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命题范围:等值线、世界地理、必修二说明:本试卷由第Ⅰ卷和第Ⅱ卷组成。

第Ⅰ卷为选择题,一律答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主观题,按要求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 44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第1题2分,其他每小题3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第1小题。

1.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A.甲→乙→丁→丙B. 丁→甲→乙→丙C.甲→乙→丙→丁D. 丁→甲→丙→乙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100个女孩所对应的男孩数,正常情况下保持在103~107之间。

我国已长时间偏离正常范围。

如图示意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读图完成2~3题.2.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A.与教育程度有关B.与自然环境有关C.与人口政策无关D.与经济水平无关3.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对未来发展影响较小的是()A.社会稳定B.就业C.人口再生产D.国防下表为2013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

完成4~5题。

4.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5.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出生率低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读下图,完成6~7题。

6.城市等级体系从大到小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7.古雷的居民在寻求下列几组不同的服务时,合理的城市选择是()A.到东山购买鱼虾等副食品B.到漳州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C.到厦门看疑难重病,购买高档商品D.只要有钱,到哪里消费都一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图。

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目标位置:1.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2.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我国基本国情:的大国,肩负着提高、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历史任务。

2.我国在协调人地关系上面临的挑战(1)人口众多:人口众多,尤指人口过剩。

(2)资源相对短缺:人均占有量小且低。

(3)极大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仍在发展,迅速由蔓延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3.行动: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21世纪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书》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循环经济(1)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2)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3)核心:提高(4)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友好方式。

(5)原则:减少资源投入、资源再利用和浪费(6)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7)意义:①资源得以再生;②综合效益突出;③实现良性循环2.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1)环境效益:利用资源减少工业污染源。

(2)经济效益:有利于和调整3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原理的观点42方式目的调整原有的,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相结合,协调各层关系形成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活动探究】――清洁生产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的优点清洁生产是从原材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和废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它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注重末端处理的缺点,能带来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小组讨论】----在可持续发展中,我们中学生可做些什么?[课堂练习]1.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面临的困境是()① 人口增长趋于零,老年人口比重显著,就业人口日益不足;② 农业资源日趋紧张,资源承载力已接近极限;③ 环境污染得到治理,自然生态日益改善;④ 随着粮食需求的快速增长,粮食产量难以增加。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地理必修二共案+学案: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地理必修二共案+学案:
课题 时间 第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计 3.3 农业地域类型 教 材 处 理 教师 周 月 日 课 型
刘迎时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掌握世界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分布和区位因素。 2.掌握我国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结合世界主要农业地 域类型的生产特点和生产经验,理解对我国相同或相似农业区的借鉴意义。
大牧场 放牧业
大 面 积 的 干 旱 、 美国 、 半干旱 气候 生产规模大, 澳大利亚、 区, 专业化 阿根廷 、 植被稀疏, 程度高 南非等国 不 适 宜 经 营 种 植 业 , 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第一课时主要以记忆知 识点为主,学生限时记 忆,然后马上验收默写 考试
二 乳畜业
农业地 域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重点 难点 教法
重点: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难点: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教具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材 处 理 师 生 活 动 先学后教, 先试后导 (3 分钟) 目标定向(1 分钟) 学生说出考点 教师补充
第一步:尝试练习 尝试练习学案上的试题 第二步:考点扫描: 考点一:大牧场放牧业 考点二:乳畜业 第三步:写学案记知识点 一 大牧场放牧业 农业地域 主要分布地区 类型 区位条件 主要特点
区位条件
主要特点
乳畜业
北 美 五 大 湖 周围地区、 面向城市市场的 城市发展, 西欧 、中欧, 商品化 、集约化 市场 需求量大 以及澳大利亚、 畜牧业地域类型 新西兰等地
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动 态,对记忆和理解有 困难的知识点进行及 时的讲解和点评 变式拓展, 感悟实践, 质疑互动(15 分钟)
合作探究, 视导讨论, 第四步:变式训练 学案上例题作为变式训练题 穿插巩固(3 分钟) 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设置相关问题,自己铺设道路,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让学生学会图文转换。 第五步: 解惑答疑该环节为学生讨论探究本节课知识点和变式训练以及尝试训 总结升华,回扣目标 练的习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 (5 分钟) 掌握 第六步:构建网络 大牧场放牧业 以畜 牧业 为主 主要 区位 主要 主 要 的农 分布 条件 特点 农 产 业地 地区 品 域类 型 乳畜业 限时独立, 快速反馈, 体验收获(5 分钟) 第七步:当堂检测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地理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2、3、4章说明:本试卷由第|卷和第II卷组成。

