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13红楼梦28页PPT
2024年度《红楼梦》主题PPT模板课件25套
从儒、释、道等哲学思想出发,解读《红楼梦》中的人生哲学、道德观念、生命意识等哲 学问题,挖掘作品的哲学智慧。
26
在当代社会中推广《红楼梦》文化价值
2024/3/23
教育推广
将《红楼梦》纳入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等方式,向学生普及《红楼梦》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 素养。
文化活动
13
经典情节解读与赏析
01
02
03
04
“宝黛初会”情节解读
“刘姥姥进大观园”情 节赏析
“黛玉葬花”情节解读 与赏析
“宝玉挨打”情节解读 与赏析
2024/3/23
14
诗词歌赋在情节中的作用
诗词歌赋在《红楼梦 》中的艺术价值
诗词歌赋在推动情节 发展中的作用
2024/3/23
诗词歌赋在塑造人物 形象中的作用
22
女性意识觉醒和追求自由精神体现
女性形象塑造
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如林黛玉、薛 宝钗等,展现女性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女性意识觉醒
通过女性人物的言行举止,表达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抗和对自由 精神的追求,彰显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追求自由爱情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他们追求自由爱情、 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勇气和决心。
各版本在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的特点与差异
影响与评价
红学研究、《红楼梦》在文学史上 的地位与影响
5
清代社会风貌及文化内涵
2024/3/23
清代社会风貌
01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概况与特点
文化内涵
02
《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园林建筑、饮食文化等
社会背景与《红楼梦》主题
红楼梦课件ppt课件
对比
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人物 性格和情节矛盾,增强作 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
叙事技巧
倒叙
采用倒叙手法,打破常规 的时间顺序,使作品情节 更加曲折、悬念更加强烈 。
预叙
运用预叙手法,提前揭示 故事结局或重要情节,使 读者对故事发展有更清晰 的认知。
伏笔
通过伏笔手法,暗示故事 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 变化,使作品更加紧凑和 有逻辑性。
的情感和意境。
CHAPTER 05
红楼梦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元素
儒家思想
红楼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如孝 道、礼仪、忠信等,这些思想在
小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道家思想
小说中的人物常常表现出对命运的 无奈和超脱,追求自由和自然,这 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佛教思想
小说中一些人物形象和情节表现出 佛教的影响,如空、无常、轮回等 观念。
薛宝钗
王熙凤
薛家的千金,容貌美丽,性格温和,聪明 机智,对宝玉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贾家的媳妇,精明干练,善于算计,对宝 玉和黛玉的感情有着深刻的影响。
人物关系梳理
01
02
03
04
贾母
贾家的老太太,是贾宝玉和林 黛玉的外祖母,也是王熙凤的
姑妈。
贾政
贾宝玉的父亲,是贾家的主人 ,对宝玉和黛玉的感情有着深
语言风格
雅俗共赏
红楼梦的语言风格雅俗共赏,既 能够满足文人雅士的审美需求, 又能够被普通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
细腻入微
红楼梦的语言风格细腻入微,通 过细节描写和情感抒发,将人物 情感和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
。
生动形象
红楼梦的语言风格生动形象,通 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 象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使读者 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作品所表达
中国古代文学史《红楼梦》教学课件
敦敏《题芹圃画石》
• 傲骨如君世已奇, 嶙峋更见此支离。 • 醉余奋扫如椽笔, 画出胸中块垒石。
胡适《红楼梦考证》得出的六个结论
• 1、《红楼梦》的著者是曹雪芹。 • 2、曹雪芹是汉军正白旗人,曹寅的孙子, 曹頫的儿子,生于极富贵之家,身经极繁华 绮丽的生活,又带有文学与美术的遗传与环 境;他会作诗,也能画,与一班八旗名士往 来。但他的生活非常贫苦,他因为不得志, 故流为一种纵酒放浪的生活。 • 3、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曹雪芹大概即生 于此时,或稍后。
曹家谱系
