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6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1PPT课件
幼小衔接全套数学课件
幼小衔接全套数学课件课程内容一、教学内容第一章:数的认识1.1 数的概念1.2 数的组成1.3 数的顺序第二章:数的运算2.1 加法运算2.2 减法运算2.3 加减法混合运算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组成及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2. 使学生学会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加减法运算教学重点:数的概念、数的顺序、加减法运算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加减法运算卡片、磁性黑板、教学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加减法运算卡片、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黑板,展示一幅水果店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数数,进而引出数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数的概念:通过磁性黑板上的水果,讲解数的概念,如1个苹果、2个香蕉等。
(2)数的组成:用数字卡片,讲解数的组成,如3可以由1和2组成,也可以由2和1组成。
(3)数的顺序: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排序,讲解数的顺序。
(4)加法运算:以购买水果为例,讲解加法运算。
(5)减法运算:以退货为例,讲解减法运算。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数数练习:让学生数一数磁性黑板上的水果,填写数字卡片。
(2)加减法运算练习:发放加减法运算卡片,让学生进行计算。
4. 互动讨论(5分钟)针对数的组成、加减法运算,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数字卡片:展示数的概念、组成、顺序。
2. 加减法运算卡片:展示加减法运算过程。
3. 教学挂图:展示水果店场景,引导学生进行数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一数家里的水果,填写数字卡片。
3 + 2 = ?5 2 = ?4 + 1 = ?7 3 = ?(3)用画图或文字描述,展示数的顺序。
2. 答案:(1)数字卡片填写正确。
(2)加减法运算结果:3 + 2 = 55 2 = 34 + 1 = 57 3 = 4(3)正确展示数的顺序。
《数与量》中班教案
《数与量》中班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数字1,并能够说出数字1的名称。
2.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字1的形状特点2. 数字1的名称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认识数字1。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字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数字1。
教学步骤:1. 引入:向幼儿展示数字1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1的名称。
2. 讲解:讲解数字1的形状特点,让幼儿能够辨别数字1。
3. 练习:通过数字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数字1。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判断幼儿对数字1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对数字1的认知情况。
第二章:认识数字2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数字2,并能够说出数字2的名称。
2.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字2的形状特点2. 数字2的名称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认识数字2。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字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数字2。
教学步骤:1. 引入:向幼儿展示数字2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2的名称。
2. 讲解:讲解数字2的形状特点,让幼儿能够辨别数字2。
3. 练习:通过数字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数字2。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判断幼儿对数字2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对数字2的认知情况。
第三章:认识数字3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数字3,并能够说出数字3的名称。
2.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字3的形状特点2. 数字3的名称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认识数字3。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字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数字3。
教学步骤:1. 引入:向幼儿展示数字3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3的名称。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概述 PPT课件
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例:“5”的分解 小朋友们将5个西红柿发成两
堆,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含义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研究幼儿初步数学概念发生发展及其教 育规律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理论 及实践问题。
二、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1.对周围环境中事物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 等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 动。
⑷数学活动特质性目标没有呈现。
(数学学习除了发展幼儿思维之外,更重要的目的 是运用已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 问题。) 五、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 包括:感知集合、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等几 个方面
三、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包括对幼儿集合概念、数 概念、数运算、几何形体概念、量概念、空间方 位概念等的教育。
(三)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是向幼儿进行教育十分 重要的途径。如:就餐、入睡、散步、值日生、 清洁整理、看图书、看电视、吃点心、喝水等。
五、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 (一)操作法
1.含义:操作法是幼儿运用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 按照一定的操作规则和要求,在操作材料的实践过程 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 操作对象 —— 直观教具、各种物品
(六)寻找法 1.含义:是让幼儿从周围生活环境和事物中寻找 数、量、形及其关系的一种方法。 2.三种具体形式 第一,在已准备好的环境中寻找; 第二,在自然环境中寻找; 第三,运用记忆表象来寻找。
谢谢
学习目标
1.了解幼儿数学教育的含义、目标和内容。 2. 合幼教实践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3. 设计与组织指导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
2013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课件第六、七章
2.启发性原则
⑴定义: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 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 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道而弗牵,强而抑, 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产婆术” 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⑵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③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3.巩固性原则
⑴定义: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 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 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夸美纽斯提出“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 “把流水泼到一个筛子上” 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
⑵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⑴定义: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 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 思维能力。 《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 则坏乱而不修” 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夸美纽斯:“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 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⑵贯彻要求: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第七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下)
第一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1.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 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2.教学原则的特征 合目的性 合规律性 3.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 4.教学原则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学记》中总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 “预”,“时”,“孙”,“摩”,“长善救失”都属于教学 原则的范围。
7的组成与分解课件.
