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游戏小熊拔牙
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教材第四章《角色扮演与社会实践》,详细内容为通过表演游戏《小熊拔牙》,让幼儿体验生活情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参与表演游戏,锻炼口语表达和身体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在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在表演过程中,自然地表现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重点:让幼儿通过表演游戏,锻炼口语表达和身体协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熊玩偶、拔牙工具、医生服装、表演场景布置材料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小熊玩偶、拔牙工具、医生服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医生,为幼儿讲述小熊因为吃太多糖果,导致牙齿疼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牙齿健康。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帮助小熊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幼儿提出拔牙的方法。
3. 表演游戏《小熊拔牙》(10分钟)(1)分组: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套教具。
(2)角色分配:每组选一名幼儿扮演医生,其他幼儿扮演小熊。
(3)表演:每组按照教材提示,进行表演。
(4)互换角色:表演结束后,互换角色,再次进行表演。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幼儿扮演医生,为其他幼儿拔牙,观察幼儿的口语表达和身体协调能力。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表演过程中的感受,引导幼儿关注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1. 小熊拔牙2. 口语表达、身体协调能力3. 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今天表演的游戏《小熊拔牙》,并尝试扮演医生为家长拔牙。
答案:根据幼儿的表演情况,家长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2. 拓展延伸: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关注牙齿健康,了解如何保护牙齿。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表演游戏《小熊拔牙》,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口语表达和身体协调能力,同时培养了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教案:小熊拔牙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2.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音节的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1.游戏道具:一只小熊拔牙模型、一副大牙齿卡片、一副“疼痛”卡片、一副“不痛”卡片;2.学生角色配饰:小熊拔牙医生服装、患者服装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老师简单介绍游戏内容和目标;2.组织学生分成数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熊拔牙医生和一名患者。
二、游戏规则(10分钟)1.每个小组的患者将观察小熊拔牙的牙齿,记住牙齿的排列方式;2.患者闭上眼睛或转过身去,小熊拔牙医生将从小熊嘴里取走一颗牙齿,然后给患者展示剩下的牙齿;3.患者根据展示的牙齿,判断是哪颗牙齿被拔掉了;4.根据判断结果,医生和患者分别选取相应的卡片,医生拿“疼痛”卡片表示痛,拿“不痛”卡片表示不痛,患者则拿相反的卡片。
三、表演游戏(15分钟)1.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医生和患者用语言和动作模仿牙齿拔除过程,同时展示自己手中的卡片;2.其他小组的学生观察表演过程,根据医生和患者的表现,猜测是哪颗牙齿被拔掉了。
四、游戏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游戏中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小熊拔牙》这个游戏,学生在模拟拔牙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表演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判断牙齿被拔掉的方式,也锻炼了学生的音节判断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发挥创造力,添加一些表演细节,使整个游戏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在游戏总结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感受,以促进学生对游戏的思考和理解。
2024年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

2024年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表演游戏教材第四章《角色扮演与表演》,详细内容为《小熊拔牙》。
通过该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故事情节,培养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角色情感,培养同理心。
2.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角色情感的表达,合作表演的默契。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表演技巧,培养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熊玩偶、牙齿模型、医生工具箱、故事挂图。
学具:学生自备小熊头饰、医生头饰、白大褂等表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小熊玩偶,讲述小熊拔牙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学生佩戴小熊头饰,模仿小熊的动作,体验角色情感。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分析角色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示范表演,学生跟随模仿,掌握表演技巧。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巡回指导。
4. 表演展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教师评价并给予建议。
