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阅读答题术语集锦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格式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格式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格式一、散文答题特种公式:作用技巧类:1、修辞手法(12):比喻、比拟、排比、双关、夸张、对比、借代、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反语等常用12种,其它:呼告、通感、顶针、回文、引用等(偏僻)。

2、表现手法(13):衬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像、用典、以小见大、前后呼应等。

3、结构方式:46748(密码)4、表达方式(5):记叙(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白描、工笔、自然描写、社会描写、还有多种人物描写等)、议论、说明。

二、小说答题特种公式社会生活(讥讽什么、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映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人物(用词把握+在原文找到根据+凭常识=完整概括)情节(1、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掀起波澜,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3、使文章情节更完整,更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4、设置悬念,吸引下文;5、构成对比或衬托或抑扬等,为引出情节作铺垫、埋下伏笔。

)环境(1、自然环境:渲染++气氛,交代(地点、时节),奠定基调,为下文……作铺垫或照应前文,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主题;2、社会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关系。

备注:注意简答与详答1、情节:简答,纯用术语;详答,简答+展开。

2、人物:简答,烘托了人物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和突出或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详答,简答+展开。

3、社会生活:简答,点明了文章主题或深化了文章主题或较好地表现文章主题;详答,简答+展开。

三、题型与答题(部分)1、“为什么”“特点”“原因”“理由”“哪些”等题型。

答题规律:(1)立足于原文即“上策”(70%);(2)技巧(20%);(3)自己概括即“下策“(10%)提示:(1)原文找答案技巧:直接抓住关键词+逆向找关键词+抓住标志性词语(主要是关联词)+注意标点符号提醒(2)对而全2、“含义”“含意”类:答题规律:(1)采用“上策”(60%);(2)技巧(30%);(3)自己概括即“下策“(10%)提示:(1)原文找答案技巧:直接抓住关键词+逆向找关键词+抓住标志性词语(主要是关联词)+注意标点符号提醒(2)注意词语的“双义”性(3)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4)注意“对而全”。

阅读题常用的答题术语和答题模板

阅读题常用的答题术语和答题模板
3、分析表现手法型
提问形式①: 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要点①: 使用的表现手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提问形式②: 文章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要点②: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 流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 叙事和议论。
【语言类】 清新明丽、婉约细腻、质朴冲淡、绚美绮丽、明白直截、含蓄委婉、 幽默讽刺、沉郁顿挫、雄奇奔放、自然、朴素、雅致、平实、华丽、活 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 明快、通俗、口语化、流畅、细腻、音乐感、飘逸、浅白、犀利、悠扬 等。
【技巧类】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白描和工笔/正面和侧面/视听嗅味触觉)、抒情(直接 和间接)、议论、说明等。
4、分析语言型 一般提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分析一词领全诗型 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3、分析环境描写型
提问形式:
1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及其作用。
2小说中几次写到某一景物,有什么作用?
3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或表现主题起的作用。解题点拨: 环境描写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暗示社会环境; 营造氛围,奠定基调;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暗示人物命 运;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 作为情节发 展的线索。
【情节结构类】

最新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公式

最新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公式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公式一、散文答题特种公式:作用技巧类:1、修辞手法(12):比喻、比拟、排比、双关、夸张、对比、借代、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反语等常用12种,其它:呼告、通感、顶针、回文、引用等(偏僻)。

2、表现手法(13):衬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像、用典、以小见大、前后呼应等。

3、结构方式:46748(密码)4、表达方式(5):记叙(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白描、工笔、自然描写、社会描写、还有多种人物描写等)、议论、说明。

二、小说答题特种公式社会生活(讥讽什么、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映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人物(用词把握+在原文找到根据+凭常识=完整概括)情节(1、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掀起波澜,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3、使文章情节更完整,更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4、设置悬念,吸引下文;5、构成对比或衬托或抑扬等,为引出情节作铺垫、埋下伏笔。

