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长镜头分析
阿甘正传细节分析
![阿甘正传细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7f94c505087632311212d1.png)
阿甘正传细节分析1。
阿甘和对丹中尉说自己要做船长时,丹中尉嘲笑说如果阿甘做了船长自己就会做太空人,这为以后也埋下了一个小伏笔,因为最后丹中尉的假腿就是用造航天飞机的材料做的。
2。
阿甘最后和珍妮举行婚礼时,丹中尉是站在最后,其他人都是座着的。
对于失去双腿的人,能够站立着就是幸福。
3。
阿甘在住宾馆的时候打电话叫人到对面楼去查看一下,他被楼对面的手电桶光照的眼睛睡不着,这其实就是着名的”水门事件”,导演巧妙安排了甘作为检举人,我们可以在后面马上看到尼克松辞职的一幕。
4。
阿甘跑步时被溅了一脸泥水了吗?阿甘用路人递过来的背心擦脸,从此就有了文化衫。
要知道在这之前是没有在背心上印字或图案的。
5。
丹把赚的钱投资苹果电脑了吗?阿甘居然说是投资水果行业,真是搞笑。
6。
这部片子最搞笑的是:阿甘在美式足球比赛中,当他得分后冲向场外时,看台上飘下一张标语:STOP!7。
一开始阿干还小得的时候他妈指着电视上那个跳摇摆舞的说“少儿不宜”。
之前这个人还在阿甘他们家投宿过。
这个人就是猫王。
呵呵~没想到他也客串了一把。
的确在那个时候,猫王最先引导了扭臀的时尚,不过一开始大部分美国人都觉得这个招牌动作是很下流的。
8。
拿背心擦脸的那个不只是文化衫那么简单。
擦出来的印记就是着名的品牌smile啊,那个人就是创始人。
呵呵~原来也是阿甘指引他了9。
阿甘在集会上碰到一个黑人在滔滔不绝的演说,以前不知道是什么人,后来看了丹泽尔华盛顿的片子后知道是黑豹党。
10。
阿甘到白宫作客,洗手间里有一张梦露的相片。
11。
影片中你还可以看到:鲍勃·霍普(Bob Hope),美国喜剧演员,生前得到1500余个奖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因此称之为“最受尊重的娱乐界人士”。
2003年7月27日去世。
另外还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美国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
还有一处大家更熟悉的,阿甘在退伍之后回到家,他妈妈给他准备的球拍是“毛主席”牌的,上面有个很大的毛主席头像。
阿甘正传影评
![阿甘正传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0dcd4145b307e87101f696e8.png)
对《阿甘正传》的影评——展现历史与个人的约定,以小人物的经历透视美国政治社会史的史诗片Vince 发布于:2008-08-10 15:10《ForrestGump》一开始就利用一个场景:在蓝色的天空中,一片羽毛随风飘舞,飘过阿甘所居住的城市,一会随风飘落了下来,一会又被风吹向了高空。
经过在空中的起伏飘荡,最终飘落在故事主人公的脚下。
这是导演运用长镜头对羽毛随风飘舞的描写,留给观众的是对羽毛产生的无尽想象,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随着羽毛的降落,镜头特写了阿甘的那双沾满泥很破旧的球鞋,用特写镜头代替导演抒发了感情,暗示了将把鞋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
影片中有一个大的特点是多次利用巴士的到站来串连起不同的乘客,这些乘客就是阿甘的听众,随着听众的变换串连起不同的故事情节。
这是关联性蒙太奇的运用,而每次巴士到站则是重复蒙太奇的体现,因为它是一个巴士的镜头反复出现,强调了导演想要传达的某一个特定信息,加强了这部影片的题旨。
另外还有一个大的特点就是使用同时蒙太奇,影片有两条线索,一条主线描写阿甘从智商低能儿艰难求学到上大学并取得许多成功到参军再到参加越战表现出色最后到退伍的一生,同时另一条线索是描写了珍妮为了求得荣誉和出名忍心离开阿甘而自己去闯荡漂泊的一生。
这两条线索虽然大多是发生在不同的空间,但是由于导演对镜头的不断切换,使它们在叙事上呈现出互相关联的叙事段落,交叉剪接在一起,创造出一种联想的氛围和想象的无限空间。
描写两条线索的时候使用了结构性蒙太奇中的对比蒙太奇,阿甘的一生虽然经历了许多不幸和艰难,比如:军队严厉的训练,经受越战时生死的考验,但他的一生还算顺利,似乎有上帝在帮助着他,每次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信念和执著让他化险为夷,帮他脱离困境,并最终助他取得成功。
而反观珍妮,她的一生并没有得到老天过多的青睐,比如她想成为著名的歌手,简单的想法却承受了一波又一波的打击。
导演通过他们命运的不同来对比,让观众感受一种阿甘一生的神奇色彩,同时可以从侧面体会当时美国社会的奇怪现象。
(完整版)电影《阿甘正传》的赏析
![(完整版)电影《阿甘正传》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0af1c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b.png)
(完整版)电影《阿甘正传》的赏析跑过的驿站,浮萍的思念——评电影《阿甘正传》的主题意蕴一片羽毛飘过阿拉巴马州的上空,寻找自己的驿站,在生命的机遇中落在了福斯特.甘的脚下。
电影长镜头的运用,和谐的场景,真诚的独白开始了奔跑且富有诗意的人生旅程。
整部影片采取主人公独白的方式向观众展现当时历史下的美国,利用小人物的成长历程折射出美国社会史。
写实的镜头,多种蒙太奇的应用不仅增强了这部影片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演真情的流露,情感的抒发,得到观众的共鸣。
这部影片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巴士站台,通过巴士以及等待的人来切换不同的场景,进而展开导演叙述的故事。
通过这些不同乘客的场景串联,观众感觉到了关联性蒙太奇的魅力,重复蒙太奇巴士驶过来的镜头反复出现,强调了导演要表达的现实,同时也对观众是一种无形的暗示。
