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习题(按章节)

合集下载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章节题库(一国收入的衡量)【圣才出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章节题库(一国收入的衡量)【圣才出品】

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一、名词解释1.国民收入答:国民收入即NI,是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因从事生产和提供劳务,按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收入,NI可由NDP 减去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上政府补助金得到。

这里的国民收入,实际上是按要素费用计算的国民净收入。

在西方国家,有时简称为(狭义的)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的核算公式为:NI=ND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2.实际人均GDP答:实际人均GDP指标是指,实际GDP除以人口数量,是每个人的平均实际GDP。

实际人均GDP在某些情况下是一个比较有用的指标,例如,它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国家的劳动生产率。

然而,它本身并不足以作为政策目标,因为它没有表明一个国家会如何使用这些产量来提高社会生活水平。

二、判断题1.GDP度量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

()【答案】×【解析】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它不能度量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也是有局限性的:①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

②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③它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④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

例如,即使两国人均GDP水平相同,但一国贫富差距比另一国大得多,显然,前一国的社会总福利要比后一国低的多。

基于GDP在度量社会福利水平上存在的诸多不足,经济学家们纷纷构建了一些新的指标来衡量社会福利水平,比如经济净福利指标、绿色GDP等。

2.购买100股苹果公司股票是宏观经济学中投资支出的一个例子。

()【答案】×【解析】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包括房屋建筑、机器制造,以及企业存货的增加等。

购买股票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重新配置资产时发生的购买,不属于经济学中的投资。

3.如果有人在中国购买了澳大利亚生产的柑桔,那么这个支出就会计入中国GDP中的消费部分,也会计入中国GDP中的进口部分。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章节题库(生活费用的衡量)【圣才出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章节题库(生活费用的衡量)【圣才出品】
(3)这两种价格指数中,CPI 更倾向于高估通胀。在现实中,由于以下多种原因,CPI 倾向于高估通胀:
①替代偏差:由于 CPI 衡量固定的一篮子产品的价格,所以,它没有反映出消费者用 相对价格下降的产品迚行替代的能力,所以 慢。
②新产品的引迚:当一种新产品迚入市场时,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因为消费者有了更 多可供选择的产品。实际上,新产品的引迚提高了本币的实际价值,但本币贩买力的提高幵 没有体现在 CPI 的下降上。
④消费者价格指数难以反映和衡量产品和服务质量。如果一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了, 而这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保持丌变,单位货币的贩买力实际上是上升了;反乊,则下降。但 由于 CPI 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组合是固定的,所以也难以反映和衡量产品和服务质 量。
2.请说明 CPI 不 GDP 平减指数的区别(拉斯派尔指数不帕氏指数的影响)。这两种价 格指数哪一个倾向于高估通胀,原因是什么?
②消费者价格指数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替代倾向。由于 CPI 衡量固定的一篮子物品的 价格,所以,它没有反映消费者用相对价格下降的物品迚行替代的能力。因此,当相对价格 变劢时,真实生活费用的增加比 CPI 慢。
③消费者价格指数没有考虑到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出现。当新产品或新服务出现后,消费 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更多的选择意味着消费者为了维持既定生活水平所需要支出的钱可以 减少了。因此 CPI 会高估生活费用的变化。
4.当有些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转而贩买价格相对较低的商品。这会导致 CPI 夸大实际的通货膨胀率。( )
【答案】√
1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由于 CPI 里的市场一篮子商品是固定丌变的,因此,当某些商品的相对价格 上涨时,仍假定消费者会贩买同涨价前相同数量的物品不劳务。

宏观经济学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练习参考答案一、概念题(略)二、判断题:1.T2.T3. T4.F5.T6.F7.F8.T9.F 10.T 11.T 12. T 13.F三、单项选择题:1-5. D B D D A 6-10. B A C D B 11-15. A B B D D16-20. D A A D B 21-25. D C B E C 26-29.D C C四、多项选择题:1.ABCD2.DE3.ABCD4.ACD5.CDE6.ABDE7.CE8.BCDE9.AD 10.ABCDE五、简答题:(略)六、计算题1.GNP=380GDP=4122.(1)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为项链售价为40万美元。

