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9海燕教学设计 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海燕》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9* 海燕教学目标1. 积累、品味语言,了解作者,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
2.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3.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无畏而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 积累、品味语言,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
2.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教学设想1.反复朗读,力争背诵,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2.指导学生查阅《海燕》写作的时代背景,关于高尔基《海燕》。
3.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在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下,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积累语言,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木匠家庭,四岁丧父,十岁就为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浪。
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等,备尝人间苦难。
他亲眼看到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他第一次投稿时具名为马克西姆•高尔基(俄文意为“苦难”)。
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
本文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
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可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
《海燕》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海燕》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设计意图:在处理练习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就是进行对比阅读,让课内教学走向课外,让文本教育走向现实教育。
1.高屋建瓴,引导系统总结:请学生从语言风格、形象塑造、写作技法三方面用概括性的语言说说:《海燕》美在————?(准确生动的用词,灵活多变的句式,圆熟精湛的技法,搏击风浪、勇敢无畏、乐观自信……)
4.小组合作研读。
(1)《海燕》是一曲激情澎湃的交响乐,共分三个乐章。小组合作分工朗读每一乐章内容,同时重点圈读三个乐章中描写风云雷电的词句,找出暴风雨的变化;寻读圈点海燕神态、声音、动作的词句。以此为每一乐章起一个小标题。教师提示可以按照“暴风雨————来临”的格式起小标题。
(2)老师提问让学生想象:如果将这三个乐章用乐器表演出来,你会选择什么乐器,节奏是什么特点?
小组分工合作圈点需共同解决问题。
评价:学生根据所起的小标题和展开的想象,感受到诗歌的三个乐章紧迫急促的节奏。体会海燕英勇无畏、愈战愈勇的英姿。把握环境逐次变化对烘托海燕形象的作用。
4.全班合作演读(15分钟)
动员学生结合三个场景分三部分演读,体会情感上的变化和语气、节奏的变化。最后一段是全文高潮,全诗最强音,宜在分组演读后全班合读,收到震撼人心、掷地有声的效果。
进一步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及其表达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一次感受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领会不同的语言风格
7.师生共同总结(10分钟)
利用板书,加以总结。课后,要求学生完成课文练习的课外比较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迁移能力。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后,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培养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海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海燕》教学目标:1、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2、在朗诵的基础上感知海燕的形象,体会作品的深刻内涵。
3、结合时期背景分析海燕的象征意义。
4、了解衬托、对照、象征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五、学习海燕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同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情感的朗诵课文,赏析海燕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白得对照、衬托、象征等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式:朗诵法、归纳法、讨论法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进程:一、激趣导入同窗们,若是在一个天昏地暗、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你们是喜爱呆在家里,仍是喜爱站在外面?(学生自由说)可是有一种鸟却老是很勇敢的在如此的天气里,在浊浪滔天的海面上穿梭、飞舞,这种鸟的名字叫做海燕。
海燕,是一种海鸟,体色苍灰,两翼细长,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
因此,它被称为“暴风雨的预言者”。
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咱们一路走近这首充满激情的散文诗《海燕》,去感受高尔基给咱们带来的生命最强音。
二、出示教学目标三、检查自主预习一、走近作者: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世》、《我的大学》。
《海燕》是_________在1901年3月写的《_________》的结尾部份,原题是《_________》。
翡()翠飞沫()胆怯()呻吟()掠()起苍茫() chǔn()笨飞cuàn()火yàn()蜿yán()寂mò()zhèn()怒四、朗诵课文,感知内容一、播放配乐朗诵,学生听读。
二、交流听后感受,用归纳性语言说说那你听后的感受。
3、生自由朗诵仿照,体会情感。
4、分组合作研读。
小组合作完成如下任务:(1)、用——画出描述风云雷电的文句,找出暴风雨的转变,并依照“暴风雨()”的格式起小题目。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海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海燕》学习目标:1.以读为主线,在朗读中把握文章线索与结构,感悟作品的感情基调,正确概括海燕的形象特点。
2.能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作品的象征意义,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3.学习象征、对比与烘托等手法的运用。
3.感悟散文诗的语言特色,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重点:感受海燕形象,体味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师生互动,情境导入:1.同学们,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仅有人类,还有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世间等等,正是这万物的和谐相处,才成就了我们这个星球的美丽。
在今天的人类看来,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无不具有灵性,无不是人类喜欢的朋友。
有人喜欢铺路的石子,因为它代表着奉献;有人喜欢从早到晚忙碌的蜜蜂,因为它象征着勤劳;有人喜欢洁白无瑕的天鹅,因为它象征着纯洁……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又为什么喜欢它呢?师生互动。
前苏联的伟大作家高尔基最喜爱的在狂风和乌云之间展翅翱翔的海燕。
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散文诗《海燕》,看看作者为什么喜欢海燕,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像高尔基一样喜欢上海燕。
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
著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海燕》是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列宁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打开课本,大家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
老师认真听,巡视。
2.学生读完后,老师对刚才发现的错误读音进行纠正。
老师注意到,大家在读的时候都比较放得开,有些同学还沉醉其中。
请几位同学来说说读完本文给你留下的印象,好吗?抽学生回答。
可要求就某一句子进行揣摩范读。
注意:全文以高亢、激昂为主,但4、5、6段不能读得很激昂;抑扬顿挫、重音等。
3.抽学生再诵读。
然后请学生评价。
4.教师点评,听课件范读。