7的组成与分解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7的组成与分解”。
详细内容包括:掌握7的组成和分解方法,理解7的不同拆分方式,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7的组成和分解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7的拆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7的不同拆分方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7的组成与分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数字卡片、磁性黑板。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包含7个物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你能用几种方式将这7个物品分成两部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7的组成与分解。
2. 探索7的组成与分解(10分钟)a. 学生自主探究7的组成与分解方法。
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展示例题:将数字7拆分成两个数字,使它们的和为7。
b.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点评并讲解正确答案。
4.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黑板演示,讲解解题过程。
b.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板书设计1. 7的组成与分解2. 内容:a. 7的组成:1+6、2+5、3+4、4+3、5+2、6+1b. 7的分解:7=1+6、7=2+5、7=3+4、7=4+3、7=5+2、7=6+1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用7个物品进行组成与分解的实践操作,并记录下来。
b. 将数字7拆分成两个数字,使它们的和为7,至少写出3种拆分方式。
2. 答案:a. 略。
b. 1+6、2+5、3+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7的组成与分解方法。
7第6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
2021/3/30
11
活的生物体
人工的自然环境(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等)
2.标本
是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经过加工处理而保存下 来的完整的或部分的物体形态
真实反映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和部分过程性特 征:可用缩时的方式表现复杂长过程的概貌;可表现 同类生物体的比较解剖学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
容易失去真实色泽和生活动态特征;小体积的 标本信息传递面受限制
2021/3/30
66
6.用于设置悬念 例如,在“根对水分的吸收”的教学中,教师出示
两个装有水溶液的烧杯,里面分别浸泡着一棵带根的 菠菜,其中一棵硬挺,另一棵略萎蔫。教师说:“这 两个烧杯里分别装有清水溶液和食盐水溶液,可我忘 记是哪一个装有食盐水溶液了,请大家学完这节课的 内容后帮我分析一下。”这样将悬念留给学生,会大
2021/3/30
27
板画的种类 一般有立体图、透视图、剖面图、平面图
和示意图等。
2021/3/30
28
板画的基本要求
1.讲画结合,边讲边画,以加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便于学
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过程。
2.板画的画法应符合制图的基本要求。作图的线段应粗细得体、
虚实规范。在同一图上不能包括不同类型的画图方法。
2021/3/30
37
黑板画(平行四边形画法)
2021/3/30
38
5.替代物
无须加工的现成物体 有一定的相似性:模仿性强;替代性强;极易 获取 无真实感;作用有限
2021/3/30
39
6\投影仪的种类
台式投影仪
便携式投影仪
2021/3/30
反射式投影仪
40
投影仪的结构和 工作原理
教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第六章 小学教学原则、模式与方法.ppt1
4、评价: 优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积 极主动性强,效率较高 缺点:对教师要求较高,另 外提供的材料必须丰富
第三节 教学模式总结
模式名称 教学目标 适用内容 年龄 师生关系 教师 主导 学生 主体
传授-接受 重视学习 课程中基础知识 不限 教学模式 基本知识 .基本规律都可 探究型 教学模式 重视探究 数学.科学中规 能力培养 律性知识 高年 级
对比: 老师:你知道虚伪、偷盗、欺骗、奴役等应 归于正义类还是非正义类? 学生:也许…应该…我不知道. 老师:来,老师告诉你.因为正义的定义是… 非正义的含义是…所以,这些应该是…
五、启发性原则 (一)含义: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学习 主体的地位,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维、独立判断,从而积 极主动地学习。
(三)情景教学模式(P70) 1、理论基础:保加利亚洛扎洛夫的暗示教学理 论强调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用图片 、实物、形象甚至夸张的表情和语言、肢体语 言、音乐、诗歌、短剧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 等创设适合学习的情景,让学生轻松学习. 2、含义: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 相结合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 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同时陶冶情感的一种教 学模式。 3、基本程序: 创设情景—亲历体验—引导学生—总结
情景教学 模式
调动情感 语文.英语.音乐 中低 愉快学习 美术等课程常用 年级
融洽 平等
新课改后产生了对传授-接受模块的改进,即把其 它模式中较好的环节加以吸收,力图创造一种教师主 导、学生主体,既便于知识的学习,又不抹杀学生思维 与创造的空间的学习模式。具体程序是:情境导入( 后续环节情景元素贯彻始终)——复习旧课——讲授新 课: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巩固运用——检查反馈——作业布置
学术出版物中的直观教具包括_______。
学术出版物中的直观教具包括_______。
摘要:一、学术出版物中的直观教具概述1.定义与作用2.分类与形式二、具体直观教具举例1.实物模型2.图片、图表3.动画、视频4.虚拟现实技术三、直观教具在学术出版物中的运用1.提高学习效果2.激发学习兴趣3.增强学术内容的可理解性四、直观教具的发展趋势1.技术的不断进步2.教育理念的更新3.跨学科的融合与应用正文:学术出版物中的直观教具是指在学术著作、教材等出版物中,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抽象、复杂的概念和理论,采用具象化、形象化的方式进行展示的工具。
直观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术内容的可理解性。
直观教具有多种形式,包括实物模型、图片、图表、动画、视频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
实物模型是一种较为传统的直观教具,通过制作与研究对象相似的实物模型,帮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图片、图表是通过视觉方式展示信息,简洁明了,便于读者快速捕捉关键信息。
动画、视频则是通过动态形式呈现,能够展示复杂的动态过程和场景。
虚拟现实技术则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直观教具,通过构建虚拟环境,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和学习。
在学术出版物中,直观教具的运用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以生物学为例,通过实物模型、图片、动画等多种直观教具展示生物结构、生理过程等,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理论。
