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湘教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秦岭—淮河线1.地理区域与地理界线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5)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8)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9)水田与旱地分界线(10)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2.秦岭与淮河3.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二、四大地理区域1.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2.四大地理区域第二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一、北方地区1.区域概况(1)位置: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东临渤海、黄海;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2)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北部(3)面积:约占全国的20%(4)人口:约占全国的40%2.自然环境特征(1)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2)本区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3.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产品(1)农业生产条件:地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热量较少,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2)耕地类型:旱地为主(3)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般只能一年一熟,长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4)主要农作物:长城以北: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5)温带水果和地方特产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地方特产: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等(6)重要农业地区和林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我国重要的林区: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4.矿产资源与工业生产(1)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2)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3)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5.人文旅游资源:西安、北京、洛阳、开封为著名古都,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二、南方地区1.区域概况(1)位置:大体上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濒临黄海和东海,南面濒临南海;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2)范围: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3)面积:约占全国25%(4)人口:约占全国55%(5)民族: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2.自然环境特征(1)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交错,西部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2)平原地区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3)山地丘陵区大多植被繁茂,景色秀丽(4)本区属亚热带及热带季风气候3.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产品(1)农业生产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2)主要物产: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等水产品和热带作物产区(3)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4.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铜矿:云南东川、江西德兴铝土:广西平果钨矿:江西大余汞矿:贵州铜仁锡矿:云南个旧锑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铅锌矿:湖南常宁水口山5.水能资源:分布在本区中西部地区,蕴藏量极为丰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一、西北地区1.区域概况(1)位置:大体上位于我国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深居内陆,与多个国家接壤;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2)范围: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大部分,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北部(3)面积:约占全国的30%(4)人口:约占全国的4%(5)民族: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2.自然环境特征(1)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2)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3)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4)太阳辐射强,气温冷热变化剧烈3.农牧业生产状况(1)畜牧业: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2)灌溉农业: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4.矿产资源:白云鄂博的稀土、金昌的镍、鄂尔多斯的能源矿产、克拉玛依和南疆的石油、石嘴山的无烟煤、伊敏河和霍林河的褐煤等二、青藏地区1.区域概况(1)位置:大体上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2)范围: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3)面积:约占全国的25%(4)人口:约占全国的1%(5)民族:藏族的主要聚居区2.自然环境特征(1)“高寒”是本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2)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3)多珍稀动物,但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3.农牧业生产状况(1)我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2)农业区多分布于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4.交通运输条件(1)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构成了一个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网(2)青藏铁路(20XX年10月全线铺通)(3)以拉萨为中心的航空网络5.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工农业发展: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区域的农业,西宁、柴达木盆地、拉萨、林芝等地(区)的工矿业,都已具有相当规模(2)成为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的宝地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1.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2.面积:土地面积78.8万千米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3.绝对位置(1)大体位于120°E~135°E、40°N~53°N(2)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主要位于中温带4.相对位置(1)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2)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5.地理位置的影响及其重要性二、地形特征1.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2.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1)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2)中间是山地和丘陵(3)内部是广阔的平原三、气候特征1.属温带季风气候(1)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2)降水多集中在夏季(3)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我国降雪较多的地区2.气温、降水的空间分布(1)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2)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四、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为例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一、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不均匀(1)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2)山区人口偏少,属于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2.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1)主要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满族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2)主要少数民族分布:满族分布广泛;蒙古族分布在西部;回族主要分布在中部;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长白山两侧;鄂温克族分布在西北端;鄂伦春族分布北部山区;赫哲族分布在三江平原二、城市分布1.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2.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沿线地区3.主要城市(1)哈尔滨: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2)长春: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3)沈阳: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一、农产品生产基地1.农业生产条件: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2.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3.主要农产品(1)玉米:发展较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2)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左右,总产量占全国的2/5强(3)甜菜:黑龙江省是我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总产量占全国的1/3强,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二、重工业基地1.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2.传统工业的衰退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一、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与陆地组成2.地形与气候3.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与大规模填海造地4.人口与历史二、发达的交通运输1.国际航运中心2.国际航空中心3.陆上交通便捷三、先进的现代服务业1.发达的旅游业2.国际信息、会议和展览中心3.发达的传媒业和教育四、国际经济贸易中心1.香港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理条件2.经济特色与产业构成3.世界著名的自由港4.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五、祖国内地与香港的互补双赢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一、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与陆地组成2.澳门回归3.填海造地二、“海上花园”1.幽雅环境2.旅游发展3.经济特征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中国的“南大门”2.便利的交通运输3.对外开放的窗口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1.外向型经济的发展2.区域中心城市——广州3.经济特区——深圳4.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产业特色及其与港澳的联系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1.地理位置与范围2.优越的自然环境3.雄厚的经济基础4.密切的内外联系5.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1.上海的经济特色与地位2.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3.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1.北翼:以南京为中心的区域发展2.南翼:以杭州为中心的区域发展四、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协调发展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一、城市群概况1.地理位置2.空间关系3.交通联系二、三市的发展差异1.长沙市的发展特点2.株洲市的发展特点3.湘潭市的发展特点三、三市的发展联系1.长株潭一体化建设2.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一、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特征2.主要河流3.气候特征二、政治文化中心1.历史文化名城(1)历史上形成独特文化的成因(2)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2.政治和对外交流中心3.文化中心三、城市建设成就1.城市设施建设2.经济结构特征3.城市环境建设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一、位置与范围1.地理位置2.地理范围(钓鱼岛属于台湾省,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3.台湾海峡二、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特征:以山地为主2.气候特征: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3.河流特征4.自然资源丰富三、发展中的经济1.农业结构变化2.工业特征3.交通与旅游四、人口与城市1.居民特征2.主要城市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一、位置与范围1.地理位置:位于我国西北边陲,边境线漫长,与8个国家接壤2.地理范围: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3.西部大开发二、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特征:以山地和盆地为主,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2.气候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很大3.河流特征:多内流河,多咸水湖4.资源特征: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三、社会经济面貌1.农业特征: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啤酒花和甜瓜生产基地,以及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生产基地2.工业特征:建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观4.第三产业的发展四、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和湖泊干涸、耕地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2.治理措施:休耕、轮牧、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等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一、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特征2.气候特征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1.主要自然灾害2.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1.生态环境恢复措施2.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市的建设四、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1.建设水利基础设施2.建设煤电基地3.大力发展旅游业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一、自然地理概况1.位置与范围2.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3.水土流失严重二、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1.传统地域文化2.现代生活方式三、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1.水土流失的整治,环境质量提高2.建设能源基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3.城市化建设加快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一、自然地理概况1.位置与范围2.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3.水土流失严重二、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1.传统地域文化2.现代生活方式三、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1.水土流失的整治,环境质量提高2.建设能源基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3.城市化建设加快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一、基本国情1.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特色突出2.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较少3.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区域特色1.沿海地区的特色2.沿边地区的特色3.长江、黄河流域的特色1.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2.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事务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生态环境问题突出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措施。

