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人名言大全

合集下载

关于写书法的名人名言

关于写书法的名人名言

关于写书法的名人名言1、用墨须要随浓随淡,可燥可湿,一气成之自然生气远出。

清.秦祖永《桐*画诀》2、柔和则绰约呈姿,刚节则鉴艳执*......。

唐.张怀灌《评书*石论》3、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多墨笨钝。

梁武帝《又答论》4、盖有骨必有肉,有实必有虚。

否则峥嵘而近于险恶,无缥缈空灵之势矣。

清.盛大士《溪山卧浮录》5、书法趋骨力刚健,最忌野。

清.梁献《学书论》6、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

若而书也,修短合度,轻重协衡,*阳得宜,刚柔互济。

明.项穆《书法雅言》7、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

北宋.黄庭坚8、徘徊俯仰,容与风流。

刚则铁画,媚若银钩,丽则倚糜而清遒。

唐.欧阳询《用笔论》9、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

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10、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

清.刘熙载《艺概》11、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

筋骨不生于笔,而笔能损之益之;血肉不生于墨,而墨能增之减之。

肉托毫颖而腴,筋籍墨沉而润。

腴则多媚,润则多姿。

清.笪重光《书筏》12、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

唐.张怀灌《评书*石论》13、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

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调疏。

宋.姜夔《续书谱》14、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接而成。

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颈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15、一字之行,理有数等,有上盖大者,有下画长者,有左边高者,有右边高者,非在一途而取轨,全资众道以相承。

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16、真书用笔,自有八法。

一字之间,长短相补,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

宋.姜夔《续书谱》17、笔格遒劲,亦是浑厚有力,非出筋露骨,令人见面刺目。

书法名家名言

书法名家名言

书法名家名言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我国很多书法名家,都有很多的书法名言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下是小编分享的书法家的内容,希望你喜欢!经典书法名家名言1) 临池日久,腕力生风,自能神韵入妙。

《画学心法问答》2) 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

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燥俱平。

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

下笔作诗,,自有头头是道,汨汨其来之势,故知书道,亦足以恢扩才情,酝酿学问也。

清.周星莲《临池管见》3) 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

清.杨守敬《学书迩言》4) 欲其博也先生,与其肆也宁谨,由谨而专,自专而博,规矩通审,志气和平,寝食不安,心手无厌,虽未必妙入正宗,端越乎名家之列矣。

明.项穆《书法雅言》5) 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

始之生者,学历未到,心手相违也;熟而生者,不露蹊径,不随世俗,新意时出,笔底具化工也。

清.冯武《书法正传》6) 学书忌浮论而无实功。

“爱而不学知不真,学而不笃得不深。

”清.梁献《学书论》7) 差之一毫,失之千里。

苟知其术,适可兼通,心不厌精,手不忘熟。

唐.孙过庭《书谱》8) 惟书法无古无今,不名一格,而能卓然成家,盖天资高妙,直在古人上也。

作书作画,老而不衰,自成大家也。

清.钱泳《书学》9) 是知书之欲变化也,至诚其志,不息其功,将形著明,动一以贯万,变而化焉,圣且神矣。

明.项穆《书法雅言》10) 自古贤哲,勤乎学而立其名,不学即没代而无闻矣。

唐.虞世南《笔髓论》11) 熟则骨力强,步伐齐,心胆大,性灵出。

清.梁同书《频罗庵论书》12) 大要笔圆字方,傍密间豁,血浓骨老,筋藏内洁,笔笔造古意,字字有来历,日临名书,无吝纸笔,工夫精熟,久自得之。

元.陈绎曾《翰林要诀》13) 资分高下,学别浅深。

资学兼长,神融笔畅。

资过乎学,每失颠狂;学过乎资,犹存规矩。

资不可少,学乃居先。

明.项穆《书法雅言》14) 古之人不虚老其心力,故其学精而无不至。

学习书法的名人名言

学习书法的名人名言

学习书法的名人名言书法,对文学、、美学、天文、地理、历史等知识无所不及。

是很多同学学习书法时的材料,下面小编为你分享的是学习书法的名人名言,希望你喜欢!学习书法的名人名言(最新篇)1) 凡书通既变。

王变白云体,欧变右军体,柳变欧阳体,永禅师,楮遂良,颜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得书中法,后皆自变其体,以传后世,俱得垂名。

