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摸球游戏》评课稿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摸球游戏》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9f09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4.png)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摸球游戏》评课稿1. 引言《摸球游戏》是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该课以游戏形式让学生通过摸球的方式来认识数字,并培养他们的触觉和数学思维能力。
本评课稿将对该课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改进。
2.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数字的概念和大小比较;–能够通过触觉辨认不同数量的物体;–学会正确地记录数字;–培养逻辑思维和观察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精神;–引导学生通过摸球的实际操作来巩固数字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培养学生对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3. 教学内容分析《摸球游戏》是一篇通过游戏形式来教授数字概念的课文。
整个课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游戏准备:教师准备数量不等的小球,并分发给学生;•游戏引导: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通过触摸小球的方式来判断数量,然后写下数字;•游戏操作:学生按照规定的顺序逐个摸球,并记录下相应的数字;•游戏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游戏过程,讨论感受和经验。
4.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并能正确记录数字;•通过触摸的方式帮助学生增强对数量的直观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触摸物体来识别不同数量;•如何巧妙地设计游戏环节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
5. 教学过程设计步骤一:导入新课1.教师引入《摸球游戏》,与学生分享自己小时候玩的摸球游戏,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游戏准备1.教师分发小球给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数量的小球。
步骤三:游戏引导1.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然后通过触摸小球的方式来判断数量,并在纸上写下对应的数字。
步骤四:游戏操作1.教师随机指定一个学生开始摸球并记录数字;2.学生按照指定的顺序逐个摸球,并告诉教师摸到的数量;3.教师帮助学生确认并记录下摸到的数字;4.其他学生可以观察和核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摸球游戏》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摸球游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d22004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2.png)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摸球游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摸球游戏》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参与摸球游戏,培养他们的随机事件和概率概念。
教材以游戏的形式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概率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随机事件,如抛硬币、抽奖等。
但学生对概率的深入理解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掌握概率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摸球游戏,理解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学会用概率来描述和分析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概率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抛硬币游戏,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
2.新课导入:介绍摸球游戏的规则,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概率现象。
3.教学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摸球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概率。
4.知识拓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概率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5.应用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及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随机事件与概率1.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摸球游戏》教学设计
![《摸球游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1b7a3e10661ed9ad51f33b.png)
《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五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摸球游戏》第84页和第85页。
教材分析:在摸球游戏中,盒内放了9个白球,1个黄球。
先让学生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哪几种颜色,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然后通过实验,实际摸一摸,摸20次,并记录下来,进行统计,观察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次数多,哪种颜色的球的次数少,验证自己开始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获得一些经验后,教材又配备了一些练习,由学生进行推想。
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和验证过程;通过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某些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目标: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和验证过程;通过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过程。
2、初步感受某些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教授法教具准备:10个白球、10个黄球、实验用的箱子等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回归,唤起记忆1、在活动中复习“一定”、“不可能”、“可能”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摸球游戏。
(板书课题)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盒子里装了10个黄球,你们现在猜一猜如果老师从箱子里摸出一个球,这个球会是什么颜色的?生:黄的(教师连续多次摸球,让学生回答。
)师:为什么我每次摸出的球都是黄颜色的呢?生:因为盒子里全是黄球,所以每次都能摸到黄颜色的球。
师:如果我再摸一次,可能摸出白球吗?为什么?生:不可能,因为盒子里没有白球。
师:我可能摸出红球、黑球或者其他颜色的球吗?生:不可能,因为盒子里除了黄球,根本没有其他颜色的球。
2、变换活动条件,继续回忆旧知。
《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d98660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0.png)
《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01教材分析本节课隶属于北师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可能性》。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教科书设计了4个问题,第1个问题是讨论如何判断盒子里哪种颜色的球多,第2个问题是小组合作摸球实验,第3个问题是根据小组实验结果,判断盒子里哪种颜色的球多,第4个问题是解决小组猜测不一致的问题。