学生互相观摩,交流表演心得。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熊拔牙》2. 角色名称:小熊、医生3. 表演技巧:情感表达、动作模仿、语言表达4. 合作意识:团队协作、互相配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熊拔牙》为主题,编写一个类似的表演游戏剧本,并进行表演。
剧本名称:《小兔子的牙齿》角色分配:小兔子、医生、小兔子妈妈剧情简介:小兔子因为贪吃糖果,牙齿疼得厉害,在医生的帮助下拔掉了坏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角色情感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情感表达的指导。
2. 学生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表示在表演和合作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希望今后能继续学习,提高表演水平。
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教案标题:《小熊拔牙》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游戏体验,教育幼儿们牙齿保健的重要性。
3.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道具准备:小熊拔牙道具、小熊拔牙牙齿、小熊花拔牙脸谱。
2.场地准备:教室空地,保持整洁。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将小熊拔牙颜色鲜艳的道具拿出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问:“大家知道拔牙是什么吗?”幼儿回答:“拔掉坏牙齿。
”教师再问:“为什么要拔坏牙齿呢?”幼儿回答:“因为坏牙疼,会影响吃东西。
”教师解释拔牙的可怕,通过简单的故事启发幼儿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2.游戏介绍(15分钟):教师将小熊拔牙牙齿一枚一枚排列在地上,教师示范之后,让每个幼儿依次拔下一个牙齿,说出牙齿对应的数字。
教师解释了游戏的规则,让幼儿明白游戏的目的是通过合作,拔下坏牙,并将好牙保护好。
3.游戏实践(4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2-3个人,每组一只小熊拔牙。
教师告诉幼儿,他们需要用工具(小熊拔牙道具)合作拔掉小熊嘴里的坏牙,同时要小心不要碰到好牙。
幼儿们跟着教师的指导,轮流操作道具,慢慢将坏牙全部拔除,过程中互相协作,让幼儿们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游戏总结(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观察小熊的嘴巴,问他们:“嘴里拔掉的牙齿有多少个?”幼儿回答:“有4个。
”教师再问:“嘴里还剩下几颗好牙?”幼儿回答:“还剩下16颗。
”教师和幼儿一起数数确认答案的正确性。
教师再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幼儿知道保护好自己的牙齿有多么重要,引导幼儿们对牙齿保健产生兴趣和意识。
四、反思:通过本次游戏教学,我发现幼儿在参与游戏过程中,能够主动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与沟通。
他们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能够更好地理解游戏的规则,并且能够在游戏中发挥团队精神。
部分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色,能够灵活运用道具,有效地拔掉坏牙。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表演游戏,理解《小熊拔牙》的故事情节,感受角色间的情感交流。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故事《小熊拔牙》2.表演游戏道具:小熊、小猴子、小兔子、小松鼠等玩偶,牙齿模型,拔牙工具等。
三、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摇头、摆尾、拍手等。
2.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熟悉表演游戏的角色和道具。
(二)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小熊拔牙》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分组讨论1.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代表一个角色(小熊、小猴子、小兔子、小松鼠)。
2.各小组讨论如何在表演游戏中表现自己的角色,包括语言、动作、表情等。
(四)表演游戏准备1.教师发放表演游戏道具,指导幼儿正确使用。
2.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情节,明确各自角色和任务。
(五)表演游戏1.各小组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表演,教师在一旁指导。
2.表演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反馈,引导幼儿互相配合。
2.教师针对幼儿在表演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教学反思。
四、教学反思(一)优点1.通过表演游戏,幼儿对《小熊拔牙》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2.表演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他们的沟通能力。
3.教师在表演过程中及时给予反馈,引导幼儿互相配合,提高了游戏的趣味性。
(二)不足1.部分幼儿在表演过程中,情绪过于紧张,影响了表现效果。
2.表演游戏道具有限,导致部分幼儿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改进措施1.在表演前,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训练,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增加表演游戏道具,为幼儿提供更多发挥空间。
3.教师在表演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表演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尝试创新,为幼儿创造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角色扮演》,详细内容为《小熊拔牙》。
通过该故事,让幼儿体验表演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故事情节,进行生动、自然的表演。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熊玩偶、牙齿模型、医生工具箱、故事挂图。
2. 学具:每组一个头饰(小熊、医生、护士)、表演服装、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扮演医生,为幼儿检查牙齿,引导幼儿关注口腔卫生。
(2)展示小熊玩偶,讲述小熊因为吃太多糖果,牙齿疼的故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故事《小熊拔牙》,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教师示范表演,让幼儿观察、学习。
