进行防治。
VS
虫害防治
要点一
施肥
根据黄芪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适时施肥。在幼苗期 ,可施用适量的氮肥促进幼苗生长;在生长期,可施用复 合肥或有机肥,促进根系发育和产量提高。
要点二
除草
定期除草,防止杂草与黄芪竞争养分和水分。可采用人工 除草或化学除草方式,但应注意除草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避免对黄芪造成伤害。
病虫害防治
黄芪要怎样栽培黄芪种植管 理技术
汇报人: 2023-12-21
目录
• 栽培前的准备 • 播种与育苗 • 移栽与定植 • 田间管理 • 采收与加工 • 贮藏与运输
01
栽培前的准备
选地与整地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 、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或腐殖质丰富 的土壤。
整地
深耕细作,清除杂草和石块,整平土 地,保持土壤疏松。
病虫害防治

黄芪种植条件及技术要点

黄芪种植条件及技术要点

黄芪种植条件及技术要点黄芪,又名黄芪草、北芪、扁豆芪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固表、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黄芪的种植条件和技术要点对于黄芪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黄芪的种植条件和技术要点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黄芪的种植条件1.气候要求:黄芪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0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摄氏度。

2.土壤要求:黄芪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

土壤PH值在6.5-7.5之间,有利于黄芪的生长。

3.光照要求:黄芪喜光植物,对光照要求较高,适宜充足的阳光照射,日照时间达到12小时以上。

4.水分要求:黄芪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要避免水涝和积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二、黄芪的种植技术要点1.选种优良品种:选择株型整齐、叶片鲜绿、生长势旺盛的黄芪种子进行播种,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2.合理施肥:黄芪生长期间适量施入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株生长。

施肥应均匀,避免肥料过量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3.适时浇水:黄芪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湿,适时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4.病虫害防治:定期对黄芪进行病虫害防治,如喷洒农药、清除病虫害部分,保持植株健康生长。

5.及时采摘:黄芪的根部是药用部分,一般生长2-3年后即可采摘。

采摘时要选择晴天,避开雨水,避免土壤粘附,影响药材质量。

6.晾晒加工:采摘后的黄芪要晒干或烘干,加工成干品,保持质量稳定,方便储存和使用。

在黄芪的种植过程中,以上种植条件和技术要点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黄芪的产量和质量。

希望种植黄芪的农户和爱好者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技术要点,实现黄芪的良好种植效果,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中草药材。

如何种植黄芪_黄芪种植技巧

如何种植黄芪_黄芪种植技巧

如何种植黄芪_黄芪种植技巧黄芪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那么黄芪怎么种植呢?今天店铺就来教大家如何种植黄芪。

黄芪的种植:选地整地黄芪为深根性植物,故应选上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上种植,不宜在粘土、涝洼积水地和盐碱地种植。

秋作物收获后,土地翻耕25-30厘米。

每1000平方米施农家肥1000-600千克,过磷酸钙10-50千克作基肥,耙平整细作行距40-45厘米垄,垄高15-20厘米。

排水好的地方也可作宽1.2-1.5米的宽畦。

黄芪的种植:繁殖因黄芪种子表皮坚硬,吸水能力差,播种前,可用砂子或砂纸擦破种皮,或用50℃温水浸种6-12小时,以提高发芽率。

一般冬播于11月封冻前,春播于3-4月初。

播时在整好的垄上开3~4厘米深的沟,行距为30-40厘米,播后覆土2-2.5厘米,稍加镇压,干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每1000平方米用种4千克左右。

黄芪的种植:田间管理(l)苗高4-5厘米时进行间苗和补苗、苗高10厘米时,按株距10-15厘米定苗。

结合间苗和定苗适当中耕除草。

(2)出苗前后遇干旱,可适当浇水,以利苗出土生长。

定苗后一般不浇水,保持地面稍干,以利根向下生长,雨季应及时排除积水。

(3)除留种地外,其他地块应在现蕾初期,将花蕾摘去,打掉顶心。

(4)追肥:如果是2-3年后采收的田块,从第二年起,每年早春于行间沟施追肥,每1000平方米施1000-1500千克人粪尿,配加过磷酸钙25-30千克,然后覆土并浇水。

黄芪的种植:采收和加工播种后l-7年均可采收,但一般播后1-2年收获。

秋天9-11月或春天越冬芽萌动前都可起挖。

采挖时,先将地上部割去,深挖60-70厘米,将根挖出,除去泥土,剪掉芦头,晒至七、八成干时剪去侧根及须根,分等级捆成小捆再晒至全干。

黄芪的种植:留种技术秋季收获时,选植株健壮、主根肥大粗长侧根小,当年不开花的根留作种栽,芦头下留10厘米长的根,苗种田宜选排水良好。

阳光充足的肥沃地块,施足基肥,按行距40厘米,开深20厘米的沟,按株距25厘米将种根垂直排放于沟内,芽头朝上,覆土盖住芦头顶1厘米厚,压实,顺沟浇水,再加覆土10厘米左右,以利防旱保墒,早春解冻后,扒去防寒士。

