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课件
合集下载
演示文稿.ppt我的古典主义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强大的中央集权,王权作为中间人,封建贵族(世袭贵族) 强大的中央集权,王权作为中间人,封建贵族(世袭贵族)和 新兴资产阶级(穿袍贵族)达到暂时的妥协平衡. 新兴资产阶级(穿袍贵族)达到暂时的妥协平衡 路易十三、 路易十三、黎塞留的重商政策 2·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 当时的沙龙文化/市民文化 当时的沙龙文化 市民文化 与中央集权所需的统一文化格格不入
18世纪30~50年代,法国古典主义的影响深入到俄国,于 是形成了俄国古典主义戏剧流派。 强调向民族历史和民族生活汲取题材,往往采用讽刺体裁来 表达暴露性、反抗性的主题。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冯维辛, 主要作品有《纨□少年》(1782)等。1756年,彼得堡建立了 第一座国立剧场,由演剧家伏尔科夫和剧作家А.П.苏马罗科 夫领导,它对于古典主义戏剧在俄国的流行起了一定作用。 古典主义戏剧流派由于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 治需要,受到这种政权的保护、鼓励与培植,因此得以在欧洲 剧坛延续达 200年之久。直到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浪漫主义 戏剧兴起后,古典主义戏剧流派才逐渐消失。
意大利古典主义戏剧
古典主义戏剧在意大利,直到18世纪末叶才 开始有所反映。 代表作家是V.阿尔菲耶里(1749~1803),他 的剧作大都采用古希腊、罗马和《圣经》题 材,表现对暴君的仇恨,对自由和正义的向往, 创作方法接近拉辛。主要作品有《索尔》 (1784)和《菲力浦》(1776)等。
俄国古典主义戏剧
马雷柏
高乃依
莫里哀
法国古典主义鼎盛时期的喜剧 大师。他的讽刺喜剧有《恨 世者》。五幕诗体喜剧《伪 君子》是古典主义性格的喜 剧杰作,把矛头指向教会, 揭露他的虚伪性和危害性。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 特色,艺术形式既具有古典 主义戏剧结构谨严、冲突鲜 明的优点,又不拘泥于古典 主义法则。
古典主义文学课件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巴罗克文学
意大利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是诗人马里诺,他
的长诗《阿多尼斯》,其中编织了许多插曲, 诗句华丽,形成了一种“马里诺诗体”。 西班牙诗人贡戈拉,在他的作品《孤独》中, 比喻新奇,形象冷僻,词汇夸张,句式对偶, 这种特点被称为“夸张主义”,又称“贡戈 拉主义”。 德国作家格里美尔豪森的作品《痴儿西木传》 也有明显的巴罗克文学特征。
巴洛克文学
17世纪欧洲各国文学发展也不平衡。德国、
意大利、西班牙,文学处于衰落不展的状态, 贵族形式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风行一时,如 意大利的“马里诺派”,西班牙的“贡戈拉派”。 这种文学内容空洞,偏向写信仰危机和悲观 的思想 ,词藻雕琢,反映了贵族文学的没落。 带有虚幻神秘色彩,追求生死灵肉,人生意 义等终极问题!追求奇特的效果,夸张的比 喻,冷僻的用典以及意象的奇峻!
创作分期
第一阶段(在外省的12年)
作
《冒失鬼》、《情怨》
品
第二阶段(1659——1663),古 典主义喜剧的开创期
《可笑的女才子》、《太太学堂》
第三阶段(1664——1668),成熟 《伪君子》、《堂璜》、《恨世者》、 《吝啬鬼》 期
第四阶段(1668——1673)
《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 《女博士》、《没病找病》
莫里哀
莫里哀(1622—1673) 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 奠基人。 生前被法兰西学士院 拒之门外,死后学士 院为他立的塑像上刻 着这样的话:“他的 光荣什么也不少,我 们的光荣却少了他”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 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 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同路易十四的爱好和政 策也存在密切关系,如 莫里哀由于得到他的保 护而坚持自己的创作方 向,取得《伪君子》上 演的胜利。
《古典主义绘画》多媒体课件

末至十九世纪初流行于以法国为中心的 西欧诸国。它的主要特征是,力求恢复 古希腊、罗马古典美术的传统,多取材 于古希腊神话和古罗马的历史故事,在 艺术形式上,注重造型和对称、和谐的 构图,追求单纯、庄重而又典雅的艺术 风格。在技巧上,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精 确的素描技术和微妙的明暗色调。
三种不同的艺术倾向:
《大宫女》安格尔
评论家德·凯拉特里曾对安格尔的学生说:“他的这位宫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 脊椎骨。”然而安格尔的学生、曾为其老师作传记的阿莫里·杜瓦尔说得就更中 肯:“他可能是对的,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也许正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 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慑服住观众。假如她的身体比例绝对地准确,那就很可能 不这样诱人了。” 这幅《大宫女》就严格的古典风格去要求,确实存在很多“ 越轨”之处,首先,色彩的“音域”受到严重破坏,背景上很强的蓝色和裸体 肌肤的黄色,以及人体的明暗和粉红色调极不谐调,其次是前面所说的夸张了 的形体,这个女裸体几乎成了变形美的一种试验,它完全背叛了老师的庭训。 安格尔的学生杜瓦尔为此曾竭力为他作辩解,他说:“我并不想说,安格尔先 生是个浪漫主义者。但我也要肯定,他从来不是当时所理解的那种意义的‘古 典主义者’。”安格尔似乎在这幅画上显示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独立性,但由 于安格尔的美学信念的坚定性,这里的表现反而给人们造成对他的见解的模棱 两可性,攻击与批评是在所难免的。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我们觉得安格尔具 有他的探索勇气,尽管他所画的这个人物是有着很大的虚构性。
《萨平的妇女们》达维特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达维特
《 拿破仑骑马像》 达维特
安格尔: 作为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达维特 的学生,他恪守古典主义传统,却在 不少作品上以喜欢染指浪漫主义的手 法;他不问政治,一生只在肖像画上 作贡献,可他始终自认是法国著名的 “历史画家”。鉴赏安格尔的不同时 期的作品,有助于我们剖析这位艺术 家的历史地位与艺术价值。
三种不同的艺术倾向:
《大宫女》安格尔