3.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进行表演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4. 表演展示(15分钟)(1)每组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熊拔牙》2. 主要角色:小熊、医生、护士3. 重点词语:牙齿、拔牙、口腔卫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复述故事《小熊拔牙》,并扮演其中一个角色进行表演。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活动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故事情节,进行生动、自然的表演。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中的重点词语。
4. 作业设计中的复述故事和角色表演。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针对性。
一、教学难点解析1. 让幼儿掌握故事情节:教师应通过生动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将故事《小熊拔牙》的情节展现给幼儿,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通用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表演游戏教材第四章《角色扮演与社会实践》,详细内容为通过表演游戏《小熊拔牙》,让幼儿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参与表演游戏,熟悉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2.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3. 培养幼儿理解关爱他人,学会关心同伴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熊玩偶、牙齿模型、医生工具箱、表演服装等。
2. 学具:画有牙齿的纸张、画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医生,为小熊检查牙齿,引导幼儿关注牙齿健康。
邀请幼儿参与扮演小熊,体验拔牙过程。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讲解故事《小熊拔牙》,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分析小熊在拔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与医生、小伙伴合作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表演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表情和动作。
邀请部分幼儿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4. 表演游戏(15分钟)按照角色分配,进行完整的表演游戏《小熊拔牙》。
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熊拔牙》2. 角色分配:小熊、医生、小伙伴3. 关键词:牙齿、拔牙、合作、关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小熊拔牙》的画,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2. 答案示例:画面中小熊表情痛苦,医生正在为小熊拔牙。
小伙伴们围在旁边关心地安慰小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表演,但在角色扮演过程中,部分幼儿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
表演游戏:小熊拨牙

表演游戏:小熊拔牙游戏目的:1、培养幼儿对戏剧表演活动的兴趣,体验表演的乐趣。
提高戏剧欣赏能力及表现力。
2、能根据不同角色的不同性格特点处理好台词的表现风格。
表现出童话剧诙谐幽默的特点。
3、培养幼儿关注牙齿、爱护牙齿的好习惯。
游戏准备:1.物质准备:小熊、熊妈妈头饰、大白兔、松鼠、小狗、小猫头饰、糖果、饼干、拔牙工具、故事磁带。
2.知识准备:吃糖的益处和害处;指导要点:第一次活动指导:1.熟悉故事内容;2.欣赏童话故事《小熊拔牙》。
3.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故事里有些什么小动物?(3)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4.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5.提问:(1)妈妈走了,小熊做了哪些事?(2)小熊的牙为什么会蛀掉?(3)小兔医生是怎么帮助它的?(4)大家告诉小熊应该怎样保护牙齿?你能怎么帮助它?观察与推进:幼儿对故事内容非常感兴趣,特别是熊妈妈跟熊宝宝的对话,幼儿的表演兴致很高,廖崇普、刘欣怡等小朋友在对话练习中,能用不同的语气来模仿。
第二次活动指导:材料补充:小桌子、小椅子等;1.幼儿与教师一同回顾故事内容,说出故事情节。
2.请个别幼儿戴头饰,听录音学习角色对话。
3.鼓励幼儿示范生动的角色语言。
4.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小熊牙疼的样子。
5.幼儿和教师一同布置场景。
6.幼儿表演。
观察与推进:在游戏中,大多数幼儿会根据故事情节来使用道具,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还会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来替代故事中道具,幼儿的表演兴趣比前次活动浓厚,大部分幼儿能较好地用语气、语态对故事内容进行表演。
第三次活动指导:材料补充:多提供一组头饰、在班级舞台布置一个小熊家。
1.请幼儿总结上次活动的经验。
2.鼓励幼儿大声有表情的表演故事内容。
3.为小猫、小狗、小松鼠等小动物增加角色对话和动作。
4.幼儿分两组进行表演。
部分幼儿为他们准备场地、道具、服装、并当他们的观众。
观察与推进:幼儿本次活动的时候,游戏常规较前两次游戏有明显的进步,大多数幼儿能自觉的安静的表演,但个别幼儿如:闵熙尧、史清柠,表演意识不是很强,随意走动。
2024年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通用

2024年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表演游戏教材第四章《角色扮演与创意表演》,详细内容为《小熊拔牙》。
通过该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会表达情感、培养同理心,同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小熊拔牙》的主要情节,能熟练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表演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角色情感的把握,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重点:熟练扮演故事角色,掌握表演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熊玩偶、拔牙工具模型、故事挂图、录音机、音箱。
学具:学生自备小熊头饰、拔牙工具、医生服装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医生,学生扮演小熊,模拟拔牙场景,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故事《小熊拔牙》的情节,分析角色性格特点,指导学生如何扮演。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练习。
