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成绩计算方法
大类分流学分绩点计算及百分制
大类分流学分绩点计算及百分制分数转换办法根据《华东政法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华政办〔2017〕270号)中关于课程考核成绩与绩点的换算方式及对照表的内容,考虑到我校书院等大类招生学院教学改革与培养计划中课程学分设置的实际情况,兼顾公平与合理原则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中所选取学生的成绩总体上包括学生大一学年修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实践实训课等成绩,其中文化基础与学科基础等课程的计分方式采取百分制,通识教育等选修课程的计分方式采取中文五级制。
鉴于此,教务处建议使用如下步骤与方式核算学生大一期间课程成绩情况:一、平均学分绩点计算方法(一)依据学分制要求,采用课程成绩的平均学分绩点能较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
单门课程成绩与学分绩点的对应关系见表一。
表一:课程成绩与学分绩点的对应关系表(二)平均学分绩点计算范围: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学科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成绩都计入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公式内。
(三)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公式:平均学分绩点=二、学分绩点转换百分制分数的方法因绩点对应表(如表一)最低分数是从60分(对应绩点为1.0)计算,因此采用60分作为基础分,学分绩点转换为百分制分数公式即:百分制分数=60+(平均学分绩点-1.0)*10。
例:某一位同学平均学分绩点为3.53,则对应的百分制分数为60分+(3.53-1.0)*10=85.3分。
三、对于补、缓考等特殊情况的成绩处理方式 1.申请课程缓考者,缓考课程的成绩与学分均不计入该生参与大类分流的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公式内;2.参加补考和申请重新修读课程者,该生补考和重修成绩都不计入其参与大类分流的平均学分绩点核算范围内,仅选取其每门课程首次考核的总评成绩与学分计算平均绩点。
四、本实施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2019年本科生学分绩点计算说明
摘自:《中北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校教[2017]26号)
学校用平均学分绩点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的综合评价指标。
平均学分绩点计算方法:将课程的学分乘以该课程绩点,即为该课程的学分绩点。以学生所修课程所得的学分绩点之和,除以该生同期修读的全部课程学分数的总和,即得出该生平均学分绩点。
即:
课程绩点计算办法:
(一)百分制记分
课程成绩不足60分的绩点为0,课程成绩超过60分(包含60分)绩点算法为:
(二)十分制记分(A+、A、A-、B+、B、B-、C+、C、C-、D)
A+折合4.7绩点点;B折合3绩点;B-折合2.5绩点;C+折合2绩点;C折合1.5绩点;C-折合1绩点;D折合0绩点。
(三)五分制记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优秀折合4.5绩点;良好折合3.5绩点;中等折合2.5绩点;及格折合1.5绩点;不及格折合0绩点。
(四)二分制记分(P通过、F不通过)
通过折合3.5绩点;不通过折合0绩点。
2017年9月
本科总分(含加分)
本科总分(含加分)
本科总分是指在大学本科阶段所获得的所有学分的总和,通常
以学分制来计算。
学分制度是指根据课程的学时和难度来确定课程
的学分,学生修完课程并通过考核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在一
般情况下,本科课程通常为4年制,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学期
通常有16-20周的教学时间。
学生需要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要求才
能顺利毕业。
在一些情况下,学校也会根据学生的科研、社会实践、竞赛获奖等情况给予加分,以提高综合素质。
本科总分的计算方法是将每门课程的学分乘以相应的成绩所对
应的绩点,然后将所有课程的绩点加起来,再除以总学分即可得到
加权平均绩点。
这个加权平均绩点可以反映出学生在整个本科阶段
的学习成绩情况。
有些学校还会根据加权平均绩点来确定学生的毕
业等级,比如优秀毕业、良好毕业等。
总之,本科总分是一个综合反映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成绩的指标,它不仅仅包括了学生的学分情况,还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大学本科生成绩及学分转换管理细则
大学本科生成绩及学分转换管理细则一、关于大学本科生成绩及学分转换大学本科生成绩及学分转换是指将本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学分,以便于对学生进行评估和管理。
本文依据大学本科课程管理制度,在此对大学本科生成绩及学分转换管理细则进行阐述。
二、大学本科生成绩的计算大学本科生成绩计算应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具体如下:1. 成绩的组成成绩由平时成绩、考试成绩、论文、实验等多种因素组成,不同课程和不同学科的成绩计算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2. 成绩的计算方法(1)百分制成绩计算百分制成绩计算是将学生在一学期或一学年中所取得的各项成绩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得出最终的百分制成绩。
比如: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则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2)等级成绩计算等级成绩计算是将学生在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中所取得的各项成绩对应到相应的等级上,每个等级有对应的学分。
等级成绩一般采取A、B、C、D、F五个等级,其中A、B、C三个等级为通过,D、F为不通过。
通常,A等级的学分最高,F等级的学分最低,D等级的学分和F等级相等。
3. 成绩的统一管理为保证成绩的统一管理,学校可以设置教学管理系统,在教学管理系统中添加成绩管理模块,由负责同行评阅及考试、阅卷的人员输入学生成绩、进行阅卷,然后对成绩进行审核、确认。
通过教学管理系统进行成绩管理,可以方便统计学生成绩、自主查询成绩等。