评论家德·凯拉特里曾对安格尔的学生说:“他的这位宫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 脊椎骨。”然而安格尔的学生、曾为其老师作传记的阿莫里·杜瓦尔说得就更中 肯:“他可能是对的,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也许正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 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慑服住观众。假如她的身体比例绝对地准确,那就很可能 不这样诱人了。” 这幅《大宫女》就严格的古典风格去要求,确实存在很多“ 越轨”之处,首先,色彩的“音域”受到严重破坏,背景上很强的蓝色和裸体 肌肤的黄色,以及人体的明暗和粉红色调极不谐调,其次是前面所说的夸张了 的形体,这个女裸体几乎成了变形美的一种试验,它完全背叛了老师的庭训。 安格尔的学生杜瓦尔为此曾竭力为他作辩解,他说:“我并不想说,安格尔先 生是个浪漫主义者。但我也要肯定,他从来不是当时所理解的那种意义的‘古 典主义者’。”安格尔似乎在这幅画上显示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独立性,但由 于安格尔的美学信念的坚定性,这里的表现反而给人们造成对他的见解的模棱 两可性,攻击与批评是在所难免的。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我们觉得安格尔具 有他的探索勇气,尽管他所画的这个人物是有着很大的虚构性。
《萨平的妇女们》达维特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达维特
《 拿破仑骑马像》 达维特
安格尔: 作为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达维特 的学生,他恪守古典主义传统,却在 不少作品上以喜欢染指浪漫主义的手 法;他不问政治,一生只在肖像画上 作贡献,可他始终自认是法国著名的 “历史画家”。鉴赏安格尔的不同时 期的作品,有助于我们剖析这位艺术 家的历史地位与艺术价值。
古典主义 PPT

高乃依 (Pierre Corneille 1606-1684)
1、喜剧《梅利特》等 2、第一种风格的悲剧 • 《美狄亚》(1635) • 《熙德》(1636) • 《贺拉斯》(1641) • 《西拿,或奥古斯都的仁慈》
(1641) • 《波利厄克特》(1643) • 3、第二种风格的悲剧 《罗陀古娜》、《金羊毛》、《安德
• Virtually all of Donne's poems circulated only in hand-written copies during his lifetime. This is the first appearance in print of most of the poems, published two years after the author's death
• 《讼棍》(喜剧, Les plaideurs 1668) • 《布里塔尼居斯》(Britannicus 1669) • 《贝雷尼丝》 (Bérénice 1670) • 《巴雅泽》 (Bajazet 1672) • 《米特里达特》 (Mithridate 1673) • 《费德尔》 ( Phèdre 1677) • 《爱斯苔尔》 (Esther 1689) • 《阿达莉》 (Athalie 1691)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安德洛玛克
• Andromache and Astyanax, by Pierre-Paul Prud'hon, 1814/24 • “亚里士多德非但完全不要求我们描写完美无缺的主人公,而且正相反,希
腊悲剧中的人物,也就是说,他们的不幸造成剧中悲惨事件的人物,既不是 十全十美的好人,也不是恶毒透顶的坏人。”
古典主义油画ppt

添加标题
请输入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 键词、部分简单介绍等。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 部分简单介绍等。点击此处 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 部分简单介绍等。点击此处添加 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单介 绍等。
Placeholder text can provide instructions for almost all HTML input areas,
添加标题
长廊与教室虽然只隔一道墙,但两者的 意义却有极大的差别。在我们的教室里
因空间狭窄,所以顶多只能聊聊天。 长廊与教室虽然只隔一道墙,但两者的 意义却有极大的差别。在我们的教室里
因空间狭窄,所以顶多只能聊聊天。
长 廊 与 教 室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艺术
狭别但长
窄。两廊
,在者与
所我的教
以们意室
顶的义虽
多教却然
只室有只
能里极隔
聊因大一
聊空的道
天间差墙
。
,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长廊与教室虽然只隔一道墙,但两者的意义却有极大的差别。在我们的教室里因空间狭 窄,所以顶多只能聊聊天。 长廊与教室虽然只隔一道墙,但两者的意义却有极大的差别。在我们的教室里因空间狭 窄,所以顶多只能聊聊天。
添加 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长廊与教室虽然只隔一道墙, 但两者的意义却有极大的差别。 在我们的教室里因空间狭窄, 所以顶多只能聊聊天。
添加标题
长廊与教室虽然只 隔一道墙
添加 标题
长廊与教室虽然只隔一道墙,但两者的意义却有极大的差别。 在我们的教室里因空间狭窄,所以顶多只能聊聊天。 长廊与教室虽然只隔一道墙,但两者的意义却有极大的差别。 在我们的教室里因空间狭窄,所以顶多只能聊聊天。
古典主义 音乐 ppt课件

1313pptppt课件课件第一节第一节时代背景时代背景第二节第二节音乐特征音乐特征第三节第三节奏鸣曲式奏鸣曲式第四节第四节海顿海顿莫扎特莫扎特贝多芬贝多芬1414pptppt课件课件第一节第一节时时代代背背景景十八世纪后半叶的欧洲十八世纪后半叶的欧洲思想上和政治上思想上和政治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第四章
D ……
主题 插部 1
插部 2 ppt课件
插部 334
2、把连绵不断的模仿和模进一个主题核心的、 浑然一体的复调结构,改变为整齐匀称、句读分明 的主调结构;奏鸣曲式;三部曲式,变奏曲式等
3、把繁缛花巧、装饰性很强的复调风格,改 变为简洁晶莹、玲珑剔透的主调风格。
ppt课件
20
二、巴洛克复调音乐以“统一”为基础;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调音乐
上。
建立在“对比”的原则
ppt课件
5
“交响乐之父”——海顿 (1732-1809) “音乐天才”——莫扎特 (1756-1791) “乐圣”——贝多芬 (1770-1825) 三位音乐大师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 乐史上建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
ppt课件
6
海 顿
1732 - 1809
(77岁)
ppt课件
7
莫 扎 特
ppt课件
21
速度、力度的对比; 节奏、节拍的对比;
音区、音色的对比; 调性、调式的对比;
主题的对比;
曲式的对比;
体裁风格的对比;
这些都体现在各乐章和各段落的关系之中。
ppt课件
22
三、各种主调音乐的体裁和形式 开始形成,并初具规模。
ppt课件
23
1、交响曲: “快-慢-快”三段式的意大利序曲, 发展成为“快-慢-快”三乐章的交响曲;
第四章
D ……
主题 插部 1
插部 2 ppt课件
插部 334
2、把连绵不断的模仿和模进一个主题核心的、 浑然一体的复调结构,改变为整齐匀称、句读分明 的主调结构;奏鸣曲式;三部曲式,变奏曲式等
3、把繁缛花巧、装饰性很强的复调风格,改 变为简洁晶莹、玲珑剔透的主调风格。
ppt课件
