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吴

合集下载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TDM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患者的药物浓度在治疗窗口内,即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通过监测药物浓度,医生可以调整给药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TDM通常需要在患者经历一定时间的药物治疗后进行。

医生会收集患者的血液、尿液或其他适当的样本,并使用特定的分析方法来测量药物的浓度。

根据测量结果,医生可以评估药物在患者体内的代谢和清除速率,从而了解药物的剂量是否需要调整。

根据TDM的测量结果,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例如,如果药物浓度过低,医生可能会增加剂量或缩短给药间隔;如果药物浓度过高,医生可能会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这种个体化的给药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并尽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TDM在许多药物治疗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抗癫痫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的浓度与疗效相关,TDM可以帮助医生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样,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在治疗艾滋病毒感染方面也可以通过TDM进行监测和调整。

TDM在临床实践中有一些限制。

首先,TDM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分析方法,这可能会增加治疗成本。

此外,TDM只能提供静态的药物浓度信息,不能反映动态的药物代谢和清除过程。

而且,药物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TDM的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总的来说,TDM是一种帮助医生优化给药方案的重要工具。

通过监测患者的药物浓度,医生可以个体化地调整剂量,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随着技术和研究的进展,TDM有望在临床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治疗药物监测与合理用药

治疗药物监测与合理用药

治疗药物监测与合理用药一.何为治疗药物监测?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简称TDM)是最近二十多年来在治疗医学领域内崛起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其目的是通过测定血液中或其它体液中药物的浓度并利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和公司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以提高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同时也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二.开展TDM有何意义?给药方案个体化是临床药理学的重要原则之一,TDM的开展已开始越来越多地改变着基本上按常规剂量用药的传统做法。

有些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有可能根据临床观察的或生物化学的指标判断药物的效应,但还有很多药物仍缺乏衡量药物效应的客观指标。

血药浓度测定能向临床提供判断药物效应的另一个客观指标。

现已公认,许多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相关的程度明显地大于与药物剂量相关的程度,因此有可能利用血药浓度来调整给药剂量,以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使医生在用药时能够“心中有数”,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用药(包括加量、减量、换药、加药、停药等)的盲目性。

TDM的开展不仅在提高医疗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带动和促进了一些相关学科的发展和提高。

TDM是临床治疗学中极为活跃并有广泛发展前景的新领域,深受临床医学、临床药理学和临床化学界的重视,已经作了很多有关体液药浓度测定的方法学、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成果;同时也促使遗传药理学和受体药理学有了新的发展。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要,测定体液药浓度的仪器和试剂的生产和研制发展迅速。

为适应临床药代动力学的发展和调整给药方案的需要,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因此,TDM被认为是近年来现代医学中一个很大的进展。

三.TDM的历史及我国的现状早在1927年Wuth就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建立了为精神病患者测血清内溴化物浓度的试验,但治疗药物监测的兴起还是近二十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药物的出现使得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然而,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仅与药物的种类、剂量等因素有关,也与药物的监测与给药方案密不可分。

正确的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的疗效,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效率。

治疗药物监测治疗药物监测是指在给药过程中对患者接受治疗药物的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

药物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常见的治疗药物监测指标包括: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是指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

在治疗药物中,血药浓度通常与疗效和治疗的安全有关。

因此,监测血药浓度有助于评估药物的疗效和确定药物的剂量。

肝功能指标治疗过程中,药物会经过肝脏进行代谢。

因此,监测肝功能指标有助于评估肝脏的代谢能力和药物的代谢情况。

常见的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GGT、ALP 等。

肾功能指标肾功能的好坏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排泄速度。

因此,在治疗药物中,监测肾功能指标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避免药物在肾功能不好的情况下积累,导致药物副作用。

治疗药物给药方案治疗药物给药方案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特点制定的用药计划,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等。

正确的治疗药物给药方案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种类用药方案中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药物的种类。

针对不同的疾病和患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的疗效、药物安全性、代谢特点等多种因素。

剂量药物剂量是用药方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药物剂量不仅与药物治疗效果有关,还与药物的毒性、药代动力学、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因此,制定用药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最佳的药物剂量。

给药途径药物的给药途径也是制定用药方案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常见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注射、静脉注射、贴敷、吸入等多种方式。

3 治疗药物监测 ( TDM )与给药方案

3 治疗药物监测 ( TDM )与给药方案

a. 病人是否使用了适用其病症的最佳药物? b. 药效是否不易判断? c. 血药浓度与药效间的关系是否适用于病情? d. 药物对于此类病症的有效范围是否很窄?
e. 药动学参数是否因病人内在的变异或其它 干扰因素而不可预测? f. 疗程长短是否能使病人在治疗期间受益于 TDM? g. 血药浓度测定的结果是否会显著改变临床 决策并提供更多的信息?
举例:

如保泰松的抗炎有效剂量在兔与人分别为 300mg/kg及10mg/kg,相差达几十倍,但有 效血浓度都在10—20μg/ml之间。而剂量与血 药浓度之间的相关较差。


有研究报道,42例癫痫病人服用苯妥英钠, 每日剂量均为300mg时测得血清苯妥英钠浓 度相差很大。 在 有 效 范 围 内 (10 ~ 20μg / m1) 的 仅 11 例 (26.2%),低于10μg/m1的23例(54.8%), 高于20μg/ml的8 例(19%),其中有三例 超过30μg/ml。
第三章 治疗药物监测 ( TDM ) 与给药方案
第一节 治疗药物监测
一、 概述 治疗药物监测 therapeutic drug mornitoring,TDM 又称为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clinical pharmacokinetic mornitoring,CPM)。
TDM的定义