)环境(1、自然环境:渲染++气氛,交代(地点、时节),奠定基调,为下文……作铺垫或照应前文,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主题;2、社会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关系。

备注:注意简答与详答1、情节:简答,纯用术语;详答,简答+展开。

2、人物:简答,烘托了人物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和突出或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详答,简答+展开。

3、社会生活:简答,点明了文章主题或深化了文章主题或较好地表现文章主题;详答,简答+展开。

三、题型与答题(部分)1、“为什么”“特点”“原因”“理由”“哪些”等题型。

答题规律:(1)立足于原文即“上策”(70%);(2)技巧(20%);(3)自己概括即“下策“(10%)提示:(1)原文找答案技巧:直接抓住关键词+逆向找关键词+抓住标志性词语(主要是关联词)+注意标点符号提醒(2)对而全2、“含义”“含意”类:答题规律:(1)采用“上策”(60%);(2)技巧(30%);(3)自己概括即“下策“(10%)提示:(1)原文找答案技巧:直接抓住关键词+逆向找关键词+抓住标志性词语(主要是关联词)+注意标点符号提醒(2)注意词语的“双义”性(3)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4)注意“对而全”。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公式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公式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格式一、散文答题特种公式:作用技巧类:1、修辞手法(12):比喻、比拟、排比、双关、夸张、对比、借代、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反语等常用12种,其它:呼告、通感、顶针、回文、引用等(偏僻)。

2、表现手法(13):衬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像、用典、以小见大、前后呼应等。

3、结构方式:46748(密码)4、表达方式(5):记叙(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白描、工笔、自然描写、社会描写、还有多种人物描写等)、议论、说明。

二、小说答题特种公式社会生活(讥讽什么、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映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人物(用词把握+在原文找到根据+凭常识=完整概括)情节(1、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掀起波澜,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3、使文章情节更完整,更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4、设置悬念,吸引下文;5、构成对比或衬托或抑扬等,为引出情节作铺垫、埋下伏笔。

)环境(1、自然环境:渲染++气氛,交代(地点、时节),奠定基调,为下文,,作铺垫或照应前文,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主题;2、社会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关系。

备注:注意简答与详答1、情节:简答,纯用术语;详答,简答+展开。

2、人物:简答,烘托了人物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和突出或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详答,简答+展开。

3、社会生活:简答,点明了文章主题或深化了文章主题或较好地表现文章主题;详答,简答+展开。

三、题型与答题(部分)理由”“哪些”等题型。

1、“为什么”“特点”“原因”“答题规律:(1)立足于原文即“上策”(70%);(2)技巧(20%);(3)自己概括即“下策“(10%)提示:(1)原文找答案技巧:直接抓住关键词+逆向找关键词+抓住标志性词语(主要是关联词)+注意标点符号提醒(2)对而全2、“含义”“含意”类:答题规律:(1)采用“上策”(60%);(2)技巧(30%);(3)自己概括即“下策“(10%)提示:(1)原文找答案技巧:直接抓住关键词+逆向找关键词+抓住标志性词语(主要是关联词)+注意标点符号提醒(2)注意词语的“双义”性(3)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4)注意“对而全”。

语文阅读常规答题术语

语文阅读常规答题术语

语文阅读常规答题术语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

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现代文阅读答题常用术语及答题模式

现代文阅读答题常用术语及答题模式

现代文阅读答题常用术语及答题模式咼考阅读2013-08-28 13085d56b7b40102e9sw现代文阅读答题常用术语及答题模式段落(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表达方式的作用修辞手法及作用“抑”,就是压制,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贬低,批评,否定, 甚至丑化;“扬”,就是褒扬,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抬高,赞 扬,肯定,美化。

这两种表现手法结合在一起,可以收到特殊 突岀强调肯定(先抑后 扬)或否定(先扬后抑) 的观点。

抑扬结合表现手法及作用+文中手法含义作用人称选择及作用人称作用特殊句子的作用一、常用术语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

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最新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公式

