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5. 6)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热身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热身教案
本课热身教案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活动,要求学生识别和填充缺失数字。
这个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练习数字识别和简单的数学运算,并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填充缺失数字,练习数字识别和简单的数学运算。
2.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
1.向学生介绍这个活动的规则和目的,并让学生了解如何填
充缺失数字。
2.准备一些数字填补工作表,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
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步:介绍活动的规则和目的
向学生介绍这个活动的规则和目的。
这个活动将要求学生填写缺失数字,以便完成数字表格。
你要向学生质疑:“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做一些简单又好玩的数学活动。
”
第二步:练习数字填补
1.给学生发放数字填补工作表。
2.解释数字填补工作表的规则。
让学生填写缺失数字,使得
表格上每一行和列的相加结果相等。
3.向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当学生有困难时,可以给他们暗
示或者提示,以便学生能够找到正确的答案。
第三步:检查答案
当学生完成数字填补工作表后,让他们检查答案。
你可以询问学生是否准备好分享他们的答案,以便你可以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或挑战问题。
第四步:总结
在完成数字填补活动后,你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挑战,以便您可以进一步指导他们的学习。
结论:
本教案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练习数字识别和简单数学运算。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字技能,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购物教案
能换 能换
张 张
拾 圆 20 元
100 元
能换
张
伍拾圆
4
拾 圆
壹 圆
贰 圆
能换 2、
拾 圆 壹 圆
张
20 元 贰 圆
和
张
元
20 元 20 元
贰 圆 贰 圆
伍 圆 壹 圆
元 3、小组讨论: 有一些
拾 圆 20 元 伍拾圆
妈妈需要 100 元钱可以怎么拿? 4、小组汇报 5、数学故事: 通过这个数学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储蓄的功能,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好习 惯。
板 书 设 计 买文具 (黑板贴图)
修改及补充内容
教学反思
3
题 目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准 备
买衣服 备课人 1、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丁香香
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课件 学具 教 学 过 程 课 时 安 排 1
一、创设情境 小明的妈妈要过生日了,她想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于是她来到了服装 店打算给自己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请同学们看课文中的元题插图 板书: 买衣服 一件上衣多少元? 59 元 一条裙子多少元? 36 元 小明妈妈给售货员多少钱? 二、认识大额人民币 1、出示图
2
5、在小组说的基础上,归纳小结 1 元=( )角 1 角=( )分 三、课堂练习: 1、1 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 (1)可以买 块橡皮 (2)如果买一把尺子,应找回 (3)要买一个转笔刀,还差 (4)想买一块橡皮、两把尺子、一本练习本,钱够吗? 2、填一填 (1)伍元能换 张壹元 贰元能换 张壹角 伍角能换 张贰角和 张壹角 (2)1 张壹元+1 张贰元+一张伍元= 3 张贰元+|1 张伍元|= 元 2 张贰元+3 张壹角= 元 角 四、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怎样爱护人民币 元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学
情
分
析
学生已经掌握列竖式计算加减法的规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并且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估算和计算能力,这些知识的掌握为本单元的教学打下了基础。但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并不完全相同,思考的角度也不相同,这就意味着面对相同的问题情境,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也有很大的差距。
难点:使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能正确的、迅速的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能应教
学
设
想
1.可通过创设情境,有意识地将数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进行多种不同的练习,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的灵活性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
学
目
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理解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根据情境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课时
安排
4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班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使同学体验统计的过程,把握统计的方法,会依据统计图答复下列问题。
2、培育同学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使同学把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观看统计图,答复提出的问题。
教具预备投影片、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
(1)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红色黄色绿色蓝色(2)同学自由发言问:多买的依据是什么同学争辩、汇报争辩结果(3)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1) 你想用什么方法记录红色黄色绿色蓝色(2)统计,制成统计图(3)答复下列问题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同学。
2、宠爱( )颜色的人最多宠爱( )颜色的人最少3、假如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宠爱( )颜色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拟好呢三、实践活动: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宠爱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动画片体育竞赛电影新闻做一次统计四、总结:你今日有什么收获#729992一班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教学内容:一班级下册第30—31页“回收废品〞。
学习目标:学问目标: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同学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稳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力量目标:在观看中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在操作、争辩、沟通中培育同学自主探究的力量,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同学的计算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如何建立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
教学难点:培育同学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师:小伴侣宠爱去公园吗那,老师就带大家去公园瞧一瞧。
(播放课件)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呀,有绿树、有凉亭、还有人工湖……这给人们带来了多大的欢快呀!可是,人们又给公园留下了什么呢大家宠爱现在的公园吗为什么你们打算怎么做2. 板书课题:回收废品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 (播放课件)师:瞧,这三位小伴侣已经开头行动了,他们正在收集塑料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苏教版.doc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一、课题(学科和年级)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第一课时,课题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
二、教材简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二)》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孩子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 的基础上学习的。