三、大学本科学分的转换大学本科学分转换是指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成绩,转化为相应的学分。
学分的计算取决于成绩的等级,不同的成绩等级对应着不同的学分。
具体如下:1. 各成绩等级对应的学分成绩等级 | 分值 | 学分:---:|:---:|:---:A | 90-100 | 4.0B+ | 85-89 | 3.5B | 80-84 | 3.3C+ | 75-79 | 3.0C | 70-74 | 2.7D+ | 65-69 | 2.3D | 60-64 | 2.0F | < 60 | 0.02. 学分的计算方法学分计算是将学生获得的百分制成绩、等级成绩对应的分数分别转化为相应的学分,然后将所有学分相加,得到学生总学分。
本科生综合测评积分统计办法(修订版本)【范本模板】
附件1:本科生综合测评积分统计办法一、综合测评总积分综合测评的总积分(S)由德育成绩积分(D)、智育成绩积分(Z)和文体成绩积分(T)三个方面组成,其中:德育成绩积分占20%,智育成绩积分占65%,文体成绩积分占15%。
综合测评总积分S按以下公式计算:S=0。
20D+0。
65Z+0.15T二、德育成绩积分学年德育成绩积分D计算公式如下:D=D1+D2-D3其中:D1——学年品德操行基本评定积分D2-—学年品德操行加分D3--学年品德操行扣分㈠学年品德操行基本评定积分D1学年品德操行基本评定积分满分为65分. 由学生个人自我测评、班评议小组测评、班主任(学生辅导员)测评构成,分别占10%、50%、40%。
测评内容如下:②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班长为主要负责人,其余支委或班委为其他负责人,其他同学为一般成员;校院级文明宿舍的所有成员均按“一般成员"加分.①直接管理部门可对以上各类学生干部的工作表现提出加分建议,由学院确定最终分值;②学生干部兼任多个职务的,只计最高分一项;③学生干部获得个人职务方面荣誉的,不重复累计,只计最高分一项;④其他学生干部社会工作加分,由学院酌情处理;⑤学生干部按照评优学年度内担任职务时间加相应分数。
⒊ 参加校内外知识(非科技类)、演讲、辩论竞赛活动获奖者,按如下标准 加分:⑴ 报名参加义务献血并参加体检(有第②条本条不加分),加0.5分/次。
⑵ 义务献血,加2。
0分/次。
⑶ 参加学校、学院、班组织的集体活动(包括思想教育、社会服务、公益劳动、文化科技、文娱体育、艺术等活动或竞赛等),加1—10分。
⑷ 参加学校、学院的报刊编辑,主要编辑人员加0。
5-0.6分/期,一般编委加0。
4—0。
5分/期(学生干部兼任编辑的,以职务加分或本项最高分项计,不重复)。
注:以上加分由学院确定。
㈢ 学年品德扣分D 3(扣分项目可累计).②同一项只扣最高分一项。
三、智育成绩积分智育成绩积分计算公式如下:Z = 2Z1 + Z2其中:Z1——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专业领域选修课成绩折算积分;Z2——智育成绩加分。
大学本科教育学分制条例
XX大学本科教育学分制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XX、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它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的单位,以在规定的年度内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
第三条本条例的适应对象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
第二章课程与学分结构第四条学校根据教育部规定的专业目录,制订各专业的培养计划,规范专业课程结构。
按修课形式分必修课、选修课两大类;选修课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两分类,自由选修课由专业自由选修课和文化素质选修课构成。
必修课是指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使学生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
限制性选修课是指根据各专业的学科发展方向限定学生修读的课程。
自由选修课是指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体现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学生自由选修的课程。
在各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内学分中,必修课学分约占70%;选修课学分约占30%,其中学生应当修读文化素质选修课7-10学分。
原则上,学生应当选修非本学科的文化素质选修课程。
第五条学分的计算学分与学时相对应,最小单位为0.5。
(一)理论课为16学时1学分;(二)体育课为32学时1学分;(三)单独开设的实验(实训)课为32学时1学分;(四)实践课为独立计学分的课程或课程群实习,一般每周计1学分,但1门课程实习最高不超过3学分;(五)毕业生产、实习为5学分,共计5周;(六)毕业论文(设计)为8-10学分,共计8-10周。
第六条学分由课堂教学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奖励学分构成。
奖励分计入自由选修课的学分,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七条学分绩点采用学分绩点评定方法,具体计算办法如下:平均学分绩点(GPA)=课程学分绩点总和÷课程学分总和课程学分绩点=课程绩点×课程学分百分制和五级制登记成绩的的课程其课程绩点计算方法分别如下:(一)以百分制计算的第一次正常修课考核的课程绩点:60分以下记为0,60分开始绩点记为1.0,每增加1分绩点增加0.1,达到90分后,绩点记为4.0;(三)补考或清考通过的课程绩点一律计为1.0。
哈工大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本科生综合测评成绩考核办法(定稿)
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本科生综合测评成绩考核办法为了使奖助学金的评比更加公平、公正,使整个评比过程有据可依,进一步促进本科生全面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国际知名学院,市政学院将在本科生中全面实施综合测评,具体办法如下:一、综合测评成绩组成及比例综合测评成绩为在校本科生在德、智、体等方面表现的衡量和评价,采取记分考核的办法,由智育成绩、德育成绩和科技创新三部分组成,其中智育分占总分数的80%,德育分占总分的20%。
科技创新加分直接累加到综合测评成绩之中。
公式为:学分绩*80%+德育分*20%+科技创新分二、智育成绩的计算方法智育成绩由学生上一年度(上一学期)的平均学分绩构成,平均学分绩按照《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第十条的公式计算得出,智育成绩为平均学分绩乘以80%得出。
三、德育成绩计算方法德育成绩总分100分,由基础分、加分项和减分项组成。
其中基础分40分,加分60分,包括社会职务类(10分),社会活动类(20分),荣誉称号类(20分),其它类(10分),减分可累加。