最新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公式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公式一、散文答题特种公式:作用技巧类:1、修辞手法(12):比喻、比拟、排比、双关、夸张、对比、借代、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反语等常用12种,其它:呼告、通感、顶针、回文、引用等(偏僻)。

2、表现手法(13):衬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像、用典、以小见大、前后呼应等。

3、结构方式:46748(密码)4、表达方式(5):记叙(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白描、工笔、自然描写、社会描写、还有多种人物描写等)、议论、说明。

二、小说答题特种公式社会生活(讥讽什么、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映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人物(用词把握+在原文找到根据+凭常识=完整概括)情节(1、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掀起波澜,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3、使文章情节更完整,更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4、设置悬念,吸引下文;5、构成对比或衬托或抑扬等,为引出情节作铺垫、埋下伏笔。

)环境(1、自然环境:渲染++气氛,交代(地点、时节),奠定基调,为下文……作铺垫或照应前文,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主题;2、社会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关系。

备注:注意简答与详答1、情节:简答,纯用术语;详答,简答+展开。

2、人物:简答,烘托了人物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和突出或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详答,简答+展开。

3、社会生活:简答,点明了文章主题或深化了文章主题或较好地表现文章主题;详答,简答+展开。

三、题型与答题(部分)原因”“理由”“哪些”等题型。

特点”“1、“为什么”“答题规律:(1)立足于原文即“上策”(70%);(2)技巧(20%);(3)自己概括即“下策“(10%)提示:(1)原文找答案技巧:直接抓住关键词+逆向找关键词+抓住标志性词语(主要是关联词)+注意标点符号提醒(2)对而全2、“含义”“含意”类:答题规律:(1)采用“上策”(60%);(2)技巧(30%);(3)自己概括即“下策“(10%)提示:(1)原文找答案技巧:直接抓住关键词+逆向找关键词+抓住标志性词语(主要是关联词)+注意标点符号提醒(2)注意词语的“双义”性(3)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4)注意“对而全”。

阅读鉴赏答题关键词(术语)一览表

阅读鉴赏答题关键词(术语)一览表

阅读鉴赏答题关键词(术语)一览表
高考文学类作品(小说、散文)
阅读鉴赏答题关键词(术语)一览表
◎表达方式的答题术语
表现手法的答题术语
选材技巧的答题术语
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由古而今,从中到外;形散而神不散
结构或情节技巧——布局谋篇技巧的答题术语
语言技巧的答题术语
常用答题的引领性的关键动词
渲染了、烘托了、刻画了、突出了、强调了、再现了、集中表现了、反映了、揭示了、塑造了、象征了、折射了、暗示了、铺垫了、
设置了、写出了……
活泼。

天真。

幽默。

风趣。

认真。

严谨。

执着追求。

成熟稳重乐观积极善良真诚旷达奔放心无城府
狡黠自私阴险狡猾凶狠多疑道貌岸然狡诈虚伪刚愎自用自大狂妄正直忠诚爱国敬业勤劳淳朴有毅力有恒心有爱心有责任感诚信。

35个阅读理解万能答题公式

35个阅读理解万能答题公式

35个阅读理解万能答题公式以下是35个阅读理解万能答题公式,可供参考:1.细节题公式:阅读题目中的关键词→ 定位文章中的相应细节→ 对比文题,确定答案。

2.主旨题公式:分析文章结构→ 识别主题句和转折词→ 确定文章主旨。

3.词汇理解题公式: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 识别同义词或反义词→ 选择正确答案。

4.推理题公式:识别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进行逻辑推断→ 得出结论。

5.指代题公式:分析上下文语境→ 确定指代对象→ 选择正确答案。

6.态度题公式:识别文中情感词汇和语气→ 分析作者态度→选择匹配的态度描述。

7.配对题公式:阅读选项内容→ 定位文章相关细节→ 匹配文题,确定答案。

8.表格题公式:分析表格结构→ 对比文章信息与表格内容→填写正确答案。

9.计算题公式:根据题目要求和文中数据计算→ 得出结果。

10.排序题公式:分析文中事件顺序→ 对比选项中的顺序→ 选择正确答案。

11.标题选择题公式:总结文章主题→ 分析选项中的标题→选择最佳标题。

12.结构分析题公式:识别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文章结构→ 总结答案。

13.定义理解题公式:仔细阅读题目中的定义→ 定位文章中对应的描述→ 选择与文意相符的答案。

14.句子理解题公式: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关键词汇→ 结合语境,理解句子含义。