4. 教师点评与指导(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给予指导。
5. 学生展示(10分钟)各组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全班同学共同评价,选出最佳表演组。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小熊拔牙》2. 关键词:角色扮演、口语表达、团队合作3. 故事情节流程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熊拔牙》为主题,编写一个新的表演故事。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编写故事,要求情节完整,角色鲜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角色情感把握方面仍有待提高。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情感表达的培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表演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家庭、学校活动等。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表演比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角色情感的把握2.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角色情感的把握在表演游戏中,角色情感的把握是重点和难点。
大班表演游戏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通用1

大班表演游戏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表演游戏教材第四章《角色扮演与创造性表演》,详细内容为《小熊拔牙》。
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了解小熊拔牙的过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能流利地讲述故事内容。
2. 培养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运用表情、动作、语言进行表演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角色扮演中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的表现。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熊玩偶、牙医工具箱、故事挂图。
学具:每组一套角色扮演道具(小熊、牙医、护士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熊,模仿牙痛的样子,请学生们帮助小熊找出牙痛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挂图,详细讲解《小熊拔牙》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小熊拔牙的过程。
3. 角色扮演(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分配角色扮演道具,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熊拔牙》2. 角色分配:小熊、牙医、护士、小动物们3. 表演顺序:1. 小熊牙痛,寻求帮助2. 牙医诊断,拔牙3. 护士照顾小熊4. 小熊感谢大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组为单位,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表演《小熊拔牙》,并录制视频。
2. 答案:1)角色扮演:小熊、牙医、护士、小动物们2)故事情节:小熊牙痛,寻求帮助;牙医诊断,拔牙;护士照顾小熊;小熊感谢大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表演兴趣。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表演剧本,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组织家长参与表演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优质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优质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小熊拔牙》是一堂以故事为基础表演游戏课程,旨在培养幼儿表演能力、合作意识和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取材于幼儿园大班教材中第五章节《有趣故事》,详细内容为小熊由于爱吃甜食,又不刷牙,导致牙齿长蛀牙,勇敢地去拔牙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和表演,理解保护牙齿重要性,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表达和沟通技巧。
3. 培养幼儿勇敢面对困难,勇于改正错误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表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熊玩偶、医生工具箱、拔牙场景布置道具、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小熊头饰、医生头饰、牙刷、牙膏、牙齿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小熊玩偶,讲述小熊爱吃甜食,又不刷牙,导致牙齿长蛀牙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牙齿健康。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帮助小熊保护牙齿,让牙齿不再长蛀牙?3. 表演游戏(10分钟)将幼儿分成医生组和病人组,每组分别扮演医生和小熊,进行拔牙表演游戏。
4. 随堂练习(5分钟)每组选一名幼儿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观察并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5. 情感教育(5分钟)引导幼儿讨论:小熊拔牙时心情,如何安慰小熊,让他勇敢面对拔牙。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熊拔牙》2. 板书内容:小熊为什拔牙?如何保护牙齿?勇敢面对拔牙,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小熊拔牙》故事。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份关于保护牙齿手抄报。
2. 答案:故事内容:小熊因为爱吃甜食,不刷牙,导致牙齿长蛀牙,勇敢地去拔牙。
保护牙齿方法:少吃甜食,每天认真刷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情感变化,关注他们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开展关于保护牙齿主题活动。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小熊拔牙》精选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小熊拔牙》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表演游戏教材第四章《角色扮演与创造性表演》,详细内容为《小熊拔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表演技能,培养他们在集体游戏中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熊拔牙》的故事情节,并能熟练地表演出来。