由于德育分占总分数的20%,最终德育分为德育成绩总分乘以20%得出。
人民奖学金为每学期一评,基础分和社会职务类为全年分数的一半。
社会活动类、荣誉称号类和其它类的加分均按产生结果的学期加分。
1. 德育基础分符合下列条件的学生有资格获得德育基准分满分40分:(1)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无纪律处分;(3)关心集体,关爱他人,助人为乐;(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通过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2. 德育加分项目加分项包括社会职务类(10分),社会活动类(20分),荣誉称号类(20分),其它类(10分),共计60分。
(1)社会职务类社会职务类为学生在上一年度(上一学期)在学校或学院的任职情况,加分学生必须任职期满一年(一学期),该项不可累加,取最高任职得分。
大学本科成绩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成绩管理方法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建立科学、规范的本科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流程,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方法》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XX大学本科生成绩管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
各学院(教学单位)负责本单位所开设课程的考核与成绩评定、成绩录入、成绩分析、成绩报送、成绩存档等工作。
学校教务处负责学生成绩发布、成绩认定、质量评价等工作。
XX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负责学生成绩管理的指导,XX大学质量保障工作委员会负责成绩的质量保障。
第三条本方法适用于XX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在校修读课程的成绩评定与管理各环节。
第二章成绩评定第四条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
考试课程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作业、实验(不包括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设计、期中考试、阶段小测验或课堂表现等作为平时成绩。
考查课程一般根据平时测验、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出勤等方式综合评定成绩。
第五条考试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五级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二级制(通过、未通过)记分,建议采用百分制。
五级制优相当于90-100分、良相当于80-89分、中相当于70-79分、及格相当于60-69分、不及格相当于60分以下。
二级制通过计为85分,不通过计为0分。
第六条任课教师须在开课第一周内向学生告知课程考核方式及课程考核成绩构成比例,并在期末考试前告知学生平时成绩。
第七条课程成绩评定应在遵循课程教学规律和学生开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多样化的考核环节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学习成果联系起来,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质量,同时考察是否促进和支持学生深层次学习,是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模式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否提升学生核心能力。
教师应当按照评分标准评阅试卷,阅卷与评分必须严肃认真,扣分与给分必须有依据,且同一课程同一命题试卷应采取统评分标准。
集体阅卷时,采取流水阅卷的方式进行评卷。
长安大学学生综合测评实施办法
长安大学学生综合测评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第21号令)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具有我校学籍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以下简称学生)。
第三条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采用百分制,由德育成绩、智育成绩、文体美成绩三部分组成,其计算方法为:德育成绩×20%+智育成绩×70%+文体美成绩×10%,各部分成绩的计算方法见分则。
第四条综合测评成绩是全面考核学生、评优以及毕业时向用人单位推荐的重要依据。
第五条学生综合测评工作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德育测评分则第六条德育成绩=75+德育加减分,德育成绩不超过100分。
第七条德育基本分为75分,凡符合下列各项条件者,均可获基本分:(一)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
(二)遵守国家法律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违法违纪行为。
(三)专业思想牢固,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好学,进取心强。
(四)有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政治学习、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关心集体和他人,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五)注重自我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讲究卫生。