定义:通过灵敏可靠的方法,检测病人血液或其 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取有关药动学参数,应 用药代动力学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案的制 定和调整,以及药物中毒的诊断和治疗,以保证 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TDM的使用,使临床医生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时 候,能通过监测血药浓度知道为什么患者在特定 药物剂量治疗下反应不佳,或者即便给予标准药 物治疗剂量仍然出现药物副作用。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个体化模拟题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个体化模拟题

[模拟]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个体化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

第1题: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是A.生理因素、病理因素和环境因素B.生理因素、病理因素和药物因素C.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和环境因素D.病理因素、药物因素和生活因素E.生活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2题:影响血药浓度的生理因素是A.年龄、性别、肥胖、其他B.年龄,性别、肥胖、遗传和其他C.年龄、性别、肥胖、生活环境D.年龄、性别、遗传、生物因素E.年龄、性别、遗传、环境因素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3题:影响血药浓度的生理因素是A.年龄、性别、生活因素、饮食状况B.年龄、性别、遗传、生活因素C.年龄、性别、肥胖、生活因素D.年龄、性别、肥胖、遗传和其他E.年龄、性别、肥胖、环境因素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题:下列哪一个是不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的药物A.地高辛B.茶碱C.卡马西平D.甲氨蝶呤E.雷尼替丁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5题:关于生物半衰期(t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每经过一个t1/2,体内消除同样的药量B.是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C.与消除速度常数K之间的关系为t1/2=0.693/KD.可用来衡量药物消除速度的快慢E.t1/2越大,表明药物代谢、排泄越慢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6题:药物动力学的重要参数是A.吸收速率常数、消除速率常数、吸收分数、表观分布容积和半衰期B.吸收速率常数、消除速率常数、吸收分数和生物利用度C.吸收速率常数、消除速率常数、表观分布容积和生物利用度D.吸收速率常数、消除速率常数、生物半衰期和血药浓度E.消除速率常数、吸收分数、生物半衰期和血药浓度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7题:药动学相互作用是指A.药物的吸收、排泄为其他药物所改变B.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为其他药物所改变C.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为其他药物所改变D.药物的吸收为其他药物所改变E.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为其他药物所改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8题:进行药物监测的条件不包括A.TDM实验室B.测定和数据处理所需的仪器设备C.有一批能建立测定方法并解释测定结果的专门人才D.领导的重视与支持E.百级洁净间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9题:影响血药浓度的药物因素是A.制剂因素和肝肾功能B.药物相互作用和肝肾功能C.制剂因素和药物的相互作用D.生理疾患和药物规格E.遗传、肾功能损害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10题:个体化给药是A.针对各方面的情况制定给药方案B.针对症状的情况制定给药方案C.针对患者个体的特点制定给药方案D.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量身制定的给药方案E.根据每个病人制定给药方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11题:治疗药物监测工作是A.应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血液中药物浓度,再根据药物动力学理论拟合成各种数学模型从而掌握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B.应用一切办法掌握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C.根据药物动力学的理论拟合成各种数据模型,从而掌握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应用物理化学分析方法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E.应用物理方法,根据相关理论拟合成数学模型,从而掌握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2题:个体化给药的步骤是A.明确诊断→药物给药途径→给药→测血药浓度B.明确论断→选择给药途径→给药方案→给药→观察临床结果→修改给药方案→给药C.明确诊断→制定给药方案→给药→测血药浓度→修订给药方案→给药D.明确诊断→选药→给药→观察临床结果→测血药浓度→修订给药方案→给药E.明确诊断→选择适当药物及给药途径→确定初始给药方案→给药→{观察临床结果测血药浓度}→处理数据求出动力学参数、制定调整后给药方案→给药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13题:药物对不同种属的动物所表现的特点是A.有效剂量差异很大,但产生相同的药理作用时的血药浓度却极为相近B.有效剂量差异不大,但产生相同的药理作用时的血药浓度却不相近C.有效剂量差异很小,而产生的药理作用不同D.用药剂量相同产生相同的药理作用E.用药剂量相同血药浓度极为相似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4题: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A.分光光度法B.气相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免疫学方法E.容量分析法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15题:个体化给药是A.针对患者个体的绐药方案B.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量身订制的给药方案C.根据每个病人制定给药方案D.针对症状制定的给药方案E.针对方方面面的情况制定的给药方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6题:个体化给药步骤是A.明确诊断一选择适当药物及给药途径→确定初始给药方案→给药··············→处理数据,求出动力学参数,制定调整后的给药方案B.明确诊断→选药及给药途径→给药→观察临床结果→修改给药方案→→↑C.明确诊断→选药及给药途径→给药→测血药浓度D.明确诊断→选药及给药途径→给药→观察临床结果→测血药浓度一修改方案→给药E.明确诊断→制定给药方案→给药→测血药浓度→修订给药方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7题:药效学相互作用是A.一个药物直接改变另一个药物分子的作用B.一个药物直接改变另一个药物细胞的作用C.一个药物直接改变另一个药物生理的作用D.一个药物直接改变另一个药物分子、细胞和生理的作用E.一个药物直接改变另一个药物理化性质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18题: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工作是A.应用一切办法来掌握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B.应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再根据药物动力学的理论拟合成各种数学模型,从而掌握药物在体内浓度变化的规律C.应用物理办法,根据药物动力学的理论拟合成数学模型,从而掌握药物在体内浓度变化的规律D.根据相关的理论来拟合成数学模型,从而掌握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E.应用物理化学分析方法来测定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9题:药物动力学的主要参数包括A.吸收速率常数、吸收分数、生物半衰期B.消除速率常数、吸收分数、生物半衰期、表现分布容积C.消除速率常数、吸收分数、生物半衰期、吸收速率常数D.消除速率常数、表现分布容积、生物半衰期E.吸收速率常数、消除速率常数、吸收分数、表现分布容积和生物半衰期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20题:药物对不同种属的动物所表现的特点是A.有效剂量差异很大B.产生相同的药理作用C.血药浓度极为相似D.有效剂量差异很大,但产生相同的药理作用时的血药浓度却极为相近E.有效剂量差异不大,而产生相同药理作用时的血药浓度却不相近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1题:药物治疗作用的强弱与维持时间的长短、理论上取决于A.受体部位活性药物的浓度B.受体部位药物的浓度C.受体部位活性成分的浓度D.血浆中药物浓度E.血液中药物浓度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2题:影响血药浓度的药物因素是A.肝功能损害B.制剂因素和药物的相互作用C.制剂因素D.药物的相互作用E.胃肠疾患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23题:下列关于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常男性较女性对药物敏感,如利眠宁在女性消除较男性慢B.不同民族是影响因素之一C.对肥胖者脂溶性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增大D.对肥胖者,脂溶性药物的t1/2延长E.胃肠功能的改变可影响F值(吸收分数)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4题:药物治疗作用的强弱与维持时间的长短,理论上取决于A.血液中的药物浓度B.血浆中的药物浓度C.受体部位活性成分的浓度D.受体部位药物浓度E.受体部位活性药物浓度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25题:药效学相互作用是指A.一个药物直接改变另一个药物生理的作用B.一个药物直接改变另一个药物分子的作用C.一个药物直接改变另一个药物分子、细胞和生理的作用D.一个药物直接改变另一个药物细胞的作用E.一个药物直接改变另一个药物的活性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6题:对于同一种药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属的动物有效剂量相同B.不同种属的动物产生相同药理作用的血药浓度相近C.同一种属的动物有效剂量差异极大D.同一种属的动物产生相同药理作用的血药浓度相差极大E.不同种属的动物的有效剂量与产生相同药理作用的血药浓度均相差极大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27题:不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情况为A.长期用药B.生活因素有所改变C.合并用药时D.特殊人群用药时E.医生对该药物药动学特征不了解时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28题: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是A.生理因素B.病理因素C.生产因素,病理因素和药物因素D.药物因素E.精神因素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9题:药物相互作用是指A.药物的分布和代谢为机体状况所改变B.药物的吸收和分布为心肺功能所改变C.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为肝肾功能所改变D.药物的吸收和排泄为肝肾功官晰改变E.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为其他药物所改变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治疗药物监测