黄芪种植技术

黄芪种植技术

黄芪种植技术参考黄芪为深根性植物,主根长20-80厘米。

喜凉爽气候,耐旱耐寒,怕热怕涝,野生于草原干燥向阳的坡地,种子发芽不喜高温,14-15℃为发芽适温。

种子发芽和苗期需要充足水分,否则不出苗或干旱而死亡。

成年植株和生长期喜干旱和充足的阳光。

一、选地整地。

黄芪喜凉爽,耐旱、寒,怕热、怕水涝、忌高温。

其主根向下垂直生长,宜选择排水良好,向阳,土质深厚的壤土为佳。

选地后,耕深30-40厘米,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3000—4000公斤,磷肥25—30公斤,耙耱平整后起垄(或畦)。

一般垄距50-60厘米,畦宽1.2米。

作畦时,最好每两畦开一深沟,深45-50厘米;两畦之间开一浅沟,沟深为20厘米,作为作业道,可适当放宽,畦高15—20 厘米。

二、种植技术。

1、一年生黄芪种子直播即可,无需对种子做任何处理。

亩用种量为3斤。

一般5到7天出苗。

盖土要浅,不超过1厘米。

种前浇水为宜。

春播秋收。

2、种植3天的时候,用甲拌磷拌上麸皮均匀的撒于地面上。

理由(因为的嫩芽是甜的,虫子特别喜欢吃。

而甲拌磷的味道特别刺鼻。

所以可以很好的保住幼苗。

)3、多年生黄芪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4—15℃,春、秋、夏均可播种。

春播在3月中、下旬;秋播结冻前播种,竖年春出苗;风沙干旱地区,春、秋播难保苗,且春季出苗时易招引苗期虫害。

因此,采用夏季6-7月播种,则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

条播,在垄上开2厘米播种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里,种子拌适量细沙,覆土1厘米,将种子盖严,稍加镇压。

亩播量4公斤。

三、栽培管理。

①中耕除草间苗定苗。

黄芪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往往草苗齐长。

因此,苗高4-5厘米时,应及时中耕除草。

苗高7-8厘米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

苗高10-12厘米时,膜荚黄芪按9-10厘米,蒙古黄芪按6-7厘米结合第3次中耕进行间苗定苗。

②追肥。

第1、2年生长旺盛,根部生长也较快,每年可结合中耕除草施肥1-2次,亩沟施厩肥500-1000公斤,如施用化肥应以磷钾肥为主。

简述中药材黄芪种植技术

简述中药材黄芪种植技术

简述中药材黄芪种植技术
黄芪,又名黄精,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黄芪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肺、强身健体的功效,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

黄芪的种植技术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黄芪的质量和产量。

1. 地理环境选择:
黄芪喜欢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

适宜种植的区域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下,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上,温度适宜范围在0℃-30℃之间。

2. 土壤准备:
黄芪喜欢土壤酸性或中性,土层要深厚、松软、肥沃。

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改良,施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性。

3. 种子处理:
黄芪种子大小不一,种飘性较强。

在种植前,应先经过筛选、浸泡、澄清等步骤,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4. 播种:
一般情况下,黄芪的播种时间在每年的3-5月或9-10月。

播种时要注意控制密度,通常每亩播种量为10-15公斤。

播种时先在地面上开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在沟里,再用土轻轻覆盖即可。

5. 管理栽培:
黄芪栽培过程中需要及时清除杂草,保持地面湿润,并注意及时浇水,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

还要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进行定期的病虫害防治。

6. 收获和储存:
黄芪一般需要生长2-3年才能收获。

收获时应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先将地上部分的茎叶剪除,然后将根部挖起,晾晒至干燥,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以防止潮湿和霉变。

黄芪种植技术涉及到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土壤改良、种子处理、播种、管理栽培、收获和储存等方面。

只有合理操作和科学管理,才能获得良好的黄芪产量和质量,满足中药市场的需求。

黄芪种植

黄芪种植

黄芪种植技术
1.土壤条件:宜选择排水良好,向阳,土质深厚的沙土或沙质壤土为佳。

2.整地施肥:播种前平整土地,深耕80厘米以上,每平方米施农家肥5kg。

3.种子处理:黄芪种皮坚硬,不易发芽,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种子中加入2倍的粗河沙搓揉,擦伤种皮,能迅速发芽。

