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统编版)】大战中的插曲-课件
合集下载
2.2《大战中的插曲》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2.2《大战中的插曲》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4783ba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4.png)
梳理结构,思考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题,引出故事。 第二部分(第2-5段):照料日本孤女。
第三部分(第6-10段):送回日本孤女。 第四部分(第11-14段):孤女谢恩。
第五部分(第15段):“插曲”成佳话。
01谁救的?
02怎样救的?
救
04救的意义?
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 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
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述完插 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
(2)衬托中心人物,丰富 情节,深化文章主题
写。
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 清晰。
知识拓展:叙述方式的类别与特点 倒叙
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 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 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 顺序叙述下去。
制造悬念,引人人胜。
知识拓展:叙述方式的类别与特点
插叙
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 (1)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
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 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
03为什么救?
真正富有人道精神的人,所拥有的不是那种浅薄的
仁慈,也不是那种空洞的博爱,而是一种内在的精 神上的丰富。因为丰富,所以能体验一切人间悲欢。
也因为丰富,所以对情感的敏锐感应不会流于病态
纤巧。他细腻而不柔弱,有力而不冷漠,这是—颗
博大至深的心灵。
——周
国平《风中的纸屑》
聂元帅为日本小姑娘做了哪些事?你 能 感受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中
华
人
民
朱德
彭德怀
林彪
刘伯承
贺龙
共
和
国
十
陈毅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统编版高中语文_大战中的插曲_精美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_大战中的插曲_精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13e8951ed9ad51f11df21c.png)
明确::内大容战上指说百明团很大多战日,本插兵曲也指是救战助争幼的女受这害件者事,。更加突出军国主义的罪恶。
在同筐时里 信放件很本多身梨也(具正有面历)史价值和政治意义。
9、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杉鬓发焦。 同【时赏侧 析面】表有现关我战军争是的保名家言卫国的正义之师,是优待感化俘虏的仁义之师。
4明、确永远:不大要战在指敌百人团犯大错 战误,的插时曲候指打救断助他幼们女。这件事。 在同筐时里 也放传很达多了梨中(国正人面们)爱好和平的品格和人道主义精神。
1、我从不主张战争,除非为了和平。——格兰特 2、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3、没什么比中了弹却安然无恙更让人兴奋的事情了。——丘吉尔 4、永远不要在敌人犯错误的时候打断他们。——拿破仑·波拿巴 5、任意对待被征服者是战争给予征服者的权利。——裘·恺撒 6、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7、最初的奋力一击,是战争成功的分水岭。——高尔史密斯 8、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管仲 9、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杉鬓发焦。——杜荀鹤 10、唯有自传才是真正地历史。——托·卡莱尔 11、时代呼唤战争而不是和平。——希特勒 12、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是运用除虚构以外的 叙述顺序,开篇采用倒叙,吸引读者兴趣。
中间主体采用顺序,讲述了安置小女孩和八十年代再次见面的过程。 10、唯有自传才是真正地历史。
多种文学艺术手法,再现人物生 还历史以原貌,更加真实可信,感动人心。
中间主体采用顺序,讲述了安置小女孩和八十年代再次见面的过程。 【思考3】文章引用聂帅写信的内容,有何作用?