影片同时采用两个线索叙述故事,其一是主人公阿甘从智商低能儿艰难求学到上大学并取得很多荣誉到参军再到参加越南战争,由于表现突出退伍,再到后来的捕虾业的成功以及长达三年长跑的一生。
再者就是珍妮为了求得名誉和出名狠心离开阿甘吃尽苦头自己去漂泊闯荡最后回归本性的一生。
两条线索虽然发生在不同的空间,但镜头的叙事是无界限的,通过导演的镜头转换,使其在叙事结构上呈现出一种相互关联的场景,交叉剪接在一起,创造出一种联想的氛围和想象的无限空间。
坚定布巴的理想。
列兵阿甘参加了越南战争,为越南共和国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一场战争。
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
战争总是残酷的,当阿甘一次次穿梭于死亡线上奋不顾身的场景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时候,不仅是对战争的一种抵触,也是彰显人物真善美的一面,布巴“捕虾”的愿望就在这次的战争中留给了阿甘。
在白宫内阿甘接到了退役书,在拉巴特湾,他买下渔船,继续着布巴的理想,“珍妮号”捕虾船在飓风中幸存,阿甘和丹中尉开创了巴布的理想并坚定的发扬光大。
《阿甘正传》镜头分析
![《阿甘正传》镜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1ed802daef5ef7bb0d3c7b.png)
2.羽毛的纯洁象征着阿甘内心的纯净。
3.羽毛的飘忽象征着命运的波折。
4.与结尾相结合,象征了完整的一生。
2
几个调皮的孩子汽车追福尔斯特
近景,特写佛尔斯特的脚如何艰难的移动,与她脸上的呆却坚定的表情。
侧拍,展现了她跑步的速度与节奏,从开始的艰难缓慢,后面逐渐变快,变得移动自如。
镜头一直跟随着福尔斯特的移动,与她节奏统一。
体现了福尔斯特被同伴歧视,但内心没有怨恨而就是纯洁坚定,她的步伐与她的性格一样,如磐石一般坚定。
3
珍妮与福尔斯特在玉米地里祈祷
从近景到远景,渐渐变成了上帝视角,体现出一种悲悯的情怀。
不断加高的俯拍,就是画面不断变大,任务变小。
镜头不断升高后退,景物随之变远,造成一种渐渐远离的感觉,使画面有一点感伤。
这已画面最好的诠释了阿甘内心的单纯与坚持,也正就是因为这份在纷扰世界的坚定,她才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人生。
16
阿甘寻找珍妮,跑过马路。
中景,展现了阿甘脸上的喜悦与奔跑的急切。
平拍,正面,使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很好的展现。
镜头跟随阿甘的奔跑而后移,使光一直在她的脸上,体现了她内心的喜悦,奔向心爱之人的快乐。
6
丹中尉带着下属在越南的小路上行军。
远景,完整展现了美国士兵行军时的状态。
俯拍,以一种旁观的姿态,也含有一种讽刺。
镜头不断拉远,表现出了前路的未知性。
体现了美军行军的一种散漫,暗含这对越战甚至对外侵略战争的讽刺。有反战情结。
7
巴布中弹,在阿甘的怀中死去。
近景,将巴布将死时脸上的迷茫完全展现出来。
平拍,从斜侧转侧面。使人物的表情清晰表露。
美丽的天空代表阿甘无论在何种环境中依旧不变的纯净内心,她仰望天空,象征着一种纯洁,而仰望这一姿态,代表思念。
《阿甘正传》分镜头脚本(精品文档)_共4页
![《阿甘正传》分镜头脚本(精品文档)_共4页](https://img.taocdn.com/s3/m/a56968093968011ca3009196.png)
镜头
1
2 3 4
技巧 景别
长镜头 全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由远向近 全景 推
跟
中景
推
近景
长度
110s
25s 33s 14s
画面 音乐 音响
内容
跟拍一支 从天空中 缓缓落下 的羽毛, 先是落在 路人的肩 膀上,人 走了,羽 毛也飞 了,再落 在汽车 上,汽车 开走了, 羽毛也飞 了,直到 落在男主 人公福雷 斯的脚 下,被福 雷斯捡起 来 幼年时的 福雷斯坐 在床上, 福雷斯妈 妈坐在床 边上 幼年时的 福雷斯顺 着那条小 道一直 跑,腿上 的腿箍慢 慢被双腿 挣脱开, 腿箍变成 了碎片 福雷斯和 妈妈在湖
本文档可编辑修改,感谢大家下载
本文档可编辑修改,感谢大家下载
《阿甘正传》影片分镜头脚本
本文档可编辑修改,感谢大家下载
新闻编导四班 葛琳 11102110403 电话;18810264561
过去和小 福雷斯的对
福雷斯坐 话
在一起看
动画片
13
由左向右 全景
6s
福雷斯和 福雷斯独白 鸟叫声
推
小福雷斯
坐在湖边
的石头上
钓鱼
14
固定镜头 远景
26s
福雷斯从
鸟叫声
那棵树地
下墓碑旁
走过来珍
妮的
15
长镜头 全景
50s
跟拍男主 Forrest
人公福雷 Gump Suite
斯脚下的
一支羽毛
缓缓地飞
上天空中
I Had A Destiny
福雷斯和珍 妮的对话 Washingto n Reunion
福雷斯独白
浅议影片《阿甘正传》中的摄影及剪辑手法
![浅议影片《阿甘正传》中的摄影及剪辑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2e98721eb91a37f1115c8f.png)
浅议影片《阿甘正传》中的摄影及剪辑手法摘要:摄影和剪辑手法在一部影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拍摄和剪辑对于一个影片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结合《阿甘正传》这部影片中某些具体的镜头和场景,对本片的拍摄手法和剪辑手法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运动镜头长镜头转场镜头蒙太奇引言:本文首先对影片的内容作了详细、具体的介绍,然后通过影片中经典的场景和片断分析摄影的手法及剪辑的手法,在这两个手法的运用上展现了影片整体的效果,突出了影片的艺术价值。
一、影片梗概故事发生在80年代的一天,在美国乔治亚州某镇的一个公共汽车站的长椅上,本片主人公阿甘正在向一同等车的人讲述自己奇特的经历。