八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湘教版)

八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湘教版)

八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1、秦岭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

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0℃>0℃河流的封冻结冰(有结冰期)不结冰(无结冰期)年降水量的大小<800毫米>800毫米耕地的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的熟制两年三熟、一年一熟或两熟一年两熟或三熟居民的主食面食大米3、根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把我国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4、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

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与黄土高原一起被称为“黄土地”。

农业以旱作农业为主,长城以北,春小麦;长城南,冬小麦。

5、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的河流有黑龙江(结冰期最长)、黄河(含沙量最大)。

北方地区由于缺水,对工农业生产不利。

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

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重要的林区。

6、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7、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大庆油田(最大)、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

山西是我国产煤最多的省。

8、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9、南方地区地势西高东低。

主要的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等。

10、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有小面积的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mm。

长江(水量最大)、珠江(汛期最长),含沙量小。

平原地区有“水乡”之称。

11、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是我国商品粮基地。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答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答案)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1、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小麦),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南方),春小麦主要分布在(北方),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是(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成都平原)。

经济作物中,棉花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华南)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花生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两省;油菜的最大产地是(长江流域)。

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和(四川盆地),其最大产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甜菜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北部),茶叶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主要的产茶省是(福建、浙江、云南)。

2、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是(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主要盛产(花卉、蔬菜、水果、畜禽、水产)。

