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小学部分《教育学》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2007年4月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7年4月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5. 填空题 6. 名词解释题7. 简答题8. 论述题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1.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_____的。
【】A.政治B.经济C.文化D.军事正确答案:B解析:经济因素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应试教育”重视【】A.少数“尖子生”B.大多数学生C.少数后进生D.中等生正确答案:A解析:“应试教育”重视的是少数“尖子生”。
3.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D.造成学生的被动正确答案:C解析: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是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4.学生集体是教育的【】A.主体B.客体C.权威D.主人正确答案:A解析:学生集体是教育的主体。
5.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A.课程设置B.课时分配C.学科顺序D.学周安排正确答案:A解析:课程设置是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
6.国家对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进度作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称为【】A.教学计划B.课程计划C.教科书D.教学大纲正确答案:D解析:教学大纲是国家对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进度做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
7.广义的教学,包括所有_____的共同活动。
【】A.教与学B.教与教师C.人与人D.学与学生正确答案:A解析: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
8.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A.讲授知识B.教书育人C.教学艺术D.引导启迪正确答案:D解析: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引导启迪。
9.思想品德培养是从学生的_____出发的。
【】A.认识B.情感C.行动D.实际正确答案:D解析:思想品德培养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的。
10.教师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独自方式是【】A.谈话B.讲解和报告C.阅读D.讨论正确答案:B解析:教师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独白方式是讲解和报告。
福建省两学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2007.1-2010.7)
试卷部分2007年1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教育学(小学及以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记》指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 )A.教育和政治的关系B.教育和生产力的关系C.教育和经济的关系D.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关系2.否定教育在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单一性和统一性,体现了二战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的以下哪一个特点(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全民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多元化”3.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A.6年B.8年C.9年D.12年4.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这种观点是( )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综合论5.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实践6.个别教师随意剥夺学生的智力劳动成果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D.名誉权和荣誉权7.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层面上表现为( )A.授受关系B.平等关系C.相互促进关系D.道德关系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 )A.课程表B.教科书C.学期教学进度D.教学大纲9.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这体现了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具有( )A.普及性B.基础性C.发展性D.阶段性10.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什么为主( )A.德育工作B.教学工作C.后勤工作D.行政工作11.乌申斯基指出,儿童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思维,这就要求教学中要贯彻( )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2.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演示法13.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等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叫做( )A.班级授课制C.个别教学D.现场教学14.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大致经历如下过程( )A.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到“自律”B.从“他律”发展到“自律”再到自我为中心C.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自律”再到“他律”D.从“自律”发展到“他律”再到自我为中心15.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要遵循(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正面原则16.与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不同,小学德育所具有的鲜明特点是( )A.直观性和多样性B.基础性和奠基性C.直观性和基础性D.多样性和奠基性17.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 )A.小组B.班级C.年段D.全校18.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这两个生长高峰期内,他们的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平时快得多。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课程目标的规定性[C]。
A、操作性和指导性B、时限性和具体性C、工具性和基础性D、整体性和递进性[答案解析]:一般而言,课程目标应该明确而清晰。
它有七个方面的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整体性、层次性(指导性)、递进性。
2、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是[A]。
A、培根B、布鲁纳C、洛克D、杜威[答案解析]: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3、现代学制最早产生于[A]。
A、欧洲B、亚洲C、布美洲D、非洲[答案解析]:现代学制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之后,随着现代学校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社会文化科学知识得到空前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刺激了现代学校不断建立和发展。
4、下列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C]。
A、奥地利B、中国C、普鲁士D、英国[答案解析]:普鲁士于l754年颁发义务教育法,是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其次是奥地利。
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
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答案解析]:教学过程阶段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而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6、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C]。
A、注意力B、观察力C、思维力D、想象力[答案解析]:智力一般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思维力是核心。
7、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D]。
A、赞科夫B、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答案解析]:布鲁纳把皮亚杰关于认知结构发展的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教育学,提出一系列教育主。
2007年小学部分《教育学》模拟试题(二)-中大网校