我们读的时候还是要注意,这是一首散文诗,它首先是一首诗,要以读诗的方法来读,除了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抑扬顿挫、重音、节奏感等几点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去揣摩,作者写文章时的感情是怎样的?文中海燕当时的内心会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下面,我们请名家来为同学们做一个示范。
八年级语文下册 9《海燕》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9 海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苍茫、胆怯、翡翠、精灵、蜿蜒”等词语.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3.体会课文的深刻含义,把握海燕形象深广的政治意义和象征内涵. 过程与方法4.反复诵读,领会文章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点.5.体会象征、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6.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深刻领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理趣.2.品析含意丰富的语句,理解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海燕”形象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易混点:海燕形象深广的政治意义和象征内涵.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对比阅读法.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苍茫、胆怯、翡翠、精灵、蜿蜒”等词语.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领会文章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点.2.体会象征、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深刻领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理趣.教学过程:一、导入展标(2分钟)《海燕》是一首散文诗。
作者以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渴望用战斗迎来光明前景的炽烈感情。
请同学们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暴风雨到来之前,海上风云变幻的壮阔境界,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现那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
(板书文题、作者、展标)二、自学释疑(3分钟)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积累字词.(投影)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胆怯:胆小;畏缩. 翡翠(fĕi cuì)精灵:①鬼怪.②机警聪明;机灵.蜿蜒(wān yán):①蛇类爬行的样子.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三、训练操作(15分钟)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认真听读,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教师在重点字词处可以放慢速度重复读,让学生充分感受,体会.(4分钟)2.教师指名学生诵读,对朗读过程中在重音、节奏、语气方面出现的不足,给予适当纠正. (5分钟)3.学生自由诵读,充分想象、体会作品中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教师根据情况适时点拨. (5分钟)四、反馈矫正(10分钟)1.文章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构成了海燕活动的特定背景,海燕的艺术形象在景象的变换中逐步完善.2.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即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3.句中“敏感的精灵”, “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乌云是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五、延伸迁移(5分钟)文中的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文中的“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血肉丰满、气质刚正的海燕形象是随着暴风雨的渐次逼近的景象变换中而逐步完善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海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海燕》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这篇文章被编在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这一单元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
在多情的作家笔下,日月光华,风雨雷电,浪花海燕……这些壮阔而美丽的形象,都能化成充满激情的文字,深深的打动我们的心。
而《海燕》一文,作为其中的代表作,成为课本中的讲读篇目。
《海燕》是俄国“无产阶级艺术权威”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的《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
作者创造出“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自它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
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
即使在今天,也对我们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激励人不惧怕困难,迎着困难前进,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
此外,《海燕》作为一首散文诗,篇幅短小,文字精粹,蕴涵丰富,学习本文对初二学生开阔视野,提高朗读、品味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很有裨益的。
同时结合我校学生的情况,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课堂上我会加以适时点拨、引导。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多层次诵读课文,从整体上领会课文的深刻内涵。
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及背景,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3、了解烘托、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1、课前搜集有关海燕、高尔基、写作背景等资料,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以朗读为主线,设计精巧的微型话题,通过多层次诵读,探究课文的深刻内涵。
3、通过朗读活动感受象征手法,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勇敢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生活暴风雨的乐观、战斗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根据《海燕》的本身特点和语文课的要求,“读”历来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象征、对比和烘托的写作手法是必须掌握的知识;体会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则是作者的初衷,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是我们现在教育的人文目标,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海燕》教案、教学设计
a.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对海燕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b.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汇和句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c.课堂讲解:针对重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d.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分析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和修辞手法。
2.教学活动设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教师发言:
a.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一下海燕的形象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描写和修辞手法来表现这些特点的。
b.各小组可以相互交流,分享你们的发现和感悟。
3.课后思考: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下节课课堂上分享你的观点:
a.海燕在课文中象征着什么?为什么作者选择海燕作为象征?