唐.释亚栖《论书》2) 学书画者,贵在仿佛大都,而细微曲折之间,正不妨增减出入。

若只为依样葫芦,则是以纸印纸,虽云一线不差,少天然生动之趣矣。

清.李渔《闲情偶记》3) 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

唐.张怀灌《书仪》4) 学书以沉着顿挫为体,以变化牵掣为用,二者不可缺一。

明.解缙《春雨杂述》5) 活泼不呆者,其致豁;流通不滞着,其机圆。

机致相生,变化乃出。

6) 使转圆劲而秀折,分布匀豁而工巧,方许入法家之门。

清.笪重光《书伐》7) 废纸败笔,随意挥洒,往往得心应手。

一遇精纸佳笔,整襟危坐,公然作书,反不免思遏手蒙。

所以然者,一则破空横行,孤行已意,不期工而自工也;一则刻意求工,局于成见,不期拙而自拙也。

清.周星莲《临池管见》8) 名手无笔笔凑泊之字,书家无字字叠成之行。

清.笪重光《书伐》9) 作书点画钩磔,转折挑剔,须气贯神足,否则松懈。

清.梁献《学书论》10) 若执法不变。

纵能入石三分,亦被号为书奴,终非自立之体。

是书家之大要。

唐.释亚栖《论书》11) 每自皆须骨气雄强,爽爽然有飞动之态。

屈折之状,如钢铁为钩,牵掣之踪,若劲针直下。

主客胜负皆须姑息,先作者主也,后为者客也。

每书一纸,或有重字,亦须字字意殊。

蔡希综《法书论》12) 字形八面,迭递增换,一面变,形凡八变;两面变,形凡五十六变;三面以上,变化不可胜数矣。

元.陈译曾《翰林要诀》13) 为一字,数体俱入,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晋.王羲之《书论》14) 元章自叙云:古人书笔笔不同,各立面目,若一一相似,排如算子,则奴书也。

关于书法的名言

关于书法的名言

关于书法的名言一个人的书法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这是一种哲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书法的名言,欢迎大家参考!1、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

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苏轼《书论》3、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张怀谨4、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韩渥5、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张沅《石涛画语录》6、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7、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8、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苏轼9、拳要打,字要练。

10、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虞世南《笔髓论》11、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

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朱和羹《临池心解》12、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柳公权13、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孙过庭《书谱》14、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蔡邕《石室神授笔势》15、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

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书法三味》16、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

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项穆《书法雅言》17、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李嗣真18、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袁昂19、笔下龙蛇似有神。

——张怀谨20、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

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刘熙载《艺概》21、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松年《颐园论画》22、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关于书法家的名人名言

关于书法家的名人名言

关于书法家的名人名言欧阳询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那么有哪些名人名言是关于书法家的呢?下面店铺给你带来的是关于书法家的名人名言的内容,希望你喜欢!关于书法家的名人名言(经典版)1) 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

学草书者,先习章草,知偏旁来历,然后变化为草圣。

学篆者亦必由楷书,正锋既熟,则易为力。

学八分者,先学篆,篆既熟,方学八分,乃有古意。

明.丰坊《学书法》2)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

晋.卫铄《笔阵图》3) 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

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执,痛痒相关。

清包世臣《安吴论书》4) 作书起转收缩,须极力顿挫,笔法既得,更多临唐贴以严其结构。

清.梁谳《学书论》5) 若气质薄,则体格不大,学力有限;天资劣,则为学限,而入门不易;法不得,则虚积岁月,用功徒然;工夫浅,则笔画荒疏,终难成就;临摹少,则字无师承,体势粗恶;识鉴短,则徘徊今古,胸无成见。

清.朱履贞《学书捷要》6) 初作字,不必多费诸墨。

取古拓善本细玩而熟视之,既复,背贴而索之。

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然后举闭而追之......清.宋曹《书法约言》7) 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

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

北宋.苏轼《论书》8) 旭常云:或问书法之妙,何得其古人?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须口传手授,勿使无度。