2007年小学部分《教育学》模拟试题(二)总分:100分及格:60分考试时间:12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 《论语》B. 《学记》C. 《理想国》D. 《雄辩术原理》(2)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 教育制度B. 学校教育制度C. 教育体制D. 学校领导制度(3)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4)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 认识活动B. 教师教的活动C. 学生学的活动D. 课堂活动(5)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 并不重要的时期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 没有效果的时期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6)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A. 主体B. 客体C. 教的主体D. 学的主体(7)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A. 杜威B. 怀特海C. 布鲁纳D. 克伯屈(8)如果一个测验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果,那么这个测验()A. 信度较好B. 效度较好C. 区分度较好D. 难度适中(9)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A.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B.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C. 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D. 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10)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A. 专业教育B. 基础教育C. 中等教育D. 职业教育(11)教学过程包括不同阶段,教师通过一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过程和要求的阶段是()A. 领会知识B. 巩固知识C. 运用知识D. 检查知识(12)个别教师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A. 公正评价权B. 人格尊严权C. 隐私权D. 名誉权(13)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A. 自愿性B. 强制性C. 规范性D. 随意性(14)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这两个生长高峰期内,他们的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平时快得多,这种现象说明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A. 顺序性B. 阶段性C. 不平衡性D. 互补性(15)《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A. 巩固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因材施教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16)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2007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07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校教育产生于()。
A. 奴隶社会初期B. 奴隶社会末期C. 封建社会初期D. 原始社会末期(2)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 家庭教育B. 职业教育C. 学校教育D. 社会教育(3)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学记》(4)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A. 礼、乐、射、辞、书、数B. 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C. 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D. 礼、乐、射、御、书、数(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A. 《学记》B. 《大学》C. 《论语》D. 《师说》(6)“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A. 《学记》B. 《论语》C. 《尚书》D. 《孟子》(7)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A.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B. 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C. 美国教育家杜威D.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8)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
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赫拉克利特D. 亚里士多德(9)古代希腊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A. 苏格拉底B. 亚里士多德C. 德谟克利特D. 柏拉图(10)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
A.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11)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A. 裴斯泰洛奇B. 赫尔巴特C. 夸美纽斯D. 柏拉图(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 《论语》B. 《学记》C. 《四书集注》D. 《孟子》(13)世晃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一)2008年07月29日10:3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教育学的基本属性?A. 系统性B. 科学性C. 理论性D. 单一性答案:D2. 以下哪种学派认为“教育是一种由社会传给个体的社会文化传统”的认识?A. 功能主义学派B. 结构主义学派C. 学习主义学派D. 社会互动学派答案:A3. 《诸子百家•论语》中的“教无定法”体现了哪种教育思想?A. 儒家教育思想B. 法家教育思想C. 道家教育思想D. 墨家教育思想答案:A4. 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A. 运动发展阶段B. 认知发展阶段C. 情感发展阶段D. 社会发展阶段答案:A5. 普及教育的宗旨是?A. 为特殊人群提供教育服务B. 为所有公民提供教育服务C. 仅为少数优秀人才提供教育服务D. 为国家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提供服务答案:B二、判断题1. 工具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反对个性发展。
正确√ 错误×2.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正确√ 错误×3. 初中数学课程属于一般应试性教育。
正确√ 错误×4. 学生在校园暴力事件中受到伤害,学校应该与家长共同积极协调应对。
正确√ 错误×5. 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正确√ 错误×三、简答题1. 什么是师生关系?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答: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要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个人潜能;学生则应尊重教师,尊重他人,尊重规则,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形成师生共同发展的合作局面。
2. 什么是教育的目标?教育目标的分类有哪些?答:教育的目标是对教育活动产生预期效果的描述。
教育目标可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等。
其中,认知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应用等认知活动的目标;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目标;技能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技能等的目标;态度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的目标。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小学生主要的思维形式是() A. 直观动作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 D. 联想思维答案:C 解析:小学生主要的思维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
2、在教育教学上,孔子最重视学生哪方面的发展?()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答案:B 解析:在教育教学上,孔子最重视学生智育的发展。
3、下列哪一项不是“问题解决”的步骤?() A. 发现问题 B. 理解问题 C. 创造性思维 D. 检验假设答案:C 解析: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和推广结论,而创造性思维是问题解决的重要策略。
二、填空题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社会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制约。
答案:政治、经济、文化解析: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
2、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与传统教育派在儿童发展观上的分歧是__________。
答案:能否顺从儿童的本性解析: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与传统教育派在儿童发展观上的分歧是是否能够顺从儿童的本性。
三、判断题1、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
()答案:错解析: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但教育目的不等于培养目标。
2、“师道尊严”的意思是老师要有“尊严”。
()答案:错解析:“师道尊严”的意思是老师要有“威严”,而不是“尊严”。
四、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答案: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对教育对象的期望和要求。
它体现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反映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目的是由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决定的,具有客观性、时代性、确定性、抽象性等特点。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教师资格考试是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所必须通过的考试,其中小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也是重要的考察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提供一些小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2007年7月福建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07年7月福建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下列哪一种教育所推崇的理想( )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准制度化教育2.学科课程标准就是( )A.课程计划B.教学目的C.教学大纲D.教科书3.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卢梭D.凯洛夫4.国家课程往往由专家制定,采用的课程开发模式是( )A.实践一评估一开发B.研制一开发一推广C.实践一开发一推广D.研制一评估一开发5.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与课外活动相比,课堂教学则具有一定的( ) A.强制性B.灵活性C.自愿性D.发展性6.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A.锻炼法B.说服法C.榜样法D.陶冶法7.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8.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 )A.学生自评一小组评议一班主任评价一信息反馈B.小组评议一班委评议~班主任评价一信息反馈C.学生自评一小组评议一班委评议一班主任评价D.学生自评一班委评议一班主任评价一信息反馈9.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康德10.