20
二、巴洛克复调音乐以“统一”为基础;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调音乐
上。
建立在“对比”的原则
ppt课件
5
“交响乐之父”——海顿 (1732-1809) “音乐天才”——莫扎特 (1756-1791) “乐圣”——贝多芬 (1770-1825) 三位音乐大师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 乐史上建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
ppt课件
6
海 顿
1732 - 1809
(77岁)
ppt课件
7
莫 扎 特
ppt课件
21
速度、力度的对比; 节奏、节拍的对比;
音区、音色的对比; 调性、调式的对比;
主题的对比;
曲式的对比;
体裁风格的对比;
这些都体现在各乐章和各段落的关系之中。
ppt课件
22
三、各种主调音乐的体裁和形式 开始形成,并初具规模。
ppt课件
23
1、交响曲: “快-慢-快”三段式的意大利序曲, 发展成为“快-慢-快”三乐章的交响曲;
古典主义.ppt

学院的意义
• “学院”即“正道”之义,学院派有导向正路的意 思。学院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对文 艺复兴, 特别是对拉斐尔的罗马正统和威尼斯派的艺术复 兴。他们在艺术创造中追求“理想 美”、“绝对 的理念美”、“绝对的喜与善”,单纯地摹仿文 艺复兴大师们宏伟壮丽的艺术 形式,一味地将艺 术形式规范美化,使有现实主义传统的文艺复兴 美术在学院里变成永恒不 变的金科玉律的蓝本, 被王公贵族视为高雅,这使它脱离丰富多彩、千 变万化、不断发展的 现实。
• 二、古典主义: • 17世纪法困美术的主流是古典主义美术。
古典一词源出于拉丁文,有“典范”的意 思。美术上的古典主义主要产生在意大利 学院里,17世纪时却在法国得到了极大发 展。
• 古典主义文学和艺术的一般特点是:主张 理性至上,克服个人情感;强调描写“美” 的绝对概念;虽主张“模仿自然”,但这 种“模仿”不是指物质世界,而是指自然 中存在的人性和理性。古典主义十分推祟 古代希腊罗马,在形式上要求概括、简炼、 明确等等。
普桑 (1594—1665年)
• 普桑的绘画就是一种思维的绘画。 • 方也是反宫廷的。他们反对绚丽密华,主
张返朴归真;它们反对君主的专横,主张 人们的理想和尊严;他们是自然之于 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抢劫萨宾妇女》
• 萨宾人是古代意大利的一个部落,他们定居在台伯河东岸的山区,因他们特 殊的宗教信仰而与罗马人冲突,不断受到罗马人劫掠,于公元前449年被击败, 前290年被消灭。罗马人劫夺萨宾妇女是历史上经常提到的民族矛盾史,因而 常被艺术家作为创作题材。
古典主义产生于法国的原因
• 由于君主是国家的最高权威,所以[7世纪的 法国文学、艺术都把歌颂王权、服务宫廷 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 17世纪法困美术的主流是古典主义美术。 古典一词源出于拉丁文,有“典范”的意 思。美术上的古典主义主要产生在意大利 学院里,17世纪时却在法国得到了极大发 展。
第4章古典主义

凡尔赛宫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森林和沼泽荒地。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在 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当时的凡尔赛府邸拥有26个 房间,二楼有国王办公室、寝室、接见室、藏衣室、随从人员卧室等房间,一 层为家具储藏室和兵器库。
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参观财政大臣富凯(Fouquet)的维康府邸(Chateau Vaux-le-Vicomte),为其房屋与花园的宏伟壮丽所折服,命令维康府邸的设计 师勒诺特和著名建筑师勒沃为其设计新的行宫。
维康府邸(Châ teau de Vaux le Vicomte,所在地名,1656-1660年) 法国早期古典 主义建筑的代表,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福克(Nicolas Fouquet )的府邸,建筑师勒 伏(Louis Le Vau,1612-1670)。房屋与前面的花园严谨地依着同一轴线对称地布 局。前者以一椭圆形的沙龙(Salon,客厅)为中心,两旁是连列厅;外形与内部 空间呼应,中央是一椭圆形穹窿,两端是法国独创的方穹窿。花园的道路分布、 绿化配置与水池亭台等,全部都是几何形的。设计人是勒诺特(Andre Le Notre 1613 一1700 )。
一方面吸收16 17世纪 意大利建筑和理论,
一方面响应城市空间,君主统治下的秩序的体现
勃隆台---法国古典理论的代表
几何与数关系 比例
推荐古罗马—跨越了时代民族 柱式 反对柱式和拱券的结合
合理性和逻辑性
帕拉迪奥 构图的主从关系 轴线和对称 反对装饰——巴洛克
克劳德· 佩罗
科学家 建筑师
理论:将维特鲁威翻译成法语, 将维特鲁威的理论转译到建筑 研究柱式《古代五种柱式的原则》
Grand Trianon, from east, J.H. Mansart, 1687 · Chateau de Versailles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ppt课件

ü 这种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海顿为了突出前后的对比,常常会别出心裁地在 明朗热情的第一乐章前加上一个缓慢而悠长的引子。
ü 海顿交响曲的 首、尾两个乐章常采用展开主题短小动机的发展手法,,后来 贝多芬发挥了这一手法。
ü 在乐队编制上,以弦乐四声部为基础,双管制的管弦乐队体制,在海顿手里定 型。
ü 海顿108部交响曲中,最著名的当属第45交响曲“奇迹”、第92交响曲“牛 津”、第94交响曲“惊愕”、第100交响曲“军队”、第101交响曲“时钟”、12首
听第一幕第八场 费加罗的咏叹调《不要再去做情郎》 赏第二幕第三场 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 :第三幕第十场 苏珊娜和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傍晚的风是多么轻柔》
q 意大利喜歌剧《唐璜》是莫扎特在《费加罗的婚礼》之后创作的。唐璜是中世纪西班 牙传奇中的一个专爱寻花问柳、玩世不恭、胆大妄为的花花公子。剧中叙述了唐璜为了和 他心爱的姑娘私奔,谋杀了姑娘的父亲。不久,他抛弃了姑娘又去寻找新欢,终于自食其 果,被他杀害的那个父亲从坟墓中走出来把他置于死地。
§ 为了传播启蒙思想,这一时期的欧洲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出现了“大众化”的 倾向。越来越多的小说、戏剧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感情。如,控诉和鞭挞封 建专制的戏剧作品《塞维利亚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博马舍),《阴谋与爱 情》(席勒)等。
§ 18世纪的音乐生活进一步走向了世俗化、民众化,一些专供普通市民欣赏的音乐 会开始繁荣起来。当然,在18世纪中下叶政治情景的重重矛盾中,艺术生活也是多重 并列发展的,音乐家的创作与演出必须符合各个阶层人的需要,因此服务于王宫贵族 的娱乐性作品也大量存在。