所谓笔法也,其次在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变通识怀,纵合规矩;其次纸笔精佳。

五者备矣,然后能齐古人。

唐.蔡希综《法书论》9) 初学字时,不可尽其形势,先想字成,意在笔前。

一遍正其手脚,二遍须学形势,三遍须令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每加抽拔,使不声涩。

晋.王羲之《笔势论》10) 若泛学诸家,则字有工拙,笔多失误,当连者反断,当断者反续,不识向背,不知其止,不悟转换,随意用笔,任笔赋形,失误颠错,反为新奇。

书法家的名人名言

书法家的名人名言

书法家的名人名言书法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

我国有很多的名人书法家,他们写作的书法名言影响深远。

下面小编给你带来的是书法家的大全的内容,希望你喜欢!书法家的名人名言(经典版)1) 质直者,则径挺不遒,刚很者,又掘强无润;矜敛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拙钝;轻锁者,染于俗吏。

唐.孙过庭《书谱》2) 书家贵下笔老重,所以救轻蘼之病也。

然一味苍辣,又是因药发病,要使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方为用笔之妙。

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3) 书要兼备阴阳二气。

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

清.刘熙载《艺概》4) 刚劲忌野,清劲忌薄。

清.梁献《评书贴》5) 论书者曰苍,雄,秀,余谓更当益一“深”字。

凡苍而涉于老秃,雄而失于粗疏,秀而入于轻靡者,不深故也。

清.刘熙载《艺概》6) 所谓老者,结构精密,体裁高古,岩曲耸峰,旌旗列阵是也。

所谓少者,气体充和,标格雅秀,百般滋味,千种风流是也。

老而不少虽古拙峻伟,而鲜丰貌秀丽之容。

少而不老,虽婉畅纤妍,而乏沉重典实之意。

7) 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资颜。

明.项穆《书法雅言》8) 徘徊俯仰,容与风流。

刚则铁画,媚若银钩,丽则倚糜而清遒。

唐.欧阳询《用笔论》9) 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

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10) 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

清.刘熙载《艺概》11) 六.结体章法辩正安排12) 结字疏密须彼此互相乘除,故疏不嫌疏,密不嫌密也。

13) 字体有整齐,有参差。

整齐,取正应也;参差,取反应也。

清.刘熙载《艺概》14) 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

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调疏。

宋.姜夔《续书谱》15) 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顶接而成。

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颈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16) 一字之行,理有数等,有上盖大者,有下画长者,有左边高者,有右边高者,非在一途而取轨,全资众道以相承。

名人名言书法_经典名言

名人名言书法_经典名言

名人名言书法书法是写字,但写字不都是书法。

自古以来很多名人都写出了很多的书法名言,流传广泛,以下是小编为你分享的书法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名人名言书法推荐1) 用水墨之法,水散而墨在,迹浮而棱敛,有若自然。

唐.卢携《临池诀》2) 然而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工书艺一大关键矣。

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

清.包世臣《艺舟双辑》3) 磨墨欲熟,破水用之则活;蘸笔欲润,蹙毫用之则浊。

黑圆而白方,架宽而丝紧(黑有肥圆细圆曲折之圆,白有四方长方斜角之方)。

古今书家,同一圆秀,然惟中锋劲而直,齐而润,然后圆,圆斯秀矣。

清.笪重光《书筏》4) 墨须浓,笔须健,以健笔用浓墨,斯作字有力而气韵浮动。

清.王淑《论书滕语》5) 笔肥墨浓者谓之浑厚,笔瘦墨淡者谓之高逸。

清.王厚祁《雨窗漫笔》6) 墨淡即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

清.冯武《书法正传》7) 凡作揩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润以取妍,燥以取险。

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

笔欲锋长劲而圆。

长则含墨可以取运动,劲则刚而有力,圆则妍美。

宋.姜夔《续书谱》8) 用墨须要随浓随淡,可燥可湿,一气成之自然生气远出。

清.秦祖永《桐阴画诀》9) 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侬肥,肥则大恶道矣。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10) 笔之执使在横画,字之立体在竖画。