课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教学的任务分类,可以分为( )A.单一课单元课专题课综合课B.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C.讲授课演示课联系课复习课D.文化课艺术课体育课实践课11.《学记》提出了“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观点,下面哪一条原则体现了这观点( ) 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2.孔子学说的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是( )A.礼B.义C.仁D.乐13.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是重视( )A.发展学生的智力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教育面向全体学生14.小学德育过程从本质上是( )A.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B.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C.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D.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过程15.1988年我国颁布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政策,要求加强教材的( ) A.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B.基础性多样性灵活性C.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D.基础性普及性科学性16.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西方古代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卢梭17.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义务教育的( )A.发展性B.基础性C.科学性D.强制性18.在学习活动中,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是( )A.学习形式B.学习内容C.学习结果D.学习任务19.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基础性课程B.拓展性课程C.研究性课程D.综合性课程20.练习的种类很多,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可分为( )A.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B.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C.个人练习小组练习全班练习D.课前练习课堂练习课后练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2007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07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题(2007年3月11日启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提出发现法是掌握学科结构的最好方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维果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2.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3.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的教育家是( ).A.马克思 B罗杰斯 C.杜威 n卢梭4.“教学相长”原则主要体现的是师生之间的( ).A.教育关系 B.心理关系 C.社会关系 D.道德关系5.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戌学制 B.壬子癸卯学制 C.壬寅学制 D癸卯学制6.比较准确地体现教学的启发性原则的是( ).A.开而弗达 B.各因其材 C.及时而教 D.学不躐等7.“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而不从”,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实践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8.中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62年 B.1902年 C.1903年 n1912年9.“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出自( ).A.《论语》 B.《中庸》 C.《大学》 D《孟子》10.“孟母三迁”反映了( ).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社会活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 每空1分, 共1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1.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_________.12.马克思主义认为, _______________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3.现代学校教育从社会性质上分, 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国家形态的教育;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分, 包括工业社会和_______________两种历史形态的教育.14.教育具有的两大功能为:育人功能和_______________.15.在人的发展动力观方面主要有内发论、外铄论和_______________.16.现代学制的三种基本类型包括单轨制、双轨制和_______________.17.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学科专业修养和_______________.18.综合课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和_______________.19.从课程管理角度来分, 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_______________. 20.“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_______________原则.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 再简要说明理由.本大题共4个小题, 每小5分, 共20分. 21.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22.研究表明,4~5岁儿童的视觉、听觉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因此应加强绘画、音乐方面的教育.23.教育目的即教育方针.24.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团队活动和集会活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 每小题5分, 共20分.25.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条件.26.简述活动课程的内涵及具特点.27.简述德育的主要原则.28.简要说明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25.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条件.26.简述活动课程的内涵及具特点.27.简述德育的主要原则.28.简要说明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 每小题15分, 共30分.29.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请举例说明.30.联系实际, 谈谈你对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认识2007年上半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参考答案(2007年3月11日启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0个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1.D 2.B 3.D 4.A 5.C 6.A 7.B 8.A 9.B 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 每空1分, 共10分.11.教育内容 12.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13.知识社会 14.社会功能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6.分支制 17.教育专业素养 18.核心课程 19.学校课程 20.巩固性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 每小题5分, 共20分.21.正确(2分).因为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3分).22.正确(2分).因为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实施相应的教育, 是教育的最佳期, 往往可以事半功倍.(3分).23.错误(2分).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1分)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教育方针包括:教育工作的指导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1分)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不是一回事情.(1分)24.错误(2分).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3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 每小题5分, 共20分.25.(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1分)(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1分)(3)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1分)(4)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1分)(5)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1分)26.内涵:活动课程是指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 儿童通过活动来学习, 获得经验, 解决问题, 锻炼能力.(2分)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有:(1)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 是儿童本位、经验本位.(1分)(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1分)(3)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 尝试错误, 学到方法.(1分)27.德育的主要原则包括:方向性原则(1分)、知行统一原则(1分)、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分)、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分)、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1分).28.