治疗药物监测

实施TDM的必备条件
确切的量效关系,即血药浓度与临床效果 (疗效或不良反应)有良好相关性;
明确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治疗窗); 灵敏可靠,质量可控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要有明确的监测目的。
目前临床常规实施TDM的主要药物
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CsA)、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等;
借鉴文献方法,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待测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体内处置过程 生物介质和预期的浓度范围 实验室具备的条件,能够使用的仪器设备
优先选择色谱法
建立色谱法应考虑的内容
色谱条件的选择
色谱柱类型 常用C18柱 流动相的组成及流速 检测波长 柱温
样品处理方法
萃取、沉淀
建立一种有效方法的基本原则
生物样本定量分析常用方法
色谱法 可完成90%药物的浓度分析
HPLC,LC-MS,LC-MS/MS,GC,GC-MS
免疫学方法 主要用于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
放免法(RIA)、酶免法(EMIT,ELISA, CMIA)、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
微生物学方法 主要用于抗菌药物监测
生物样本测定方法的选择
Commonly the measurement is in a biologic matrix of a prescribed xenobiotic, but it may also be of an endogenous compound prescribed as replacement therapy in an individual who is physiologically or pathologically deficient in that compound
a posteriori TDM:

治疗药物的监测与给药方案

治疗药物的监测与给药方案

给药方案设计与调整
临床给药方案,在根据病情和适应证选定
最佳药物之后,通常指确定药物的剂型、给药 途径、剂量、给药间隔与给药时间、疗程等。
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首先必须明确两点: (1)目标血药浓度范围 (2)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给药方案的设计
维持量和负荷量 反复用药时,在体内药物积蓄达到稳
态浓度后,摄入量等于消除量,此时摄入 量既为维持量(DM) 。
扑米酮在体内转化为苯巴比妥与苯乙 基二酰胺,临床测定苯巴比妥浓度更有意 义。
目前可监测的活性代谢物有
胺碘酮与N-脱乙基胺碘酮、奎尼丁与3羟基奎尼丁、扑米酮与苯巴比妥、普鲁 卡因胺与NAPA,普萘洛尔与4-羟基普萘 洛尔等。
对映体的监测
药物对映体是指分子结构中一个或 一个以上手性因素的化合物,手性药物 中对映体间药效学差异非常复杂。某些 药物监测对映体浓度更有效。
(4) 肝、肾、心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或衰竭的病人,使用经肝代谢的药 物(利多卡因、茶碱等)消除变慢。
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病人,使用经肾排泄的药 物(氨基苷类抗生素等)排泄减少。
心功能不全或衰竭的病人,心输出量减 少,使肝、肾血流量减少致使药物(利 多卡因等)消除变慢。
在这些情况下常需通过测定血药浓度进 而对剂量进行反馈调整。
2.半衰期中等(6~12h)的药物,主要 考虑的是治疗指数和给药是否方便。治 疗指数高的药物,给药间隔通常与半衰 期相当,负荷剂量大约为维持剂量的2倍; 治疗指数低的药物,则要求加大给药频 率并减少维持剂量,以减少给药间隔期 间的血药浓度波动。
决定是否进行TDM的原则
❖ 病人是否使用了适用其病症的最佳药物? ❖ 药效是否不易判断? ❖ 血药浓度与药效间的关系是否适用于病情? ❖ 药物对于此类病症的有效范围是否很窄? ❖ 药动学参数是否因病人内在的变异或其它干扰因