用70-80%硫酸浸泡种子3-5分钟后,迅速置流水中冲洗,洗净种子后稍干即播种,发芽率达90%以上。

4.播种: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2-25℃。

春、夏、秋均可播种。

条播,在垄面上开1.5-2cm深的浅沟2条,将种子均匀撒入沟里,覆土将种子盖严。

随即在两垄的沟里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7-15天出苗。

平畦种植也可以,但发病较多,根形不如垄栽的好。

5.生产上常用育苗移栽,按12-25cm株距,20-40cm的行距,沟深10-20cm,将苗顺放或斜放于沟内,覆土,每平方米用苗15株左右。

春秋15天除草1次,夏季10天除草1次。

6.追肥:每年春夏施用农家肥各一次,每平方米施农家肥3kg。

7.浇水:黄芪幼苗生长缓慢,10天灌水一次,15cm高以后,20天灌水一次,生长半年后,1个月灌水一次即可,如果偶尔下雨,可不浇水。

8.采收地上部分:枝叶繁茂后,平时可适当采集新鲜黄芪茎叶,每次采集不超过1/5,以免影响生长。

9.采收地下部分:生长2-3年可以逐渐收获新鲜黄芪根,因主根入土深,要仔细深挖,避免挖断主根或碰伤外皮。

收后去净泥土,鲜用、或晒干用均可。

黄芪种植条件及技术要点

黄芪种植条件及技术要点

黄芪种植条件及技术要点黄芪,又称黄芪,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具有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在中医药中应用广泛。

黄芪的种植条件及技术要点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芪的种植条件及技术要点。

一、种植条件1. 土壤要求:黄芪适宜生长于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pH值在6.5-7.5之间为宜。

土壤中应富含有机质和磷、钾等微量元素。

2. 气候要求:黄芪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夏季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0摄氏度,冬季最低温度不宜低于5摄氏度。

3. 光照要求:黄芪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光照不足会影响生长发育和药材质量。

二、技术要点1. 种子选择:选择健康完整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后,进行播种。

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较为适宜。

2. 土壤准备: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耕整,除去杂草和病虫害,保持土壤松软通透。

可以在播种前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

3. 播种方法:黄芪的播种方法多采用直播或育苗后移栽的方式,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300-400克。

4. 灌溉管理:黄芪生长期需要保持适量的水分,但要避免积水,以免导致根部烂根。

在干旱季节需要增加灌溉频次。

5. 施肥管理:黄芪生长期需要进行适量的追肥,一般在生长旺盛期进行追施有机肥或复合肥,促进植株生长。

6. 病虫害防治:定期对黄芪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7. 收获与加工:黄芪一般在生长2-3年左右进行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保证药材的质量。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如切片、研粉等。

黄芪的种植条件及技术要点对于提高产量和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种植黄芪需要依据土壤、气候等条件进行科学管理,采取合理的种植技术,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最终可以获得丰收的果实。

希望种植黄芪的农友们能够根据以上要点,科学种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黄芪怎么种?黄芪的规范化种植技术

黄芪怎么种?黄芪的规范化种植技术

黄芪怎么种?黄芪的规范化种植技术【常见问题】黄芪怎么种?【专家解答】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有益气固表、补血养气、增强机体免疫等功效,市场需求大,种植效益好。

那么,黄芪该怎么种呢?现将黄芪的规范化种植技术介绍如下:图:黄芪种植一、选地深耕黄芪是深根性植物,种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地势高燥、向阳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土壤,平地、丘陵、山坡地都可种植。

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土质粘紧,低洼易涝的粘土或土质瘠薄的砂砾土,均不宜种植黄芪。

选好地块后要深耕改土,当秋作物收获后,将土壤深耕3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耕地前清除田间杂草,石砾及残留物。

据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基地多年种植证明,深耕能加厚活土层,熟化土壤,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养分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根系生长,减少侧根和“鸡爪芪”的形成,是获得黄芪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

二、播前准备播种前,在已经深耕的土壤上,每亩撒施土杂肥或圈肥3000公斤,根据土壤PH值,每亩施入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00公斤,优质二胺30公斤;然后旋耕两遍,整平耙细后作高畦或垄,畦高25厘米,宽1.2米,沟宽40厘米,畦面整成龟背状,四周开好排水沟。

高畦栽培不但加厚和疏松耕作层,排水良好,而且吸热散热快,昼夜温差大,利于黄芪根部发育及营养物质积累。

三、选择良种“选用良种”是大家都知道的重要性,但是,中药材黄芪在市场中很困难购买到良种。

目前人工种植的黄芪,不论是农户或所谓的基地(自己基地选育用种除外),其播种用的种子大部分都没有选育,年复年的种植,引起严重退化,抗病害能力差,产量逐年下降,严重影响品质。

药农种植黄芪,一是采收根茎做药材,二是采收种子卖也能收入不少,所以,市场上的黄芪种子大多都是大田生长的黄芪自然收获的。

另外,买种子的人缺少技术,只注重种子的价格高低和发芽率,并不重视种子的发芽势,也不知道什么是良种;因此,即使有选育的种子也卖不了高的价格。

黄芪的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黄芪的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黄芪的种植技术是怎样的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性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适宜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沙壤土种植。

黄芪的药用价值很高,具有极高的种植价值,那么黄芪该怎样种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那吧。

黄芪如何种植1、栽培方法①选地:山区、半山区选地势向阳,土层深厚、土质肥活的沙壤土域或棕色森林土。

平地选地势较高、渗水力强、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或积土,忌白浆土、盐碱土、粘壤土及积水草甸土。