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修养、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1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1分),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1分), 发展教育民主(1分),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1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 每小题15分, 共30分.29.学校教育既是特殊的实践性, 也是特殊的环境, 这使它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分)(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3分)(2)学校教育有专业教师来施教.(4分) (3)基础教育处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3分).发挥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如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以及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2分).以上论述, 举例说明(2分).30.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2分)教师在教学互动中起主导作用, 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指导者以及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者.(4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是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 是自我发展的内因, 教学过程必须充分地尊重、利用和发扬学生的体性.(4分)在教学过程种, 必须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 既要反对“教师中心论”, 又要反对“学生中心论”.(3分)以上论述, 若能理论结合实际(2分).。
2007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部分)第一章答案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故可判断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的初期。
2.C.见对教育概念的解释。
3.D.见学习精要。
4.D.见学习精要。
5.C.此话出自《论语》。
6.A.有关此原则的最早论述见于《学记》。
7.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8.D.见学习精要中古代西方的教育学思想。
9.A.苏格拉底是一位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
10.C.见学习精要。
11.B.见学习精要。
12.A.见学习精要。
13.C.《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见学习精要。
14.C.见学习精要。
15.D.见学习精要。
16.B.见学习精要。
17.D.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
18.C.赫尔巴特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19.B.素质教育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别于应试教育。
20.A.孔子是我国第一位倡导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二、填空题1.教育规律 2.癸卯学制(或《奏定学堂章程》)3.四书五经4.维多里诺拉伯雷5.卢梭爱弥儿6.林哈德与葛笃德7.一定层次结构年龄分级8.基础科学知识9.学校教育10.学校教育制度11.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12.废科举、兴学校13.助产术14.教会骑士15.民主普及16.教育立法17.培养人三、简答题1.《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
《学记》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臧息相辅。
《学记》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理论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部分某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2007年
部分某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2007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最先提出“学思结合、不耻下问、身体力行、温故知新”等教育思想的古代教育家是( )。
(分数:2.00)A.韩愈B.孔子√C.朱熹D.王守仁解析:2.针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思想家是( )。
(分数:2.00)A.中国的陶行知B.美国的杜威√C.英国的培根D.俄国的加里宁解析:[解析] 约翰·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他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增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
3.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们一般把教育分为几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
(分数:2.00)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解析:[解析] 教育的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和当代社会的教育。
4.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要受到他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对儿童成长和发展起主要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分数:2.00)A.家庭教育B.自我教育C.社会教育D.学校教育√解析:5.“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的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句话反映了儿童发展的( )。
(分数:2.00)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辐合决定论D.进化论解析:[解析] 此观点是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观点,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6.儿童在13~16岁这一时期身心各方面变化大,特别是身高的快速增长明显,已接近成人,但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比成人要低得多。
福建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2007年1月
福建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2007年1月(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总题数:20,分数:40.00)1.《学记》指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 ) (分数:2.00)A.教育和政治的关系√B.教育和生产力的关系C.教育和经济的关系D.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关系解析:2. 否定教育在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单一性和统一性,体现了二战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的以下哪一个特点( )(分数:2.00)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全民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多元化”√解析:3.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分数:2.00)A.6年B.8年C.9年√D.12年解析:4.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这种观点是( )(分数:2.00)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综合论解析:5.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分数:2.00)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实践解析:6.个别教师随意剥夺学生的智力劳动成果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分数:2.00)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隐私权D.名誉权和荣誉权√解析:7.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层面上表现为( )(分数:2.00)A.授受关系B.平等关系C.相互促进关系√D.道德关系解析:8.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 )(分数:2.00)A.课程表B.教科书√C.学期教学进度D.教学大纲解析:9.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这体现了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具有( )(分数:2.00)A.普及性B.基础性C.发展性√D.阶段性解析:10.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什么为主( )(分数:2.00)A.德育工作B.教学工作√C.后勤工作D.行政工作解析:11.乌申斯基指出,儿童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思维,这就要求教学中要贯彻 ( )(分数:2.00)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解析:12.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分数:2.00)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演示法解析:13.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等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叫做( )(分数:2.00)A.班级授课制B.复式教学C.个别教学D.现场教学√解析:14.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大致经历如下过程( )(分数:2.00)A.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到“自律”√B.从“他律”发展到“自律”再到自我为中心C.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自律”再到“他律”D.从“自律”发展到“他律”再到自我为中心解析:15.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要遵循( ) (分数:2.00)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正面原则解析:16.与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不同,小学德育所具有的鲜明特点是( )(分数:2.00)A.直观性和多样性B.基础性和奠基性√C.直观性和基础性D.多样性和奠基性解析:17.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 )(分数:2.00)A.小组B.班级√C.年段D.全校解析:18.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这两个生长高峰期内,他们的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平时快得多。