治疗药物监测的实施步骤

治疗药物监测的实施步骤

治疗药物监测的实施步骤导言治疗药物监测是对患者在接受特定治疗药物时的疗效、用药安全等方面进行监测和评估的过程。

这一步骤对于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减少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施治疗药物监测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原则,本文将介绍治疗药物监测的实施步骤,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进行治疗药物的监测工作。

步骤一:制定监测计划1.确定监测目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药物的特点,确定监测的具体目标,如疗效评估、副作用监测等。

2.确定监测时间点:根据治疗药物的作用和药物动力学的知识,确定监测的时间点,如服药后的特定时间点、周期性监测等。

3.确定监测方法:根据监测目标和现有的监测手段,确定监测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如实验室检测、临床评估等。

步骤二:收集基线数据1.收集患者个人信息: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以及用药情况等。

2.进行基础实验室检测:根据治疗药物的特点,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如常规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等。

步骤三:建立监测机制1.建立患者档案:将患者的相关信息和监测结果记录在患者档案中,便于随时查看和比较。

2.确定监测频率:根据治疗药物的特点和监测的需要,确定监测的频率,如每周、每月等。

3.分工合作:在治疗药物监测的过程中,多学科之间需要进行紧密的合作,明确各个人员的职责和协作方式。

步骤四:执行监测计划1.进行监测工作:按照预定的监测时间点和方法,进行监测工作,如实验室检测、临床评估等。

2.记录监测结果:将监测结果记录在患者档案中,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分析监测结果: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疗效和安全性,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步骤五: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1.根据监测结果评估疗效: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的疗效,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2.评估药物安全性: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发现并及时处理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步骤六:持续监测和调整1.持续监测:根据治疗的需要和患者的情况,持续进行治疗药物的监测工作,包括疗效评估和药物安全性监测等。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和如何给药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和如何给药




其次还推荐有效治疗方案。 如剂量大小、剂型、给药间隔、下一步 合适的抽血时间、预期的血药浓度范围 和治疗中有可能影响血清浓度的的病理 变化因素等 一般将其分为二类: 一类:只进行简单测定和报告测定值; 二类:除上面工作外,还帮助医生解释 结果和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


三、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的关系 一般而言,血药浓度直接关系药理效应 强弱,并与之成正比。



原形药物浓度 游离药物的监测 活性代谢产物 对映体的监测 3.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荧光偏振 免疫法,放射免疫法





六、关于血药浓度的解释 (一)重视病人资料的收集: 1 年龄 2 体重、身高; 3 合并用药; 4 剂量; 5 病史、用药史、诊断、肝肾功、血浆 蛋白含量; (二)应注意的问题: 血药浓度范围,病人依从性,其他疾病 影响,合并用药的影响,特殊病人群体。


二、TDM工作的开展: 1.TDM实验室建立 2.工作关系
病人 了 解 情 况 医生
提出请求
结果解释
实验室(测定、数据处理)
实验室工作关系图


3 实验室工作内容 血药浓度测定; 数据处理; 对结果的解释;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4 TDM的咨询服务 向临床提供合适的抽血时间、病人可接 受的的治疗浓度范围、影响所报告浓度 的病理因素、药代动力学参数和和测定 结果的精确度。
锂盐 茶碱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 氯霉素,万古霉素 甲氨喋呤 环孢素 水杨酸





五、常用的TDM方法 1.采血时间 单剂量给药,选择血药浓度平稳时取血 反复给药情况下应待血药浓度达稳态后 采血,多在下一次给药前进行; 用于设计给药方案时 当怀疑病人出现中毒反应或急救时,可 随时采血; 2.需测定的物质