对于18世纪新风格的构成要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ü 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倾向于方整性结构,与民间音调及舞蹈节 奏的联系更为紧密。 ü 调性、和声的安排上升为结构作品的重要因素,段落或乐章有明显的 终止式,强调更加简洁的和声风格。 ü 从短小动机孕育出丰富乐思的技巧得到蓬勃发展,乐章中主题的对比 变化取代了巴罗克单一主题模进展开。 ü 通奏低音逐渐被明确的乐器记谱所取代。 ü 当时常用的体裁是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和四重奏等,常用的曲式, 除了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及变奏曲式外,奏鸣曲式的发展最为充分。 §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可以概括为:理性主义。在古典乐派的 作品中,注重形式的统一和结构的严整,笑不可以大笑,哭不可以大哭。 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追求二者平衡。
ü 海顿交响曲的 首、尾两个乐章常采用展开主题短小动机的发展手法,,后来 贝多芬发挥了这一手法。
ü 在乐队编制上,以弦乐四声部为基础,双管制的管弦乐队体制,在海顿手里定 型。
ü 海顿108部交响曲中,最著名的当属第45交响曲“奇迹”、第92交响曲“牛 津”、第94交响曲“惊愕”、第100交响曲“军队”、第101交响曲“时钟”、12首
听第一幕第八场 费加罗的咏叹调《不要再去做情郎》 赏第二幕第三场 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 :第三幕第十场 苏珊娜和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傍晚的风是多么轻柔》
q 意大利喜歌剧《唐璜》是莫扎特在《费加罗的婚礼》之后创作的。唐璜是中世纪西班 牙传奇中的一个专爱寻花问柳、玩世不恭、胆大妄为的花花公子。剧中叙述了唐璜为了和 他心爱的姑娘私奔,谋杀了姑娘的父亲。不久,他抛弃了姑娘又去寻找新欢,终于自食其 果,被他杀害的那个父亲从坟墓中走出来把他置于死地。
§ 为了传播启蒙思想,这一时期的欧洲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出现了“大众化”的 倾向。越来越多的小说、戏剧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感情。如,控诉和鞭挞封 建专制的戏剧作品《塞维利亚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博马舍),《阴谋与爱 情》(席勒)等。
§ 18世纪的音乐生活进一步走向了世俗化、民众化,一些专供普通市民欣赏的音乐 会开始繁荣起来。当然,在18世纪中下叶政治情景的重重矛盾中,艺术生活也是多重 并列发展的,音乐家的创作与演出必须符合各个阶层人的需要,因此服务于王宫贵族 的娱乐性作品也大量存在。
对于18世纪新风格的构成要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ü 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倾向于方整性结构,与民间音调及舞蹈节 奏的联系更为紧密。 ü 调性、和声的安排上升为结构作品的重要因素,段落或乐章有明显的 终止式,强调更加简洁的和声风格。 ü 从短小动机孕育出丰富乐思的技巧得到蓬勃发展,乐章中主题的对比 变化取代了巴罗克单一主题模进展开。 ü 通奏低音逐渐被明确的乐器记谱所取代。 ü 当时常用的体裁是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和四重奏等,常用的曲式, 除了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及变奏曲式外,奏鸣曲式的发展最为充分。 §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可以概括为:理性主义。在古典乐派的 作品中,注重形式的统一和结构的严整,笑不可以大笑,哭不可以大哭。 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追求二者平衡。
古典主义绘画ppt课件

16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17
• 画家表现的是荷拉斯正送自己三个儿子奔赴战场,为 祖国而战的时刻,他把剑握在手中,准备分发给他们。 分发之前,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年迈的荷拉 斯举起右手,表示祝愿,祝他们旗开得胜。男性强壮 和女性柔弱在达维特的这幅画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 种二分法表现在整个画面构图的每个细节之上,男性 被安排在整个布局的最醒目的位置,妇女们却却瘫软 在一个角落里。这使我们很容易想到莎士比亚借哈姆 雷特之口说出的那句话:“软弱,你的名字是女人。” 千百年来几乎没有人来怀疑这个说法。
35
安格尔在人物肖像画上也实现 了他对古典美的追求,高贵、 雅致,甚至一种不凡的气质透 溢其间,《贝尔坦肖像》最能 体现这种美学品格。贝尔坦是 一位精力充沛的法国报办人士, 安格尔以严谨的形象刻画予其 以饱满的精神展现。贝尔坦充 满睿智的目光沉着、稳健地凝 视着前方,一丝不易觉察的自 信从微抿的嘴角间溢出,特别 是他那宽阔而厚重的身躯和充 满张力的双臂,在朴素凝练的 暗色调下,显得更为坚实有力 而气度不凡。
古典主义绘画
重庆市垫江第五中学校 李凯军
1
以下是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你知 道他们的名字和代表作吗?
普桑
达维特
安格尔
2
你知道这些世界名画的名字和作者吗?
贝尔坦肖像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阿卡迪亚的牧人
马拉之死
大宫女
3
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绘画是利用古代的艺术 精神、理想与规范来表现现实的道德观念, 它竭力追求一种完美的崇高感,在表现形式 上创造一种完整的典范性,塑造一种类型的 艺术形象。在技巧上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 柔缓微妙的明暗色调,追求宏大的构图和庄 重的风格与气魄。从艺术倾向上分为古典主 义、新古典主义和学院古典主义。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17
• 画家表现的是荷拉斯正送自己三个儿子奔赴战场,为 祖国而战的时刻,他把剑握在手中,准备分发给他们。 分发之前,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年迈的荷拉 斯举起右手,表示祝愿,祝他们旗开得胜。男性强壮 和女性柔弱在达维特的这幅画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 种二分法表现在整个画面构图的每个细节之上,男性 被安排在整个布局的最醒目的位置,妇女们却却瘫软 在一个角落里。这使我们很容易想到莎士比亚借哈姆 雷特之口说出的那句话:“软弱,你的名字是女人。” 千百年来几乎没有人来怀疑这个说法。
35
安格尔在人物肖像画上也实现 了他对古典美的追求,高贵、 雅致,甚至一种不凡的气质透 溢其间,《贝尔坦肖像》最能 体现这种美学品格。贝尔坦是 一位精力充沛的法国报办人士, 安格尔以严谨的形象刻画予其 以饱满的精神展现。贝尔坦充 满睿智的目光沉着、稳健地凝 视着前方,一丝不易觉察的自 信从微抿的嘴角间溢出,特别 是他那宽阔而厚重的身躯和充 满张力的双臂,在朴素凝练的 暗色调下,显得更为坚实有力 而气度不凡。
古典主义绘画
重庆市垫江第五中学校 李凯军
1
以下是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你知 道他们的名字和代表作吗?
