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与地方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合集下载

试论土家木匠的转型与发展

试论土家木匠的转型与发展

前所未有的。伴随着社会文化环境 的变化 ,时代 的
快速变迁,土家族地区的传统手工艺面临着诸多方
面的问题 ,而作为传统手工艺之一的土家木匠同样 也受到了各种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电门 f1 同样也面临着
历史久远 的传统手艺 ,是我们传统工艺文化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蕴涵着 深厚 的民族传统文化 底 蕴 ,积 淀 着 特 定 的 工 艺文 化 内涵 ,它 既 反 映 了 土家人一定的生活方式 ,也反映了土家人的智慧 , 还反 映了土家人特定的价值 观。土家木匠及木匠 工 艺 曾经 在 土 家 族 地 区社 会 中发 挥 了独 特 的 、无 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2 世纪 8 年代以后 ,由于 O O 土家族木匠 的文化生态发生变化 ,土家族地 区的
及木匠工艺曾经在土家族社会 中发挥 了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 用。但是 ,在社会转型期 ,土家木 匠及其工艺的发展既面临着挑战,同时也 面临着机遇。这里主要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论证 了木 匠的发展 前途 是 转型 ,并提 出了实现转 型 的对策 。
[ 关键 词】 土 家木 匠;转型 与发展 ;对 策
年艺 ” ,它 非 常强调 熟 能生 巧 这 么一 种 理念 ,只有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会发生变化 ,土家木 匠也 不例外。当今社会 ,由于土家族木匠所赖以生存的 文化土壤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 ,加之外来文化的 深刻影响,土家族地区木匠也开始发生变化 ,也在 逐渐地进行转型 ,这种转型是在一种 自 然状态下进 行 的 ,是 一种 渐进 的转 型。 2 世纪 8 0 0年代初 ,伴 随 中国经济体 制 的转 向,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 ,社会 日 益分化 ,土家族 地区的木匠开始由传统的木匠向现代新式木匠转化。 首先 ,木匠的传统技艺开始转型 。由于当代的 木匠工具 、木匠收徒与技艺传授方式发生较大的变 化 ,导致传统的木匠技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 ,更有 甚者 ,其中一些传统的精华技艺也逐渐地从社会上 消失。再就是随着现代科学实用技术不断地被创造

王阳明思想讲座简报

王阳明思想讲座简报

王阳明思想讲座系列正式开讲
6月14日16点30分,由贵阳学院党委宣
传部大学生新闻中心主办的王阳明思想讲座
系列在主教3206正式开讲。

贵阳学院副院长、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地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贵
阳王阳明研究会会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王晓昕
教授作了题为《大思想家王阳明》的讲座。

首先阐释阳明心学与儒学的关系,从儒
学起源说起,以我国历史朝代演变为轴心,讲述了儒学在不同时期的起落。

王晓昕教授从先秦原始儒学、两汉儒学、宋明理学讲述了儒学的发展。

讲到阳明心学是宋明理学的一个派别,而宋明理学又是儒学的发展阶段,所以得出了阳明心学与儒学是一脉相承。

接着王教授用“奇异”概括讲述了少
年时期的王阳明,用“另类”讲述了青年
时期的王阳明,同时王教授用王阳明当时
屡次落第后的感言来勉励大家,即“世以
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告诫
同学们一定要有王阳明一样的进取精神,
心中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尤其细致讲述
了王阳明因仗义执言得罪当时宦官刘瑾而
被贬贵州龙场。

最后,他指出王阳明思想博大精深,哲理深奥,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主要分三块,一、心即理,二、知行合一,三、致良知。

王教授指出这三大块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就像一座大厦的主梁,将在以后讲座中细致拆析这座“大厦”的各部分。

贵阳学院党委宣传部大学生新闻中心秦智康。

十年来阳明学研究的状况和进展

十年来阳明学研究的状况和进展

十年来阳明学研究的状况和进展4月15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国荣莅临讲学,在1305教室进行主题为“阳明学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的讲座。