明5、确任:意内对容待上被说征明服很者多是日战本争兵给也予是征战服争者的的受权害利者。,更加突出军国主义的罪恶。 让5、哺任乳意期对的待妇被女征给服喂者奶是。战争给予征服者的权利。 1在0筐、里唯放有很自多传梨才(是正真面正)地历史。 1叙2述、人从称来,就第不一存人在称好的的叙战述争,,真也实不可存信在。坏的和平。 (46、-1永0)远送不走要幼在女敌人犯错误的时候打断他们。 同【时思信 考件1】本快身速也浏具览有课历文史,价梳值理和情政节治。意义。 大孙战武中 的的《插孙曲子兵法》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 (4-5) 照料幼女 聂也荣体臻 现中华民族的不是好战的民族,是爱好和平,具有深厚人文涵养的民族。
在同筐时里 信放件很本多身梨也(具正有面历)史价值和政治意义。
9、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杉鬓发焦。 同【时赏侧 析面】表有现关我战军争是的保名家言卫国的正义之师,是优待感化俘虏的仁义之师。
4明、确永远:不大要战在指敌百人团犯大错 战误,的插时曲候指打救断助他幼们女。这件事。 在同筐时里 也放传很达多了梨中(国正人面们)爱好和平的品格和人道主义精神。
1、我从不主张战争,除非为了和平。——格兰特 2、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3、没什么比中了弹却安然无恙更让人兴奋的事情了。——丘吉尔 4、永远不要在敌人犯错误的时候打断他们。——拿破仑·波拿巴 5、任意对待被征服者是战争给予征服者的权利。——裘·恺撒 6、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7、最初的奋力一击,是战争成功的分水岭。——高尔史密斯 8、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管仲 9、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杉鬓发焦。——杜荀鹤 10、唯有自传才是真正地历史。——托·卡莱尔 11、时代呼唤战争而不是和平。——希特勒 12、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是运用除虚构以外的 叙述顺序,开篇采用倒叙,吸引读者兴趣。
中间主体采用顺序,讲述了安置小女孩和八十年代再次见面的过程。 10、唯有自传才是真正地历史。
多种文学艺术手法,再现人物生 还历史以原貌,更加真实可信,感动人心。
中间主体采用顺序,讲述了安置小女孩和八十年代再次见面的过程。 【思考3】文章引用聂帅写信的内容,有何作用?
明5、确任:意内对容待上被说征明服很者多是日战本争兵给也予是征战服争者的的受权害利者。,更加突出军国主义的罪恶。 让5、哺任乳意期对的待妇被女征给服喂者奶是。战争给予征服者的权利。 1在0筐、里唯放有很自多传梨才(是正真面正)地历史。 1叙2述、人从称来,就第不一存人在称好的的叙战述争,,真也实不可存信在。坏的和平。 (46、-1永0)远送不走要幼在女敌人犯错误的时候打断他们。 同【时思信 考件1】本快身速也浏具览有课历文史,价梳值理和情政节治。意义。 大孙战武中 的的《插孙曲子兵法》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 (4-5) 照料幼女 聂也荣体臻 现中华民族的不是好战的民族,是爱好和平,具有深厚人文涵养的民族。
【新教材】2.2《大战中的插曲》课件—高中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共20张PPT)
![【新教材】2.2《大战中的插曲》课件—高中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b757b96edb6f1afe001f35.png)
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
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
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
强烈谴责了日军侵略中华的暴行。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 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 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 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彰显了八路军的人道主义精神
2020/8/20
13
深入探究
思考:为什么救助日本小姑娘的事会成为中日友好的“佳话”?
在各部队的密切配合和战士们的英勇战斗下,八路军 解放了3000旷工,还彻底毁灭了井陉煤矿,即使日军 运来全部设备重新安装开工,恢复生产至少半年,这 对物质本已十分紧张的日军是个极大打击,起到了釜 底抽薪作用,被华北日军形容为“挖心之战”。
2020/8/20
7
井陉煤矿破袭战
2020/8/20
8
初读感知
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
甚。
专此即颂
安好
2020/8/20
聂荣臻 八月二12十二日
深入探究
仔细阅读聂荣臻元帅写给日本人的信,分析聂帅的用意以及蕴藏 其中的情感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 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 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大战中的插曲》课件3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战中的插曲》课件30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604eb0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3.png)
预习内容
-9.聂帅在回忆录里(第9段)插叙了一个叫中西的日 本兵的事情,目的是什么?
-10.“百团大战中的这个小小的插曲”为何“成为中日人 民友好的佳话”?(15段)
-11.文章写了日军接收到两个小女孩后的回信、美穗 子的探望、日本人民的电报和书信、参加过侵华战争 的日本旧军人的反应,从这些内容中,你读出了什么? (10-13段)
•一、运用倒叙的方式,以回忆的形式,展开叙述,更有 趣味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更加真实可感,表现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如:我考虑,或 是由我把她们养起来。
•三、用词精练,富于变化,更加准确形象。如“我牵着她 的手””把那个稍大些的孩子拉在怀里““常常用小手拽着我 的马裤腿”等。
9.聂帅在回忆录里(第9段)插叙了一个叫中西的日 本兵的事情,目的是什么?
