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模典型结构
第三章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
![第三章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https://img.taocdn.com/s3/m/d6653a522af90242a895e5ee.png)
回弹性的表现形式: (1) 卸载前板料的内半径与凸模的半径吻合,在卸载后增加。 (2)
卸载前弯曲中心角与凸模顶角相吻合,卸载后变化。
第三章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
二、影响回弹的因素 1.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屈服点 越高,弹性模量E越小,弯曲变形的回弹也越大。 2.相对弯曲半径
第三章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
3. 从工艺上采取措施 (1)采用热处理工艺 (2)增加校正工序
第三章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
4. 从模具结构采取措施 (1) 补偿法
(2)校正法
第三章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
(3) 纵向加压法
第三章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
第四节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定义:弯曲件的工艺性是指弯曲件的形状、尺寸、材料的选用及技术 要求等是否满足弯曲加工的工艺要求。具有良好冲压工艺性的 弯曲件,不仅能提高工件质量,减少废品率,而且能简化工艺 和模具结构,降低材料消耗。
第七节 弯曲模工作部分设计
一、凸、凹模的圆角半径及凹模的深度
第三章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
1、凸模的圆角半径
2、凹模的圆角半径
第三章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
二、凸凹模间隙 弯曲有色金属时 Z=tmin+ct 弯曲黑色金属时 Z=tmax+ct
第八节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与公差
(1)弯曲件外形尺寸的表注 当弯曲件为双向对称偏差时,凹模尺寸为
1 d Ld (L 2 Δ)0
第三章 弯曲工艺及弯曲模
当弯曲件为单向偏差时,凹模尺寸为
凸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寸为
3 d Ld (L 4 Δ)0
成型机械与模具设计 第九章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成型机械与模具设计 第九章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0fb6fe770bf78a65295434.png)
r/t越小,表明弯曲变形程度越大。
④ 在变形区中,板料变形后将产生厚度变薄的现象,r/t越
小,厚度变薄越大 板料厚度由t变薄至t1,其比值η=t1/t称为变薄系数。
⑤ 变形区内板料横断面的变化视板料的宽窄有
所不同。
在宽板弯曲 (B/t>3)时,横断面形状几乎不变, 仍然保持矩形如图9.5(b)所示; 而窄板弯曲(B/t<3)时,断面由矩形变成了扇形, 如图9.5(a)所示。
9.2.2 弯曲件的滑移
在弯曲过程中,因弯曲件各边所受到的摩擦
力不等而出现的弯曲件沿凹模边缘左右滑动 的现象称为滑移。
1.滑移产生的
原因
弯曲,造成摩擦 力不等,弯曲件 向接触面大的一 边滑移,如图 9.14所示。 图9.14 不对称工件弯曲时毛坯的滑移
① 不对称工件的
② 在V形弯曲中,若
图9.1所示为弯曲产品实例。
图9.1 弯曲典型零件
最常见的弯曲加工如图9.2所示。
本章主要介绍普通压力机上进行压弯的弯曲工
艺和弯曲模的设计。
图9.2 各种弯曲形式
9.1 弯曲的基本原理
9.1.1 弯曲变形过程
