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非公经济理论政策的创新与发展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南通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获奖项目的通知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南通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获奖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1.20•【字号】通政发[2009]87号•【施行日期】2009.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南通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获奖项目的通知(通政发〔2009〕8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两年来,我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投身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努力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应用对策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
根据《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相关规定,经南通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评审,并经社会公示,共评出2007~2008年度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获奖项目67项,现予公布。
希望获奖的社科工作者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成果,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全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广大社科工作者要深入实际,努力钻研,多出精品,发展和繁荣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为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和构建和谐南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南通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目录一等奖(共5项)1.《执政成本论》[著作]季建林(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时事出版社 2008年8月2.《转型与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南通》[著作]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中共南通市委党校课题组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3.《理性、权力与经济繁荣--奥尔森经济增长思想研究》[著作]姚震宇(南通大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4.《种子革命与社会变迁:20世纪30年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品种改良研究》[著作]蒋国宏(南通大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5.《教师研究的意蕴》[著作]柳夕浪(海安县教育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二等奖(共15项)1.《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著作]成云雷(南通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2.《从新农村到新国家》[著作]葛志华(南通市供销合作总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3.《和谐社会政府治理职能的让渡与回归》[论文]臧乃康(南通大学)理论探讨2007年第6期4.《世界本源--从黑洞到宇宙起源》[著作]XXX(中共海门市委宣传部)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5.《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非公经济理论政策的创新与发展》[论文] 江良高葛鸣珏(南通市工商联)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6.《总量均衡区间与总供给的“粘性”波动问题探析》[论文] 管怀鎏(南通大学)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7.《绿色建筑概论》[著作]胡学明葛家君编著(如东县建筑行业协会)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8.《鬼谷子集校集注》[著作]许富宏(南通大学)中华书局2008年12月9.《南通方言词典》[著作]陶国良主编陆仪副主编(通州区政协通州区十总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10.《南通市政协志》[著作]孙应杰主编陈鸿庆闻彬郭继荣副主编(南通市政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12月11.《庾信研究》[著作]吉定(南通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12.《东方乌托邦--近代南通》[著作]钱健(南通大学)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13.《“好教师”的诞生--教师社会化的个案研究》[论文] 赵卫菊(南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12辑14.《服装设计美学》[著作]管德明崔荣荣(南通职业大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1月15.《班主任工作艺术一百例--触及心灵的足音》[著作]李庾南(南通市启秀中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三等奖(共43项)1.《农村环境效益审计探讨》[论文]周薇薇刘正午(中共南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南通市审计局)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2.《实行大部门体制的时代背景、难点与对策分析》[论文]赵园园(中共南通市委党校)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4月3.《对改善民生的本质思考》[论文]费凡(中共南通市委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4.《新时期农民政治参与问题透视》[论文]唐震(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山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5期5.《制度与现实之间的双重变奏--对南通市失地农民补偿的个案研究》[论文] 刘启东姜乐军(南通职业大学)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6.《榜样人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功能与作用》[论文]姜朝晖(南通大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7.《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理念的统一性》[论文]杨松梅(中共启东市委党校)党史文苑2008年第9期8.《从总方针的嬗变看中共五大与八七会议的内质关系》[论文]冷玉健(如皋市老科协社科分会)纪念中共八七会议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11月9.《社会和谐秩序的本质与特征研究》[论文]王飞(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理论前沿2008年第1期10.