故GDP为40万美元。

(2)增值法第一阶段增值:10万美元—0万美元=10万美元第二阶段增值: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合计增值40万美元(3)收入法所以GDP=12.5+27.5=40万美元3.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万政府储蓄=预算盈余(或赤字)=-200万根据储蓄—投资恒等式:投资=个人储蓄+政府储蓄+净出口I=300-200+100=200万又GDP=C+I+G+(X-M)G=5000-200-3800-(-100)=1100万5.GNP=2739.7NI=2435.9NNP=2227.5PI=2047.9DPI=1707.97.(1)折旧=总投资-净投资=800-300=500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4800-500=4300(2)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所以,净出口=4800-3000-800-960=40(3)政府预算盈余=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收入-政府购买所以,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收入=960+30=990(4)在本题的情况下,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收入(即政府的净税收,因为政府的收入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就减少了),所以,个人可支配收入=4300-990=3310(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100第三章消费与投资理论理论习题参考答案一、概念题: (略)二、判断题:1-5 FFTFT 6-10 FFTTT 11-15 TTFTF选择题:1-5 BBADA 6-10 BCBBD 11-15 DACCC 16-20 DCDBC21-22 DD四、分析问答题:(略)五、计算题:1.(1)y=750 c=700 s=I=50(2)50(3)y=1000 △y=250(4)y”=1500 s=I=50 △y”=500(5)K=5 K’=102. I=300 ,Y=5200I=500,Y=6000Y1=5400; Y2=5550; Y3=5662.5 ;Y4=5746.8733.Y=1333.33 MPC=0.75 MPS=0.25 y=3840第四章总需求(总供给)与国民产出决定理论参考答案三、多选题1、AC2、BC3、CD四、是非判断题( T OR F)1-5 FFTTF 6-10 TTTFF 11 T五、简答题六、论述与分析题七、计算题1、Y=345 政府财政赤字为3.752、(1)Y=550 C=410 (2)K I=2.53、(1) Y=402 (2) K I =2 K g=2 K t=-1.6 K b=0.44、Y=862.5 T=152.5 C=612.55、(1)Y=1000 (2)K I =5 K g=5 K t=-4 K R =4 K b=16、(1)Y = 1837.5 T = 267.5 C = 1337.5(2)K I = 2.5 K g =2.5 K t = -1.875第五章货币供给与需求理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二、简答题(略)三、计算题1.M0 =120,M1=470,M2=2470。

宏观经济学作业(必作)

宏观经济学作业(必作)

宏观经济学作业(必作)宏观经济学习题(必作)第⼀章:1.如何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简述宏观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3.试说明宏观经济学是怎样运⽤总量分析⽅法的。

4.古典经济学家有哪些主要的宏观经济观点?5.新古典经济学形成了哪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思想?6.凯恩斯⾰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逐步完善主要体现在哪些⽅⾯?8.宏观经济学进⼀步发展呈现出哪些重要趋势?第⼆章1.名词解释:流量存量 GDP GNP NDP PDI PI 国民收⼊⽀出法收⼊法GDP缩减指数真实GDP 名义GDP 价格指数失业⾃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潜在GDP 奥肯定律2.国民收⼊核算指标的问题是什么?应如何纠正?3.分别绘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循环图并加以说明。

4.物价和就业⽔平的衡量有哪些主要指标?应如何加以运⽤?5.已知某国有如下统计资料(单位:亿元)资本消耗补偿356.4,雇员酬⾦1 866.6,企业利息⽀付264.9,间接税266.3,个⼈租⾦收⼊34.1,公司利润164.8,⾮公司业主收⼊120.8,红利66.4,社会保险税253.9,个⼈所得税402.1,消费者⽀付的利息64.4,政府⽀付的利息105.1,政府和企业的转移⽀付374.5,个⼈消费⽀出1 991.9。