图9.3所示为V形件的校正弯曲过程图
图9.3 V形件校正弯曲过程
1.弹性变形阶段
模,在整个弯曲过程中将 弯曲件压紧,减少或消除 回弹,如图9.18所示。
③ 采用装有定位销的弯
图9.18 装有弹顶装臵的弯曲模 1. 凸模 2. 凹模 3. 弹顶装臵
曲模,如图9.19所示, 弯曲件不能移动。
1.凸模 2.凹模 3.定位销 图9.19 装有定位销的弯曲模
9.2.3 弯裂
产生裂纹的原因有板料塑性差;弯曲件弯曲半
弯曲模典型结构
![弯曲模典型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660a0d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e.png)
适用于两直边相差不大的V形弯曲件。
一. 单工序弯曲模
L形弯曲
垂直于一直边方向的弯曲,称为L形弯曲。 ➢模具结构 ➢特点
固定长边,弯曲短边。 ➢缺点
竖边无法得到校正,因而回弹较大。
一. 单工序弯曲模
➢整改措施
➢适用场合 两直边长度相差较大的V形弯曲件。
一. 单工序弯曲模
U形弯曲
一般U形弯曲
➢模具结构
➢特点
有回弹现象,
工件不会包在凸模
上,无需卸料装置。
两竖边无法
得到校正,回弹较 1-模柄;2-下模座;3-凸模;4-推杆;5-凹模;6-下
大。
模座;7-顶杆;8-顶件块;9-圆柱销;10-定位销
一. 单工序弯曲模
➢当底面无平面度要求时,可省去顶件装置,使弯曲 件直接从凹模孔落下。
向下漏料的U形弯曲模 1-凸模 2-定位块 3-凹模 4-下模座
§3-2 弯曲模典型结构
一. 单工序弯曲模
V形弯曲
V形弯曲
沿弯曲件的角平分线方向弯曲,优点 ✓ 结构简单,在压力机上安装调整方便。 ✓ 对材料厚度公差要求不严。(因凸、凹模之间的
间隙是靠调节压力机的装模高度来控制的) ✓ 可实现校正弯曲,弯曲件的回弹小,平面度好。
一. 单工序弯曲模
弯曲角<90°的U形弯曲(闭型弯曲)
➢模具结构
➢动画演示
一. 单工序弯曲模
帽形弯曲
两次单工序模弯曲成形
➢弯成U形
➢弯成帽形
一. 单工序弯曲模
Z形弯曲
二. 连续弯曲模
模具结构
动画演示
三. 复合弯曲模
帽形件也可采用复合模一次弯曲成形
第3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
![第3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https://img.taocdn.com/s3/m/b4f97607fc4ffe473368abae.png)
总之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主要因素如下:
⒈ 材料的机械性能;
⒉ 板材纤维的方向性;
⒊ 弯曲件的宽度; ⒋ 板材的表面质量和剪切断面质量;
⒌ 弯曲角;
⒍ 板材的厚度。 最小弯曲半径可按表3-1选取
表3-1 最小弯曲半径rmi
3.2.2、弯曲时的回弹及控制回弹的措施 1、弯曲回弹现象 弯曲回弹现象产生于弯曲变形结束后的卸载过程,是由其内部产生 的弹性回复力矩造成的。弯曲件卸载后的回弹,表现为弯曲件的弯曲 半径和弯曲角的变化,如图3-6所示。
(a )
(b ) (c) 图3-25 防止尖角处撕裂的措施
0 绪论 一、冲压概念
图3-26所示的零件,根据需要设置了工艺孔、槽及定位孔。图(a) 所示工件弯曲后很难达到理想的直角,甚至在弯曲过程中变宽、开 裂。如果在弯曲前加工出工艺缺口(M×N),则可以得到理想的弯 曲件。图(b)所示的工件,在弯曲处预先冲制了工艺孔,效果与 图(a)相同。图(c)所示的工件,要经过多次弯曲,图中的D是 定位工艺孔,目的是作为多次弯曲的定位基准,虽然经多次弯曲, 该零件仍保持了对称性和尺寸精度,
0 绪论 一、冲压概念
凸模下行,减小到r/t>200时,板料处于线形弹塑性状态,
即板料中心几附近区域为弹性变形,其他部分为塑性变形, 弯曲进行至r/t值大约在(200>r/t>5)时,板料进入线形全塑
性弯曲状态。
当其进一步减小到r/t3~5时,则为立体塑性弯曲,此即模 具弯曲最终状态。
• 窄板(b/t3)弯曲时,宽度 方向可以自由变形,故其应 力b0,内外层的应变状态 是立体的,应力状态是平面 的。 • 宽板(b/t>3)弯曲时,由于 宽度方向材料不能自由变形 (宽度基本不变),即
典型弯曲模具图库
![典型弯曲模具图库](https://img.taocdn.com/s3/m/c9f79d3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c.png)
