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风温肺病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案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案风温肺热病是由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肺失清肃所致,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西医急性肺部炎性病变。

⼀、诊断依据1、以⾝热、咳嗽、烦渴,或伴⽓急、胸痛为主症。

2、病重者可见壮热,颜⾯潮红,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四肢厥冷等症。

3、冬春两季较多,具有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的特点。

4、⽩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者,属细菌感染;正常或偏低者以病毒性感染为主。

5、肺部有实变体征,或可闻及⼲湿啰⾳。

6、痰直接涂⽚或培养可以找到病原体。

7、胸部X透视或摄⽚,可见⼀侧或两侧肺叶或肺段炎性阴影。

⼆、分证论治1、风热犯肺证候:咳嗽,咳声嘎哑,咯痰不爽,痰粘稠⾊黄,咳时汗出,⼝渴,恶风,⾝热,流黄涕,头⾝疼痛,⾆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咳。

代表⽅剂:桑菊饮加减。

常⽤药物: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芦梗、⽢草、前胡、浙贝母、⽜蒡⼦、⾦银花等。

2、表寒肺热证候:咳嗽,⽓喘,痰粘⽽稠,咯痰不爽,恶寒,⾝热,烦闷,⾝痛,有汗或⽆汗,⼝渴,⾆质红,苔薄⽩或黄,脉浮数。

治法:发表散寒,清肺平喘。

代表⽅剂:⿇杏⽯⽢汤等。

常⽤药物:⿇黄、杏仁、⽯膏、⽢草、知母、黄芩、鱼腥草、⽠蒌、桑⽩⽪、浙贝母等。

3、肺热炽盛证候:咳嗽⽓急,喘促不宁,⾝热不退,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便秘,⾆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

代表⽅剂:清⾦化痰汤或苇茎汤。

常⽤药物:桑⽩⽪、黄芩、⽠蒌、桔梗、浙贝母、知母、栀⼦、苇茎、⽢草、鱼腥草、冬⽠仁、薏苡仁、败酱草、⼤黄、天⽵黄、⽩茅根等。

4、肺热肠闭证候:咳嗽⽓急,发热⼝渴,⽬晡潮热,时有谵语,腹部胀满,⼤便秘结,腹部按之作痛,苔黄⽽燥,脉沉⽽有⼒。

治法:清热泻肠。

代表⽅剂:⼤承⽓汤加味。

常⽤药物:⼤黄、枳实、厚朴、⽞明粉、杏仁、胆南星、知母、全⽠蒌、天⽵黄等。

5、痰热结胸证候:咳嗽,⽓喘,咯吐黄稠痰,寒热往来,胸膈痞满,按之疼痛,⼝苦,⾆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得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就是由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西医急性肺部炎性病变。

一、诊断依据1、以身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主症。

2、病重者可见壮热,颜面潮红,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四肢厥冷等症。

3、冬春两季较多,具有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得特点。

4、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属细菌感染;正常或偏低者以病毒性感染为主。

5、肺部有实变体征,或可闻及干湿啰音。

6、痰直接涂片或培养可以找到病原体。

7、胸部X透视或摄片,可见一侧或两侧肺叶或肺段炎性阴影、二、分证论治1、风热犯肺证候:咳嗽,咳声嘎哑,咯痰不爽,痰粘稠色黄,咳时汗出,口渴,恶风,身热,流黄涕,头身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代表方剂: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物: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芦梗、甘草、前胡、浙贝母、牛蒡子、金银花等。

2、表寒肺热证候:咳嗽,气喘,痰粘而稠,咯痰不爽,恶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治法:发表散寒,清肺平喘。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等。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知母、黄芩、鱼腥草、瓜蒌、桑白皮、浙贝母等。

3、肺热炽盛证候:咳嗽气急,喘促不宁,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便秘,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

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或苇茎汤、常用药物:桑白皮、黄芩、瓜蒌、桔梗、浙贝母、知母、栀子、苇茎、甘草、鱼腥草、冬瓜仁、薏苡仁、败酱草、大黄、天竹黄、白茅根等、4、肺热肠闭证候:咳嗽气急,发热口渴,目晡潮热,时有谵语,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腹部按之作痛,苔黄而燥,脉沉而有力。