3、我国的四大牧区和其优良畜种分别是(内蒙古)牧区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的(细毛羊)、(伊犁马)、(青海)牧区的(青海牦牛)、(西藏)牧区的(西藏牦牛)。

我国东部和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是(湖南、河南、四川)。

4、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加速发展能源工业)。

我国的第一大能源是(煤炭),第二大能源是(石油),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我国煤炭产量最多的省是(山西),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是黑龙江(大庆)油田,并在中国储油田中堪称(“至尊”),还有山东的(胜利)油田、河南和山东交界处的(中原)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等,也是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5、水力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

近二十年来,在全国各地新建了大批水电站,主要集中在水力资源丰富的(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松花江)的上游。

6、我国钢铁工业基地主要有东部沿海的(鞍山、本溪、京津唐和上海)等,有长江沿岸的(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等,有黄河流域的(包头、太原)等,其中(包头)有草原钢城之称。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秦岭—淮河线、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南—北)、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北—西北)、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划分的主导因素: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划分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主导因素是季风(降水),划分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地区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3、400mm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

东南半壁——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水热配合较好,是我国的主要种植业区。

西北半壁——地处内陆,大部分地区缺水严重,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区。

4、不同地区景观: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西北:干旱;青藏:高寒;第六、七、八章认识区域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两面与朝鲜、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呈半环状的三带。

“白山黑水”白山是指长白山,山顶的天池是火山活动形成的。

黑水是指黑龙江,最长的支流是松花江。

3、气候特征: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②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为主)与寒温带(温度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4、植被特征: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林区,典型值被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及草甸草原等。

5、环境问题:水土流失(黑土流失),森林面积减少,生态恶化、环境污染。

【人口与城市】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山区人口偏少。

东北地区人口增长与中国近代史上的“闯关东”有关。

2、民族分布: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东北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

旗袍是满族女性的民族服饰。

3、城市分布特点: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滨洲线和滨绥线沿线地区。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绝对精品)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绝对精品)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秦岭—淮河线1、秦岭一淮河一线自西向东通过的省区: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0℃>0℃河流的封冻有结冰期无结冰期年降水量的大小<800毫米>800毫米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耕地的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地形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系情况黄河水系长江水系水文特征汛期短、流量小、含沙量多,水位变化大汛期长、流量大、含沙量少,水位变化小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的熟制两年三熟、一年一熟或两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的经济林木苹果(水果)、甜菜(糖料)、花生(油料)柑橘(水果)、甘蔗(糖料)、油菜(油料)主要的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居民的主食以面食为主以米饭为主2、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南—北)、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北—西北)、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划分的主导因素: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划分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主导因素是季风(降水),划分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地区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3、400mm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

东南半壁——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水热配合较好,是我国的主要种植业区。

西北半壁——地处内陆,大部分地区缺水严重,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区。

4、不同地区景观: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西北:干旱;青藏:高寒;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面积占全国20% 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40% 占全国55%位置范围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包括:东北平原(多沼泽地、荒地、黑土和冻土);华北平原(风沙、旱涝、盐碱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资源丰富)、太行山。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一、农业及其主要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种桑养蚕、栽培茶树的国家。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1、粮食、肉类、花生、油菜子、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棉花人均超世均。

2、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但基础设施仍较薄弱。

3、农业生产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四、主要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商品粮基地1、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2、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因地制宜:丘陵―副业、经济林;山地―林业;平原盆地―种植业;高原―畜牧业;水域―渔业第二节工业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二、我国工业的发展1、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2、新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旧中国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城市,新中国一方面加强了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和工业中心的建设,另一方面在中部、东北和西北地区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三、能源工业的分布1、最大能源的煤炭工业分布:(1)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山西省是我国产煤最多的首。

(2)基地:山西的大同、阳泉;河北的开滦、峰峰;河南的平顶山;内蒙古的霍林河;黑龙江的鸡西、鹤岗;贵州的六盘水、江苏的徐州;安徽的淮北、淮南。

2、第二大能源的石油工业分布:(1)基地:黑龙江的大庆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山东的胜利油田;河南和山东交界的中原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陕西和内蒙交界的神府―鄂尔多斯油田(2)新疆是未来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