天生有智力缺陷的阿甘不仅成为过橄榄球明星而且参加过越战,接见过总统,成为了亿万富翁,人生经历十分坎坷,但是他却有自己的信念和处事原则,始终追求着自己的幸福。
阿甘在结束了讲述之后,匆匆赶往珍妮的住处,他与珍妮还有小阿甘共同度过了一段幸福而短暂的时光。
不久,珍妮去世了,阿甘与儿子又开始了一个新的生活。
二、摄影手法《阿甘正传》这部影片采用了不同的摄影手法,使得整部影片最大限度地突破了舞台框架对空间的束缚,最大限度地接近现实生活空间的原生形态,不仅使得电影脱离戏剧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艺术,而且给人们带来了完美的视觉享受。
以下就是影片中采用的拍摄手法:1、运动镜头运动镜头是镜头相对于被摄物体的位置变化。
它是与固定镜头相对而言的,它时常被用来加强物像之间的空间关系,引导观众的注意力随着镜头运动,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⑴推拍。
推拍是摄影机通过移动逐渐接近被摄体的镜头。
随着摄影机的前推,影像经历由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到特写的变化。
由于推拍过程中取景范围在逐渐变小,因此渐渐的排除了背景和陪衬,主体的体积由小变大,细微部分的特征就逐渐清晰起来。
因此,推拍有突出主体、突出重点、突出细节、层层深入的造型效果。
⑵跟拍。
跟拍是摄影机的拍摄方向与被摄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或完全相反,同时与被摄物体之间保持相等距离运动的镜头。
经典片段赏析分析
![经典片段赏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5f47e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a.png)
经典片段赏析分析经典片段是电影中最精彩、最令人难忘的部分,它们往往代表着电影的精髓和核心。
经典片段可以是一段对话、一场戏剧性的转折、一个动作场景或者一段音乐,它们深深地影响着观众,成为电影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分析几个经典片段,探讨它们的魅力所在以及对电影整体的意义。
第一个片段来自《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场经典对话。
在这个片段中,主人公安迪与监狱长进行了一场对话,监狱长试图让安迪承认自己的罪行,但安迪却以一种聪明、机智的方式回应了监狱长的质问。
这个对话展现了安迪的智慧和坚韧,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监狱体制的不满。
这段对话不仅展现了安迪的性格特点,也为整个电影的主题——希望与自由,铺设了基础。
通过这段对话,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安迪的内心世界,也对整个故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个片段来自《阿甘正传》中的一场经典场景。
在这个片段中,阿甘跑着跑着突然停下来,对着镜头说,“我要回家了。
”这个简单的一句台词却道出了整个故事的主题,也展现了阿甘的内心世界。
阿甘一直在追寻着自己的梦想,但在这一刻,他意识到自己最渴望的还是回到家乡,回到最真实的自己。
这个片段通过简单的一句台词,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成长,也为整个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观众在这一刻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阿甘的内心世界,也对整个故事的走向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第三个片段来自《教父》中的一场经典场景。
在这个片段中,教父迈克尔·柯里昂参加了自己的侄子的洗礼仪式,而与此同时,他的手下们在城市各处展开了一系列的谋杀行动。
这个片段通过交叉剪辑的手法,将教父的家庭与黑帮的暴力联系在一起,展现了教父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这个片段中,教父既是一个慈爱的家庭主人,也是一个冷酷的黑帮头目,他在家庭与黑帮之间游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矛盾。
这个片段不仅展现了教父这个角色的复杂性,也为整个故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观众在这一刻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父的内心挣扎和矛盾,也对整个故事的走向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阿甘正传场景分析_PPT
![阿甘正传场景分析_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6c213a83c4bb4cf7ecd1c9.png)
羽毛
《阿甘正传》
流动的羽毛代表不稳定和流浪生活的阿甘。他走过了漫长 的旅程经历的艰难生活,争取尊严和寻找他的爱。 但无论多么高的羽流,它将依靠土地最后。同样,阿甘回到 他的出生地在严酷的生命的冒险。 纯白色的羽毛表示简单和纯真的阿甘的特点。他的低智商 使得他很难理解战斗,欺诈和仇恨在这个复杂的世界,这变 成他的优势保持自己。 它是完全完美的美德,让阿甘的灵魂那么轻,轻到可以导致 阿甘越高的地方,就像一片羽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 有更高的智商往往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携带了太 多负面的东西在他们心中如偏见,投诉和仇恨,这导致他们 下了地狱。
张文旭 12动漫外包1班 201258014114