这节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比如摸球袋中有黄色和白色两种球,一方面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可能是不一样的,事先无法确定,另一方面摸完后将球放回摇匀后再摸,从摸到球的数据中又能发现一些规律,比如黄球多还是白球多,黄球和白球的比例等等。
02学情分析学生有了四年级的学习基础,能够结合摸球游戏的各种具体情境体会有的摸球结果是必然现象,有的摸球结果是随机现象,通过罗列求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而且学生能够对一些简单随机现象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描述并进行交流。
通过前测(P105、2)发现学生在未经过教学的情况下正确率达到100%,摸到蓝球多,所以蓝球数量会比较多,摸到红球少,那么红球数量会比较少。
看来学生对于简单结果的预判还是比较有把握的,通过事件发生的频率来推测哪种球发生的概率的大小。
但是通过追问:如果笑笑继续摸,第31次会是什么颜色的球?结果水平低的2个孩子异口同声的说蓝球,另外两个一个说蓝球,一个不确定。
可见,我们要让学生感验频率和概率是有偏差的。
03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及游戏活动中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2、通过试验、游戏的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判断并能进行交流。
3、能够根据摸球试验的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并能进行交流。
04教学重难点重点:活动中感受数据的随机性,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判断,并能进行交流。
难点:对比猜测和实验数据,能够解释统计结果,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作出简单的推断并能进行交流。
《摸球游戏》教案
![《摸球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3e3e7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a.png)
举例解释:
(1)在摸球游戏中,学生需要理解哪些事件是确定发生的,哪些事件是不确定发生的,如摸到红球或蓝球。
(2)通过枚举法,学生可以计算出摸到某种颜色球的概率,例如:一个袋子里有3个红球和2个蓝球,摸出一个球是红色的概率是3/5。
(3)将摸球游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抽奖、彩票等。
4.通过摸球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本节课将结合摸球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概率的概念,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摸球游戏》教案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推理素养。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摸球游戏》这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这个方法很有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好奇心进入课堂。但在接下来的理论介绍部分,我可能讲得有些快,可能有些学生对概率的概念还没有完全理解,我应该在这一点上放慢讲解速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吸收。
此外要在课后进行巩固。我应该在课后及时跟进,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掌握得不好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并运用概率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摸球游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摸球的不确定事件?”(如抽签、摇号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概率的奥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摸球游戏》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摸球游戏》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e7834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1f.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 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摸球游戏》的课文内容。下面我将 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 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 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摸球游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内容。 针对课程标准,认真发掘教材资源,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把重点放在 通过使学生罗列探索摸球所有可能产生的结果,感受摸球的随机现象产 生的可能性有大小,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 述,并进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 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5)在布袋里放入1个红球,3个蓝球,3个黄球,12个绿球,每次任意 摸一个球再放回去,摸100次,摸出( )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出( )球 和( )球的可能性相等。 2.在括号内填入“√”或“×”。 (1)一枚1元硬币重1千克。( ) (2)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3) 李强有3张5元和7张10元的纸币,任意摸出1张,摸出10元的可能 性大。 ( )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较强,喜欢动手、动脑,有很强的好 奇心和探索愿望,有一定的视察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因此掌握必要的 学习方法,培养集中注意的能力,有计划的提高注意品质,进一步激发 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1、经过“猜想一实验一分析实验数据”,经历事件产生可能性大、小的 探究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产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验事件产生 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能对一些简单事件产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3、培养学生公道推理的能力。
摸球游戏—教学设计
![摸球游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1852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3.png)
摸球游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掌握摸球游戏的基本规则;2.能够运用摸球游戏进行身体的协调和灵活性训练;3.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摸球游戏道具:足球或其他球类;2.操场或体育馆等开放的场地;3.笔记本或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踢球、拉伸等活动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准备。
2.游戏规则的介绍(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摸球游戏的基本规则:a)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站成一列;b)将一名学生手持球站在中间作为“摸球者”,其他学生则为“躲球者”;c)摸球者需要通过触碰躲球者来淘汰其出局;d)被触碰到的学生需要离场,直到最后剩下一名躲球者。
3.游戏练习(15分钟)a)确定一名学生作为第一轮的摸球者,其他学生则为躲球者;b)开始游戏,摸球者试图触碰躲球者,躲球者则需要迅速躲闪以避免被触碰。
c)如果有躲球者被触碰到,该名学生出局,继续游戏直到最后剩下一名躲球者。
4.规则调整与拓展(10分钟)a)考虑加入其他规则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例如规定学生只能在指定区域内活动。