• 曹锡远(五世祖)→曹振彦(高祖)→曹玺(曾祖, 康熙二年1663年始任江宁织造,其夫人孙氏曾是康 熙乳母)→曹寅(继任江宁织造,并兼两淮巡盐监察 史。曹寅时代是曹家鼎盛时期,康熙六次南巡,有 四次住在曹寅的江宁织造府。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卒) →曹顒(一说为曹寅侄子,继任江宁织造) →曹頫fǔ(曹寅继子,雪芹之父,继任江宁织造。 1722年,康熙驾崩,雍正即位后,视曹家为政敌, 以骚扰驿站、织造署亏空等理由,抄没了曹家) →曹雪芹
敦诚《赠曹雪芹》
• • • • 满径蓬蒿不老华,举家食粥酒常赊。 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旧家。 司业青钱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 何人曾与猪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
敦敏《赠芹圃》
• • • • 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 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 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 新仇旧恨知多少,一醉毷騊白眼斜。
(1715?──1764?) 名 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 芹圃、芹溪居士。祖籍辽阳, 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 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的贵族 世家。从曾祖父曹玺起,到他父亲都任江 宁织造要职。曹雪芹的童年,正当曹家极 盛时期,在南京过着‚锦衣纨裤‛‚饫甘 餍肥‛的豪华生活。
《红楼梦》优秀课件PPT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 味?”《红楼梦》开篇处的这首诗,既是作者对知音的期 待,也是对每一个读者的诱惑。沉下心来阅读《红楼梦》, 走进这部伟大作品的艺术世界,你一定会不虚此行。
贾宝玉始终站在封建主义精神道德之外,他视求取功名之 人为禄蠹,以应酬文字为沽名钓誉之工具,视读圣贤为畏途, 既具有浓厚的贵公子的纨绔习气,又具有反封建的叛逆性。他 尊重女性,尊重个性,追求自由,是一位贵族家庭乃至封建制 度的叛逆典型。林黛玉是一位冰清玉洁、孤高自许、多愁善感 的贵族小姐,她视爱情如同她的生命,但她的爱情却因不容于 贵族家庭而被摧毁。薛宝钗是一位遵奉妇道、恪守妇规的封建 淑女,她同样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红楼梦》是一部反映我 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突破了传统的取材和 构思方式,将社会高度浓缩于家庭范围内作整体展现,贾府实 际上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艺术特点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高度 的思想内容的奇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 思想的最高综合和体现。“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 辛苦不寻常”。在艺术上,它达到了其他小说不可 企及的高度,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自有《红楼梦》 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中 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4)善于通过大场面、大事件,把人物安插在冲突的旋涡 之中,从人物对事件的态度来显示他们各自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 征。如在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中,贾政、贾动的表现,从人物 的怒与哭及语言、神态均可看出他们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ppt课件完美版
感谢观看
THANKS
05
艺术特色与成就
现实主义手法:刻画生活细节
细腻入微的人物描写
01
通过服饰、饮食、言谈举止等细节,生动展现人物性格和身份
。
真实反映社会生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深刻揭
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
精心构建的故事情节
03
情节安排巧妙,既有主线贯穿始终,又有众多支线交织,形成
远影响。
人物塑造
《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丰富多 彩,个性鲜明,展现了人性的复 杂性和多样性。这种人物塑造手 法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
响。
情感表达
《红楼梦》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 绘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 了人类情感的深刻和真挚。这种 情感表达方式在世界文学中具有
普遍性。
当代价值意义:传承经典,弘扬民族文化
结构特点
《红楼梦》采用了网状结构,以贾宝玉为中心人物,通过他 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同时,小说中 还运用了倒叙、插叙等叙事手法,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多 彩。
版本流传与影响
版本流传
《红楼梦》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多个版本,包括脂本、程本等。其中,脂本是较 早的版本,保留了较多的原貌;程本则是在脂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删改和整理,使 得小说更加通俗易懂。