是今后学习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教材为了便于孩子掌握,有层次地呈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知识结构,先特殊后-•般地精心设计了“和是整十数”与“和是非整十数”这两个内容。
本节课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突破口算中满十进一这样一个难点,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目标预设1. 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加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得数。
2•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和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进一步感受探寻口算方法的策略,发展形彖思维和拓展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思考、交流和倾听,体会学习的成功,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与发现计算方法,形成正确计算的思维,并能正确进行有关计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体会、理解和发现进位加的原理。
五、设计理念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要体现《标准》提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一基本出发点,提倡算法多样化。
老师应尊重学生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
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发现,充分尊重学生发现和选择方法,不急于评价他们每种方法优劣尽量展示他们不同方法和思路,通过同学间相互交流,让学牛展露计算方法多样化的才能。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辅导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辅导教案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学教育在小学一年级开始,是深入普及数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是关于“图形”这一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这一单元,孩子们可以在手脑协调、观察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好的提高,实现知识的全面性和能力的素养。
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孩子学会认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能够准确地辨认它们的特征,了解其特点,能根据给出的条件画出所需图形。
同时,还要通过关键词和问题的串联,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等,使孩子的思维得到更全面、更深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通过生活实例和练习题目,让孩子掌握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是:让孩子由抽象认识到具体认识。
孩子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整体看待一个物体的能力,还需要凭借所知道的一些实物进行模拟和类比,逐渐获得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特征的认识。
同时,孩子的绘图能力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提升。
三、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下面列出本单元教学设计:1.导入通过简单的理解提问导入本单元的知识。
综合问答:人有几只脚?人的头长什么样?(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都能回答)如果把人的头延长成矩形,身体部分形成正方形,腿延伸出去的形状就像是平行四边形,请你画一下平行四边形是什么样的。
通过生活场景引入,进一步培养孩子对图形的认知和联系。
2.学习新知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引领孩子掌握绘制图形的方法。
①同桌配合游戏要求一个人将手中的木块组合成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另一个人看后要快速地说出形状和排列方式。
通过同桌配合的方式让孩子掌握绘制图形的方法,对重视合作精神的培养也具有很好的作用。
②生活实例练习让孩子们在生活实例中挖掘出图形的规律,举例钢笔、书桌等熟悉物品,通过描述特征让孩子使用几何角度去分析并画出这些物品的形状。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6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材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62—63页例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
这一内容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学情分析:】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锻炼与培养,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能力,而这些知识与能力的掌握也为本次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如10以内数的加减法就可以迁移到本次教学中来,而他们在课堂上所初步接触与建成的小组合作与探究,也为本次教学在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上提供了帮助。
【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3.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教法分析:】继续扮演学生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以愉快的启发式教育为主来开展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所以在本课时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解法、谈话法、复习法、练习法。
【学法指导:】新课标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练习五-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练习五-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计算简单的减法并理解减法的意义。
2.能够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
3.通过练习加深对减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2.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减法。
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
2.学生自我探究并交流。
3.教师引导和点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练习题,黑板,粉笔。
2.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Step 1. 复习1.教师请学生复习第六单元的内容。
2.请学生回答下面问题:1.什么是减法?2.减法的运算方法是什么?3.如何写出减法表达式?Step 2. 演示减法的应用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购物和物品改变数量等数学问题,让学生想想如何应用减法解决这些问题。
2.请学生回答下面问题:1.你的零花钱是 20 元,你买了一个 8 元的书包,你还有多少钱?2.玲玲买了一个苹果,还剩三个苹果,她之前有买了多少个苹果?Step 3. 练习1.学生们进行练习五的题目:题目:假设你现在有一袋糖果,有 23 颗,其中你吃了 6 颗,那么你还剩了几颗糖果?请学生回答题目。
答案:你还剩下 17 颗糖果。
2.学生们进行练习五的题目:题目:小明有 16 根笔,他送走了其中的 7 根,请问小明现在还有多少支笔?请学生回答题目。
答案:小明还有 9 根笔。
Step 4. 讨论1.教师请学生回答下面问题:1.实际生活中哪些场景需要用到减法?2.减去某个数字的意义是什么?3.怎样解决减法问题?2.学生们进行自我讨论并交流归纳。
Step 5. 小结1.教师进行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化学生的理解。
2.教师询问学生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并为学生进行解释和澄清。
课后练习1.完成练习五的题目并自我检查。
2.尝试用减法解决更多数学问题。
总结本节课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理解并应用减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合教案——数到你满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合教案——数到你满意,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数学课程,它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启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吧。
1.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掌握0-10以内的数字顺序和大小比较,能够听到数字就数到相应的数量,能够用图片、手指、计数器等不同的方法表达数量。
