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 ,易得电子, 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 8 个电子 (He 有 2 个),结构稳定, 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写”、“配”、“注”“等”。
(化学总复习资料)第 页
3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PH值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说明:( 1)PH值=7,溶液呈中性; PH值 <7,溶液呈酸性; PH值 >7,溶液呈碱性。
( 2) PH值越接近 0,酸性越强; PH值越接近 14,碱性越强; PH 值越接近 7,溶液的酸、碱性就
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 Ca、 Na、 Mg 、 Al、 Zn 、 Fe、 Sn、 Pb、( H)、 Cu、 Hg、 Ag、 Pt、Au
10、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 O2 是单质, CO2 是化合物
12、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 ,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 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 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 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 的值
2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 2n 个电子( n 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 2 个) 稳定结构: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2023年化学中考总复习提纲
2023年化学中考总复习提纲
一、化学基础知识复
- 元素、化合物及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
-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 元素的分子式和化合价
- 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常见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
二、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方法
-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质量的计算
- 摩尔和物质的量之间的转化
- 溶液中的浓度计算
- 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
三、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计算
-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计算
-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平衡常数的计算
-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速率方程的计算
-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移动平衡的影响因素
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特性
-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征
- 同位素的概念和应用
- 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特性
- 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性质和转化
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
-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和应用
- 醇、酸和酯的性质和应用
- 碳氢化合物的分类和特性
-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类型
六、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 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 常见实验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 化学实验中的化学计量和计算
- 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反应和现象
- 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方法
以上是2023年化学中考总复习的提纲,希望能够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专题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
专题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Ⅰ. 物质的共存(8年3考)针对训练1. (2013长沙)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KNO3、NaCl、HClB. FeCl3、Na2SO4、KClC. CuSO4、H2SO4、NaClD. FeCl2、KCl、NaOH2. (2016赤峰)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4、Ba2+和X离子,则X是()A. OH-B. Cl-C. K+D. SO2-43. (2016重庆A)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 NaOHB. BaCl2C. KNO3D. AgNO34. (2017衡阳)下列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溶液的是()A. NH+4Ca2+Cl-NO-3B. K+Na+Cl-CO2-3C. Fe3+Mg2+NO-3Cl-D. Na+Ba2+NO-3OH-5. (2017荆州)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SO2-4、NO-3、Ba2+、Cl-B. Cu2+、Na+、NO-3、K+C. K+、CO2-3、NO-3、Cl-D. H+、Ba2+、K+、NO-36. (2017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Cu2+、Na+、Cl-、OH-B. H+、K+、NO-3、SO2-4C. Na+、NH+4、NO-3、OH-D. Ag+、Ba2+、NO-3、Cl-7. (2017滨州)小滨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A. HCl、NaOH、Na2SO4B. KNO3、ZnCl2、FeCl3C. AgNO3、H2SO4、NaClD. NaOH、Na2CO3、NaCl8. (2016巴中)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在硝酸铵溶液中:Na+、Cu2+、OH-B.在稀盐酸中:Ba2+、CO2-3、Zn2+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Ⅱ.物质的检验、鉴别(8年4考)针对训练【长沙真题精选】1. (2011长沙)“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物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活动。
中考总复习化学1-第12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气体速率 的方法
知识考点清单
考点 1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叫化学变化
常见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 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并吸热、 放热、发光等
【温馨提示】 (1)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和产生沉淀等 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 变化的依据。例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轮胎爆胎为物理变化,而火药 爆炸等属于化学变化。 (3)所谓的有新物质产生指的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于反应物的物质, 如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④ 化学变化 。因为金刚石、石墨在组成上 相同,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它们的结构不同,所以也是两种物质。
1
2
3
2.(2022·湖南湘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B ) A.酒精用作燃料 B.石墨用作电极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例2
1
2
3
3.(2022·山西)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 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 是( A )
例2
1
2
3
题型解法 区分性质的种类时,首先要将表述变化的选项排除掉,然后再依据 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进行区分。
例2
1
2
3
题型演练
1.(2022·河北平山县模拟)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 是( D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赤铁矿用于炼铁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一、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组成。
元素符号:化学元素的缩写。
元素周期表:包含所有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
2.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化学结合而成。
分子式:表示化合物中不同类型原子的种类和相对数量。
结构式:用方框代表原子,用化学键连接原子。
3. 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因此质量数不同。
4. 常见元素及其性质-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和韧性。
- 非金属元素:通常没有金属的上述性质。