典型弯曲模具图库[1]Z 形件弯曲模模具图形工作原理:Z形件弯曲模,在冲压前活动凸模10在橡皮8的作用下与凸模4端面齐平。
冲压时活动凸模与顶板1将胚料夹紧,并由于橡皮的弹力较大,推动顶板下移使胚料左端弯曲。
当顶板接触下模座11后,橡皮8压缩,则凸模4相对与活动凸模10下移将胚料右端弯曲成形。
当压块7与上模座6想碰时,整个工件得到校正。
要紧结果构成分析:零件名称1 带柄矩形上模座2 凸模支架3 销钉4 弹簧片5 支撑块6 轴形凸模7 定位架8 垫块10 销轴11 顶件块12 弹顶器13 凹模支架工件图[2]圆形件弯曲模模具图形工作原理:直径d小于等于5mm的小圆形件弯小圆的方法是先弯成U形,再将U形弯成原形。
用两套简单模弯圆的方法见图a。
由于工件小,分两次弯曲操作不便,故可将两道工序合并。
图b为有侧楔的一次弯圆模,上模下行,芯棒将坯料弯成U形,上模继续下行,侧楔推动活动凹模将U形弯成圆形。
图c所示的也是一次弯圆模。
上模下行时,压板将滑块往下压,滑块带动芯棒将坯料弯成U形。
上模继续下行,凸模再将U行弯成圆形。
假如工件精度要求高,能够旋转工件连冲几次,以获得较好的圆度。
工件由垂直图面方向从芯棒上取下。
要紧结果构成分析:零件名称1 凸模2 压板3 芯棒4 坯料5 凹模6 滑块7侧楔8 活动凹模工件图[3]带摆块的U 形件弯曲模模具图形工作原理:此图所示为两次弯曲复合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凹模下行,利用活动凸模的弹性力先将坯料弯成U形。
凹模继续下行,当推板与凹模底面接触时,便强迫凸模向下运动,在摆快作用下最后压弯成U形,缺点是模具结构复杂。
要紧结果构成分析:零件名称1 凹模2 活动凸模3 摆块4 垫板5 推板工件图[4]铰链件模具图形工作原理:预弯模如图a所示。
卷圆的原理通常是使用推圆弯曲模法。
图b是立式卷圆模,结构简单。
图c是卧式卷圆模,有压料装置,工件质量较好,操作方便。
要紧结果构成分析:零件名称1 斜楔2 凹模3 凸模4 弹簧工件图[5]带摆动凹模的弯曲模模具图形工作原理:图形状弯曲件的弯曲模关于其它形状的弯曲件,由于品种繁多,其工序安排与模具设计只能根据弯曲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材料的性能与生产批量等来考虑,不可能有一个统一不变的弯曲方法。
第3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
![第3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https://img.taocdn.com/s3/m/86a37d6027d3240c8447efd9.png)
1.V形件弯曲模
图4-39 无压料装置的V形件弯曲模 1—模柄 4 、7 —定位板 2 —上模座 5 —下模座 3 —导柱导套 6 —凹模 8 —凸模
1—顶杆 4 —凸模
有压料装置的V形件弯曲模(avi4-3) 2 —定位钉 3 —模柄 5 —凹模 6 —下模座
图4-40 防止毛坯偏移的措施
图4-41 带顶料及定料销的弯曲模 1—凹模 2 —顶板 3 —定料销 4 —凸凹模 5 —反侧压块
第五节 弯曲力计算
一.校正弯曲时弯曲力计算
F=qA
式中: F—校正弯曲力(N); A— 校正部分投影面积(mm2); q—单位面积上的校正力(MPa), 值可按表3-4选取。 图3-35 校正弯曲示意图
四.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 对于自由弯曲
F压机≥ 1.3(F自+Q)
式中 F压机—选用的压力机公称压力(kN); F自—自由弯曲力(kN); Q—有压料或顶件装置的压力(kN).
式中:δ — 伸长率; r — 弯曲件内表面圆角半径(mm); η— 变薄系数; t — 材料厚度(mm); ρ—应变中性层曲率半径(mm) 。
则弯曲半径 r= ρ(1+δ)- ηt 若以断面收缩率Ψ表示变形程度,则Ψ与δ有如下关系: δ= Ψ/(1- Ψ) 根据式(4-15), ρ=(r/t+ η/2)ηβt,当板料宽度大于板料厚度3 倍时,则 ρ=(r/t+ η/2)ηt 将上式与式(4-19)代入式(4-18),化简后得:
3.弯曲件上孔的位置
t < 2mm, l ≥ t; t ≥ 2mm, l ≥ 2t.
