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提升商品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学习《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感想
读《第三次工业革命》有感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书笔记(上)——阅书中第一部分“即将爆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有感书本信息: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会长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由张体伟、孙豫宁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摘要: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杰里米·里夫金由实际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引出他眼中2008年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燃料其高价格、有限性已经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并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对此,作者提出了新经济的“五大支柱”,阐明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宏图——将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结合,智能电网、分散式微型发电厂、人人参与能源的生产与销售环节、碳排放控制到最低水平,这些都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改变。
另外作者还详细介绍了一些城市和地区正在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所进行的尝试。
正文: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名词,想必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自1870年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很多新发明、新技术被应用于人们的生活。
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带来的交通变革、新通讯技术的发明等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100多年过去,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新兴生物技术的发展,我们享受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辉煌成果,但是必须看到的是,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基本都是建立在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上面的,随之而来的资源危机、环境问题、资源掠夺等问题层出不穷。
这些问题,就是促使作者去思考人类未来如何发展的原动力,而其最终的结论则是让很多人都吃惊的名词——第三次工业革命。
的确,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完全没有听说过“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概念,但是读完本书的第一部分后,我就被作者的远见卓识深深折服。
书中作者谈到自己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石油和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并导致严重气候危机的时候,是否会产生出一种“后碳”时代的新经济模式?经过约10年的思考、实践、讨论和总结后,里夫金率先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并开始在欧洲各国进行宣传和推广。
三次工业革命短片观后感
三次工业革命短片观后感《三次工业革命》是2012年publish出品的一部纪录片,通过全球能源问题的讲解以及解决方案的介绍,展示了人类在紧迫的能源危机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观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对未来能源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人类社会迫切需要改变的意识有了更强烈的认同。
首先,这部纪录片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数据告诉我们,传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我们依赖化石能源,却没有意识到它们的有限性和对环境的伤害。
过度的能源消耗导致全球变暖、空气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严重问题。
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我感到非常担忧,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改变现状,向可持续能源转型。
其次,纪录片介绍了一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方向和解决方案。
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我们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这些能源,并实现对传统能源的替代。
片中展示的一些案例,如德国的能源革命和乌拉圭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令人鼓舞。
这些成功的经验表明,可再生能源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就业岗位。
看到这些例子,我感到很欣慰,对未来充满希望。
最后,我从这部纪录片中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能源的转型,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和政策支持。
能源问题是全球性的,单个国家或地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片中提到的一些国际合作项目,如联合国的可持续能源倡议,以及各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为推动可持续能源转型树立了榜样。
这些国际合作和政策支持的重要性,使我意识到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能独善其身,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应对全球能源挑战。
总的来说,《三次工业革命》这部纪录片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数据,客观地展示了能源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它在令人担忧的同时,也给人以希望。