审美价值体现
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04
主题思想探讨
封建礼教批判:揭露社会黑暗面
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
2024版名著导读《红楼梦》完美版ppt课件
名著导读《红楼梦》完美版ppt课件•《红楼梦》概述与背景•人物形象塑造与特点分析•情节梳理与主题思想探讨•艺术手法鉴赏与经典片段解读•知识拓展:跨文化对比研究视角•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红楼梦》概述与背景出身于江宁织造世家,家族地位显赫,从小接触宫廷文化。
曹雪芹家族背景个人经历创作动机历经家族衰落、生活困顿,对世事有深刻感悟。
以自身经历为蓝本,借助小说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独到见解。
030201曹雪芹生平及创作背景《红楼梦》版本流传与影响版本流传从手抄本到印刷本,历经多次修订、增删,形成多种版本。
对后世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文学地位及价值评估文学地位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价值评估以丰富的人物形象、深刻的社会寓意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人物形象塑造与特点分析通过内心独白、梦境、幻觉等手法,深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细腻的心理描写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人物外貌特征鲜明。
独特的外貌描绘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
典型的环境烘托主要人物形象塑造方法贾宝玉、林黛玉等角色解读贾宝玉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追求自由、平等和真挚的爱情,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林黛玉才情出众、聪明伶俐,但命运多舛,性格敏感多疑,敢于追求真爱。
薛宝钗、王熙凤等角色对比薛宝钗封建淑女的典范,端庄娴雅、宽厚待人,但缺乏个性和自我意识。
王熙凤精明能干、八面玲珑,具有强烈的权力欲和金钱欲,是封建社会的代表人物。
情节梳理与主题思想探讨故事情节发展脉络梳理第一阶段第三阶段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贾宝玉出家及林黛玉的死亡引子第二阶段结局甄士隐的家庭变故及梦幻识通灵贾府的兴衰和人物的命运变迁贾府的彻底败落和人物的悲惨命运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薛宝钗的婚姻悲剧贾府中其他人的爱情悲剧爱情悲剧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01020304爱情悲剧主题思想剖析010204社会批判意义挖掘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对封建礼教的揭露和鞭挞对人性的深刻探讨和反思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注和责任感03艺术手法鉴赏与经典片段解读独特艺术手法鉴赏细腻的心理描写通过大量内心独白、梦境、幻觉等手法,深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复杂而真实的人性。
高中语文红楼梦 PPT课件 图文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脂本” 二、“程本”
《红楼梦》的序幕 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 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 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 的交代。它们之间各有 侧重,又互有联系。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女娲补天”、“木石前盟”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简要介绍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
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第一回 以女祸补天 和
木石前盟的神话故事作 楔子,写出了贾宝玉、 林黛玉的降生和生前姻 缘。
通灵宝玉 神瑛侍者 绛珠仙草
木石前盟
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
宁 国 贾演-贾代化 公
贾敷 贾敬
贾珍-贾蓉 (秦可卿)
也许这是由于宝玉的“痴呆”,由于他对异性、对美, 对可爱的黛玉的无条件认同、无条件趋向,因而对自己 多余的劳什子(也有点弗洛依德呢)恨其有而愿其无, 恨不得与黛玉成为一样的人,按照黛玉的模子来要求自 己?也许这是由于宝玉的任性,“人来疯”,既有贾母 又有袭人在自己身边,又来了这样一个美妙的少女亲戚 黛玉,由兴奋而躁狂,由躁狂而胡闹起来,就像一个受 宠的幼儿从托儿所接到家里,反而大哭大闹一样?也许 这是宝玉对于黛玉的独特的好感、贴近感的下意识流露, 见到自己心爱的人、感到莫名的欣慰、熨贴的同时,又 立即感到了内在的慌乱、颤抖、痛苦,甚至急于在心爱 的人面前出傻相说傻话做傻事,至少是要立即引起黛玉 对自己,对自己的性格和内在苦闷的注意和同情?也许 这是一个象征性的宣告,摔玉是要摔掉宝玉的富贵而又 糜烂的家世背景,摔掉宝玉的娇惯而又孤独的特殊地位 与特殊生活方式?