《实践有效质的聚合消散统一律》[论文]陆永平(南通大学)南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11.《经典文本的意义追寻与终极价值的哲学建构》[论文]余卫国(南通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12.《建设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XXX(南通大学)理论导刊2008年第8期13.《中部崛起需要构筑三大机制》[论文]刘远柱(南通大学)江淮论坛2007年第3期14.《论创新合作经济组织与新农村生产发展》[论文]章新华(中共通州区委党校)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15.《我国煤炭供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乔桂银(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未来与发展2008年第2期16.《基于农地发展权视角的征地区片地价确定研究》[论文]王顺祥(南通市土地复垦开发中心)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8期17.《现代化港口城市港城关系的建设--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论文] 杨伟(南通职业大学)经济地理2008年第2期18.《发展生态经济推动实施绿色GDP》[论文]严卫华(南通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11期19.《农民工城乡迁移个人风险成本的构成、影响及控制》[论文]钱雪飞(南通大学)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第4期20.《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及其进化的战略考量》[论文]王卫平(南通大学)企业经济2007年第9期21.《家族企业创始人社会资本的代际正效接与调适--利益相关者管理方法》[论文]王海岳(南通职业大学)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11期22.《我国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问题研究》[论文]孙旭(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第2期23.《南通市工艺美术产业调查报告》[论文]胡际春(南通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7N-124.《现代汉语状语的多角度研究》[著作]李杰(南通大学)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6月25.《掘港镇志》[著作]汤夕华主编孙保林张德彩顾祖林副主编(如东县掘港镇人民政府)方志出版社2007年11月26.《中国现代文学(1917-1999)思潮导论》[著作]李建东(南通大学)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年8月27.《大旨谈情--红楼梦的情恋世界》[著作]徐乃为(南通大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4月28.《盛唐生态诗学》[著作]王志清(南通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29.《“人”与“兽”纠葛的世界》[论文]靳新来(南通大学)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30.《南通古树名木》[著作]房健主编曹云泉陈翕兰副主编(南通市残疾人联合会南通市港闸区农经局南通市林业局)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1月31.《对大生纱厂“账略”中“花纱厘捐”与其他数据的解析》[论文]庄安正(南通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3期32.《美国大都市区政治“巴尔干化”现象的成因及改革途径》[论文]刘建芳(南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33.《张謇的责任意识及其当代价值》[论文]马斌(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34.《南通话程度副词“老”》 [论文]张颖炜(南通大学)南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35.《轮机英语》[著作]施祝斌主编(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36.《女大学生内隐集体自尊研究》[论文]王柳生江燕(南通大学江苏中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3期37.《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的成因及对策》[论文] 陈俊生刘义荣(南通大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4期38.《人格教育的重要载体》[论文]缪建新(南通市教育局)江苏教育研究2007年12月39.《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教育史研究方法论探析》[论文] 邓小泉(南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40.《走在研究的引桥上》[著作]冯卫东(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41.《文化:语文的一面旗帜》[论文]祝禧(海门市东州小学)人民教育2008年22期42.《评应试教育的哲学辩护》[论文]陈云恺(南通大学)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3期43.《文明礼仪示范教育片》[光盘]启东市地方税务局决策咨询奖(共4项)1.《助推·催生·加速·调节--关于南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王昀(南通市人大常委会)2.《南通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调研报告]顾卫兵(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3.《抢抓大桥通车、海港通航机遇,把南通建设成为江苏新的增长极》[调研报告]蔡惠忠戴泽晖赵京平范小琨周飞(南通市发改委)4.《南通市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星级评定标准》[调研报告]张晓玲季明明顾志刚等(南通大学共青团南通市委南通市教育局)。
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历程
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历程1. 介绍我国的非公经济是指除了国有经济以外的各种形式的私营经济,包括个体户、私营企业、合伙企业、股份制企业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不同阶段来探讨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历程。
2. 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2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在这个阶段,政府鼓励个体经济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支持非公经济的发展。
1978年,农村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允许农民自主经营承包土地,这为农村非公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政府还鼓励城市居民自主创业,成立个体户,从事小规模的商业和服务业。
3. 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2002年)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国开始推行市场经济,加快了非公经济的发展。
1992年,我国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环境。
同时,政府还积极引进外资,鼓励外资企业在我国设立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