普桑
达维特
安格尔
2
你知道这些世界名画的名字和作者吗?
贝尔坦肖像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阿卡迪亚的牧人
马拉之死
大宫女
3
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绘画是利用古代的艺术 精神、理想与规范来表现现实的道德观念, 它竭力追求一种完美的崇高感,在表现形式 上创造一种完整的典范性,塑造一种类型的 艺术形象。在技巧上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 柔缓微妙的明暗色调,追求宏大的构图和庄 重的风格与气魄。从艺术倾向上分为古典主 义、新古典主义和学院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ppt

他认为:歌剧声乐的旋律要去除不必要的装饰,音乐必须在戏 剧的支配下简洁地陈述出来;千篇一律的返始咏叹调的形式,如 果破坏了剧词的连贯性,就不应该采用;序曲的基调应与整个戏 剧的基调相吻合;简洁和清晰应是歌剧音乐永远追求的原则。
格鲁克改革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 伟大原则”;歌剧中音乐的“真正使命”是“和诗配合,以便加 强情感的表现”。
意大利的佩格莱西(1710-1736),他的《女仆作夫人》被 认为是第一部独立的意大利喜歌剧。
十八世纪下半叶的喜歌剧作曲家,以皮契尼 (1728-1800) 为代表,重要作品有《温顺的女儿》。他的学生契玛罗沙 (1749-1801)受到启蒙思想的更多影响,作品《秘密婚姻》》 由于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社会等级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引起轰动。
喜歌剧在法国
1752 年,一个意大利歌剧团把《女仆作夫人》带到巴黎 演出,激起了法国文化界“喜歌剧之争”。
卢梭等一些启蒙思想家,热情赞扬这种大众化倾向的歌剧 体裁,卢梭还综合了意大利喜歌剧及法国传统的集市戏创作出 了喜歌剧《乡村卜者》,证明以法国语言能够谱写这种新风格 的音乐。这场争论促进了法国喜歌剧的发展。
海顿(交响乐之父)的历史贡献
海顿(1732-1809)是古典维也纳乐派的奠基者,出生于社会底层 的贫苦车轮匠家庭,自幼熟悉奥地利多民族的音乐,这使他一生创作受 益非浅,青少年时期生活艰难,但刻苦自学,辗转奋斗。1761年,他获 得匈牙利贵族埃斯特哈齐宫廷乐师职位,从此取得了安定的生活条件和 创作实践的机会。海顿的重要创作产生于八十年代以后。九十年代离开 宫廷、游历英国,在那里得到荣誉和隆重接待,回国后定居维也纳。这 个时期中,他创作了著名的十二部《伦敦交响曲》,清唱剧《创世纪》、 《四季》和一些优秀的四重奏作品。
格鲁克改革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 伟大原则”;歌剧中音乐的“真正使命”是“和诗配合,以便加 强情感的表现”。
意大利的佩格莱西(1710-1736),他的《女仆作夫人》被 认为是第一部独立的意大利喜歌剧。
十八世纪下半叶的喜歌剧作曲家,以皮契尼 (1728-1800) 为代表,重要作品有《温顺的女儿》。他的学生契玛罗沙 (1749-1801)受到启蒙思想的更多影响,作品《秘密婚姻》》 由于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社会等级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引起轰动。
喜歌剧在法国
1752 年,一个意大利歌剧团把《女仆作夫人》带到巴黎 演出,激起了法国文化界“喜歌剧之争”。
卢梭等一些启蒙思想家,热情赞扬这种大众化倾向的歌剧 体裁,卢梭还综合了意大利喜歌剧及法国传统的集市戏创作出 了喜歌剧《乡村卜者》,证明以法国语言能够谱写这种新风格 的音乐。这场争论促进了法国喜歌剧的发展。
海顿(交响乐之父)的历史贡献
海顿(1732-1809)是古典维也纳乐派的奠基者,出生于社会底层 的贫苦车轮匠家庭,自幼熟悉奥地利多民族的音乐,这使他一生创作受 益非浅,青少年时期生活艰难,但刻苦自学,辗转奋斗。1761年,他获 得匈牙利贵族埃斯特哈齐宫廷乐师职位,从此取得了安定的生活条件和 创作实践的机会。海顿的重要创作产生于八十年代以后。九十年代离开 宫廷、游历英国,在那里得到荣誉和隆重接待,回国后定居维也纳。这 个时期中,他创作了著名的十二部《伦敦交响曲》,清唱剧《创世纪》、 《四季》和一些优秀的四重奏作品。
《古典主义的音乐》课件

古典主义音乐强调理性和逻 辑,情感表达相对克制
古典主义音 乐的代表作 品
海顿的交响曲
代表作品:《创 世纪》、《四 季》、《惊愕交 响曲》等
创作特点:结构 严谨,旋律优美, 节奏明快
影响:对古典主 义音乐的发展起 到了重 Nhomakorabea的推动 作用
地位:被誉为“ 交响乐之父”, 对后来的音乐家 产生了深远影响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
代表作曲家及其作品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平均律钢琴 曲集》
莫扎特:《魔笛》、《费加罗的婚礼》
海顿:《创世纪》、《四季》 舒伯特:《冬之旅》、《美丽的磨坊女》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无词歌》
古典主义音 乐的风格特 点
曲式结构严谨
主题清晰:每个乐章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易于听众理解和记忆 结构严谨:遵循一定的曲式结构,如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 对称平衡:乐章之间、乐句之间、乐段之间都追求对称和平衡 旋律优美:旋律流畅、优美,易于演唱和演奏
古典音乐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古典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缓解压力,提高 生活质量。
古典音乐与现代教育的关系:古典音乐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的音 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古典音乐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古典音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 音乐表现形式和体验方式。
如何欣赏古 典主义音乐
和声运用丰富
古典主义音乐注 重和声的运用, 强调和声的丰富 性和多样性。
古典主义音乐中 的和声通常具有 清晰的结构和逻 辑,注重和声的 平衡和对称。
古典主义音乐中的 和声运用常常与旋 律和节奏相结合, 形成和谐的整体。
古典主义音乐中的 和声运用还具有强 烈的情感表达,能 够传达出音乐作品 的情感内涵。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课件

欢
乐主题)
乐
壮
宣叙调(男中音独唱)
丽
的 颂 歌
欢乐主题(男中音、合唱、四重唱、 合唱)
第一次变奏(四重唱、合唱)
第四乐章乐曲内容示意图
第二次变奏(器乐、男高音独唱、
男声合唱)
英
雄
凯
器乐发展段
歌
欢乐主题(合唱)
第四乐章乐曲内容示意图
团结主题(男声合唱、混声合唱)
亿
万 人
两个主题的赋格(合唱)
民
团
对比段(男低、男高、女中各一句、
被挫折成就的人生