气之舒展在撇柰,筋之融结在扭转,脉络之不断在丝牵,骨肉之调停在饱满,趣之呈露在勾点,光之通明在分布,行间之茂密在流贯,形势之错落在猗正。

清.笪重光《书筏》11) 下笔之初,有搭锋者,有折锋者,其一字之体,定于初下笔。

凡作字,第一字多是折锋,第二三字承上笔势,多是搭锋。

若一字之间,右边多是折锋,应其左故也。

又有平起者,如隶画;藏锋者,如篆画。

尤要折搭多精神,平藏善含蓄,兼之则妙矣。

宋.姜夔《续书谱》12) 划有阴阳,如横则上面为阳,下面为阴;竖则左面为阳,右面为阴,惟毫齐者能阴阳兼到,否则独阳而已。

有关书法的名人名言80句

有关书法的名人名言80句

有关书法的名人名言80句1. 书法是心灵的倾诉,是灵魂的书写。

2. 书法是一种文化的追求,是一种艺术的表达。

3. 笔墨纸砚,乃中国文化的瑰宝所在。

4. 书法使人心平气和,沉静思考。

5. 书法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6. 书法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7. 一笔千金,一字千秋。

8. 笔走龙蛇,墨陈丹青。

9. 水滴石穿,笔磨丹青。

10. 一字风流,万古传世。

11. 书法是一种一气呵成的艺术。

12. 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

13. 文字的韵律秀美,如同音乐般婉转动人。

14. 书法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让人内外兼修。

15. 书法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16. 以笔墨书写,以心灵传递。

17. 笔墨留香,永流传世。

18. 求名不如求力,力求笔墨精妙。

19. 书法是一种自由与约束的结合体。

20. 一切艺术都源于生活,书法亦如此。

21. 书法教人谦虚,使人更加懂得尊重他人。

22. 书法是一段心路的感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23. 崇尚真、善、美的书法作品。

24. 书法是心灵的一片净土。

25. 好的书法作品不仅要有美感,还要有思想的深度。

26. 书写每一个字,都要尽心尽力。

27. 用笔墨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28. 书法是一种凝练与张扬并存的艺术形式。

29. 用心书写,字字饱含情感。

30. 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它跨越了时空的界限。

31. 古人云:“楷书为正骨,隶书为肌肉,行书为皮肤,草书为毛发。

”32. 一笔一划,记录着时光的流转。

33. 意象书法,将抽象的思想转化为形象的艺术。

34. 书法是一种平静中的力量。

35. 书法是一种直观的艺术语言,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36. 在无声的世界里,书法是一曲动人的乐章。

37. 用笔墨书写,用心灵表达。

38. 拙士如斗笠,文人如浮云。

——黄庭坚3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40. 笔者根书墨,屏者图幽魂。

——王羲之41.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古代书法家的书法名言

古代书法家的书法名言

古代书法家的书法名言1.古代书法家的书法名言1、苏轼认为“书无常法”,但不是没法可寻,而是不死守前人章法。

他还主张要有见识,学识丰富,书法才有进益,否则会徒劳无功。

他有句名言:“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意思是说:学习书法而无学识见解,专门摹仿,即使下的功夫再大,也不过徒有形式;只有读书万卷,心胸开阔,下笔才有神韵。

2、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州,道州人。

他是一个十分勤奋的书法家。

他自己说:“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

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

”何绍基早年由颜真卿,欧阳通入手,上追秦汉篆隶。

他临写汉碑极为专精,《张迁碑》,《礼器碑》等竟临写了一百多遍,不求形似,全出己意。

2.关于书法家的名言警句书家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黄庭坚再抄一些●书肇于自然(汉·蔡邕)●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唐·张彦远)●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

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刘熙载《艺概》●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项穆《书法雅言》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

——赵壹《非草书》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

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刘熙载《艺概》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项穆《书法雅言》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

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张彦远《法书要录》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虞世南《笔髓论》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

书法家的名言名句

书法家的名言名句

书法家的名言名句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

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

”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5、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6、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

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7、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

真至理名言也。

作书亦当知此意。

8、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

书亦如之。

9、“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作书须有此气象。

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10、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11、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

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

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12、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

惜余未之能也。

13、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

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4、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15、心粗气浮,百事无成。

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6、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7、离形得似,书家上乘。

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8、黄山谷曰:“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

”余谓书亦不可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19、握笔之法,虚掌实指。

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20、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

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21、逆笔起,最得势。

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22、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23、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

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有关书法的名人名言

有关书法的名人名言

有关书法的名人名言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刘熙栽《艺概》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