通过这些课程的训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2.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字0-10的认知,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计数和表达数量的方法等。
其中,数字的认知和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它们是孩子们进行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的基础。
3. 教学方法:本单元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通过多种渠道来认知数字和计数方法。
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图片、计数器、手指等不同的物品和工具,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采用游戏、问答、贴画等互动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 教学步骤:本单元的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数字认知阶段、数的顺序比较和大小比较阶段、计数和表达数量阶段。
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1) 数字认知阶段:通过图片、计数器、手指等多种方式呈现数字0-10,让孩子们认知并记忆这些数字。
(2) 数的顺序比较和大小比较阶段:老师通过对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来让孩子们学习数字的大小和关系。
(3) 计数和表达数量阶段:通过数物品、计算小组人数、找东西等活动来让孩子们练习计数和表达数量的方法。
5.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孩子们能够快速掌握数字的认知和大小比较,能够灵活地计算和表达数量。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孩子们对数字的认知不够深入,往往只是形式上认识数字,而缺乏实际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让他们真正掌握数学的本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六 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 青岛版(2014秋)(3)
五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信息窗一)课标分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课拟体现以上的教学理念。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因此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小小存钱罐”整理人民币情景引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亲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以一位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妈妈的帮助下数存钱罐的钱为情境图引入,主要内容是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元角分的关系;认识大数额的人民币。
人民币的认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经常接触并且非常熟悉的基础上学习的,为接下来元角分的计算和以后生活中购物章节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安排了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对我国制定的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体会到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
教材的安排始终是以元为主线,让学生了解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
教学中应有购物情景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能广泛地接触到人民币,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人民币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重要作用。
教师如何编写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短短的几年,教育技术已经飞速发展。
与以往的数学教学不同,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受到信息术的影响和改变。
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还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编写教学计划和教案。
教师在编写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时,有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一、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教师应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本单元涉及到的涉及到的知识点和技能,结合课程标准精心梳理教学内容。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认知能力,细心编写教案,以确保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应结合教育部颁布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宗旨、任务、要求等有清晰的认识,尽可能地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融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教学与实际联系起来。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教学形式即为具体课堂教学上的表现,包括课前预热、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等方面。
教师需要用到多种教学形式,如课堂示范、演示、小组讨论、大班讲解和问题解决等,在保证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需要灵活运用问题解决、启发式推理、归纳、比较和分类等方法,做到既能让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又方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
三、教学资源和学生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教育资源和教具,如电子白板、多媒体,以及数学学习工具、实验箱等,以便提高学生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估。
评估包括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
形成性评估突出教育评价的过程特点,通过不同形式的测验、文化、小组和个人项目等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评价。
终结性评估揭示教育成果,反映教育过程的目的效果,强化教育评价的问题所在。
四、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教师在编写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时,还应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和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以游戏为活动载体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在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数学第六单元中的游戏活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些游戏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操作能力。
本篇文章将具体介绍一下以游戏为活动载体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2、开发数学思维和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3、掌握数学运算方法和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4、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增强对数学的兴趣;5、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和运算符的应用,图形的认知和区分,对数学中的身体感受进行训练等。
这些教学内容既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活动1、点数游戏该游戏是以骰子点数为基础,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数量概念和加法运算。
学生抛掷两个骰子,然后根据两个骰子点数的总和,在纸上用数字表示出来,比如4+3=7。
学生将两个骰子的点数用图形表示出来。
比较每组学生的结果,看看谁得分最高。
2、拼图游戏该游戏是以拼图为基础,让学生学习和认识各种图形,并且训练他们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老师将各种形状的拼图打印在纸上,然后将这些拼图分成若干组,每组不少于4个。
每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自己组内的拼图拼起来,看看谁能够拼得最快。
3、数学奥数游戏该游戏是以数学基础知识和分析思维能力为基础,让学生学习各种运算符的运用和数字的组合。
