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知识点总结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d883b9502d276a200292eca.png)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圆柱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按名称分) 锥圆锥棱锥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整数有理数零有理数负有理数分数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三要素缺一不可)。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4、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
5、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
若|a|=a,则a≥0;若|a|=-a,则a≤0。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6、有理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e8b12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a.png)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概述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有理数的乘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 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法则- 整式的加减运算3.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概念- 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4.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点、线、面、体的基本概念- 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 角的概念和分类- 平行线的性质5.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 数据的整理和图表表示- 频数和频率的计算- 利用图表分析数据二、几何1. 平面图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2. 几何图形的计算- 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统计图表的阅读和理解- 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比较- 统计数据的误差分析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念- 可能性的初步认识- 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四、解题技巧与策略1. 解题方法- 分析问题、寻找条件- 归纳法和演绎法- 逆向思维和分类讨论2. 策略选择- 题目类型的识别- 适当运用数学工具- 时间管理和检查策略五、数学思维的培养1. 逻辑思维- 论证的严密性- 逻辑推理的训练2. 创新思维- 探索性问题的解决- 数学建模的初步尝试3. 数学应用- 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问题的解决与实际应用六、课程复习与总结1. 知识点的梳理- 重点、难点的回顾- 易错点的总结2. 练习题与测试- 典型题目的练习- 模拟测试与自我评估3. 学习方法的调整- 学习计划的制定- 学习方法的改进以上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点,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472e5eb0c22590102029d9f.png)
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柱,:⎩⎨⎧侧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底面是多边形棱体柱体,: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锥,:⎩⎨⎧侧面都是三角形底面是多边形棱锥锥体,:⎪⎪⎪⎩⎪⎪⎪⎨⎧有理数⎪⎩⎪⎨⎧)3,2,1:()3,2,1:( 如负整数如正整数整数)0(零⎪⎩⎪⎨⎧----)8.4,3.2,31,21:( 如负分数分数)8.3,3.5,31,21:( 如正分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1.¤2.¤3. 球体:由球面围成的(球面是曲面) ¤4. 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①几何体与外界的接触面或我们能看到的外表就是几何体的表面。
几何的表面有平面和曲面; 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 ③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5.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6.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7. 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8. 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人们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9.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10.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11. 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连成。
※12. 设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n≥3,且n 为整数),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n-3)条;可以把n 边形成(n-2)个三角形;这个n 边形共有2)3(-n n 条对角线。
◎13. 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弧是一条曲线。
◎14.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
¤15. 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都属于多边形。
有弧或不封闭图形都不是多边形。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1.※※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北师大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6篇
![北师大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2b216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6.png)
北师大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6篇北师大初一数学学问点总结篇11、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4、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全部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余角:两个角的和为9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7、补角:两个角的和为18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8、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其中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这两个角就是对顶角。
9、同位角:在“三线八角”中,位置一样的角,就是同位角。
10、内错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位置错开的角,就是内错角。
11、同旁内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在第三条直线同旁的角,就是同旁内角。
1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开头,到准确的那位止,全部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13、概率:一个大事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是这个大事发生的概率。
14、三角形:由不在同始终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1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16、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17、全等图形: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18、变量:变化的数量,就叫变量。
19、自变量:在变化的量中主动发生变化的,变叫自变量。
20、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而被动发生变化的量,叫因变量。
21、轴对称图形:假如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局部能够相互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22、对称轴:轴对称图形中对折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北师大初一数学学问点总结篇21、做好预习:单元预习时粗读,了解近阶段的学习内容,课时预习时细读,注意学问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和法则等要做好记录,以便带着问题听课。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39eb2f0029bd64793e2c7d.png)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分类1.棱柱的相关概念(初中只讨论直棱柱,即侧面是长方形)①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②侧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③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④棱柱所有侧棱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①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②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③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④体:几何体也简称体⑤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二、展开与折叠1.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①圆柱:两个圆,一个长方形②圆锥:一个圆,一个扇形③三棱锥:四个三角形④三棱柱:两个三角形,三个长方形⑤正方体展开图:共有11种,141(6种),231(3种),33(1种),222(1种)⑥要展开一个正方体,需要切开7条棱⑦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找对立面:相间、Z端三、截一个几何体1.常见立体图形的截面2.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可能得到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3456)四、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1.三视图的6种题型:(1)已知实物图画三视图;(2)已知俯视图,画主视图和左视图;(3)已知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的个数;(4)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5)已知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6)已知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