明确∶(1)这是一个插叙,以一个名叫中西的日本 兵被俘虏之后留在根据地并为根据地教中国士兵使 用掷弹筒的事迹,来证明日本的侵华战争是极其野 蛮和残酷的,是不得人心的,是侵略战争,而我们 这是正义的战争,从敌军的角度来放映出日本是不 义的战争,正是对主题的最好诠释。
6.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聂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
①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热心。当前线部队请示如何处 理两个小姑娘的时候,聂荣臻说道∶立刻把孩子送 到指挥所来。体现了对部队、对孩子、对工作、对 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②心思细腻、缜密。在考虑到两个孩子究竟怎么办 的时候,把是由自己抚养还是送回去的每一种情况 的利弊都加以权衡,体现了办事的细心和周全。
•四、夹叙夹议。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有对落难百姓的 同情,对小女孩的关爱,还有对日军暴行的披露和对未来 发展的看法。内容更加丰富,主旨更加深刻。
高中语文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战中的插曲 课件(20张)
![高中语文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战中的插曲 课件(20张)](https://img.taocdn.com/s3/m/a0305d2f71fe910ef02df803.png)
政治工作是争取更多道义支持的渠,战争向着有利于己方的目标发展。聂荣臻通 过送还日本小女孩,对日军展开政治工作,触动了当时日军士兵的内心,使他们回 信表示感谢;在战后又引发日本人民和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旧军人的反省和悔 过,这些作用都是军事谋略和军事手段难以产生的政治工作可以“不战而屈人之 兵”。《孙子兵法》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 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要好 于“百战百胜”,而这一目的的达成,更多的在于带有政治作色彩的“伐谋”“伐 交”,而不是在于体现军事谋略色彩的“伐兵”和“攻城。
四、读懂一封书信
1.文章全文引述了“我”当时写给日军一封信, 占用了较大的篇幅,将这封信的内容删除好不 好?为什么?
不好,①给日本军写信是“大战中得插曲”这一故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 果删除,就损害的了故事的完整性。 ②这封信是聂荣臻主张在战争中重视对敌人开展政治工作的体现,有助于全面、 深刻地表现聂荣臻的形象以及其政治、军事思想和主张。 ③信中提到的“国际主义之精神”是对文中所说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补 充与佐证,保留信件原文有利于宣扬和展示八路军奉行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④后文有两个小女孩送交给日军后日军表示“很感谢”的“回信”,这一内容 与下文写战后日本人民和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旧军人的反省和悔过形成有机 关联。删除信件后,没有前文的这些铺垫,后文的叙述就会显得比较突兀。
③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旧军人知道美穗子被八路军拯救这件事之后的感慨、答谢、致歉与忏悔, 表明日本人民是一个有智慧、能自省的民族。他们受日本军阀的蒙蔽,参加侵略战争,同样也是 受害者,闪烁着真善美光芒的“插曲”事件,擦去了蒙们眼睛的尘垢,让他们感受到了人性美好 的力量。
分组辩论
四、读懂一封书信
1.文章全文引述了“我”当时写给日军一封信, 占用了较大的篇幅,将这封信的内容删除好不 好?为什么?