在这个神奇的电影,导演是真的擅长 使用特殊的场景来表达深刻的思想, 让观众在深入思考。
这一片美丽的羽毛已经走过 了漫长的道路,接近人很多次, 但只有阿甘它捡起来,赞赏它。 为什么?因为“聪明”人总 是这么忙做无价值的东西,而 忽视了真正的美女在身旁,而 “愚蠢”的人通常通知和珍 惜真正的宝藏,不管多么小。
一个阶段的生活:如果我们更加注意车站时,我们会发现, 用公交车来来往往,听众在不断变化和没有人会呆很久。 更有趣的是,听众改变的年轻女孩,一个年轻的妈妈,一个 中年男人,最后到白发苍苍的奶奶。它不是一个阶段我 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来来去去,我们体验快乐和悲伤,我 们曾经是年轻的,注定要变老,没有人,没有什么可以永恒?
跑向成功
通过跑步,他进入了 学校足球队赢得了 进入大学。
通过跑步,他幸存的越 南战争,拯救了很多生 命,打动了总统。 通过跑步,他触动了 “迷惘的一代”,给他 们希望。
通过跑步,他影响了 珍妮,最后她赢得爱 情。
第一次运行场景发生在阿甘的童 年时,他在这部电影里,跑步不是逃 避困难,而是一个活跃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的心。我们可以看到从阿 甘的惊人跑步旅游在美国。他不 做这个为特定目的像别人想象。 他说,“我妈妈总是说你必须把过 去的一切抛在身后你之前,你可以 继续前进。”,这大概可以解释为 什么他是跑步。他只是把所有的 悲惨的事情背后,做他觉得喜欢做。 “当我累了我睡觉,当我饿了我吃, 当我很累我回家。”
《阿甘正传》镜头分析
![《阿甘正传》镜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8b376ddd36a32d73758184.png)
屋内与屋外情形得对比,体现了这一刻宁静时光得珍贵,同时有一种不为外界所扰得感觉,象征两人此刻都不愿理会外界,只沉浸在自身得情感里,宁静而美好。
15
阿甘在路上奔跑。
近景,展现了阿甘脸上坚定得表情与身后环境得变幻。
平拍,正面,体现了阿甘不变得坚持。
镜头跟随阿甘得前进而不断后退,体现了一种不变得宁静感。
10
丹中尉在桅杆上吼叫。
远景,将整个场景展现出来。
仰拍,以一种旁观得角度。
镜头不断得拉近,使丹中尉得表情展现出来。
体现了丹中尉内心得压抑,渴望发泄得情感。
11
阿甘得母亲死去。
特写,展现出了阿甘母亲临死前得眼神与表情,表现了一份伟大得母爱。
平拍,斜侧,完全展现了人物得表情。
镜头不断拉近,体现出阿甘最母亲得依赖不舍。
镜头分析——《阿甘正传》
镜头序号
画面内容
景别
拍摄角度
框架运动
镜头分析
1
羽毛从空中降落到阿甘得脚下。
从近景到远景再到近景,营造出了一种飘忽不定得感觉。
俯拍与仰拍得集合,就是镜头一直跟随这羽毛,始终让它占据着画面得中心位置。
摄像机在高空中不停追拍羽毛,再从高空缓缓下落,跟随羽毛静静落到地上,仿佛就是观众得眼睛一直追随着羽毛。
5
阿甘带珍妮离开酒吧,珍妮伏在栏杆上面。
特写,从脚部一直到臀部,脸得特写。
平拍,斜侧,让珍妮得双脚及脸部表情完整得出现在观众眼前。
镜头不断得向上,先出现脚,再到脸,表现出一种忧郁落寞得感情色彩。
体现里珍妮内心得空虚,落寞,镜头得移动与阿甘得目光一致,近景与缓慢上升,显出阿甘对她得一种膜拜,珍视,她将她视为自己得珍宝,可她并不懂得她内心得需求。
阿甘正传观感分析
![阿甘正传观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9dae3784254b35effd347f.png)
阿甘正传摘要:《阿甘正传》是由罗伯特·泽米吉斯导演,汤姆·汉克斯、罗宾·怀特主演的一部经典老电影,由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于1994年在美国上映。
该片主要讲述了先天智障的男主――阿甘靠着自己的善良、诚实、天真等多种美好品质在众多不同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的励志故事。
该片从主人公阿甘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回忆,回忆了阿甘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生。
本文将从音乐、人物主题,观点镜头、色彩、节奏分析这部影片。
一、《阿甘正传》中的音乐这部影片的开头是一片洁白的羽毛从蓝天随着“FORREST GUMP SUITE”的钢琴音乐声中缓缓飘落,音乐声开头轻柔舒缓,临结尾变得高亢激昂,最后又回归平静,象征着主人公阿甘的人生,也像音乐一般起伏,就如影片中阿甘说的“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
”这个场景很好的运用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结合,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镜头慢慢往下拉,投射到房屋建筑、人来车往的街道,最后镜头拉到阿甘。
并且开头音乐停止响起的时候设计得非常巧妙,羽毛最后飞落到阿甘的鞋子边,阿甘把羽毛放进了自己箱子里的书本里,关上箱子的那一刹那,音乐停止,影片正题由此开始。
这首钢琴曲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片头,第二次出现在片尾。
同样的故事书,阿甘的儿子打开书本的那一刻,羽毛被风吹起,随着风飘向远方,这时候,钢琴曲响起。
琴声优美动人,让观众想起阿甘的一生,一个先天智障的傻子,为橄榄球运动员,当过乒乓球运动员,得到了爱情和友情,使得影片升华,引起观众共鸣,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这首钢琴曲成为影片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更使得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成为世界经典是一个重要的助推力。