3、潜力巨大的水能开发地区: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松花江的上游。

四、钢铁工业的分布:钢铁工业大多分布在铁矿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如辽宁的鞍山、四川的攀枝花、湖北的武汉;上海宝钢有靠近市场和便利的海运等条件。

湘教版八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

湘教版八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一)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西藏自治区。

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3、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低于0°高于0°年降水量少多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流量小大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耕地类型旱地水田粮食作物小麦水稻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传统体育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第一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一、位置范围:以东渤海、黄海,以南秦岭、淮河,以西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北内蒙古高原:范围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面积20%;人口40%,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河湖。

二、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判别:湿润、半湿润。

八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湘教版)

八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湘教版)

八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1、秦岭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

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0℃>0℃河流的封冻结冰(有结冰期)不结冰(无结冰期)年降水量的大小<800毫米>800毫米耕地的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的熟制两年三熟、一年一熟或两熟一年两熟或三熟居民的主食面食大米3、根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把我国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4、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

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与黄土高原一起被称为“黄土地”。

农业以旱作农业为主,长城以北,春小麦;长城南,冬小麦。

5、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的河流有黑龙江(结冰期最长)、黄河(含沙量最大)。

北方地区由于缺水,对工农业生产不利。

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

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重要的林区。

6、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7、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大庆油田(最大)、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

山西是我国产煤最多的省。

8、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9、南方地区地势西高东低。

主要的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等。

10、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有小面积的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mm。

长江(水量最大)、珠江(汛期最长),含沙量小。

平原地区有“水乡”之称。

11、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是我国商品粮基地。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第一章中国的产业§1.1 农业——让“土地奉献”的产业,是我国的产业1 农业可分为业、业、业和林业,其中我国业比重大,业比重小;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3 我国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有:;4 课本第5页的图1—6,找出五大商品粮基地,并说出主要的粮食作物及其熟制;56农产品出口基地:我国沿海的山东半岛、等地,近年来,这些地区的农产品出口不断增加,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7 我国的畜牧业分畜牧业和畜牧业,其中四大牧区是,请在图中指出位置,以及代表的优良牲畜品种;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地是;§1.2 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1 我国工业产品居世界首位的有:;2我国能源工业生产中:能源供应不足与浪费并存,必须贯彻并举的方针;3 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0%以上。

是我国第二大能源,水电站主要集中在水力资源丰富的河流;§1.3 高技术产业1中国进入了世界十大高技术出口国之列。

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呈现出趋势。

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现已跃居世界第位。

2 制造业中的第一大部门是;3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分布形成三大高技术产业带和四大密集区:§1.4 交通运输业——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1 课本21页活动1;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门对门”的服务,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

国道编号:1代表;2代表;3代表;3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

适宜于长距离运送客、货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记忆主要的东西铁路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及主要的铁路枢纽;课本24页活动1;4 海洋运输:运费最低。

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航线和航线两大部分。

北方沿海航线以为中心;南方沿海航线以中心。

5管道运输:管道是适宜于运输液体和气体等物资的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

西气东输。

6交通方式的选择。

课本28页活动3。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1 “祖国心脏”——北京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对外交往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绝对精品)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绝对精品)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秦岭—淮河线2、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南—北)、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北—西北)、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划分的主导因素: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划分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主导因素是季风(降水),划分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地区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3、400mm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

东南半壁——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水热配合较好,是我国的主要种植业区。

西北半壁——地处内陆,大部分地区缺水严重,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区。

4、不同地区景观: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西北:干旱;青藏:高寒;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第六、七、八章认识区域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两面与朝鲜、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呈半环状的三带。

“白山黑水”白山是指长白山,山顶的天池是火山活动形成的。

黑水是指黑龙江,最长的支流是松花江。

3、气候特征: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②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为主)与寒温带(温度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4、植被特征: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林区,典型值被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及草甸草原等。

5、环境问题:水土流失(黑土流失),森林面积减少,生态恶化、环境污染。

【人口与城市】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山区人口偏少。

东北地区人口增长与中国近代史上的“闯关东”有关。

2、民族分布: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东北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

旗袍是满族女性的民族服饰。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散布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反应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1)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着落。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散布,逐级降落。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出现明显的差异。