第八条德育加分细则(一)奖励表彰1、获优秀党员荣誉称号者,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分别加15分、10分、8分、2分;2、获优秀团员、团干、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者,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分别加10分、8分、4分、1分;获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及其标兵荣誉称号者,分别加10分、15分;获校级共青团标兵荣誉称号者,加8分;3、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荣誉称号者,加20分;获省级青年突击手及其标兵荣誉称号者,分别加15分、20分;4、获军训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者,加4分;(二)学生服务与管理担任下列各类职务满一学年的学生,根据其工作成绩给予加分:1、校级学生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下同)主席,加6—12分;校级学生组织副主席、校团委各部副部长、院学生会主席、分团委副书记,加4—8分;校级学生组织各部部长、院学生会副主席、班长、学生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学生社团主要负责人,加3—6分;校级学生组织各部副部长、院学生会各部部长等,加2.5—5分;校、院级学生组织干事及各班班团委员,加2—4分;2、学生兼职辅导员加5—10分;宿舍舍长加0.5—1分,所在宿舍被评为校、院文明宿舍者,舍长加3分、2分,成员加2、1分。
英国本科成绩计算方式
英国本科成绩计算方式摘要:一、英国本科成绩计算方式简介二、具体计算方法及占比1.课程作业和期末考试2.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3.实践课程和课外活动4.小组项目和演讲三、成绩单解读四、对我国留学生的启示正文:【提纲】一、英国本科成绩计算方式简介在英国,本科成绩计算方式多样,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还兼顾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素质。
各大学校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成绩评定标准,但大致相同。
二、具体计算方法及占比1.课程作业和期末考试:通常占比50%-70%,是评价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手段。
期末考试通常分为笔试和口试,部分课程还设有实践操作考试。
2.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占比20%-40%,学生需要通过独立研究、分析和写作来展示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3.实践课程和课外活动:占比10%-20%,包括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小组项目和演讲:占比10%-20%,学生需要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项目,并通过演讲展示项目成果。
这一环节考验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纲】三、成绩单解读在英国,成绩单上的分数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优秀(First Class):70分以上,表明学生在课程中表现出色,具备很高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2.良好(Upper Second Class):60-69分,表明学生在课程中表现良好,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3.满意(Lower Second Class):50-59分,表明学生在课程中表现满意,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4.不及格(Third Class):40-49分,表明学生在课程中表现不佳,需加强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纲】四、对我国留学生的启示1.注重学术能力培养:在英国本科学习中,学术能力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
我国留学生应充分重视课程学习和期末考试,提高自己的学术成绩。
2.提升实践能力:除了学术成绩,实践能力也是英国大学评价学生的关键指标。
本科总分(含加分)
本科总分(含加分)摘要:一、介绍本科总分的概念二、本科总分的计算方法三、本科总分的应用场景四、本科总分对学生的意义五、建议和展望正文:本科总分,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在本科学业阶段所获得的总分数。
它包括学生在各个学期所修课程的学分和获得的奖励学分。
本科总分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
一、介绍本科总分的概念在我国,本科总分通常由两部分组成:课程学分和奖励学分。
课程学分是根据学生所修课程的成绩计算出来的,而奖励学分则是根据学生在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成绩给予的额外奖励。
这两部分相加,就构成了学生的本科总分。
二、本科总分的计算方法课程学分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通常是学生成绩乘以课程学分。
例如,一门课程学分是3 分,学生成绩是85 分,那么这门课程的学分就是85*3=255 分。
而奖励学分则需要根据学校的规定,计算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的成绩。
三、本科总分的应用场景本科总分主要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在选拔研究生、评选奖学金、选拔学生干部等场景中,本科总分都是重要的评价依据。
此外,在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招聘中,本科总分也会被作为评价应聘者能力的一个参考指标。
四、本科总分对学生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本科总分不仅反映了他们在学业上的表现,也反映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
高本科总分意味着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生应该重视本科总分的提升,通过努力学习和参加各种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建议和展望对于学校来说,应该进一步完善本科总分的计算和评价机制,使之更加公平、公正。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本科生绩点成绩对应标准【模板】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本科生绩点成绩对应标准学院采用平均学分绩点作为学生学习质量的参考标准以及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之一。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一)计算绩点的课程为百分制计分的课程;(二)每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和该门课程的绩点成正比,成绩60分则绩点为1,每增加1分,绩点增加0.1,成绩低于60分则绩点为0。