b)可以尝试设置多名摸球者,或者让摸球者搭配运动员进行合作。
c)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球进行游戏,例如篮球或排球等,增加游戏的多样性。
5.游戏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游戏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于游戏的体验和感受,以及发掘游戏中的规律与策略。
四、教学延伸1.可以在下一堂课继续进行摸球游戏的比赛,并且设置奖励和奖惩机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设立新的规则和玩法,以拓展游戏的可能性,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掌握摸球游戏的基本规则、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身体进行协调和灵活性训练、是否能够展现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反思摸球游戏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体育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09d751814791711cc791798.png)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感知“可能”、“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性大小”时,我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的活动,第一次是“抛硬币”,使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
第二次“摸球”,让学生在摸球的过程中反思为什么摸到的都是黄球?引出、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第三次“摸球”,先让学生试着猜想“怎样做才能在盒子中摸到白球?”再让学生实验操作进行验证。
通过这样的三次活动,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而产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
在知识联系生活,运用生活的过程中,又设计了“说一说”、“连一连”、“涂一涂”、“幸运大转盘”等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和认识数学。
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更深!。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摸球游戏》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摸球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9b68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6.png)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摸球游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可能性的第2课《摸球游戏》。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操作和探索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了解使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材内容简洁明了,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了解使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比较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经过探索活动的过程,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基本的可能性概念,能够简单地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他们对实验操作和探索活动感兴趣,喜欢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
然而,他们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谁先走》这一课。
请你们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小。
那么,你们知道怎样用数学的方式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吗?学生:老师,可以用百分比来表示。
教师:很好!百分比是一种常用的表示方法。
除了百分比,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示,比如分数。
今天我们将通过实验和探索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概念。
让我们开始吧!第二环节:实验操作与观察教师:同学们,我们首先进行一个实验。
请你们分成小组,每组拿一枚硬币。
然后,轮流掷硬币,并记录正面朝上的次数。
我们来看看谁先掷到10次正面。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谁先掷到10次正面的可能性大?学生:老师,我们发现每次掷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所以谁先掷到10次正面的可能性都是一样大。
2023年《摸球游戏》教学设计8篇
![2023年《摸球游戏》教学设计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13b10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2.png)
2023年《摸球游戏》教学设计8篇《摸球游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性目标:通过“猜测——实践——验证”,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操作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猜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自觉估计可能性的意识,以及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
3. 情感性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学会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教学难点:将“不可能”、“可能”、“一定”等描述可能性的语言转化为数据表示,并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随机思想的理解。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记录单,纸盒,硬币,,红、白乒乓球若干。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揭示课题师:请看,这有三个纸盒,里面都装有2个球,请三个同学上台来摸球,每人摸5次,摸出白球次数最多者获胜。
谁愿意来?师:第一次开始,让我们把它记录下来。
第二次??师:谁赢了?恭喜你。
问:同学们,看到这个结果,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个学生打开盒子并拿出球举起展示给全体学生看)逐个问:看到这个结果,你们3位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根据盒子里球的情况分别用“不可能”、“一定”、“可能”等词语描述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边说边板:不可能、一定、可能)师:你们说的太好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可能性的大小。
(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1、游戏中发现知识问:第一盒全是黄球,不可能摸到白球,那么可以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从这个盒子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汇报交流,说明理由问: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0”?师:(说到第二盒时,手指)从这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到白球,那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请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问:谁来汇报?还有谁来补充?问: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1”?≈问:(说到第三盒时)从第三盒子里可能摸到白球,那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又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为什么?还有谁想说?(1/2 )2、变化中找寻规律问:如果在第三盒中加一个红球,那么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还可以这样表示吗? 该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盒子里有3个球,只有l个白球,所以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1/3) 。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摸球游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摸球游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396fd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7.png)