(1)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散布特点;(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散布特点;(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3、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限,以北和以南地区均有明显的差异。

(1)秦岭——淮河以北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

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水运仍旧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3)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地区主要植被不同的原因:气温顺降水的影响(气候);河流流量不同的原因:降水的影响(4)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中(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限,是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限。

四大地理区域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重点记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根据和名称)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点与农业黑土地黄土地1、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势:北方地区的地势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冰冷;夏季炎热。

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4、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复习提纲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1月0℃等温线(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6)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8)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9)水田与旱地分界线(10)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四大地理区域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或平均海拔)北方地区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4.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5.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6.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7.年降水量:400-800毫米。

8.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春小麦),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10.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谷子。

11.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北方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12.黑龙江省大庆油田。

辽宁省—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

华北油田。

陕西省—神府煤矿。

山西省—大同、阳泉、西山煤矿。

山东省胜利油田。

山东省与河南省交界处的中原油田。

14.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北方最大)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15.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石油化学工业)16:著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17.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含沙量最大是黄河。

18.耕地以旱地为主。

19.产煤最多的是山西,产石油最多的是黑龙江。

南方地区(有色金属基地)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3.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1.当前,我国的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2.我国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3.我国农田灌溉面积已占农田总面积的40%。

4.我国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建立了大量的高产稳产农田。

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了新的农业基地。

5.我国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还建立了许多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农产品基地。

6.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郊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7.根据播种时期不同,小麦有春小麦和冬小麦之分。

8.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9.我国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

10.经济作物通常具有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商品性强等特点。

11.我国沿海的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等地,盛产花卉、水果、蔬菜、畜禽、水产等产品。

12.“外向型农业”是指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农业,所生产的农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13.“旅游农业”又称观光农业,是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消遣性农事活动。

14.“生态农业”、“精确农业”等新型农业也在蓬勃发展。

15.草场资源丰富为我国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是世界畜牧业大国之一。

16.我国西部、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

17.内蒙古(内蒙古)、新疆(新)、青海(青)、西藏(藏)是我国四大放牧区。

18.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19.农耕区饲料资源丰富,饲养的牲畜要占全国总数的80%。

20.除养鸡外,大规模养鸭、鹅等水禽,也是家禽饲养的一大特色。

21.四川(川)、湖南(湘)、河南(豫)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22.我国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23.过去,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省中南部地区,轻纺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地少数沿海城市。

24.新中国建立后,加强了东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兴的建设;在中部地区和东北腹地,扩建和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25.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0%以上。

26.在各省中,山西省(晋)的煤炭产量最高。

27.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在我国能与生产和消费总量中仅次于煤炭。

28.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发现并开发了一系列大、中型油田。

29.黑龙江省(黑)的大庆油田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山东省(鲁)的胜利油田、河南省(豫)与山东省(鲁)交界处的中原油田、河北省(冀)的华北油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的克拉玛依油田等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30.水力是我国的重要能源资源。

31.近20年以来,我国各地兴建了大批水电站,主要集中在水利资源丰富的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松花江上游。

32.我国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焦煤资源,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33.我国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在东部沿海的有鞍(山)本(溪)、京津唐(山)和沪宁杭等,长江沿岸的有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等,黄河流域的有包头、太原等。

34.机械工业是我国主要制造工业部门之一。

35.过去,我国机械工业以修配为主,85%集中在沿海城市。

36.我国辽宁、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地区已建设成为全国性的大型机械工业基地。

37.我国纺织业已经形成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的完整系统。

38.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等地是主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

39.中国进入了世界十大高技术出口国之列。

40.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高技术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高技术农业蓬勃兴起。

41.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现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42.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高技术产业带。

43.到2010年,我国将要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即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和以西安——杨陵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44.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

45.大都市内部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出租车、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缆车、公共汽车。

46.我国东部地区地势相对平缓,有利于发展铁路运输。

47.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沿海航线和远洋航线两大部分。

48.南方沿海航线以大连和上海中心;南方沿海航线以广州和香港中心。

49.管道运输的优点是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50.航空运输具有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那就是速度快、舒适、安全。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51.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52.北京市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百余所高等学府,此外,还有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等众多文化场所。

53.北京市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54.天津市位于北京市的东南,是首都的门户。