b.课文中哪些环境描写和修辞手法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们对表现海燕形象有何作用?
4.词汇积累:请同学们整理本节课学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结合课文中的例句进行记忆。要求课后进行词汇卡片制作,便于复习和巩固。
4.开展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沟通,提高合作能力。
5.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写作练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课文中所传递的勇敢、坚强、自信等积极向上的品质,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帮助,学会珍惜友谊,关爱他人。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八年级语文下册 9《海燕》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流程
具体内容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及有关背景。
2、在朗读的基础上体味作品的深刻内涵。
3、理解象征、对比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4、培养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象征、对比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体味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独学要入境
交流要深入
展示要精彩
质疑要大胆。
学法指导: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至少要读3遍,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语。
2、先根据导学案独立思考问题,切忌不经思考便查找资料,查找答案。
3、结合海燕战斗时乌云天气的变化,抓住关键语句。
对学群学
组织展示
学生活动:先对学,解决独学中疑难,然后群学,组长组织本组成员交流学习成果,最后展示,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讲出来。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胆怯翅膀号叫蜿蜒
呻吟掠起翡翠深渊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苍茫:呻吟:
胆怯:号叫:
4.探究课文结构
给文章划分结构,并概括层意(提示:分三个层次。在原文标注,将层意写在下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化梳理
1、背诵诗词;2、赏析名句;3、说说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达标
检测
1.散文诗《海燕》的作者是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著名长篇小说有《》,自传三部曲是《》、《》、《》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学习流程
具体内容
独学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海燕》教案新人教版
第9课《海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生字词2、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体味作品的深刻内涵。
3、、理解象征、对比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理请文章脉络;2、自读、朗读课文,分析形象,感悟情怀;3、课外拓展延伸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海燕搏击风浪的战斗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无畏而乐观的精神。
【学习重点】1、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体味作品的深刻内涵。
2、理解象征、对比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学习难点】1、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体味作品的深刻内涵。
2、理解象征、对比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学习指导】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完成“预习·导学”;通过反复的朗读,品味字里行间的意蕴;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能分析海燕等形象特点。
【学习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雪》中,鲁迅以磅礴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同凛冽的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
同为爱国志士的高尔基则借海燕传达了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二、检查【预习·导学】1、生字词呻(shen)吟(yin) 白沫(mo) 翡(fei)翠困乏(fa) 深渊(yuan)蜿(wan)蜒(yan) 胆怯(qie) 号(hao)叫飞窜(cuan)掠(lve)起2、词解并造句(1)苍茫:(2)蜿蜒:3、文学常识:请查找高尔基的生平简介:出生于一个木工家庭,四岁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只上过两年学。
他十岁时就被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浪。
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备尝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与剥削。
4、请查找本文的写作背景:高尔基这篇文章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
来自社会底层、深刻体察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以敏锐的艺术感染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还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唱响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9《海燕》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全文没有一句说革命者勇敢、自由、蔑视一切而是借助一只海燕的形象来传达革命的信念,这种手法叫做象征。
1、象征的概念:
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抽象)的艺术手法。
但有一种鸟儿它不惧怕,它勇敢地面对暴风雨。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种鸟儿就是海燕,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去感受高乐基给我们带来的生命最强音。
目标三导
学做思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海燕的形象
导学:通过诵读课文,你能初步感知海燕的形象吗?