《阿甘正传》中的音乐并不占主导地位,在电影元素中是不容易让人察觉的,但是,它是成功的,它的完整性和对情节的发展补充是无可挑剔的。
二、《阿甘正传》的人物与主题阿甘,一个执着、简单、善良、坚持不懈的先天智障。
《阿甘正传》长镜头分析
![《阿甘正传》长镜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b728abe009581b6ad9eb37.png)
《阿甘正传》长镜头分析《阿甘正传》讲述了智障儿童阿甘始终怀揣善良和单纯,充分运用其特长而拥有的励志传奇的一生。
纵观全片,我们不难发现整部影片中仅有的两处长镜头——一头和一尾,导演巧妙的运用了长镜头的好处,将长镜头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首先我们来看片头出现的长镜头,在一片阴霾中的蓝色高空里,若隐若现的羽毛开始漫无目的的“飘”,它飘到房顶上空,飘到树林里,飘到马路边,又随着风飘落到行人的肩上,高高低低的飘着,随后缓慢的飘到了主人公阿甘的脚下,那么这段长镜头好在哪里呢?首先,在蓝中带灰的天空里我们能够一眼发现在安静的天空飘动着的它,自然,我们的目光和注意力就会放在这个羽毛上,羽毛高低起伏的飘着,我们的目光也会高低起伏的随它而动,它会飘到哪去,下一秒往哪飘,我们的注意力都会跟着这个羽毛走,它卖尽了关子,慢慢地、慢慢地飘着,飘到这又飘到那,然后慢慢地飘到了主人公的脚下,于是我们的注意力会随着转移到主人公的鞋子,然后我们会发现故事就从这鞋子开始讲述给我们听,到这里第一个长镜头结束,导演运用这么一个长镜头既轻松愉快的为整部影片拉开了帷幕,同时又通过这个长镜头很好的为后文主人公的出场和他从小到大的一系列故事的讲述埋下了伏笔,另外,运用长镜头开片还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再看片尾的长镜头,首先最大的作用就是首尾呼应,我们再来分析下片尾的内容来判断此处长镜头的作用和目的,片尾是阿甘送自己的儿子上学,两人坐在椅子上等待校车的到来,和当初阿甘的母亲送阿甘上学一样,所以阿甘也习惯性的准备提醒儿子“不要搭陌生人的车”,可能是想到自己与儿子不一样吧,所以阿甘没有说出口,然后儿子上车后,羽毛又从阿甘脚下飞起,慢慢的飞向了天空,长镜头结束,整部影片也随之结束,这里的长镜头,除去前面说的首尾呼应之外,它同样也为整部影片画上了轻松愉快的结尾,同样的,我认为这里的羽毛,不单单只是羽毛了,有了新的意义,预示着儿子的未来像羽毛一样,向天空飘去,却又不知去向哪里。
《阿甘正传》影评(隐喻)
![《阿甘正传》影评(隐喻)](https://img.taocdn.com/s3/m/d7b4a39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3.png)
《阿甘正传》影评
——隐喻道具蕴含深意电影《阿甘正传》的开场,一片洁白、轻柔的羽毛随着清风盘旋飘扬,越过绿树、穿过高楼,飘落在一位独自坐在候车长椅上的年轻人的脚下,观众就是这样被导演带入了一个充满诗化韵味的好莱坞“梦幻”里。
影片中以首尾呼应的方式出现了两次羽毛特写,同样导演以两次长镜头来刻画羽毛的随风飘荡,像是关于人生的旅行,不知从何而来,也永远不会预知下一刻将会飘往何处。
羽毛伴随着时而跳跃、时而激进的钢琴声随风飘荡,落在阿甘脚下又从地上飞扬而起,就像个人的人生轨迹一样,起起伏伏。
而影片中阿甘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30年生活历程,不仅书写了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还浓缩了美国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历史风云,这一片小小的羽毛,代表的是美国个人和国家的历程,喻意深远,耐人寻味。
阿甘正传摄影作品赏析
![阿甘正传摄影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15f79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d.png)
阿甘正传摄影作品赏析《阿甘正传》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它不仅因为其动人的故事情节和精湛的表演而备受赞誉,还因为其出色的摄影作品而广受赞赏。
本文将对《阿甘正传》中的摄影作品进行赏析,探讨其在电影中的作用和价值。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阿甘正传》中的摄影师,即奥斯卡获奖摄影师Don Burgess。
他在电影中的摄影工作无疑是一大亮点,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摄影技巧,将电影的画面呈现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电影的世界之中。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Burgess精湛的运用了光影的技巧,通过灯光的烘托和角度的选择,使得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
比如,在阿甘跑步的场景中,Burgess运用了慢动作和特写的手法,将阿甘奔跑的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他的汗水和疲惫。
又比如,在阿甘与珍妮在田野中追逐的场景中,Burgess运用了逆光的手法,将两个人的身影勾勒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和无忧无虑。
除了光影的运用,Burgess在电影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搭配。
在电影的不同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色调和色彩的运用,比如在阿甘小时候的场景中,Burgess运用了明亮的色彩和柔和的光线,让人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和天真;而在战争的场景中,Burgess则运用了冷色调和阴暗的光线,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奈。