浙江万里学院党委书记蒋建军、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志强、守仁学院执行院长张实龙以及30余名师生参加。

杨国荣教授对国内的阳明学研究及发展给以肯定,强调了阳明学对当今社会的道德提升有积极意义,从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阳明学与当今社会的密切联系。

杨教授首先以“山间花”典故引出王阳明心学的“心”之主体,以“心”构造外部世界,花对人来说具有审美意义,至于花的颜色如何给人美的感受,只对于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才有意义。

提到王阳明的“良知”说,杨教授认为,其实际内涵为心和理的统一,心是个体意识,理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世界,良知是人人生而有之,但强调的是自发形态,有一个自觉问题,内化于心而达到道德自觉;另一方面,“良知”也是外化于外物世界,“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表现“良知”,最终构建有序的道德伦常秩序。

谈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时,杨教授认为侧重的是“知”和“行”的过程,“良知”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只有通过“致”,才能走向知与行的统一,也就是一个从“知”到“行”再到“致”的过程。

从观念上说,王阳明是倡导“知”和“行”之间的相互关联,真正的“知”是在实践中得到的“知”,行动要有知识、理性来加以引导。

王阳明心学还包括很多内容,如要求人追求行为的合理合度,超越道德的麻木,从万物一体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今天依然具有它的意义。

杨教授告诫大家,如果你的行为都能达到你自己内心“良知”的要求,或者说,都能遵从自己内心“良知”的指示,那你就是圣贤了。

现场有不少教师就自己对阳明心学的学习和理解,包括心学与理学的关系以及阳明学在当下大学生教育中的现实意义,与杨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

陈志强院长也就守仁学院近年来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强调阳明学研究要积极服务于学校以及宁波地方的发展。

修文阳明文化园观后感

修文阳明文化园观后感

修文阳明文化园观后感前几天去了修文阳明文化园,那可真是一趟超有意思的旅程呢。

刚到文化园门口,就感觉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走进了一个装满智慧宝藏的大仓库,心里满是期待。

走进园子里,首先看到的是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

建筑风格很独特,飞檐翘角的,看起来特别有韵味。

这些建筑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王阳明先生当年的故事。

我一边走一边想,当年王阳明先生是不是就在这些屋檐下思考他那些伟大的哲学思想呢?说到王阳明先生,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在文化园里,通过那些介绍和展示,我对他的“心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之前只知道他很有名,但是对“心学”的具体内容就一知半解。

在这里,我就像个小学生一样,一点一点地去探究。

他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听起来好像很玄乎,但仔细琢磨起来,却又觉得特别实在。

比如说“知行合一”,这不就是告诉我们知道了就得去做嘛。

就像我们平时想减肥,光知道吃多了会胖可不行,得行动起来,少吃多动,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呢。

文化园里还有很多和王阳明先生有关的雕塑。

那些雕塑栩栩如生,把王阳明先生各个时期的形象都刻画得很生动。

我站在雕塑前,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就好像能感受到他内心的那种力量。

这种力量穿越了几百年的时光,还能让我们这些现代人受到鼓舞,真的很神奇。

再走走,就到了阳明洞。

这个洞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但是当你知道王阳明先生曾经在这里悟道,就觉得这个洞变得不一般了。

我走进洞里,里面有点阴凉,四周的石壁看起来很粗糙,但是在我眼里却好像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我在想,在这个小小的洞里,王阳明先生得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悟出那么深刻的道理啊。

这就好比是一个超级英雄的秘密基地,只不过这里诞生的不是超能力,而是改变人们思想的伟大智慧。

在整个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来。

这让我觉得特别好,小朋友们就像小海绵一样,在这里吸收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

我想,等这些小朋友长大了,他们一定会对王阳明先生的思想有更深的理解,并且把这些智慧运用到生活中去。

阳明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阳明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一、引言阳明文化,又称阳明心学,是中国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创立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