——用低沉的声音读出狂风等的X狂和肆虐。
——用环境烘托法,反衬出海燕的高傲、勇敢、矫健、蔑视一切……
——海鸥、海鸭、企鹅是恐惧、畏缩的。
——与海燕形成对比,突出海燕的勇敢、乐观以及对暴风雨的渴望。
学做思三:悟读课文,体悟内涵
导学:作者写海燕仅仅是为了写海燕吗?海燕及其他海鸟都有什么象征意义?
导做:PPT展示本文的写作背景
2、通读全文,划出文中出现的其他意象,结合背景说说它们各自象征着什么。
大海和波浪——革命高潮时期广大的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
暴风雨——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
太阳——光明
闪电、雷声、狂风、乌云——凶残的黑暗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畏惧革命的人
达标检测
今天,我们抛开时代背景,可以赋予“海燕”什么新的象征含义呢?
示X:
这是一只高傲而矫健的海燕。我从第1、2小结的这些语句中读出:
在乌云还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
八年级语文下册《9 海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9、海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2、诵读,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让学生生成阅读鉴赏能力。
3、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共同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生活,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②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进行反复的比较赏析,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领会“海燕”精神内涵。
掌握象征的写法。
教学难点:随着环境的变化逐层深入的把握海燕形象,使阅读向纵深发展。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点拨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初读——读海燕(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大屏幕上看到的这种海鸟叫海燕,(多媒体出示海燕)它有大海赋予的坚强翅膀,它有大海赋予的不屈的灵魂,它经常在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上勇敢的搏击风浪,笑傲长空。
这节课让我们走入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去感受他带给我们的生命最强音。
(板书:海燕)(二)检测预习:请同学们翻开课时练自主预习部分,同桌之间互批,有难以解决的问题请举手我们共同解决。
高尔基(1868—1936),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播放配乐朗读,学生听读。
同学们,自主预习过课文了,如果让你们来读,大家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朗读这篇文章呢?(充满激情)好,下面请先仔细听听朗读音频,体会作品中的海燕形象。
2、学生合作朗读,体会情感。
听完朗读,我相信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了一只展翅翱翔的海燕,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充满激情的语调,以小组合作朗读的形式,自选段落,大声地、自由的读出你心中的海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海燕课时 2
课型
略读
课
授课
班级
日期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中体会、感悟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了解和把握散文诗的一般特点。
结合作品的三个场景分三个部分朗读,体会作者在这三个部分情感上的变化和语气、节奏的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一定的认识。
活
动
指
导
思
想
教
学重点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象征手法的分析2.难点:有感情地朗读
教
学难点1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象征手法的分析2.难点:有感情地朗读
教
学
方
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
学
用
具
板书设计
一会翅膀碰着波浪迎战暴风雨,象征勇猛坚
海燕一会箭一般地冲向乌云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
叫喊着革命先驱者
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惧怕暴风雨,象征
教师由《雷电颂》中的风、雷、电的形象导入。
教师出示“海燕形象图课件”,述)可以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白色
恐怖时期,我们的革命先烈常常借自然
界中生物的呼喊来表达对革命的向往
与呼唤,比如,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家
高尔基就是借海燕对暴风雨的呼唤来
表达对革命的渴望。
那么作者高尔基是
怎样借海燕对暴风雨的呼唤来表达对
革命的渴望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高尔基所写的《海燕》吧!(教师板书
课题《海燕》)
二、新课研读
1.熟悉背景,把握时代脉博。
(让
学生知道高尔基为什么要写对海燕进
行歌颂)
(1)让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
向全班同学作一交流。
(2)教师总结: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也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
奠基人。
他出生于木匠家庭,四岁丧父,
十岁就为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
浪。
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
工人等,备尝人间苦难。
他亲眼看到劳
形象
感知,
领略
海燕
风采
让学生认识、感受海燕的形象,让学生对海燕有初步的认识。
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他第一次投稿时具名为马克西姆·高尔基(俄文意为“苦难”)。
