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思维导图专题复习课件

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思维导图专题复习课件
管通辖过新史疆实。说明台湾、新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 西 元朝中时国加的强了领对土西藏的管辖。
藏 清朝时确立了册封制度 清: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 ,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
拓展一:台湾的三次分离与回归
分离
回归
第一次 明朝后期,荷兰侵占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二次 1895年,《马关条约》割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
台湾给日本
到祖国怀抱
第三次 1949年南京解放后,国民 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台湾 再次离去
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阻力:台独势力 和国际反华势力。 台湾问题解决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台湾问题解决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四、古代经济发展
春秋 农业:1、铁农具、牛耕出现并推广(生产力提高标志); 战国 2、秦国太守李冰修筑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共同原因
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 1、统治者英明决策,采取一系列有利于 国家发展的措施,如发展生产、重用人 才等。
• 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 3、人民辛勤劳动。
元朝 农业:元世祖重视农业,禁止贵族圈占农田、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 商业:大都是世界商业大都市,《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繁华景象。
• 经济格局的变化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唐朝中后期 南宋
盛世名称
在位皇帝
开皇之治
隋文帝
贞观之治
唐太宗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武则天
开元之治 (开元盛世) 唐玄宗
措施(原因)
提出:韩非法家思想(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的封建国家)
建立:秦始皇、 发展:秦朝至清朝 结束:辛亥革命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 积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经济的发 展;有利于加强民族融合,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等。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思维导图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思维导图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思维导图欣赏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专题一古代中国1.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 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一个集中: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 选官和监察制度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

4.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 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

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二者之长、弃各自之短,逐步形成了德法兼用的治国方略。

(1)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西汉初年,先后采用了儒家的仁政、道家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

(3)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

(4)汉代以后,道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

历史中考: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思维导图专题复习资料大全共29张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

历史中考: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思维导图专题复习资料大全共29张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

台湾给日本
到祖国怀抱
第三次 1949年南京解放后,国民 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和国际反华势力。 台湾问题解决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台湾问题解决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四、古代经济发展
春秋 农业:1、铁农具、牛耕出现并推广(生产力提高标志); 战国 2、秦国太守李冰修筑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 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 • 制定者:雅利安人 • 影响:计划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
印度社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 1、古代希腊
• 雅典城邦出现时间:公元前8世纪 • 雅典奴隶制共和国成立:公元前6世纪
• 雅典全盛 • 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战国时期 • 当政者:伯利克里 • 表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
2、陆路丝绸之路路线
欧洲
西亚
今新疆地区
河西走廊
长安
三、与世界文明的联系
文明
古代 埃及 古巴 比伦 古代 印度 古代 中国
文字 流域
出现 时间
统一
典型 特征
象形 尼罗河 前3500年 前3000年 金字塔 文字 流域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 前3500年 前18世 汉谟拉比 法典
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
1、(2017泰安中考)“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 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 下列哪一阶段?
3、形成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商鞅变法)
秦朝 商业: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宋朝
农业:越南引进占城稻;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水稻跃居粮食产量 首位;棉花推广到江南;茶树栽培有很大发展。 手工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浙江哥 窑冰裂纹瓷器,给人美感;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 界首位。 商业: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海外贸易发达;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最 早的纸币——交子

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共29张PPT)

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共29张PPT)

历史因素。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历程
战国萌芽 秦朝形成 西汉巩固 隋唐完善 北宋加强
概况
理论层面: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制度;实践层面: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政治上: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 夫,地方推行郡县制;思想上:实行“焚书坑儒”
发展;秦汉:封建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魏晋南北朝:
南方经济得到开发;隋唐:封建经济繁荣,经济重心开 始南移;宋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明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1)休养生息政策:多出现在战乱之后或新王朝开国前期, 其核心内容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典型代表是汉初和唐 初。 (2)“重农抑商”政策:古代中国以农为本思想的表现,从 战国商鞅变法到清代统治者一贯奉行的经济政策。该政策 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国家安定、政权巩固和社会经济 发展;但长远来看,它压制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近代中 国的长期落后。
时期,由于闭关、海禁政策的推行,商业发展明显受限。
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 移奠定了基础;唐朝中后期,受安史之乱的影响,经济重
心开始南移;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
【关联提醒】 1.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先秦:走在世界前列;春秋战国:封建经济产生和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 政治与经济
本专题是中国古代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考考查的 重点。就内容组成而言,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主线是君主专
制中央集权的强化,在该主线下,自秦至明清统治者处理
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关系的措施,是其主要内容;中 国古代经济史的主线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在该主线下,各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过程与方法:本课理论性强,内容较枯燥,要学生深刻理解不太容易。

