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几大遥感卫星资料

合集下载

我国的遥感卫星

我国的遥感卫星
有很大提高 。目前“ 云四号” 风 还在研究 阶段 , 风 云三号 ” 而“ A
面温度 等要 素和进 行海 岸带 动态 变化 监测 ,为海 洋经 济发
展 和 国防建设 服 务 。
星于 2 0 年 5月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这标志着我 08 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发展进入 了新的历史 阶段 。
发射 升空 , 目前仍在轨运 行 。 0 7年 9月 ,2 20 0 B卫星在 中国太
I J的信息, 并经信息的 传输、 处理和判读分析, 对地球的资
— — 源与环境进行探测和监测 的综合 『 生技术。由于遥感具有 全天候 、 全频段 、 大范 围、 快速准确 获取信息 的优 越性, 因此广 泛应用于测绘 、 资源调查 、 灾害监测与环境保护 、 城市 规划及军 事等诸多领域 , 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 在 作用。 目前我 国已初步形成 以气象卫星系列 、 资源卫星系列 、 海 洋卫星系列和环境与灾 害监测小 卫星群组成 的长期稳定运行 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 ,实现 了对 中国及周 边地区甚至全球陆 地、 大气 、 海洋 的立 体观测和 动态 监测 。 咒 蒙 卫 星 根据卫星运行轨道 的不 同 ,气象 卫星分为极轨气象卫星 和静止气象卫 星两种 。 一颗围绕地球两极运行的极轨气象卫星 每天对全球 进行 两次气象观测 , 可获取全球气象资料 ; 颗运 一 行 在地 球赤道上空 的静 止气象卫 星则能对全球 近 l / 3的地区 连续进行气象观测 ,在 3 0分钟或更短 时间内获取一幅全景圆 盘 图, 并实时将资料送 回地面 。气 象卫 星除对天气预报和气候 预测有重要作用外 ,在 自然灾害和地球环境监测 以及海 洋 、 航 空、 航海和农业 、 渔业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价值 , 应用 卫星 是 中重要 的多用途卫星 , 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我 国于 2 世纪 7 0 O年代 开始研制气 象卫 星 , 于 18 年 并 98 成功发射 了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 目前 , 。 我国 已成 为继美 国、 俄罗斯之后第三个 同时拥有极轨 和静止气象卫 星的国家 。我国气象卫星发展过程分为四个 系列 ,风云一号” “

国产遥感卫星

国产遥感卫星

一、福卫二号福卫二号”卫星是由台湾“NSPO”与合约商法国阿斯特里姆(Astrium)公司共同研发。

阿斯特里姆公司负责卫星制造,台湾方面负责卫星的组装、整体测试等工作。

福卫二号星全色(黑白)分辨率为2米,多光谱(红、绿、蓝、近红外)影像分辨率8米发射时间:2004年5月重访时间间隔1天2次轨道891公里高,太阳同步轨道全色(PAN)0.45~0.9 um多光谱(MS)0.45~0.52um (蓝) 0.52~0.60um(绿)0.63~0.69um (红) 0.76~0.90um(近红外)分辨率全色(黑白)影像2米多光谱(红、绿、蓝、近红外)影像8米幅宽24×24=576平方公里设计寿命5年发射时间2004年5月\二、天绘一号天绘一号卫星发射现场“天绘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国土资源普查、地图测绘等诸多领域的科学试验任务。

卫星获取的遥感信息和试验结果,将对我国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010年8月24日15时1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

我国第一个传输卫星“天绘一号卫星”采用线阵、面阵混合配置的卫星摄影测量相机。

为解决无地面控制点卫星摄影测量问题和航线模型扭曲大的问题,“天绘一号“工程副总师王任享对三线阵CCD相机做了改进,加了四个小面阵的新型的卫星摄影测量的相机,大大提升卫星摄影测量相机的水平。

详细技术参数:成像幅宽60公里,轨道高度500公里,相机几何精度、结构稳定性要求高,研制周期短,长春光机所将全力完成好项目研制工作。

天绘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其主要任务是获取全球影像和辅助测量数据,实现无地面控制条件下全球1:500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该工程于2006年1月批准立项研制,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与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

2010年8月24日,天绘一号卫星01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常见的遥感卫星的介绍及具体参数.