不好,①给日本军写信是“大战中得插曲”这一故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 果删除,就损害的了故事的完整性。 ②这封信是聂荣臻主张在战争中重视对敌人开展政治工作的体现,有助于全面、 深刻地表现聂荣臻的形象以及其政治、军事思想和主张。 ③信中提到的“国际主义之精神”是对文中所说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补 充与佐证,保留信件原文有利于宣扬和展示八路军奉行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④后文有两个小女孩送交给日军后日军表示“很感谢”的“回信”,这一内容 与下文写战后日本人民和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旧军人的反省和悔过形成有机 关联。删除信件后,没有前文的这些铺垫,后文的叙述就会显得比较突兀。
③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旧军人知道美穗子被八路军拯救这件事之后的感慨、答谢、致歉与忏悔, 表明日本人民是一个有智慧、能自省的民族。他们受日本军阀的蒙蔽,参加侵略战争,同样也是 受害者,闪烁着真善美光芒的“插曲”事件,擦去了蒙们眼睛的尘垢,让他们感受到了人性美好 的力量。
分组辩论
高中语文部编版《大战中的插曲》ppt参考课件1
![高中语文部编版《大战中的插曲》ppt参考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8497da9d5acfa1c7ab00ccb9.png)
例如:那个稍大些的孩子,很讨人喜欢,我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吃。
出“插曲”,开始讲述故事,交代原委和心情。 该书以口述的形式,全面回顾了作者聂荣臻的人生历程,其中内容主要集中于革命这一段。
兵荒马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 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生活。 (1)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如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 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 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 (1)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如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 ③通过聂荣臻元帅的讲述。
了解作者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战线拉到太长,各种战略物质紧 缺,由此日本采取了“以战养战”方略,加紧对沦丧区矿产资源的掠夺。 井陉煤矿就是日本掠夺我国煤炭资源的最大阵地,当时的井陉矿是我国三
写 大煤矿之一,而且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矿区有铁路直通正太铁路,往东可 作 迅速出击石家庄,往西据守娘子关天险,最重要的是源源不断为日寇提供 背 燃料。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正式开战,井陉煤矿成为八路军首要攻 景 占目标。此次破袭战不但打击了日军,解放了3000旷工,还彻底毁灭了井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 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 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 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出“插曲”,开始讲述故事,交代原委和心情。 该书以口述的形式,全面回顾了作者聂荣臻的人生历程,其中内容主要集中于革命这一段。
兵荒马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 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生活。 (1)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如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 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 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 (1)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如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 ③通过聂荣臻元帅的讲述。
了解作者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战线拉到太长,各种战略物质紧 缺,由此日本采取了“以战养战”方略,加紧对沦丧区矿产资源的掠夺。 井陉煤矿就是日本掠夺我国煤炭资源的最大阵地,当时的井陉矿是我国三
写 大煤矿之一,而且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矿区有铁路直通正太铁路,往东可 作 迅速出击石家庄,往西据守娘子关天险,最重要的是源源不断为日寇提供 背 燃料。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正式开战,井陉煤矿成为八路军首要攻 景 占目标。此次破袭战不但打击了日军,解放了3000旷工,还彻底毁灭了井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 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 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 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大战中的插曲》课件
![《大战中的插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3ded0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1.png)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 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 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强烈谴责了日军侵略中华的暴行。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 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 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 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深入探究
本文行文有哪些特点?
➢ 语言浅白,口语化。聂帅的回忆录语言浅白,用口语
的形式进行叙述,娓娓道来。使读者仿佛在聆听一位长者 在叙述往日的故事,阅读起来几乎没有障碍。
➢ 记叙清晰准确。聂帅的回忆文章记叙准确,不仅把收留
日本小女孩的前因后果准确说明,还回忆了很多细节,比 如救助小女孩时的一系列动作,比如和小女孩相处的种种 细节等。表现出聂帅对小女孩真诚的关系与爱护。
深入探究
聂 荣 臻元帅为什么要救日本小姑娘?