五、多边形的一些规律1.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2.从一个n边形的一边上的一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1)个三角形。
3.从一个n边形的内部的一个点出发,分别连接这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个三角形。
(完整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5f9482aef8941ea76e05d1.png)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圆柱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按名称分) 锥圆锥棱锥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8、多边形: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
从一个n 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 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弧:圆上A 、B 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负有理数或 整数有理数分数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七上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七上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80c848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c.png)
七上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以下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认识各种多面体、旋转体,了解它们的构造和特点。
2. 截一个几何体:了解如何通过截取得到各种平面图形。
3. 从不同方向看:学习如何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并画出其三视图。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 有理数的基本概念:了解有理数、整数、分数、正数、负数等基本概念。
2. 有理数的运算: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基本运算。
3. 数轴与绝对值:了解数轴的概念,理解绝对值的含义。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1. 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学习如何使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和数量关系。
2. 合并同类项与整式的加减: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
3. 探索规律:通过具体实例,探索数字和图形中的一些规律。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1. 线段、射线、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及性质。
2. 相交线与平行线:学习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判定方法。
3. 多边形的镶嵌:了解如何使用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1. 从算式到方程: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掌握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学习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了解如何使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只是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一部分知识点总结,如需更详细的内容,建议参考教材或教辅书。
数学七年级上全部知识点-北师大版
![数学七年级上全部知识点-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a9fc82312b3169a551a458.png)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柱体的上、下两个面是能完全重合的,☺棱柱的上、下两个面能完全重合,侧面的棱与上、下底面垂直.☺锥体只有一个下底面,如圆锥的下底面是圆,向上慢慢集中成一个锥尖(一个点).母线与下底面成一锐角;棱锥的下底面为多边形,侧棱与下底面不垂直,☺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1)几何体都是由面围成的,有的几何体是由平面围成的,有的几何体是由曲面围成的,有的几何体是由平面和曲面共同围成的.如:长方体有六个面,都是平的;圆柱有两个底面是平的,侧面是曲的;球体有一个面,是曲的.(2)几何体中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与线相交的地方形成点,面与面相交形成线.如:长方体中,面与面相交形成的线是直线,而在圆柱中,两个底面与侧面相交所形成的线是曲线,在长方体中,线与线相交有8个点;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
点动成线,成面,面动成体。
☺表面展开图:把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这个平面图形称为相应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大小一样,侧面由长方形组成,几棱柱的表面展开图由几个长方形和两个底面组成。
平面图形折叠成棱柱与棱柱展开成平面图形是互逆过程。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和一个长方形组成的。
要展开一个圆柱体,得先展开两个底面圆,然后展开侧面(垂直底面剪一刀即可);☺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扇形组成。
圆锥和棱锥的表面展开图,也要先将底面剪开,再将侧面展开。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是由6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由于在剪开的棱上选择不一样,所以展开图有11种,如下图所示。
凡是出现“田”形的一定不是,凡是出现“凹”形的也一定不是,五连长链和六连长链均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截面: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用平面截几何体所得截面的形状(1)用平面截几何体时,几何体的形状不同,截的方向不同,所得截面的形状可能不同;(2)截面的形状一般随着截法的改变而改变,多为多边形和圆,也可能为不规则图形;(3)一般情况下,截面与几何体的几个面相交,就得到几条交线,截面就是几边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750e6f9ec3d5bbfc0a741f.png)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分类1.棱柱的相关概念(初中只讨论直棱柱,即侧面是长方形)①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②侧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③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④棱柱所有侧棱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2.n棱柱的面、顶点、棱、侧棱、侧面数量关系3.点、线、面、体①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②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③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④体:几何体也简称体⑤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二、展开与折叠1.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①圆柱:两个圆,一个长方形②圆锥:一个圆,一个扇形③三棱锥:四个三角形④三棱柱:两个三角形,三个长方形⑤正方体展开图:共有11种,141(6种),231(3种),33(1种),222(1种)⑥要展开一个正方体,需要切开7条棱⑦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找对立面:相间、Z端三、截一个几何体1.常见立体图形的截面2.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可能得到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3456)四、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1.三视图的6种题型:(1)已知实物图画三视图;(2)已知俯视图,画主视图和左视图;(3)已知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的个数;(4)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5)已知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6)已知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
五、多边形的一些规律1.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2.从一个n边形的一边上的一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1)个三角形。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d9eaf6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a.png)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丰富的图形世界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立体图形的世界中。
常见的立体图形有:柱体(圆柱、棱柱)、锥体(圆锥、棱锥)、球体。
圆柱:上下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且平行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棱柱:上下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且平行的多边形,侧面是多个长方形。
圆锥: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棱锥:底面是一个多边形,侧面是多个三角形。
2、展开与折叠很多立体图形都可以通过展开变成平面图形,同样,一些平面图形也可以折叠成立体图形。
例如,正方体有 11 种展开图,需要记住一些常见的展开图形式,以便能够快速判断一个平面图形能否折叠成正方体。