5. 常见化合物- 水:H2O- 纯碱:Na2CO3- 纯硫:S8- 二氧化碳:CO2- 纯铜:Cu- 二氧化硫:SO2二、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
- 物质的消失和生成- 物质的性质改变- 能量的释放或吸收2.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
- 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条件- 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3. 平衡反应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个数和质量都保持不变。
4. 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要平衡- 化学方程式要符合实验事实-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正确三、物质的性质及实验技术1. 物质的性质- 颜色、气味、味道、溶解性、密度等- 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 性质的稳定性、易燃性、挥发性等2. 物质的实验检验- 火焰颜色测试- 酸碱中和试验- 气体的检验- 盐的检验3. 实验技术-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 安全操作规范四、常见物质1. 酸和碱- 酸: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常见酸有硫酸、盐酸、醋酸等。
- 碱:碱性氢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碱,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2. 盐: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物质,常见盐类有氯化钠、硫酸钠等。
3. 氧化物:氧与其他元素化合形成的化合物,常见氧化物有氧化铁、二氧化硫等。
4. 燃料:可以燃烧释放能量的物质,常见燃料有煤、石油、天然气等。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物质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基础) 巩固练习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物质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冰红茶”和“苹果汁”等饮料均属于()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2.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A.空气、氧气、天然气B.纯水、干冰、一氧化碳C.碘盐、纯碱、酱油D.氮气、氢气、石油液化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自来水C.硬水 D.蒸馏水4.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Mg、F、Si B.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金5.现有①液态氧、②铁锈、③食盐水、④小苏打、⑤氢氧化钾、⑥石油等物质,对上述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盐——③④ B.纯净物——④⑤⑥C.碱——①⑤ D.混合物——②③⑥6.家庭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 B.餐饮用的可乐C.调味用的加碘食盐 D.炒菜用的铁锅7.如图所示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臭氧(O3)是氧化物B.水是氧化物C.过氧化氢溶解于水得到的是氧化物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9.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天然水、水、液态空气 B.氢气、海水、过氧化氢C.蒸馏水、矿泉水、食盐 D.汞蒸气、二氧化碳、生理盐水10.通常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aO→CaCl2 B.Ca(OH)2→NaOHC.CaCO3→Ca(OH)2 D.CuSO4→FeSO411.对①碳酸氢铵、②生石灰、③甲烷、④烧碱、⑤酒精、⑥镁、⑦干冰、⑧棉花、⑨维生素C、⑩红磷等物质进行分类,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A.单质:⑥⑦B.有机物:③⑤⑧⑨C.氧化物:②⑩D.盐:①④12.铁、氯化铜、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
初三中考必备化学全册完美总复习资料大全(WORD打印版)
初三化学全册总复习新课标绪言化学实验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的基础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例:3:化学变化,又叫。
例:4:物质在性质叫化学性质。
5:物质性质,如颜色,等,叫做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联系是: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变化,但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一些现象,如:6: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像,,。
发明很早我国人民在制造出了青铜器,春秋战国时就会。
8:练习:(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放出大量的热B、看到耀眼的白光C、有白色固体生成D、镁带消失(2):请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入适当括号内。
①用铜为主要原料铸造静海寺的警世钟()②食物腐败()③纸张能燃烧()④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⑤点燃蜡烛时,蜡烛油滴下,蜡烛越来越短()⑥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了()(3)、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4):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我国古代人民开始炼钢的历史时期是()A、战国晚期B、商代C、春秋晚期D、西汉(5):化学变化中常伴有、、、、- 等现象发生,这些现象(填一定或不一定)同时发生,它们在化学实验中重要作用是。
(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化学做出过巨大贡献,象、、-等是世界闻名的三大化学工艺,在商代就制造出了精美的,春秋战国时期就会。
(7):试举例分析是否所有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初中化学实验仪器介绍(看192-193页)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1):不能用手,不要(2):如果不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用,固体(3):用剩的药品(4):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取量大时用,取量少时用,粉状取用的方法是块状固体取用方法是(5):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________在桌上。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化学中考复习资料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10、白色沉淀(6种):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硫酸钡,氯化银。
11、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12、蓝色沉淀:氢氧化铜(二)、液体的颜色13、无色液体:水,稀盐酸,稀硫酸,酚酞试液,双氧水14、蓝色溶液:含有Cu2+的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5、黄色溶液:含有Fe3+的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6、浅绿色溶液:含有Fe2+的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7、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8、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9、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20、黄绿色气体:氯气21、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注一定先净化后干燥(1)气体的净化(除杂)H2(HCl)用NaOH溶液 CO(HCl)用NaOH溶液 CO(CO2)用澄清石灰水CO2(HCl)用NaHCO3溶液 CO2(H2、CO)用CuO CO(O2)用铜网O2(CO2、HCl、H2O)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中考复习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中考复习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纯净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通常伴随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有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4. 物质的分类- 物质按状态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 按性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5.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常见气体的性质- 氧气: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
- 氢气:可燃,燃烧产物为水。
-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 酸碱盐的性质- 酸的性质:呈酸性的溶液,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 碱的性质:呈碱性的溶液,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具有腐蚀性。
- 盐的性质: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多数可溶于水。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4. 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性: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均匀混合物的能力。
