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微污染源水中BOD5的测定
污水BOD5测定知识详解

污水BOD5测定知识详解1、BOD5测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BOD5测定通常采用标准稀释与接种法(GB 7488--87),其操作为,经中和及除去毒性物质并经稀释后的水样(必要时加入适量含好氧微生物的接种液)置入培养瓶中,于在20oC暗处培养5d,通过分别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来计算出5d内的耗氧量,再根据稀释倍数求得其BOD5。
BOD5的测定是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的共同结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变更任何一个条件,都将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影响BOD5测定的条件包括pH值、温度、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无机盐含量、溶解氧和稀释倍数等。
化验BOD5的水样必须充满并密封于取样瓶中,在2~5℃的冷藏箱内保存到分析时。
一般应在采样后6h内进行检验,在任何情况下,水样的贮存时间不能超过24h。
测定工业废水的BOD5时,由于工业废水通常溶解氧含量较少而且成分多为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为保持培养瓶内的好氧状态,必须将水样稀释(或接种稀释),这一操作是标准稀释法的最大特征。
为确保测得结果的可靠性,对于稀释后的水样培养5d的耗氧量必须大于2mg/L,残留溶解氧必须大于1mg/L。
投入接种液是为了保证有一定量的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机物,接种液的量以使5日耗氧0.1mg/L以下为佳。
使用由金属蒸馏器制备的蒸馏水作为稀释水时,应注意检查其中的金属离子含量,以避免因此抑制微生物繁殖和代谢。
为确保稀释水中溶解氧接近饱和,必要时可通入净化空气或纯氧,然后于在20℃培养箱中放置一定时间,使之与空气中氧分压达到平衡。
稀释倍数的确定是以培养5日耗氧大于2mg/L,剩余溶解氧大于1mg/L为原则。
稀释倍数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检验失败。
而且由于BOD5分析周期较长,一旦出现类似情况,就无法以原样补测。
初测某一工业废水的BOD5时,可以首先测定其COD Cr,然后查阅参考已有的水质类似的废水的有关监测数据,初步确定待测水样BOD5/COD C r值,据此推算出BOD5的大致范围和确定稀释倍数。
BOD5检测方法

BOD5检测方法一、测定方法碘量法二、方法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三、测定范围适用于测定饮用水源水中的生化需氧量(BOD5)。
水样呈酸性或含苛性碱,余氯、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及某些有毒物质对测定有干扰,应分别处理后测定。
四、测定原理生化需氧量(BOD5)是指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所需溶解氧的量。
取原水或经过稀释的水样,使其中含足够的溶解氧,将该样品同时分为两份,一份测定当日溶解氧的质量浓度,而将另一份放入20℃培养箱内培养五天后再测其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两者之差即为五日生化需氧量。
五、试剂1、氯化钙溶液(27.5g/L):称取27.5g无水氯化钙(CaCl2)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
2、氯化铁溶液(0.25g/L):称取0.25g氯化铁(FeCl3·6H2O),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
3、硫酸镁溶液(22.5g/L):称取22.5g硫酸镁(MgSO4.7H2O),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
4、磷酸盐缓冲溶液(pH7.2):称取8.5g磷酸二氢钾(KH2PO4),21.75g磷酸氢二钾(K2HPO4),33.4g磷酸氢二钠(Na2HPO4)和1.7g氯化铵(NH4Cl)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
5、稀释水:在20L玻璃瓶内装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含铜量小于0.01mg/L),在20℃条件下用水泵或无油空气压缩机连续通入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8h,予以曝气,静置5~7天,使溶解氧稳定,其溶解氧质量浓度应为8~9mg/L。
6、接种稀释水6.1接种液:将生活污水在20℃条件下放置24~36h,取上清液,备用。
6.2接种稀释水:于每升稀释水中加入接种液10~100mL。
7、葡萄糖一谷氨酸溶液:称取于103℃烘烤1h的葡萄糖和谷氨酸各150mg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临用时配制。