苦难的童年 青年时期患耳疾,晚年失聪。 离群索居,孤独怪癖,终生未娶。 悲惨的晚年:孤寂和贫困使他穷愁潦倒,孑然一身。 1827年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 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 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 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 用痛苦换来欢迎。”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 萨尔兹堡,是欧洲最伟大的 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 在西方音乐历史中,只有他 被毫无疑问地公认为音乐界 的旷世奇才。莫扎特谱出的 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 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 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 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 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 变迁。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作于1791年,传说当时伦敦的贵族是音乐 会的常客,但是他们来听海顿的音乐会只 是为了表现自己所谓的高雅品位,在那里 附庸风雅,每每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海 顿知道后就写了这部交响曲。
古典主义时期的“开路者”
海顿音乐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把细微简单 的音乐主题扩展成宏大的结构。他的音 乐通常浓烈饱满,在一个乐章中的关键 情节经常迅速展开。
五古典主义绘画精品PPT课件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达维特 法国 1784年—1785年 巴黎卢浮宫藏
返回篇首
下翻一页
• •画画家表家现表的现是的荷拉是斯一正个送自什己么三样个儿的子场奔景赴?战场,
为祖国而战的时刻,他把剑握在手中,准备分发给他们。 分发之前,三兄弟伸出手向宝剑宣誓。
年迈的荷拉斯举起右手,表示祝愿,祝他们旗开得胜。
整个画面有哪些对比?
返回篇首 下翻一页
普桑﹙1594-1665﹚
是17世纪古典主义绘画 的奠基人,也是法国最伟大 的画家之一。
作品多以神话、宗教和历 史故事为题材,富有深度思 想与象征意义,辅以自然景 色的描写,画作气氛含蓄而 宁静,充满田园诗般的抒情 味道。
阿卡迪亚的牧人 普桑 法国
布上油画 85×121cm
巴黎卢浮宫藏
他常常选择古希腊、罗马 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故事为题 材进行作品的创作。
三种不同艺术倾向:
b.以达维特为代表的宣扬革命和斗争 精神的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
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 实的重大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 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 ;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 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返回篇首 下翻一页
诗人的灵感
普桑 法国 1629-1630 年 184×214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返回篇首 下翻一页
理鉴解赏思作考品
所罗门判断两妇人争夺一个 婴孩的故事
A. 两个妇人同样职业,同住一屋, 几乎同时生了孩子,同是男婴,很难区分。 B. 所罗门王乃一国之君,此案呈到他这里之前,
定当有其他人尝试断过,断不开。 C. 电影中演的滴血鉴定是极不精确的,
当时没有现在的DNA亲子鉴定。
欧洲音乐欣赏古典主义音乐教学PPT课件

这个时期被历史学家和美术学家推崇为"古典",在音乐领域,古典的风格表现在艺术上 崇尚理性,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这一时期堪称欧洲 音乐史上辉煌成就,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音乐的发展。 (3)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3: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
• 乐曲与交响套曲、室内乐重奏曲的形式结构相近。四个乐章。第一乐章 中采用奏鸣曲式,G大调,快板,4/4拍。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呈现出主 部主题。
• (1=G 4/4)
• 这一主题前四小节的号角性音调,采用主和弦的分解和弦形式写成,在低音区主音衬托下的 后四小节轻巧明快。整个主题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 旋律,充满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接着,乐曲呈现轻盈的舞步般的旋律。
第一乐章,有活力的快板,c小调,2/4拍,奏鸣曲式。全曲结构严谨,手法简练, 形象生动,层次清晰,整个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结构: 奏鸣曲式
呈示部
主连副结
部接部束
部
部
展示部
再现部
“命运在敲门”的主题核心,随即发展成为惊慌不安的命运主题, 最后结束在坚强的延长音上。表现了主人公发自内心的愤慨和敢于向“命运”抗争的英雄性格。 主题旋律由弦乐与单簧管奏出。
(2)代表作品:
钢琴奏鸣曲「月光」。 交响乐:第三号交响曲《英雄》、第五号交响曲《命运》、第六号交响曲《田园》等。
• 请欣赏:贝多芬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 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 “命运”主导动机:03 33 | 1 - | • 主部主题:
1= b E 2/4 03 33 | 1 - | 02 22 | 7ִ - | • 主题是交响乐的灵魂,是乐曲发展的基础。曲式是乐曲发展的逻辑,熟记主 题可以加深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又可以培养音乐记忆力。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3: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
• 乐曲与交响套曲、室内乐重奏曲的形式结构相近。四个乐章。第一乐章 中采用奏鸣曲式,G大调,快板,4/4拍。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呈现出主 部主题。
• (1=G 4/4)
• 这一主题前四小节的号角性音调,采用主和弦的分解和弦形式写成,在低音区主音衬托下的 后四小节轻巧明快。整个主题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 旋律,充满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接着,乐曲呈现轻盈的舞步般的旋律。