➢ 孩子是无罪的,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如果不救他们, 他们会死在战火中。
➢ 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日本侵略军不同,实行革命 的人道主义,对日本人民尽最大力量进行爱护和关心。
➢ 充分显示了八路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利于对一部分日 本人进行工作,促进反战联盟的形成。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 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 甚。
专此即颂 安好
聂荣臻 八月二十二日
深入探究
仔细阅读聂 荣 臻元帅写给日本人的信,分析聂帅的用意以及蕴 藏其中的情感
深入探究
仔细阅读聂 荣 臻元帅写给日本人的信,分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
高二【语文(统编版)】大战中的插曲-课件
![高二【语文(统编版)】大战中的插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a3fcad227916888586d72a.png)
“插曲”成为佳话——意义
美穗子成为一个纯朴善良的人。 参加侵华战争的军人,认识到侵华战争的罪恶,要道
歉,要感谢,赞扬八路军的革命人道主义。 日本民众很受感动,给聂荣臻元帅寄来信件、礼物。 一些被俘日本士兵组成“反战同盟”。
【总结】
这篇回忆录,对中国人民军队指战员救助日本女孩的描 写,没有浓墨重彩,而是轻描淡写,似乎略显平淡,不过 细细品来,就会体悟到这些文字平实而不平淡,平中见奇, 小中见大,耐人寻味。文章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有层峦 叠嶂,耸立着中国人民军队人道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的高 峰;回忆录在种种艰难困苦与中国人民军队对待日本女孩 态度的比照中,彰显出中国人民军队精神品格的峥嵘气象。
大战中的插曲 【思考问题2】
【思考2】 每一个都会这样做
我对她讲,这件事,不只是我一个人会这 样做,我们的军队,不论谁,遇到这样的事情, 同样都会这样做的,这是我们的政策,是我们 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所决定的。
大战中的插曲
在进攻井陉煤矿的战斗里,我们的部队——三 团一营的战士们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 岁,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她们的父亲——井陉火车 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她 们的母亲也在炮火中死亡。部队从战火里救起她们 的时候,那个不满周岁的女孩伤势很重,经过我们 的医务人员及时抢救和治疗,她脱离了危险。前线 部队不能带着两个孩子参加战斗,他们请示我如何 处理,我答复他们:立刻把孩子送到指挥所来。
大战中的插曲 【思考问题3】
美穗子这件事,对中日友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日本人 民很受感动。那些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旧军人,得知这件事 的来龙去脉,非常感慨。他们说,八路军拯救日本小姑娘 这件事,更使他们认识到侵华战争的罪恶,表示要道歉, 要感谢,赞扬八路军的革命人道主义。我收到了一大批来 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这些信电来自日本各地,北起 北海道,南到九州,有的是请美穗子带来的,有的是直接 寄来的,有的还送来了礼物。日本旧军人的一个组织也送 来了信和礼物,还称我是什么“活菩萨”。
2023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战中的插曲》优质课件
![2023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战中的插曲》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94007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7.png)
“插曲”指的是中国人民救起 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体现 出我国对革命人道主义的坚守。
研读文本找“插曲”
2、聂帅为什么要救这两个日本小姑娘?文中哪里可以找到答案?如何理 解聂帅的行为?
当时,我的想法是,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署她们。 当然,这两个小孩子,根本不同于解除武装的俘虏。小孩子是战 争的受害者。我们八路军决不搞日本侵略军那一套。日本法西斯推行 “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不知杀害了我们多少无辜的 群众,孩子、婴儿也不能幸免,惨无人道到了极点。我们共产党领导 的八路军,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被俘士兵我们决不伤害,对日本 人民我们不仅不伤害,还要尽最大力量给予爱护和照顾。
大战中的插曲
聂荣臻
1. 了解回忆录的有关知识,品味表达情感的关键句段,有感情 地朗诵。 2. 理解在残酷战争中救助两个日本小女孩这件事的重要意义。 3. 感受战争中的人性美,感受中国军人的善良博爱和伟大的人 道主义精神。 4. 传承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博爱的情怀。
作者简介
聂荣臻(1899—1992),四川省江津县人。1923年 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 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 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 元帅军衔,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聂荣臻逝世。
不好。 ①给日本军写信是“大战中得插曲”这一故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删除,就损害的了故事的完整性。 ②这封信是聂荣臻主张在战争中重视对敌人开展政治工作的体现, 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表现聂荣臻的形象以及其政治、军事思想和主 张。
研读文本懂“书信”
文章全文引述了“我”当时写给日军一封信,占用了较大的篇幅,将 这封信的内容册除好不好?为什么?
研读文本找“插曲”
2、聂帅为什么要救这两个日本小姑娘?文中哪里可以找到答案?如何理 解聂帅的行为?