同时,直观教具还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术内容更具有吸引力。
例如,一部讲述天文学的学术著作,通过精美的图片和动画展示各种天文现象,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他们对天文学的好奇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直观教具在学术出版物中的运用将越来越广泛。
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创新的直观教具形式,如增强现实技术、3D 打印等,这些新技术将为学术出版物带来更丰富的表现形式,使学术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跨学科的融合与应用也将推动直观教具的发展,例如,将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元素融入学术出版物,将使学术内容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
七年级上册美术7《色彩与生活》【课件】
七年级上册美术7《色彩与生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上册美术第7课《色彩与生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章“色彩的世界”中的第一节“色彩的基本知识”和第二节“色彩与生活”。
详细内容涵盖色彩的分类、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搭配原理以及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了解色彩的分类、三要素和搭配原理。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进行创意实践,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原理的应用。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观察与感知、创意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颜料、画纸、画笔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分类、三要素和搭配原理。
3. 实践环节:a. 播放一组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的色彩搭配。
b.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例题讲解:以一幅画作为例,分析其色彩搭配原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色彩作品。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知识a. 色彩的分类b. 色彩的三要素c. 色彩的搭配原理2. 色彩与生活a. 色彩的观察与感知b. 色彩的创意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创作一幅以“我的生活”为主题的画作。
2. 答案要求:作品要求色彩搭配合理,表现生活场景,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提高审美素养。
b. 开展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将所学色彩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直观教具使用教案
直观教具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直观教具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2.掌握直观教具的分类及其特点;3.能够灵活运用直观教具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学重点1.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2.直观教具的分类及特点。
三.教学内容1.直观教具的概念介绍直观教具是指通过具体的、可观察的物品、图形、模型等形式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工具。
直观教具能够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见,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直观教具的分类及特点2.1 平面类教具平面类教具包括图表、表格、图片等,它们能够直观地展示信息,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平面类教具具有制作简单、易于携带和展示的特点。
2.2 三维类教具三维类教具主要是指实物模型、实物演示等,它们可以让学生亲自触摸、感知物体的形状、结构等特点。
三维类教具具有形象逼真、直观鲜明的特点。
2.3 多媒体类教具多媒体类教具主要包括影音资料、电子课件、电子白板等,它们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能够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受到更大的刺激,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直观教具的使用方法3.1 确定教学目标在使用直观教具前,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具。
3.2 制作和准备教具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选择使用已有的教具或者自己制作教具。
制作教具时,要注意教具的大小适宜,图形清晰,材质安全。
3.3 呈现和操作教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晰地呈现教具,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操作教具,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4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使用直观教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讨论、实验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直观教具的分类、作用和使用方法,使学生对直观教具有一个初步了解。
2.示范法:教师利用具体的教具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并指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或小组合作讨论,通过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对直观教具的理解与应用。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优秀课件全册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优秀课件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法治与秩序第1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了解法律的特征、功能和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第2课:法治与秩序掌握法治的含义、基本原则和作用增强法治观念,维护社会秩序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认识到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其明白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法治观念的培养,让学生理解并接受法治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功能以及法治的基本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法律的作用,引发学生对法治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法律在我们身边:讲解法律的特征、功能,举例说明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法治与秩序:阐述法治的含义、基本原则和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查漏补缺。