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主观题,按要求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第I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罗马时间(东一区)2020年3月12日22时30分左右,搭载有中国政府和中国红十字会向意大利派遣的抗疫专家组以及物资的包机抵达罗马,支援意大利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架包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经过了约12小时的飞行。

完成1~2题。

1.包机出发时机场塔台影子的朝向是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2.包机抵达罗马时,3月12日占全球的范围A.小于三分之一B.小于二分之一C.大于二分之一D.大于三分之二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格雷科国家公园,拥有壮观的石灰岩海岸地貌,崖壁陡峭,且发育有天然拱桥。

下图为格雷科国家公园石灰岩海岸典型景观图。

据此完成3~4题。

3.格雷科国家公园海岸地貌的形成依次经历了A.浅海沉积—流水侵蚀—地壳下沉—海水侵蚀B.浅海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重力崩塌C.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重力崩塌—海水侵蚀D.流水侵蚀—重力崩塌—海水侵蚀—地壳抬升4.图示崖壁上部未来可能A.坡度平缓,向海延伸B.坡度平缓,间歇性后退C.坡度陡峭,向海延伸D.坡度陡峭,间歇性后退涪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岷山,是嘉陵江右岸最大的支流。

该江穿越龙门山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四川盆地西北侧龙门山前地带堆积形成多个大小规模不等的冲积扇。

下图为涪江龙门山前冲积扇序列分布图。

据此完成5~6题。

5.推测图中所示涪江三个冲积扇形成由早到晚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①③②6.导致涪江该河段冲积扇多次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褶皱相间沉积B.断层水平移动C.河流洪灾频繁D.河流侵蚀增强下图为某日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地理必修二共案+学案: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地理必修二共案+学案:

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学习目标:1、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2、结合实例分析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重、难点:重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难点: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堂流程第一步:尝试练习(2009·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

完成(1)~(2)题。

(1)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B.技术 C.原料 D.市场(2)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 )A.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B.技术协作带动了企业间的集聚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第二步:考点扫描考点一:考点二:第三步:填写并理解记忆知识点知识点一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严峻挑战⎩⎪⎨⎪⎧ 人均资源不足严重2.行动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 白皮书》。

知识点二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手段:2.核心:提高生态效益。

3.方式:环境友好方式。

4.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5.意义:推进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6.实践(1)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发展 。

(2)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行 。

第四步:变式训练例1、(2009·江苏高考)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

据此回答(1)~(2)题。

(1)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 .减轻大气污染C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 .提高能源利用率(2)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A .缓解土地荒漠化B .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C .减轻耕地压力 D .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例2、(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

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 )A .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小农经营B.集约化程度低C.商品率高D.科技水平低第五步:解惑答疑我的疑惑:我的收获:第六步:构建网络第七步:当堂检测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1. 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图为某海岸山脉(多火山活动)地形剖面示意图,基岩是该山脉的核心组成部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基岩最可能是()A.石灰岩B.玄武岩C.花岗岩D.大理岩2.与形成之初相比,该海岸山脉现今()A.以外力作用为主B.河流流程变短C.地势起伏比较大D.海拔相对较低2. 赤道辐合带(ITCZ)是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其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强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印度洋ITCZ的季节移动是我国西南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

图1为印度洋及周边地区某季节日均降水量示意图,图2为1979~2017年ITCZ中心强度与平均水平的偏离状态示意图(强度>0,说明高于平均水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季节为南半球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与1991年相比,2017年我国西南地区()A.山火发生频率较高B.易发滑坡、泥石流C.大气对流运动强烈D.河流水位普遍偏高3. 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由火地岛等岛屿围合而成,是南太平洋与南大西洋之间最重要的天然航道,海峡较短但水道险恶,船只通行困难。

海峡东西部相距不远,但气候差异较大。

下图为麦哲伦海峡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麦哲伦海峡水道险恶,主要原因是()A.海峡宽阔,台风频发B.西南风强,水流复杂C.天色昏暗,岸线曲折D.水道漫长,流冰众多2.图中时令河发生断流的时段最可能在()A.2~3月B.6~7月C.9~10月D.12~次年1月4. 物种多样性可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物种数量的分布频率来衡量,常用物种丰富度表示,贺兰山东坡物种丰富度高于西坡。

下图为贺兰山部分区域及不同海拔段的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贺兰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特点是( )A .海拔2000m 左右物种丰富度最低B .整体呈单峰状,海拔1200m 处没有物种存在C .海拔1300m ~2000m 左右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较快D .海拔2700m ~3500m 左右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下降最快 2.贺兰山东坡物种丰富度高于西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海拔②气温③土壤④降水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3.推测闽宁镇的地理环境是( )A .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昼夜温差大B .地表植被树干多粗大,利于储水C .靠近黄河,水汽蒸发,降雨量大D .位于贺兰山东麓,风沙灾害多5. 人类发展指数(HDI)是指用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通过计算得出的一项综合指标,数值越大,HDI越高,是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K12】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K12】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3.环境问题的分布(1)全球性与区域性①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等。