②整地:深耕并施厩肥或堆肥每亩250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

耕细后做畦,宽120厘米,高30厘米。

③繁殖:黄芪用种子繁殖。

2、田间管理①松土除草:人工除草同大田作物。

还可使用除草剂,即在播种时或播种后施用氟乐灵每亩150克,或施用拉索每亩200克。

②追肥:5月上旬追硫酸铵,每亩5公斤--15公斤,6月上旬追尿素,每亩7--10公斤,7月上旬追过磷酸钙,每亩50公斤,厩肥2000公斤。

③打尖:7月下晚打尖,减少营养消耗。

④排灌:雨季注意排水。

天旱时,苗期、返青期适当灌水。

3、收获加工:当年秋后或第二年秋后,地上茎叶枯萎时刨收。

拌去泥土,去掉芦茎,晒干,捆成小把出售。

一般当年亩产干品300公斤左右,鲜货900-1100公斤。

黄芪有哪些食用方法1、黄芪乳鸽汤【材料】黄芪、枸杞各30克,乳鸽1只,料酒、精盐、味精、姜片、鸡清汤、鸡油各适量。

【做法】乳鸽宰杀放入沸水中氽一会,捞出洗净斩块放炖盅内。

黄芪、枸杞分别洗净放入炖盅内。

料酒、盐、味精、姜片、鸡清汤同放炖盅内上笼蒸到肉熟烂,拣出姜、黄芪,淋上鸡油即成。

【功效】补气壮阳、固表止汗、解毒祛风,适于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表虚自汗及痈疽疮溃久不愈合之人食用。

2、黄芪陈皮粥【材料】黄芪50克,陈皮3克,粳米100克,红糖少许。

【做法】陈皮碾粉待用,将黄芪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入粳米、红糖煎煮成粥,再加入陈皮粉煮沸片刻即可。

中药材黄芪栽培种植技术

中药材黄芪栽培种植技术

中药材黄芪栽培种植技术黄芪,又名黄耆,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养血益气、健脾养胃、抗疲劳等功效。

下面是黄芪的种植技术。

1. 地点选择:黄芪适合在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长,最好选择海拔在1000-2000米的中度山地或丘陵地带。

2. 土壤准备:黄芪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适宜的土壤pH值在6-8之间。

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改良,加入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等微量元素。

3. 种子处理:黄芪种子较小,种植前需要进行种子处理。

首先,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取出晾干。

接下来,将种子进行冷藏保存,保持种子的萌发能力。

4. 播种和育苗:在选定的地块上,先进行杂草清除和翻耕。

然后,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床上,用土覆盖种子,保持湿润环境。

一般在春季播种,苗期为60-80天。

5. 移栽和间距:当黄芪苗长到4-5片真叶时,可以进行移栽。

移栽时,将苗夹出,并在定植孔中放入苗床土,稍加压实。

黄芪的定植间距一般为30-40厘米 × 50-80厘米。

6. 病虫害防治:黄芪生长期间,需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常见的病虫害有黄芪根腐病、黄芪根腐病、黄芪蚜虫等。

可选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7. 施肥和灌溉:黄芪需定期追肥,特别是在苗期和开花期需要增加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供应。

灌溉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湿润,以防止根部烂根。

8. 收获和储存:一般黄芪的生长周期为3年。

在第3年秋季,可进行黄芪的收获。

将黄芪整株拔出,摘去叶子,清洗干净,晾干储存。

以上是黄芪的种植技术,仅供参考。

种植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黄芪种植条件和技术

黄芪种植条件和技术

黄芪种植条件和技术
一、黄芪种植条件
1、黄芪是深根作物,应当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向阳高燥的微酸性或中性砂质壤土,如土壤粘重,则根部会生长缓慢带有畸形,土层薄,则质量差,根多横生,分支多,呈“鸡爪形”。

在向阳的山坡或平地均可种植,前茬要以禾本科作物为宜,忌连作,不宜与胡麻、马铃薯轮作。

2、黄芪耐寒耐旱,性喜凉爽,怕热怕涝,适宜在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透水力强的沙壤土中种植,在强盐碱地里不宜种植,直播的当年只会生长出茎叶而不开花,第二年才会开花结果并产籽,我国的西北、东北及华北的各省区均可适宜种植黄芪。

二、黄芪种植技术
1、种子处理
(1)机械处理,使用砂磨及温汤浸种法均可提高黄芪硬实种子的发芽率,以温汤浸种结合砂磨法在生产上较为可行。

(2)硫酸处理,使用浓硫酸处理老熟硬实的黄芪种子,发芽率可以达到90%以上,比不处理的要提高50%左右,用90%的硫酸5毫升/克,在30℃的温度条件下,处理种子2分钟后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即可。

2、播种时间
黄芪可以在春、夏、秋三季进行播种,春播可以在“清明”节前后进行,但最迟不晚于“谷雨”,要保持土壤的湿润,15天左右的时间即可出苗。

夏播适宜在6-7月份进行,播后的7-8天左右即可出苗,秋播一般是在“白露”的前后进行,在新籽经过低温处理后,冬季能够防止冻伤。

3、播种方法
黄芪通常是采用条播,沟深3厘米,行距20厘米左右,亩用播种量为2-2.5公斤,播种时将种子用菊酯或甲胺磷类农药拌种来防地下害虫,播后覆土进行镇压,亩施硫酸钾5-7千克,磷酸二胺8-10千克作为底肥,播种至出苗期要保持地面的湿润或加以覆盖物从而促进出苗,也可撒播和穴播。