位高受宠虚伪泼辣机变狡黠八面玲珑巧言利舌长亍奉承精明能干惯亍玩弄权术癿人29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圆醋凤姐大闹宁国府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30亐十四回元宵夜宴癿时候贾母问袭人为什么没有跟宝玉来啊
2024版年度红楼梦PPT模板大全
容貌俊美,带有女性气质;身着锦衣 玉食,却常感孤独。
心理变化
初期对封建礼教产生反感;随着与林黛 玉等人的交往,逐渐认识到封建社会的 黑暗面;最终对家族和封建制度产生深 刻反思。
2024/2/3
9
林黛玉性格塑造与命运走向
性格塑造
才情出众,敏感多疑,自尊心强;对封建礼教产生强烈反感,具有叛逆精神。
佛家思想的启示
解析佛家思想在作品中对 人物命运、苦难解脱等方 面的启示。
21
当代读者如何理解和评价《红楼梦》
文学价值的认识
从文学手法、人物形象、情节设 计等方面,分析《红楼梦》的文
学价值。
社会价值的体会
结合当代社会现实,探讨《红楼 梦》在反映封建社会、启示现代
社会等方面的社会价值。
个人感悟与启示
引导读者分享阅读《红楼梦》的 个人感悟和启示,以及对人生的
创作经历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用了约10年,研究者们根据现有的资料和文本分析,普 遍认为他是在1750年左右开始创作的,一直写到他去世。
2024/2/3
5
创作动机与影响意义
2024/2/3
创作动机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动机可能有多方面,包括对当时社会 现实的深刻反思、对个人身世的感慨以及对人性的深入探索等。
版本差异
各版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字的增删、情节的详略、回目的划分等方面。例如,甲戌本和庚辰本在文字上较 为接近,但庚辰本在情节上更加详细;而戚序本则对前八十回的情节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和整理。这些差异为研究 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和视角。
2024/2/37源自02主要人物角色分析
2024/2/3
8
贾宝玉形象特点及心理变化
人物命运变化
《红楼梦》ppt课件
(王熙凤)
-巧 姐
贾迎春
贾 政
(王夫人)
贾 珠
(李纨)
-贾 兰
贾元春
贾宝玉
贾探春
贾 敏
(林如海)
林黛玉
*
第3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3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
《红楼梦》
《红楼梦》的巨大影响
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
《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金陵十二钗
*
《红楼梦》的巨大影响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清·《竹枝词》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
*
高鹗(约1738-约1815),字兰墅,别署“红楼外史”。 汉军镶黄旗人。 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
金陵十二钗正册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副册 甄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林红玉、龄官、娇杏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晴雯、花袭人、平儿、金鸳鸯、黄金莺、紫鹃、白玉钏、白金钏、司棋、麝月、彩云、芳官
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晚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13红楼梦ppt课件
? 其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多 愁善感,多疑任性,孤高 乖僻,幼稚天真。
? 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她的 出身和遭遇有着直接的联 系。
?
薛宝钗:
?