分别计算国民收⼊、国内⽣产净值、国内⽣产总值、个⼈收⼊、个⼈可⽀配收⼊和个⼈储蓄。

6.假定国内⽣产总值是5 000,个⼈可⽀配收⼊是4 100,政府预算⾚字是200,消费是3 800,贸易⾚字是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出7.设⼀经济社会⽣产五种产品,它们在1990年和1992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所⽰。

产品 1990年的产量 1990年的价格 1992年产量 1992年价格(美元) (美元)A 25 1.50 30 1.60B 50 7.50 60 8.00C 40 6.00 50 7.00D 30 5.00 35 5.50E 60 2.00 70 2.50试计算:(1)1990年和1992年的名义国内⽣产总值;(2)如果以1990年以基年,则1992年的实际国内⽣产总值;(3)计算1990~1992年的国内⽣产总值缩减指数。

宏观经济学原理习题

宏观经济学原理习题

宏观经济学原理ppt 习题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主动学习 1 GDP 及其组成部分在下面的各种情形下,计算GDP 及它受影响的组成部分的变化量 A. Debbie 在波士顿最好的饭店花了$200请他丈夫吃晚饭B. Sarah 为了出版业务的需要,花$1800买了一台新笔记本。

这台笔记本是在中国制造的C. Jane 为了她编辑业务的需要花了$1200购买一台新电脑,这台电脑是由本地的制造商在去年生产的D. 通用汽车公司生产了价值5亿美元的汽车,但消费者只购买了价值4.7亿美元的汽车主动学习 2A. 计算 2007年的名义GDPB. 计算2008年真实GDPC. 计算2009年的GDP 平减指数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主动学习 1 计算 CPI CPI 篮子:{10 磅牛肉, 20 磅鸡肉}在2004年CPI 篮子的费用是120 美元,以2004年为基年 A. 计算2005年的CPIB. 2005年到2006年以CPI 计算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主动学习 2 替代偏向CPI 篮子: {10 磅牛肉, 20 磅鸡肉}2004-5: 家庭购买CPI 篮子2006:家庭买 {5 磅牛肉, 25 磅鸡肉} A. 计算2006年家庭购买篮子的费用 B. 以2005年6月家庭篮子费用来计算增长率,并与CPI 通货膨胀率比较主动学习 3CPI与GDP平减指数在下列情况下,说出对CPI和GDP平减指数的影响A. 星巴克提高了法布奇诺咖啡的价格B. 卡特彼勒提高了它在伊利诺伊州工厂生产的工业拖拉机的价格C. 亚曼尼提高了它在美国销售的意大利牛仔的价格主动学习 4转换为“今天的美元”美国普通的公立四年制学院与大学每年的教育费用:1986-87: $1,414 (1986的CPI = 109.6)2006-07: $5,834 (2006的CPI = 203.8)经过通货膨胀校正,学生在哪一年会支付更多的费用,1986年还是2006年?将1986年的数字转化为2006年的美元进行比较第25章生产与生长主动学习1 问题讨论你认为下述哪种政策能够在长期内最有效地促进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a. 对本地企业提供投资的税收激励b. 给经常去上课的学生发现金c. 打击政府腐败d. 限制进口来保护国内产业e. 允许自由贸易f. 赠送避孕套主动学习 2 生产率概念的复习▪列出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列出可以通过增加生产率的一个决定因素来提高生活水平的三种政策第26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主动学习 1 A. 计算假定GDP等于10万亿美元,消费等于6.5万亿美元,政府支出为2万亿美元,预算赤字3千亿美元。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问题( B )A.经济增长B.供需的价格弹性C.通货膨胀D.充分就业2.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A.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的精确描述B.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象的抽象C.经济模型往往是用数学术语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D.经济模型有助于解释经济变量3.经济模型要解释的变量是( C )A.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B.外生变量C.内生变量D.既不是内生变量也不是外生变量4.存量是( 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5.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C )A.国内生产总值B.投资C.失业人数D.人均收入6.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C )A.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7.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B )A.资源短缺B.有效需求不足C.资源配置不当D.技术落后8.下列哪一本著作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起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C )。

A.凯恩斯的《货币论》B.马歇尔的《货币、信用与商业》C.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D.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二、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具体讲,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90年代新凯恩斯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宏观经济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性质:第一、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及其运行方式和规律。