六、板书设计1. 法律在我们身边特征:国家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功能:规范行为、维护权益、促进发展2. 法治与秩序含义:依法治国、法律至上原则:公平、公正、公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法律的特征和功能。
简述法治的含义和基本原则。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法治的认识。
2. 答案:法律的特征:国家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功能:规范行为、维护权益、促进发展。
法治的含义:依法治国、法律至上;原则:公平、公正、公开。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衡量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与处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章节,突出重点,深入浅出。
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
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摘要:1.直观教具的定义和作用2.直观教具的分类及应用场景3.教师如何选择和使用直观教具4.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优势和注意事项5.总结: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正文:作为一名教师,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直观教具是指那些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原理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的一类教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一、直观教具的定义和作用直观教具的主要作用在于将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生物课上,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标本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动植物的特征;在化学课上,教师可以展示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化学反应。
二、直观教具的分类及应用场景根据教具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直观教具分为以下几类:1.实物教具:如标本、模型、实验器材等,适用于各类学科的教学。
2.图片和图表:包括挂图、彩色插图、统计图表等,适用于讲解概念、关系和数据。
3.视频和多媒体:如课件、教学片、网络资源等,适用于演示复杂过程、现象和理论。
三、教师如何选择和使用直观教具1.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与课程紧密相关的教具。
2.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用适合的教具。
3.注意教具的实用性和耐用性,确保教具的正常使用。
4.适当引入新颖、独特的教具,增加学生的兴趣。
四、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优势和注意事项1.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跃度;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加深记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注意事项:避免过多依赖直观教具,忽视基本理论的教学;注意教具的卫生和安全,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合理控制使用时间,避免干扰课堂教学。
五、总结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一名教师,善于运用直观教具,能够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直观教具课堂教案
直观教具课堂教案教案标题:直观教具课堂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直观教具的使用,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准备:1. 相关直观教具,如实物模型、实验仪器等。
2. 教学课件或图片资料。
3. 学生学习用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
二、知识讲解1. 通过直观教具,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点,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2. 结合实物模型或实验仪器,进行知识讲解和示范操作,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深入理解知识。
三、实践操作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操作相关直观教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四、讨论交流1. 学生展示实践操作的成果,分享操作中的体会和收获。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实践操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练习与检测1.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进行知识检测,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直观教具进行学习和思考。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直观教具的使用和实践操作是否积极参与?2.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3.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2. 第二章: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3. 第三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4. 第四章:我们的物质权利;5. 第五章:我们的精神权利;6. 第六章:遵守交通规则;7. 第七章:安全常识我知道;8. 第八章:防范校园暴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2.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遵守法律和纪律;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法律概念的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2. 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如何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权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情景剧表演,引发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思考;2. 授课:讲解课本内容,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3.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题;5.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拓展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道德与法治;2. 板书内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如何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权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2. 作业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法律知识书籍,参加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本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道德与法治的多个方面,包括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如何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权益等。