治法:清热泻肠、代表方剂:大承气汤加味。

常用药物:大黄、枳实、厚朴、玄明粉、杏仁、胆南星、知母、全瓜蒌、天竹黄等。

5、痰热结胸证候:咳嗽,气喘,咯吐黄稠痰,寒热往来,胸膈痞满,按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由于外界风温进入体内,引起肺脏受热而发作的。

这种病症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喉痒等症状。

一、中医辨证分型:1.风热型:症状为高热、恶风、头痛、喉咙肿痛,舌质红、苔黄腻。

2.风寒型:症状为喉痒、咳嗽、畏寒、鼻塞,舌质淡白、苔白薄。

3.风毒型:症状为高热、全身酸痛、咳嗽嗽血,舌质绛红、苔黄腻。

二、中医治疗方案:1.中药治疗:【风热型】可使用桑叶、菊花、连翘、银花等清热解毒中药,如清热解毒剂、三黄石散等。

【风寒型】可使用陈皮、桔梗、苏子叶、白芷等祛风化湿中药,如葛根汤等。

【风毒型】可使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竹叶等清热解毒中药,如银翘散等。

2.针灸治疗:【风热型】可选用风池、合谷、巨骨、曲池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有助于清热解毒。

【风寒型】可选用风池、合谷、鼻息三还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有助于祛风化湿。

【风毒型】可选用风池、合谷、曲池、肺俞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有助于清热解毒。

3.推拿按摩:可选用肺俞、太渊等穴位进行推拿按摩,有助于调整气血流动,促进体内湿热的排出。

4.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多食用蔬菜水果,少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可适量饮用菊花、连翘、金银花等中药煎剂,帮助清热解毒。

三、注意事项:1.保持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感冒。

2.保持室内通风环境,避免暴露在扬尘和烟雾中。

3.避免吃辛辣、油腻食品,以免加重病情。

4.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

以上是风温肺热的中医诊疗方案的简要介绍,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治疗期间,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是由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西医急性肺部炎性病变。

一、诊断依据1、以身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主症。

2、病重者可见壮热,颜面潮红,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四肢厥冷等症。

3、冬春两季较多,具有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的特点。

4、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属细菌感染;正常或偏低者以病毒性感染为主。

5、肺部有实变体征,或可闻及干湿啰音。

6、痰直接涂片或培养可以找到病原体。

7、胸部X透视或摄片,可见一侧或两侧肺叶或肺段炎性阴影。

二、分证论治1、风热犯肺证候:咳嗽,咳声嘎哑,咯痰不爽,痰粘稠色黄,咳时汗出,口渴,恶风,身热,流黄涕,头身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剂: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物: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芦梗、甘草、前胡、浙贝母、牛蒡子、金银花等。

2、表寒肺热证候:咳嗽,气喘,痰粘而稠,咯痰不爽,恶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治法:发表散寒,清肺平喘。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等。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知母、黄芩、鱼腥草、瓜蒌、桑白皮、浙贝母等。

3、肺热炽盛证候:咳嗽气急,喘促不宁,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便秘,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

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或苇茎汤。

常用药物:桑白皮、黄芩、瓜蒌、桔梗、浙贝母、知母、栀子、苇茎、甘草、鱼腥草、冬瓜仁、薏苡仁、败酱草、大黄、天竹黄、白茅根等。

4、肺热肠闭证候:咳嗽气急,发热口渴,目晡潮热,时有谵语,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腹部按之作痛,苔黄而燥,脉沉而有力。

治法:清热泻肠。

代表方剂:大承气汤加味。

常用药物:大黄、枳实、厚朴、玄明粉、杏仁、胆南星、知母、全瓜蒌、天竹黄等。

5、痰热结胸证候:咳嗽,气喘,咯吐黄稠痰,寒热往来,胸膈痞满,按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

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

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风温肺热病是中医认为由风温邪犯肺所致的一种常见病种。

主要特点是高热不退,咳嗽痰黄稠厚,胸闷气喘,口干咽痛等症状。

下面是关于风温肺热病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的详细介绍。

【临床路径】1.风温入侵:由于外邪入侵,初起时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2.温热上攻:热邪逐渐上攻肺脏,出现高热不退、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