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苏轼《书论》3、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

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陈绎曾《翰林要诀》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刘熙载《艺概》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米芾6、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王妤7、笔下龙蛇似有神。

——张怀谨8、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

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

——张怀谨9、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张彦远11、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张沅《石涛画语录》12、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

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张彦远《法书要录》1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

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刘熙载《艺概》14、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

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项穆《书法雅言》1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张怀谨16、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李嗣真17、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蔡邕《石室神授笔势》18、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扬雄《法言》19、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

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书法三味》20、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项穆《书法雅言》21、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22、字无百日功。

书法名家名言

书法名家名言

书法名家名言1 临池日久,腕力生风,自能神韵入妙。

《画学心法问答》2 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

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燥俱平。

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

下笔作诗,作文,自有头头是道,汨汨其来之势,故知书道,亦足以恢扩才情,酝酿学问也。

清.周星莲《临池管见》3 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

清.杨守敬《学书迩言》4 欲其博也先生,与其肆也宁谨,由谨而专,自专而博,规矩通审,志气和平,寝食不安,心手无厌,虽未必妙入正宗,端越乎名家之列矣。

明.项穆《书法雅言》5 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

始之生者,学历未到,心手相违也;熟而生者,不露蹊径,不随世俗,新意时出,笔底具化工也。

清.冯武《书法正传》6 学书忌浮论而无实功。

“爱而不学知不真,学而不笃得不深。

”清.梁献《学书论》7 差之一毫,失之千里。

苟知其术,适可兼通,心不厌精,手不忘熟。

唐.孙过庭《书谱》8 惟书法无古无今,不名一格,而能卓然成家,盖天资高妙,直在古人上也。

作书作画,老而不衰,自成大家也。

清.钱泳《书学》9 是知书之欲变化也,至诚其志,不息其功,将形著明,动一以贯万,变而化焉,圣且神矣。

明.项穆《书法雅言》10 自古贤哲,勤乎学而立其名,不学即没代而无闻矣。

唐.虞世南《笔髓论》11 熟则骨力强,步伐齐,心胆大,性灵出。

清.梁同书《频罗庵论书》12 大要笔圆字方,傍密间豁,血浓骨老,筋藏内洁,笔笔造古意,字字有来历,日临名书,无吝纸笔,工夫精熟,久自得之。

元.陈绎曾《翰林要诀》13 资分高下,学别浅深。

资学兼长,神融笔畅。

资过乎学,每失颠狂;学过乎资,犹存规矩。

资不可少,学乃居先。

明.项穆《书法雅言》14 古之人不虚老其心力,故其学精而无不至。

北宋.欧阳修《试笔》15 但能精求,自可意得;思之不已,神将告之;理与道通,必然灵应;有志小学,可不勉欤!古之名手,但能其事,不能言其意。

唐.张怀灌《书议》16 学不可不熟,熟不可不化,化而后有自家之面目。

书法的名言

书法的名言

书法的名言书法的名言(1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名言吧,名言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等。

你知道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书法的名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书法的名言11、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2、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张沅《石涛画语录》3、心正则笔正。

——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刘熙载《艺概》5、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

——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6、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扬雄《法言》7、挥毫落笔如云烟。

——杜甫8、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米芾9、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

——范温10、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韩渥书法的名言21.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

2.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3.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当初为什么要开始。

4.优点一天比一天多,缺点一天比一天少。

5.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6.如果有天我们淹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得丰盛。

7.把生活当作游戏,谁游戏人生,生活就惩罚谁,这不是劝诫,而是——规则!8.你看着天空,才发现从七岁起陪着你的那个天空,一直都在你的头顶。

然后,你最后一次的想,会不会云层的上头,真的有那一个城堡。

却又突然间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很可笑。

你终于是明白,原来生活比你想象的是艰难很多。

9.真正的闲,是心灵中超然物外;真正的忙,是工作里浑然忘我。

真正的退,是处世时自然低调;真正的进,是做事中泰然担当。

真正的静,是生命里寂然涤思;真正的动,是世路上毅然向前。

真正的记,是脑海里珍藏印记;真正的忘,是微笑里坦荡无余。

书法名人名言大全

书法名人名言大全

书法名人名言大全[标签:栏目] ,书法名人名言大全1、故学必有法,成则无体,欲探其奥,先识其门。

有知其门不知其奥,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

——张怀灌2、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松年3、阳气明而华壁立,阴气大而风神生。

——王羲之4、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

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朱和羹5、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松年6、笔底深秀,自然有气韵,有书卷气。