黄芪种植条件及技术要点

黄芪种植条件及技术要点

黄芪种植条件及技术要点
1、地势:选择比较平坦,水渗透良好,排水良好的地面。

2、气候条件:宜选择暖湿的气候种植,但温度较低的区域也可适当种植。

3、土壤条件:黄芪喜欢土壤容量大,肥力较强,有较好的水分循环,pH值在4.5—6.5之间,土质以黏土、壤土、砂砾亚壤土为宜。

4、水分条件:黄芪喜欢土壤较湿润的环境,土壤水分不宜太湿太干,要适当选择施用水量。

二、种植技术
1、播种:黄芪最适合于夏干季播种。

冬季及春季播种时需要加注注意观察,防止太冷太热环境下空心萌发率较低,成活率较低。

2、播种量:播种量以每公顷20-30千克播种为宜。

3、管理:黄芪种植时要密实、滋润、翻耕及保护地表,以防止土壤过多水分流失,提高地表热量,促进空心萌发。

4、施肥:黄芪的施肥可以采用综合施肥,每亩施肥1-2公斤,施肥以深迅为宜。

5、灌溉:播种后继续灌溉,在热季及旱季非常重要,根据土壤特性,及时调整施水量。

6、防病虫:防治黄芪病虫害,应采取观赏施药,选择环境友好型的有机农药,以防止污染环境。

7、收获:黄芪一般在秋季收获,当能见到枯萎的叶子,或是花蕾及黄芪球都可以收割,也可以用割草机分草后,再晒干后入仓湿发
酵。

简述中药材黄芪种植技术

简述中药材黄芪种植技术

简述中药材黄芪种植技术黄芪,又称黄精,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具有养血益气、调理脾胃、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经常被应用于各种中医疗法中。

黄芪的种植技术十分重要,合理的种植方法可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黄芪的种植技术。

一、生态环境1、选址:黄芪宜选取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风少雨多的环境,能够保证植株生长所需的各种生态要求。

2、土壤:黄芪对土壤要求较高,宜选取酸性、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避免使用含硫、钾、氯等元素过多的化肥。

3、气候:黄芪宜生长在年平均温度在10-22度、年降雨量在600-800mm,相对湿度在55-70%的环境中。

二、选种选种是黄芪种植的重要环节,应选择生长良好、无害虫、病菌感染、无明显缺陷的良种进行种植,最好在要种植的土地周边区域采集野生黄芪的种子或苗木,确保原生态条件与种植场地相似。

三、育苗1、播种时间:黄芪的育苗最好在春季进行,通常在3~4月进行播种。

2、播种方法:黄芪的种子比较小,宜采用育苗盘或育苗箱进行播种,每个苗床应该采用播种60-80粒的比例,同时要注意在栽种过程中进行细小地调整,以保证最终的株间距符合黄芪生长的特征。

3、土壤要求:黄芪的育苗需要选用疏松肥沃、通透环保的种土。

四、育苗管理1、浇水:黄芪育苗期间需要大量的水分,每天至少浇水1-2次,保证种苗在营养和水分的充足下进行健康生长。

2、施肥:黄芪育苗期间需要施加足够的肥料,建议使用有机肥或复合肥,每隔一周进行一次施肥。

3、防虫:黄芪育苗敏感度较高,需要加强防虫工作,可使用有效杀虫剂均匀喷洒,防止虫害侵袭幼苗。

五、移栽1、移栽时间:黄芪移栽时间一般在年底进行,通常在10月至11月左右。

2、移栽方法:将育苗成熟的黄芪种子苗移至开垦好的土地上,种植深度以部分叶片露在土层表面为宜,株距大小为20-25cm。

3、移栽管理:移栽后应及时进行浇水和松土作业,避免土层表面出现结皮情况,保持土壤湿润并增施足量的土壤有机肥料。

黄芪怎么种植-黄芪种植技术详解

黄芪怎么种植-黄芪种植技术详解

黄芪怎么种植?黄芪种植技术详解黄芪是一种中药材,也是一种豆科的植物,由于药用价值十分高,现在种植进展的人也不少,你知道黄芪怎么种植吗?下面来看看黄芪种植技术详解吧。

黄芪是一种中药材,也是一种豆科的植物,想必大家都知道黄芪的作用一二,它在中药界还是十分知名的。

由于黄芪的价值,现在种植进展的人也不少,你知道黄芪怎么种植吗?种植黄芪需要注重什么?小卉带你学习一下,下面来了解一下黄芪种植技术吧。

一、黄芪怎么种植?选地整地选好土地是栽植的第一步,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步,挑选排水性好土层浓厚的土壤,施肥、浇水、耕地深翻之后就能够栽种了。