2023年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个体化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个体化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个体化考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间隔用药时治疗药物检测的标本采集时间一般为()A.血药浓度达稳态后任一次用药后B.用药后的任意时间点C.血药浓度达稳态后任一次用药后的1个tι∕2时D.血药浓度达稳态后任一次用药前E,停药以后2.关于血药浓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着血药浓度的变化,药物的药理作用有时会发生变化B.随着血药浓度的变化,中毒症状会发生变化C.血药浓度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指标D.通过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可以计算药动学参数E.血药浓度与表观分布容积成正比3.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目的是()A.发现新的药物靶点B.评价或确定给药方案,使给药个体化C.发现新的药物代谢产物D.监测药物的排泄途径E.评价监测手段是否科学4.TDM测血药浓度的主要依据是因为血药浓度()A.高于靶器官药物浓度B.低于靶器官药物浓度C.与靶器官药物浓度一致D.与靶器官药物浓度动态平衡、具有相关性E.用药后浓度维持不变5.关于采血样时间和采样方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多剂量服药达稳态前采血样B.多剂量服药达稳态后采血样C.口服给药在消除相采血样D.评价疗效时取谷值浓度E.评价毒性时取峰值浓度6.治疗窗是指()A.低于最小有效浓度B.高于最小有效浓度C,低于最小中毒浓度D.高于最小中毒浓度E.最小有效浓度与最小中毒浓度之间的范围7.等间隔多剂量给药,达到稳态浓度需经过几个半衰期()A.1~3个B.2~4个C.3-5个D.4~6个E.7-8个8.个体化给药的给药间隔都应()A.等于药物的消除半衰期B.小于药物的消除半衰期C.大于药物的消除半衰期D.等于药物消除半衰期的2倍E.以上都不对9.延长给药间隔()A.峰浓度降低,血药浓度波动范围变小B.峰浓度降低,血药浓度波动范围变大C.峰浓度不变,血药浓度波动范围变小D.峰浓度不变,血药浓度波动范围变大E.对血药浓度没有影响10.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A.实测血药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内,临床有效,不需调整给药方案B.实测血药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内,临床无效,不需调整给药方案C.实测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浓度,疗效不佳,需调整给药方案D.实测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浓度,临床有效,暂不需调整给药方案E.实测血药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出现毒副作用,需调整给药方案(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不是治疗药物监测适应范围的为()A.病人肾功能损害,且使用的药物及活性代谢物由肾排泄B.患肝病而使用药物及活性代谢物主要在肝脏代谢C.胃肠道功能不良的病人肌注某些药物D.合并用药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E.虽长期使用某药物,但病人顺应性好2.需进行常规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是()A.阿托品B.地高辛C.硝酸异山梨酯D.丙戊酸钠E,阿米卡星3.下列不需常规监测的药物是()A.阿米卡星B.依那普利C.万古霉素D.洛伐他汀E.茶碱4.属于治疗药物监测适应范围的是()A.个体间药动学差异大的药物B.半衰期长的药物C.治疗指数窄、毒性反应强的药物D.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时症状类似,而临床又不能明确辨别E.合并用药有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5.列入常规监测的药物有()A.青霉素B.茶碱C.地高辛D.维生素CE.环抱素A(三)填空题1.运用现代分析手段测定给药后药物在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浓度,用以评价或确定给药方案,使给药个体化。

2章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治疗药物监测 ( TDM )与给药方案

2章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治疗药物监测 ( TDM )与给药方案

临床药动学研究内容
研究领域涉及生物等效性与生物利用度、药物 的系统药动学、疾病以及特殊人群对药物体内 过程的影响、药物相互作用、血药浓度监测、 生理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等)对药 物体内过程的影响等。 意义:该学科对新药设计、改进药物剂型、设 计合理的给药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 性以及评价药物相互作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 *气体和挥发性药物(全麻药)直接进入肺泡,吸 收迅速 *肺泡表面积大(100-200m2) *血流量大(肺毛细血管面积80m2 ) (4)从皮肤和黏膜吸收/局部用药
皮肤、眼、鼻、咽喉、阴道给药
除静脉给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外, 其他血管外给药途径都需要吸收。 常用给药途径吸收快慢顺序依次为:
(二)分布(distribution):
药物吸收后,通过各种生理屏障随血液循环被 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多数药物的分布过程属被动转运, 少数药物为主动转运。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1)与血浆蛋白结合 (2)局部器官血流量 (3)组织的亲合力 (4)体液的PH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5)体内屏障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能使肝药酶合成减少或活性下降的药物。 药物代谢的抑制常与抑制剂的血药浓度有关。
常用的药酶诱导剂及受影响的药物
诱导剂 巴比妥类 受 影 响 的 药 物 巴比妥类、氯霉素、氯丙嗪、可的松、香豆素 类、洋地黄毒苷、地高辛、阿霉素、雌二醇、 格鲁米特、保泰松、苯妥英、奎宁、睾酮 安替比林、华法林 华法林 氨基比林、可的松、地高辛 可的松、地塞米松、地高辛、茶碱 香豆素类、地高辛、糖皮质激素类、美沙酮、 美托洛尔、口服避孕药、普萘洛尔、奎尼丁
是指药物原形或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 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转运过程。

治疗药物监测和精准用药实施答案-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治疗药物监测和精准用药实施答案-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治疗药物监测和精准用药实施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开展药物监测主要的目的是(A)A.对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的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从而获得最佳治疗剂量,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B.处理不良反应C.进行新药药动学参数计算D.进行药效学的探讨E.评价新药的安全性2.下面哪个药物不是目前临床常须进行TDM的药物(D)A.地高辛B.丙咪嗪C.氨茶碱D.普罗帕酮E.丙戊酸钠3.下面哪个测定方法不是供临床血药浓度测定的方法(D)A.高效液相色谱法B.气相色谱法C.荧光偏振免疫法D.质谱法E.放射免疫法4.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物是(B)A.苯巴比妥肌注B.地西泮静注C.苯妥英钠D.卡马西平E.丙戊酸钠5.地高辛药物浓度超过多少应考虑是否药物中毒(C)A.1.0ng/mlB.1.5ng/mlC.2.0ng/mlD.3.0ng/mlE.2.5ng/ml6.地高辛与钙剂联用时应间隔(),以防产生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反应。

(C)A.>2hB.>4hC.>6hD.<2hE.<4h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他汀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ABCD)A.胃肠道不适B.头痛C.视觉模糊D.味觉障碍E.干咳2.下列哪些药物应用合理的是(ABCD)A.硝酸甘油与普萘洛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B.硝苯地平与普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C.维拉帕米与地尔硫卓治疗变异型心绞痛D.普萘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E.硝酸干预与硝苯地平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在治疗剂量下,地高辛的作用有(ABCDE)A.加强心肌收缩力B.减慢心率C.降低自律性D.减慢传导E.缩短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4.卡马西平可诱导肝药酶,增强()的代谢。