3、截一个几何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面的形状可能多种多样。
例如,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截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
二、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包括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能化成分数形式的小数也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一条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对应的点,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相反数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例如,5 的相反数是-5,0 的相反数是 0。
4、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 a 的绝对值。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
5、有理数的比较大小正数大于 0,0 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6、有理数的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 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7、有理数的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8、有理数的乘法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所有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所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313030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e.png)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所有知识点总结一、整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
2. 整数的比较与排序。
3. 整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4. 整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
5. 整数的混合运算。
二、分数的认识与运算1. 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
2. 分数的比较与排序。
3.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4. 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
5. 分数的混合运算。
6. 分数与整数的运算。
三、小数的认识与运算1. 小数的概念: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小数点。
2. 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3. 小数的比较与排序。
4.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5. 小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
6. 小数与分数的互化。
四、代数式的认识与运算1. 代数式的概念:变量、常数、系数、幂。
2. 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
3. 代数式的合并与分拆。
4. 代数式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5. 代数式的乘法与除法运算。
五、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运算1. 点、线、线段、射线、角的概念。
2. 直线、平行线、垂直线的判定。
3. 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的特点与分类。
4. 面积的概念与计算。
5. 周长的概念与计算。
六、比例与比例运算1. 比例的概念:比例关系、比例常数。
2. 比例的性质与判断。
3. 比例的计算与应用。
4. 百分数的认识与计算。
5. 利率、税率、折扣率的认识与计算。
七、方程与方程运算1. 方程的概念:等式、未知数。
2. 方程的解与解集。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4. 一次方程的加减消元与代入消元法。
5. 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
八、统计与概率1. 统计的概念:调查、数据、频数、频率。
2.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分析。
3. 概率的概念:随机事件、样本空间、概率值。
4. 概率的计算与应用。
九、函数的认识与应用1. 函数的概念:自变量、因变量、函数值。
2. 函数图像的绘制与分析。
3. 函数的性质与判断。
4. 函数的运算与应用。
以上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的所有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对整数、分数、小数、代数式、平面图形、比例、方程、统计、概率和函数等数学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掌握相关的运算方法与应用技巧。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知识点总结(带关键习题)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知识点总结(带关键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3ba0844028915f804dc242.png)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前言:七年级上知识点很简单,主要是衔接作用,很多知识点在六年级涉及过,现在是对六年级的加深与拓展。
重点难点章节有三个: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备注:本单元两个易错点:1、图形的展开与折叠2、“三视图”判断图形个数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圆柱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按名称分) 锥圆锥棱锥3、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4、常见的几何体及其特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且各面都是长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棱柱:上下两个面称为棱柱的底面,其它各面称为侧面,长方体是四棱柱。
棱锥: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圆。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
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底面是圆。
球:由一个面(曲面)围成的几何体。
5、棱柱及其有关概念: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6、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总结规律:3—3型2—2—2型一线不过四,田凹应弃之;相间、Z端是对面,间二、拐角邻面知。
7、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归纳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e918e5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3.png)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归纳一、整数及其运算- 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合。
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与正整数类似,需要注意正负数相加和减法规则。
- 整数的乘法运算使用分配律,负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
- 整数的除法运算需要注意除数不能为零,同号相除为正,异号相除为负。
二、有理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可以用分数形式或小数形式表示。
-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与整数的运算规则类似,需要注意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三、代数式- 代数式是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可以使用运算规则进行计算和化简。
- 代数式的加减法运算需要合并同类项,乘法运算使用分配律。
四、方程与方程解- 方程是一个等式,含有未知数,解是使得方程成立的数值。
- 方程的解可以通过变量的逆运算或化简来求解,需要注意方程的等式性质和运算规则。
五、实数-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 实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大小关系和绝对值来进行判断。
六、比例和比例计算- 比例是两个或多个有联系的数之间的比较关系。
- 比例计算可以使用等比例关系和比例算式,需要注意比例的单位和换算。
七、三角形及其性质-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根据边长和角度的关系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 三角形的性质包括内角和、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等。
八、平行线及其性质- 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不相交的直线。
- 平行线的性质包括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等。
九、多边形- 多边形是由多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根据边的性质和角的个数可以分为正多边形和普通多边形。
十、圆与圆的计算- 圆是由一条曲线组成的封闭图形,具有半径、直径和圆心等重要性质。
- 圆的计算包括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需要注意圆周率的使用和单位的换算。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241a2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d.png)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2篇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上)第一章:整数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集,用Z表示。
整数的加法:正数与正数相加、负数与负数相加、正数与负数相加。
整数的减法:正数减去正数、负数减去负数、正数减去负数。
整数的乘法:正数与正数相乘、负数与负数相乘、正数与负数相乘。
整数的除法:除数是0时,没有意义;正整数除以正整数,商是正整数,余数是非负整数;负整数除以负整数,商是正整数,余数是非正整数;正整数除以负整数,商是负整数,余数是非负整数;负整数除以正整数,商是负整数,余数是非负整数。
相反数:两个数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到0的距离,表示为|a|,其中a 为任意实数。