种子处理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用来播种,先用五十度温水浸泡一天一夜,捞出盖上一块湿抹布,等到种子发芽裂口即可。

这一步也叫催芽,就是用水浸泡的方式让种子迅速发芽。

二、黄芪种植技术播种技巧1、时光3月的中下旬比较适合播种黄芪种子,这个温度是最适合黄芪种子发芽的,所以普通都会挑选春季播种。

假如没有条件的话,秋季种植也是能够的,9月份的秋播也很好。

2、密度播种时保持黄芪种苗每株之间的距离适当,不行密集也不行太宽,达到最恰当的距离就能够。

整地做哇以后,沟里面灌水,播种十五天的种子即可出苗。

3、间苗黄芪在幼苗生长久,隔一段时光观看幼苗生长状况,长势不太好的幼苗准时除掉,碰到密集的苗子也要剔除,假如有种植没有发芽,也能够把间的苗补植在空缺处。

种植管理1、浇水黄芪对水分要求不高,不需要常常浇水,惟独到了土壤干旱的时候才浇水就能够了。

夏季干旱天气,能够适当多浇水,补充生长所需,还能降温防止脱水。

2、施肥黄芪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充沛的营养必不行少,所以肥料一定要跟上,农家肥和有机肥优先。

囫囵生长时节需要追肥两到三次,施完肥之后还要举行培土的工作。

3、除草黄芪生长旺季杂草也长得比较快,准时间苗和补苗还有除草很有须要。

夏季定时除草,中耕,保持土壤柔软透气,有利于后期的生长,一旦有发觉杂草要迅速处理掉,不然影响植株生长。

黄芪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黄芪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黄芪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黄芪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养心安神、益气固表、补虚强身等功效。

下面将从黄芪的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黄芪的种植技术
1. 土壤选择:黄芪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土壤中,最好是pH 值在6.5-7.5之间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

2. 播种时间:黄芪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初进行播种,这样可以利用春季的温暖和充足的阳光促进生长。

3. 播种方法:黄芪的种子较小,一般采用直播法,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然后轻轻覆盖一层土壤,最后浇水。

4. 管理措施:黄芪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过度浇水,否则容易导致根部腐烂。

同时需要及时除草、松土、施肥等管理措施。

二、黄芪的栽培管理
1. 控制温度:黄芪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5-25℃,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其生
长产生不利影响。

在夏季高温时需要进行遮荫,防止日照过强。

2. 施肥:黄芪是一种高营养需求的作物,需要定期施肥。

在播种后的第3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追肥,之后每隔15-20天进行一次追肥,以保证其生长所需的养分。

3. 病虫害防治:黄芪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黄芪蚜虫、黄芪螟虫等。

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清除虫卵等。

4. 收获和保存:黄芪一般在生长2-3年后进行收获,采用挖根法。

收获后需要进行晾晒、清洗、晾干等处理,最后储存于干燥通风的地方。

以上是黄芪的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的种类与种植技术制作人:王新军。

制作日期:2014/3/26黄芪的种植技术黄芪又叫绵芪、绵黄芪、北芪,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红芪分为红红芪和白红芪(俗称高蔓红芪和低蔓红芪),红红芪蔓高产量低,白红芪蔓低产量高;黄芪分为东北黄芪(模荚黄芪)和内蒙古黄芪(绵黄芪),其根干燥后供药用,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等疗效;治气短、虚脱、心悸、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脱水、久泻、子宫脱垂、疮口久不愈合。

一、生长习性黄(红)芪株高50-80厘米,主根粗大,圆柱形,稍带木质化;红红芪根外皮粗糙,红褐色,内部红黄色,白红芪根外皮淡白色,内部淡黄色;黄芪根皮淡褐色,内部黄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圆形或长椭圆形,全绿,总状花序,腋生,花蝶形。

黄(红)芪是深根系植物,宜种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喜冷爽气候,抗旱性强,耐寒,怕热又怕涝,气温过高常抑制生长;种皮较坚硬,吸水性差,发芽率低,种子萌发不喜高温;忌重茬,不宜在重盐碱地、涝洼地、粘土地种植。

二、栽培技术1、在海拔较高的山水川地,二阴地种植。

2、选择茬口:不宜与马铃薯、菊花、白术连作,避免与豆科作物轮作,忌连茬重作。

3、施肥整地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碱性沙质壤土或绵沙土地块,耕翻整地时每亩施充分腐熟细碎的圈肥5000公斤以上,饼肥50公斤(按照GAP标准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将土壤耙细整平,多雨易涝地应做高畦。

4、种子处理种子外皮有果胶质层,种皮极硬,吸水力差,出苗率低。

播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下列方法根据具体条件可任选其中之一。

(1)沸水催芽:先将种子放入沸水中急速搅拌1分钟,立即加入冷水将温度降至40度,再浸泡2小时,然后把水倒出,种子加麻袋等物焖12小时,待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播种。