图4-33 弯曲件上的孔边距离
4.弯曲件上增添工艺孔和工艺槽
图4-34 防止尖角处撕裂的措施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https://img.taocdn.com/s3/m/daca906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3.png)
弯曲后断面变化
⒊ 弯曲件中性层位置
在计算弯曲件的毛坯尺 寸时,必须首先确定中性层 的位置,中性层位置可用其 弯曲半径ρ确定,ρ可按以下 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 ρ—中性层弯曲半径,mm; r—内弯曲半径,mm; t—材料厚度,mm; x——中性层位移系数,查表。
中性层位移系数
三、弯曲件展开长度
1.定义: 弯曲件在弯曲之前的展平尺寸。 2.作用:是零件毛坯下料的依据,是加工出合格
零件的基本保证。
3.计算:只需计算中性层展开尺寸即可。
(1)对于圆角半径r>0.5t的弯曲件展开长度 根据弯曲前后中性层尺寸不变的原则计算,
即其展开长度等于所有直线段及弯曲部分中性层 展开长度之和。 例如:
向两侧移动为凸模上行腾出足够空间。
4.帽罩形弯曲模(四角弯曲模 )
(1)帽罩形件一次弯曲模
特点及应用:
外角C处的弯曲线的
位置在弯曲过程中是变化
的,因此,材料在弯曲时
边有变薄现象。
用于工件弯曲高度
不大的场合。
低帽罩形件一次弯曲模
高帽罩形件一次弯曲模 1-凸凹模 2-凹模 3-活动凸模 4-顶杆
式中: FZ —材料在冲压行程结束时的弯曲力,N;
b —弯曲件宽度,mm; r—弯曲件内弯曲半径,mm ;
t—弯曲件厚度,mm;
K—安全系数,一般可取K=1.3;
—材料强度极限,MPa
4. 校正弯曲的弯曲力计算
校正弯曲示意图 当弯曲件在冲压结束时受模具的校正时,弯 曲校正力计算式为:
式中:Fj—弯曲校正力,N A—工件被校正部分的投影面积 mm 2 q—单位校正力,MPa,其数值查表
模具设计第3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课件
![模具设计第3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2107bf3169a4517623a317.png)
b/t<3窄板弯曲,断面产生了 畸变 ,外窄内宽
3.1.4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弯曲零件的形状、 尺寸、精度、材料以及技术要求等是否符合弯 曲加工的工艺要求。具有良好工艺性的弯曲件, 能简化弯曲的工艺过程及模具结构,提高工件 的质量。
1. 弯曲件的形状 弯曲件形状对称,对应r 相等
播放动画
1-顶杆 2-定位钉 3-模柄 4-凸模 5-凹模 6-下模座
3. L形件弯曲 适用于两直边长度相差较大的单角弯曲件
a)竖边无校正
b)竖边可校正
L形件弯曲
4.复杂零件 多次V形弯曲制造复杂零件举例
3.2.2 U形件弯曲模
1.U形件弯曲模的一般结构形式
U 形 件 弯 曲 模
1.凸模 2.凹模 3.弹簧 4.凸模活动镶块 5.凹模活动镶块 6.定位销 7.转轴 8.顶板 9.凹模活动镶块
弯曲半径r>0.5t: 按中性层不变原理,坯料总长度应等于弯曲 件直线部分和圆弧段长度之和,即:
提问:下面的弯曲件展开长度如何计算?
L
l1
l2
l3
π α1 180
(r1
xt
)
π α2 180
S / E 越大,回弹越大。
E1>E2
1 2
.