- 常见溶解性规律:极性分子溶解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溶解于非极性溶剂。
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过滤:利用固体不溶于水的性质进行分离。
- 蒸发:利用物质的挥发性进行分离。
- 结晶:利用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进行分离。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的使用- 熟悉常见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 学会使用酒精灯、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基本实验器材。
初三化学总复习
(3)分类: 根据氧化反应的快慢可将氧化反应分为:
①剧烈氧化 如:燃烧、爆炸等
②缓慢氧化 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等。
[辨析]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含义
特点 关系
指由两种或两种以 指物质和氧发 上的物质生成另一 生的化学反应 种物质的反应
溶液PH
3
7
7
④
⑤
石灰水 纯碱溶液
Ca(OH)2 Na2CO3
11
10
试回答:⑴将上表①~⑤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 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碱的 是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有 机物的是____________。
专题突破:
【例2】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 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值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金属元素、非 金属元素和稀
由质子数决定
阴离子带负电荷, 阳离子带正电荷
有气体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原 子和离子间可以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
2、原子、分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
分子
概念
微观构 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中最小 的粒子
由原子核和核外 电子构成
保持物质化学性 质的最小粒子
由原子构成
分子由原子构成,二者都是构成物质的 微观粒子,它们都呈电中性
还原反应
按热量变化分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1、化合反应:A+B=AB
点燃
如:2Mg+O2 = 2MgO CaO+H2O = Ca(OH)2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的资料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化学基本概念及重要性2.元素与化合物3.质量与物质的变化4.关键词解释:原子、分子、离子、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物质的性质、用途和环境问题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物质的微观、宏观特征及其分类2.物质的组成和结构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4.关键词解释: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元素的电子层、周期律、同位素、化学键、分子式、离子式等三、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应用1.物质的性质及其分类2.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应用3.常见物质的制备4.关键词解释:物质的颜色、形状、气味、溶解性、熔点、沸点等四、溶液的酸碱性1.溶液的概念和性质2.酸、碱、盐的概念及其性质3.常见物质的酸碱性4.关键词解释:酸性物质、碱性物质、酸碱均衡五、常见气体的性质及应用1.常见气体的性质及应用2.常见气体的制备3.常见气体的用途和环境问题4.关键词解释:气体的颜色、气味、溶解性、密度等六、化学能量与化学反应1.化学能量及其守恒定律2.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3.常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4.关键词解释:化学能、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方程式、活化能、自动氧化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七、常见的化学试剂及其用途1.颜色试剂的测试及用途2.气体试剂的探测及用途3.关键词解释:重要化学试剂、测试反应等八、金属元素与金属材料1.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2.常见金属材料及其性质与用途3.关键词解释:质地、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硬度、车削性、高熔点等九、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材料1.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2.常见非金属材料及其性质与用途3.关键词解释:导电性、不可熔、易燃、耐酸碱性等十、常见矿石与冶金1.常见矿石的提取2.冶金的基本过程3.关键词解释:金属的提取、冶金过程等以上是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的一个大致概括。
具体的知识点细节还需要根据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学习和复习。
2024初中化学总复习PPT
初中化学总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 规律的一门科学。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组成、结构:元素组成物质,分子、 原子构成物质
变化
体现 描述
性质
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体现 描述
从原子的概念如何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
分子分裂成原子,这些原子再重新结合成
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原子在反应前后不变
质子(+)
原子 的结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构
核外电子(-)
是否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一般氢原子无中子
原子中的 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离子中量的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忽略电子的质量可得关系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一定质量:天平 仰视
2.实验操作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也可用于 MnO2催化H2O2溶液制取O2, Zn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
(3)水的净化:静置沉淀、吸附沉淀、 过滤;活性炭吸附;蒸馏
(4)粗盐提纯 溶解(升温、研碎、搅拌) 过滤(一贴二低三接触) 蒸发(蒸发程度) 计算产率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有没有“一光二热三生成 ” (3)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 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并进行比较分析和记录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大全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大全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大全小伙伴们在初中的阶段中,要学好化学的这科目,除了要重视它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空气1、空气的成分(主要成分及存在的依据、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吸入约占集气瓶体积1/5的水。
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④烧杯中水不够。
②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是SO2、CO、NO2。
2、氧气: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
A、C和O2反应的现象是: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
(用于发令枪)C、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MgO)。
D、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E、含碳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一定有二氧化碳,含氢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一定有水。
3、二氧化碳主要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①与水反应:CO2+H2O— (紫色石蕊变红色)制汽水②与碱反应:CO2+Ca(OH)2— (检验CO2的方程式)抹墙璧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④不提供呼吸:注意保持室内通风;灯火试验。
⑤光和作用的主要原料:CO2+ H2O—(二)水与常见的溶液1、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正氧负氢,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2、纯水与矿泉水:蒸发,看是否有残留物。
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加肥皂水,看泡沫的多少。
硬水软化:煮沸或蒸馏3、水的净化:天然水自来水4、溶解现象: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浓硫酸、氢氧化钠(固)、氧化钙溶解时发热,铵盐溶解时吸热;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就能导电。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溶液(二)(精练教师版)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