课程绩点的计算公式为:课程绩点=(课程成绩-50)/ 10,(课程成绩须大于等于60)(三)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公式:平均学分绩点= [∑(课程绩点ⅹ课程学分)] / (∑课程学分) (四)学分平均学分绩点为2.0以上者,方可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教务处2019年10月10日Undergraduate GPA result corresponds to the standardThis college grade point average credit as a student to study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reference and a bachelor's degree in one of the conditions. The specific calculation method is as follows:(1) calculate the grade point of course for 0 score;(2) each course examination result and is proportional to the grade point of this course, the result of 60 points grade point is 1, each 1 minute, increase 0.1 gpa, result falls below 60 points grade point of 0. The course grade point calculation formula is:Course grade point = (course grade - 50) / 10, (must b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60) courses(3) the grade point average credit calculation formula:Grade point average credit = [∑(grade point x course credits)] / (∑course credits)(4) credit credit grade point average of 2.0 or above, and may receive a bachelor's degree certificate.Department of academic affairs, Canvard College ,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Oct.10, 2019。
高等工程学院本科生综合量化分数管理办法
高等工程学院本科生综合量化分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贯彻“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国民经济、国防高科技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培养具有领军和领导潜质人才,参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教学计划奖励分管理条例》、《北航德育奖励分管理(试行)》和《北航体育奖励分管理(试行)规定》等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以导向为目的,以量化为手段,客观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其结果可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该条例适用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工程学院全体本科生。
第二章综合量化分数计算办法第四条学生综合量化得分由学生课内得分、竞赛得分及课外得分三部分组成,分别由学生课内成绩、参加竞赛情况和课外综合表现折算产生,满分100分。
第五条学生课内得分满分为70分,折算方法如下:学生课内得分 = 70 ×(本人核心课平均分/最高核心课平均分× 60%+ 本人学分绩点和/最高学分绩点和× 40%)第六条学生竞赛得分为参加各项竞赛得分之和,满分为15分(超过15分按15分计)。
具体按照下面方法计算:(一)在团队参赛项目中,成员个人得分分为以下三类:1.无作者排序要求的,各成员同等计分,等于项目分数。
2.有作者排序要求、但未明确工作量比例的,第一、二、三、其他作者得分系数分别为:1、0.75、0.5、0.2,算法为:本人得分 = 项目分数×得分系数3.有作者排序要求、且明确工作量比例的,算法为:本人得分 = 项目分数×本人工作量比例 / 第一作者工作量比例(二)以同一项目或研究课题在同一年度获得不同奖项者,不重复计分,只取最高成绩;同一人参加不同项目、在同一比赛多项获奖者,分数可累加(原则上每人在同一比赛参与项目不超过2个)。
(三)凡代表学校参加高水平省部级、国家(含国际)级竞赛,获特、一、二、三等奖、鼓励奖、及参赛未获奖者,项目分数为 5 、3、2、1、0.5、0.2分。
本科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的研究
本科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本科生学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的研究,探讨了当前常见的几种排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评价的新排名计算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常见的排名计算方法,然后分析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局限性。
接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综合评价的排名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
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本科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综合评价一、引言在现代社会,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人才选拔的竞争性导致了学生成绩排名的重要性。