2.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在表演中发挥个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角色分配与表演协调,以及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熟悉故事情节,掌握表演技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熊拔牙故事挂图、表演道具(小熊、牙医、椅子等)。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表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挂图,为学生讲述《小熊拔牙》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分析故事中各个角色的特点,讨论如何通过动作、表情、语言来表现角色。
(2)示范表演,让学生观察、学习表演技巧。
3. 分组讨论与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讨论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集体表演(10分钟)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角色互换表演,提高表演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情节流程图小熊拔牙角色分配表演技巧团队协作2. 各角色特点及表现方法小熊:可爱、害怕、痛苦牙医:亲切、专业、耐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向家人讲述《小熊拔牙》的故事。
(2)与家人或朋友合作,表演《小熊拔牙》。
2. 答案:(1)故事复述要求语言流畅、情节准确。
(2)表演要求角色特点鲜明,动作、表情、语言表达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更好地表达角色。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要注重分工与协作,提高表演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为《小熊拔牙》编写新的故事情节,进行创造性表演。
2024年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小熊拔牙》精选

2024年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小熊拔牙》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活动指南》第五章“角色扮演与社会交往”,详细内容为“小熊拔牙”。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熊因贪吃糖果而长蛀牙,不得不去拔牙的趣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学习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表演故事角色。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拔牙的过程,以及如何通过表演来展示角色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熊玩偶、医生工具箱、糖果道具等。
2. 学具:画有牙齿的卡片、画笔、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模仿小熊走路、吃糖果等动作,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小熊的心情。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小熊拔牙的原因和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小熊、医生、家长等)进行表演练习。
4. 分组表演(10分钟)每组学生将练习的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大家共同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熊拔牙2. 角色列表:小熊、医生、家长等3. 口腔卫生知识点:拔牙原因、保护牙齿方法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熊拔牙”为主题,画出自己心中的小熊,并描述小熊拔牙的过程。
答案示例:画出小熊表情痛苦,手拿糖果,旁边有医生拿着拔牙工具。
描述:小熊因为吃太多糖果,牙齿长了蛀牙,医生正在帮助小熊拔牙。
2. 拓展作业: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表演“小熊拔牙”的故事,并拍照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表演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提高家庭口腔卫生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拔牙的过程,以及如何通过表演来展示角色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如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小熊的心情。
4. 作业设计:如何使作业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小熊拔牙》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小熊拔牙》
一、教案概述:
本教案是关于大班表演游戏的教案设计,游戏名称为《小熊拔牙》。
通过这个游戏,旨在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合作意识;
2.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反应灵敏度和手眼协调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熊偶数个;
2. 制作类似小熊的面具数个;
3. 歌曲《小时候》;
4. 用于奖励的小糖果或小礼物。
四、教学过程:
1. 游戏准备阶段:
教师将小熊偶分发给幼儿,让幼儿带上小熊面具,做好准备。
2. 游戏规则介绍:
教师告诉幼儿这是一个小熊拔牙的游戏。
有几个小熊的牙齿痛了,我们需要帮助它们拔掉牙齿。
游戏中,教师会播放歌曲《小时候》,伴随着音乐节奏,幼儿需要根据音乐停止的时候迅速把小熊的牙齿拔掉。
3. 游戏进行:
教师播放歌曲《小时候》,幼儿根据音乐节奏迅速拔掉自己面前小熊偶的牙齿。
每次停下音乐时,没有完成任务的幼儿退出游戏,已经完成任务的幼儿继续进行下一轮。
4. 游戏结束:
当只剩下最后一个幼儿完成了任务时,教师可发放小糖果或小礼物作为奖励。
同时,鼓励其他幼儿表扬完成任务的幼儿。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观察力和合作意识,也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通过奖励的形式,可激励幼儿对游戏更加积极参与。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游戏的趣味性和适宜度。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教学目标1.认识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2.学习如何正确刷牙。