阳明文化强调“知行合一”,主张“心即理”,提倡“格物致知”,对我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阳明文化,我们组织了一次阳明文化社会实践,现将实践情况报告如下。

二、实践目的1. 深入了解阳明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增强对阳明文化的认同感。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3. 传承和弘扬阳明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三、实践内容1. 调研阳明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

2. 学习阳明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3. 参观阳明文化遗址,感受阳明文化的魅力。

4. 开展阳明文化主题讲座和研讨会。

5. 举办阳明文化知识竞赛,普及阳明文化知识。

四、实践过程1. 调研阶段我们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收集了大量的关于阳明文化的资料,了解了阳明文化的历史背景、哲学思想以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2. 学习阶段我们组织了多次阳明文化主题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使我们深入了解了阳明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3. 实践阶段(1)参观阳明文化遗址我们参观了王阳明故居、阳明洞等阳明文化遗址,亲身感受了阳明文化的魅力。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王阳明的一生及其在阳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举办阳明文化知识竞赛为了普及阳明文化知识,我们举办了一场阳明文化知识竞赛。

竞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

通过竞赛,同学们对阳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开展实践活动我们还组织了参观博物馆、撰写阳明文化心得体会、开展阳明文化主题演讲等活动,使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阳明文化的魅力。

五、实践成果1. 提高了同学们对阳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文化自信。

2. 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 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了综合素质。

4. 为传承和弘扬阳明文化做出了贡献。

修文阳明文化园观后感

修文阳明文化园观后感

修文阳明文化园观后感你知道吗?我去了修文阳明文化园,那可真是一场特别的体验。

一走进文化园,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的神秘世界。

整个园区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透着一股宁静致远的气息。

那些亭台楼阁、回廊小径,仿佛都在默默诉说着王阳明先生的传奇故事。

我先是到了阳明先生的故居,看着那一间间简单却充满韵味的屋子,心里就在想,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就曾经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思考。

我站在屋子里,好像能看到阳明先生在烛光下读书、写字,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

他的那些惊世骇俗的哲学理念,说不定就是在这个小天地里慢慢萌芽的呢。

接着来到了展示厅,哇,这里面的资料可真丰富啊!从阳明先生的生平事迹,到他的学说理论,都展示得清清楚楚。

我才知道,阳明先生的一生那可真是跌宕起伏,经历了好多挫折,但他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不管遇到多少石头压着,都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他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两个理念,真的是让我反复琢磨。

以前觉得这些东西很玄乎,但是在文化园里看了那么多的解释和例子,好像突然就有点开窍了。

“知行合一”嘛,不就是说知道了就要去做,不能光嘴巴上说得好听。

就像我老是说要减肥,但是一看到美食就把这事儿抛到九霄云外了,这可不行,这就不是“知行合一”。

文化园里还有很大的广场和花园,风景美极了。

我走在花园里,看到那些花花草草,就觉得它们好像也受到了阳明文化的熏陶。

在这里,连空气都似乎弥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我看到有不少游客像我一样,在慢慢游览的过程中,脸上都带着一种若有所思的表情。

我想大家可能都在思考阳明先生的思想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吧。

不过呢,这里也有一点点小缺点。

有些展示的文字啊,对于像我这样不太懂文言文的人来说,有点太晦涩难懂了。

要是能多一些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更好了。

总的来说,这次修文阳明文化园之行就像是给我的大脑来了一次精神洗礼。

我感觉自己像是带着一颗空空的脑袋进去,出来的时候脑袋里装满了对阳明先生的崇敬和对他学说的新理解。

新时代如何传承弘扬阳明文化-世界阳明学大会侧记

新时代如何传承弘扬阳明文化-世界阳明学大会侧记

新时代如何传承弘扬阳明文化-世界阳明学大会侧记第一部分:介绍阳明文化的重要性阳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体系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

阳明文化强调了人文精神、心学理念以及敬天爱人的价值观,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仍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因此,传承和弘扬阳明文化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世界阳明学大会的背景及意义世界阳明学大会是自2009年开始举办的国际性学术盛会,旨在推动阳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本次大会旨在加强对阳明文化的研究和探讨,促进各国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为推动世界各国间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举办此类大会,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阳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与合作。