溶液(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
1.关于100g1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g水中溶有10g硝酸钾
B.溶液中硝酸钾与水的质量比为1:10
C.将硝酸钾和水按9:1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D.将10g硝酸钾溶于90g水中,可制得该溶液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在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可以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D.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3.下列实验数据分析合理的是()
A.5g镁条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仍为5g
B.将5g NaCl溶解在100g水中,得到5%的NaCl溶液
C.向H2O2溶液中加入5gMnO2,反应后MnO2的质量仍为5g
D.将5g铁粉与100g稀硫酸混合,得到105g溶液
4.一种溶液在加水稀释前后,下列各量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密度
C.溶液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
5.现要配制200g14%的氯化钠溶液,称量过程中误将砝码(砝码盒中的砝码规格有50g、20g、10g、5g,称量时5g以下用游码)和称量物放反了,其他过程没有错误,则实际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4%B.11%C.11.3%D.12.1%
6.向100g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2.5gNaCl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12.5%B.20%C.22.5%D.25%
第1页(共10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总复习目录第一部分: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3)第二部分:化学基本理论与知识 (5)第三部分:常见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及化学式 (7)第四部分: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8)第五部分:物质的溶解性 (9)第六部分:化学之最 (9)第七部分:初中化学中的“三” (10)第八部分: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2)第九部分:初中化学规律总结 (14)第十部分:初中化学元素的单质以及化合物 (18)第十一部分:化学实验综合 (25)第十二部分:化学计算题 (27)第十三部分:解题技巧和说明 (28)第十四部分:基本化学反应 (31)第十五部分:经典例题及解析 (34)第一部分:初中化学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吸附性、溶解性、延展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描述性质时,常有以下字眼:能、可以、会、容易、易、是、呈现、具有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纯净物的三个特点: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合金、溶液等都是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
7.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8.原子: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9.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离子得失电子数=8-最外层电子数 注:只能在主族元素中使用)10.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呈电中性。
1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5.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6.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7.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8.原子的结构:原子{ 原子核(带正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在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19.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20.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元素的种类都不变)21.氧化还原反应:(1)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
(3)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4)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3.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1)溶剂的含义: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2)溶质的含义:被溶解的物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他为溶质。
24.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5.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参照1体积水作对比)¤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
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26.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成浑浊状态的混合物。
27.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成浑浊状态的混合物。
28.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如:HCl=H++Cl−HNO3=H++NO3−H2SO4=2H++SO4−29.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如:KOH=K++OH−NaOH=Na++OH−Ba(OH)2=Ba2++2OH−30.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如:KNO3=K++NO3−Na2SO4=2Na++SO42−BaCl2=Ba2++2Cl−3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32.碱性氧化物(一定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33.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FeSO4·7H2O)34.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如:NaOH)35.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36.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第二部分:化学基本理论与知识1.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与杂质占0.03% 。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NO、可吸入颗粒物等物质。
3.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酸根离子(或在化合物中,使该物质呈酸性的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根)、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
5.常见碱根离子(或在化合物中,使该物质呈碱性的离子):OH-(氢氧根)、NH4+(铵根或铵离子)。
6.常见的金属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Cu+(亚铜离子)7.化学式和化合价(一)化学式(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
如:钾K 铜Cu 银Ag 等;b.固态非金属。
如:碳C 硫S 磷P 等c.稀有气体。
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a.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b.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第七主族元素(即卤族元素)都是双原子分子,例:F2(氟气)、Cl2(氯气)c.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一排顺序,二标价,三交叉来四化简。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8.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下面加下划线的是负价):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三五氮,铜汞二价最常见,莫忘单质价为零,其他可变化合价,化合物中来判断。
9.根价口诀:负一氢氧硝酸根,还有氯酸高锰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还有锰酸亚硫酸根;负三价是磷酸根,记住正一是铵根。
10.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1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写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间用短线相连)、“注”(注明反应条件、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配”(配平化学方程式)“等”(短线改为等号)。
1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审(审题)设(设未知数,未知数不带单位)方(准确写出化学方程式)关(列出关系式)列(列出比例式)解(解比例式)答(作答)。
14.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说明:(1)pH=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酸性;pH >7,溶液呈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