这些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促进了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
4. 加入WTO后(2002年-201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非公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加入WTO后,我国进一步开放了市场,降低了对外贸易的限制,为非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非公经济的支持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非公经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这些措施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快速增长,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5. 创新驱动发展(2012年至今)当前,我国非公经济正朝着创新驱动发展的方向迈进。
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非公经济的金融支持,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优惠政策。
这些措施进一步推动了非公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6. 总结总的来说,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快速增长的过程。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回顾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历程1.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但规模较小,只能作为个体经济的形式出现,规模上不成体系,多集中在农村、小城镇和服务业等领域。
此时期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小,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 改革开放中期1980年代中期后,我国开始逐步放开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限制,对个体经济和民营企业提供了政策上和财政上的支持。
此时期对外开放加速,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体经济逐渐发展为积极参与市场经济的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力量。
3. 改革开放后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多元和多样的特点,有了更多的具有规模的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具备了向全行业延伸的能力。
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企业家精神和市场意识逐渐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二、展望未来1. 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在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法制化的大环境下,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加稳定、公正的市场环境。
政府应当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和政策保障体系,对于任何所有制企业来说都有公平的制度保障。
2.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创新个体创新是非公有制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应该为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创新个体提供扶持和创新空间。
建立专业的创新孵化中心,让非公企业家能够投身创新,发掘更多的市场空间和产业热点。
3. 鼓励加强企业之间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在我们的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和政府之间的紧密合作不仅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影响力。
政府有应该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工信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企业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的理论创新及其启示
关 键 词 :改 革 开放 ;三 十年 ;历 程 ; 实践 ;理 论 创 新
中 图 分 类 号 :D2 9 1 文 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17 -4 9 20 ) 80 3 -2 60年 前 的 中 国 , 由 于 僵 化 的 、教 条 的 社 会 主 义 模 式 和 “ ” 的 思 想 的 束 缚 ,社 会 经 济 停 滞 不 前 ,人 左 民 生 活 极 端 贫 困 ,社 会 缺 乏 发 展 活 力 ,落 后 的 综 合 国力 几 乎 无 法 同其 他 国 家 相 比较 。 1 7 9 8年 1 2月 召 开 的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揭 开 了 改 革 开 放 的 序 幕 ,开 辟 了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发 展 道 路 。 3 0年 来 , 中 国社 会 发 生 了 翻 天 覆 地 的 变 化 ,经 济 增 长 速 度 超 过 了 世 界 平 均 水 平 ,人 民 生 活 达 到 了 小 康 水 平 ,综 合 国 力 显 著 提 高 ,科 技 、 教 育 、 文 化 、 卫 生 等 社 会 事 业 迅 速 发 展 。 党 的 十 七 大 报 告 指 出 : 改 革 开 放 3 年 来 , “中 国 共 0 产 党 人 和 中 国人 民 以 一 往 无 前 的 进 取 精 神 和 波 澜 壮 阔 的 创 新 实 践 ,谱 写 了 中 华 民 族 自强 不 息 、 顽 强 奋 进 新 的 壮 丽 史 诗 , 中 国人 民 的 面貌 、 社 会 主 义 中 国 的 面 貌 、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面 貌 发 生 了 历 史 性 变 化 。 D6 回 顾 ” ] 改革开 放 3 0年 的 伟 大 历 程 ,有 许 多 成 功 的 经 验 值 得 总 结 ,有 许 多 深 刻 的 教 训 值 得 吸 取 ,这 就 需 要 集 中 全 党 的 智 慧 ,认 真 总 结 3 0年 来 的 经 验 教 训 ,进 一 步 深 化 对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认 识 ,在 实 践 中推 进 理 论 创 新 ,用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 的 最 新 理 论 成 果 指 导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
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改 革 开 放 三 十 年 以 来 ,党 和 国 家 大 力 支 持 并 积
极 引 导 非 公 有 制 经 济 发 展 ,逐 步 形 成 并 不 断 完 善 关 于 非 公 有 制 经 济 的 理 论 、 针 、 策 和 制 度 。 中 央 明 方 政
29. 4% 。
这 一 阶 段 , 对 非 公 有 制 经 济 的 认 识 是 “ 有 制 党 公 经济 的补充 ” 其基 本政 策 是对个 体 经济 是鼓 励 、 。 引 导 , 私 营 经济 是 “ 一 等 , 一看 ” 17 对 等 看 。 9 8年 , 一 十
第 三 阶 段 . 速 发 展 阶 段 : 9 2-  ̄1 9 高 19 # - 9 6年
届 三 中 全 会 以 后 , 始 对 经 济 体 制 进 行 改 革 , 着 农 开 随
村家 庭 联产 承 包 责任 制 的实行 和 。 到 18 9 2年 , 乡 个 城 体 经 济 从 业 人 员 从 1 7 年 的 1 万 人 发 展 到 3 97 98 4 1.