常见的遥感卫星的介绍及具体参数.

常有的遥感卫星的介绍及详细参数遥感卫星(remotesensingsatellite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

用卫星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

往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转数年。

卫星轨道可依据需要来确立。

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地区,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转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区进行遥感。

全部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卫星获取的图像数据经过无线电波传输到地面站,地面站发出指令以控制卫星运转和工作。

以以下出较为常有的遥感卫星:一、Landsat卫星美国NASA的陆地卫星(Landsat)计划(1975年前称为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从1972年7月23日以来,已发射7颗(第6颗发射失败)。

当前Landsat1—4均接踵无效,Landsat5仍在超期运转(从1984年3月1日发射到现在)。

Landsat7于1999年4月15日发射升空。

其常有的遥感扫描影像种类有MMS影像、TM图像。

(一)、MSS影像MSS影像为多光谱扫描仪(MultiSpectralScanner)获取的图像,第一颗至第三颗地球卫星(Landsat)上反光束导管摄像机获取的三个波段拍照相片分别称为第1、2、3波段,多光谱扫描仪有4个波段获取的扫描影像被命名为4、5、6、7波段,两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两个波段为近红外波段,别的,第三颗地球卫星上还供有热红外波段影像,这个影像称为第8波段,但使用不久,就因为一同的问题二封闭了。

表1:Landsat上MSS波段参数波段波长范围(μm)分辨率~78米~78米MSS波段~78米~78米(二)、TM影像TM影像是指美国陆地卫星4~5号专题制图仪(thematicmapper)所获取的多波段扫描影像。

影像空间分辨率除热红外波段为120米外,其余均为30米,像幅185×185公里2。

每波段像元数达61662个(TM-6为15422个)。

我国陆地观测卫星资源及服务

我国陆地观测卫星资源及服务

我国陆地观测卫星资源及服务陆地观测卫星是以地面为目标的卫星,主要用于收集和获取地表地貌、植被、水体等信息,以及用于灾害监测和环境资源管理等方面。

我国拥有多颗陆地观测卫星,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服务。

首先,我国陆地观测卫星的资源相对丰富。

我国开展陆地观测领域的卫星任务主要有: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和资源三号。

资源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民用遥感卫星,于1978年发射并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和农业遥感。

资源二号卫星于1999年发射并投入使用,是我国第一颗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和灾害评估。

资源三号卫星于2024年发射并投入使用,采用了多谱段、多分辨率、多时相的观测方式,可提供高精度的地表信息。

其次,这些陆地观测卫星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

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和资源三号卫星的数据可以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农业生产监测、资源环境调查、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

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实施智能化监测,提供优化调整的建议;在农业生产监测方面,可以通过定期获取高分辨率的农作物影像,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评估;在资源环境调查方面,可以通过卫星遥感获取的大范围、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进行快速、准确的调查和评估。

最后,我国陆地观测卫星还广泛应用于灾害监测和环境资源管理。

在灾害监测方面,卫星数据可以用于监测地震、洪水、滑坡等天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情况,提供实时的监测和预警信息;在环境资源管理方面,卫星数据可以用于监测水体污染、土壤退化、森林覆盖度等环境问题,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我国陆地观测卫星资源及服务丰富多样,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卫星提供的数据和服务,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农业生产监测、资源环境调查、灾害监测和环境资源管理等各种应用。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将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遥感卫星二案:国内外主要遥感卫星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遥感卫星二案:国内外主要遥感卫星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遥感卫星是利用人造卫星获取地表自然资源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全球各大国家都在积极发展遥感卫星技术,以实现对地球表面的监测和观测。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主要遥感卫星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一、国内遥感卫星1.资源三号资源三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民用遥感卫星,主要用于自然资源探测、环境遥感、灾害监测等领域。

其空间分辨率能达到2.5米,具备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点。

资源三号已经成为我国遥感卫星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2.高分卫星高分卫星是我国遥感卫星体系的主力军,主要用于农业、林业、城市规划等领域。