除了光影和色彩的运用,Burgess在电影中还巧妙地运用了镜头的选择和构图的技巧。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镜头语言,比如特写、中景、远景等等,这些镜头的选择和构图的技巧都让电影的画面更加生动和有力。
比如在阿甘跑步的场景中,Burgess运用了特写和中景的手法,将阿甘的奔跑和周围的景物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而在阿甘与珍妮在田野中追逐的场景中,Burgess则运用了远景和特写的手法,将两个人的身影和周围的景物都表现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和无忧无虑。
总的来说,Burgess在《阿甘正传》中的摄影作品无疑是一大亮点,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摄影技巧,将电影的画面呈现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电影的世界之中。
黄金分割电影镜头例子
![黄金分割电影镜头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2aec425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f.png)
黄金分割电影镜头例子
黄金分割是一种比例关系,源自于数学和美学领域,常被应用在视觉艺术中,
包括电影制作。
它被用来创造和判断视觉上的平衡和美感。
在电影制作中,黄金分割可以用来构造镜头的布局和构图,以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
在电影中,黄金分割可以用于镜头的放置、角度选择和运动跟踪等方面。
下面
是一个著名电影中黄金分割的例子。
例子一: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运用了黄金分割来布置镜头,
以突出主角的孤独和无助。
有一个镜头是当年轻的阿甘坐在校车上,窗外的景色像黄金分割一样被平均分割成两部分。
一侧是生机勃勃的校园和阳光,而另一侧是寂静冷清的树林。
这种对称性刻画了阿甘内心深处的矛盾心境,与他的孤僻形象相得益彰。
例子二:
在电影《发条橙》中,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使用了黄金分割来放置人物和环境,以追求视觉上的和谐与平衡。
在一些镜头中,人物的位置和姿态恰好符合黄金分割比例。
这种精确的布局使观众感受到一种独特而美感的视觉体验。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黄金分割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镜头的艺
术性,也能够更好地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导演和摄影师们利用黄金分割的原理,将画面划分成具有对称性和平衡感的部分,以引导观众的目光和情感体验。
总之,黄金分割在电影镜头中的运用旨在创造出视觉上的美感和平衡感,以提
升电影作品的质量和观影体验。
通过精心的布局和构图,电影制作者可以利用黄金分割来打造精彩而富有艺术感的画面。
《阿甘正传》拉片作业
![《阿甘正传》拉片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7c5f93079563c1ec5da71bd.png)
《阿甘正传》拉片作业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导演基础拉片作业‘《导演基础》拉片作业姓名:张晓静班级:15级编一学号:1504107151《阿甘正传》一:长镜头解析镜号一的画面内容是羽毛从天空一直飘落,飘到了阿甘的脚下。
从近景到远景再到近景,营造出了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
俯拍与仰拍的集合,是镜头一直跟随这羽毛,始终让它占据着画面的中心位置。
摄像机在高空中不停追拍羽毛,再从高空缓缓下落,跟随羽毛静静落到地上,仿佛是观众的眼睛一直追随着羽毛。
1,羽毛下降到人间象征着故事的开始。
2.羽毛的纯洁象征着阿甘内心的纯净。
3.羽毛的飘忽象征着命运的波折。
4.与结尾相结合,象征了完整的一生。
影片一开始白色羽毛随风飘摇的场景和结尾其从书中掉出继续飘飞的场景相照应,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导演运用长镜头对羽毛随风飘舞的描写,留给观众的是对羽毛产生的无尽想象,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泽米基斯导演在这用了一个隐寓蒙太奇。
羽毛先是在空中一直飞,直到落到阿甘脚跟前,然后阿甘把它捡起放到了皮包里的一本书中。
白色的羽毛的飘零就暗示了阿甘将会是一个孤独寂寞,没有自己的长久之所的人生,一生没有几个朋友。
同时也是在说阿甘这个人有像羽毛那么洁白无暇的心。
此外,还能理解为命运像羽毛一样飘忽不定(丹中尉的观点),但是羽毛注定会飘到阿甘脚下也注定会飘走(阿甘母亲的宿命论观点),照应了阿甘之前对命运的思考和全片的主题。
二、叙事结构分析叙事结构承载着电影创造者对整个文本的阐释方式,也是观众解读影片,把握影片精髓的基点。
不同的影片由于题材不同,所采取的叙事结构当然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都是为了能更好地突出主题并感染观众。
①结构作为传记题材的影片,《阿甘正传》整体上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在影片开头,观众就被一幅静谧祥和的画面所吸引:一根随风飘舞的羽毛从树梢到天空,最后掉落在坐在公交车站长椅上的阿甘脚下,随即阿甘就用稍显笨拙但简单平和的语言向来往的人群讲述自己的经历。