它告诉我们,只有转向可持续能源,才能保护地球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对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也更加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能源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1000字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1000字第一篇:《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1000字《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1000字首先被这一书名吸引——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称法着实新颖,怀着一探究竟的态度,我翻开了预测大师杰里米·里夫金的著作。
总体来说,这是本讲的是对于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诸多人类发展问题的未来趋势的预测。
在书的封面,一个我之前从未意识到但细思恐极的论点被提出,这一论点也呼贯穿全书——“每次工业革命,经济的变革都是新能源与新通信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 随着人们因生存发展需要不断开采、利用石油、碳等化石能源导致储备不足以及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和趋势。
事实上,以石油为基础的工业革命正逐渐衰退,永不会再回到其巅峰状态,人们迎来了一个“后碳时代”。
人们不禁不知所措:“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需要一个令人信服的新的经济构想,而这个构想,我认为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及绿色能源,这是能源方面的变革;以互联网为依托构建世界范围内的物联网,这是通信技术的变革。
具体来说,这第三次近在眼前的工业革命有五大支柱,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将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收集问题。
在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
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这一共享网络的模型使得不仅能自己使用能源,还能将生产的多余能源提供给电网,运输工具所需能源与共享电网平台也可进行对接。
也就是说,在可期的未来,也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每个人家房前屋后建立微型发电厂,能源既可以自用,也可以储存起来到互联网上进行交易……可以说,不同于依赖石油天然气时代个体只是被动的消费者,在这种新模式下每个人都可以是能源的制造、生产者。
在书中的第八章,作者还专门提到教育要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
回顾前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普及了识字率,提高了劳动效率。
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流水线作业,劳动技能普遍提升。
读《第三次工业革命》心得体会
读《第三次工业革命》心得体会第三次工业革命首先是能源的革命。
现在以消耗石化资源的工业模式难以为继。
不单单是开采和资源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地球已经难以承载今日能源消耗之累。
人类必须要改变。
否则不单单是工业发展,文明的存在都面临挑战。
第三次工业革命何时到来,会带给人类什么样的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历史的变动。
读完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让我感触颇深。
下面我结合近一段时间在市委管理干部培训班的学习,浅谈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解。
一、发展至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一个渐进过程资本主义的诞生源于蒸汽机的发明,也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内燃机发明,人类进入了汽油石化时代。
第二次工作革命,除了带来社会主义革命外,也延展出了两次世界大战。
其实从人类的发展历史看世界大战就是生产力格局发生变动之后,需要在地理和资源分配上重新划分势力围。
第二次工业革命距今也有100年的时间了。
最近10年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但似乎和工业发展毫无关系。
作为中国人,我们经常要抱怨。
现在的世界,美欧人负责创新,日韩人负责研发,中国人负责生产。
我们付出最多,收获最少。
现在世界上最有未来感的企业,是谷歌、苹果、亚马逊这些依托互联网时代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当然我一直是有一个困惑的。
谷歌当前市值5000亿美元。
可是他们主营收入还是广告。
难道广告可以创造真正的附加价值么?从营销的角度毫无问题,但是从社会的资源分配来说,广告意义不大。
那么工业难道进入瓶颈了么?今天的工业如果没有低廉的人力成本,如果没有贸易极差。
已经没有太多的利润可言。
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和18世纪的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瓶颈、20世纪开始的蒸汽时代的发展瓶颈何其相似。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脚步已经隐约可闻。
那么什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书中用大量的事实和各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清晰的告诉我们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方向。
和之前的两次工业革命一样,发端一定是能源的重新整合。
实质上工业革命就是对能源的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自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提出之后,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中国经济需从依赖要素投入到依靠全要素增长率推动的阶段,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编辑、《第三次工业革命》专题作者保罗·麦基里我把这次工业革命定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
“第一次产业革命”是在18世纪后期的英国,纺织业工厂机器生产取代了作坊手工制作,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产业革命”是在20世纪初期,开创了规模化生产的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迎来制造业的数字化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副部长张永生第三次工业革命现在确实已经初露端倪。
比如,所谓的3D打印,我要一个杯子,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个相关软件,然后把它打印出来,就是这个样子。
未来制造业的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很大程度上变成一个分散的生产模式,不再是一种传统的、集中大规模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贾根良相比于“工业革命”,我更倾向于“技术革命浪潮”这种提法。
从18世纪70年代至今,世界经历了五次技术革命浪潮。
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浪潮,都有相当长的酝酿发酵期。