——蒋骥7、笔心,帅也,副毫,卒徒也。

——刘熙载8、书法在用笔,用笔在用锋。

——周星莲9、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

——项穆10、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

——沈括11、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米芾12、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

——徐浩13、书之心,主张布算,想像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

——项穆14、故之书道玄妙,必资于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于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冯武15、手与神运,艺从心得。

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朱文长16、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韩渥17、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

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

继采诸美,变动弗拘。

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

——梁谳18、不求形似,正是潜移造化而于天游;近人只求形似,欲似所以愈离。

——恽寿平19、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苏轼20、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孙过庭21、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虞世南22、挥毫落笔如云烟。

——杜甫23、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

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有关书法的名人名言

有关书法的名人名言

有关书法的名人名言书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习书的严肃性。

你知道有哪些是有关书法的吗?以下是小编为你分享的有关书法的名人名言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有关书法的名人名言推荐1) 草书之状也:宛如银钩,飘若惊鸾。

舒翼未发,若举复安。

索靖《草书状》2) 章草源本隶分,而下开楷法,用笔使转流速,较隶分省便,为汉代戕启章奏一种简易通行之字体也。

清.范公勉《书法述要》3) 小楷难,小草犹难。

楷以法胜,草以神胜。

法可勉强合,神非绝迹无行地,不能超脱八法之外,游行九宫之中。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4) 真书以平和为上,而骏宕次之;草书以简净为上,而雄肆次之。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5) 书之求能,且攻真草。

唐.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6) 草即纵心奔放,覆腕转蹙,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

虞世南《笔髓论》7) 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跸蛹,一切变态,非苟然者。

南宋.姜夔《续书谱》8) 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失指多矣。

东汉.赵一《非草书》9) 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属连。

累数十字而不断,号曰连绵,游丝,此虽出于古人,不足为奇,更成大病。

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

其相连处,特别引带。

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而未尝乱其法度。

南宋.姜夔《续书谱》10) 每落笔为飞草书,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殊可骇也,静而观之,神情欢欣可喜耳。

宋.蔡襄《宋端明殿学士蔡忠惠公文集》11) 古人草书,空白少而神远,空白多而神密,俗书反是。

清.刘熙载《艺概》12) 草书结体贵偏而得中。

偏如上有偏高偏低,下有偏长偏短,两旁有偏争偏让皆是。

清.刘熙载《艺概》13) 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形,草又外其中间。

无籍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识便。

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

写书法的名人名言.doc

写书法的名人名言.doc

写书法的名人名言书法的特点、技巧、理论、表达意境极其广泛。

那么有哪些名人名言是可以用来写书法的呢?以下是我分享的写书法的名人名言的内容,希望你喜欢!写书法的名人名言经典1) 夫作字之势,饬甚为难,锋恬来去之则,反复还往之法,在乎精熟寻察,然后下笔。

东晋.王羲之《笔书论十二论》2) 夫任笔成形,聚墨为势,漫作偏欹之相,妄呈险放之姿,疏纵无旧,轻浮鲜著,风斯下矣,复何齿哉。

明.项穆《书法雅言》3) 作字以精,气神为主。

落笔处要力量,横勒处要波折,转捩处要圆劲,直下处要提顿,挑ti处要挺拔,承接处要沉著,映带处要含蓄,结局处要回顾。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4) 故讨论体势,奇偶为无先。

凝重多出于偶,流美多出于奇。

体虽骈必有奇以振其气势;虽散必有偶以植其骨。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5) 夫得射法者,箭乃端而远,用近则中物而深入,为势有馀矣;不得法者,箭乃掉而近,物且不中,入固不深,为势已尽矣。

唐.张怀灌《六体书论》6) 凡作字者,首写一字,其气势便能管束到底,则此一字便是通篇之领袖矣。

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7) 盖谓大字则欲如小书之详细曲折,小字则欲具大字之体格气势也。