而本科生成绩排名作为学生学业水平的一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本科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对本科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平均绩点法、百分位法、等级法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如难以反映学生综合能力、不公平性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深入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综合评价的本科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以解决目前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高排名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1. 平均绩点法平均绩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本科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之一。
该方法是将学生的各科成绩按照学分加权平均,然后再根据平均绩点进行排名。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易于计算,因此被广泛应用。
平均绩点法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它只反映了学生的学科成绩情况,而没有考虑其他综合因素。
由于学科之间的难易程度不同,学分也不同,导致了平均绩点的公平性问题。
平均绩点法在反映学生真实综合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局限性。
2. 百分位法百分位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本科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
该方法是将学生成绩按照百分位进行排名,即以每门课程的百分位来计算学生在全班的位置,然后将所有课程的排名进行平均。
百分位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百分位法可能存在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导致了排名的不公平性。
百分位法无法充分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因为百分位法只是一种相对评价方法,不能反映学生在全体学生中的实际位置。
本科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的研究
本科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的研究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大学生竞争压力的增大,学生的成绩排名已经成为了评价学生表现的重要指标之一。
那么,本文就对本科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指导。
一、排名计算方法的分类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将排名计算方法分为以下几种:1.百分比计算法:计算学生成绩在班级或年级所有学生中所占的百分比,排名则按照百分比大小排名。
2.分数计算法:根据学生的总成绩高低来确定排名,总成绩高者排名高。
3.综合计算法:将多项考核指标综合考虑,例如平时成绩、考试成绩、作业成绩、考勤成绩等,然后按照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最终总分,以此来确定排名。
以上三种计算方法各有优缺点,学校和老师们通常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采用哪种方法。
在排名计算过程中,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学生之间成绩相差不大时,按照某种计算方法排名,可能会引起不公平的情况。
2.某些科目或作业的难易程度不同,而老师在评分时可能难以判断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
3.排名只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其他方面如课外活动、实践经验等等。
以上问题都需要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排名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针对以上常见问题,以下是一些排名计算方法的改进建议:1.百分比计算法可以引入多个标准差的概念,将学生分为多个等级,以提高排名的准确性。
2.分数计算法应该加强对试题难度的评估,计算方法也可以更加细致,例如采用每位学生的每一份试题的得分情况等。
3.综合计算法可以增加一些全面性的考核指标,如团队合作、口头表达能力、领导力等,以多维度反映学生的能力。
总之,任何一种排名计算方法都存在局限性,但只要我们努力完善和改进,就可以使排名更加公平、更加科学。
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学生的排名问题也会越来越得到重视。
学位成绩计算方法
学位证成绩计算相关要求机械自动化专业专业课包括:高等数学(A )Ⅰ 4 高等数学(A )Ⅱ 5.5 大学英语Ⅰ 4 大学英语Ⅱ 4 大学英语Ⅲ4 大学英语Ⅳ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Ⅰ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Ⅱ 3电工与电子技术(A )Ⅰ 3 电工实验Ⅰ 1 电工与电子技术(A )Ⅱ 2 电工实验Ⅱ1 理论力学(A ) 4 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处理2 材料力学(A )Ⅰ3 材料力学(A )Ⅱ 2 机械原理4 控制工程基础3 机械设计4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 ) 4液压与气压传动3注:后面数字为学科学分(一)各分数段绩点(二)计算方法学分成绩= ∑(课程绩点×该课程学分)/∑课程学分 平均成绩= ∑(课程成绩×该课程学分)/∑课程学分注意:1.本科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授予学士学位:(一)学位课程总平均学分绩点小于1.7者(二)受到行政记过或者以上处分或者两次行政严重警告处分者 (三)考试作弊行为者2.关于学分成绩,即绩点的计算一般于大三下学期结束后进行。
计算方法参加上文。
如果平均绩点没有达到获得学位证的要求时,即1.7,则需在大四上半学期对一些考试成绩分数 [90,100 ][85,89.9][82,84.9][78,81.9][75,77.9][72,74.9][68,71.9][66,67.9][64,65.9][60,63.9][0,60]绩点4.0 3.7 3.3 3.0 2.7 2.3 2.0 1.7 1.5 1.0 0不理想的学位学科报重修,即刷学分绩点!(大四下学期已经没有机会了,因为不给报了)3.成绩评定:对于成绩有异议者、可以再成绩公布后至下学期开学后一周内,由个人提出申请,经教务处同意,由任课分院系负责核查。