8、硫酸溶液[c(H2SO4)=0.5mol/L]。
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标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本测定规程规定了测定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稀释与接种的方法。
2.测试原理在规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的物质,特别是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消耗的溶解氧。
通常情况下是指水样充满完全密闭的溶解氧瓶中,在(20±1)℃的暗处培养5d±4 h或(2+5)d±4 h[先在0~4℃的暗处培养2 d,接着在(20±1)℃的暗处培养5 d,即培养(2+5)d],分别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由培养前后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之差,计算每升样品消耗的溶解氧量,以BOD5的形式表示。
3.仪器设备3.1 生化培养箱:20±1℃。
3.2 溶解氧仪:0~20 mg/L。
3.3 曝气装置。
3.4 溶解氧瓶:300 mL。
3.5 滤膜:孔径为1.6 μm。
3.6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玻璃容器需符合国家A级标准。
4.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4.1 一级水,文中所说的水均指一级水。
4.2接种液:可购买接种微生物用的接种物质,接种液的配制和使用按说明书的要求操作。
也可按以下方法获得接种液。
4.2.1 未受工业废水污染的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不大于300 mg/L,总有机碳不大于100 mg/L。
4.2.2 含有城镇污水的河水或湖水。
4.2.3 污水处理厂的出水。
4.2.4 分析含有难降解物质的工业废水时,在其排污口下游适当处取水样作为废水的驯化接种液。
也可取中和或经适当稀释后的废水进行连续曝气,每天加入少量该种废水,同时加入少量生活污水,使适当该种废水的微生物大量繁殖。
当水中出现大量的絮状物时,表明微生物已繁殖,可用作接种液。
一般驯化过程需3~8 d。
4.3 盐溶液4.3.1 磷酸盐缓冲溶液:将8.5 g磷酸二氢钾、21.8 g磷酸氢二钾、33.4 g七水合磷酸氢二钠和1.7 g氯化铵溶于水,稀释至1000 mL,此溶液在0~4℃可稳定保存6个月。
化验室测定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操作规程

化验室测定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测定水样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了解水样的有机物污染程度。
二、实验原理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是指一定温度下,在条件适宜的细菌作用下,有机物被生物氧化所需的氧量。
实验中,将水样与添加细菌的琼脂糖培养液混合并置于恒温器内,五天后再测定混合液中的溶解氧浓度,根据溶解氧浓度差计算得到水样的BOD5值。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恒温器:可控制温度为20±1℃。
2.恒温水浴槽:用于调节实验所需恒定温度。
3.溶解氧电极:用于测量水样中溶解氧浓度。
4.密封玻璃瓶:容量为300mL,用于混合水样和琼脂糖培养液。
5.搅拌器:用于溶解氧的均匀分布。
6.pH计:用于测量水样的酸碱度。
7.琼脂糖培养液:配制培养细菌的营养液。
四、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设备并调节恒定温度为20±1℃。
2.选取适当的密封玻璃瓶,并清洗干净。
3.取300mL水样并过滤,以去除不溶物。
4.在过滤的水样中测量初始溶解氧浓度,并记录。
5.在密封玻璃瓶中加入200mL过滤的水样和100mL琼脂糖培养液。
6.用搅拌器均匀混合水样和琼脂糖培养液。
7.将密封玻璃瓶置于恒温器内,保持20±1℃的温度。
8.在五天后取出密封玻璃瓶,使用溶解氧电极测量溶解氧浓度。
9.计算BOD5值:BOD5=初始溶解氧浓度-五天后溶解氧浓度。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环境应保持清洁,避免外界有机物污染。
2.水样和琼脂糖培养液的配制要准确,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3.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以确保实验条件一致。
4.混合水样和琼脂糖培养液时要充分搅拌,确保溶解氧均匀分布。
5.溶解氧电极的使用要准确、标定和校准,以获得准确的溶解氧浓度值。
6.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安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六、实验结果记录和分析1.记录水样的初始溶解氧浓度和五天后的溶解氧浓度。