根据学生的水平来设定游戏难度,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十、百、千以内的数字中选择数字并且使用运算符组合成一个数值,然后和同桌同学比较,看看哪组学生能够用最少的时间得到正确结果。
四、教学效果通过以游戏为活动载体的小学一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当然,更重要的是,游戏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同时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操作能力。
游戏教学在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以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用连加、连减等方法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这样安排便于学生扎实地打好计算基础。
100以内的加减法是按难易程度分三个阶段安排的,第一阶段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二阶段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先是不进位后是进位;第三阶段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先是不退位后是退位。
学完后再通过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学情分析1.学生已了解加、减法的含义。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能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碱法,整十数加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等。
2.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已初步形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的智力有所发展,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已初步形成。
3.学生已初步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之前在学习加、减法的计算时,教师已强调学生养成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较熟练地计算 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小括号在运算中的意义。
3.通过计算加数相同的连加和减数相同的连减运算,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通过操作、类比、标注口算过程图等方式,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逐步形成口算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富有思考性的习题训练,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法与学法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加强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12课时安排教学。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在数学课中,老师要紧紧围绕重要的知识点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有明确的知识追求目标。
每个一年级数学老师在教学之前都应该写一年级数学教案。
#730082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第30——31页,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1、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小棒口算卡片挂图教学措施:1、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操作,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操作活动抽象出比多比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发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节电池)生:电池师:准确地说这是节用完了电能的电池,可以说它现在就是一件“废品”。
板书:废品师:你们知道吗?废电池中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少掌柜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师:再看老师的手里又拿了什么?(出示塑料饮料瓶子)。
生:塑料饮料瓶子)。
师:这也是“废品”。
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
师: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生想一想。
生:回收师:很好。
(再板书“回收”。
)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
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
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
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如果学生提出的是两步解答的,就放到问题银行。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6《回收废品》北师大版 (2)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P59—P60《回收废品》教学设计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本节课是以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六课时,学生对这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学生学习起来不太困难,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理解实际情景与“比多比少”的加减法意义的联系上。
在教学中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更侧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2、基本技能: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掌握解决“比多比少”问题的方法,正确列式并计算。
3、基本思想:初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基本活动经验:学生通过“回收废品”这一情境,感知环保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境正确列出算式并计算,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PPT课件学具——小棒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目标二次备课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展现垃圾图,设问: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师:根据学生看法和感受给予总结,评价。
(2)呈现扔垃圾图片。
师:生活中的垃圾应该扔在哪里呢?师:说的真对!我们生(1)学生独立思考,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对垃圾的看法。
生:很脏,污染环境,看起来很不舒服……(2)生1:扔在垃圾桶里。
生2:要分类扔在垃圾桶里。
1、通过情境图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中的垃圾要进行分类回收,这样才方便我们把垃圾变废为宝回收再利用。
师: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组织了一次回收废品的实践活动,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吗?(板书课题:回收废品;出示情境图)师:瞧他们干的多起劲呀!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单元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
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1)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单元课时安排:约15课时1.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2.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4.整理和复习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T)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2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课件出示场景切换,配上明快的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课件切换到书上的主题图)2、师:瞧,这些美丽的花将我们的大自然装点得多美啊!你能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吗?——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3、课件从左慢慢移入一个花农骑车进入。
一年级下册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详细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一年级下册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详细教案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一课时教案108班曾雪连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例1 教学设计思想:1、使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爱学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口算。