3.培养孩子们的口腔卫生意识。
4.提升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游戏规则1.游戏主题:小熊拔牙。
2.运动方式:扮演小熊的孩子合作进行口腔清洁,拔掉小熊口中的蛀牙。
3.参与人数:12人以上。
4.游戏时间:30分钟左右。
5.效果评价:团队合作的值得表扬。
游戏步骤步骤一:团建演练1.教师介绍游戏主题和规则,并分配小组,每个小组4~6人。
2.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团建演练,加深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进行自我介绍。
步骤二:模拟牙医门诊1.教师告诉孩子们,每位小熊都需要看医生进行口腔清洁。
2.孩子们分配到不同的小熊角色,用口中的棉签模拟清洁工具,学习如何进行口腔清洁。
步骤三:操作璐璐拔牙1.教师将小熊璐璐的牙齿装置在模型中央,为孩子们演示如何操作模型进行拔牙。
2.请每个小组闭合模型,进行类似的操作。
步骤四:合作完成小熊拔牙1.教师告诉孩子们,必须团队合作才能完成拔牙。
2.请小组成员互相合作,拔出小熊璐璐的牙齿。
3.小组完成后,互相检查,确保所有的牙齿都已经被拔出来。
步骤五:讨论合理的清洁方式1.请孩子们讨论口腔清洁有哪些合理的方式。
2.请孩子们陈述口腔清洁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口腔卫生心得。
教学反思教学效果1.孩子们在游戏中深入了解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2.孩子们学会了正确的刷牙方式。
3.孩子们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升了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4.整体课堂氛围活跃,孩子们在游戏中积极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1.游戏的参与人数和持续时间需要适当控制,不能过多,让孩子们心生疲惫。
2.游戏的组合方式需要适当调整,保证孩子们在游戏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教学建议1.设计更多的游戏互动方式,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2.增加互动环节的难度和密度,以提高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教材第四章《角色扮演与社会实践》,详细内容为《小熊拔牙》故事表演。
通过学习,让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运用表情、动作和语言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小熊拔牙》的主要情节,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2. 培养幼儿运用表情、动作和语言进行角色扮演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表演水平。
3. 培养幼儿在表演过程中与同伴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角色扮演时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熊玩偶、拔牙工具模型、故事图片、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小熊头饰、医生工具包、表演服装、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医生,邀请幼儿参与“小熊拔牙”的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利用故事图片,详细讲解《小熊拔牙》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角色的情感变化。
3. 角色分配与扮演(5分钟)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分配角色(小熊、医生、护士等),并指导幼儿运用表情、动作和语言进行角色扮演。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角色,现场示范如何运用表情、动作和语言进行表演,让幼儿模仿学习。
5.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6. 表演展示(15分钟)每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熊拔牙》2. 角色分配:小熊、医生、护士等3. 表演重点:表情、动作、语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共同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家庭表演游戏。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表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通用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表演游戏教材第四章《角色体验与表达》,详细内容为《小熊拔牙》。
通过该故事,学生可以学习角色表演、情感表达和团队合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通过角色扮演,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2. 培养学生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恰当的动作表达角色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角色情感的表达,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表演技巧,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熊、拔牙工具、牙齿模型、故事挂图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角色扮演所需道具、头饰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看牙医的经历,引出故事主题。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小熊拔牙》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3.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表演技巧,如表情、动作、语言等。
4. 分组讨论与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讨论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角色扮演(10分钟):每组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小熊拔牙》2. 主要角色:小熊、牙医、熊妈妈等3. 表演技巧:表情、动作、语言4. 健康习惯:保护牙齿,定期看牙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小熊拔牙》的故事,编写一个新的表演游戏,要求包含至少三个角色,每个角色有独特的情感表达。