2.计算水样的BOD5值,并用于分析水样的有机物污染情况。
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BOD5大于或等于2mg/L并且不超过6000mg/L的水样。
BOD5大于6000mg/L的水样仍可用本方法,但由于稀释会造成误差,有必要要求对测定结果做慎重的说明。
本试验得到的结果是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共同产生的结果,它们不像单一的,有明确定义的化学过程那样具有严格和明确的特性,但是它能提供用于评价各种水样质量的指标。
本试验的结果可能会被水中存在的某些物质所干扰,那些对微生物有毒的物质,如杀菌剂、有毒金属或游离氯等,会抑制生化作用。
水中的藻类或硝化微生物也可能造成虚假的偏听偏离结果。
2.方法名称及依据稀释与接种法(Dilution and seeding method)本方法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GB7748-87)。
3.定义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在规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物氧化作用下,所消耗的溶解氧(以质量浓度表示)。
4.原理将水样注满培养瓶,塞好后应不透气,将瓶置于恒温条件下培养5天,培养前后分别测定溶解氧浓度,由两者的差值可算出每升水消耗掉氧的质量,即BOD5值。
由于多数水样中含有较多的需氧物质,其需氧量往往超过水中可利用的溶解氧(DO)量,因此在培养前需对水样进行稀释,使培养后剩余的溶解氧(DO)符合规定。
一般水质检验所测BOD5只包括含碳物质的耗氧量的无机还原性物质的耗氧量,有时需要分别测定含碳物质耗氧量和硝化作用的耗氧量。
常用的区别含碳和氮的硝化耗氧的方法是向培养瓶中投加硝化抑制剂,加入适量硝化抑制后,所测出的耗氧量即为含碳物质的耗氧量。
在5天培养时间内,硝化作用的耗氧量取决于是否存在足够数量的能进行此种氧化作用的微生物,原污水或初级处理的出水中这种微生物的数量不足,不能氧化显著量的还原性氮,而许多二级生化处理的出水和受污染较久的水体中,往往含有大量硝化微生物,因此测定这种水样时应抑制其硝化反应。
水中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水中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水中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实验目的:1.研究测定BOD5的方法;2.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要求:1.了解实验目的;2.研究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3.实验后,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实验原理: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消耗溶解氧的量。
此生物氧化全过程目前国内外普遍规定于20±1℃培养5天,分别测定样品培养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即为BOD5值,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各类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水体中分解时需要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破坏水体中氧的平衡,使水质恶化。
水体因缺氧造成鱼类及其他水声生物的死亡。
水中所含的有机物成分复杂,难以一一测定其成分,人们常常利用水中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所消耗的氧来间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生化需氧量即属于这类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化需氧量的经典测定方法是稀释接种法。
采集化学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水样时应充满并密封于瓶中,在0~4℃下进行保存,一般应在6小时内进行分析。
若需要远距离转运,贮存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对于某些地面水及大多数工业废水,因含较多的有机物,需要稀释后再培养测定,以降低其浓度和保证有充足的溶解氧。
稀释的程度应使培养中所消耗的溶解氧为2mg/L,而剩余溶解氧在1mg/L以上。
为了保证水样稀释后有足够的溶解氧,稀释水通常要通入空气进行曝气(或通入氧气)使稀释水中溶解氧接近饱和。
稀释水中还应加入一定量的无机营养盐和缓冲物质(磷酸盐、钙、镁和铁盐)以保证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BOD5大于或等于2mg/L,最大不超过6000mg/L的水样。
当水样BOD5大于6000mg/L时,会因稀释带来一定的误差。
仪器:1.恒温培养箱;2.细口玻璃瓶;3.大量筒;4.玻璃搅拌棒,棒的长度应比所用量筒高度长200mm。