当时,我的想法是,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署她们。 当然,这两个小孩子,根本不同于解除武装的俘虏。小孩子是战 争的受害者。我们八路军决不搞日本侵略军那一套。日本法西斯推行 “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不知杀害了我们多少无辜的 群众,孩子、婴儿也不能幸免,惨无人道到了极点。我们共产党领导 的八路军,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被俘士兵我们决不伤害,对日本 人民我们不仅不伤害,还要尽最大力量给予爱护和照顾。
大战中的插曲
聂荣臻
1. 了解回忆录的有关知识,品味表达情感的关键句段,有感情 地朗诵。 2. 理解在残酷战争中救助两个日本小女孩这件事的重要意义。 3. 感受战争中的人性美,感受中国军人的善良博爱和伟大的人 道主义精神。 4. 传承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博爱的情怀。
作者简介
聂荣臻(1899—1992),四川省江津县人。1923年 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 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 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 元帅军衔,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聂荣臻逝世。
不好。 ①给日本军写信是“大战中得插曲”这一故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删除,就损害的了故事的完整性。 ②这封信是聂荣臻主张在战争中重视对敌人开展政治工作的体现, 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表现聂荣臻的形象以及其政治、军事思想和主 张。
研读文本懂“书信”
文章全文引述了“我”当时写给日军一封信,占用了较大的篇幅,将 这封信的内容册除好不好?为什么?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课件1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课件1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911928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3.png)
《长 征 胜 利 万 岁》杨成武 《大战中的插曲》聂荣臻 群文联读
情景引入
和平是人民 永恒的期盼,战争是人类的灾难和不幸。 当身临其中者事过境迁后,再来回忆那段血雨腥风,炮火 连天的岁月时,会有怎样的感慨。
预习检测
1.请结合文本内容,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填主要事件)
(1—8)抵达吴起镇
插叙和补叙如何区分?
精要点拨三:插叙和补叙区分
精研文本 重点赏析
研读《长征胜利万岁》13-20段围歼敌人的场面,结合文本分 析这一场面描写有何特点。
①现场感强。“这时突然见到前方川道里冒起一团团尘...以接 着一队,还真不少”,直接描写了敌人进入伏击圈的场面,让 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细节描写突出。“有的腿还挂在镫里,硬给马拖着跑了” 这一细节描写较为突出,表现了敌人在受到打击时的狼狈。 ③记叙和议论相结合。既详细地记叙了战斗的场面,又有相 关的解说和议论,使得描写详尽清晰。
自由表达 拓展提升
结合本文的叙述和历史课程的学习,尝试归纳长征精神的内涵。 1、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2、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3、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4、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5、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 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课堂小结
精研文本 重点赏析
明确: (1)含义:①揭露并强烈谴责了日军侵略中华的暴行,痛斥了战争给百姓 带来的苦难。
②指明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 ③ 提出希望,希望日军与中国士兵及人民齐心合力,谋求和 平。 (2)①、聂荣臻写这封信是为了交代事件的原委并表明自己的立场。 ②、信件不加封是为了让更多的日本下层人员看到,以此了解 我军的思想和精神。 ③、战火中的信件也体现了我们八路军对战争的认识和态度,日 本士兵和日本人民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应给予同情;对于侵略我们的 日本法西斯,为了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和平,我们要抗战到底。
情景引入
和平是人民 永恒的期盼,战争是人类的灾难和不幸。 当身临其中者事过境迁后,再来回忆那段血雨腥风,炮火 连天的岁月时,会有怎样的感慨。
预习检测
1.请结合文本内容,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填主要事件)
(1—8)抵达吴起镇
插叙和补叙如何区分?