这 一 阶 段 , 非 公 有 制 经 济 的 认 识 是 “ 会 主 义 对 社 市 场 经 济 的 组 成 部 分 ” 基 本 政 策 是 : 励 、 导 和 必 。 鼓 引
要 的 监 督 管 理 。 1 9 年 1 月 召 开 的 十 四 大 确 立 了 92 0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的 改 革 目标 ,对 私 营 经 济 的 政 策 也 有 了 新 的 发 展 。十 四 大 报 告 指 出 : 坚 持 公 有 要 制 为 主 体 和 多 种 所 有 制 经 济 长 期 并 存 、共 同 发 展 的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下,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标志着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的结束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的开始。
这次大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从此使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使中国的大门打开,走向世界。
这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划时代的事件。
因为这次大会是在中国历史朝何处走,以及向哪个方向走的十字路口徘徊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和中国其他领袖共同所做出的伟大决策,正是这个决策使中国人民在以后的30年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伟大变化,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还是民生方面,人们生活中所能看到和所接触到的方方面面都与开放前的中国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0年来,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华大地焕发出了更新更强大的活力,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变成现实。
30的求索与奋斗,使一个经济上贫穷、落后的中国,迅速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这两个方面的重大政策。
对内改革,指的是要从根本上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它各方面体制;对外开放,从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
这两个方面的重大决策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左右的增长速度;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
截至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4位,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1位。
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改变了过去新中国刚刚建立时的“一穷二白”的底子,成为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30年:创新与创业之变
在 中国这样 的经济体制下 ,有两个技术创新 的基础设
施 需要 加 强 ,一是 企业 ,二 是市 场 。2 0 年 ,我 国科 技 06 发 展 中长期规划 提出一个基本 观点 ,将来 中国技术创新体 系的改革与基本 方 向就是建立 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 向 、产学研 相结 合的体 系。其 中 以企业为 主体 、市场为导 向 ,讲 的就是 国家技术创新 的基础制度 。
环境不好 ,归根到底还是 一个体制 问题 。所以 ,最终要 归
结到 ,通过坚定不移地 推进改革 ,来 建立一个能够让有 才
能 的人发挥他们 创造精神 的体制 。
三十年来 中国的经济发展 非常好 。但这并 不是我们 的全 部
理想 ,旧体 制留存下来 的东西还有很 多 ,这些东西都妨 碍
了有才能 的人把 自己的才能放到创造性活动 中去 。
当然不是从2 0 年才 开始强调企业 的作用 ,我们很长 06
时间 以来一 直在强调技术创新 要 以企业为 主体 。实际上 ,
我们不 能光 做减法 ,一定 要做加法 。问题在哪里? 回到鲍
莫尔模 型 ,关键 的问题在 于体制 。一方 面 ,旧的增长方式 得不到 消除的很重要 的原 因就是 因为体 制 中有一些体制性 障碍 ,是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 的严重 阻碍 ;另一方 面 ,有的
技术发 明产 业化不 了 ,新 的产业发展不 起来 ,原 因是 创业
所 以 ,在这个 当口特 别要强调让创新 活动给予 有才能 的人发 挥潜力 的空 间 ,包 括两个方 面 ,一方面是对 原有 的 产 业要 提 升 。转 型 有两个 部 分 ,一部 分是 原 有企 业 的提 升 ,原有的企业提 升了 ,对于大量 的制造业来说就 是一个 服务化的问题 。在原 有的制造业里要 加大价值链研 发 、设 计 、新产品开发 、品牌 、供应链管 理 、售后服务 等活动 的 比重 ,实现西方 国家在2 世纪 中后期 出现 的制 造业服务化 0
大力支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简析及展望摘要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几度沉浮,几起几落,却从未退出历史舞台。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轨迹有其独特的原因,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理论创新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7年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补充而存在的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同意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并在全会公报中提出:“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 [1]。
198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国营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补充”[2]。
随后以小规模私营个体经济为主的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发展并逐步崛起。
1987年党的十三大的召开,是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十三大报告明确使用了“私营经济”的概念,第一次在所有制结构上明确指出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即“在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
1992年春,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带来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在“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为民营经济纳入体制之内,发挥平等竞争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992年10月通过的十四大报告,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4]。
在近20年的时间里,虽然党的文件和《宪法》中对于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有过多次不尽相同的表述,但始终是以“补充”作为核心表述,因此这个时期是我党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奠基和初步形成阶段。
改革开放三十年党的理论创新启示
不少 , l , 对他 们 的探索 采取 宽容 的态 度 , 但X 4 平  ̄ 他说 , 试第 一个 就 要准 备失 败 , 败也 不要 紧。 ” “ 失
党 帕建 设
改革旰放三+年 党 的理论创新宣示
周 金 堂
( 中国井 冈山干部 学院 副院长 、 教授 、 究员 ) 研
【 要】 革 开放 三十 年 党 的 理 论创 新 的主 要 启 示 是 : 论 创 新 必须 坚持 与 时俱 进 , 论 创 新要 有科 学 摘 改 理 理
的 态度 , 论 创 新 要 有 明 确 的 目的 , 论 创 新 要 遵 循 马 克 思 主 义 认 识 论 的 规 律 , 论 创 新 要 紧 密联 系人 民 理 理 理
【 词 】 革 开放 ; 关键 改 理论 创 新 ; 示 启
【 中图分 类号】 6 [ D2 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3 7 6 (0 9 0 — 0 4 0 10 — 4 2 20 )3 0 3 — 4
改革 开 放三 十年 来党 的理 论创 新 给我们 的启 示 是深 刻 的 。我 们 党要 通过 理 论创 新来 更 好地 引
是, 任何 国家 的共 产 党 , 何 国家 的思想 界 , 任 都要 创 造新 的理 论 , 出新 的著作 , 生 自己的理 论家 , 写 产
来 为 当前 的政治 服务 ,单 靠老 祖 宗是不 行 的 。”1 从 改革 开放 三十 年 的理论 创新 的历程 中可 以看 [ 3 出, 马克 思 主义具 有 与 时俱 进 的理 论 品质 , 必须 根据 新 的实践 和新 的情 况 , 坚持 马 克 思主义 的指导 ,
群 众 的伟 大 实践 , 论 创 新 的成 果 必 须 接 受 实践 的检 验 并 在 实践 中不 断 完善 与 发 展 , 理 理论 创新 要 敢 于善 于
党的理论创新的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
试论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理论创新的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的创新。
理论创新是推动党和国家不断前进,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振兴的重大推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党的发展活力的激发与保持,国家竞争力的打造和增强,都与我们不断摆脱那些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羁绊,不断加强理论创新,以先进的理论武器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行动有关。