《摸球游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能根据摸出各种颜色球次数的多少判断各种颜色球数量的多少。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学会根据摸出各种颜色球次数的多少判断各种颜色球数量多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摸出各种颜色球次数的多少判断各种颜色球数量的多少。
【教学难点】根据摸出各种颜色球次数的多少判断各种颜色球数量的多少的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课件、学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出示课件的第一张幻灯片。
师:分别从这些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说一说从不同的盒子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
学生回答。
师:从两个盒子分别摸10次(每次摸球后,都要把球放回去,再把盒内的几个球摇匀)。
从哪个盒子摸出白球的次数多一些?生:从第一个盒子里摸出白球的次数可能多一些,因为从第一个盒子里的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从第二个盒子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 ,每次从第一个盒子里的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摸球游戏。
板书:摸球游戏 1545(二)探究新知1、出示课件的第三张幻灯片。
师:不打开盒子看,如何知道盒子中是红球多还是黄球多?小组内讨论2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生:可以通过摸球来确定盒子里红球多还是黄球多。
因为哪种球多,摸出哪种球的可能性就大,摸出哪种颜色的球次数多。
生:需要摸多少次才能判断出盒子里哪种球多呢?5次行吗?生:5次太少了,数量多的那种颜色的球在这么少的摸球次数中不一定能摸出的次数多吧。
我们先摸20次吧。
师:我们还可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摸20次,记录下结果,判断哪种球多。
摸球后记下颜色,要再把球放回去。
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9e00edc65ce050877321301.png)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不确定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教学中设置的问题环环相扣,知识点成螺旋上升的态势,通过摸球游戏,学生并不感觉内容抽象,学得兴致勃勃,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通过摸球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了可能性有大有小,同一种颜色的球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大。
尤其在提问为什么摸到某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时,一个学生用转盘摇奖来类比说明,即哪种颜色的区域面积大,指针停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就大。
而球数量的多少就相当于区域面积的大小。
这样的解释,让可能性大小的理解浅显生动起来。
学生的思维真正灵动起来。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让学生去探究。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修一条路甲队单独完成要20天,乙队单独完成要30天,前4天甲乙合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有()个。
①这条路还剩没修②已修的路占整条路的③剩下未修的路,继续由甲完成还需要天④甲、乙工作效率的比值是3:2⑤剩下未修的路,按照甲、乙、甲、乙、甲、乙……的顺序完成,则最后是由乙完成的。
A.4 B.3 C.2 D.12.用15克盐配制成含盐率为5%的盐水,需加水多少克?正确的列式是()A.(15﹣155%)5% B.15×5%﹣15 C.15÷5%+15D.15÷5%﹣153.15.9-(5.9+6)=()A.4 B.13.7 C.0.44 D.264.至多用( )块小正方体塔成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看A.4 B.5C.65.买鞋的学问:如果鞋子是a码,也就是b厘米,它们有这样的关系:a=2b﹣10.小明要穿40码的鞋子,也就是要穿()厘米的鞋子.A.35 B.30 C.25 D.406.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A.0.5和2 B.和C.和D.和7.14÷12×23=()A.15B.112C.13D.23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摸球游戏——可能性的大小教案摸球游戏可能性教案
![摸球游戏——可能性的大小教案摸球游戏可能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12401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b.png)
摸球游戏——可能性的大小教案摸球游戏可能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摸球游戏,初步体验可能性的大小,能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分析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可能性的大小2.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摸球游戏,体验可能性的大小,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摸球游戏中可能性的大小,以及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摸球游戏,通过这个游戏,我们来学习可能性的大小。
2.游戏准备师:我们准备了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有红球、白球和黑球。
红球有5个,白球有3个,黑球有2个。
请同学们猜一猜,我们从这个袋子里摸出红球的概率大,还是摸出白球、黑球的概率大?3.游戏体验师:现在我们来分组进行摸球游戏,每个小组轮流摸球。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看看哪个小组摸出红球的次数最多,哪个小组摸出白球、黑球的次数最多。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4.数据收集与分析师:请各小组统计一下,你们小组摸出红球、白球和黑球的次数分别是多少。
然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有的小组摸出红球的次数多,有的小组摸出白球、黑球的次数多。
(学生统计数据,教师引导分析)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摸出红球的概率最大,摸出白球的概率次之,摸出黑球的概率最小。
这是因为红球的数量最多,白球的数量次之,黑球的数量最少。
所以,我们在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时,可以说“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小,摸出黑球的可能性更小”。
6.拓展延伸师: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类似的游戏吗?比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请你们举例说明,在这些游戏中,哪些事件的可能性大,哪些事件的可能性小。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7.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通过摸球游戏,学习了可能性的大小。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8.2 摸球游戏|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8.2 摸球游戏|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7004b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d.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8.2 摸球游戏|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摸球游戏,理解和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并能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