15.作者观点题公式:识别文中表达观点的句子或段落→ 对比选项,确定答案。

16.标题添加题公式:概括段落或全文内容→ 选择最佳标题。

17.信息筛选题公式:仔细阅读题目要求→ 定位相关段落或细节→ 筛选信息,回答问题。

18.代词指代题公式:根据上下文确定指代对象→ 对比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19.归纳总结题公式:分析段落或全文结构→ 总结主要内容。

20.因果推理题公式:分析文中因果关系→ 结合常识和语境进行推理→ 得出结论。

21.意图揣摩题公式: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色彩→ 确定答案。

22.文本替换题公式:阅读替换前后的句子或段落,理解意思→对比前后变化,判断最佳选项。

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必背知识术语

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必背知识术语

做好语文阅读理解题必背的语文知识术语一、表达方式(一)常见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这五种表达方式关键是要会识别,并且要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能对议论句和抒情句有高度的敏感。

因为议论句和抒情句常常就是作者写作意图的体现。

(二)正确辨别文章中运用的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注意叙述人称(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的顺序;叙述的线索和详略描写:人物描写: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景物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说明: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别人知道你要介绍的物和科学原理注意几种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工作程序等说明方法: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画图表等议论:主要是发表看法或阐述主张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三)要能够体会不同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记叙是为了交代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前因后果;描写是为了生动表现人物或交代背景和衬托人物心情抒情是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议论能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

二、表现手法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象征、比较、对比、烘托、以小见大、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寓理于事、借物喻人、状物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如:写春花图)、铺垫、伏笔、前后照应、动静结合、夸张、类比、讽刺等三、修辞手法(一)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反语(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答题时要答:(1)它本身的作用;(2)还要结合句子的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细节描写、概括描写八、描写景物的角度(五“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引用、列图表十四、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五、其他要点(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阅读试题解答术语

阅读试题解答术语

现代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解答术语大全1.长句:A容量大,气势盛+B能细致严密地说明事物+C表达复杂丰富的感情2.短句:A句子短,简洁明快,干脆有力+B音节少,停顿多,容易造成一种急促的气势+C便于表达丰富的情绪,强烈的感情3.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小说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推动(或衬托)情节发展+C象征意义+D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等)4.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散文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抒写美+C抒发作者情感+D作为串时间的线索+E见证历史沧桑5.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包括:A具体的风景描写+B生活和社会环境+C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特征6.文学作品的形象:A人物的性格特征+B人物的精神风貌+C人物的思想特征+D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7.第一人称:A亲切自然+B自由直接+C真实生动8.第二人称:A呼告抒情,动人亲切+B便于感情交流+C充满气势,态度鲜明+D自由灵活9.第三人称:A直接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B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C显得客观冷静10.肖像描写:以形传神,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11.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及内心世界1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13.心理描写:A揭示人物内心世界+B使形象更为丰满充实14.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15.工笔细描:精雕细刻,丝毫毕现,具体生动16.细节描写:A真实精细+B传神鲜明17.插叙:A丰富内容+B深化主题+C使事件曲折有致+D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E对主要情节或中心时间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18.倒叙:A设置悬念,增加兴趣+B读起来波澜起伏19.直接抒情:淋漓尽致20.间接抒情:A表达含蓄,含而不露+B韵味悠长(不着一字,尽得风流)21.开头段:A提出话题,领起下文+B点明主旨,统摄下文+C设置悬念,吸引读者+D 蓄势(张本(即伏笔)、铺垫、照应、对比),奠定感情基调+E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F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G与结尾呼应,强调主旨22.过渡段: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时只开启下文)+B引发议论,揭示主旨+C衬托作用+D渲染、烘托气氛+E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