这些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2. 教学目标的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遵守法律和纪律,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6章《实数》优秀教学案例(教案)
1.生活情境的引入:通过购物小票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实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设计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实数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2.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能够利用数轴表示和解释实数。
3.掌握实数的运算方法,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并能进行实数的混合运算。
4.能够运用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2.利用数轴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利用数轴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3.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实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表达机会,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将注重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反思与评价
1.个人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实数知识过程中的理解、困惑和收获,如“你觉得自己在实数学习中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同伴评价: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互相借鉴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如“你觉得他的解题方法怎么样?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过程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如“你在这次小组合作中表现得很出色,不仅积极参与讨论,还能够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教具--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具--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发表时间:2010-10-13T08:57:41.57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年第10期供稿作者:陈永君[导读] 教学原则是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皆取得良好效果。
贯彻教学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摘要:教学原则是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皆取得良好效果。
贯彻教学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直观性原则作为一条重要教学原则被渗透在各种教学活动中。
数学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是数学学科特点的必然要求,合理科学地使用教具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教具;数学教学;直观性原则;手段作者简介:陈永君,任教于甘肃省镇原县上肖初中。
一、直观教学的重要性直观性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感性经验,或通过一定手段给学生提供感性经验,帮助学生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进行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规律和原理。
直观性教学的目的除了给学生一定的感性经验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发展能力服务。
因此,有人把它称为“形象直观和抽象概括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要受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特点制约,教学中必须有效贯彻直观性原则。
由于数学极具抽象性,尤其青少年学生年龄越小,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想能力较差,需要一定的直观感性经验,作为支持学习的基础。
况且,学习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绝大多数不是学生能够亲身经历到的。
故此,学生容易犯空洞、抽象、脱离实际的毛病,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很难理解,这也需要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因此,数学教学中更要最大限度地贯彻直观性原则,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深刻的印象,不但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理解知识,促进知识的巩固,也有助于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培养辩证思维的观念。
然而,贯彻这一教学原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作和使用教具。
荀况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1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1.3 位置、位移和路程1.4 速度和平均速度1.5 加速度和速度变化量第2章力和运动的关系2.1 力2.2 牛顿运动定律2.3 非平衡力的作用2.4 摩擦力第3章动力学方程3.1 动量3.2 动量定理3.3 动量守恒定律3.4 动能定理第4章机械能4.1 机械能守恒定律4.2 机械能的转化4.3 机械能的守恒条件4.4 功能原理第5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5.1 简谐振动5.2 振动的描述5.3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5.4 波的干涉与衍射第6章电磁感应6.1 电磁感应现象6.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6.3 楞次定律6.4 自感现象第7章电流与磁场7.1 电流的磁场7.2 安培环路定律7.3 电磁铁7.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第8章电磁波8.1 电磁波的产生8.2 电磁波的传播8.3 电磁波的能量与动量8.4 电磁波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运动的描述、力和运动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机械能、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感应、电流与磁场、电磁波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波的干涉与衍射、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运动的描述、力和运动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册、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运动员百米冲刺、振动的琴弦等,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和力的关系。