2. 答案:学生需提交表演游戏的剧本,包括角色分配、对话、动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关注学生对表演技巧的掌握,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3. 分组讨论与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在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表演游戏教材第四章《角色扮演与创造性表演》,详细内容为《小熊拔牙》。
通过该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会合作、表达情感,并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通过角色扮演,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2.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分享的快乐,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表演游戏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角色扮演中的情感表达和团队协作。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演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熊玩偶、牙医工具箱、故事挂图;2. 学具:每组一套小熊头饰、医生服装、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小熊拔牙》,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用表演展现故事。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示范,讲解表演技巧;针对难点,如情感表达和团队协作,进行详细讲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分配角色,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4. 表演展示(10分钟)各组依次进行表演展示;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熊拔牙》2. 角色分配:小熊、牙医、妈妈、爸爸3. 表演技巧:情感表达、团队协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表演《小熊拔牙》,并记录表演过程中的感受。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描述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团队协作情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模仿不同的角色,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组织家长参与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故事讲述;2. 例题讲解中的表演技巧和难点分析;3. 随堂练习中的教师巡回指导;4. 表演展示中的学生评价;5. 作业设计中的家庭表演与感受记录;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的教学效果评估和亲子关系增进。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通用6篇)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熊拔牙》篇1活动目标:1、能共同为进行的表演布置场景,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道具。
2、能大胆讲述,用动作和语态表现动物的特征。
3、能大胆讲评、提出自己的见解。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1、各种动物头饰。
2、娃娃家的小桌椅、糖果、果酱等。
3、医生用的医用工具。
4、录音机、不同性质的磁带等。
活动过程:一、讨论:你最喜欢表演什么游戏?为什么?二、提出表演要求。
1、最近我们表演的《小熊拔牙》你觉得小伙伴哪里表演得好,哪里需要改进。
2、以小组为单位,创设场景与制作道具。
(1)新增设了爸爸的公文包。
(2)桌椅上都盖上台布、桌布等,在桌上添放花瓶等。
(3)为了拔牙时更形象,幼儿说要做颗假牙,用线系住这样就更逼真了。
3、幼儿以组为单位商量角色的分配。
三、幼儿表演。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表演。
1、熊爸爸和小熊对话。
2、小熊夸张地吃蜂蜜、牙痛时满地打滚大声地求救。
3、小兔为小熊拔牙,小动物们齐心帮助。
4、小熊和小朋友们快乐开心地舞蹈。
四、讲评。
1、幼儿提出声音有时高、有时低,没有从头至尾地绘声绘色。
2、幼儿提出要是有音乐就更好了。
3、动作还可以丰富些。
4、教师总结。
五、提出下次游戏的要求。
1、选择合适的音乐。
2、对动作好的幼儿给予表扬,要求能向他们学习。
活动反思:活动中准备材料时,教师始终是幼儿的参谋和助手,当幼儿需要制作背景时尽管教师发现这与自己原先的想法不符,但还是应该支持幼儿的想法。
我认为,在表演游戏中,幼儿能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道具、布置场景,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教师提供材料的目的是支持幼儿的活动,制作道具本身就是一个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蕴涵着丰富的学习机会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演游戏:小熊拔牙
游戏由来:
大班幼儿对表演游戏的目的更加明确,在游戏前,已经学会分配角色,并且在选择角色的同时,预见到表演中可能发生的事情。
在没有道具的情况下,他们学会了用一些其它东西代替或向一些其他的办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表明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游戏的兴趣更浓,往往会有选择地扮演某一角色,有时也可能一个人扮演多种角色,在游戏中,幼儿不仅能注意到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反映角色的特征,还能够根据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节内容进行想象,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大班幼儿愿意通过协商选择角色或轮流扮演角色,但在角色间的相互配合方面还有待加强和培养,组长能组织游戏。
游戏总目标:
1、能够积极地参加表演游戏活动,认真扮演角色,从中理解应从小养成少吃甜食勤刷牙的卫生好习惯。
2、能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大胆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发展幼儿的表演和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做游戏。
4、通过扮演角色,加深幼儿对角色的认识,学习角色的优良品德。
5、学习设计和布置游戏场景,学会自制简单的道具,学会正确的使用和替代游戏材料。
6、培养幼儿的爱护游戏材料的意识,让幼儿学会正确收拾和整理游戏材料。
第一阶段:
活动目标:
1、对故事内容感兴趣,能学习故事中各角色的对话。