《2024年浅析电影《阿甘正传》之阿甘叙事》范文
![《2024年浅析电影《阿甘正传》之阿甘叙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ea567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a.png)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之阿甘叙事》篇一电影《阿甘正传》自上映以来,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内涵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本文将从阿甘叙事的角度出发,浅析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一、阿甘叙事的独特之处阿甘叙事是电影《阿甘正传》的核心叙事手法,其独特之处在于以一个智力有限但内心纯真的角色阿甘的视角来讲述故事。
这种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电影中以复杂、多角度的叙事方式,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主题。
二、阿甘叙事与故事情节的融合电影《阿甘正传》以阿甘的成长经历为主线,通过他的视角展示了美国社会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历史变迁。
阿甘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波折和奇迹,这些情节都以阿甘的口吻来叙述。
阿甘叙事与故事情节的融合,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同时也为电影营造了轻松、欢快的氛围。
三、阿甘叙事与人物形象的塑造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形象朴实无华,但却充满着生命力和感染力。
通过阿甘的叙事,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
例如,在影片中,阿甘虽然智力有限,但他却拥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这种形象塑造使得观众在感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四、阿甘叙事与主题表达电影《阿甘正传》的主题深刻而丰富,其中包括了友情、爱情、家庭、人生哲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阿甘的叙事,这些主题得以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
例如,在影片中,阿甘用他的经历告诉观众: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坚持信念、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这种主题表达与阿甘叙事的结合,使得电影具有了更加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五、结论电影《阿甘正传》通过阿甘叙事的方式,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表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叙事手法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主题,同时也为电影营造了轻松、欢快的氛围。
此外,阿甘形象的成功塑造以及其所代表的人生哲理也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因此,《阿甘正传》不仅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启示意义的佳作。
电影构图分析阿甘正传
![电影构图分析阿甘正传](https://img.taocdn.com/s3/m/612746e5a98271fe910ef9be.png)
电影构图分析《阿甘正传》前一阵在论坛贴了个《大腕》的镜头分析帖,现在看来十分浅薄,这一阵在家里翻出老碟片,阿甘正传,以分析法重看,又有不少收获,发上来与各位同好交流,这个片子很老了,应该是1994年的,其实奥斯卡的水平也似乎参差不齐,某一年没有好片,像《角斗士》也可以作为最佳影片,可是1994年好片子一下子就出了三部《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和《阿甘正传》,最终《阿甘正传》胜出,《肖申克的救赎》颗粒无收。
《泰坦尼克号》能拿十几项奥斯卡奖,可是像《辛德勒的名单》只有七项,所以这个东西的水平好像也没法说......用这种方式分析其实有一定缺陷,电影一遍拍不好可以再来一遍,截图一遍截不好也可以再来一遍,从连续的镜头中截图总比直接按快门容易一些,因此这种分析仅为摄影构图的借鉴。
这次我换了截图软件,可以单格后退(上次只能单格前进,错过了就得重来),可以快进快退,截出的画面也不必再调整幅宽,有一点不方便就是截的都是bmp 格式,不过批量转换一下也很容易,图的上下有两条黑边,原片如此我也无能为力,实际画面的画幅要比16:9还宽些,我想要避免上次分析《大腕》时仅仅考虑其基本构图手法,因此类似三分法啦,三主体啦,这些片子我就都没有截,我个人感觉此片的主要看点,也是我截图与选图的标准是:1.多重空间的营造2.纪实的典型符号3.国家地理糖水片我最看重的还是前两项,第三项的片子不多,但是我感觉的确是非常漂亮的,也选了,就算正餐之外的甜点吧。
有人统计了一下阿甘正传中的历史事件,我搜索到的版本是22项,这还都是有名有姓的:1.3K党3K党(Ku Klux Klan, KKK)是美国最早的恐怖组织之一,1866年就有了。