阅读理解的24个万能答题公式

阅读理解的24个万能答题公式

阅读理解的24个万能答题公式
1. 根据题干判断可能有调查或统计数字:例如,找出题干中包含的
调查或统计数据,派出题目,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支持答案。

2. 判断中心概念:例如,首先根据题目找出其中心概念,推测相关的
主题,及所涉及的假设等,从而判断出它的正确答案。

3. 分析题干并假设未知变量:例如,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深入地分析,
以及为了知道未知变量的值所做的任何假设,如果由于推理有必要去
研究文中未涉及到的细节,但有助于正确判断答案。

4. 从定义中寻找联系:例如,从文章句子中找出有关定义并进行联想,有助于找出某部分提到过的可能有用的信息。

5. 寻找多余的信息:例如,如果文章中存在多余的信息,应该能够根
据文章内容推断,找到它们,这有助于解决疑惑。

6. 找出实际的因果关系:例如,如果文中提到两件事之间的实际因果
关系,根据这种实际因果分析来判断答案,它有助于答对问题。

7. 鉴别误导信息:例如,判断文章所说是否是正确的,掐掉题目不相
关的误导信息,这有助于正确答题。

8. 找出比较关系:例如,可以根据文章中的比较关系来推理出其中的
论点,以及是否有正常的发展趋势,从而确定答案。

9. 判断文中的词汇:例如,可以从文章中的词汇来判断其观点,以及给出的观点是否正确,从而正确答题。

10. 判断文中的逻辑关系:例如,如果文章中出现了逻辑关系,则可以根据这种逻辑进行分析,从而正确答题。

小说阅读答题术语

小说阅读答题术语

一、作用题(意图、好处、用意等;在探究题中,能否删掉,合理吗)(一)、物象的作用1、联系效果(特点)分析(答题术语:吸引读者注意,引人入胜等。

2、联系结构分析(答题术语:是全文的线索,围绕物象的名字展开,使结构更加严谨;联系串起和谁相关情节,推动情节的不断发展)3、联系人物分析(答题术语:突出人物(名字)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丰富),展现了(具体)4、联系主题分析(答题术语:具有象征意义,透视、揭示、彰显、深化主题,表达出(具体),增添了小说的( )意味(二)、次要人物的作用1、联系内容分析(结合文本具体谈即可)2、联系主人公分析(答题术语:和主人公(名字)形成对比,衬托出主人公的什么(具体),使主人公的行为合理、真实可信了3、联系结构分析(答题术语: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是主人公遭遇的见证者(第一人称),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穿针引线、联系作用)4、联系主题分析(答题术语:暗示、突出、深化主题或使主题更鲜明,告诉或表达出(具体)(三)、环境描写的作用1、联系内容分析(环境本身)答题术语:自然环境——交代时间、地点、季节等,表现(描写)了××环境(风光、场面),渲染(营造)××气氛(氛围),奠定(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社会环境——交待人物(名字)活动的(××)背景,或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2、联系结构分析(答题术语:推动、暗示、铺垫情节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引出后文的(具体,与上文的(具体)呼应或形成反差,使文章浑然一体)3、联系人物分析(答题术语:烘托(映衬、揭示、表现、影响或决定)人物的形象(性格、心境、心理、身份、地位等)4、联系主题分析(一般自然环境没有,社会环境有)(答题术语:表达(寄托、暗示、揭示、象征、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谈)(四)、题目的作用——与上面有交叉1、联系效果(特点)分析(表达技巧、语言特点等)答题术语:(设置悬念,充满神秘色彩、增加文化意蕴)吸引(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人入胜、引发阅读冲动等2、联系内容分析(答题术语:看标题是由人物、事件、环境、物象哪个来充当,转化为上面的题型)3、联系结构分析4、联系主题分析以上是思考角度,具体到文章中要根据文章特点和题的位置及分值、答题区间,决定哪一点应该多答一些,答到什么程度。