3.热浸津液:温热持续侵袭肺脏,煎煮津液而导致口渴咽干、舌红苔黄等症状。

4.痰热深陷:炎热转化为痰热,痰液黏稠,咳嗽痰黄稠厚。

5.肺道堵塞:痰阻气道,引起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6.继发病变:痰热煎熬肺脏,导致肺脏组织受损,出现肺炎等并发症。

【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解表祛邪、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等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

1.解表祛邪:药物:麻黄、桂枝、薄荷等药材。

功效:解表发汗,祛除寒热邪气。

操作:煎煮药材,煮汤服用。

2.清热化痰:药物:生石膏、黄连、贝母等药材。

功效:清热降温,化痰止咳。

操作:煎煮以上药材制成药汤,口服。

3.润肺止咳:药物:沙参、鲜百合、杏仁等药材。

功效:滋润肺脏,止咳化痰。

操作:煎煮以上药材制成药汤,口服。

4.辅助治疗:辅助治疗方案包括中医推拿、艾灸、针灸等物理疗法,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

以上是对风温肺热病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的详细介绍。

中医治疗风温肺热病主要是通过祛除寒热邪气、清热化痰和润肺止咳来达到治疗目的。

同时,辅助治疗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配合合理的饮食和休息,综合治疗,以加速病情的康复。

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性病变: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

本病属祖国医学“风温肺热病”范畴,由风热犯肺,邪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骤起发热、咳嗽、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病史及发病特点: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四季发病,以冬春多。

(2)临床表现:发病初起,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咳痰不爽、头痛、舌边尖红、苔薄黄或黄白相兼、脉浮数,或高热烦渴、咳喘胸痛、咯痰色黄或带血丝、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3)主要体征:肺部局部叩诊可有浊音,听诊呼吸音降低或有湿罗音,或有支气管呼吸音。

(4)主要辅助检查:肺部X线可有炎性改变: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或中性增多。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二)证候诊断1.邪袭肺卫证:发热重,恶寒轻,咳嗽痰白、口微渴,头痛,鼻塞。

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痰热壅肺证:高热不退,咳嗽,咳痰黄稠或咳铁锈色痰,胸痛,呼吸气促,口渴烦躁,小便黄赤,伴见大便干燥或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3.痰浊阻肺证:咳嗽,咳声重浊,胸闷,咯白粘痰,伴有疲倦纳呆,腹胀,大便溏,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4.正虚邪恋证:在风温肺热病病程恢复期,咳嗽、咳痰症状减轻,体温趋于正常,但表现有多汗、胃肠功能紊乱、体质虚弱或肺部啰音经久不消者。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是由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西医急性肺部炎性病变。

一、诊断依据1、以身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主症。

2、病重者可见壮热,颜面潮红,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四肢厥冷等症。

3、冬春两季较多,具有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的特点。

4、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属细菌感染;正常或偏低者以病毒性感染为主。

5、肺部有实变体征,或可闻及干湿啰音。

6、痰直接涂片或培养可以找到病原体。

7、胸部X透视或摄片,可见一侧或两侧肺叶或肺段炎性阴影。

二、分证论治1、风热犯肺证候:咳嗽,咳声嘎哑,咯痰不爽,痰粘稠色黄,咳时汗出,口渴,恶风,身热,流黄涕,头身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剂: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物: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芦梗、甘草、前胡、浙贝母、牛蒡子、金银花等。

2、表寒肺热证候:咳嗽,气喘,痰粘而稠,咯痰不爽,恶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治法:发表散寒,清肺平喘。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等。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知母、黄芩、鱼腥草、瓜蒌、桑白皮、浙贝母等。

3、肺热炽盛证候:咳嗽气急,喘促不宁,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便秘,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