在棒的底端固定一个直径比底小,并带有几个小孔的硬橡胶板;5.溶解氧瓶为250~350mL之间,带有磨口玻璃塞并且有供水封用的钟形(每组8个);6.虹吸管,供分取水样和添加稀释水用(乳胶管即可);7.酸式滴定管(50.00mL一个);8.三角烧瓶(500mL一个)。
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生化需氧量(Biological Oxygen Demand,BOD5)是指在水体中一定温度下,在一定的时间内,细菌消耗可溶态有机物质的氧气需求量。
其测定可以用来判断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和水质的优劣,也是水处理工程中设计和运营的重要参数之一。
BOD5测定的原理是将水样放置在一定的温度下,让水样中的生物在水中消耗容易被生物分解的有机物质,同时减少氧气的含量。
通过测量水样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氧气需求量,可以推算出水样中的生物需氧量。
通常选择5天为测定时间。
因为5天对于水中细菌的生长和分解有机物质而言,是一个相对恰当的时间。
BOD5的测定方法分为两种:灭菌法和不灭菌法。
灭菌法是指将水样在一定的条件下灭菌,然后添加一定量的有机物质,测定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的氧气需求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利用有机物质的速度变慢,直到完全消耗,样品中的氧气浓度将重新升高,最终通过测定样品中氧气需求量的变化来计算BOD5值。
不灭菌法仅仅是不进行灭菌处理的BOD5测定方法。
下面是BOD5的实验步骤:1. 样品采集:水样应选取代表性的、代表整个水体的样品。
样品应该在整个水体的深度和位置中等抽样,以减小结果偏差。
测定之前样品应该在室温下保存。
2. 制备样品:将收集到的样品过滤、纳滤或沉淀,得到干净的无悬浮颗粒的液体。
样品调整pH值可以提高细菌活性,pH值应控制在6.5-7.5之间。
3. 分装样品:将待测样品分装到250ml比色皿中,并严密封闭。
4. 测定初始DO值:将分装好的比色皿洗净后,分别注入DO电极和温度计。
测定样品的溶解氧(DO)值,得到的数值为初始DO值。
5. 培养细菌:选取合适的细菌培养液,按标准稀释后加入样品中,并将样品放置在恒定的温度下(一般为20℃)。
并在样品中搅动以促进氧气的溶解。
6. 5天后测定终点DO值:在培养5天之后,再次测定样品中的DO值,得到的值为终点DO值。
7. 计算BOD5值:通过初始DO值和终点DO值的差值计算出需要细胞呼吸的氧气量,即5天内的BOD5值。
简述bod5的测定原理

简述BOD5的测定原理1.引言在环境监测和废水处理领域,化学需氧量(B OD)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和污染程度。
BO D5(5日生化需氧量)是衡量水体中有机污染物降解能力的指标,也是衡量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
本文将简要介绍B OD5的测定原理。
2. BO D5的定义B O D5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在5天内由微生物氧化降解产生的氧化物质的总量。
它反映了水体中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处理能力,是评估水体自净能力和水质变化的有效指标。
3. BO D5测定步骤B O D5的测定通常分为两个主要步骤:预处理和测定。
3.1预处理预处理主要包括样品采集、搅拌、过滤和稀释等步骤。
3.1.1样品采集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样品应该选择代表性的水体,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采集足够数量的样品。
3.1.2搅拌为了使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均匀分布,需要搅拌样品,通常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
3.1.3过滤为了去除水样中的悬浮物和杂质,使用过滤器对样品进行过滤处理。
3.1.4稀释对于高浓度的样品,为了使测定结果在仪器的测量范围之内,需进行适当稀释。
3.2测定测定过程中主要使用B OD瓶、溶解氧仪和恒温箱等装置。
3.2.1B O D瓶B O D瓶用于装载样品,并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微生物进行氧化降解实验。
3.2.2溶解氧仪溶解氧仪用于测量实验过程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含量,从而得到B OD5的测定结果。
3.2.3恒温箱恒温箱用于提供恒定的温度环境,通常在20摄氏度进行实验。
4. BO D5测定原理B O D5测定的原理基于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生化降解的能力。
在一定条件下,水样中的微生物会利用有机物作为氧化底物进行代谢反应,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从而降低溶解氧的浓度。
根据溶解氧的浓度变化,可以间接推测水样中有机物的含量和降解能力。