因此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探重要。

本课可以通过创设相关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抓住两条线索:及中央和地方矛盾: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政治文明发展国热情和自豪感。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单元综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现。

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西周宗法制对今天又怎样的影响?2.如何看待持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怎样一步步解决中央与地方、皇权和相权两对矛盾的?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的表专题划分专题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课时)专题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课时)专题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课时)专题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课时)专题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所需课时1课时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1.知识与能力:⑴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理解“家天下”制度出现的意义。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思维导图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思维导图
• 材料一 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 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 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 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竞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 和丝绸、刺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起来。
三、边疆关系
台 三国时吴国派船队到达夷洲 湾 元朝时加强了对 琉球 的管辖
清:1662年,郑成功 收复了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 台湾 府 ,隶属福建省。 新 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时设立了西域都护 ,从此今新疆 疆 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 清朝:乾隆帝平定了 大小和卓的叛乱 ,后来设置伊犁将军

和恒河流域
种姓制度
甲骨文
黄河流域和 长江流域
前2070年
分封制
金字塔说明了什么?
• 1、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 2、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
• 汉谟拉比法典颁布 • 时间:公元前18世纪 • 国王:汉谟拉比 • 目的(实质):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价值(评价): • 世界上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共同原因
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 1、统治者英明决策,采取一系列有利于 国家发展的措施,如发展生产、重用人 才等。
• 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 3、人民辛勤劳动。
拓展二:一带一路
• 一、丝绸之路的开通
1、作出做大贡献的是:张骞
3、作用: 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一带一路的推行。

——摘编《海上丝绸之路》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 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4分)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框架图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框架图

第二轮复习之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制度一、夏、商、周的更替和西周的分封制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西周时期为代表):①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权与神权的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④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等。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全面认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制主义,二是中央集权。

(1)专制主义①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

②专制主义制度是一种政体,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一个人或少数人独裁政权的组织形式,体现在帝制的终身制和皇位世袭方面,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③专制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趋势是:君权削弱相权,君权向绝对性和独断性发展。

(2)中央集权①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②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立,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但二者不能完全分开,中央对地方拥有统率权,地方服从中央。

③中央集权在中国古代的表现是:财政上:财源由中央垄断;行政上:中央直接任免官吏;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军事上:皇帝总揽军权;意识形态上: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2.原因(1)经济方面:这一制度的出现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

(2)政治方面:封建地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封建土地制度,镇压农民的反抗。

(3)思想方面: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思想和后来吸收包括法家思想在内的儒家思想成为这种制度的理论依据。

3.特点(1)皇权的至高无上;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3)皇权借助于神权来巩固和加强;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政治、经济 (共51张PPT)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政治、经济 (共51张PPT)

清: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如右图所示,从图一到图二政治制度的变革 发生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2010· 孝感)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 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 是( )
图1(汉)坐而论道图2(宋)站议时政图3(清)跪受笔 录
A.封建制度的完善 C.社会文明的进步
新中国 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
2.生产工具的变迁——唐朝农业工具的改进
磨制石器、铁器、牛耕。
劳动工具—曲辕犁
灌溉工具——筒车
3.主要的水利工程:大运河(隋炀帝)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灵渠 都江堰
天下转漕, 仰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4、对农业政策的调整
B.生活习惯的变化 D.君主权力的强化
经济篇
二、中国经济发展之农业
1.农作物品种的变迁 河姆渡——水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始社会
半坡——粟
唐代 宋代 引入占城稻
蔬菜新品种(西域)
茶叶生产占重要地位
棉花种植推广
西汉:石榴、核桃由西域传入中原 宋元时期:棉花普遍种植 明朝:玉米、甘薯、马铃薯、西红柿 由美洲传入中国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 的严重失误
鼓 足 干 劲 加 油 干
放 开 肚 皮 吃 饱 饭
④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农民积极性,维 护农民利益
5、农业著作
明朝末年 徐光启 《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北朝的贾思勰 《齐民要术》是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 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宋科学家沈括 《梦溪笔谈》