第一乐章,有活力的快板,c小调,2/4拍,奏鸣曲式。全曲结构严谨,手法简练, 形象生动,层次清晰,整个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结构: 奏鸣曲式
呈示部
主连副结
部接部束
部
部
展示部
再现部
“命运在敲门”的主题核心,随即发展成为惊慌不安的命运主题, 最后结束在坚强的延长音上。表现了主人公发自内心的愤慨和敢于向“命运”抗争的英雄性格。 主题旋律由弦乐与单簧管奏出。
(2)代表作品:
钢琴奏鸣曲「月光」。 交响乐:第三号交响曲《英雄》、第五号交响曲《命运》、第六号交响曲《田园》等。
• 请欣赏:贝多芬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 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 “命运”主导动机:03 33 | 1 - | • 主部主题:
1= b E 2/4 03 33 | 1 - | 02 22 | 7ִ - | • 主题是交响乐的灵魂,是乐曲发展的基础。曲式是乐曲发展的逻辑,熟记主 题可以加深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又可以培养音乐记忆力。
第四章古典主义

(三)德国、意大利、西班牙 德国、意大利、 ——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
即贵族形式主义文学 巴洛克(baroque)原意是用来称呼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含有 珍奇、奇妙的意思,引申为奇形怪状、矫揉造作。巴洛克艺 术风格特点是华丽、扭曲、刺激,反映一种紧张不安的精神 状态。 巴洛克文学表现了一种病态的人生哲学以及悲观主义的情绪。 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 面前的无能为力和顶礼膜拜。艺术上,采用 极端混乱、支离破碎的形式,表现夸张的忧 郁;又用雕饰的 辞藻、谜语似的比喻来玩 弄风雅。
三、莫里哀的喜剧创作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探索阶段 (1658-1663)。 ) 主要作品:《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 堂》,《妇人学堂》等。 内容:妇女的婚姻问题,家庭关系问题,子 女教育问题。
第二阶段是莫里哀喜剧创作的“黄金时期” 第二阶段是莫里哀喜剧创作的“黄金时期” (1664-1668)。 )。 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结合的程度。
○3奥尔贡
笃信宗教,思想保守, 笃信宗教,思想保守,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富商形 象。 他的愚昧轻信, 他的愚昧轻信,形式主义的宗教狂热和宗法制的家 长作风,代表了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典型特征。 长作风,代表了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典型特征。 讽刺和嘲笑
4、艺术特征
1)戏剧结构严谨精巧,情节生动紧凑。 戏剧结构严谨精巧,情节生动紧凑。
(四)日本
物语文学与《源氏物语》(紫式部)
物语文学是日本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平安时代 物语文学 前期(公元10世纪初),它的产生是日本文学由抒情诗向古 代小说发展的标志,这种体裁是在日本民间说话的基础上形 成的,并受到了中国六朝和隋唐传奇文学的影响。对后世日 本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古典主义的文学观与美学思想
• 一、文学与现实世界:模仿、映照和超越、批评
• 二、理性与技艺:古典主义关于创作主体的主张
• 三、规范化、类型化的作品观” • 四、“寓教于乐”: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古典主义文学的意义
• • • • 第一,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作用。 第二,古典主义文学生存的社会语境。 第三,徘徊、游移的创作心态。 第四,美学规范的两面性。
“所谓的民主和科学、效率和进步,其黄金时代早已在
世界大战的炮火中灰飞烟灭。”
• 《我们这一代的使命》:“当代不少伏尔泰式的运动是 不可避免和必要的,尤其处在文化复兴阶段。习惯和 传统牢牢地束缚住我们,要摆脱它们的羁绊需要勇气 和力量。然而这样又容易导致中正和平之气的丧失 ――尤其在一个动荡和狂躁的社会环境里我们凭一时 冲动行事,要么陷入对传统文化的卑怯模仿当中,要 么走向另一个极端―――对传统的虚无主义态度。”
• 梅光迪呼吁:“我们这一代的崇高使命,就是为当下史 无前例的国民危机寻找一条生路――那就是通过对起 伏消长。变动不居的社会环境的调节,达到新旧和谐 统一这一最高目的。” • “建立一个新中国唯一坚实的基础是民族传统中的精粹 部分;其立场集中表现为哲学、政治和教育上的理想 主义及文学中的古典主义。”
• 此近代运动,一方则注重功利,以培根为其先 觉,其信徒之主旨,在注重组织与效率,而崇 信机械之功用;一方则注重感情之扩张,对人 则尚博爱,对己则尚个性之表现,此感情扩张 运动之先觉,则十八世纪之卢梭是也。……有 人欲问,吾西方之脱离古昔,是否曾将数种重 要之元素亦随之而弃去,是否如德人所云:于 倾弃浴水时,将盆中之小儿,亦随之弃掷也。 以有此种弃舍之故,今日之所争,乃非进步与 反动之争,而为文明与野蛮之争矣。
时代向传统挑战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以进化论作为
所有领域的衡量标准,来否定原有的一切价值标准。 他主张立足中国的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儒家文化),
融化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反对各种激进的浪漫主义
运动――所谓“新潮流”在他看来就是浪漫主义运动, 由此他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
二 梅光迪之古典主义的现代性意义
• 第一节
由传统文学观念激发的本能性抗衡
• 一 梅光迪与胡适的文学论争
• 在这次论争中,除了文字的问题外,梅光迪还申明了
自己的学术态度。
• 一要提倡中庸,反对偏至。 • 二是反对胡适文化进化论观点。 • 三是对卢梭的浪漫主义及其它欧美现代文学思 潮不满。
• 胡适回国后,于 1917 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 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正式开始。 • 三篇文章:《我们这一代的任务》、《我们需要关切 国事》、《中国的新学者――学者的为人》,对胡适 的激进行为表示反对。梅光迪认为,目前的文艺复兴
二
西方古典主义文学特点
• 1.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 • 2.特征: A.拥护王权,歌颂开明君主,抨击和嘲讽 腐朽的和愚昧的封建主和宗教势力,宣扬公民义务。 • B.注重理性。 • C.崇尚古典,模仿古代,师法古人,重视格律。 • D.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有宫廷趣味。 • 3.代表人物: • 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 代表作:《熙德》
二 学衡派建立的古典主义文学观