2.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具:球、箱子、PPT。
2. 学生准备:对概率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摸球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摸球游戏,记录每次摸球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概率的规律。
3. 讲解:对概率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概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4. 练习: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进行解答。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概率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1. 优点:通过摸球游戏,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概率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不足:在讲解概率的计算方法时,部分学生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强化。
3. 改进措施:在讲解概率的计算方法时,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教学建议1.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让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先掌握基本概念。
2. 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亲自体验概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并能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可能性摸球游戏》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可能性摸球游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55ee78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2.png)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可能性摸球游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能性摸球游戏》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摸球游戏的活动,体验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区别,感受概率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前几册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概率的概念,对概率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概率的计算和应用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概率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摸球游戏,体验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区别,感受概率的意义。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摸球游戏,体验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区别,感受概率的意义。
2.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摸球游戏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区别,引出概率的概念。
3.实践活动:教师学生进行摸球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概率的意义。
4.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概率的概念,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发现和体会。
5.解决问题: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6.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8.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可能性摸球游戏1.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区别2.概率的意义3.运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fb60c3e0b4c2e3f572763b7.png)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注重关注以下几方面:
①关注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
一出好戏有好的开场,一个优秀乐师的第一个音符能先声夺人。
同样,一堂课的“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新知识的教学。
一段精心设计、独具匠心的“导入”,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导向作用,使学生顺利完成新知识的掌握和智能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故事是小学生百听不厌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因此,我在教学中把要解决的问题编成简单的小故事,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把故事贯穿课的始终,用故事来提出问题,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故事中的问题。
为新知识的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
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课我为学生设计了两次摸球活动。
学生通过在小组内分工、再实验,到最后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经历了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及独立思考的过程,他们在主动探究氛围中,通过倾听、质疑、说服、推广,直至豁然开朗。
③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整堂课还算是随意自然,笑声不断,学生都乐在其中,并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新课标指出:把情感与态度提升为课程目标,不再是教学的附属品。
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收获,才能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总之,这次教学实践。
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关注课堂的原生态,关注学生的学,才能使课堂教学由单一的传输转变为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与对话,才能由重学习结果转变为学习过程,由重教师的作用转变为重学生的体验,由重知识的落实转变为重人的发展,才能真正赋予课堂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在数学活动中体验认知过程(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在数学活动中体验认知过程(摸球游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9db8fe66f1aff00bfd51e03.png)
在数学活动中体验认知过程——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摸奖游戏》教学反思西陵区樵湖岭小学袁英很有幸参加了西陵区“课内比教学”数学竞赛课活动,大赛前先抽签确定上课的先后顺序,然后再提前一天抽上课内容。