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
它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夕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的革命运动正不断高涨。
高尔基参加了种种反沙皇统治的斗争,发表了尖锐抨击沙皇的演说。
他根据自己的斗争经历,写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又译为《迎春曲》《幻想曲》),《海燕》就是其中的末尾一章。
它的发表具有极大的宣传性和号召力,受到了列宁的高度重视和称赞。
3.整体感知,描摹活动场景。
教师个别指导:
示例一:“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在飞翔。
”中“高傲”要重读,语速要快一些。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
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
烈些吧!”要带着满腔激情来读,“更猛
烈”要重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
讨论:
本文是一首感情强烈的抒情散文
诗,以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
画。
请同学们思考海燕在几个不同的场
景中活动,在这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海燕
又有什么表现?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全文给我们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画
面,海燕在这三幅典型环境中活动,其
形象逐步完整、鲜明:第一幅,风卷云
集,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第二幅,暴风雨迫近,海燕博风击浪,
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幅,暴风雨将
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
风雨。
这三幅场景以时间为序,以暴风
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
变化逐步展开。
4.品味探究,赏析艺术形象。
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读了本文后,
学生
听读
并在
班上
交流
听后
感,谈
自己
在听
读时
的所
感所
想
要求:学生发表你觉得海燕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
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示例一:“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
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
”
赏析:这一句从两方面来写。
一是
从形状、颜色角度写,既表现海燕矫健、
勇猛的雄姿,又在大海背景上现出一点
亮色,使人看到光明和希望;二是从行
动角度写,形容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
勇气概。
示例二:第二、三段。
赏析:先承前面的“飞翔”而来,
以瞬息交替的动作,写海燕的勇敢低
飞,又迅疾高翔的矫健雄姿。
而后从声
音角度写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
示例三:第九、十段。
赏析:再现前面对海燕的描写,又
用比喻补写海燕形象。
在这里,作者绘
形绘声地描写了海燕在海浪与云空拚
搏的背景里,“叫喊”“大笑”“号叫”,
显示其欢快、豪状;海燕从“飞翔”到
“飞舞”,从“直冲”到“穿过”,从“碰
着”到“掠起”更显出其敏捷、勇猛。
学生
自主
品味
自己的言论,在同学间交流自己的感悟。
示例三:文章的最后三段。
赏析:这是写海燕的呼喊,写它的
两次大声疾呼,表达了海燕作为报讯者
的欢快之情,作为胜利预言家的豪迈情
怀。
海燕的形象终于随着暴风雨的渐
次迫近而更加鲜明、完整。
(3)学生齐读课文同,深入体会
海燕形象。
三、师生共同归纳海燕形象
全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
勇敢、乐观、大声疾呼形象的描写,再
现了一个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
身精神的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先驱者
的形象。
四、布置作业:课后的“研讨与练
习1-3题”。
第二课时
一、教师讲述:上节课,我们感知
了海燕形象,知道了作者是如何来描写
海燕的,那么作为诗的语言,又是怎样
来表达作者的感情的呢?本节课,我们
共同探究这一问题。
学生
细读
课文,
画出
本文
中正
面描
写海
燕形
象的
语句,
体会
这些
语句
的作
用。
朗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激情雄浑的气势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险恶的环境。
此外,本文还两次写到大海与风、
云、雷、电展开了殊死搏斗,反映了
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
日益激化;大海最终战胜乌云、闪电,
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前途。
3.(1)在文章的结尾,海燕为什
么像“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为什么
海燕对暴风雨充满了渴望?海燕的两
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2)本文是如何综全运用多种修
辞手法的?
三、归纳总结本文:
作者对海燕搏风击浪,勇敢、乐观、
坚强的描写,赞扬了像“海燕”一样的
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鞭挞了“海鸥”“海
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
的不革命者以及以“乌云、狂风”为代
表的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
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四、拓展延伸
人生,并非只意味着阳光与鲜花,
理解
本文
深刻
的寓
义,即
象征
手法
的运
用。
教师出示下列两组问题,学生合作探究有时也会遇到坎坷,甚至面临各种各样
的“暴风雨”,试以“面临生活中的暴
风雨我该这样做”为话题,拟写一篇发
言稿在班上交流。
学生
回忆
在《雷
电颂》
中所
讲的
象征
手法,
教师
强调:
本文
的作
者也
运用
了象
征手
法。
即
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