小学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小学类)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之一是()。
A.发展基础教育B发展中等教育C发展普通教育D发展农村教育2.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A国家统一管理B各省统一管理C各县、乡自行管理D地方负责,分级管理3.小学教育的根本性质是()。
A为升入中学打基础B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C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D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4.“精神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洛克D亚里士多德5.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有三个层次:第一,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中小学生是()。
A受教育者B具有主体性的受教育者C社会公民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7.在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使他们形成所学事物清晰表象,丰富他们感性知识,帮助他们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
这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直观性原则8.教师不向学生讲课,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学习一个阶段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并接受考察。
考察通过者,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B设计教学法C道尔顿制D程序教学9.科尔伯格揭示的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反映了个体发展的()。
A顺序性B互补性C稳定性D可塑性10.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11.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日期是()。
A1981年B1986年C1991年D1996年12.“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使成为乞丐、强盗……”这个说法强调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浙江省2007年4月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1.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A.《大教学论》B.《雄辩术原理》C.《学记》D.《论语》2.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
A.补充B.助手C.延伸D.导向和枢纽3.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孟禄B.沛西·能C.利托尔诺D.华生4.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前苏联D.德国5. ___________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论》6.人口质量的量化指标一般是以___________来表示的。
()A.受教育程度B.职业素质C.劳动能力D.身体素质7.严格的等级性是___________教育的显著特征。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社会8.教育目的是指()。
A.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具体要求B.国家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C.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D.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9.古希腊雅典教育比较重视()。
A.军事体操教育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D.身心和谐发展教育10.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A.以教学为主B.教学、科研并重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2007年小学部分《教育学》模拟试题(一)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 B.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并从理沦上二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c.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教育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循序渐进。
A.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C.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B.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他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6.B.德国教育家瓦。
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
7.B.华生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其上述观点认为儿童的成长发展只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关,与遗传等其他因素无关,故属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8.A.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9.A.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10.c.学校教育在少年儿童的品德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11.A.明确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12.B.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疏导性原则。
13.C.班级教学制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地培养学生。
14.A.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15.A.我国最早的小学出现于殷周时代。
16.B.《论语》中最早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此语最早由孔子提出。
17.A.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不够成熟,感知具有笼统性,精确性比较差。
18.B.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老师在进行教学是必须要有创造性,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19.D.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机体的某一部分受损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补偿,这就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20.A.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二、填空题《大教学论》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孟子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班集体6.学生7.演示法8.个体9.教育目的10.人的全面发展11.素质教育12.培养人13.非智力因素14.授受15.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16.上课。
2007年小学部分《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17世纪,埘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捕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_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8.“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9.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
浙江省2007年10月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1.教育具有人口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这些是教育的()。
A.社会遗传功能B.人的培养功能C.本体功能D.社会功能2.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师素质现代化B.教育手段现代化C.教育内容现代化D.教育评价现代化3.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是()。
A.人的主观能动性B.家庭环境C.教育的自身状况D.社会发展状况4.主张教育万能论的是()。
A.华生B.洛克C.高尔登D.格塞尔5.作为我国教育基本***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它颁布于______年。
()A.1995B.1993C.1986D.19856.学校教育的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被称为()。
A.学校教育环境B.学校教育条件C.学校教育机构D.学校教育结构7.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A.德智体B.德智体劳C.德智体美劳D.德智体美8.被称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的是______年提出。
()A.1949B.1950C.1951D.19529.近代学科课程的基础是______奠定的。
()A.洛克B.夸美纽斯C.卢梭D.杜威10.“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A.受教育的权利B.受尊重的权利C.安全的权利D.生存的权利1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__的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长期性12.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是______的实质。