• 学衡派的古典主义文学观是在批评新文学革命的“八不主 义”、“文学的历史进化论思想”、“白话文创作”、“写实主 义”、“自然主义”、“文学的平民主义”、“易卜生主义”、“ 新浪漫主义”等主张中逐步提出的,每一条原则几乎都有 具体的针对性。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 一、强调中庸适度的理性原则; • 二、重视传统,坚持文言不可废; • 三、坚信恒定真理,认为文学无新旧之分; • 四、重视规范与训练,提倡摹仿论; • 五、重视文学的道德内容以及教化作用。 吴宓 张其昀
吴宓
• 《我之人生观》中 即阐明了自己的人生主张。 • 他认为人性的二元为道德的基本。 人性有善有恶,而非 天理与人欲的对立。 • 实践道德的方法有三条:一曰克己复礼,二行忠恕,三 曰守中庸。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 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第一章
古典主义
• 第一节 古典主义及古典主义文学的概况 • 一 古典主义的概念 • 狭义的古典主义指称包括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 在内的特定的文学现象、文学运动、文学潮流。 • 广义的古典主义指称是一种超时空的具有普遍 性的文学精神和美学倾向。
• 据英国“文学批评术语丛书”《古典主义》介绍:
• “古典主义是一种美学倾向,它以适度的观念, 均衡和稳定的章法,寻求形式的谐调和叙述的 含蓄为特征”,要求在创作中“弃绝对罕见事物 的表现,控制情感和想象,遵守各种写作体裁 所特有的规则”。
2、以白璧德为主介绍 20 世纪美国的 古典主义文学思想 • 以培根为肇端的科学主义和以卢梭为源头的浪 漫主义是现代社会的两大恶源,认为前者是一 味征服自然的物质功利主义,后者是不加节制 的情欲主义。
• 由于对西方近代社会各种现代性思潮的失望,新人文 主义者,尤其是白璧德,除了回归古希腊罗马思想 外,还把智慧的资源延伸到希伯来、佛教、儒教等 东方文化的原典当中。这种要“用历史的智慧来反 对当代的智慧”的做法,使得他(们)成了文化保守主 义阵营中的一员。
• 第二,批评新文化运动要与自身传统断裂的行 为,认为中国文化改革虽“须脱去昔日盲从之 故俗”,但“同时必须审慎,保存其伟大之旧文 明之精魂也。” • 第三,批评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只知膜拜卢梭以 下欧美之流行学说,而不潜心研究西洋文化之 渊源。他认为要治中国目前新文化运动之病, 就要:“勿冒进步之虚名,而忘却固有之文化 ,再求进而研究西洋自希腊以来真正之文化, 则见此二文化,均主人文,不谋而有合,可总 称为邃古以来所积累之智慧也。
义的文化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其思想脉络也随之
被大量挖掘。在这种大趋势下,梅光迪研究也进入了 一个新的比较客观公允的阶段。
• “在现代性思潮的冲击下,痛感倒的伦理的解体,社会 行为的无序、人文精神的失落,有着强烈的文化危机 意识,向传统文化寻求一种恒定的价值标准。” • 对现代性思潮的反思批判 • 胡适继承杜威的实验主义思想。重效用,重证据,是 现代性思想的一个分支。 • 现代性思想与反思现代性思想的对峙。
•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的研究著述中,都是以判定梅光 迪“顽固”、“复古”为结论的。如李何林编著的《近二十 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39 年)、王瑶的《中国新文
学史稿》(1982 年)、朱德发的《中国五四文学史》
(1986 年)等著作,延续着新文化运动者的一贯立场. 在新时期的研究中,由于学术话语的多元化,保守主
• 在事业及出处 进退问题上,他认为有三种解决的答案: 一曰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二曰行而无著。三 曰职业与志业之别。 • 吴宓的 这一人生观,是地道的传统儒学精神的体现。
张其昀
• 中国人的心 理势力表现为“中庸”。具体显现为: • • • • • (一)政治方面:折衷于文武之间 (二)宗教方面:折衷于天人之间 (三)经济方面:折衷于汰灭之间 (四)社会阶级方面:折衷于严荡之间(秩序)。 (五)人伦行为方面:折衷于过与不及之间(中行) 。
• 《人文主义与现代中国》:“中国此次运动的发起者在
美国留学时可能就已全面研究了自卢梭以后的现代先 知,并认真聆听了这些人类精神医师所作出的诊断和 建议的药方。然而,他们却发现,这些诊断相互矛盾 且浮于表面,那些药方也令人怀疑。这些先觉们要求 的不是更好的,而是更多的民主、科学、自由和个人 主义。他们的激进主义事实上并不是要激进地与过去 两百年积累下来的现代思想和主流文化相脱离。”因为
• 胡先骕翻译《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第一 ,白璧德说:“今日中国文艺复兴之运动,完 全以西方文化之压迫为动机,故就其已发展者 而言,亦仅就西方文化而发展……近二三十年 中,予在哈佛大学教授之功课,即细究欧洲十 六世纪文艺复兴之往迹,及其与中世纪脱离之 情形,并按迹此后思潮之趋向,迄于今日。予 尤注意于十八世纪中第二次个人主义之发动, 此种自十六世纪以来之西方运动,其性质为极 端之扩张首先扩张人类之知识与管理自然界之 能力,以增加安适与利用。
第二节 演进:承接西学的文化保守主义的悲剧
• 一 学衡派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
1、 五四激进思潮与《学衡》的创刊 • 他们制定刊物的宗旨是:“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 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无 偏无党,不激不随。” • 具体的执行方案有二:“(甲)本杂志于国学则主以切 实工夫,为精确之研究,然后整理而条析之,明其源 流,著其旨要,以见吾国文化有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 ,而后来学者得有研究之津梁,探索之正轨。” • “(乙)本杂志于西学则主博极群书,深窥底奥,然 后明白辨析,审慎取择,庶使吾国学子,潜心研究, 兼收并览,不至道听途说,呼号标榜,陷于一偏而昧 于大体也。”
刘伯明 东南大学 学衡
• 《共和国民之精神》:“新文化之运动,确有不可磨灭 之价值。”称道“五四运动”乃是“激于世界之民治新潮, 精神为之舒展,自古相传之习惯,缘之根本动摇”。” • “自由与责任的 有机融合,才是真正的民治。这既需要 国民自觉地培养共和人格,瓦解专制体制,也需要国 人的理性和贡献精神。要达到这 一步,现代教育是必 由之路。走出专制时代的教育,是以造就现代人,即 造就共和国民为基本目的。” • “注意社会改造”。共和的精神即民主的真精神 由与责任。 ——自
三 西方古典主义的两个阶段 1、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
历史背景: 政治基础: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持阶段,基督教势力有所反 扑,用酷刑来压制新思想的传播,致使文艺复兴运受到遏 制,某些国家的历史进程出现逆转。
思想基础: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
他主张一切以合乎情理为原则,主张抛弃传统偏见,反对 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反对盲目信仰宗教权威和经院哲学 ,把理性看成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唯理主义认为感性材料 会欺骗人们,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