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或苇茎汤。

常用药物:桑白皮、黄芩、瓜蒌、桔梗、浙贝母、知母、栀子、苇茎、甘草、鱼腥草、冬瓜仁、薏苡仁、败酱草、大黄、天竹黄、白茅根等。

风温肺热病(老年人肺炎)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老年人肺炎)诊疗方案

• 5.阴竭阳脱证;高热骤降、大汗肢冷、颜面
苍白、呼吸急迫、痰涎壅盛、唇甲青紫、 神志恍惚,脉微欲绝、血压下降,舌红少 津。 • 6.气阴两伤、余热不尽;低热夜甚、干咳少 痰、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神倦纳差、舌 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
• • • • • • • • •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邪犯肺卫证: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主方:银翘散加减 加减:烦热,加山栀、黄芩;胸痛、加郁金;无汗,加 荆芥;舌红,口干,加沙参、芦根。 2.痰热壅肺: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主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减 加减:咳嗽痰多,加桑白皮、葶苈子;胸闷、脘疼、呕 恶、苔腻,去麻黄、石膏,加半夏、 黄连、瓜蒌;咳嗽 胸痛、咯痰白粘而腥,加冬瓜子、薏仁、桔梗、鱼腥草、 郁金;便秘,去 麻黄,加马兜铃、瓜蒌仁、麻子仁、蜂 蜜;腹泻,去麻黄、石膏,加葛根、黄连、败酱草; 痰 中带血,加小蓟、白茅根、茜草根。
风温肺热病(老 年 人 肺 炎)诊疗方案
一般描述:
• 肺炎是肺实质的急性炎症,有肺泡毛细血管充血、
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和细胞浸润及 至实质 等病理改变。以发热咳嗽、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感染性肺炎的发病率很高, 并随年龄而增加。 老年人肺部感染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 一 老年肺部感染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随着年龄 增长呈上升趋势 调查显示:老年感染性疾病中呼吸道感染占 57%, 而病死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 74.5%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2版《实用内科学》李锡莹
老年人肺炎)
诊断
• 单纯的原发性肺炎诊断不难,但老年患者,特别是体弱的
老年患者,有时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而首先出现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意识障碍、神志恍惚、嗜睡、 昏迷等,极易漏诊或误诊

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一、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机,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风温肺热病的辨证要点是风热内扰,以大便秘结、头痛咳嗽等症状为特点。

治疗时可选用清热解毒的方剂,如银翘散、藿香正气水等,同时可根据具体症候选用其他辅助方剂。

二、清热解毒:在治疗风温肺热病时,清热解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如连翘、银花、黄芩、板蓝根等。

这些药物能够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对于缓解症状、降低发热、抑制病情进展具有较好的作用。

三、祛湿化痰:风温肺热病病程较长,容易导致湿热痰饮的产生。

因此,祛湿化痰也是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可以选用宣肺化痰的中药,如苏子、桔梗、贝母等。

这些药物能够化痰止咳、宣肺化痰,清除肺脏内的湿热痰饮,有助于恢复肺脏功能。

四、养阴润燥:在治疗风温肺热病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养阴润燥。

应选用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中药,如何首乌、生地黄、沙参等。

这些药物能够滋润肺脏,减轻干燥不适的症状,有助于肺部的康复。

五、合理饮食调理:在治疗风温肺热病期间,患者的饮食也需注意调理。

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同时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还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综上所述,风温肺热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主要包括辨证施治、清热解毒、祛湿化痰、养阴润燥和合理饮食调理等。

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应根
据患者的病情和病机,进行个体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

此外,还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加强个人卫生,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风温肺热病(重症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重症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重症肺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病史及发病特点: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四季发病,以冬春多见。

(2)临床表现:发病初起,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咳痰不爽、头痛、舌边尖红、苔薄黄或黄白相兼、脉浮数,或高热烦渴、咳喘胸痛、咯痰色黄或带血丝,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

主要标准:(1)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2)脓毒症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次要标准:(1)呼吸频率≥30次/min;(2)氧合指数≤250mmHg(1mmHg=0.133kPa);(3)多肺叶浸润;(4)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5)血尿素氮≥7.14mmol/L;(6)收缩压<90mmHg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

(二)证候诊断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痰热壅肺证:主症:咳嗽,痰多,痰黄,痰白干黏,胸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次症:发热,口渴,面红,尿黄,大便干结,腹胀。

诊断:①咳嗽甚则胸痛;②痰黄或白干黏;③发热,口渴;④大便干结或腹胀;⑤舌质红,或舌苔黄或黄腻,或脉数或滑数。

具备①、②2项,加③、④、⑤中的2项。

2.肺热腑实证:肺热腑实证是基于上述痰热壅肺证而突出腹胀、便秘、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的腑实特征。

3. 热陷心包证:主症:咳嗽,甚则喘息、气促,身热夜甚,心烦不寐,神志异常,舌红、绛,脉数、滑。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是由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西医急性肺部炎性病变。