薛宝钗是作为封建淑女的形象出
现的。同是寄住在姨母家里,宝钗和黛
玉这对儿表姐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
格特点。如果说林黛玉是封建贵族阶级
的叛逆女性,那末薛宝钗则是封建统治
? 第一,爱情和婚姻悲剧。
? 第二,女子的悲剧。
? 第三,人生悲剧。
? 第四,家庭和社会的悲剧。
? 二、《红楼梦》的理想色彩
? 《红楼梦》不但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 亦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书中歌颂了贾宝玉 和林黛玉、尤三姐和柳湘莲等人生死不渝的 爱情、大观园中众女儿的纯洁清静,以及晴 雯、鸳鸯等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表达了作 者对新的生活方式和美好感情的理想与追求。 尤其是建立在“知己”之爱基础上的宝黛爱 情,表现了人类感情中崇高美丽的一面,是 作者这种理想和追求的核心内容。大体上说, 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节 《红楼梦》的作者和版本
Hale Waihona Puke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 一、曹雪芹:“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 曹雪芹,满州正白旗人,出身于封建贵族官僚家庭。从 曾祖父曹玺开始,中经祖父曹寅、父辈曹颙、曹頫,曹家祖 孙三代四人任过江宁织造。既负责置办宫廷御用物品,又充 当康熙皇帝的耳目。又因曾祖母是康熙的乳母,有诗人、书 法家、藏书家兼校勘家之称的祖父曹寅曾为康熙的“侍读”, 所以曹家与皇室有着密切的联系。康熙南巡六次,有四次驻 跸曹家,使曹家在江南非常显赫。康熙死后,雍正即位,曹 家开始失势,雍正五年又遭抄没,次年全家从南京迁回北京。 这时曹雪芹十三四岁。生活境遇比以前一落千丈。晚年贫居 北京西山,靠朋友接济和卖画度日,过的是“满径蓬蒿”、 “举家食粥”的生活。
《红楼梦》ppt课件
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 教养的世家。曹雪芹的祖父 曹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 词戏曲,也是有名的藏书家。 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 主持刻印的。这种家庭环境 无疑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 有直接的影响。
曹雪芹 在少年时代 经历过一段“锦衣纨 绔”“饫yù甘餍肥”的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
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皇室内部 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頫因事获罪 免职 并被抄家,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 到他著书时已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
梦 呢?
• 梦者,幻也。
• 这样,书名“红楼梦”的意思就是:富家闺阁幻同一梦 或豪门贵族幻同一梦。所谓的荣华富贵不过是黄粱一梦。
• 《红楼梦》既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的幻灭,又写 了贾府的由盛而衰;“红楼”的意思应该是兼顾二说为 好。至于名之以“梦”,这当然反映了曹雪芹一定的虚 无幻灭的思想。
• 曹雪芹把“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写成的 小说取名为“红楼梦”,是对书中的爱情悲剧、家庭悲 剧的深长慨叹。
活。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 载,增删五次,哭成 此书” ,因贫病交困,
加之爱子夭折 悲伤过度,全书未尽 即 凄惨地 与世长辞。 “书未成,芹为泪尽而绝”,真是“字字看来皆
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创作背景
《红楼梦》创作于18世纪中叶,当 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 表面上的“康乾盛世”不过是封建 社会的回光返照。曹雪芹一生经历 了曹氏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 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引起了他对过 去经历的一切的痛苦而深刻的回忆, 从而使他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 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 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 温情的眷念;另一方面,社会的腐 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 级的面目有了一定认识,性格上具 有了叛逆的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13红楼梦 共28页30页PPT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第四章《红楼梦》ppt课件
叛逆
(二)林黛玉
“孤高自许,目下无尘” 出生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 (1)孤独 (2)天真、纯朴、情真 (3)多疑、敏感、自卑, (4)脆弱 (5)叛逆、孤傲 象征了美在现实环境中的病态和脆弱。
(三)薛宝钗
“品格端方,容貌美丽”; “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 “只见面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比林妹妹更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
“金玉良缘”
宝钗“德言工容”俱佳;贵护富和以富补贵