在正式参赛前我把1至6年级按康庄路小学现有进度的所有内容都进行了浏览式阅读,并对教材教参都进行了剖析,尽量让自己不管上那个年级的那个内容能做到心中有数。
周一上午将近八点钟我们参加比赛的三位老师在教研室同时抽了签,一位老师抽得是四年级的“确定位置(二)”,另一位老师抽得是五年级的“鸡兔同笼”问题,而我抽得是三年级的“摸奖游戏”,这个内容冒看挺简单,但是要让三年级的学生真正能徐徐渐进的体验到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可能性却是有大有小的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呈现摸球游戏作为让学生体验可能性大小的具体情境,但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教师在设计这一课的时候要精心预设,做好充分的设计数学活动的准备工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我充分尊重教材,在教材呈现内容基础上设计了四大环节四大活动,“四大环节”是:“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操作体验,合作探究”、“练习设计,分层达标”、“小结全课,总结体验”。
其中在第二大环节里设计了三大活动;即活动一:摸一摸,猜一猜;活动二:摸一摸,填一填;活动三:猜一猜,试一试、活动四:议一议,说一说。
下面谈一谈上完这节课的感受:一、真情沟通,关注活动细节促学生心理和谐。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虽然上的是严谨的数学课,但是教师的投入以真情沟通,学生心理会得以和谐发展。
首先,全课以简单的但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情境作为游戏的背景,即以喜羊羊也来参加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为背景,课中以奖励写有不同激励语言的喜羊羊图片为评价手段,贯穿整个课堂,让课堂充满童趣符合三年级年龄心理特点。
猜球摸球游戏教案反思
![猜球摸球游戏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07afa6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e.png)
猜球摸球游戏教案反思猜球摸球游戏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团体游戏,它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沟通技巧,同时也能够增进人际关系。
在进行猜球摸球游戏时,参与者需要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会有一个球,然后通过摸球的方式来猜出自己小组的球是什么颜色。
这个游戏需要参与者用心去感知、观察,同时也需要大家之间的默契和配合。
在进行猜球摸球游戏时,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教案,来指导参与者如何进行游戏。
通过这篇文章,我将对猜球摸球游戏的教案进行反思,总结出一些改进的地方,希望能够对大家在进行类似游戏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游戏的目的和意义。
猜球摸球游戏的目的是帮助参与者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因此,在教案中需要明确指出这些目的,让参与者在游戏中能够明白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去。
其次,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游戏规则和流程。
在猜球摸球游戏中,规则和流程的设计至关重要。
规则需要简单明了,让参与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
流程需要合理顺畅,不要出现繁琐的环节和冗长的等待时间。
在教案中,我们需要对规则和流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同时也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提示和建议,帮助参与者更好地进行游戏。
再次,我们需要关注游戏的难度和挑战性。
猜球摸球游戏需要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这样才能够激发参与者的兴趣和热情。
在教案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对游戏的难度和挑战性进行调整,根据参与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灵活的安排。
同时,我们也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来激励参与者积极参与游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游戏的反馈和总结。
在进行猜球摸球游戏之后,我们需要及时地对游戏进行反馈和总结,让参与者能够及时地了解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从而能够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教案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反馈环节,让参与者能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同时也可以由主持人对游戏进行总结和点评,为下一次的游戏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各位老师上午好,下面是我对《摸球游戏》这节课设计时的一些思考: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
在探究中,学生掌握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并能运用可能性的大小对生活中的事件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判断,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认识到可能性的大小与相关的条件有密切关系;四年级认识了等可能性。
而本课所学的概率知识主要是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在前几个年级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的一个发展与延伸。
以下是我执教后所进行的反思:在教学本节课时,能精心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数学的魅力,领悟数学的生活化。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
用饱满的热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教学反思《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1.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经历“可能性”大小形成的探究过程。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
"在这一节课中,游戏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游戏活动,学生逐渐
地、有层次地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水平,丰富了对可能、不可能、一定的现象的亲身体验。
2.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
本节课教学一开始,就从摸球游戏开始,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学习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上所设计的一系列游戏,都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场景,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个理念,又用本节课中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游戏是否公平的问题,体现了数学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3.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各种游戏中感悟数学知识,领悟数学魅力。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全部发现都是由学生在思考与交流的情况下得出来的。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附送:
播种太阳播种梦想演讲稿
播种太阳播种梦想演讲稿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播种太阳,播种梦想》。
早在学生时代,我们就知道人生是船,展开梦想之帆,我们将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读师范时,我就树立起坚定的信念:
尽自己所学,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贡献!