第二、宏观经济学试图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充分利用,而把资源配置作为是既定的。

第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其它理论则是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国民经济中的各种问题。

第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及其运行方式和规律。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上都有所不同。

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3、宏观经济学主要涉及哪些基本分析方法?答:(一)形式逻辑(归纳法、演绎法、(二)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四)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六)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4、怎样理解宏观经济学发展变化的历史性、现实性和一般意义?答:一个学科在形成与发展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历史背景下。

随着社会发展,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古典的经济学理论已不能解决这些问。

因此必然要寻求和发展新的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目赌了市场机制的严重缺陷,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通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自此以后宏观经济学具有了一个较为成形、较为严密理论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5、怎样看待某一个时期占主流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那些占流行的、主流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是否就是最正确与合理的理论和政策主张?答:在某一个时期占主导地信的宏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在一定时期和历史背景下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它为解决人类社会那个时代所遇到的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宏观经济学习题(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局部第十五章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A退伍军人的津贴;B失业救济金;C贫困家庭补贴;D以上均不是。

2、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定,GDP的根本缺点是〔〕。

A它测定的是一国国民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B它不能测定私人产出产量;C它所用的社会本钱太多;D它不能测定与存货增加相联系的生产。

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的政府支出是指〔〕。

A政府购置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置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置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4、: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亿元,政府用语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费=1.5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那么〔〕。

ANNP=8.7亿元BGNP=7.7亿元CGNP=8.7亿元DNNP=5亿元5所谓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B进口减出口;C出口加出口;DGNP减进口。

6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

A消费+投资;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D消费+投资+净出口。

7、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有〔〕。

A家庭主妇的劳务折合成的收入;B出售股票的收入;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效劳所得收入。

8、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异是〔〕。

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

9、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

A支出法;B收入法;C生产法;D增加值法。

10、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间接税+利润。

11、以下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A销售税;B公司所得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

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

AGDPBNDPCNIDPI。

三、名词解释1、政府购置支出12、政府转移支付3、国民生产净值4、国民收入5、个人收入6、个人可支配收入三、简答题1、对总产出的衡量为什么需要三个指标?2、在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中,间接税和直接税分别起怎样的作用?3、现行国民收入核算指标有哪些缺陷?4、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何重要作用?四、论述题在开放经济中,国民经济均衡的条件是什么?怎样利用它判断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趋势?五、计算题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200亿元,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该国国民收入的劳动收入为120亿元,在外国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2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2.下列变量都是流量,除了( C )A.个人可支配收入B.消费支出C.个人财富D.国内生产总值3.下面各种现象都会降低失业率,除了:CA.失业人口数减少。

B.就业人口数增加。

C.劳动力减少,而失业人口数没有任何变化。

D.放弃找工作的人数增加。

4.奥肯定律描述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AA.实际GDP变化的百分比与失业率的变化。

B.名义GDP变化的百分比与劳动力的变化。

C.实际GDP的绝对变化量与失业率变化的百分比。

D.实际GDP的绝对变化量与GDP平减指数变化的百分比。

5.假设年初的失业率为5%。

根据奥肯定律,下面哪项陈述是错误的:D A.如果这一年的失业率不变,实际GDP将会升高3%。

B.如果这一年的平均失业率上升到7%,实际GDP将会下降1%。

C.如果这一年的平均失业率下降到3%,实际GDP将会上升7%。

D.如果这一年的平均失业率保持在5%,实际GDP将保持不变。

6.如果一个美国公民被一家在巴西经营的美国公司雇用,那么她的收入:D A.是美国GDP的一部分,巴西GNP的一部分。

B.是美国GDP的一部分,巴西GDP的一部分。

C.是美国GNP的一部分,巴西GNP的一部分。

D.是美国GNP的一部分,巴西GDP的一部分。

C C C AD D二、名词解释1.经济周期2.失业3.失业率4.结构性失业5.摩擦性失业6.周期性失业7.充分就业8.自然失业率9.经济增长10.流量11.存量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2.失业:指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无法找到工作。