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 = |a|。
比较整数大小:两个整数比较大小,可以通过它们的绝对值进行比较。
第二章:分数分数是表示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小的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分数的化简: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使得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
分数的加法:先化简分数,再将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然后将分子相加,最后再化简分数。
分数的减法:先化简分数,再将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然后将分子相减,最后再化简分数。
分数的乘法: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得到新的分子,分母相乘得到新的分母,然后再化简分数。
分数的除法:将第一个分数的分子与第二个分数的分母相乘得到新的分子,第一个分数的分母与第二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得到新的分母,然后再化简分数。
约分:将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使得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
第三章:小数小数是指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具体来说,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小数的读法:十分之一、百分之十。
小数与分数的转化: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可以根据小数的位数确定分母;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将分子除以分母。
小数的加减法:先将小数的位数补齐,然后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进行运算。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通用]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30c7bb5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b.png)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通用]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1第一章有理数1.正数和负数2.有理数3.有理数的加减4.有理数的乘除5.有理数的乘方重点: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计算、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难点:绝对值易错点:绝对值、有理数计算中考必考:科学计数法、相反数(选择题)第二章整式的加减1.整式2.整式的加减重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的概念及系数和次数的确定、同类项、整式加减难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确定、合并同类项易错点:合并同类项、计算失误、整数次数的.确定中考必考:同类项、整数系数次数的确定、整式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从算式到方程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去分母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重点:一元一次方程(定义、解法、应用)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易错点:去分母时,不含有分母项易漏乘、解应用题时,不知道如何找等量关系第四章图形认识实步1.多姿多彩的图形2.直线、射线、线段3.角4.课题实习----设计制作长方形形状的包装纸盒重点:直线、射线、线段、角的认识、中点和角平分线的相关计算、余角和补角,方位角等难点:中点和角平分线的相关计算、余角和补角的应用易错点:等量关系不会转化、审题不清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2知识要点:1.有理数加法的意义(1)在小学我们学过,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仍然是这种运算.(2)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注意: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3.有理数减法的意义(1)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4.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7a947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6.png)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与代数1.1 自然数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最基础的数学知识点就是自然数。
自然数是最简单的数,包括1、2、3、4……。
在学习自然数的过程中,我们要重点掌握自然数的性质、运算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2 整数整数是自然数、0和它们的负数构成的集合。
学习整数时,需要掌握整数的概念、性质、运算法则以及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1.3 有理数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在学习有理数时,我们要重点理解有理数的性质、四则运算及其在方程中的应用,为学习代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4 代数式代数式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式子。
学习代数式时,需要理解字母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代数式的运算法则以及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1.5 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学习方程,需要重点掌握方程的概念、解方程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6 不等式不等式是含有不等号的数学式子。
学习不等式,重点是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性质、解不等式的方法,以及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与回顾:数与代数是数学的基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好数与代数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册数学教材的学习,不仅能够加深对基础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个人观点与理解:我认为数与代数是数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它们贯穿于数学的始终。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打牢,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更复杂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涉及了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然数、整数、有理数、代数式、方程以及不等式等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与代数是数学的基础,是我们学习数学的起点。
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数与代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在数与代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性质。
北师大版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2ec1c77fe4733687f21aa29.png)
北师大版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① ②(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0 a是正数; a<0 a是负数;a≥0 a是正数或0 a是非负数; a≤ 0 a是负数或0 a是非正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3)相反数的和为0 a+b=0 a、b互为相反数.(4)相反数的商为-1.(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或 ;(3) ; ;(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 若ab=1 a、b互为倒数; 若ab=-1 a、b互为负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汇总: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奇数个负数为负,偶数个负数为正。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7082f6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7.png)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概述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的认识- 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法则- 有理数的比较大小和数轴上的表示2.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的概念和表示- 多项式的概念和表示- 同类项的定义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3.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概念和方程的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建立和解法- 方程的应用问题4.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方法- 数据的整理和图表的绘制(条形图、折线图、饼图) -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二、几何1. 线段、射线、直线-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定义和表示- 线段的长度和中点的概念- 线段的比较和平行线的性质2.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定义和表示- 角的度量单位和换算-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和性质- 角的和差计算和角平分线的概念3.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 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和三角形的稳定性4. 