1 2
图a)
E3=E4
3 4
3 4
图b)
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回弹值的影响 1、3-退火软钢 2-软锰黄铜 4-经冷变形硬化的软钢
应尽量选择屈服极限小、n值小的材料以获得 形状规则、尺寸精确的弯曲件。
(2)相对弯曲半径r/t r/t越小,变形程度越大,回弹量减小。
例:1mm厚铝板、65Mn板,弯曲时易裂,退火后 再弯,则弯曲正常。
弯曲与弯曲模具设计
![弯曲与弯曲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c52e0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9.png)
二、弯曲件的工艺计算
2.弯曲力的计算
(1)自由弯曲力对于V形件,有
F自
0.6kbt 2 b
rt
对于U形件,有
F自
0.7kbt 2 b
rt
(2)校正弯曲力如果弯曲件在冲压行程结束时受到模具的校正
(见图3-27)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四节 弯曲件的工艺特性及工艺计 算
二、弯曲件的工艺计算
(3)顶件力或压料力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四节 弯曲件的工艺特性及工艺计 算
一、弯曲件的工艺性
(6)增添连接带和定位工艺孔 如图3-22所示。 (7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对弯曲件的工艺性有很大的影响。 如图3-23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四节 弯曲件的工艺特性及工艺计 算
二、弯曲件的工艺计算
1.弯曲件展开长度的确定
第三章 弯曲与弯曲模具设计
第一节 弯曲技术概述 第二节 弯曲变形过程分析 第三节 弯曲件坯料尺寸的计算 第四节 弯曲件的工艺特性及工艺计算 第五节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第六节 弯曲模典型结构及结构设计
第一节 弯曲技术概述
弯曲是利用压力使金属板料、管料、棒料或型材在模具中弯 成一定曲率、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变形工序。弯曲工艺在冲压 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应用相当广泛,如汽车纵梁、电器 仪表壳体、支架、铰链等,都是用弯曲方法成型的。
所示为V形件弯曲的变形过程。 2.弯曲变形特点 为了分析板料弯曲变形的规律,将试验用的长方形板料的 侧面画成正方形网格,如图3-4(a)所示,然后弯曲,观察其
变形特点,弯曲后情况如图3-4(b)所示。
下一页
第二节 弯曲变形过程分析
一、弯曲的变形特点
(1)变形区主要在弯曲件的圆角部分,圆角区内的正方形网 格变成厂扇形。
模具设计基础-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基础-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3bcc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5.png)
模具设计基础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对于形状比较简单、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弯曲件,可直接 采用下面介绍的方法计算坯料长度。
对于形状比较复杂或精度要求高的弯曲件,在利用下述公
式初步计算坯料长度后,还需反复试弯不断修正,才能最后
确定坯料的形状及尺寸。
模具设计基础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基础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2)应变中性层 网格由正方形变成了扇形,靠近凹模的外侧纤维切向 受拉伸长,靠近凸模的内侧纤维切向受压缩短,在拉伸与 压缩之间存在一个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中间纤维层,称为 应变中性层。
模具设计基础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3)变形区横断面的变形 板料的相对宽度 b/t 对弯曲变形区的材料变形有很大影 响。 一般将相对宽度 b/t>3 的板料称为宽板;相对宽度 b/t <3 的板料称为窄板。