第三部分:大会议题与议程内容本次世界阳明学大会的主题是“传承阳明文化,世界和平与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议题:阳明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当代价值、阳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阳明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弘扬阳明文化对当代青年的启示等。

议程内容包括学术报告、专题论坛、文化交流和参观考察等环节,旨在推动阳明文化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

第四部分:大会成果及影响通过本次世界阳明学大会,各国学者围绕阳明文化展开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大会的成果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阳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推动阳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并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本次大会也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五部分:未来发展展望在世界阳明学大会的推动下,阳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对于推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够通过举办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和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搭建起各国学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加强阳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交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实现文化共融与共同发展。

总结:世界阳明学大会是推动阳明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各国学者能够深入探讨阳明文化的内涵与当代价值,并就阳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进行全球性的共识。

阳明文化设计案例

阳明文化设计案例

阳明文化设计案例一、背景。

咱们这个地方呢,一直对阳明文化特别尊崇,想要把阳明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让更多人,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能深入了解阳明先生的智慧。

所以啊,就有了这么一个阳明文化设计项目。

二、空间设计:阳明文化主题公园。

1. 入口处。

一到公园入口,就有一座阳明先生的雕像。

这座雕像可不是那种刻板的、让人感觉距离很远的形象哦。

阳明先生微微含笑,眼神中透着智慧,仿佛在欢迎每一个前来探寻他思想的人。

雕像周围用石头雕刻着阳明先生的一些名言,像“致良知”那三个字,就刻得特别醒目,字体古朴又大气,游客一进来就被这种文化氛围给笼罩住了。

在入口的售票亭,也充满了阳明文化元素。

售票窗口的形状是仿照古代书简的模样,上面画着阳明先生讲学的场景,连售票员的制服都有小心思,领口和袖口绣着阳明文化的标识,是一个简单的太极图中间有个“心”字,代表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

2. 园林景观。

公园里的小径是用不同颜色的石子铺成的,这些石子组成了阳明先生的思想脉络图案。

比如说,有一段路的石子图案展示了阳明先生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的思想转变过程,就像一幅流动的思想画卷。