精要点拨三:插叙和补叙区分
精研文本 重点赏析
研读《长征胜利万岁》13-20段围歼敌人的场面,结合文本分 析这一场面描写有何特点。
①现场感强。“这时突然见到前方川道里冒起一团团尘...以接 着一队,还真不少”,直接描写了敌人进入伏击圈的场面,让 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细节描写突出。“有的腿还挂在镫里,硬给马拖着跑了” 这一细节描写较为突出,表现了敌人在受到打击时的狼狈。 ③记叙和议论相结合。既详细地记叙了战斗的场面,又有相 关的解说和议论,使得描写详尽清晰。
自由表达 拓展提升
结合本文的叙述和历史课程的学习,尝试归纳长征精神的内涵。 1、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2、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3、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4、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5、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 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课堂小结
精研文本 重点赏析
明确: (1)含义:①揭露并强烈谴责了日军侵略中华的暴行,痛斥了战争给百姓 带来的苦难。
②指明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 ③ 提出希望,希望日军与中国士兵及人民齐心合力,谋求和 平。 (2)①、聂荣臻写这封信是为了交代事件的原委并表明自己的立场。 ②、信件不加封是为了让更多的日本下层人员看到,以此了解 我军的思想和精神。 ③、战火中的信件也体现了我们八路军对战争的认识和态度,日 本士兵和日本人民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应给予同情;对于侵略我们的 日本法西斯,为了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和平,我们要抗战到底。
《大战中的插曲》课件46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战中的插曲》课件46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dbe3de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b.png)
第一部分 1段 回忆
1.战时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的场面,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 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留给人的印象是很深刻的,时间虽然过去了几十年, 但一想起来,好象并不遥远。百团大战中,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 故事,就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之中。这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 曲”。
第2段段解:故事的 开端,写战争让两个 日本小女孩成为了孤 儿,八路军战士救起 了她们。
第二部分 2-5段 照料孤女
3.当时,我的想法是,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署她们。至于究竟怎样办, 我考虑,或是由我把她们养起来,或是把她们送回去。我想,如果养起来,激烈 的战事不知何时结束,边区的环境不仅艰苦,而且敌人“扫荡”频繁,部队经常 转移,照顾两个小孩子,将有不少困难。再说,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留在异国他 乡,大的五六岁了,已经开始懂事,留下来她很可能会伤感的。她们失去了父母, 只剩姐妹二人,不在本国的土地上,将来也会给她们造成痛苦。送回去,爸爸妈 妈虽然死了,她们家里总还会有亲戚朋友可以照应吧。想来想去,我决定还是把 她们送回去。
第一部分 1段 回忆
1.战时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的场面,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 有趣的事情。总领句,点明插曲的特点这些事情留给人的印象是很深刻的,时间 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一想起来,好象并不遥远。百团大战中,我们部队拯 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就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之中。这是激烈的战火中一 个很有意义的“插曲”。 照应了标题。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 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 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 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战中的插曲 想来想去
战事激烈,结束无期 边区环境艰苦 敌人扫荡频繁 部队经常转移
孤苦伶仃 且在异国他乡,恐留下来伤感 给未来造成痛苦 回国还会有亲戚照料
大战中的插曲
找了 一个可靠的老乡,准备
了一副挑子。那时候,挑子要算 太行山区最好的交通工具了,翻 山越岭,不怕颠簸。
我和指挥所的几个同志,担心 孩子们在路上哭,在筐里堆了许 多梨子。
小举止:全心全意 大精神:救死扶伤
人道主义
小“插曲”见大境界 至仁至义
抢救重伤日本副站长和女婴,尽心尽力,竭尽全力 照顾日本小姐妹,全心全意,尽己所能 考虑孩子去留,方方面面,深思熟虑 不以日本士兵人民为敌,发扬人道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大战中的插曲 【思考问题3】
【思考3】“大战中的插曲”的意义?
人民军队的性质 正义之师文明之师威武之师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 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 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 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 战到底。
小“插曲”见大境界
大战:炮火轰鸣 刀光剑影 小插曲:全力救助,至仁至义
我缺医少药 我条件艰苦 日阀:烧杀淫掠
救治日本副站长、女婴 救死扶伤 尽我所能安顿日本女孩 仁至义尽 我对日本平民:决不为仇 国际主义
大战中的插曲 阅读
把两个孩子安顿下来,我让炊 事员做了一盆稀饭,把那个稍大些 的孩子拉在怀里,用小勺喂她,孩 子就显得不那么拘束了。我问她叫 什么名字,她“嗯嗯”地回答着。
大战中的插曲 阅读
至于究竟怎样办,我考虑,或是由我把她们养起来, 或是把她们送回去。我想,如果养起来,激烈的战事不知 何时结束,边区的环境不仅艰苦,而且敌人“扫荡”频繁, 部队经常转移,照顾两个小孩子,将有不少困难。再说, 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留在异国他乡,大的五六岁了,已经 开始懂事,留下来她很可能会伤感的。她们失去了父母, 只剩姐妹二人,不在本国的土地上,将来也会给她们造成 痛苦。送回去,爸爸妈妈虽然死了,她们家里总还会有亲 戚朋友可以照应吧。想来想去,我决定还是把她们送回去。
大战中的插曲 【思考问题3】
美穗子这件事,对中日友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日本人 民很受感动。那些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旧军人,得知这件事 的来龙去脉,非常感慨。他们说,八路军拯救日本小姑娘 这件事,更使他们认识到侵华战争的罪恶,表示要道歉, 要感谢,赞扬八路军的革命人道主义。我收到了一大批来 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这些信电来自日本各地,北起 北海道,南到九州,有的是请美穗子带来的,有的是直接 寄来的,有的还送来了礼物。日本旧军人的一个组织也送 来了信和礼物,还称我是什么“活菩萨”。
大战中的插曲 【思考问题2】
【思考2】作者回忆“大战中的插曲”,目的是什么?