各朝代全用思维导图

各朝代全用思维导图
家有孩子的,抓紧保存下来,没事让孩子好好看一看,把这份历史思维导图看懂,各朝代历史知识就了解的差不多了,不管是让孩子打好历史基础,还是学好历史都非常有帮助,一举两得。
家有孩子的抓紧保存下来没事让孩子好好看一看把这份历史思维导图看懂各朝代历史知识就了解的差不多了不管是让孩子打好历史基础还是学好历史都非常有帮助一举两得
各朝代全用思维导图
这位历史老师真是用心,一口气将各朝代全用思维导图整理出来了,每一个朝代的重要知识点一目了然,让人看后受益匪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得不说这真是太适合零基础的孩子学习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个时期的特征
• 秦汉: 统一国家的建立 • 隋唐: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宋元: 1、经济重心的南移
2、民族关系的发展 3、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 明清: 1、君主集权的强化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3、社会危机
二、古代政治制度
西周:分封制 目的、内容、作用 七上24页 秦朝至清朝: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 表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 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 雅典全盛原因(即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
• 政治: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
职。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 文化: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 罗马城 → 罗马共和国 → 称霸地中→凯撒夺权
前8世纪
前509年
三、边疆关系
台 三国时吴国派船队到达夷洲 湾 元朝时加强了对 琉球 的管辖
清:1662年,郑成功 收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 台湾 府 ,隶属福建省。 新 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时设立了西域都护 ,从此今新疆 疆 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 清朝:乾隆帝平定了 大小和卓的叛乱 ,后来设置伊犁将军
3、形成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商鞅变法)
秦朝 商业: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宋朝
农业:越南引进占城稻;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水稻跃居粮食产量 首位;棉花推广到江南;茶树栽培有很大发展。 手工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浙江哥 窑冰裂纹瓷器,给人美感;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 界首位。 商业: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海外贸易发达;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最 早的纸币——交子
前2世纪 前49年
• →罗马帝国 → 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灭亡

前27年,
395年
476年
屋大维
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代替的根本原因: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罗马帝国从建立到分裂的时间:421年
四、简要说明当前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 略的有利条件
1、历史条件:古代海陆丝绸之路奠定历史基 础;
2、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 3、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4、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5、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 6、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日益加强。
台湾给日本
到祖国怀抱
第三次 1949年南京解放后,国民 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台湾 再次离去
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阻力:台独势力 和国际反华势力。 台湾问题解决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台湾问题解决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四、古代经济发展
春秋 农业:1、铁农具、牛耕出现并推广(生产力提高标志); 战国 2、秦国太守李冰修筑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管通辖过新史疆实。 说明台湾、新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 西 元朝中时国加的强了领对土西藏的管辖。
藏 清朝时确立了册封制度 清: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 ,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
拓展一:台湾的三次分离与回归
分离
回归
第一次 明朝后期,荷兰侵占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二次 1895年,《马关条约》割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
一、古代王朝建立
朝代 秦朝 隋朝 唐朝 元朝 明朝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前221年 嬴政(秦始皇) 581年 杨坚(隋文帝) 618年 李渊(唐高祖)
都城
统一时间
咸阳(今 前221年 陕西咸阳)
长安(今 589年 陕西西安)
长安
1271年 1368年
忽必烈(元世祖) 大都(今 1276年 北京)
朱元璋(明太祖) 南京(后 迁到北京)
1、(2017泰安中考)“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 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 下列哪一阶段?
• A公元前4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 3世纪 D4 世纪
元朝 农业:元世祖重视农业,禁止贵族圈占农田、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 商业:大都是世界商业大都市,《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繁华景象。
• 经济格局的变化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唐朝中后期 南宋
盛世名称
在位皇帝
开皇之治
隋文帝
贞观之治
唐太宗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武则天
开元之治 (开元盛世) 唐玄宗
措施(原因)

和恒河流域
种姓制度
甲骨文
黄河流域和 长江流域
前2070年
分封制
金字塔说明了什么?
• 1、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 2、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
• 汉谟拉比法典颁布 • 时间:公元前18世纪 • 国王:汉谟拉比 • 目的(实质):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价值(评价): • 世界上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共同原因
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 1、统治者英明决策,采取一系列有利于 国家发展的措施,如发展生产、重用人 才等。
• 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 3、人民辛勤劳动。
拓展二:一带一路
• 一、丝绸之路的开通
1、作出做大贡献的是:张骞
3、作用: 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一带一路的推行。
2、陆路丝绸之路路线
欧洲
西亚
今新疆地区
河西走廊
长安
三、与世界文明的联系
文明
古代 埃及 古巴 比伦 古代 印度 古代 中国
文字 流域
出现 时间
统一
典型 特征
象形 尼罗河 前3500年 前3000年 金字塔 文字 流域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 前3500年 前18世 汉谟拉比 法典
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
提出:韩非法家思想(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的封建国家)
建立:秦始皇、 发展:秦朝至清朝 结束:辛亥革命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 积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经济的发 展;有利于加强民族融合,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等。
• 局限:政治上容易形成独断专制、暴政统治和腐 败现象,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经济上明清 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思想 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从长期发展 看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 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 • 制定者:雅利安人 • 影响:计划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
印度社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 1、古代希腊
• 雅典城邦出现时间:公元前8世纪 • 雅典奴隶制共和国成立:公元前6世纪
• 雅典全盛
• 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战国时期 • 当政者:伯利克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