一、诊断依据1、以身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主症。

2、病重者可见壮热,颜面潮红,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四肢厥冷等症。

3、冬春两季较多,具有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的特点。

4、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属细菌感染;正常或偏低者以病毒性感染为主。

5、肺部有实变体征,或可闻及干湿啰音。

6、痰直接涂片或培养可以找到病原体。

7、胸部X透视或摄片,可见一侧或两侧肺叶或肺段炎性阴影。

二、分证论治1、风热犯肺证候:咳嗽,咳声嘎哑,咯痰不爽,痰粘稠色黄,咳时汗出,口渴,恶风,身热,流黄涕,头身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剂: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物: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芦梗、甘草、前胡、浙贝母、牛蒡子、金银花等。

2、表寒肺热证候:咳嗽,气喘,痰粘而稠,咯痰不爽,恶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治法:发表散寒,清肺平喘。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等。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知母、黄芩、鱼腥草、瓜蒌、桑白皮、浙贝母等。

3、肺热炽盛证候:咳嗽气急,喘促不宁,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便秘,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

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或苇茎汤。

常用药物:桑白皮、黄芩、瓜蒌、桔梗、浙贝母、知母、栀子、苇茎、甘草、鱼腥草、冬瓜仁、薏苡仁、败酱草、大黄、天竹黄、白茅根等。

4、肺热肠闭证候:咳嗽气急,发热口渴,目晡潮热,时有谵语,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腹部按之作痛,苔黄而燥,脉沉而有力。

治法:清热泻肠。

代表方剂:大承气汤加味。

常用药物:大黄、枳实、厚朴、玄明粉、杏仁、胆南星、知母、全瓜蒌、天竹黄等。

5、痰热结胸证候:咳嗽,气喘,咯吐黄稠痰,寒热往来,胸膈痞满,按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下发的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结合我县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科室常见病种的中医特色治疗及操作规范。

各科室必须按照执行。

一、脑病科:1.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针灸治疗(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熏洗疗法康复训练2.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针灸治疗(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辩证取穴和循经取穴)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熏洗疗法康复训练3.痴呆:针灸治疗:采用辨经刺井法,颞三针疗法。

康复疗法推拿疗法4.眩晕:针刺疗法包括体针、耳穴、耳尖放血疗法。

5.头痛(偏头痛):推拿按摩针灸治疗:根据头痛的轻重缓急或针、或灸、或点刺放血、或局部取穴,方法有耳针、电针、腕踝针;热敏灸疗法、浅针疗法、火针疗法(用于偏头痛发作期或预防性治疗)。

6.假性延髓麻痹:针刺治疗:可采用项针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头体针疗法。

康复训练:包括吞咽功能训练和言语训练,参照相关诊疗常规进行。

二、急诊科:1.外感发热:退热治疗包括针刺退热、刮痧退热、药物擦浴退热。

三、心病科:1.心悸:包括体针、耳针。

2.病毒性心肌炎:包括体针、耳针。

四、精神科:1.不寐(失眠):针灸治疗:包括体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热敏灸、浅针疗法等。

中药足浴。

2.郁病(抑郁症):针灸治疗:体针、耳针、温灸。

理疗五、肺病科:1.风温肺病: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实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中药保留灌肠、刮痧法、拔罐法、经络刺激法。

2.咳嗽:针灸治疗药物敷贴砭术、刮痧、拔罐疗法雷火灸、热敏灸、经络刺激法3.哮病(支气管哮喘):针灸治疗其他疗法:包括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电磁波疗法、经络刺激法。