它的空间分辨率为0.5米,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高精度地图数据,提供精确的自然资源探测与遥感数据。

3.系统工程卫星系统工程卫星主要用于环境遥感和自然资源探测,同时还可以为我国的国土安全和军事发展提供支持。

系统工程卫星拥有先进的遥感技术,可以高效地获取地球表面的遥感图像和数据。

二、国外遥感卫星ndsatLandsat是美国发射的第一颗遥感卫星,被誉为遥感卫星之父。

Landsat最初用于监测全球气候和自然资源状况,如今已然成为遥感卫星的代名词。

Landsat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多谱段的遥感图像,可以应用于环境、土地利用、林业和农业等领域。

2.SentinelSentinel遥感卫星是欧洲航天局和欧盟共同发起的一个遥感卫星计划。

Sentinel遥感卫星可以提供全球覆盖的高分辨率图像,用于天气预测、自然灾害监测和资源采集等领域。

3.SPOTSPOT是由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发射的遥感卫星,主要应用于环境保护、林业、农业等领域。

SPOT拥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较大的数量谱段,可以提供更加精细的遥感图像,提高遥感数据的质量。

三、遥感卫星应用遥感卫星可以应用于自然资源探测、环境遥感、气象预测、城市规划、军事发展等多个领域。

例如,遥感卫星可以监测海洋环境及渔业资源,监测农作物生产情况和农业灾害,探测城市建设和交通规划等。

需要注意的是,遥感卫星应用是一项复杂的技术。

我国的几大遥感卫星资料 中国的遥感卫星

我国的几大遥感卫星资料 中国的遥感卫星

我国的几大遥感卫星资料中国的遥感卫星我国的几大遥感卫星目前我国常用的商业用途的遥感卫星主要是高分系列、资源系列和环境系列。

高分系列:高分一号、高分二号资源系列:资源三号、资源一号02C环境系列:环境一号A、B高分一号高分一号卫星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第一颗卫星,于xx 年4月26日12时13分04秒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

GF-1卫星搭载了两台2m分辨率全色/8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四台16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

高分一号卫星的宽幅多光谱相机幅宽达到了800公里。

目前高分一号影像数据已上线遥感集市。

卫星参数高分二号高分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分辨优于1米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于xx年8月19日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进入了亚米级“高分时代”。

GF-2卫星搭载有两台高分辨率1米全色、4米多光谱相机,具有亚米级空间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态机动能力等特点,有效地提升了卫星综合观测效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卫星参数资源三号资源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图卫星,于xx年1月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填补了我国立体测图领域的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

ZY-3卫星搭载了四台光学相机,包括一台地面分辨率2.1m的正视全色TDI CCD相机、两台地面分辨率3.6m的前视和后视全色TDI CCD 相机、一台地面分辨率5.8m的正视多光谱相机。

资源一号02C资源一号02C卫星曾经是我国民用遥感卫星多光谱相机分辨率最高的卫星,于xx年12月22日成功发射,当时填补中国国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空白。

ZY-1 02C卫星搭载两台HR相机,空间分辨率为2.36米,两台拼接的幅宽达到54km; 搭载的全色及多光谱相机分辨率分别为5米和10米,幅宽为60km从而使数据覆盖能力大幅增加,使重访周期大大缩短。

环境一号环境一号卫星是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对地观测系统,由两颗xx年9月发射的光学卫星(HJ-1A卫星和HJ-1B卫星)和一颗xx年11月发射的雷达卫星(HJ-1C卫星)组成。

我国返回式遥感卫星点滴

我国返回式遥感卫星点滴

声明:1、所有资料均来自国内外公开出版物和网站。

2、本文可以转载,但务请保持本文的完整性并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转载时务请标明文章原始出处、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从1960年代起,我国开始研制返回式遥感卫星。

1974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托举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升空。

遗憾的是,由于火箭姿态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发射失败了。

我国科技工作者虽然心情沉重,但没有气馁。

认真总结失败的教训后,1975年11月26日11时29分52秒,我国再次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3天后,卫星在贵州省六枝营盘公社回收成功。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遥感和航天器回收技术的国家,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返回式遥感卫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遥感卫星事业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此时回顾返回式遥感卫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笔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出我国返回式遥感卫星一些最基本的情况,与对我国航天事业感兴趣的朋友分享。