3.失业率: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率。

4.结构性失业:来自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的特定地区或行业就业机会的减少。

5.摩擦性失业:来自于劳动力市场正常变动的失业。

6.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或者经济周期而产生的失业。

7.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

8.自然失业率:是劳动和产品市场都平衡时的失业率。

9.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产出水平的提高。

10.流量:特定的时间段中发生的经济量值。

11.存量:特定时点上现存的经济量值。

三、简答题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通货膨胀、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政策。

(每个1分)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三个市场的划分: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及要素市场。

(2分)行为主体的划分:家庭、企业与政府。

(2分)总量分析。

(1分)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

(1分)3.在经济周期性的波动中,哪些宏观变量与周期波动同步?哪些变量具有超前性?产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与周期波动同步(4分),股票价格具有超前性。

(2分)4.什么是GDP和GNP?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国内生产总值(GDP)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2分)GNP指在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2分)GDP和GNP之间差别的产生是因为在某一给定国家所生产的某些产出是由国外的生产要素所有制提供的。

GDP从地域角度划分的,考虑的是一国经济领土内经济产出总量;GNP从身份角度,统计利用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

GDP和GNP之间的差额与外国人所获得的净收入是相一致的,GDP=GNP-NFP。

(2分)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一、选择题1.在通货膨胀期间( B )A.名义GDP与实际GDP以相同速度上升。

B.名义GDP比实际GDP上升得快。

C.名义GDP比实际GDP上升得慢。

D.无法推断名义GDP与实际GDP上升率之间的关系。

2.假设2000年通用汽车公司未销售出去的汽车存货大幅度增加。

那么在2000年:CA.产品和服务的总收入大于总支出。

B.产品和服务的总收入小于总支出。

C.产品和服务的总收入和总支出仍然相等,因为存货的增加既被计算到支出中,也被计算到收入中去了。

D.通用汽车公司的投资是负的。

3.假设一家钢铁公司向汽车公司销售了价值25000元的钢铁,后者用这些钢铁制造了一辆货车,并把这辆货车以85000元卖给了一个汽车经销商。

汽车经销商又把货车以100000元卖给了一个家庭。

在这种情况下,GDP增加了( C )A.210 000元。

B.185 000元。

C.100 000美元。

D.85000元。

4.假设你以600 000元购买了一栋新房子并入住。

在计算国民收入的时候,消费支出:C A.增加了600000元。

B.增加了600000元除以你预期将在这栋房子里居住的年数。

C.增加了这栋房子的估算租金,它等于如果将这栋房子出租可以获得的市场租金。

D.不变5.GDP平减指数的定义是:AA.名义GDP/实际GDP B.名义GDP×实际GDPC.名义GDP-实际GDP D.名义GDP+实际GDP6.有时候,GDP平减指数可能上升,而实际GDP下降。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名义GDP:D 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保持不变D.可能上升、下降或保持不变7.在计算国民收入的时候,投资要被划分为三个子类别,包括以下各项,除了:BA.企业购买的新厂房和设备B.在证券交易所购买的股票C.家庭和业主购买的新房产D.企业增加的商品存货8.下面各项均属于政府购买的商品或服务,除了:BA.购买的新轰炸机。

B.你的祖母每个月得到的社会保险收益。

C.陆军工程兵团建设的新大坝。

D.市政府新雇用的一名警察。

9.一国GDP中最大的组成部分通常是:AA.消费。

B.投资。

C.政府购买。

D.净出口。

10.如果石油输出国组织解散,石油的进口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CA.GDP平减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CPI)将以同样的速度下降。

B.GDP平减指数下降的速度可能比CPI快。

C.CPI下降的速度可能比GDP平减指数快。

D.CPI和GDP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11.如果在两年期间,GDP平减指数增长了4%,实际GDP增长了3%,那么名义GDP将:C A.大约上升1%。