模具设计基础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2)最小弯曲半径 最小弯曲半径指弯曲件弯曲部分的内角半径,用 r 表示, 如图(a)所示。弯曲件的弯曲半径越小,则毛坯弯曲时外表面 的变形程度就越大。如果弯曲半径过小,毛坯在弯曲时,其外 表面的变形就可能会超过材料的变形极限而产生裂纹。因此弯 曲工艺受最小弯曲半径rmin 的限制。
的流动阻力。 (3) 制件的相对弯曲半径大于最小相对弯曲半径。若不能满
足时,应分两次或多次进行弯曲。 (4) 对于塑性差或加工硬化较严重的毛坯,先退火后弯曲。 (5) 把毛坯有毛刺的一面置于变形区的内侧。
模具设计基础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2、滑移——指在弯曲过程中,毛坯沿凹模口滑动时由于 两边所承受摩擦阻力不同而出现的毛坯向左或向右移动的现象, 使弯曲件的尺寸精度达不到要求。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https://img.taocdn.com/s3/m/996c91c0910ef12d2bf9e728.png)
5.7 弯曲模类型及典型结构
1. V形件弯曲模 这类形状的弯曲件可以用两种方法弯曲: (1)是沿着工件弯曲角的角平分线方向弯曲,称为V
形弯曲; (2)是垂直于工件一条边的方向弯曲,称为L形弯曲;
Y
L形件弯曲模
2、U形件弯曲模
(1)U形弯曲模在一次 弯曲过程中可以形成 两个弯曲角,右图为 U形件弯曲模结构 。
弯曲原理——弯曲变形特点(P83-P84) (重点)
(采用网格法分析弯曲时金属的变形规律)
分析结果: a、弯曲变形主要发生在弯曲圆角区;
弯曲角与弯曲带中心角
b、内层受压变短,外层受拉变长,中层不变; 中性层弯曲半径ρ=r+xt
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
相对弯曲半径 r/t 来表示,其小,则 弯曲程度越大;
当弯曲件的折弯线与板料的纤维方向垂直时,材料具有 较大的伸长变形能力,最小弯曲半径可取较小值;
反之,如果弯曲 件的折弯线平行 于纤维方向,则 最小弯曲半径要 取大值;在双向 弯曲时,应该使 折弯线与材料纤 维方向成一定的 夹角,如图3.8所 示。
图 3.8 弯曲方向对弯曲半径的影响
(3)板宽
πα2 180
(r2
xt)
πα3 180
(r3
xt)
弯曲半径r<0.5t: 按体积不变原则进行计算。
注意事项:
∵弯曲件展开长度公式为经验公式
或
中t的公差、r、α、x的微小误差
∴展开长度计算数据不准确
∴弯曲模的制作顺序:
先作弯曲模→通过弯曲件实际尺寸调整展 开长度数据→确定展开毛坯准确落料刃口尺 寸→制作落料模。
③ 凹模刃口处的圆角 半径不等,圆角半径 小的摩擦力大,弯曲 件向圆角半径小的一 边滑移,如图3.16所 示。
第三章 弯曲
![第三章 弯曲](https://img.taocdn.com/s3/m/45b684066edb6f1aff001f9d.png)
第三章弯曲3.1 弯曲模基础教学要点【目的要求】1、弯曲的类型2、弯曲变形过程分析3、弯曲件回弹4、弯曲件的工艺性5、提高弯曲件质量的措施6、保证弯曲件质量的基本原则教学要点【重点】1、弯曲件回弹、回弹角、影响回弹的因素2、弯曲件的工艺性、最小相对弯曲半径3、影响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因素4、提高弯曲件质量的措施【难点】1、提高弯曲件质量的措施●弯曲--把金属板材、管材和型材弯曲成一定曲率、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冲压成形工艺。
弯曲成形广泛应用于制造高压容器、锅炉汽包、锅炉炉管、船体的钢板及骨肋、各种器皿、仪器仪表构件以及箱柜镶条等。
●属塑性成形工序。
弯曲模:V形弯曲模、Z形弯曲模、凹模转动弯曲模、冲孔切断弯曲级进模●问题:弯曲模与冲裁模在工作零件的结构上有何区别?●弯曲分为自由弯曲和校正弯曲。
自由弯曲:当弯曲终了时,凸模、毛坯和凹模三者紧贴后凸模不再下压。
校正弯曲:当弯曲终了时,凸模、毛坯和凹模三者紧贴后,凸模继续下压,从而使工件产生进一步塑性变形,减少了回弹,对弯曲件起到了校正作用。
方法:压弯、折弯、拉弯,辊弯、辊压成形等●压弯是最常用的弯曲方法。
所用设备大多为通用的机械压力机或液压机,也有用专用折弯压力机的。
●常用的滚弯设备是卷板机。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长度和曲率半径要求较大、横向尺寸要求较小的弯曲件,可在专用的拉弯机上进行拉弯。
拉弯时,板材全部厚度上都受拉应力的作用,因而只产生伸长变形,卸载后弹复引起的变形小,容易保证精度。