4.教务处公布的绩点为平均成绩、并不是学位要求的绩点!5.关于重修、留(降)级、退学、延长学制参见学生手册。
一定要引起重视!2012年7月整理。
长安大学加分细则
长安大学学生综合测评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第21号令)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具有我校学籍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以下简称学生)。
第三条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采用百分制,由德育成绩、智育成绩、文体美成绩三部分组成,其计算方法为:德育成绩×20%+智育成绩×70%+文体美成绩×10%,各部分成绩的计算方法见分则。
第四条综合测评成绩是全面考核学生、评优以及毕业时向用人单位推荐的重要依据。
第五条学生综合测评工作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德育测评分则第六条德育成绩=75+德育加减分,德育成绩不超过100分。
第七条德育基本分为75分,凡符合下列各项条件者,均可获基本分:(一)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
(二)遵守国家法律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违法违纪行为。
(三)专业思想牢固,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好学,进取心强。
(四)有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政治学习、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关心集体和他人,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五)注重自我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讲究卫生。
第八条德育加分细则(一)奖励表彰1、获优秀党员荣誉称号者,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分别加15分、10分、8分、2分;2、获优秀团员、团干、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者,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分别加10分、8分、4分、1分;获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及其标兵荣誉称号者,分别加10分、15分;获校级共青团标兵荣誉称号者,加8分;3、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荣誉称号者,加20分;获省级青年突击手及其标兵荣誉称号者,分别加15分、20分;4、获军训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者,加4分;本文来自:中国范文网【/】详细出处参考:/post/104.html(二)学生服务与管理担任下列各类职务满一学年的学生,根据其工作成绩给予加分:1、校级学生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下同)主席,加6—12分;校级学生组织副主席、校团委各部副部长、院学生会主席、分团委副书记,加4—8分;校级学生组织各部部长、院学生会副主席、班长、学生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学生社团主要负责人,加3—6分;校级学生组织各部副部长、院学生会各部部长等,加2.5—5分;校、院级学生组织干事及各班班团委员,加2—4分;2、学生兼职辅导员加5—10分;宿舍舍长加0.5—1分,所在宿舍被评为校、院文明宿舍者,舍长加3分、2分,成员加2、1分。
本科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的研究
本科生成绩排名计算方法的研究作者:罗峻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04期摘要现在学生成绩排名的计算方法通常为学分加权原始成绩作为标准评价,本文针对这种方法的进行了缺点分析以及提出解决方案。
首先利用对实际成绩进行标准化处理再利用熵权法调节各科的权值,最后结合学校规定的学分值得到修正成绩,此方法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传统方法的主观因素,提高了学生成绩排名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成绩排名标准成绩熵权法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1问题背景学生成绩排名是评估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奖学金评定,推荐免试研究生过程中起到了关键因素,因此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当前我校按照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的目标,学生在此模式下可以相当自由的选择专业以及选修各个专业的课程。
目前我校普遍采用的是平均学分绩模型,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会出现对学生成绩排名不符合学生预期的情况,下面就将对此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不足之处,并修正得到一个更公平的计算方法。
2传统评价模型平均学分绩是将每门课程的原始成绩与该门课程的学分数相乘后求和,再除以课程总学分。
这种模型目前被大多数学校采用,用此模型来计算学生的智育得分,考察学生全年的学习情况,并以此计算学生排名情况。
平均学分计算公式如下:其中G为平均学分成绩,为某学科原始成绩,为该学科对应学分。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体现学分高课程的重要性,当成绩相同的时候,学分更高的课程就会获得更高的学分绩。
这种模型的缺点是:没有消除学生选课自主性造成的偏差。
第一,在目前大学教学环节中,大类招生,自主选课,不仅可以选择自己专业的课程也可以跨专业选课。
同一个专业的学生所学课程千差万别,不同课程考试难度不同,分数不同,这样就造成了在较难课程考试中虽然取得较好的名次但是绝对成绩却不高的情况发生。
这样极易导致一些学生急功近利的选择考试简单易得高分的课程。
第二,某些课程尤其是实验课程打分方式为等级制,老师比较容易给出相近的分数,没有分数的梯度,不能体现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