最全现代文阅读答题术语(答题模板)

最全现代文阅读答题术语(答题模板)

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 欧·亨 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回扣前面
利式
的情节后发现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 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二)就文章开头而言
方 释义

作用
①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
②引出下文
悬 在作品开头提出疑问,然 的情节;
念 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回
法 答疑问
③突出人物
形象;
④揭示小说 的主题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 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
留下 空白 的结
耐人寻味,留下了“空白”让读者想象, 进行艺术再创造

(四)考题问法:
“文章(传记、小说均可)以……………………(周汝昌“安安静静的离开”)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 文进行分析。
对待“作用”题型,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考虑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 2. 考虑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 3. 考虑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4. 考虑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
作 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 描 露。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便不
写 上 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就表现
了 林黛玉的小心谨慎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在 心 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 理 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 描 格,推动情节发展,可以使人物“深 写 刻化”,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的意
一、大阅读的类型 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戏剧 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新闻、科普文、调查
二、传记考查的切入角度 1、写什么?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术语归纳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术语归纳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术语归纳一、语文基本术语:表达方式: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开门见山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

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二.文章类型分析:1. 说明文: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作诠释(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分类别、画图表(帮助读者掌握….的特征,头绪分明)、列数据(是所说明的事物准确化,更具有科学性)、作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下定义(更科学,更本质的概括事物的特征)、打比方(增强了说明的形象性与生动性)、引用(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真实)等。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文的结构: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说明文某段或者某句话作用:①吸引读者,增强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②引出通过引用故事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③引用诗歌使文章更具有趣味性。

文章第一段的作用:① 开头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事物的概况,给人以总体形象。

②开头描写事物的特征或状态,让读者有一个直观总体的认识。

③开始对事物下定义,提示事物的内涵,让人了解事物的本质。

④开头设问,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急切的了解事物或事理的心态。

⑤开头举例子吸引读者,增强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语文阅读答题术语最全汇总

语文阅读答题术语最全汇总

语文阅读答题术语最全汇总(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备战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公式

【备战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公式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用术语及答题公式一、散文答题特种公式:作用技巧类:1、修辞手法(12):比喻、比拟、排比、双关、夸张、对比、借代、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反语等常用12种,其它:呼告、通感、顶针、回文、引用等(偏僻)。

2、表现手法(13):衬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对比、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像、用典、以小见大、前后呼应等。

3、结构方式:46748(密码)4、表达方式(5):记叙(顺叙、插叙、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白描、工笔、自然描写、社会描写、还有多种人物描写等)、议论、说明。

二、小说答题特种公式社会生活(讥讽什么、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映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人物(用词把握+在原文找到根据+凭常识=完整概括)情节(1、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掀起波澜,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3、使文章情节更完整,更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4、设置悬念,吸引下文;5、构成对比或衬托或抑扬等,为引出情节作铺垫、埋下伏笔。

)环境(1、自然环境:渲染++气氛,交代(地点、时节),奠定基调,为下文……作铺垫或照应前文,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主题;2、社会环境: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关系。

备注:注意简答与详答1、情节:简答,纯用术语;详答,简答+展开。

2、人物:简答,烘托了人物形象或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和突出或较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详答,简答+展开。