2、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做游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学会复述故事,以此培养幼儿对表演的兴趣。
材料投放:
(1)小熊、熊妈妈、羊医生、小兔、小猪、小狗、小猫、小松鼠、红头细菌、绿头细菌、黑头细菌等的服饰和头饰。
(2)小熊家(家里有饼干、糖、蜜、果酱等许多好吃的东西)。
活动过程:
一、引题:最近班上有很多的小朋友在换牙,换牙时要请谁来拔牙呀?哪个故事也是关于拔牙的?小熊是因为换牙才拔牙的吗?(引出《小熊拔牙》的故事
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内容:有表情地、生动地向幼儿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记忆、复述故事情节等。
二、练习故事中的对话,要求表情和语气要符合角色的性格特征。
三、全班进行分角色练习对话。
四、以分组练习的形式(一个角色由一组幼儿一起扮演),掌握人物的对话、及注意区分各种动物的不同语调。
师重点观察幼儿表现角色特征的情况。
五、教师鼓励不善于表现的幼儿参与游戏,并表扬敢于大胆表现的幼儿
六、评价:重点评讲幼儿表现角色特征的情况。
观察与推进: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能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道具、布置场景,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教师提供材料的目的是支持幼儿的活动,制作道具本身就是一个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蕴涵着丰富的学习机会的活动。
教师不能为追求表演结果或节省时间而忽略这个颇具教育价值的环节。
教师在为提供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多种类材料后,就以观察者的身份给予极大的自由度,让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协商磨合而不是催促,鼓励与支持按自己的兴趣与意愿决定游戏的内容。
幼儿的讨论可以为下次活动作铺垫,把活动引向深入的作用,教师应为幼儿的讨论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
第二阶段: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大胆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发展幼儿的表演和口语表达能力。
2、学习设计和布置游戏场景,学会自制简单的道具,学会正确的使用和替代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
(1)小熊、熊妈妈、羊医生、小兔、小猪、小狗、小猫、小松鼠、红头细菌、绿头细菌、黑头细菌等的服饰和头饰。
(2)小熊家(家里有饼干、糖、蜜、果酱等许多好吃的东西)。
活动过程:
1、用布偶来引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2、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并记忆、复述故事的内容情节等,激发幼儿的表演游戏的兴趣。
3、全班进行练习角色对话和分角色进行练习,重点引导幼儿要注意角色的表情、语气及动作,更加逼真地体现故事的思想。
4、请一组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示范表演,其他观看并进行评价。
5、请幼儿分组进行练习,要求能力较强的孩子带动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语言和动作的表演。
6、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能力较强的表演较好的一组的示范表演。
7、评价幼儿的活动情况,提出下回活动的要求。
观察与推进:
在本次活动中,添加了音乐背景。
音乐背景的提供将幼儿的兴趣引向教师所希望的目标上来,他们能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提出问题,并努力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去获取答案,从而引发了幼儿深入游戏的兴趣。
并且通过示范表演幼儿对游戏活动很兴趣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对故事中的主要对话基本已掌握。
故事中结束部分的最后两句对话幼儿掌握不够,常忽视不说,有待下次活动提高,还有表情的表演及活动的出场顺序都将作为下次活动的学习重点。
下次的活动教师多投入些与游戏有关的教具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在孩子的活动中多让他们看能力较强的孩子进行表演,以此来提高活动的效率,让孩子能更好得进行表演。
第三阶段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有创造性地表现角色性格。
2、会与同伴协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学会复述故事,以此培养幼儿对表演的兴趣。
(二)材料投放
(1)小熊、熊妈妈、羊医生、小兔、小猪、小狗、小猫、小松鼠、红头细菌、绿头细菌、黑头细菌等的服饰和头饰。
(2)小熊家(家里有饼干、糖、蜜、果酱等许多好吃的东西)。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生动地练习对话。
2、引导幼儿一起准备拔牙的道具等,布置游戏的场景,以激发和调动幼儿玩游戏的愿望和积极性。
3、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场地、道具的使用方法及游戏材料的摆放、收拾等,培养幼儿的良好游戏常规。
4、引导幼儿通过协商来选择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强迫幼儿表演不愿意扮演的角色。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吸引语言发展较差的幼儿玩表演游戏,以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
5、评价游戏情况,重点评价游戏的常规,及有所进步的幼儿。
观察与推进:
在活动中,幼儿都能利用辅助材料大胆想象,丰富游戏内容,并能相互合作、交流,从而体会到了游戏的乐趣。
在游戏中,小组间协调协商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们能很有秩序的选择道具和头饰,并分工布置场景,其中组长起了很大的作用,个别组幼儿有了问题,还需要寻求老师的帮忙。
但随着游戏的重复进行,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低落下来,此时需要新的游戏内容激发幼儿参与表演的兴趣。
下阶段加强将在表演创新上下功夫,提供更多的辅助材料。
第四阶段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游戏的内容进行创编。
2、体验角色的思想感情,学习角色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学会复述故事,以此培养幼儿对表演的兴趣。
(二)材料投放
(1)小熊、熊妈妈、羊医生、小兔、小猪、小狗、小猫、小松鼠、红头细菌、绿头细菌、黑头细菌等的服饰和头饰。
(2)小熊家(家里有饼干、糖、蜜、果酱等许多好吃的东西)。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几种动物头饰和道具,让幼儿说出表演游戏的主题。
师提问:你能用这些材料来表演什么故事,你想当什么角色,准备怎样表演?
2.师提出游戏要求:先协商角色,选择场地,后取材料。
3.幼儿游戏,师重点观察幼儿间的协商情况和材料的使用情况。
4.评价游戏:评价谁最认真表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