通过测量孵育前后溶解氧的差值,并结合一定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B O D5的数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l 8卷
第 3期
环 境 监 测 管 理 与 技 术
20 0 6年 6月
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微污染源水中 B D O 5的测定
李 秀 虹
( 东粤 港供 水有 限公 司 , 东 深圳 5 8 2 ) 广 广 1 0 1
摘 要 : 微 污 染 源 水 生 物 预 处 理 中 , 于生 物池 内 和 处 理 后 的 出水 中含 有 大 量 硝 化 细 菌 , B D 在 由 使 O 测 定 结 果 偏 大 。提
d rt l i t h nf n e o ti c to e o e i nae t e i l m ue c fni f ain. u c y wo d se t rfo mi r -o r e; BOD5 Ni i i a t ra;Nirfc t n i h b tr ; t f ng b ce i ry ti a i n i i i o o
M e ur t ns a e BOD5o e r a m e a t wa e y Aq tc f Pr t e t nt W s e t r b ua i Ca a y i i to n Po l i n M i r s ur e t l tc Ox da i n i l o c o- o c ut
i,ti at l o g t h ii igb cei hbtrso l ejie eoed tr n st i kn f ae no。 t hs ri et u h ent f n a trai ii h ud b on db fr eemie s ido tri r c h t ry n o h w
含氮 物质 的 耗 氧 量 也 被 计 入 B D O 值 中 , B D 使 O 值偏 高 。为 区分 含碳有 机 物和含 氮 物质 的耗 氧量 ,
可 以在 水样 中加 入一定 剂 量 的硝 化 抑制 剂 , 降低硝
Mg O ・ H2 1gK H O , a O ] N ;检 S 4 7 O, 2 P 45gC C 3 ¨ ; O
A b t ac :Th e uto sr t e r s l fBOD5o h se t ri i h t a h o ma fe qu tc p er am e ti o l 。 ft e wa twae s h g h n te n r la tra ai r te t n n p lu to c o s u c f b c u e t r s lto irf i c e i n t e b oo i a o d a d wa twa e . Fo ov n in mi r .o r e o , e a s he e i o fn ti ngba trai h il gc lp n n se tr y rs li g
测 试 剂 ( 10 m 取 0 L浓 硫 酸 , 入 0 5 g二 苯 胺 , 加 . 徐
化 菌和 亚硝 化菌 酶 的活 性 , 除 硝 化 作用 的影 响 , 消
以达到 只测 定含 碳有 机物 耗氧 量 的 目的。 生 物 接 触 氧化 法 净 化微 污 染 源 水是 在 曝 气 增
徐 注入 2 L蒸馏 水 中 , 匀 ) 0m 混 。
2 实验
2 1 BOD5测 定 .
氧情况 下 , 通过 填料 生物 膜上 硝化 细菌 等微 生物 新
陈代谢 活 动和 生物 絮凝 、 附 、 化 、 化 、 吸 氧 硝 降解 、 合
成, 以及摄 食 等综合 作用 去 除源水 中有 机 物和 氨氮 等 污染 物 。东 深 源水 生 物 预 处 理 工 程 是采 用 生 物 接触 氧 化工艺 对 受污染 的东深 源水 进行 预处 理 , 为 准确 测定 水 体 的 B D O 值 , 了解 硝 化 细 菌 对 B D O 测定 的影响 , 现对 东深 供 水 工 程 主 要监 测 断 面 , 以
出在 测 定 这 类 水 样 时 , 入 硝 化 细 菌 抑 制 剂 , 以 消 除 硝 化 作 用 的 影 响 。 加 可
关 键 词 : 污 染 源 水 ; O 硝 化 细 菌 ; 化 抑 制 剂 微 B D; 硝
中 图分 类 号 : 82 X 3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6— 0 9 20 )3— 0 9— 2 10 2 0 (0 6 0 0 3 0
培养 箱 ; 隔水 式 电热 恒 温 培养 箱 。5 0 mg L丙 烯 0 / 基硫 脲 ( T C H。 ) 硝 化 细 菌 培 养 液 [ A U, N S ; 2g
( NH4 2 O4 0 2 g F S ) S , . e O4・7 O, a 1 0 5 g H2 2 g N C , .
L u- o g I Xi h n
( u n d n ug n trsp l i td C m a y,S e z e G a g o g Y e a g Wae-u pyLmi o p n e h n h n,G a g o g 5 2 ,C ia u n d n 8 hn ) 10 1
生 化需 氧量 ( O 是评价 水 体有机 污 染 的重 B D)
要 综 合指标 , 于 生 物处 理 工程 来 说 , 于生 物 池 对 由 内和 处理 后 的水 中含有 大量 的硝 化 细菌 , 以部分 所
1 主 要 仪 器 和 试 剂
Y I 8型溶解 氧测 定仪 ; R 一10 S 一5 LH 5 B型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