(2)硫酸处理:对晚熟硬实的种子,可用浓度为70-80的硫酸浸泡3-5分钟,取出迅速置于流水中冲洗半个小时后播种。

(3)细砂擦伤:在种子中掺入细砂摩擦种皮,使种皮有轻微磨损,以利于吸水,能大大提高发芽率,处理种子置于30-50度温水中浸泡3-4小时,待吸水膨胀后播种。

一般常用此方法种植。

5、种植方式:有直播与育苗移栽两种。

(1)直播方法:经过人工处理的上年生产的新种子,在3月底至4月初土地解冻后进行春播,亦可在当年冬季11月份土地封冻前冬播,冬播种子不进行任何处理。

在整好的地里按行距30厘米,株距12厘米,撒种覆土厚2厘米,稍加镇压,亩用种量3公斤。

(2)育苗移栽:直播一般产量低,质量差,保苗难度大,因此生产上应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进行栽培。

春季或夏季,种子前置处理后,按每亩7公斤的用种量,均匀撒入田内,覆土厚度2厘米,铺一薄层细沙,干旱时应多次进行喷洒水,30天时间苗可出齐,苗期要间苗锄草二次,行、株距6-8厘米,注意防治病虫害,当年10月上中旬挖出埋土保温贮藏,或在第二年春季萌芽前挖苗移栽到大田中去;移栽时按20厘米开沟,按株距10厘米斜平摆放芪苗,使苗头上部直立向上,距地面3-4厘米,整平表面稍加镇压。

6、田间管理(1)间苗定苗:直播前当苗高3-4厘米时,进行间苗和移苗补缺,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株距12厘米定苗。

结合间苗定苗进行锄草松土,特别干旱时,可适当浇水。

(2)追施肥料:黄(红)芪比较喜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每年还需追肥2-3次,第一次苗齐或返青后,每亩追施农家肥;第二次中耕锄草后,亩追圈肥;第三次对多年生芪在冬季枯苗后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饼肥150公斤混合均匀后在行间开沟施入,施后培土。

(3)灌水排涝:定苗后一般不浇水,保持地面稍干,进行适当蹲苗,以利根条伸长。

当天气特别干旱时,可适当浇水。

雨季应及时注意排涝,防止烂根。

(4)病虫防治:生长期发现蛴螬等地下害虫时,用90%固体敌百虫配成1000倍液滴灌植株;对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在在青果期喷施兼有防治黄芪种子小蜂的作用;豆荚螟初孵幼虫期用50%马拉硫磷1500-2000倍液,白粉病可用波美度为0.1-0.3度的石硫合剂喷雾,或亩用70-100g三唑酮配成500倍液喷雾。

7、选留良种收获黄(红)芪时,选地上部茎矮而细弱,地下部肥大而长、侧很少,当年不开花的根留作种栽用。

芦头下剪去次根,栽植于施足基肥的畦田中,行距40厘米,株距26厘米,开沟深度20厘米,将种根垂直放于沟内,芽头朝上,芦头顶离地面2-3厘米,压实。

7-9月开花结籽,待种籽变为褐色时采摘荚果,随熟随摘。

晒干后脱离种子,去掉杂质,装入布袋或麻袋,放入通风干燥处贮藏备用。

8、收获加工管理措施正确,黄(红)芪冬季播种或春季移栽的当年即可收获,亦可三年采收。

一般1月上旬,当植株茎叶枯萎时,将地上部分茎叶割掉,在畦地一端开60-70厘米深的沟,然后用长铁叉翻土,将根扒出,除去泥土,剪掉芦头,晒至7-8成干时,剪去侧根及须根,分等捆成小把,此后晾晒至全干,即可上市出售。

多年生鲜货出口作脱皮加工处理。

晾晒干即可。

黄芪种植一、作为中药材使用的黄芪有哪些种类?国家药典规定的黄芪基源植物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其中蒙古黄芪为膜荚黄芪的变种。

黄芪分布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地区,主要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分布比较广泛,其中膜荚黄芪是森林草甸中生植物,而蒙古黄芪则是旱中生植物。

甘肃特产红芪的基源植物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与黄芪属于不同的属。

甘肃野生红芪主要分布于宕昌、武都、岷县、舟曲、临潭、卓尼、文县、礼县、武山、西和及临夏等地。

此外,在民间局部地区也有用金翼黄芪、多花黄芪、梭形黄芪和多序岩黄芪作为黄芪代用品人药的现象。

二、蒙古黄芪植物有什么特征特性?蒙古黄芪为多年生长草本药用植物,株高50℃m以上,主根深长,圆柱形,黄褐色,略木质化。

不易折断,根长70~150℃m,直径1~3.5℃m,芦头茎长l0℃m左右。

植株半直立匍匐,中部分枝;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25~37枚,短小而宽,托叶三角状卵形,总状花序腋生,有花5~15朵,花期5。

7月;荚果薄膜质、光滑无毛,有显著网纹,荚果内含有种子5~10粒。

种子肾形,棕褐色,果期7~9月。

三、膜荚黄芪植物有什么特征特性?膜荚黄芪植物形态和蒙古黄芪植物相似,膜荚黄芪植株高大,复叶有小叶13~31枚,较蒙古黄芪少,小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7~30mm,宽4~19mm;花冠淡黄色;子房被疏柔毛;荚果长2~2.5cm,被黑色短毛。