V形弯曲模具结构图●弯管枪的现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英、苏盟军部队在攻克柏林的巷战中,发现德国士兵使用了一种神奇武器--弯管枪,其结构和功能十分奇特。
使用这种弯管枪,整个人可以隐蔽在墙后,枪管则沿墙角弯曲前伸,这样,可在自己完全隐蔽的情况下准确杀伤对手。
盟军作战部队立即将这一重大发现报告给盟军情报部,情报部迅速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试验,准备生产制造这种弯管枪。
●弯管步枪弯管步枪的研制和发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
第3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
![第3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https://img.taocdn.com/s3/m/ee6acfc508a1284ac85043ba.png)
另一种克服回弹的有效方法:采用 摆动式凹模 ,而凸模侧 壁应有补偿回弹角β ;当材料厚度负偏差较大时,可设计成凸、 凹模间隙可调的弯曲模。
在弯曲件直边端部纵向加压。 用橡胶或聚氨酯代替刚性金属凹模能减小回弹。
23
弯曲时的偏移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沿凹模圆角滑移时,会受到凹模圆角 处摩擦阻力的作用。当板料各边所受的摩擦阻力不等时,有 可能使毛坯在弯曲过程中沿工件的长度方向产生移动,使工 件两直边的高度不符合图样的要求,这种现象称为偏移。
第二节 弯曲工艺设计及计算
一、弯曲变形过程
V形件弯曲是最基本的弯曲变形。
弯曲变形过程
r0 r1 r2 r
l0 l1 l2 lK
弯曲结果:表现为弯曲半径和弯曲力臂的变化(减小)。
弯曲半径逐渐减小:弯曲变形部分的变形程度逐渐增加。 弯曲力臂逐渐减小:弯曲变形过程中板料与凹模之间有相对滑移。
铰支板弯曲模
37
二、连续模
对于批量大、尺寸较小的弯曲件,为了提高生产率,操作 安全,保证产品质量等,可以采用连续弯曲模进行多工位的冲 裁、压弯、切断连续工艺成形。
三、复合模
对于尺寸不大的弯曲件,还可以采用复合模,即在压力 机一次行程内,在模具同一位置上完成落料、弯曲、冲孔等 几种不同工序。
两次弯曲复合的弯曲模
38
第四节 弯曲模工作部分结构参数的确定
一、弯曲凸模圆角半径
r rmin r rmin
r凸=r
r凸=rmin
当r/t>10时,则应考虑回弹,将凸模圆角半径r凸 加以修正。
39
二、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圆角半径不能过小,否则弯矩的力臂减小,毛坯沿凹 模圆角滑进时阻力增大,从耐增加弯曲力,并使毛坯表面擦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①结构简单,在压力机上安装调整方便;
②凸、凹模之间的间隙是靠调节压力机的装模高度 来控制,所以对材料的厚度公差要求不严; ③可实现校正弯曲,弯曲件的回弹小,平面度好。 适用:两直边相差不大的V形弯曲件。
V形件弯曲模
(2)L形弯曲模
垂直于一直边方向的弯曲,称为L形弯曲。
模具结构
特点
固定长边,弯曲短边。
弯曲模典型结构
弯曲模的结构主要取决于弯曲件的形状 和弯曲工序的安排。 工作零件(凸模、凹模、凸凹模) 弯曲模零部件
定位零件(定位板、定位钉)
顶件及压料装置 固定零件(导柱导套、模架、固定板、垫 板、模柄、紧固件)
V形件弯曲模
(1)V形弯曲模
1——顶杆 2——定位钉 3——模柄 4——凸模 5——凹模 6——下模座
U形件弯曲模
(2)闭角弯曲模
使用回转凹模的U形件弯曲模 1-凸模 2-转动凹模 3-弹簧
U形件弯曲模
(2)闭角弯曲模
使用斜楔结构的U形件弯曲模
帽形件弯曲模
(1)使用两套单工序弯曲模分两次弯曲成形
帽形件弯曲模
(2)使用一套复合弯曲模一次弯曲成形
Z形件弯
(1)大圆弯曲模 圆筒直径d≥20mm的大圆 一般弯成波浪形,然后再弯成圆形
缺点
竖边无法得到校正,因而回弹较大。
V形件弯曲模
(2)L形弯曲模
整改措施
适用场合
两直边长度相差较大的V形弯曲件。
U形件弯曲模
(1)一般U形件弯曲模
模具结构
特点
有回弹现象, 工件不会包在凸 模上,无需卸料 装置。 两竖边无法 得到校正,回弹 较大。
1-模柄;2-下模座;3-凸模;4-推杆;5-凹模;6-下 模座;7-顶杆;8-顶件块;9-圆柱销;10-定位销
圆形件弯曲模
(1)大圆弯曲模 直径为10~30mm、材料厚度大约为1mm的圆形件
• 优点:生产效率较高 • 缺点:由于筒形件上部未受到校正,因而回弹较大。
圆形件弯曲模
(2)小圆弯曲模
圆筒直径d ≤ 5mm的小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