大战中的插曲 每一个都会这样做
我对她讲,这件事,不只是我一个人会这 样做,我们的军队,不论谁,遇到这样的事情, 同样都会这样做的,这是我们的政策,是我们 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所决定的。
大战中的插曲
在进攻井陉煤矿的战斗里,我们的部队——三 团一营的战士们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 岁,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她们的父亲——井陉火车 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她 们的母亲也在炮火中死亡。部队从战火里救起她们 的时候,那个不满周岁的女孩伤势很重,经过我们 的医务人员及时抢救和治疗,她脱离了危险。前线 部队不能带着两个孩子参加战斗,他们请示我如何 处理,我答复他们:立刻把孩子送到指挥所来。
人民军队的性质
我们八路军决不搞日本侵略军那一套。日本法西斯 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不知杀害 了我们多少无辜的群众,孩子、婴儿也不能幸免,惨无 人道到了极点。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实行革命的 人道主义,对被俘士兵我们决不伤害,对日本人民我们 不仅不伤害,还要尽最大力量给予爱护和照顾。
大战中的插曲
年 级:高二
学 科:语文(统编版)
大战中的插曲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通过分析“大战中的插曲”的内容与叙述 特点,认识中国人民军队、中国人民在残酷战争中对 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坚守,从而陶冶情操,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学习以朴实无华的细节描写体现人物精神 品质、表现事件重大意义的手法。 学习难点:通过细节、人物的寻常之举,认识中国人 民军队将士坚守人道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军队一 切以人民利益为重的本质。
“插曲”成为佳话——意义
美穗子成为一个纯朴善良的人。 参加侵华战争的军人,认识到侵华战争的罪恶,要道
歉,要感谢,赞扬八路军的革命人道主义。 日本民众很受感动,给聂荣臻元帅寄来信件、礼物。 一些被俘日本士兵组成“反战同盟”。
【总结】
这篇回忆录,对中国人民军队指战员救助日本女孩的描 写,没有浓墨重彩,而是轻描淡写,似乎略显平淡,不过 细细品来,就会体悟到这些文字平实而不平淡,平中见奇, 小中见大,耐人寻味。文章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有层峦 叠嶂,耸立着中国人民军队人道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的高 峰;回忆录在种种艰难困苦与中国人民军队对待日本女孩 态度的比照中,彰显出中国人民军队精神品格的峥嵘气象。
大战中的插曲 【思考问题】
【思考1】品读“大战中的插曲”,体会其丰富内涵是 什么? 【思考2】作者回忆“大战中的插曲”,目的是什么? 【思考3】“大战中团大战中,在进攻井陉煤矿的战斗里,我们的部 队——三团一营的战士们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女孩,大 的五六岁,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她们的父亲——井陉 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 她们的母亲也在炮火中死亡。部队从战火里救起她们 的时候,那个不满周岁的女孩伤势很重,经过我们的 医务人员及时抢救和治疗,她脱离了危险。前线部队 不能带着两个孩子参加战斗,他们请示我如何处理, 我答复他们:立刻把孩子送到指挥所来。
大战中的插曲 【思考问题1】
【思考1】品读“大战中的插曲”,体会其丰富内涵。
大战中的插曲 阅读
半天工夫,部队就派人把两个孩子送到了我的指挥所。 我先抱起那个受伤的婴儿,看到伤口包扎得很好,孩子安详 地睡着,我嘱咐医生和警卫员,好好护理这个孩子,看看附 近村里有没有正在哺乳期的妇女,赶快给孩子喂喂奶。那个 稍大些的孩子,很讨人喜欢,我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给她 吃。小孩子还挺有意思,开始不肯吃,我用水把梨冲洗了以 后,她才接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