四、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的植物学特征有哪些区别?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植物学特征基本相似,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也基本相同,但在种子和幼苗形态、花粉形态及染色体核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1)植物形态差异。

膜荚黄芪的幼苗较蒙古黄芪高大、粗壮,表面密被长柔毛,在电子显微镜下看表皮毛表面密被乳头状突起;第1至第4片真叶为三出羽状复叶,第5真叶开始出现具5小叶的羽状复叶并逐渐增多,成熟时小叶可达13~27枚;小叶较大,长7~30mm,宽3~l0mm;而蒙古黄芪疏被短柔毛,毛表面较光滑,第2真叶即为具5小叶的羽状复叶,成熟时小叶多达25~37枚,小叶长5~l0mm,宽3~5mm。

(2)荚果和种子差异。

膜荚黄芪的荚果表面附生黑色短柔毛,种皮表面纹饰为复网状;蒙古黄芪的荚果无毛,种皮纹饰为皱折状。

两种黄芪种子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种子的形态差异不明显,但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萌发孔形状、种脐和种皮的微观结构有明显差异;蒙古黄芪较膜荚黄芪种子硬实率高,萌发不整齐,萌发高峰滞后。

(3)花粉粒差异。

膜荚黄芪的花粉粒近圆球形,萌发沟短而宽;蒙古黄芪的花粉粒长球形,萌发沟细。

(4)染色体差异。

膜荚黄芪的染色体核型公式属于1B型,蒙古黄芪染色体核型公式属于1c型。

五、红芪植物有怎样的特征特性?红芪基原植物为多序岩黄芪,为多年生草本,高达1.5m0主根粗长,呈长圆柱形,少分枝,长10~50cm,直径0.5~2cm,外皮红棕色,皮孔横长,黄色或暗黄色,略凸出。

茎有细瘦分枝。

叶互生,叶柄长、托叶披针形,基部边合;奇数羽状复叶,长达15cm;小叶7~25枚,长圆状卵形,宽5~9mm,长10~35cm,先端近平截或微凹,有小刺尖,基部宽模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中脉被长柔毛^'小叶柄甚短。

总状花序腋生,长15~18cm,有花20~25,花梗纤细丝状,长2~3mm,被长柔毛;花萼斜钟形,被短毛,最下1个萼片较其余4萼片长大;蝶形花冠,淡黄色,长约lcm,旗瓣长圆状倒卵形,龙骨瓣较旗瓣长。

雄蕊10,9合1离,子房狭长形,具柄。

荚果扁平,串球状,有3~5节,边缘具窄翅,表面有稀疏网纹及短柔毛,每节有椭圆形种子1粒。

开花期6~8月,结果期7~9月。

六、蒙古黄芪对生长的生态环境有什么要求?蒙古黄芪多生长在海拔800~1300m的山区或半山区的干旱向阳草地上,或向阳林缘树丛间;植被多为针阔混交林或山地杂木林;土壤多为山地森林土。

蒙古黄芪喜阳光,耐干旱,怕涝,喜凉爽气候,耐寒性强,可耐受-30℃以下低温,怕炎热,适应性强。

蒙古黄芪忌重茬,不宜与马铃薯、菊花、白术等连作。

七、红芪对生长环境条件有怎样的习性和要求?红芪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在海拔1800~2500m的高原山脊、台地及沟谷边缘。

生长区年平均气温6℃~12℃;≥l0℃的积温1700℃~3500℃,年平均降水430~470mm,4~9月相对干旱;植被以灌丛草原为主。

红芪性喜凉爽,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能力,怕热,怕涝,气温过高就会抑制地上部植株生长。

红芪为深根植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土壤湿度大,会引起根部腐烂。

土质黏重则主根短,侧根多,生长缓慢,产量低。

土壤为棕壤、褐土及淋溶褐土为主。

八、黄芪新品种有哪些?有什么特点?陇芪1号(甘肃黄芪94-01):是由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陇西县科学技术局和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采用混合选择法经多年按作物育种程序共同选育成功的黄芪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省级鉴定验收,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0200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1)特征特性。

主茎绿色,具较密柔毛,花淡黄色,种子成熟前果荚淡紫色,鼓起,种子浅褐色,根系淡白色。

(2)产量表现。

定西市黄芪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黄芪659.3kg,较对照增产19.9%0 2001~2003年在陇西、渭源、漳县、岷县等地进行生产示范,平均亩产708.9kg,较对照增产17.1%。

(3)产品等级。

在规范化栽培条件下,该品系特级品出成率为21.5%,一级品出成率为32.8%.较对照分别提高3.5%和4.2%0(4)内在质量。

据甘肃省药品检验所检测,该晶种根系性状和显微结构均符合规定,总灰分2.9%,酸不溶性灰分0.3%,浸出物39.2%,黄芪甲苷0.059%,多糖(硫酸苯酚法)3.7%0质量显著优于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