(ABC)A.丙戊酸钠B.苯妥英钠C.乙琥胺D.红霉素E.青霉素。

药剂科三基模拟习题(附答案)

药剂科三基模拟习题(附答案)

药剂科三基模拟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A、6种药品B、3种药品C、5种药品D、2种药品E、4种药品正确答案:C2.易引起低血钾的利尿药是A、氢氯噻嗪B、氨苯蝶啶C、螺内酯D、阿米洛利E、山梨醇正确答案:A3.除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使用的范围仅限于A、医疗机构内B、二级医院内C、三级医院内D、一级以上医院内E、二级以上医院内正确答案:A4.使激动剂的最大效应降低的是A、部分激动剂B、拮抗剂C、竞争性拮抗剂D、非竞争性拮抗剂E、激动剂正确答案:D5.急性硫化氢中毒解救,哪项是错误的?A、眼部受刺激应立即用温水或2%小苏打水洗眼,再用4%硼酸水洗眼。

B、洗眼完滴入无菌橄榄油,再应用抗生素眼药水、醋酸可的松滴眼液滴眼,两者同时应用,每日滴4次以上C、对窒息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吸氧对症处理D、注意防治并发症,如肺水肿、脑水肿E、不需使用抗生素正确答案:E6.下列降压药最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是()A、氢氯噻嗪B、可乐定C、胍乙啶D、利血平E、甲基多正确答案:C7.治疗晕动病可选用A、尼扎替丁B、西咪替丁C、苯海拉明D、特非那定E、雷尼替丁正确答案:C8.地西泮抗焦虑的主要作用部位是A、下丘脑B、中脑网状结构C、边缘系统D、大脑皮层E、纹状体正确答案:C9.以下有关老年人药效学方面的改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等敏感性增加B、对β受体激动剂等少数药物的反应性降低C、个体差异很大D、药物的反应性增强E、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多正确答案:D10.感染中毒性休克应选用A、去甲肾上腺素B、盐酸肾上腺素C、酚妥拉明D、异丙肾上腺素E、多巴酚丁胺正确答案:C11.合理用药的临床用药管理阶段,药师关注的焦点是:A、给药过程的合理化B、给药剂量C、给药途径D、给药方式E、给药时间正确答案:A12.以下有关调配药品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仔细阅读处方,按照药品顺序逐一调配B、对贵重药品及麻醉药品等分别登记账卡C、药品配齐后,与处方逐条核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和用法D、同时调配类同的两张或两张以上的处方,以加快调配速度E、准确规范地书写标签,对需要特殊保存的药品加贴醒日的标签正确答案:D13.下列哪种情况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 )A、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B、适应证不适宜的C、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D、重复给药的E、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正确答案:A14.盐酸哌替啶是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处方限量是A、1日常用量B、1次常用量C、2次常用量D、2日常用量E、3次常用量正确答案:B15.国家对药品价格实行A、企业定价、企业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B、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企业调节价C、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D、企业定价、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E、政府定价、企业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正确答案:C16.下列关于噻嗪类利尿药的降压机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利尿作用,减少血容量而产生降压作用B、平滑肌细胞内的Na浓度降低,通过Na-Ca交换,使细胞内的Ca 浓度也降低C、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反应减弱D、通过利尿作用,使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而降压E、通过减少醛固酮的分泌来发挥利尿降压作用正确答案:E17.以下有关透皮吸收贴膜剂的叙述中,对患者最有指导性的是A、用于无毛发或是刮净毛发的皮肤B、贴膜剂效力已尽,马上更换一张新的贴膜剂以保持给药的连续性C、为使疗效最好、刺激最小,每次将贴膜剂贴于身体的不同部位D、一定要避开伤口E、选择不进行剧烈运动的部位,如胸或上臂正确答案:B18.下列几乎没有抗炎作用的药物是A、吲哚美辛B、保泰松C、乙酰水杨酸D、对乙酰氨基酚E、芬那酸正确答案:D19.以下哪项不是不合理用药产生的后果A、影响药物吸收利用B、产生药源性疾病C、延误疾病治疗D、浪费医药资源E、导致药物利用研究失败正确答案:E20.呋塞米的不良反应,除外A、耳毒性B、升高血糖C、高尿酸血症D、胃肠道反应E、水和电解质紊乱正确答案:B21.阿片类镇痛药镇痛作用的主要机制是A、激动中枢神经阿片受体B、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C、拮抗中枢神经阿片受体D、抑制环氧酶释放E、抑制缓激肽释放正确答案:A22.苯巴比妥显效慢的主要原因是A、脂溶性较小B、血浆蛋白结合率低C、体内再分布D、吸收不良E、肾排泄慢正确答案:A23.治疗药物监测的英文缩写A、GMPB、CPMC、TDMD、CMPE、LCP正确答案:C24.为广谱驱肠虫药的是A、哌嗪B、阿苯达唑C、乙胺嗪D、氯硝柳胺E、吡喹酮正确答案:B25.对癫痫大发作、小发作和精神运动发作都有效的药物是A、酰胺咪嗪B、苯妥英钠C、苯巴比妥D、乙琥胺E、丙戊酸钠正确答案:E26.患者,男性,20岁。