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党在理论创新方面主要做法和经验,这对于持续不断地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带动和促进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创新是很有必要和帮助的。
一、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集中了人类文明的精华,是具有伟大力量的科学真理。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共产党的根本特征,也是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政治原则。
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大优势。
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就丧失了应有的优势,失去了安身立命、立党治国的根本,就会造成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党、国家、民族的灾难。
没有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创新也会成为无本之末、无源之水,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重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理论观点,也包括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这些基本原理不存在过时的问题,关键是要在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坚持和运用好。
也只有这样,党的理论创新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发展的理论而不是教条。
党的历史上教条主义所带来的危害和教训是深刻的,必须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能自我封闭,要大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以及继承和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善于走自己的路,这样才能保持党的理论创新活力。
改革开放三十年书目
改革开放三十年书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这个过程中,政策、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深刻的变革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书目的内容回顾与思考:一、政策变革和创新1.《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本书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政策变革和创新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包括经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变化,以及通过这些政策变化带来的深远影响。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理解中国政策发展的书目。
2.《改革30年回顾与前瞻》:这本书汇总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政策变化和创新,深刻分析了这些政策带来的社会、经济、文化变化,同时对未来改革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探讨。
此书是对中国改革开放转型期的全面回顾与总结,有指导意义。
二、经济体制变革和发展1.《中国经济改革30年》:这本书回顾了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和变革。
包括国有企业改革、私营经济发展、农村改革和城市化等历史性转型的说明,全面展示和解读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实践过程和成果。
2.《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丛书——经济》:该丛书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发展的详细记录和解析,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经济极大的转型与发展历程,这里不仅有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展示,而且存在着对中国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解释和分析。
是一本值得拥有的书。
三、文化变革和创新1.《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发展史》:这本书从文化历程的角度,全面跟踪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文化发展。
书中包括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新的实践等各个环节的变化。
这是一本很适合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变革的读物。
2.《中国影视改革三十年:基于产业开放与融合思考》:这本书书名很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影视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变革和创新。
它分析了中国影视产业由政治性过高向市场导向转型,而且探讨了中国影视产业与国际行业的合作和创新模式。
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创新方面的重要书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改革开放的全面推动为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带来了变革和创新。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逐渐走向市场化、国际化,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逐渐成为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下面将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回顾1.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初步探索(1978-1992)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有计划的方式逐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外开放取得更大的成就,也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2年,宪法第一次明确规定“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宣布“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同时国家支持、引导和保护中小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984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公有制企业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不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必要支持和服务。
之后,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央提出了“注重发展工业个体经济和城市集体经济”的方针,这一方针直接推动了私营经济的发展。
到1992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经超过20%,其中以农村集体经济和个体工商户为主体。
2.加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大转折(1992-2002)从1992年开始,我国国家统计局将私营经济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其中,建立了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集体、股份合作等形式的较均衡的市场主体账户体系,并于1995年和1998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体工商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企业促进法》,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家宏观管理中的平等地位。
在监管政策上,国家颁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法》,取消了一批限制或禁止民间投资的规定。
此期间的最大变化,当属民营和其他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全社会企业丰富多彩,民间资本不断涌入金融、不动产、互联网、投资、电商等产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政策演变——杨书群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政策演变——杨书群发表单位: 市委宣传部发表时间:2009.12.24 [字号大中小] [打印]内容提要:对建国以来我国关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认识展开探讨一直以来在理论界较为重视,本文对其研究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并把这两个时期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认识划分为五个阶段,全文对此五个阶段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文章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艰难曲折,所经历的五个阶段可以简单概括为从建国初对其发展的肯定到一度遭到否定再到充分肯定的认识过程。