南宋.陈栖《负暄野录》8) 作字须有操纵。

起笔处,极意纵去;回转处,竭力腾挪。

自然结构稳惬,所谓百丈游丝在掌中也。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9) 姿之于字,宁失之拙,勿伤于巧;宁失之丑,勿伤于媚。

清.王墨仙《书法指南》10) 作字之势,在乎精思熟察,然后下笔。

东晋.王羲之《笔势论》11) 平者,稳重也。

侧者,取势也。

清.冯武《书法正传》) 迟以取妍,速以取劲,先必能速,然后为迟。

若素不能素,而专事迟,则无神气;若专事速,又多失势。

宋.姜夔《续书谱》13) 古人书有定法,随字形大小为势。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14)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唐.张怀灌《书断》15) 形不变而势所趋背各有情态。

势者,以一为主,而七面之势倾向之也。

a3纸书法内容名人名言

a3纸书法内容名人名言

a3纸书法内容名人名言书法名人名言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刘熙栽《艺概》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

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苏轼《书论》3、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

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陈绎曾《翰林要诀》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刘熙载《艺概》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米芾6、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王妤7、笔下龙蛇似有神。

——张怀谨8、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

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

——张怀谨9.文字不能改写,文字不能乱传。

1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张彦远11、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张沅《石涛画语录》12、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

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张彦远《法书要录》1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

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刘熙载《艺概》14、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

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项穆《书法雅言》1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张怀谨16、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李嗣真17、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蔡邕《石室神授笔势》18、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扬雄《法言》19、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

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书法三味》20、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项穆《书法雅言》21、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名人名言大全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书法名人名言大全
导读:1、书法在用笔,用笔在用锋。

——周星莲
2、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苏轼
3、挥毫落笔如云烟。

——杜甫
4、阳气明而华壁立,阴气大而风神生。

——王羲之
5、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韩渥
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项穆
7、笔心,帅也,副毫,卒徒也。

——刘熙载
8、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孙过庭
9、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柳公权
10、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

——沈括
11、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王妤
12、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刘熙载
13、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

——董其昌
14、笔底深秀,自然有气韵,有书卷气。

——蒋骥
15、气有清浊厚薄,格有高低雅俗。

——刘熙载
16、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刘熙栽
17、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米芾
18、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庄子》
19、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

——项穆
20、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

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刘熙载
21、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

——王僧虔
22、学一半撒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

——郑板桥
23、不求形似,正是潜移造化而于天游;近人只求形似,欲似所以愈离。

——恽寿平
24、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

阴阳既生,形气立矣。

——蔡邕
25、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

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刘熙载
26、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

——徐浩
27、书要心思微,魄力大。

微者条理与字中,大者磅礴乎字外。

——刘熙栽
28、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松年
29、故之书道玄妙,必资于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于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冯武
30、书之大局,以气为主;字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精神乃出。

——姚配中
31、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松年
32、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项穆
33、手与神运,艺从心得。

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朱文长
34、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

结构之道,尤在乎笔法之精妙也。

——佚名
35、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

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刘熙载
36、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

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

——张怀谨
37、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扬雄
38、故学必有法,成则无体,欲探其奥,先识其门。

有知其门不知其奥,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

——张怀灌
39、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键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

——梁谳
40、右军用笔内恹,正锋居多,故法度森严而入神;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半,故精神散朗而入妙。

——丰坊
41、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虞世南
42、旧他拓本与拓手精,则肥瘦不失,精神充足,而紧要在执笔得法,执笔不得法,纵令临古人墨迹,皆无是处也。

——梁谳
43、书之心,主张布算,想像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

——项穆
44、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

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

继采诸美,变动弗拘。

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

——梁谳
45、其有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馀裕,结字峻秀,类于生动,幽若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妙也。

——张怀灌
46、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两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

下笔点画波奈屈曲,皆需一身之力送之。

——卫铄
47、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

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项穆
48、凡临摹须专力一家,然后以各家总览揣摩,自然胸中餍饫,腕下精熟。

久之眼光广阔,志趣高深,集众长以为己有,方得出群境地。

——朱和羹
49、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

学书即成,且氧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揩式。

——黄庭坚
50、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

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朱和羹
51、习古人书,必先专精议一家。

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

——王淑
52、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

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书法三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