教学用具:课件、小棒、计数器、书本、小黑板、贴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师:小朋友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之前所学的知识(课件出示第一张ppt)《我会想》4道填空题,指名学生回答。
师:还想不想继续?课件出示第2张ppt《我会算》师:火车火车谁来开?生:我来开师: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最积极,就哪个小组来开?先念算式再说出得数。
学生逐个回答。
师:小朋友表现的真棒,看来之前所学的知识都掌握的不错。
二、探索新知1、教学整十数加整十数师:今天,曾老师要给小朋友发书本啦,大家想不想看呢?(出示课件第3张ppt)我现在右手有多少本书?那左手呢?请观察老师手中的书本,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么?生:一共有多少本书?师:小朋友们,回答的对不对呀?非常好,板书:一共有多少本书?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算式的? 学生汇报。
(板书:10+20)师:谁还有不同的算式?学生汇报。
(板书:20+10)师:这2个算式各得多少?一样么?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
这2个算式各得多少?一样么?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
全班交流,并汇报方法。
(出示第5张ppt)生1:(1)、数的方法:10、20、30 生2:(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生3:(3)利用计算器:十位上是1+2=3,各位上是0,所以10+20=30 生4:数的组成: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一共是3个十,也就是30. 师: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你们用摆事实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pdf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进行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理解数位的含义,掌握数的组成。
2.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能够比较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3.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4.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100以内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含义,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2. 教学用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小棒等,帮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练习题: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新课:讲解100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练习评价: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组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困生,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减)-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减)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减)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单元的第5课时,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退位减)。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个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整十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退位减)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笔、学习卡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我有23个苹果,我吃掉了7个,还剩多少个苹果?2. 例题讲解:a. 23减7,从个位开始减,3减7不够,需要从十位退1,变成13减7,13减7等于6,所以23减7等于16。
b. 接着,我们来看一个整十数减一位数的情况,比如50减3,同样从个位开始减,0减3不够,需要从十位退1,变成40减3,40减3等于37。
3. 随堂练习:a. 28减5,答案是23。
b. 47减9,答案是38。
六、板书设计1. 黑板上写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 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例题的步骤和答案。
七、作业设计a. 35减8b. 66减8c. 77减9d. 88减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整十数(退位减)上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课后多加练习。
2. 下一节课,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1.在学习小括号之前,学生须对连减的算式熟练进行计算,同时在解决问题中能正确理解连减的意义。
2.使用小括号的题目,必须对小括号的题目理解其含义,才能更好的进行计算。
3.为防止学生计算时在计算顺序上出错,新课后及时用练习加以巩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学习活动设计
重点梳理
自我建构
活动一:导入新知。
关键问题:怎样解决“还剩多少这样的问题?
活动流程:
1.读懂74页例3,找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2.独立思考可以怎样列算式。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4.全班交流算式。
活动二:合作探究
关键问题:小括号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
关键问题:学习例4,怎样解决“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这个问题?
1、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指明口答。
2、订正并列表解答
3、板书归纳交流可能出现以下三种计算方法:
活动三、实践应用。
关键问题:怎样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算几个数的总数的问题?
活动流程:1、读懂题意,并列出算式,尝试进行计算。
2、全班订正交流。
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连加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学习活动设计
重点梳理
自我建构
活动一、导入新知
关键问题:怎样算3个同学,每人折6颗星的总数?
活动流程:
1、说出三个同学每人折的星星数。
2、思考“每人折6颗“这句话的意思,并在组内说说。
3、找出本题所有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4、全班交流。
活动二:合作探究。
四、总结深化。
同学们,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1、例题中“每人折6颗星”这句话是理解的重点。
2、三个同学“每人折6颗星”里面隐藏了三个数学信息。
3、列出算式后如何进行计算6+6+6=,又是一个重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连加问题
(1)6+6=12 12+6=18
(2)6+6+6=18
小括号
10-2-3= 10-(2+3)=
环城小学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
单元
第六单元
课题
生活中的连加问题
课时
5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所给信息正确列出连加算式,并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活动流程:
1.独立计算10-2-3和10-(2+3),说说这两个算式的结果。
2.讨论:有括号和没括号的算法哪不同?括号有什么意义?
3.小结什么样的题可以使用括号。
活动三:巩固练习
关键问题:怎样熟练计算括号的算式?
活动要求:
1.尝试完成课本74页做一做,集体订正。
2.独立完成75页第1、2大题,指明学生板演。
环城小学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
单元
第六单元
课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一)小括号
课时
4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并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2、掌握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口算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3、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综合计算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小括号,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