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五次浪潮的拓展期,同时也是新一轮技术大爆炸的萌芽期。
新材料、新能源、纳米技术和生物电子等最尖端的技术,目前大多处在实验室阶段,没有能够大规模投入生产。
“大爆炸”什么时候到来,谁也不能准确预测,但可以看到一个大趋势已经在酝酿之中。
谁也不会怀疑,中国已是响当当的工业大国。
十六大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
在2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我国有7大类行业全球第一,水泥、汽车、家电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全球居首。
尽管2008年起持续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中国工业企业规模仍然快速增长。
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视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_读后感作文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_读后感作文篇一:《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时代已日薄西山,逐渐取而代之的将是以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光伏发电和氢燃料存储等为代表的新能源环保后碳时代的来临,表现形式为可再生能源和互联网的融合,为全球变暖导致气候恶化甚至危机人类生存的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
作者Jeremy Rifkin极富远见并大胆预测,不愧为欧盟各国政要和美国政要的顾问和走在世界变革前列的思想家和改革家。
我推荐大家有时间去看看这本书:《第三次工业革命》,杰里米里夫金著,中信出版社。
本书不但提出了生态圈概念、人类是地球和自然物种的一分子,也给出了解决目前人类贪婪过度开采地球资源所导致的温室效应、地球变暖和环境恶化问题。
我摘录以下简短的三段文字,以飨读者:长久以来,我们不得不浪费大量有限的生命去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没有时间进行精神领域的“深层游戏”,也不去反思人生。
全球致力于建立第三次工业革命五大支柱基础设施,会创造上万个新兴行业和上亿个就业机会。
按当前预计,到2050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将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基本建成。
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今后几十年将迅猛发展,大概在2050年达到顶峰,然后在21世纪下半叶保持平稳状态。
不断上升的曲线以及预示了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它将摆脱主导过去两个世纪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开创一种协作的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转变到合作革命是经济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篇二: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第三次工业革命,看到这个名字,肯定会想到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嘛,现在我说说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程吧,[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革命,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标志: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一些思考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一些思考李惠武【摘要】In modern history,there has been two industrial revolutions in human society,the steam engine and integr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two revolutions have changed mode of production and way of life in hu-man society.In other words,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refers to “the emergence of a kind of new technology that is powerful enough to change mode of production and way of life in human society,and to drive a qualitative leap of the productivity”. In his book“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How Lateral Power is Transforming Energy,Economy and the World”,the futurologist Jeremy Rifkin puts forward the judgement that a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is coming:the future will present three main trends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low carbonization,composite technology and humanity.Today,a revolution of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form is quietly rising.It includes digital manufacturing,3-D printing technology (also known as“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M)”),manufac turing service,reconstructing value chain system,and so on.Fa-cing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it is essential to take right countermeasures,such as:by objective judgment of Guang-dong's development stage,to understand our start-point correctly;by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o achievefaster,better,more benefical,and more potential economic growth on amuch more grand scale;by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marine development,to form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of mutual prosperityon both the marine economy and the land economy;by vigorously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o make sure to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ffectively by accurately playing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and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environment to make innovation a strong driving force of speeding up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improving the core competitive power.