②区域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事件等。

(2)城市与乡村城市:主要表现为乡村:主要表现为①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和(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②发展中国家:和都很严重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实质:问题2.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需求,而又不危及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持续发展是基础★(2)内涵经济持续发展是持续发展是目的(3)基本原则:原则、持续性原则、原则展”和环境保护,地区【课堂练习】读下图漫画,回答1~2题:1.本漫画反映的主题问题是()A.世界经济发展差距的“南北问题”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C.世界性水资源紧张问题D.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紧张问题2.造成漫画所反映的主题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资源的总量不足和时间分配上的不均匀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有过长期遭受殖民侵略的历史C.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对资源进行垄断D.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

“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管子》)。

两诗句都体现了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

据此回答3~4题:3.材料中两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天命决定一切B.人类主宰自然C.人定胜天D.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4.该思想形成于( )A.农业社会时期B.工业社会时期C.人类社会早期D.后工业化时期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以后,地球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据此完成5—6题。

5.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最强扰动,主要发生在()A.狩猎-采集时期 B.农业社会时期 C.工业社会时期 D.信息社会时期6.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类活动是()A.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B.沿海国家的填海造陆C.东北排干湿地,开垦荒地D.广西开辟梯田,发展茶园读下面漫画《危险》,回答7~8题。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地理二共案+学案: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1学案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地理二共案+学案: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1学案

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学习目标:1、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学会分析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地区分布和产生的原因3、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概念、内涵、原则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重、难点:重点: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堂流程第一步:尝试练习1.分析下列所示的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观点据此回答(1)~(2)题(1)下列有关观点一、二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点一诞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B.观点一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C.观点二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D.观点二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2)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的思想的是 ( )A.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斩伐养长,不失其时第二步:考点扫描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第三步:填写并理解记忆知识点知识点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知识点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从环境中获取。

(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向环境的速度超过了的再生速度。

(2)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3.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知识点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的需求,而又不危的发展。

2.内涵错误!3.基本原则: 、持续性、第四步:变式训练例1、(2009·广东高考)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 600 mm之间。

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见图1。

材料2:见图2。

材料3:见图3。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_______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_______.(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A.植物种类增加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二学案: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二学案: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①原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
资源短缺:主要有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②表现
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环境污染
①原因: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②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课题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设计
教师
罗兆旭
授课
教师
时间
6月15日-6月21日
课 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从而认识到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极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的严重危害;
3、了解环境问题分布的地域差异;
4、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
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学生看书或学案回答问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易错易混知识.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探究,总结知识点。然后小组代表演示成果。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2.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与表现
(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3。环境问题的分布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实质:问题
2。可持续发展
(1)概念:既满足需求,而又不危及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持续发展是基础
★(2)内涵 经济持续发展是
持续发展是目的
(3)基本原则:原则、持续性原则、原则
重点变式,拓展延伸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时间
平均温差(℃)
1月
5 2
4月
5.8
7月
5.4

6.0
全年
5.5
6. 关于我国城市化说法正确 是( )
A. 1995年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 2000年后发展速度先慢后快
C. 2024年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D. 2024年以后城市人口削减
7. 表中数据可能反映出的城市化问题是( )
A. 大气污染B. 交通拥堵C. 城市洪涝D. 热岛效应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考生留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晰。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案】6. C 7. D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199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低,且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不行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错误;图中显示,2000年后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较快,增长速度变更不大,不具有先慢后快的特征,B错误;图中显示,2024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达60%以上,增长速度较快,城市规模扩大,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正确;图中显示,2024年以后我国城市人口比重接着上升,城市人口则接着增加,D错误。故选C。
下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以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③地转一周的时间是( )

[配套k12学习]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配套k12学习]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教具
学案、PPT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激趣导入】
【教学目标】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和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①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学生看书 或学案回答问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易错易混知识。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探究,总结知识点。然后小组代表演示成果。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
教学过 程设计
师生活动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②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
★3.城市主要功能区
(1)住宅区
(2)商业区——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场所
(3)工业区———城 市内部工业相互集聚而形成的
位置:不断向市区外缘 移动,(为了降低,保护);趋于沿分布。(因工业生产中有大量产品需运输,这就决定了工业企业必然寻 求近河流、近铁路、近公路的低平地带分布)
C.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部位
D.低级住宅区一般布置在内城和工业区
重点变式,拓展延伸
主动 实践,感悟方法
快速反馈,教学反思
限时独立,互批自改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课题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课型
新授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常见城市用地类型、城市地域结构类型;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学案:13地球的运动.docx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学案:13地球的运动.docx