六、骨伤科: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包括松解类手法、整复类手法。

针灸疗法:针刺法、灸法。

牵引疗法其他外治法:敷贴、熏洗、涂擦、刮痧、拔罐、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膏摩、中药离子导入。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是由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西医急性肺部炎性病变;一、诊断依据1、以身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主症;2、病重者可见壮热,颜面潮红,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四肢厥冷等症;3、冬春两季较多,具有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的特点;4、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属细菌感染;正常或偏低者以病毒性感染为主;5、肺部有实变体征,或可闻及干湿啰音;6、痰直接涂片或培养可以找到病原体;7、胸部X透视或摄片,可见一侧或两侧肺叶或肺段炎性阴影;二、分证论治1、风热犯肺证候:咳嗽,咳声嘎哑,咯痰不爽,痰粘稠色黄,咳时汗出,口渴,恶风,身热,流黄涕,头身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代表方剂:桑菊饮加减;常用药物: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芦梗、甘草、前胡、浙贝母、牛蒡子、金银花等;2、表寒肺热证候:咳嗽,气喘,痰粘而稠,咯痰不爽,恶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治法:发表散寒,清肺平喘;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等;常用药物: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知母、黄芩、鱼腥草、瓜蒌、桑白皮、浙贝母等;3、肺热炽盛证候:咳嗽气急,喘促不宁,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便秘,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治法:清热泻肺;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或苇茎汤;常用药物:桑白皮、黄芩、瓜蒌、桔梗、浙贝母、知母、栀子、苇茎、甘草、鱼腥草、冬瓜仁、薏苡仁、败酱草、大黄、天竹黄、白茅根等;4、肺热肠闭证候:咳嗽气急,发热口渴,目晡潮热,时有谵语,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腹部按之作痛,苔黄而燥,脉沉而有力;治法:清热泻肠;代表方剂:大承气汤加味;常用药物:大黄、枳实、厚朴、玄明粉、杏仁、胆南星、知母、全瓜蒌、天竹黄等;5、痰热结胸证候:咳嗽,气喘,咯吐黄稠痰,寒热往来,胸膈痞满,按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化痰宽胸;代表方剂:柴胡陷胸汤;常用药物:柴胡、黄芩、黄连、半夏、全瓜蒌、枳壳、桔梗、甘草、杏仁、浙贝母、胆南星、天竹黄、大黄等;6、热闭心神证候:咳嗽,气喘息粗,痰多粘稠,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开窍代表方剂:清营汤;常用药物:水牛角、玄参、黄连、麦冬、丹参、竹叶心、连翘、大黄、金银花、枳实、玄明粉、胆男星、竹沥;7、正虚邪恋证候:咳嗽声低,气短神疲,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渴喜饮,或虚烦不寐,尿短黄,舌红,苔少,脉虚数;治法:益气养阴,清肺化痰;代表方剂:竹叶石膏汤;常用药物:竹叶、石膏、太子参、甘草、粳米、法半夏、麦冬、白薇、银柴胡、瓜蒌皮、佛手等;8、邪陷正脱证候:高热骤退,汗出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泠,神疲气短,舌淡或青紫,脉微欲绝;治法:益气固脱;代表方剂:生脉散合参附汤;常用药物:高丽参、熟附子、麦冬、五味子、山茱萸、煅龙骨、煅牡蛎等;三、中成药1、口服中成药1银翘解毒片:4片,每日3次,适用于肺炎初期邪在肺卫者;2养阴清肺糖浆:50mL,每日2次,适用于正虚邪恋、阴虚火旺者;3杷桔露:50mL,每日2次,适用于肺热咳嗽咯痰者;4猴枣散:1支,每日3次,适用于痰热者;2、静脉制剂中成药1痰热清20 mL+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滴,清开灵30 mL+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适用于痰热郁肺型;2醒脑静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适用于肺炎痰热壅盛、热入心包者;3参麦注射液:40 mL+5%葡萄糖盐溶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用于肺炎后期气阴两虚者;4参附注射液20 mL或参附注射液20 mL+5%葡萄糖盐溶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用于肺炎阳脱者;四、其他治疗1、针灸治疗1风热犯肺型:针刺合谷、曲池、外关、大椎,用泻法,热甚加外关;咽痛加少商;2肺热炽盛型:取合谷、曲池、尺泽、少商、肺俞,用泻法;痰热结胸者,加丰隆;大便不通者,加天枢、上巨虚;3闭心神型:取郄们、神门、曲泽、膈俞、血海,用泻法;若邪甚蒙闭心包,神昏者加水沟,也可针刺十宣、曲池、委中放血;4正气暴脱型:取人中、内关,用补法,白会、气海、关元用大艾柱灸;5正虚邪恋型:取肺俞、膏盲俞、太渊、太溪、三阴交;低热不退加内关;痰多纳呆加足三里、中脘;用平补平泻法;2、灌肠疗法肺炎灌肠液:石膏、鱼腥草各40 g,生地黄、金银花各20 g,黄芩、连翘、丹皮、赤芍各15 g,桔梗10 g,荆芥12 g,,大黄10g,水煎取汁灌肠,每日1次;3、熨药疗法1二子荑附方:苏子、白芥子、芜荑、香附各30g,细辛10 g,食盐30 g,食醋少许;上药用铁锅在炉上翻炒至芳香灼手,装入柔软布袋中内,立即在脊柱及两旁或罗音密集处来回推熨;开始可隔衣而熨,待温度下降,再直接熨于皮肤上,每日2次,6日为1个疗程,用于迁延性肺炎;2三子养亲方:苏子、莱菔子各60g,白芥子30 g;混合炒热,布包熨背部,用于痰实气喘者;4、雾化吸入疗法通过超声雾化器将中药药液喷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目的,常用雾化液如下,用时均加生理盐水20mL;1化痰平喘液:50ml,用于各种肺炎;2鱼腥草注射液:20mL,用于各种肺炎;3双黄连注射液:600mg,用于各种肺炎;五、疗效评定1、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及X线等检查恢复正常;2、好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有所改善,X线检查肺部病灶尚未完全吸收;3、未愈:病情未见好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温肺热病的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是指肺气不清,肺失宣肃而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肺系病证。