%在近代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已发生过两次公认的工业革命---蒸汽机和集成电子技术。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书体会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书体会在我之前的认知里,制造业的规模化和集成化会是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向,整个工业不可避免的会走向大规模化甚至掌控在少数几个垄断势力的手中。
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对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这样一种预测:未来的工业,并非是向规模化和集成化发展,而是向着零散化和扁平化发展,然后靠先进的信息交流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网络—这对我以往的的认知几乎是一种全面的摧毁和重建。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必然性书中所描绘的第三次工业变革和前景,有他的现实背景和必然性。
在200年的工业化进程中,人类美化了地球,也损害了地球。
据估测,以能源为例,以煤炭和石油为标志的化石能源时代终将过去,悲观的估计还有约100年,乐观估计还有200年。
化石能源大量、广泛的使用,在创造了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副产品”: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生态恶化,最终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大自然的报复发出警示:人类不能再沿袭传统的攫取和依赖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再沿袭历史上少数国家以集聚世界多数资源为手段的发展模式。
人类需要寻求更加集约、更可持续、更符合自然和社会伦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一个根本的出路是,以新一轮技术革命为支点,推进和实现新的产业革命。
变革的动力同样来自金融和经济危机。
发生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这场危机,凸显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病症:科技创新滞后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创新滞后于虚拟经济,以至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而失去平衡。
越来越多有识之士们逐渐意识到,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方式,是摆脱危机和求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从这个意义上说,危机或许正在加快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到来。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我认为,新一轮工业革命即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实质就是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为代表,从而导致工业、产业乃至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这一过程不仅将推动一批新兴产业诞生与发展以替代已有产业,还将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甚至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最终使人类进入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
104里夫金所描绘的世界新世纪以来,探讨新工业革命的书籍和报道不断涌现。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4月推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专号,集中谈论数字技术给先进制造业带来的颠覆性改造。
这一专号迅速在财经人士和各国意见领域引发关注。
在全球经济仍未摆脱危机的压力下,人们需要能够引领未来的新创见。
里夫金所展示的图景,远比《经济学人》更为宏大。
在里夫金看来,那本杂志只是讨论了制造业,而忽视了背后一个更大范围的经济样式转变,“让3D打印成为可能的,是互联网、能源矩阵的转型,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
里夫金认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本身并不会造就新的工业革命。
要想产生新的工业革命,新通信技术必须和新能源体系结合,就像历史上的每次重大经济革新一样。
当下,我们正在走向新的通讯革命和能源革命的汇合处。
这就是他所倡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其具体内容,里夫金自1990年代末起在欧洲和北美不断地宣讲和游说。
《第三次工业革命》即是这一内容的系统讲解。
在这一规划中,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包含五大支柱:一、使用绿色能源,从传统能源向可再生新能源过渡;二、每一座建筑都将成为绿色发电厂;三、使用氢等先进技术储存电力;四、模仿互联网建设“智能电网”,或者叫能源互联网,使人们像分享互联网信息一样分享绿色电力;五、交通绿色电动化。
在里夫金的畅想里,新技术的发展可以把每栋建筑变成发电厂,因此,数亿人将可以在家、办公室、厂房生产可再生资源。
此外,新技术的发展也将改变电力传输的模式。
除了生产自身用电,还可以将剩余的电力用氢等先进的储存方式储存起来,然后通过像互联网般的“能源互联网”将之出售、分享。
迄今为止,这是所有新经济模式乃至新文明设计方案中,最为系统也是最具乐观精神的一种。
里夫金的书应和了当下人们对于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
自1970年代罗马俱乐部推出《增长的极限》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行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亟须替代之路。
当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世界,主要经济体几年之后仍然陷于政治、经济困境之中不能自拔之时,人们更加迫切地寻找出路。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
《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世界》读后有感艺术组徐海燕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一直以来都是由科技推动的,科技向来都是人类进步的推动力。
科技革命带来生产方式的改进,生产方式的改进又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经济学的这一基本原理又正在诠释着当今世界的变革。