路边的花坛里种着各种植物,每种植物都有对应的阳明文化解读牌。

比如说竹子,牌子上写着“阳明先生爱竹,竹之虚心,恰似良知之纯净,竹之坚韧,犹如坚守良知之决心”。

这样一来,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学到阳明文化知识。

在园林的中心有一个湖,湖中心有一个小岛。

岛上建了一个“阳明心学亭”,亭子的柱子上刻满了阳明先生的诗词。

亭子的顶是八角形的,每个角上都挂着一个小铃铛,风一吹,铃铛发出清脆的声音,仿佛是阳明先生的思想在风中传颂。

3. 文化展示区。

这里有一排仿古建筑,是阳明文化的展示馆。

展示馆的大门是厚重的实木门,上面雕刻着阳明先生一生的大事纪。

走进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阳明文化时光轴,从阳明先生出生到他创立心学体系,再到他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都清晰地展示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王 晓 昕教 授 ( 三 )在 贵 州 电视 台 左 右 《 论道 》节 目录制后 ,与龙永 图先 生 ( 左二 )、 易 中天 教 授 ( 三 ) 影 左 合
研 究 中心 为 贵 州省 委 组 织部 举 办 的 干 部 自主 选 学 “ 阳明 学与 传 统 文化 ”培 训 班 首期 开 班仪 式
王 晓 昕教 授 与 杜 维 明 教 授 在 贵 阳 第 四届 国 际 阳 明 文化 节 上
王 晓 昕教 授 与 陈 来 教 授 、杨 国 荣教 授 在 杭 州 “ 明 学派 国 际 学 术研 讨 会 ” 上 阳
2 0 年 1 月 ,贵 阳学 院 王 阳 明 研 究 所 成 立 .为 了 更 好 地 服务 地 方 ,0 7 ,王 阳明 研 究 所 对研 究 方 向作 了一 定 的调 整 ,并 更 05 2 20年 名 为 “ 明 学 与 地 方 文 化 研 究 中 心 ” , 同 年 ,研 究 中 心 被 省 教 育 厅 批 准 为 贵 州 省 高 校 人 文 社 科 重点 研 究 基 地 ,副 院 长 王 晓 昕 教授 阳 兼 任 研 究 中心 主任 。 阳 明学 与 地 方 文 化 研 究 中 心 成 立 以后 ,着 力 在 三 个 方 面 下 了 较 大 的 功 夫 ,一 是 开 展 科 学 活 动 ,二 是 促 进 科 研 向 教 学 的转 化 , 三是努力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服务 。 经过三年 的建设 ,贵 阳学院的 阳明学 与地方文 化研 究 已经形 成了一个结构合 理 、有一定 实力的研究 团队。中心现有研究人员 2 人 ,其 中博 士 1 人 ,教 授 、研 究 员 1 人 ,省 管 专 家 5 ,5 岁 以 下 研 究 人 员 1 人 ,学 历 结 构 、职称 结 构 和 年 龄 结 构 搭 配 都 较 为合 4 0 1 人 0 8
理 。研究 中心积极 申报各级各类课题 ,完成或在研 的科研课题6 项 ,其中 国家课题6 ,2 0 年有余 文武教授的 《民间伦理共 同体 7 项 09 研究 》、周 国茂教 授的 《 布依族摩教艺 术调查研究 》等3 ,2 1 年有王 晓昕教授 的 《 项 00 明代黔 中王 门及其 思想研究 》、孙德高博士 的 《日本唯美文学与2 世纪 中国文学关系研究 》等3 ,此外 ,还 有教育部课题3 ,省长基金及教育厅课题2 项 。 0 项 项 7 随着研究课 题的增多 ,研 究人员 的整体科 研水平也 在不断提 升 ,自2 0 年 l 月成立 以来 ,共发表论文8 篇 ,其 中核心期 刊论 07 2 3 文2 篇 ;出版专著及教材共 1部 ,王 晓昕 、赵平 略两 位教授 合作点校的 《阳明先生集要 》由中华书局 出版后 ,深 受学术界 的欢迎 。 0 5 积极 开展学术交 流 ,研究 中心成立 以来 ,共召开 了6 次学 术研 讨会 ,尤 以2 0 年纪念 王阳明龙场悟道5 0 08 0 周年 国际学术研讨会 的成功召开影 响颇大 ,2 0 年 ,研究 中心协办 了第 四届 国际 阳明文化 节 。为了普及 阳明文化 ,研究 中心 每年都举办 阳明文化学术 09 活动月 ,开办了国学班 ,组织了2 次学术讲座 ,主讲除本校 的研究人员外 ,还有 国内外著名学者如杜维 明、陈来 、杨 国荣 、施杰瑞 、 2 科布杰夫等 。中心研究 人员还积极参加 省内外的学术会议 ,在杭州 的 “ 阳明学派 国际学术研讨会 ” ,黔西 “ 象祠与王 阳明”学术 论坛 上 ,王晓昕教授都作 了重点 发言。 研 究 中心还致力 促进科研 向教 学的转化 ,20年 ,中心承担 的课 程 《 07 中国思想史 》被评为贵州 省高校精 品课程 ,王晓昕教授 也因此获得省 级教学名师 称号 。2 0 年 ,贵 阳学院思想政 治教育学科 被确定 为贵州省高等学 校重点支持 学科 ,其 中的 “ 09 中国传统 文化 与思想政治教育 ”方 向由中心研 究人员承担 。 2 0 年 ,中心开设 “ 09 阳明学与传统文化专 题” ,被 列为贵州省委 组织部干部 自主选学 的重点建 设专题 。中心研究 人员还多次 到企事业单位讲学 ,积极投 身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