2. 讲解: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运动的描述、力和运动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机械能、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感应、电流与磁场、电磁波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教材PPT课件
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
• 一、开发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 • 二、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 • 三、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系统方法主张把事物、对象看作一个系统进行整体研究,研究 (一)人员: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 ,学校教育系统的教职员 它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来 工 ,和那些从事其他职业,具有某一方面特长的人。根据需要, 实现系统之间的联系,达到有目的地控制系统的发展,获得最 进一步具体化的话,其步骤为:阐释和分解既定的教 发挥专家或顾问的作用 的人员 优化的效果的目标 育目标;分析满足目标所需要的教育任务和内容;制定 (二)资料:教材或教学软件和专题画展、经典名著、优秀 教育技术中的系统方法是一个计划、开发和实施教育的自我纠 教育策略;安排教育顺序;选择教育媒体;开发和确定 (一)选择和排列最优的教育目标 影视片等,一旦需要,它们可以充当学习的参考资料 正的、逻辑的过程。它提供了一种程序化的框架:首先是明确 必要的学习资源;评价教育策略和学习资源的效果;修 (二)选择和使用最优教育效果的测度 (三)设备:黑板、直观教具、实验仪器、视听装置和能被 系统的目的;其次是对目的进行分析,以找到实现目的的最佳 改策略和资源直到有效 (三)选择和采用最优的教学活动 利用为学习资源的设备 方法;接着选择最适于发挥该系统成功性能的组成部分;最后 (四)选择最优的环境条件 (四)活动:集体讲授、课堂讨论、程序教学等,但也有一 对系统进行连续的评价,为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及性能开展修 些教学任务可以利用游乐、旅行和相关的社会实践来完成 改工作而提供基础 (五)环境:主要是教学楼、图书馆、操场、实习场所
• • • •
一、视觉教育 二、视听教育 三、视听传播 四、教育技术
最早使用视觉教育术语的是美国宾夕 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 义。在较为人们熟悉的教育技术意义上,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 法尼亚州的一家出版公司, 1906年, 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 是指产生于传播革命的媒体,这些媒体可 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 它出版了一本介绍如何拍摄照片、如 视觉教材,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 1994 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 17 -18 世纪,夸美纽斯和裴 以与教师、课本和黑板一起来为教学目的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 呈现。由此,也出现过视觉辅助和视 何制作和利用幻灯片的书,书名就是 会( Association for 斯泰洛齐等人倡导的直观教 服务 …… 组成教育技术的部分包括电视、 信息和环境条件。 觉教具的名称 1937 年, 霍邦 (C. F. 《视觉教育》。 1923 年,美国教育学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学主要采用图片、实物、模 电影、投影器、计算机和其他‘硬件’、 Hoban)等人在《课程的视觉化》一书 新的教学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 科建立了视觉教育分会。 and Technology ,简称AECT) 型等直观教具来辅助教学。 ‘软件’项目 …… 中提出了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式和选用 动接受者转变为能积极进行信息处理的 对教育技术作了全新的定义: 第二种亦即不太为人们所熟悉的教育技术 原则 主动学习者,而教师要提供和创造能帮 30 年代后半叶,无线电广播、有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年所 the “ 经验之塔”的理论要点是: 1. 最底层的 的定义超出了任何特定的媒体或设备。在 代表 : 戴尔( E. Dale )于 1946 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环 声电影、录音机先后在教育中获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各种教学 这个意义上,教育技术超过了其各组成部 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该 境。从21 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 得运用 ,并开始在文章中使用视听 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戴尔 分的总和。它是按照具体的目标,根据对 书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 需求出发,建造一个能支持全面学习、 排成一个序列; 2. and 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 教育的术语。 1947 年,美国教育 management evaluation , 人类学习和传播的研究,以及利用人力和 认为 , 人们学习时 , 由直接到间接 传播的概念和原理引入视听教学领域后,使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造学习、终身 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 3. 在学校 协会的视觉教育分会改名为视听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进入 50年代以后,西方学校中视听设备和 非人力资源的结合,从而促使教学更有效 这个模式主要以教具为基准,按其所提 由具体到抽象获得知识比较容易 , 广大专业工作者茅塞顿开,把眼光从表态的、 学习的社会教育大系统。 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 教学分会。 for learning. 资料剧增,教育电视由实验阶段迈入实用阶 的一种系统的设计、实施、评价学与教的 供的教材的具体-抽象程度排列成示意 用一个学习经验的三角形宝塔图 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单维的物质手段的方面转向了动态的、多维 结合 AECT 的 94新定义,我们可以将教 4.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 段,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风靡一时,计算机 整个过程的方法。” 图:从实地见习开始,它提供的教材最 来表示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 , 位于“塔”的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教材 的教学过程的方面。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视 育技术的概念理解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 辅助教育开始了实验研究。拉斯维尔等人在 具体;越向上,具体性逐渐减少而抽象 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 人们常称之为经验之塔 听领域的实践范畴和理论框架,即由仅仅重 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 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40年代创立的传播学开始向相关领域渗透, 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 性逐渐增加;相对来说,言语最抽象。 视教具教材的使用,转为充分关注教学信息 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有人已将教学过程作为信息传播的过程加以 怎样从发送者(教师等),经由各种渠道 研究 (媒体等),传递到接受者(学生)的整个 传播过程。 42Fra bibliotek学习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17