《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就是秉承这一原理,向我们描述了后碳时代新的技术变革将如何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如何引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这一描述不仅栩栩如生地设想了未来发展蓝图,指明了一个发展的可能趋向,更重要的是为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一个更加清晰的希望。
里夫金先生的视角非常冷静而温和,他结合自己长期的经历和实践,本着对人类和地球的关心,推广促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他告诉我们这一切的重要性,告诉我们环保不是个笑话,而是真正牵涉我们未来的关键。
行环保之事,非但不会阻碍经济发展,反而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所在。
《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的问世可谓正当其时。
经济危机已经困扰世界多时,全球经济发展疲软的阴霾笼罩在每个国家上空,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尚未出现。
美国制造业难以重振,欧洲债务危机重重,中国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递减的无奈局面……各国经济矛盾重重,都面临调整产业结构、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的迫切需求。
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似乎已经发挥出了最后余热,未来的发展该走向何方,是每个国家正在苦苦的寻求答案的一个难题。
发展新能源,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一系列战略的实施和出台,是各国摸着石头过河的步步探索。
这似乎是走出困境的一个方向,但是究竟能走多远、前方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似乎是难以估量和预测。
《第三次产业革命》一书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
该书建立在一个核心论点之上,即“纵观人类历史,新型的通信技术与能源体系交汇之际,正是经济革命发生之时”,历届产业革命都是如此。
既然如此,那么第三次产业革命已经来临,因为我们已经进入后碳时代,化石能源已经不可持续,可再生能源才是未来的主要能源;因为互联网技术已经颠覆性地改变了我们以往的交往方式。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在中国,相信现在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怀念着小时候的蓝天白云、清澈河流,痛恨着现在整日难以忍受的雾霾。
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破坏性的灾难,可以说对于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才是造成这一困局的根本原因。
Jeremy诠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我们走出这样一个困局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向。
Jeremy的这本书是一本预言未来的书,他对我们未来几十年能源的布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经济教育政治发展都有一个大胆的猜想。
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技术的引用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核心区,拔地而起的工厂。
20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使用催生了城郊大片房地产业及工业区的繁荣。
那么到了21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又会以什么样的一种形式出现?它又会将给我们带来什么?走在马路上,偶尔会看到帅气的特斯拉电动汽车风驰而过;夜晚漫步街头,加有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装置的路灯照的马路灯火通明。
如今清洁可再生能源已经悄然进入我们的视野,尽管这只是开始,尽管我们还未曾感觉到新的产业革命前热火朝天的气势,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已经到来。
Jeremy阐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几大要素,包含向可再生能源转变要素。
风能太阳能水力生物能的发展等便是其转变方向;包含运输工具向插电式及燃料电池电动车转变,特斯拉,BYD E6等便是这一转变的先驱者;包含将每一栋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要素。
现在的中国到处都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如果将这些建筑加以改造,装上太阳能、生物能发电装置,实现电力自给自足,剩余的电量我们既可以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存储间歇式能源,或者将其卖给能源共享电网。
包含使用氢或者其他技术来储存能源的因素。
因为阳光不会一直明媚,风不会一直呼啸,所以我们需要发展一种向氢一样的储存介质来储存能源,一旦能源不足时可以使用这些储存能源。
未来的能源模式蓝图具体是怎样的?传统的能源供应都是大的能源公司集中供电自上而下的模式,我们集中建大型的火力发电厂,集中建大型的水利发电站,然后再通过电网输送给用户。
读书心得
头脑风暴——第三次工业革命带给我们的启示——《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杰里米·里夫金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新能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及由此带来工业、商业、经济和政治等格局变化的图景。
面对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势和中国传统工业如今所处的境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开始未雨绸缪,为中国工业寻找新的出路。
《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所蕴含的许多新观点、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思维,如“头脑风暴”般彻底改变了中国工业发展的传统理念,为我们思考和把握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提供了借鉴,同时让我们学会了用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完成工作、用开拓创新的精神持续推动工作、用科学发展的精神扎实谋划工作。
一、学会用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完成工作历史实践证明,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人类社会要取得进步,都离不开求真务实的作风。
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如果甘于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而不进行强有力的反抗,又如何能摆脱水深火热的不堪境地。
可以说,正是求真务实的作风,促进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结合我们工作实际,就更不开求真务实的精神。