3、社会生活:简答,点明了文章主题或深化了文章主题或较好地表现文章主题;详答,简答+展开。

三、题型与答题(部分)1、“为什么”“特点”“原因”“理由”“哪些”等题型。

答题规律:(1)立足于原文即“上策”(70%);(2)技巧(20%);(3)自己概括即“下策“(10%)提示:(1)原文找答案技巧:直接抓住关键词+逆向找关键词+抓住标志性词语(主要是关联词)+注意标点符号提醒(2)对而全2、“含义”“含意”类:答题规律:(1)采用“上策”(60%);(2)技巧(30%);(3)自己概括即“下策“(10%)提示:(1)原文找答案技巧:直接抓住关键词+逆向找关键词+抓住标志性词语(主要是关联词)+注意标点符号提醒(2)注意词语的“双义”性(3)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4)注意“对而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题高频词汇整理
【小说】
【褒义】
1、勤劳淳朴、生活节俭、纯真质朴、懂事能干
2、坚忍乐观、坚定执着、坚毅豪爽、意志力强、坚强隐忍、坚守原则
3、机敏谨慎、心细如发、明辨是非、机智勇敢、聪慧通达、足智多谋、目光敏锐、精明强干
4、重情重义、知恩图报、通情达理、顾全大局、宽宏大量、忍辱负重、懂事明理
5、隐忍内敛、宽容忍让、敏感自尊、乐于助人
6、乐于挑战、能力过人、永不服输
7、沉稳成熟、宠辱不惊、沉稳果断、睿智大气、沉着冷静、从容镇定、大智若愚、富有智慧、善于变通
8、有骨气、有原则、有主见、自立自强、乐观智慧、自尊自爱、淡泊金钱、不拘小节
9、细致体贴、隐忍善良、热情和善、热心厚道、诚实本分、善解人意、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念子心切、爱子如命、善良孝顺、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严慈相济
10、美丽端庄、温柔沉静、心灵手巧、天真可爱、顽皮淘气、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清高羞涩、聪明伶俐、开朗自信、彬彬有礼、幽默风趣
11、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富有情趣
【中性】
自卑、倔强、固执、贫穷卑微、心思缜密、心直口快、严厉苛刻、个性张扬、狂放不羁、孤芳自赏、特立独行、老气横秋、清高自许、敏感多疑、消极悲观
【贬义】
吝啬、见识短浅、唯利是图、工于心计、背信弃义、见利忘义、自私贪婪、虚情假意、金钱至上、讨好逢迎、疾言厉色、虚伪自私、愚昧自私、冷漠残忍、见识短浅、耿直偏激、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封、妄自菲薄、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行霸道、狂妄自大、刚愎自用、奸诈多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争强好胜
【传记】
1、拼搏类:开拓精神、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知难而进、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敢于创新、坚定信念、坚韧乐观、(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
2、奉献类: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爱子情深、舐犊情深(反面: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3、职责类: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治学严谨、爱厂如家、关心下属、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创新、技术精湛、才华横溢、博学善谈、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妙手回春、文武双全、智勇双全、博古通今、见多识广、明察秋毫、严以律己、临危不惧
(反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墨守成规、贪生怕死)
4、品质类:孝顺、低调、直率、有修养、客观公正、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有责任心、清正廉洁、知恩图报、宠辱不惊、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与世无争、不慕权贵、自知之明、知错就改、自强不息、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幽默风趣、以礼相待、爱憎分明、聪慧勤勉、淡泊宁静、谦逊低调、淡泊名利、坚毅不挠、超脱率性、为人清高、虚心诚恳、超脱率性
(反面:爱慕虚荣、追名逐利、鼠肚鸡肠、投机取巧)
5、大爱类:爱国、有远大抱负、没有民族偏见、顾大体识大局、有领导组织才干、以天下为己任、热爱集体、居安思危、忍辱负重、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精忠报国、壮志凌云、民族气节、浩然正气、无私无畏、勇于担当、深明大义、识见高远、尊重弱者、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悲天悯人、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大义灭亲、嫉恶如仇、扶危济困、刚正不阿、远见卓识、舍生取义、顾全大局(反面:狭隘的爱国主义、有民族偏见、)
6、治学类:开创性、治学严谨、勤学好问、虚心诚恳、诲人不倦、孜孜不倦、勤于思考、科学育人、德才兼备、不耻下问、实事求是、知识广博、注重实践、博采众长、涉猎广泛、广结名流、聪慧勤勉、打破常规、教学有方、诲人不倦、以校为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