15
生物标本;
生物化石(包括遗迹、遗粪);
北京人的头骨化石和复原像
马坝人的头骨化石和复原像
2020/7/17
23
3.模型
模拟生物体的结构特点人工制成的实物仿制品、 实物放大或缩小制品和简约表达生命过程的示意制品
能立体地显示结构特征和各组成部分相互问的联 系;能显示生命活动过程的关键环节及特征;能显示 生物界发展变化过程;能反映生态学关系;容易说明 物体的三维空间结构;可以拆卸、重组
3. 知觉阶段:这也是读图的最高级阶段。在获知图片的内容之
后,读者结合自己的文化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对图片展开深
度理解。
2020/7/17
7
第一节 生物课的直观教学和常用直观教具
一、直观教学的优势
(一)直观教学有助于知识的理解 (二)直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直观教学有助于引发探索的欲望 (四)直观教学有助于培养多种能力
第六章 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
2020/7/17
1
PART ONE
前言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见到 那描述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本章学习目标:
1.简述直观教学的优势。 2.根据各种直观教具的特点举例说明它们在生物 教学中的应用。 3.尝试正确使用直观教具,针对一节课提出选择 直观教具的方案。 4.能根据简易直观教具的特点和制作原则设计制 作1一2件生物教具。
难以表现立体的、活动的事物
2020/不仅可将一些无法搬到课堂上的东西直观地 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而且可把复杂的事物通过合理的 简化,将其基本结构、核心部分简单、突出地画出来,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其原理或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 讲,板画比实物更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对于有些课 本上已有的图,也有必要画在黑板上,以引起全体同 学的共同注意,便于教师讲解。
2020/7/17
10
3.语言直观(语言文字直观)
语言直观是在形象的言语描述作用下,学生通过
对言语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和对语义的思考、记忆以及
想象而进行的。利用语言直观的作用,使学生回忆起
有关事物的形象,就为所要领会的概念建立起相应的
直观表象,以此作为支柱,学生就会对概念等理性知
识进行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直观方式由于很少受
看图片——标题——大块的文章。 读者浏览一张图片所用的平均时间只有0.71秒。
2020/7/17
6
图像传播分三个认知阶段:
1. 视觉阶段:读者对图片的感受是从眼球开始的。按人的生理 规律来说,大的、鲜艳的色彩、线条有纵横感的照片,显然更 容易抓住人的眼球。
2. 感觉阶段:读者的注意力从图片的形式转向内涵,图片的信 息量越是丰富,图片中蕴含的具有情绪感染力的人性因素越多, 吸引人阅读的时间也就越长,传播效果越好。
优点:学生通过实物直观所获得的感性知识,同实 际事物之间的关系比较直接和亲切,因而易于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其 学习积极性。
2020/7/17
9
2.模象直观(间接直观)
模象直观就是以模拟形象(不是事物本身)为直 观对象,如模型、图像、图形、线条和图表以及幻灯、 电影等。模象直观同实物直观基本上一样,而且可以 克服实物直观的局限,提高直观的效果和扩大直观的 范围。模象中可以排除无关的因素,突出对象的本质 要素;还可以根据观察的需要,变换事物大小、动静 等,使难以直接觉察的物体清晰地呈现,扩展学生感 性知识的范围,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
2020/7/17
12
活的生物体
人工的自然环境(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等)
2.标本
是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经过加工处理而保存下 来的完整的或部分的物体形态
真实反映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和部分过程性特 征:可用缩时的方式表现复杂长过程的概貌;可表 现同类生物体的比较解剖学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
容易失去真实色泽和生活动态特征;小体积的 标本信息传递面受限制
2020/7/17
3
所谓直观,即感性认识,是具体的、直接的、生动的事物 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
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 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学习环境保护 学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要,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 的,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支持下完成的。教学中需要向学 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经历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直观教学是实现这一点的基本保证。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着的 教学用具的直观、教学语言的直观和教学场景的直观。
时间、空间和设备的限制,因而便于广泛采用,它对
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独特的作用。
2020/7/17
11
1.实物 (生物活体)
真实、具体、有生命性;能反映生物的形态、 习性、运动情况、活动过程、生活状态和一些可见 功能:能显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进行实验的首 选材料
不便演示构造和生理;不易控制;受时空、个 体大小、生态保护的限制
2020/7/17
4
实验心理学家关于人类获取信息来源的著名的心理实验 证实,人类获取外界信息83%来源于视觉;11%来自听觉; 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
听觉11%
视觉83%
2020/7/17
5
美国韦伯州立大学的希乐·约瑟夫博士,做的一 项关于浏览图片时眼球运动轨迹的实验表明,读者看 报纸版面时:
直观性原则就是指利用生物教学中的直观手段作用于 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他们对知 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
2020/7/17
8
二、 直观教具的种类及特点
直观方式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 1.实物直观(直接直观):有实验、测量或现场参 观和实践活动,还包括观察实物、标本等直观方式。
不能作为全真替代物;常带有非真实性的特征; 细微之处演示效果不好
2020/7/17
24
模型;
尼人的复原像
山顶洞人的复原像
4.挂图
绘有生物图像的纸制品
图像是平面的,且传递面宽;既有写实性,又 有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准确、规范、全面地表现 出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可将复杂结构简约化、 模式化;可将抽象过程具体化;可演示生命活动阶 段性流程;可呈现生物体内外部各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