在新形势下,做好税务稽查工作,充分发挥出税务稽查的职能作用,就必须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形象是提高税务稽查工作水平的有力保证。
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组织协调、文字语言表达能力,我们税务稽查干部必须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做复合型干部。
主动介入机关的各项税收业务活动,增强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税务稽查干部要把自己锻炼成为既是稽查业务的专家,又是熟悉税收业务的能手,只有充分熟悉税收业务才能使稽查工作有针对性。
二是税务稽查工作要服从服务于税收中心工作,我们要以查办重大案件和典型案件为突破口,加大税收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并且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
各项工作措施的提出、制度的确定和实施,要紧扣税收主线,把促进税收中心工作作为考虑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作者:暂无来源:《文化纵横》 2012年第6期程东金里夫金所描绘的世界新世纪以来,探讨新工业革命的书籍和报道不断涌现。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4月推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专号,集中谈论数字技术给先进制造业带来的颠覆性改造。
这一专号迅速在财经人士和各国意见领域引发关注。
在全球经济仍未摆脱危机的压力下,人们需要能够引领未来的新创见。
里夫金所展示的图景,远比《经济学人》更为宏大。
在里夫金看来,那本杂志只是讨论了制造业,而忽视了背后一个更大范围的经济样式转变,“让3D打印成为可能的,是互联网、能源矩阵的转型,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
里夫金认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本身并不会造就新的工业革命。
要想产生新的工业革命,新通信技术必须和新能源体系结合,就像历史上的每次重大经济革新一样。
当下,我们正在走向新的通讯革命和能源革命的汇合处。
这就是他所倡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其具体内容,里夫金自1990年代末起在欧洲和北美不断地宣讲和游说。
《第三次工业革命》即是这一内容的系统讲解。
在这一规划中,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包含五大支柱:一、使用绿色能源,从传统能源向可再生新能源过渡;二、每一座建筑都将成为绿色发电厂;三、使用氢等先进技术储存电力;四、模仿互联网建设“智能电网”,或者叫能源互联网,使人们像分享互联网信息一样分享绿色电力;五、交通绿色电动化。
在里夫金的畅想里,新技术的发展可以把每栋建筑变成发电厂,因此,数亿人将可以在家、办公室、厂房生产可再生资源。
此外,新技术的发展也将改变电力传输的模式。
除了生产自身用电,还可以将剩余的电力用氢等先进的储存方式储存起来,然后通过像互联网般的“能源互联网”将之出售、分享。
迄今为止,这是所有新经济模式乃至新文明设计方案中,最为系统也是最具乐观精神的一种。
里夫金的书应和了当下人们对于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
自1970年代罗马俱乐部推出《增长的极限》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行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亟须替代之路。
工业革命有感
读《第三次工业革命》有感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指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高度融合。
在阅读《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前,我一直都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认识非常狭隘,认为仅仅是例如互联网技术的革命。
在阅读完这本书以后,我认识到第三次工业革命指的不只是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更加重要的是意味着世界能源的革命。
本书主要讲的是在新经济模式下如何去改变世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日薄西山的情况下,不论是从环境保护方面还是能源消耗方面,以化石为主的全球运作方式已经不是长久之计。
里夫金认为在这个时代的转折点,在对全球气候负责的态度后面,更多的是蕴含着新型商业模式的形成。
这也就意味着新一轮机遇与挑战的并存。
如果不积极地去改进当前的能源消耗模式,促使新型低碳经济技术和观念的形成,那么化石消耗大国很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遇到严重危机,地球环境也将岌岌可危。
文中提到了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也详细的描述了里夫金自己为了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而努力寻找五大支柱的经历。
五大支柱包括以下几点:(1)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2)将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3)在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4)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剩余电力通过联网共享。
(5)将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P59)。
在里夫金的宣传与努力之下,许多欧洲的国家都已经开始进行初步的尝试。
例如意大利所实施的税收返还政策、部分银行进行的绿色抵押贷款。
里夫金也同样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下形成的商业模式进行了预测,更是倡导教育应该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培养后辈的思想。
这些都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具体措施,在这里也就不一一赘述。
不得不说,这本书确实对我的启发很大,然而作为一个中国的学生,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更多思考的是如果真如里夫金所预言的那样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到来(事实上我也非常同意他的观点),那么中国将怎么样?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是否能担任起这样的重任?迟迟还未积极推动新型能源消耗模式的我们是否又将再次在这场革命中成为被动的弱者?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虽是世界强国,但却错误的采用了闭关锁国的方式,导致后来被西方列强侵略。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这一周有不少的时间我是在读《第三次工业革命》,和我以前理解的或者说是感官上的认识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有着颠覆认知的感觉。
我以前会认为制造业的规模化和集成化会是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向,整个工业不可避免的会走向大规模化甚至掌控在少数几个势力的手中。