1. 3《地球的运动》一、地球概论(一)、地球基础知识1、形状:两极稍扁,中间略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2、平均半径:6371千米3、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4、地轴:地球的旋转轴(地轴北端延长指向北极星附近)5、两极:地轴两端同地球表而的交点(北极N,南极S)6、北极星规律「在北半球任意纬度处看北极星的仰角=当地纬度-北极上空:在正上方90° (南半球看不到)赤道上空:0° (地平线)(二)经线、经度、纬线、纬度1、经线、纬线.2、经度、纬度(三)、球面上两点间距离和方向的计算1、同一纬线和同一经线上的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①纬度相差:同经线的两点间距离=纬度差X111千米②经度相差:同纬线的两点间距离=经度差X 111千米Xcosa (ci为此纬线的纬度)2、球面两点间最短航线的方向的判断①两地所在经线是相对的两条经线时,最短航程为过两极点(三种情况)下半夜子夜 0:00日出上半夜日落.② 两地所在经线不是相对的两条经线时,最短航程为过此两点间大圆的劣弧。

【例1】如图1.从A 到B 再到C,方向是 ______________3、利用经度判断东西方向① 两点同是东经度时,度数大的在东,度数小的在西 ② 两点同是西经度时,度数大的在西,度数小的在东 ③ 一个东经度,一个西经度时两地经度和小于180时,则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 两地经度和大于180时,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 两地经度和为180时,可东可西【例2]从甲地(70°N, 80°E)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 、一直向正东方向走B 、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C 、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D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北南二、地球的自转(①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运动1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自转360°)为真正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转360°59 )以太阳为参照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均相等,为 _________ /小时⑤速度」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两极为零赤道最大为 ________ 千米/小时<南北纬60°处为 _________ 千米/小时 南北纬30°处为 _________ 千米/小时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①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而向太阳的一侧为昼,背向太阳的一侧为夜。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人教版地理必修二6.1人地关系思想演变 教案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人教版地理必修二6.1人地关系思想演变 教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课题 6.1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设计教师 刘文勇授课教师时间第 周 月 日课 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 目标1、 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学会分析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地区分布和产生的原因3、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概念、内涵、原则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重点 难点 重点: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法教具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材 处 理师 生 活 动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一步:尝试练习尝试练习学案上的试题第二步:考点扫描:考点一: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考点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考点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三步:写学案记知识点知识点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历史阶段人类活动特点人地关系特点采集渔猎时代、为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因生产力水平且发展缓慢,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关系农业文明时期人口迅速,大规模开发利用、等资源人类与环境的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人地关系开始不协调工业革命以来突飞猛进,人类攫取的能力空前提高人类试图成为,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迅速激化先学后教,先试后导(3分钟)目标定向(1分钟)学生说出考点教师补充第一课时主要以记忆知识点为主,学生限时记忆,然后马上验收默写考试,随便考几个知识点,全班默写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知识点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从环境中获取。

(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向环境的速度超过了的再生速度。

(2)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

第四步:变式训练例1、作为变式训练题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设置相关问题,自己铺设道路,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让学生学会图文转换。

第五步:解惑答疑该环节为学生讨论探究本节课知识点和变式训练以及尝试训练的习题,通过生生互动,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动态,对记忆和理解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及时的讲解和点评变式拓展,感悟实践,质疑互动(15分钟)合作探究,视导讨论,穿插巩固(3分钟)总结升华,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题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从而认识到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极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的严重危害;
3、了解环境问题分布的地域差异;
4、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
5、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重点
难点重点: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概念、内涵、原则。

难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和分布。

教法三维立体互动教学模式教具学案、PPT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师生活动
【激趣导入】
【教学目标】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历史时期人地关系
采集渔猎时代依赖于崇拜自然:两者之间保持原始的
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两者之间对抗性增强,人类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但已有了科学的萌芽
工业革命以来征服自然:人类师徒主宰自然,两者全面呈现,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学生看书或学案回答问题。

教师举出实例讲解易错易混知识。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
(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要排放到环境中。

(3)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

探究,总结知识点。

然后小组代表演示成果。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2.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与表现
(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①原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
资源短缺:主要有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②表现
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环境污染
①原因: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②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
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3.环境问题的分布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实质:问题
2.可持续发展
(1)概念:既满足需求,而又不危及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持续发展是基础
★(2)内涵经济持续发展是
持续发展是目的
(3)基本原则:原则、持续性原则、原则重点变式,拓展延伸主动实践,感悟方法
快速反馈,教学反思限时独立,互批自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