体现在对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上,即是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一个由多元所有制到一元所有制再到多元所有制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这是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质的飞跃和提升,对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认识政策演变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掌握国家政权和国民经济命脉之后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非公有制经济,是一个长期困绕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1949年10月开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艰辛的探索,既经历过重大的历史挫折,也取得过灿烂辉煌的成就。
回顾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历史和政策演变过程,分析这些政策产生的实际效果,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发展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轨迹,尤其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党的十五大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新思路、新政策,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更加坚定地贯彻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战略决策。
建国60年来,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认识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时期,即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以前为第一个时期以及从改革开放以后迄今为第二个时期,在先后继起的每个时期,由于我国政策的变化比较大,因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明显的中国特色。
一、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政策变化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认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全面深化改革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其中,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直是一个核心的问题。
下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全面深化改革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改革开放的历程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新时代的中国开始了,中国迈过了改革开放的门槛,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主要是农村经济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个十年,以“三步走”的战略为指导,国民经济开始进入稳定快速增长阶段。
第三个十年,是以国有企业改革和特殊经济区建设为主的十年。
21世纪以来,中国进一步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包括“去产能”、“债转股”、“国企改革”等,让市场主导资源配置得以进一步深入。
同时,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和挑战,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以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提高生产率和经济结构优化。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非公有制经济”是指除了国有企业之外的各种经济实体,包括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个体户、企业家等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异军突起的主要助力。
目前,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在绝对数量上占了绝大部分,它们为我国就业、税收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创新与发展,对我国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政府还积极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例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企业家在创新过程中更安全;缩短审批时间,松绑企业家复杂的经营环境;放宽进入门槛,吸引外商投资更多;建设多种类型的创新创业园区,给企业家提供了良好的吸引力。
这些举措有效助推了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三、未来发展趋势从整体上看,未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市场体系,将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具体实践中,政府还应该加大扶持力度,推出更多的扶持措施,帮助非公有制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当前和未来的一个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与展望一、引言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它的开启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全新的时期。
经过30年的持续发展和改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的发展展望进行探讨。
二、改革开放的背景1978年,中国政府意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问题,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的试点。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场大变革,它通过解放生产力和改革经济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引起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三、经济发展阶段1.起始阶段(1978-1992)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激发市场活力、吸引外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在这个阶段,中国经济实现了几次跨越式发展,由最初的几亿元人民币发展为数千亿元人民币。
2.发展阶段(1992-2003)在1992年,中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三条红线”政策,旨在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
此时的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外贸发展也呈现井喷之势,进出口增加数倍。
3.增长阶段(2003-2012)在2003年,中国的GDP增长率达到了国内外专家预期的8%,这一数字维持了10年左右。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快速增长和泡沫化,同时政府也推动了PPP项目,鼓励更多的私人资本进入国内市场。
4.转型阶段(2012至今)在世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国内治理能力的改善下,中国开始了转型期,以实行适度扩张和内需驱动为主要目标。
2013年,既定的改革方案开始向关键行业扩展,改革对银行、股市和房地产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同时,中国开始突出创新、技术和创意等新经济发展,带动全民的创新。
四、经济发展指标1.GDP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GDP总量已经在全球排名第二。
2.外贸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对全球贸易的贡献率达到了15%以上,这使中国成为全球贸易中极其重要的角色。
新时代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研究
交流与探讨2021年1月(下)/ 总第277期1511 新时代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面临的机遇1.1非公经济健康发展面临的机遇一是得到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的双重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生态明显改善,具体体现在政商沟通交往渠道更加丰富、对遇到不公平待遇或不平等地位等事件有便捷有效的投诉举报或者维权途径、政府诚信体系逐步健全、公职人员索拿卡要情况明显减少等等,政治生态有益于经济生态的进一步改善,比如降低了企业在批准、许可等行政事务中支出的大量隐性成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便捷性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政策的多样性与帮扶性催生了非公经济创新的活力与动力。
二是拥有产业现代化发展与需求升级的转型机会。
非公经济的发展源泉不仅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产品的供给是否有效。
满足需求升级的要求是非公经济在进行自身产业现代化发展中谋定的最终结果,只有把握住供给升级与需求升级的双重机会,才能有效创造需求、引导需求、留住需求。
三是具备强大创新活力和生命力的市场机制。
新时代以来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制定政策方面对明显限制非公经济发展的部分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放松市场准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资金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创新、产权制度的法律普及与法律保障等方面,各省都推出相关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举措。