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药

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药

效应
湿
中毒 中毒 中毒
血药浓度的区域划分
(1) 两线 最低有效浓度(MEC) 最高耐受浓度(MTC)
(2)三区 无效区 治疗窗 中毒范围
(3)与治疗用药的关系
2.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
• 药物的体内过程:
用药部位→入血达到体循环→分布、代谢→排泄
• 决定血药浓度的根本因素: 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用药剂量和机体的处置 能力。
种人,强代谢者的血浆半衰期相当于白种人 的弱代谢者,为80小时,由此可以解释临床 上白种人应用地西泮的剂量大于中国人用量 的1倍以上。
• 慢乙酰化者:埃及和中东人为80%-90%,欧洲 人和北美高加索人为40%-70%,亚洲人为19%20%。
• 慢乙酰化者易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如:异烟肼 诱导的外周神经炎,肼屈嗪诱导的红斑狼疮,磺 胺类药物诱导的过敏反应。
• 结果解释是TDM关键,TDM意义的大小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果解释水平的高低。
• 影响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的因素很多,进行结果解 释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因素(年龄、性别、体重 、疾病状态)、实验室因素、临床治疗效果。
• 要重点考虑到药动学或药效学个体差异(老人, 儿童,用药剂量存在问题的患者,合并用药多的 患者,药物代谢异常的患者),药物相互作用等 。
红霉素可被胃酸分解 地高辛可被肠内细菌分解
⑴.药剂因素
②剂型、处方中的辅料和制剂的工艺过程导致 制剂间吸收率和吸收分数的变化,引起生物利 用度的变化。
⑵.机体方面的因素 Ⅰ.机体内部因素:
• ①生理: 性别、年龄、生理周期 新生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使血浆中苯妥英的
游离浓度高升,可达成人的2倍。 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对多种药物的代谢及消
色谱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主要经肝代谢消除(利 多卡因、茶碱等)或肾排泄(氨基甙类抗生素等)的 药物时,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


6.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时。
7 .长期用药的患者依从性差,不按医嘱用药,病情 需要时。 8 .各种原因引起的药效变化,如长期用药产生耐药 性;诱导或抑制肝药酶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或升高; 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
格鲁米特 甲丙氨酯
酰胺咪嗪
乙琥胺 利多卡因 去甲替林 茶 碱
3~8mg/L
30~50mL/l 1.5~4mg/L 50~140μ g/L 10~20mg/L 53~96mg/L
甲喹酮
奎尼丁 磺胺嘧啶 磺胺异噁唑 水杨酸盐 丙咪嗪
5mg/L
2~5mg/L 80~150mg/L 90~100mg/L 150~300mg/L 50~160μ g/L
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
在竞争性免疫结合过程中,参与反应的成份有 抗体、病人的抗原以及荧光素标记的抗原。荧 光素标记的抗原和病人的待测抗原(待测药物或 激素) 与抗体的结合位点竞争性结合。因此, 当病人的抗原浓度高时,荧光素标记的抗原与 抗体结合就少,荧光偏光度就少;反之荧光偏 光度就大。测定每个样本的偏振值, 利用标准 曲线,可以计算出待测样本中药物或激素的浓 度。
二 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
对大多药物而言,药理作用的强弱和持 续时间,与药物的受体部位的浓度呈正 比。
直接测定受体部位的浓度是一件很困难 的事,目前尚无法做到
通常我们只能测定血液中的药物浓度。 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与细胞外液及细胞内 液的药物浓度形成一个可逆的平衡。此 平衡遵守质量作用定律。 因此,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间接反映了药 物在受体部位的浓度。 药理作用与血药浓度相关性 强于与每日总剂量的相关性
e. 药动学参数是否因病人内在的变异或其 它干扰因素而不可预测? f. 疗程长短是否能使病人在治疗期间受益 于TDM? g. 血药浓度测定的结果是否会显著改变临 床决策并提供更多的信息? 如果上述问题都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则TDM 将是合理和有意义的。
四、TDM的实施方法
(一)TDM流程
申请 取样 测定
a:灵敏度、特异性、 重复性均佳 b:可对多种药物同时 检测
缺点:
a:技术要求高 b:预处理繁琐 c:通量不够
液质联用(LC-MS)——确定分子结构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手性药物
2.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RIA) 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 受体结合法(RBA) 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
了解患者情况,建立药历 根据信息,设计个体化方案 治疗方案调整
(二)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多数药物的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具有良 好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甚至持续到血 药浓度与毒副反应程度相关上。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therapeutic range) 通常是指最低有效浓度(minimum effect concentration,MEC)与最低中毒浓度 (minimum toxic concentration,MTC) 之间的血药浓度范围。
三 TDM的临床指征
在临床上,并不是所有的药物或在所有 的情况下都需要进行TDM。 血药浓度只是药效的间接指标。当药物 本身具有客观而简便的效应指标时,就 不必进行血浓监测。 一个良好的临床指标总是优于血药浓度 监测。
下列情况不必测定血浓:
1.毒性低,不需要剂量个体化。
2 .有客观、简便的观察药物作用的指 标—一个良好的临床指标总是优于血药 浓度。 比如对抗高血压药而言,测量血压的
比如,一般人的茶碱有效浓度范围是10~ 20μg/ml,而有的老年患者的有效浓度仅 为4μg/ml,当其血浓度达到10.7μg/ml (一般人的MEC)时,却出现了茶碱中毒反 应。 这些现象表明,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之间 的相关可能因某些因素如衰老、疾病、合 并用药等而产生变异,致使有效浓度范围 在某个病人体内显著地不同于一般人。
仪器:美国雅培公司IMX全自动快速免疫 分析系统和TDX分析仪。
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
原理:系统光源(卤钨灯) 发出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随机的空间
方向。位于光源前面的干涉滤光片, 只允许蓝光(481 - 489nm) 通 过, 这部分蓝光经过一个液晶偏振器,产生平面偏振蓝光。平面偏 振蓝光激发荧光素,并使之跃迁到激发态, 激发态荧光素瞬间释放 能量,发射出单一平面的偏振荧光
为了避免死搬硬套有效浓度所造成的治 疗失误,近年来有人提出目标浓度的概 念。 与有效浓度范围不同,目标浓度无绝对 的上下限也不是大量数据的统计结果, 而是根据具体病情和药物治疗的目标效 应为具体病人设定的血药浓度目标值。
TDM的临床意义
使给药方案个体化 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中毒 进行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 探讨新药的给药方案 节省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 降低治疗费用 避免法律纠纷
药物体内过程与血液中的药物的关系
一些药物的安全有效血清药物浓度范围
名称 洋地黄毒甙 地高辛 苯妥英钠 扑米酮 苯巴比妥 浓度范围 14~30μ g/L 0.9~2μ g/L 10~20mg/L 10~20mg/L 10~20mg/L 名称 普鲁卡因胺 普萘洛尔 安 定 浓度范围 4~8mg/L 20~50μ g/L 0.5~2.5μ g/L 0.2mg/L 10mg/L
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
当荧光素同大的抗体分子结合时,它不能 自由地转动,且发出的绿光同蓝色激发光 在同一平面,偏振被保留下来。相反,若 荧光素没有同抗体结合,可以自由转动, 发出的绿光总是与蓝色激发光在不同的平 面,偏振便消失了。因此,在溶液中分子 的旋光偏振的程度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成正 比,与荧光素转动速度成反比。
1.原形药物浓度 2.游离药物浓度 3.活性代谢物 4.对映体的监测
(四)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光谱法 色谱法 免疫法
1.光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 优点:
a:设备简单 b:费用低廉
缺点:
a:操作繁琐 b:灵敏度低 c:专一性差
2.色谱法
薄层层析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优点:
变化是衡量药物疗效和调节剂量的最直接的指 标,同样,降糖药、利尿药等由相应的血糖、 尿量作为衡量药物疗效的指标。
二、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TDM