这么多年来,我的教育梦想和家乡人振兴故土的梦想一起远航:
家乡旧貌换新颜,教育条件也在一天天得到改善。
如今,教师待遇逐渐提高,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每个教室里添置了成套的多媒体设备,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教学资源和全国各地的同行们交流、共享,不再是几支彩色粉笔、几张自画的明胶片轻装上阵我感恩于在我身前身后,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我的同胞们和我一样,怀揣美丽的梦想,努力实现着富民强国之梦!他们既有实干兴邦的精神,又胸怀中华复兴的崇高理想,让祖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圆了百年奥运梦、航天航海梦,也圆了房子、汽车、上学、养老的百姓梦
这么多年来,许多教育前辈或被调往城区工作,或退休,有的甚至驾鹤仙去,我也已经将近不惑之年,逐步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的中坚力量,带领一群教育后辈在家乡的教育战线上孜孜以求,用全部青春的热情,培育一位又一位如花的孩子成长。
在此过程中,我辛勤学习、钻研教育教学规律,先后发表论文近十篇,其中《爱心温暖你我他》德育案例获中央教科所、《德育》杂志社案例评比二等奖,另外我笔耕不辍,先后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数十篇(首),201N年9月,我成功加入泰州市作家协会。
教学中,我努力将自己的文学梦播种进学生的心田。
我憧憬有一天,家乡的土地上能走出更有成就的文学才子,他们的名字能像晨星那样闪烁在省级甚至国家级刊物和杂志上,用他们的生花妙笔,为这个梦想的花儿遍地开的时代立传讴歌,让家乡前进的脚步在历史的长河里踏出一声声轰然的回响,把勤勉而素朴的家乡人镌刻在文学的基座上,供后人景仰。
--新时代的家乡啊,有许多美德需要传承,有许多靓丽的风景需要描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小人物需要歌颂,有许多壮举需要千古流芳
工作中,我努力运用成功学的原理,不断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帮助他们树立习作的信心。
我积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带领学生深入体验生活,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紧密结合,提供一切机会让学生练笔。
对于命题作文的练习坚持先写后评,批改后认真帮助学生总结得失。
我将自己学习、提炼和完善的“三个一”理论(即一个中心、一件事情、一个人物)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这些理论简洁,容易理解和记忆,它们就像武功秘诀一样,有力地指导了学生的作文实践。
学生掌握了这些理论后,我引导习作兴趣特别浓厚的孩子撰写自己的长篇童话、小说或纪实故事,要求学生一个章节一个鲜明的主题、一个耐读的故事、丰富人物一种特点或品质。
好多学生在六年级第一学期末的寒假中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连载作品。
第二学期,我挑选出优秀的故事,让作者在班上朗读,并为他们召开写作交流会。
有一年,班上有两位女孩特别喜欢写作,她们不怕辛苦,兴味盎然地合创长篇童话。
课余,她们兴致勃勃地构思故事情节,讨论刻画人物特点。
(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每天放晚学后,她们邀请我一起讨论,金色的夕晖中,我走进她们神奇的故事,如同置身于美妙的童话世界第二学期结束时,她们写完了两个笔记本。
那段难忘的写作经历相信一定铭刻在她们的记忆里,使她们感觉到童年时光是多么五彩斑斓,而我也充分感受到为人师者的幸福和满足。
在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
王婧雯的习作《老奶奶》、叶高秋《冰淇淋》发表于靖江日报《青青草》栏目;陆钰《快乐的童年》、刘雪娇《快乐的“筋斗云”》、展娇《挖螃蟹》,发表于《靖江广电报》;宋溪钰征文《如诗如画的祖国》发表于靖江日报,并获得“祝福祖国”江苏省书信征文三等奖。
朱炜的作文《神奇的彩笔》发表于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周报》,宋文君的读后感《点亮爱的灯盏》获得靖江市《阅读年选》读书心得评比二等奖,宋资慧、李玟在我市近两年举行的青少年主题征文中分获
二、三等奖。
有多少孩子像瞿铮那样,飞得那么高,那么远,远赴法国留学?有多少孩子像刘欢那样,走进著名高等学府的殿堂?有多少孩子在各种各样的建设岗位上发光发热,让我不期然地收获一声声响亮的问候?
如今,我常常不由自主地唱响生命的歌,感谢我的祖国和恩师们引导我走上神圣的教育岗位,给了我播种太阳、播种梦想的机会。
虽然我的生命正逐渐老去,但是在乡村宽阔的大道旁,在纵横的阡陌上,在无边的田野上,我的太阳正冉冉升起,我的梦想正茁壮成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