封建婚姻制度的殉葬品
“悲金悼玉”
(二)女儿国悲剧
元春:“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 聚天伦之乐,现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 然终无意趣。”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青春、美、爱和一切有价值的生命被毁灭的悲剧 ,对以男 性为代表的社会统治力量和正统价值观对女性的吞噬的哀 悼,对由女性所代表的美的毁灭的哀悼 。 “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
第四章《红楼梦》
内容: 一、《红楼梦》是怎么产生的? 二、宝、黛、钗的塑造 三、《红楼梦》的解读角度 四、《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一、《红楼梦》的产生
(一)作者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曾祖曹玺的妻子 康熙的保姆 祖父曹寅 康熙的伴读 雍正五年(1727),曹家被抄家 文字狱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红楼梦》第一回 高鹗 续后四十回
红,即女性。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千红一窟(哭)” , “万艳同杯(悲)” “怡红院” “悼红轩”
红楼梦 PPT课件28
金陵十二钗判词
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应为五等60人。 《红楼梦》中并没有明指谁是“金陵十二
钗”中之人,仅是通过“判词”向人们暗示。 而“判词”暗示也不过是“金陵十二钗正 册”12人和“副册”1人、“又副册”2人。
宝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指薛宝钗, “金簪”喻“宝钗”,“雪”,谐音“薛”, 句意暗寓其结局之冷落与凄苦。“堪怜咏絮 才”、“玉带林中挂”,指林黛玉,“玉带 林中挂”,前三字倒读谐“林黛玉”三字, 又暗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
前二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 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
“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 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 “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 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 被休弃的命运。
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第一句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认识到了宫 廷内部的种种黑暗和腐败,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 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实到了“那不见得人的去 处”,“终无意趣”。 第二句写元春从女史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 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 第三句是说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 贵。 最后一句指虎年和兔年之交,元春死。
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
贾敷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
贾珍-贾蓉
贾 敬 (秦可卿)
贾惜春
贾琏 贾 赦 (王熙凤) -巧 姐 (邢夫人)
贾迎春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
贾珠
(贾母) 贾 政 (李纨)
(王夫人) 贾元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级的忠实女儿。林黛玉是反抗封建礼
教的失败者,薛宝钗是恪守封建道德的
牺牲品。
❖
薛宝钗作为一个恪守封建礼教而最
终成为礼教牺牲品的典型,其形象具有
以下几点鲜明的特征:
❖
首先是虔信、恪守封建道德观念,
为躬行礼教,倾向理智,而压抑才情,
丧失自我。
❖
其次是有城府,“会做人”,喜怒
不形于色;乖觉圆滑,善于处世,精通
❖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使曹雪芹更加体会到人生悲 哀和世道的无情,也摆脱了原属阶级的庸俗和偏狭,看到了 封建家庭不可挽回的颓败趋势,同时也带来了幻灭和感伤。 他的《红楼梦》从乾隆六年开始动笔,共“批阅十载,增删 五次”,终因乾隆27年幼子夭亡,忧伤过度,卧床不起,这 年除夕离开人世,终年不到50岁,留下一部未完成的书稿。
❖ 其次,无视封建的伦常和秩序,具有朴素的平等意识和 民主思想。宝玉却无视这样的封建伦常,有着自己独特的妇 女观和主奴观。 “女清男浊论”(也叫“水泥骨肉论”)
❖ 再次,不满“金玉良缘”,只求“木石前盟”,表现为 一种全新的爱情观念和恋爱方式。
❖
林黛玉:
❖ 林黛玉是与贾宝玉互为表 里的另一个形象,是封建
第一节 《红楼梦》的作者和版本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 一、曹雪芹:“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 曹雪芹,满州正白旗人,出身于封建贵族官僚家庭。从 曾祖父曹玺开始,中经祖父曹寅、父辈曹颙、曹頫,曹家祖 孙三代四人任过江宁织造。既负责置办宫廷御用物品,又充 当康熙皇帝的耳目。又因曾祖母是康熙的乳母,有诗人、书 法家、藏书家兼校勘家之称的祖父曹寅曾为康熙的“侍读”, 所以曹家与皇室有着密切的联系。康熙南巡六次,有四次驻 跸曹家,使曹家在江南非常显赫。康熙死后,雍正即位,曹 家开始失势,雍正五年又遭抄没,次年全家从南京迁回北京。 这时曹雪芹十三四岁。生活境遇比以前一落千丈。晚年贫居 北京西山,靠朋友接济和卖画度日,过的是“满径蓬蒿”、 “举家食粥”的生活。