主要鼓吹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使用私刑、绑架、集体屠杀等手段迫害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
2.猫王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可能是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中最重要的人物。
他虽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无可争议的是他使摇滚乐在世界范围的流行普及化。
影片分析之叙事分析
![影片分析之叙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f0659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2.png)
影片分析之叙事分析叙事分析是对影片中故事的结构、主题、角色以及情节的解析和分析。
通过叙事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影片的故事情节以及导演的叙事手法,揭示出影片的隐含意义和主题。
首先,影片《阿甘正传》就是一个典型的叙事分析的对象。
这部影片以主人公阿甘的人生为线索,从他的童年到老年,通过一系列的回忆和故事,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特殊背景下的成长与奋斗。
影片的叙事结构非常独特,采用了阿甘的回忆和独白的方式,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
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是阿甘坐在公交车站长椅上等待公交车的场景,通过“等待公交车”这个镜头的呼应,表达了阿甘一生的等待和坚持。
其次,影片中的主题非常明确,主要包括人生的意义、友情、爱情以及社会问题等。
其中,人生的意义是整个影片的核心主题。
阿甘虽然智力有些低下,但是他通过强大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成功地证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通过他对待朋友、家人以及社会的善良和无私,将人性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影片中的角色塑造非常精彩。
阿甘是一个充满善良和敏锐的角色,他始终保持着纯真的心灵,对待他人没有任何偏见或歧视。
他的经历和故事,也促使其他角色的成长和变化。
例如,珍妮一开始只是将阿甘当作是智障的朋友,但是在了解到他的善良和无私之后,逐渐意识到阿甘的可贵和值得珍惜。
同时,影片中还有一些经典的情节,如阿甘参加美国足球比赛、参军、跑横渠马拉松等。
这些情节都是阿甘勇敢、坚持和努力的写照,通过这些情节的展示,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横渠马拉松,是整个影片最令人感动的情节之一、在这个情节中,阿甘面对一路上的困难和反对,坚持不懈地跑完了比赛,不仅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可以创造非凡的力量。
总结起来,影片的叙事分析揭示出了故事的结构、主题、角色以及情节的包含和内涵。
通过对影片的叙事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影片的内涵,还能品味其中的情感、思想以及人性的美好。
因此,叙事分析对于影片分析和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甘正传》长镜头分析
《阿甘正传》讲述了智障儿童阿甘始终怀揣善良和单纯,充分运用其特长而拥有的励志传奇的一生。
纵观全片,我们不难发现整部影片中仅有的两处长镜头——一头和一尾,导演巧妙的运用了长镜头的好处,将长镜头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首先我们来看片头出现的长镜头,在一片阴霾中的蓝色高空里,若隐若现的羽毛开始漫无目的的“飘”,它飘到房顶上空,飘到树林里,飘到马路边,又随着风飘落到行人的肩上,高高低低的飘着,随后缓慢的飘到了主人公阿甘的脚下,那么这段长镜头好在哪里呢?首先,在蓝中带灰的天空里我们能够一眼发现在安静的天空飘动着的它,自然,我们的目光和注意力就会放在这个羽毛上,羽毛高低起伏的飘着,我们的目光也会高低起伏的随它而动,它会飘到哪去,下一秒往哪飘,我们的注意力都会跟着这个羽毛走,它卖尽了关子,慢慢地、慢慢地飘着,飘到这又飘到那,然后慢慢地飘到了主人公的脚下,于是我们的注意力会随着转移到主人公的鞋子,然后我们会发现故事就从这鞋子开始讲述给我们听,到这里第一个长镜头结束,导演运用这么一个长镜头既轻松愉快的为整部影片拉开了帷幕,同时又通过这个长镜头很好的为后文主人公的出场和他从小到大的一系列故事的讲述埋下了伏笔,另外,运用长镜头开片还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再看片尾的长镜头,首先最大的作用就是首尾呼应,我们
再来分析下片尾的内容来判断此处长镜头的作用和目的,片尾是阿甘送自己的儿子上学,两人坐在椅子上等待校车的到来,和当初阿甘的母亲送阿甘上学一样,所以阿甘也习惯性的准备提醒儿子“不要搭陌生人的车”,可能是想到自己与儿子不一样吧,所以阿甘没有说出口,然后儿子上车后,羽毛又从阿甘脚下飞起,慢慢的飞向了天空,长镜头结束,整部影片也随之结束,这里的长镜头,除去前面说的首尾呼应之外,它同样也为整部影片画上了轻松愉快的结尾,同样的,我认为这里的羽毛,不单单只是羽毛了,有了新的意义,预示着儿子的未来像羽毛一样,向天空飘去,却又不知去向哪里。
长镜头可以保持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完整性,达到一种没有加工的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