本病主要指引起咳嗽的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咳嗽病的诊断依据
(1)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2)好发于冬春季节
(3)肺部听诊:肺部实变体征和/或湿罗音
(4) X线检查:示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2、西医诊断:
(1)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2)好发于冬春季节
(3)肺部听诊:肺部实变体征和/或湿罗音
(4)血常规示白细胞和中性细胞比率及计数正常或升高;
(5)X线或CT检查检查:示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的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后可建立诊断
二、鉴别诊断
1、肺痨:以干咳或痰中带血、或咳血痰为特征,常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
2、肺痈:以咳吐腥臭脓血痰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发热、胸痛等症。

【中医治疗方案】
(一)辨证论治
1.风热犯肺
证候: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音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

可兼见咳时汗出,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

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加减。

桑叶15,菊花15,桔梗10,杏仁10,
连翘10,芦根10,薄荷后下6,甘草6
水煎服,日一剂,分2次服
2.痰湿蕴肺
证候: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黏腻或稠厚或稀薄,每于晨间咳痰尤甚,因痰而嗽,痰出则咳缓。

可兼见胸闷,脘痞,呕恶,纳差,腹胀,大便
时溏。

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方药:二陈汤合或三子养亲汤加减。

制半夏10,陈皮15,茯苓25,莱菔子10,
白芥子10,苏子10,白术10,甘草6
水煎服,日一剂,分2次服
3.痰热郁肺
证候: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略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

可兼见胸肋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

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或桑白皮汤加减。

黄芩10,山栀子10,桔梗8,麦冬15,
桑白皮10,贝母8,知母10,瓜蒌仁10,
橘红10,茯苓15,甘草8
水煎服,日一剂,分2次服
(二)中成药辩证使用
1、证属风热犯肺、痰热郁肺者,可使用清开灵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连花清瘟胶囊等清肺热。

用法详见说明书,3-7天为1个疗程。

2、证属风热犯肺、痰热郁肺者,可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清热化痰。

用法:痰热清注射液20-30ml,静滴,1日1次,7-14天为一疗程。

3、证属痰湿蕴肺者,可予加用细辛脑注射液;
4、咳嗽咳痰较明显的可予强力枇杷露或/和肺力咳合剂、金贝痰咳清、复方甘草口服液等止咳化痰;
5、如病情需要,可辨证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如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改善肺部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有利于肺组织的修复,防止肺组织局限性机化。

(三)、可根据病情,辨证选用外治法
1、电针、艾灸:辩证选穴。

(1)风热犯肺证:选合谷、曲池、外关、大椎
(2)痰湿蕴肺证:肺俞、定喘、膻中、中脘、丰隆、足三里、丰隆、三阴交(3)痰热郁肺:合谷、曲池、尺泽、少商、肺俞、丰隆
2、穴位注射:
(1)风热犯肺、痰热郁肺证出现发热者可予柴胡注射液曲池、肺俞、大椎穴位注射,以宣肺散邪退热。