55.河北省怀抱北京、天津两市。

56.河北省因处黄河之北而得名。

57.它的中南部属于华北平原。

58.春秋战国时期,河北省北部属于燕国,南部属于赵国,故人们称河北省为“燕赵大地”。

59.河北省是我国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

60.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南部,南抱渤海,东濒黄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61.辽中南地区,是全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

62.山东省简称鲁,又称“齐鲁”。

63.山东省(鲁)的对虾、扇贝、鲍鱼等海珍品的产量和出口量皆居全国第一位。

64.济南被称为“泉城”,全市“七十二名泉”中,以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久负盛名。

65.青岛被称为“黄海明珠”,又被称为“东方瑞士”。

66.山东省的旅游景点有牡丹之乡——大明湖、三孔、水泊梁山、青岛海滨、崂山、蓬莱阁、长岛自然保护区、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天尽头等。

67.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长江穿过省境南部注入东海。

68.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我国大陆南北海岸线的重点,除西南部有少量的低矮的丘陵外,全境地形坦荡,平均海拔高度只有4米左右。

69.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部为水网密布的杭嘉湖平原,西南和南部为丘陵、山地。

70.浙江省海岸线曲折,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区。

71.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72.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

73.台湾省的民族以汉族为主,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

74.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而不是日本领土。

75.台湾省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现在出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国家分裂法》来制止“台独”行为。

76.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南北长394千米,东西最大宽度144千米,面积35808平方千米。

77.台湾岛内约1/3为平原,2/3为山地。

78.玉山是台湾最高的山;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

79.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

80.台湾省平均气温为22℃。

81.台湾森林覆盖率为55%。

82.台湾的矿产资源主要为煤、金、铜、石油、硫磺等。

83.台湾省的台北市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最大的城市。

84.高雄市是台湾第二大城市,也是最大港口。

85.台南市台湾省最早的城市。

86.台湾省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台湾省的西部。

87.广东省是华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88.香港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89.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香港岛面积80平方千米,平原仅占香港土地总面积的1/6。

90.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对外贸易一向是香港的主导产业。

91.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现有银行180余家,已形成比较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

92.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有许多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93.香港与内地的联系相当便利,有京九铁路与广深铁路和内地相连,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地隧道,日常交通非常便利。

94.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性会议中心和展览中心。

95.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96.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

97.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建筑业等。

98.澳门的代表建筑是大三巴牌坊。

99.广西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

100.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是我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以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

第三章:陆疆万里行101.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东与朝鲜、俄罗斯交界。

102.从地形来看,东南部是著名的长白山地,西北部是连阔的松辽平原。

103.黑龙江南与吉林省山水相连,其地表结构成山环水绕、平原居中的特点。

104.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边缘的大兴安岭山地,降水较多,森林茂盛,中部的多数地方水草丰茂。

105.新疆昼夜气温相差大,地形为“三山夹两盆”,三山指: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两盆指: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106.西藏自治区分布在青藏高原,首府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107.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疆,这里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气候的垂直差异尤为显著。

第四章:黄河万里行108.青海省是我国两条大河的发源地。

109.青海省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110.甘肃省南依青藏高原,北连内蒙古高原,东部是起伏较大的黄土高原,西部乌鞘岭以西、祁连山与龙首山、合黎山之间为著名的河西走廊。

111.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贺兰山纵观西北,六盘山绵延南部,这里的人民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

112.陕西省南部是高耸险峻的秦岭山脉和宽窄不一的汉江谷地,而中部,则是被称为“关中”的渭河平原。

113.山西省位于华北平原西侧、黄河中游以东的黄土高原上,因地处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114.这里最著名的矿产就是煤矿。

115.河南省地处中原,号称“天下之中”,黄河在此注入渤海。

第五章:长江万里行116.四川省人口众多。

117.重庆市主城区是一座古老的山城,也是我国最年轻、最大的直辖市。

118.贵州省地处云南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阴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

119.湖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120.湖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121.湖南省三面环山,湘、资、沅、澧四水汇聚于洞庭湖。

122.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123.江西省境东、南、西三面环山,呈向北开口的盆状地形。

124.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地处长江下游,淮河自西向东穿越省境北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