四边形的基本性质- 四边形的定义和分类(如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 四边形的性质和计算- 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频数和频率的概念- 利用图表展示数据(直方图、饼图等)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念- 可能性的大小和概率的初步认识- 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四、解题方法与技巧1. 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 通过具体例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数学证明的基本方法2. 解题策略- 学习如何分析问题和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综合应用- 通过实际问题学习数学知识的应用- 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以上是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注重理解和掌握每个知识点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知识点一:立体图形的分类圆柱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按名称分) 锥圆锥棱锥知识点二:棱柱及其有关概念: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1、上下底面积一样2、展开侧面都是矩形3、体积公式都是sh不同点:1、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而圆柱的底面是圆2、圆柱侧面为曲面,棱柱侧面为多个正方形知识点三:点、线、面、体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展开与折叠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平面图形折成立体图形应注意: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图形的边数相等。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表面全部展开是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圆锥的表面全部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和一个圆;正方体表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小正方形,;长方形的展开图是一个大长方形和两个小长方形。
3.截一个几何体(1)长方体、正方体的截面是: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2)圆柱的截面是:长方形、圆(3)圆锥的截面是:三角形、四边形。
(4)球的截面是:圆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正有理数 整数有理数 零 有理数负有理数 分数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三要素缺一不可)。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有理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绝对值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
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4.有理数的运算:(1)五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多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的符号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的符号为正。
只要有一个数为零,积就为零。
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有理数除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注意:0不能作除数。
有理数的乘方:求n 个相同因数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2)运算律加法交换律 a b b a +=+ 加法结合律 )()(c b a c b a ++=++乘法交换律 ba ab = 乘法结合律 )()(bc a c ab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ac ab c b a +=+)(5.科学记数法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n a 10⨯的形式,其中101<≤a ,n 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n=整数位数-1)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注意:①代数式中除了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外,还可以有括号;②代数式中不含有“=、>、<、≠”等符号。
等式和不等式都不是代数式,但等号和不等号两边的式子一般都是代数式;③代数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数必须要使这个代数式有意义,是实际问题的要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
※代数式的书写格式:①代数式中出现乘号,通常省略不写,如vt ;②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如4a ; ③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如a ⨯312应写作a 37;④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即“×”号不省略;⑤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写成分数的形式,如4÷(a-4)应写作44-a ;注意:分数线具有“÷”号和括号的双重作用。
⑥在表示和(或)差的代数式后有单位名称的,则必须把代数式括起来,再将单位名称写在式子的后面,如)(22b a -平方米。
2、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①单项式:都是数字和字母乘积的形式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注意:1.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2.单独一个非零数的次数是0;3.当单项式的系数为1或-1时,这个“1”应省略不写,如-ab 的系数是-1,a 3b 的系数是1。
②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3.整式的加减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①同类项有两个条件:a.所含字母相同;b.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②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③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去括号法则①根据去括号法则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②根据分配律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号看成+1,括号前面是“-”号看成-1,根据乘法的分配律用+1或-1去乘括号里的每一项以达到去括号的目的。
添括号法则添“+”号和括号,添到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不改变;添“-”号和括号,添到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要改变。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2(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3、线段的性质(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4、线段的中点: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相等的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AM = BM =1/2AB (或AB=2AM=2BM)。
5、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边。
或: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6、角的表示角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四种:①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1,∠2,∠3等。
②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
③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B,∠C 等。
④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任一个角,如∠BAD,∠BAE,∠CAE等。
注意: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时,一定要把顶点字母写在中间,边上的字母写在两侧。
7、角的度量角的度量有如下规定:把一个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单位是度,用“°”表示,1度记作“1°”,n度记作“n°”。
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1分记作“1’”。
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
1°=60’,1’=60”8、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9、角的性质(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构成角的两条射线的幅度大小有关。
(2)角的大小可以度量,可以比较,角可以参与运算。
10、平角和周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1、多边形:由若干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
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画(n-3)条对角线,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12、圆: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固定的端点O称为圆心,线段OA的长称为半径的长(通常简称为半径)。
圆上任意两点A、B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读作“圆弧AB”或“弧AB”;由一条弧AB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OA、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6、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
)(4)合并同类项(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普查与抽样调查为了特定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其中被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被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2、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利用圆与扇形来表示总体与部分的关系,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