❖ 1、《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宝黛爱情是理想化 的才貌之爱。
❖ 2、《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宝黛爱情是建立在 长期了解基础上的知己之爱。
❖ 3、《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宝、黛爱情纯洁真 挚、专一持久 。
❖ 4、《红楼梦》描写了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 表现出震撼人心的悲剧美。
❖ 《红楼梦》按照现实生活的发展逻辑,掬“一 把辛酸之泪”,描写了一对具有叛逆精神的贵族青 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讴歌了人类的美好感情。把爱 情描写同封建礼教的批判,以及对生活理想的热烈 追求紧密结合起来,是小说具有了深刻的社会内容。
❖
三、《红楼梦》版本
❖
分为抄本和刊本两个系统。
❖ 1、抄本80回,多带有脂砚斋等人的评语,题为《脂砚 斋重评石头记》,简称“脂本”。属于这一系统的现已发现 十余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戚本。
❖ 2、刊本120回,由书商程伟元先后两次用木活字版印行, 乾隆56年(1791)本称为“程甲本”,乾隆57年(1792)本 称为“程乙本”。
❖ 第一,爱情和婚姻悲剧。
❖ 第二,女子的悲剧。
❖ 第三,人生悲剧。
❖ 第四,家庭和社会的悲剧。
❖ 二、《红楼梦》的理想色彩
❖ 《红楼梦》不但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 亦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书中歌颂了贾宝玉 和林黛玉、尤三姐和柳湘莲等人生死不渝的 爱情、大观园中众女儿的纯洁清静,以及晴 雯、鸳鸯等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表达了作 者对新的生活方式和美好感情的理想与追求。 尤其是建立在“知己”之爱基础上的宝黛爱 情,表现了人类感情中崇高美丽的一面,是 作者这种理想和追求的核心内容。大体上说, 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北京植物园黄叶村占地1.8公顷,矮篱环护,石径蜿蜒,小巷幽深,别具风韵
❖ 二、高鹗续书
❖ 学术界一认为《红楼梦》后40回由高鹗补续,高鹗祖籍 辽东铁岭,属汉军镶黄旗。官至翰林院侍读。他把《红楼梦》 补成120回,成功处理了宝、黛爱情悲剧,使得故事完整, 便于流传。但结尾处安排了贾家“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 结局,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有损于小说的主题。艺术上也 较为逊色。
清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程乙本
第二节 《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和理想色彩
《 红 楼 梦 》 人 物 关 系 图
❖ 一、《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 《红楼梦》虽然写的是家庭琐事、闺阁闲情,却 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巨著,内容丰富,意蕴深厚。 读者从很多角度审视剖析,都会为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和浓厚的悲剧意蕴所震撼。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认 为:“《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 悲剧也。”大体上说,《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主要表 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贵族阶级女性叛逆者的典 型。
❖ 其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多
愁善感,多疑任性,孤高 乖僻,幼稚天真。
❖ 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她的
出身和遭遇有着直接的联 系。
❖
薛宝钗:
❖
薛宝钗是作为封建淑女的形象出
现的。同是寄住在姨母家里,宝钗和黛
玉这对儿表姐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
格特点。如果说林黛玉是封建贵族阶级
的叛逆女性,那末薛宝钗则是封建统治
关系学。既会对上逢迎,又会对下安抚,
博得上下赞扬。
❖
再次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 王熙凤:
❖ 王熙凤是荣国府的实际当权者,是封建贵族家 庭中一个钱财欲、权势欲极强的悍妒妇女的形象。 王熙凤的性格特征是:嘴甜心苦,笑里藏刀;唯利 是图,贪得无厌;历练老成,才干超人;聪明机灵, 巧于趋奉。王熙凤的奴仆兴儿在一次乘着酒兴与尤 二姐说王熙凤是:“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 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 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第四节 《红楼梦》的主要形象
❖ 贾宝玉:
❖ 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是爱情、婚姻悲剧的中心人物, 是全书众多矛盾的焦点,也是作者热情讴歌并寄予理想的人 物。作为封建贵族叛逆公子的典型,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鄙视功名富贵,讨厌仕途经济,背弃封建主义的 人生道路。宝玉不喜读理学典籍、时文八股之书。他认为时 文八股、科举考试,“不过是后人饵名钓誉之阶”(第73 回),他骂那些热衷仕途经济、追求功名富贵之人不过是 “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