1.2非公经济人士健康发展面临的机遇一是形成统一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对于现存社会政治产生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基于基本认知上心理行为的一种集中体现。
非公经济人士健康发展过程中所必备的政治认同语境主要包括爱国、认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作用、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
根据2017年上海市工商联进行的综合调研,发现非公经济人士基本保持着较高的政治认同,特别是老一辈企业家政治立场坚定、人生价值观端正、具备优秀的企业家精神。
二是拥有稳定的政治预期;政治预期是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政治道路的预判与考虑,会影响到当前以及未来的政治或经济等一系列行为活动。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毕业论文
大学经济学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作者专业:号:指导老师:成绩:号:联系:工作单位:完成时间: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经济格局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
如在国有企业中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证监分开;允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经济,因此非公有制经济得以在近三十年的时间中蓬勃发展,不断壮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发展的同时由于自身发展过程中种种因素的干扰,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做到趋利避害。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经济发展影响对策目录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产生的背景 (4)(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4)(二)非公有制经济产生的背景 (5)二、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5)(一)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5)(二)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8)三、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 (11)(一)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原因 (11)(二)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现实原因 (12)(三)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外部原因 (14)(四)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治因素 (16)四、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对策 (17)(一)政府对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对策 (17)(二)民间企业和资本对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对策19 五、对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总结 (20)六:参考文献 (22)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出现过两次,而且每一次的出现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政策的不断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快速发展,再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GDP 平均增长9.7%,而世界经济同期只有3%左右的增长。
现在中国的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都排在第一位;我们的载人航天飞机已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工程也正在顺利进行,等等,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
中国在这30年的发展中是一枝独秀。
其他国家也曾有过快速发展,可能是5年、10年,甚至是15年,但像中国这样持续30年以这么高的增长率发展是没有的。
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排名已从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现在的第4位,排在我们前面的是美国、日本和德国,其中德国与我们挨得非常近。
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也在算,如果中国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到2050年的时候,将要超过美国。
经济是和政治、军事联系在一起的,弱国在世界上是没有地位的,弱国是没有外交的。
国家强了,说话就有人听,国家弱了,就没有话语权。
普京就曾说过,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
30年的改革发展,伴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西方发达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国,我们在世界政治舞台的话语权也更强了。
比如,由西方发达国家召集的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和问题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要求吸收中国参加,就证明了我国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已经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全体国民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与此同时,全体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财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向富裕迈进。
改革开放30年,生活上的巨大变化,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深刻地感受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先富论”,为个体经济发展作了舆论准备
为了让人民尽快地富裕起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先富论”。他在1978年12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
一、 第一阶段(1979—1986):“先富论”等为个体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经过“文化大革命”,我国的经济成了“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短缺,知青返城又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的过剩,许多地区连温饱都还没有解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3]。如何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让经济真正发展起来,让人民真正富裕起来,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真正体现出来,这引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深刻反思,并开始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在此期间先后形成的“先富论”等,为个体经济在我国的恢复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变。这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结果,更是党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政策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结果。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四个不同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理论政策的创新与发展,系统地展示了三十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改革开放 非公经济 理论政策 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变。1978年底,我国共有个体工商户14万人,私营企业为0[1]。至2007年底,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741万户,私营企业已发展到551万户,私营企业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61%。全国登记注册的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27亿人,而实际从业人员可能已接近2亿人[2]。非公有制经济能有如此蓬勃发展,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结果,更是我们党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政策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结果。三十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理论政策的创新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