()A.大众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小学部分《教育学》模拟试题(一)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17世纪,埘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捕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_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8.“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9.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
A.教师和学生 B.教师和教科书 c.学生和教科书 D.教学内容和手段10.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11.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c.共同的生活准则 D.一定的组织结构12.“视其所以,观其所南,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13.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教学 D.设计教学14.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
A.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c.教学大纲、教科书 D.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15.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
A.殷周时期 B.秦代 c.唐代 D.明代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17.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18.学生的个别差异给教师劳动造成了(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19.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20.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6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性著作中。
2。
学制是一个同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4.德育过程是由、、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5.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是,它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
6.小学课外活动的主体是。
7.课堂教学方法有多种,其中,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性手段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同知识的方法被称为法。
8.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教育适应并促进发展的规律。
9.是进行教育T作的根本依据。
10.马克思主义关丁学说是制定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
11: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的教育。
12.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1 3.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在教育活动中被称作是。
14.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关系。
15.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出发,可将课程分为、拓展型课程和。
1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简述20世纪后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3.小学阶段课程性质的特点有哪些?4.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5.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共有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2.作为班主任,如何培养和形成班集体?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并从理沦上二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2.c.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教育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循序渐进。
3.A.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C.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5.B.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他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6.B.德国教育家瓦。
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
7.B.华生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其上述观点认为儿童的成长发展只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关,与遗传等其他因素无关,故属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8.A.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9.A.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10.c.学校教育在少年儿童的品德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11.A.明确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12.B.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疏导性原则。
13.C.班级教学制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地培养学生。
14.A.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15.A.我国最早的小学出现于殷周时代。
16.B.《论语》中最早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此语最早由孔子提出。
17.A.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不够成熟,感知具有笼统性,精确性比较差。
18.B.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老师在进行教学是必须要有创造性,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19.D.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机体的某一部分受损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补偿,这就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20.A.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二、填空题1.《大教学论》2.入学条件学习年限3.孟子4.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5.班集体6.学生7.演示法8.个体9.教育目的10.人的全面发展11.素质教育12.培养人13.非智力因素14.授受15.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16.上课三、简答题1.20世纪后世界各同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m一些新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它的本质在于,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观念的否定。
终身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
(2)教育的全民化。
即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全民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教育的民主化和教育的普及化。
它特别强调要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脱除义肓。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白南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
(4)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2.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椐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3.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基本性质,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因此,抓好小学课程的改革事关重大。
(1)普及性。
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因此,小学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
(2)基础性。
小学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因而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
(3)发展性。
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
(4)可接受性。
小学教育的课程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4.学校教育存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按照一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有系统的培养。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与环境对人的自发的影响有着本质的区别。
教师应该受过严格而专门的训练,他们不仅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而且熟悉儿童心理,懂得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能够因材施教,凶而教师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3)学校教育能够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尽管学校不能全部加以控制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这些因素,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发展环境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