1 .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狭窄的药物,如强心苷类、锂 盐等。
2 .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较大的药物 ,如普萘洛尔 (20倍) 、普鲁卡因胺( 快慢乙酰化)等。 3 .药物的中毒反应与自身疾病状态难以区别的药物, 如苯妥英钠、普鲁卡因胺等。 4 .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如苯妥英钠、 水杨酸、茶碱等。
β 受体阻断剂 平喘药 抗抑郁药 抗躁狂症药 免疫抑制药 抗生素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奎尼丁等
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氨茶碱 丙米嗪、地昔帕明、阿米替林、多虑平等 碳酸锂 环孢素A 氨基甙类、万古霉素、氯霉素等
抗恶性肿瘤药
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阿霉素等
TDM的临床指征
在决定 T DM前应当明确的有关 TDM临床 指征的一般性原则: a. 病人是否使用了适用其病症的最佳药物? b. 药效是否不易判断? c. 血药浓度与药效间的关系是否适用于病 情? d. 药物对于此类病症的有效范围是否很窄?
前者常被误认为是药物无效(或选择不当), 后者则被认为是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太 差,因此放弃使用,甚至最终有可能认 为该例心律失常难以治疗。而实际上, 患者的心脏却可能一直未能处于有效的 药物浓度控制之下。
多年来,国内外以充分肯定TDM对药物 治疗的指导与评价作用: 例如,通过TDM和个体给药方案,使癫痫 发作的控制率从47%:提高到74%。 在TDM之前,老年心衰患者使用地高辛时, 中毒率达44%,经TDM及给药方案调整后; 中毒率控制在5%以下。
第三章 治疗药物监测 ( TDM ) 与给药方案
吴小玲
第一节 治疗药物监测
一、 概述 治疗药物监测 therapeutic drug mornitoring,TDM 又称为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clinical pharmacokinetic mornitoring, CPM)。
TDM的定义
定义:通过灵敏可靠的方法,检测病人血液或 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取有关药动学参数, 应用药代动力学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案 的制定和调整,以及药物中毒的诊断和治疗, 以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TDM的使用,使临床医生第一次在给予患 者药物治疗的时候,能通过监测血药浓度知道 为什么患者在特定药物剂量治疗下反应不佳, 或者即便给予标准药物治疗剂量仍然出现药物 副作用。
只有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 出给药方案(个体化给药方案),才可 能使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在没有TDM技术以前,很难做到个体化 给药。因为临床医生缺少判断药物在体 内状况的客观指标,也就无从找出上述 因素中是哪些在起作用。
举例:
抗心律失常药普鲁卡因胺,其治疗浓度 范围较窄,当过量时亦会引发心律失常, 仅靠临床观察,有时无法区别是剂量不 足未达到疗效还是过量引起的毒性反应, 难以确定安全有效的剂量。 按常规剂量给药时,对有些人而言可能 过低,导致治疗失败;而对另一些人而 言,则可能引起毒性反应。
甲苯磺丁脲
药物治疗中的误区
误区:认为药物剂量与其血药浓度之间成 线性相关:即如果药物剂量增加,其血 药浓度也会成线性比例的上升。所以如 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病人未出现相应的 药物反应,则应增加药物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平均剂量给药,其结果是 仅一些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另一些则未能达到 预期的疗效,而有一些则出现毒性反应。显然, 不同的患者对剂量的需求是不同的。 这一不同源于下列多种因素: ①个体差异。 ②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生物利用度。 ③疾病状况。 ④合并用药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等等。
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