B.大约下降1%。

C.大约上升7%。

D.上升,但是由于期初GDP水平不同,上升幅度可能在1%~7%之间。

12.如果美国政府希望增加每年支付给老年人的社会保险收益,增加的金额使老年人能够维持每年的生活水平不变,那么收益变化的百分比应该:AA.等于CPI变化的百分比。

B.小于CPI变化的百分比。

C.大于CPI变化的百分比。

D.等于GDP平减指数变化的百分比。

13.CPI变化的百分比往往夸大了通货膨胀,因为:DA.人们会用其他东西代替相对价格上升的商品。

B.不断推出的新商品使消费者即使在价格没有下降的情况下,福利也能有所增加。

C.产品质量的提高往往被政府部门低估。

D.以上所有原因。

二、名词解释1.奥肯定律2.潜在产出3.欧拉定理4.自生消费5.派生消费6.边际消费倾向1.奥肯定律:失业率的上升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描述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2.潜在产出: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被充分利用,这时经济的产出称为潜在产出。

3.欧拉定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国民收入将正好分配给各种生产要素,这时利润就等于零,这一规律被成为欧拉定理。

4.自生消费:指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是为了生存而必须的消费。

5.派生消费:指由于收入增加而导致的消费。

6.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加一元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部分。

三、简答题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

GDP=GNP-NFP(1分)NNP=GNP-折旧(1分)NI=NNP-间接税(1分)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红利+利息调整(2分)DPI=PI-个人所得税和其他非税收性支付(1分)2.假设政府等量增加政府税收和政府购买。

由于这种平衡预算的变化,利率和投资会发生什么变动?你的答案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吗?政府等量增加政府税收和政府购买使利率上升,投资减少。

答案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分析如下: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Y-C(Y-T)]+[T-G]=Y-C(Y-T)-G (1分)产出是由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固定的。

消费的变化就等于边际消费倾向MPC乘以可支配收入的变动,△T=△G。

因此,△国民储蓄=-MPC(-△T)-△T=(MPC-1)△T (1分)上式表明,政府等量增加政府税收和政府购买对储蓄的影响取决于Array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

MPC越接近于1,储蓄的减少就越少,从而导致投资下降越少,利率上升越小;MPC越接近于0,对储蓄的影响越大,从而导致投资下降越多,利率上升越多。

(3分)总之,等量增加政府购买和政府税收,使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下降。

(1分)3.将下列交易归入美国四个支出部分之一: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

(1)波音公司向本国空军出售一架飞机。

(2)波音公司向法国空军出售一架飞机。

(3)波音公司向本国航空公司出售一架飞机。

(4)波音公司向法国航空公司出售一架飞机。

(5)波音公司向阿米拉·艾尔哈特(美国最早的飞行员)出售一架飞机。

(6)波音公司制造了一架下一年出售的飞机。

(1)政府购买;(2)净出口;(3)投资;(4)净出口;(5)消费;(6)投资。

(每个1分)4.分析GDP消胀指数与CPI的区别。

CPI在三个方面区别于GDP平减指数。

第一,相对于CPI来说,平减指数衡量价格时所涉及的是一个远为广泛的商品组合。

CPI的价格是由实地调查人员所测定的。

(2分)第二,CPI直接包括进口品的价格,而平减指数仅仅包括本国生产的商品的价格。

(2分)第三,CPI衡量的是固定的一篮子商品的成本,这一商品篮子年年都一样。

然而,GDP平减指数所涉及的商品篮子每年都不同,它取决于每年在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

(2分)5.分析CPI与PPI的区别。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与CPI相似,它是对给定的一篮子商品的成本的度量。

它不同于CPI,部分地在于它所包括的范围,譬如说,它包括原料和中间产品。

PPI衡量各个加工环节的商品生产者在初级或批发市场上所获得的价格。

(3分)此外,还在于它是被设计为对销售过程中开始阶段的价格的度量。

而CPI衡量的是城市居民户事实上支出时的价格——也就是零售水平的价格,而PPI是以起初的重要商业交易的价格水平来构造的,成为表示一般价格水平或CPI变化的一个信号。

(3分)6.政府如果增加税收,会对消费、投资和利率产生什么影响?增加税收使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消费会减少。

(1分)由于产Array出、政府购买不变,消费的减少意味着储蓄增加(1分),利率在下降(1分),从而投资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