方法:柴胡注射液4ml,穴位注射,每穴1ml,于发热时使用。

(2)痰湿蕴肺者,可予穴位注射,以健脾化痰。

方法:维生素B12注射液2ml,双足三里穴位注射,1日1次,7-14天为1个疗程。

3、烫熨治疗
将已配置好的中药药烫熨膏加热至适合温度,立即在脊柱及两旁或罗音密结处烫熨,开始可隔开衣物而烫熨,待温度下降后,在直接熨于皮肤,为保持温度,可同时使用红外线治疗,每日1-2次,适用于肺炎属痰湿蕴肺患者;
4、物理治疗:如中频脉冲、雾化吸入治疗
(1)、中频脉冲治疗可取肺俞、大椎、风门、及肺部有湿罗音处,每日1-2次,适用于风热犯肺、痰热郁肺证患者;肺部有湿罗音处的中频脉冲适合于各型患者;
(2)、雾化吸入:通过超声雾化器将药液喷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目的
【西医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必要时需监测神志、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和尿量。

2.对症支持治疗:发热者尽量少用解热镇痛药,高热不退时可用物理降温,多饮水,静脉补液,必要时酌情使用解热镇痛药。

剧烈胸痛者,可使用镇痛药。

干咳无痰者可使用镇咳药,有痰者使用化痰药。

3.病因治疗:如患者入院后如有发热,且血常规提示有细菌感染,一经诊断、留取痰和/或咽拭子标本后,即应立即使用抗生素治疗,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结果。

感染控制后改口服维持。

若经验治疗无效,可根据病原学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护理】
一、生活调理:
1、室内通风,保持安静,避免劳累;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3、经常变换体位及拍背部,以促进痰液排出;
4、注意背、腹部保暖,发热汗出应及时更换衣物;
二、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之品,多饮水;提倡不吸烟,反对酗酒;可以作为饮食治疗的药材与食物有鱼腥草、甜杏仁、桑叶、芦根、枇杷叶、熟地黄、山药、沙参、麦冬、川贝母、玉竹、白扁豆、天花粉、太子参、茯苓、薏苡仁、雪梨、马蹄、海蜇、萝卜等,可辩证选用。

三、精神调理:
精神紧张可降低机体免疫力,肺炎患者应避免情志刺激和过度劳累,消除紧张,保持一种乐观向上,豁达从容的精神状态,注意生活规律。

【效果评价标准】
1.显效: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消失或明显好转,影像学显示炎症病灶较前完全或明显吸收。

2.有效: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有所好转,影像学显示炎症病灶较前有所吸收。

3.无效: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无改善,影像学显示炎症病灶较前无吸收或增加。

【疗效评价】
辨证论治:
目前国内有统一的风温肺病辨证分型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95种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我们根据国内统一的标准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发现该分型方式能涵盖95%以上的临床证型,但各个证型之间多有重叠交叉现象,且证型之间转化较快,我们根据以上原则灵活辨证,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结合我科实际:
在对2008-2009年对风温热病治疗中我们发现,我科的主要证型为风热犯肺、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这三个证型为主;结合中西医治疗手段后该病在我科的治愈率为95%以上。

中医药治疗对该病的影响突出表现在调节抗生素使用后出现的负影响,如饮食、精神、疲乏等方面;对该病后期的继续治疗及预后体质的恢复有较明显的影响。

[治疗难点分析]
目前中医药治疗脑梗死尚存在的治疗难点有:
1、目前中医中药不论是单药还是复方,单纯用药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在治疗中处于辅助地位。

多数患者因中药见效慢不能坚持服用中药。

2、针灸、烫熨治疗等外治法未能普及。

多数病人不认同其治疗效果,且疗程长、见效相对西药慢。

[针对治疗难点解决措施及思路]
1、医务人员需正确认识中药西药在治疗眩晕病的优势,取对方优势补己方之劣势。

在风温肺热病的发生、发展、好转、预后各期充分应用中医“未病防变、既病防治”的观点。

2、针灸、烫熨的不普及,多由健康宣教工作不到位,全民对中医了解片面相关,在以后的医生查房、护士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将进一将中医外治对于眩晕病尤其是对其并发症的治疗作用宣教于患者,引导患者正确认识中医对眩晕病治疗的重大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