但是阅读《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之后,对我的认知上面进行了几乎与全面的摧毁和重建,作者预测,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并非是向规模化和集成化发展,反而是向着零散化和扁平化发展,然后靠先进的信息交流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网络。
开始的阅读会让人觉得读者是一个空想家,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
但是阅读到一定程度,却会发现作者的思想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而且作者观察力非凡,将一些表面上看不出联系的事件往往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线索联系起来,一听之下觉得匪夷所思,但是细细品味却深有道理。
在作者预测的未来或者说是现在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描述,世界对于能源的依赖与日俱增,而以碳为基础的能源表现出来巨大的环境破坏和人类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再加上这种非可再生资源的日渐匮乏,最终会导致一种结果——整个世界的能源结构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以碳为基础的能源退出能源体系的主要地位,比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甚至是最近才刚刚兴起的油页岩,而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会迅速发展,并且在能源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以氢—水转化为做基本转换模式的大规模电力储存装置会被大力发展,代替现有的储电方式。
这种能源结构的改变,也会让现有的社会发生巨大的改观,毕竟社会的形成,实际上是以能源为基础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标志是蒸汽机的改良,煤炭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则是内燃机发明使用,使得石油作为主要能源登上舞台,后继的天然气、油页岩的使用,实质上是“石油工业”的继续。
然而石油时代的弊病正在慢慢的显现出来,以碳为基础的能源表现出来巨大的弊端,储量的有限,开采需要的资源巨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几乎不可逆转,整个社会对于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现在很多的经济形势甚至就是以石油为基础的。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作闲余时间拜读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然而读完之后,却并没有什么太深刻的感觉,作者似乎泛泛而谈,描绘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世界和我们的时代相去甚远,想要从中寻找到一些痕迹,却发现徒劳无功。
有天晚上在进行网购的时候,突然发现,似乎淘宝网就是作者描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最符合各种条件的存在,有一个大型的虚拟平台,数以百万计的商家在这个虚拟平台上兜售商品,以亿万计的消费者上网的时候,通过这个平台挑选自己需要的商品,然后通过先进的网络通讯和商家进行交流,最后达成协议。
商家派货,通过四通八达的公路系统,将货品送往全国各地。
《第三次工业革命》书中描述的新型的经济形势和商业形式就是类似的模式,扁平式的销售节点遍布全国各地,以淘宝网的网络系统为依托,形成一个庞大的整体,虽然看起来是一个整体,但是每一个商家都是淘宝网的商家,或者说是主人。
庞大的通讯系统为实现这个整体和个体之间有效互动做出不可磨灭的帮助。
这时候我才猛然发觉,原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实际上已经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了,只是我们却从来没有深入的探讨,所以难以轻易察觉。
这时候,我又想到一种新兴的职业――网络自由写手,同样是以先进的通讯网络为先决条件,数以万计的网络写手在各个网站上发表自己的小说,将自己光怪陆离的想象写成文字,放在网上发售,然后赚取可观的金钱。
因此,也出现了不少的网络小说公司和网站,在业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现在网络小说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两个实例让我意识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的确确已经发生,虽然之前并没有什么人明确的提出来这个概念,即便是提出来,却没有能够很好的总结,它发生的标志和发源地。
作者的这本书很明确的指出来,人类,已经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书笔记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书笔记《第三次工业革命》读书笔记《第三次工业革命》读书笔记1首先被这一书名吸引——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称法着实新颖,怀着一探究竟的态度,我翻开了预测大师杰里米·里夫金的著作。
总体来说,这是本讲的是对于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诸多人类发展问题的未来趋势的预测。
在书的封面,一个我之前从未意识到但细思恐极的论点被提出,这一论点也呼贯穿全书——“每次工业革命,经济的变革都是新能源与新通信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随着人们因生存发展需要不断开采、利用石油、碳等化石能源导致储备不足以及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和趋势。
事实上,以石油为基础的工业革命正逐渐衰退,永不会再回到其巅峰状态,人们迎来了一个“后碳时代”。
人们不禁不知所措:“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需要一个令人信服的新的经济构想,而这个构想,我认为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及绿色能源,这是能源方面的变革;以互联网为依托构建世界范围内的物联网,这是通信技术的变革。
具体来说,这第三次近在眼前的工业革命有五大支柱,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将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收集问题。
在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
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这一共享网络的模型使得不仅能自己使用能源,还能将生产的多余能源提供给电网,运输工具所需能源与共享电网平台也可进行对接。
也就是说,在可期的未来,也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每个人家房前屋后建立微型发电厂,能源既可以自用,也可以储存起来到互联网上进行交易……可以说,不同于依赖石油天然气时代个体只是被动的消费者,在这种新模式下每个人都可以是能源的`制造、生产者。
在书中的第八章,作者还专门提到教育要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
回顾前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普及了识字率,提高了劳动效率。
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流水线作业,劳动技能普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