惟水平所限,挂一漏万且必有谬误,权作引玉之砖,敬希诸位方家不吝指正为幸。

发射卫星编号发射日期回收日期起飞质量近地点远地点周期倾角顺序 (千克) (千米) (千米) (分) (度)××1号(FSW-0)第1代国土普查卫星1 FSW-0-1 1975-11-26 1975-11-29 1800 181 495 91.2 63.02 FSW-0-2 1976-12-07 1976-12-10 1800 172 492 91.2 59.53 FSW-0-3 1978-01-26 1978-01-29 1800 169 488 91.0 57.04 FSW-0-4 1982-09-09 1982-09-14 1800 177 407 90 2 63.05 FSW-0-5 1983-08-19 1983-O8-24 1800 175 404 90.2 63.36 FSW-0-6 1984-09-12 1984-O9-17 1800 178 415 90.3 68.O7 FSW-O-7 1985-10-21 1985-1O-26 1800 175 409 90.2 63.08 FSW-0-8 1986-10-06 1986-10-11 1800 176 402 90.2 57.09 FSW-0-9 1987-08-05 1987-08-1O 1800 l72 410 90.2 63.0××1号甲(FSW-1)第1代摄影测量卫星10 FSW-1-1 1987-09-09 1987-09-17 21O0 208 323 89.7 63.O11 FSW-1-2 1988-08-05 1988-08-13 21O0 208 326 89.7 62.812 FSW-1-3 1990-10-05 1990-10-13 21O0 206 308 89.6 57 114 FSW-1-4 1992-10-06 1992-10-13 21O0 211 315 89.8 63.015 FSW-1-5 1993-10-08 1996年5月陨落 21O0 214 317 89.6 56.9××1号乙(FSW-2)第2代国土普查卫星13 FSW-2-1 1992-08-09 1992-O8-25 2600 175 353 89.1 63.116 FSW-2-2 1994-07-03 1994-07-18 276O 178 333 89.5 62.917 FSW-2-3 1996-10-20 1996-11-04 2970 176 354 89.7 63.0××4号(FSW-3)第2代摄影测量卫星18 FSW-3-1 2003-11-03 2003-11-21 3800 191 330 89.7 63.020 FSW-3-2 2004-09-27 2004-10-15 3800 205 297 89.5 63.022 FSW-3-3 2005-08-29 2005-09-16 3800 205 331 89.5 63.0××2号(FSW-4)国土详查卫星19 FSW-4-1 2004-08-29 2004-09-25 3900 168 553 91.0 63.021 FSW-4-2 2005-08-02 2005-08-29 3900 169 547 91.7 63.0说明0、运载工具:××1号(FSW-0) 长征二号(01批星)、长征二号丙(02批星,01批长征二号火箭)××1号甲(FSW-1) 长征二号丙(01批长征二号丙火箭)××1号乙(FSW-2) 长征二号丁(01批长征二号丁火箭)××4号(FSW-3) 长征二号丁(02批长征二号丁火箭)××2号(FSW-4) 长征二号丙(火箭批次未明,可能是03批长征二号丙火箭)1、××1号(FSW-0)第1代国土普查卫星:分2个批次,01批4颗,在轨运行3天;02批6颗,在轨运行5天。

资源卫星资料

资源卫星资料

国内外资源卫星参数简介国内资源卫星资源一号卫星04星(CBERS-04)于2014年12月7日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CBERS-04卫星共搭载4台相机,其中5米/10米空间分辨率的全色多光谱相机(PAN)和40米/80米空间分辨率的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S)由中方研制。

20米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相机(MUX)和73米空间分辨率的宽视场成像仪(WFI)由巴方研制。

多样的载荷配置使其可在国土、水利、林业资源调查、农作物估产、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及灾害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CBERS-04卫星轨道参数CBERS-04卫星有效载荷技术指标高分二号(GF-2)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搭载有两台高分辨率1米全色、4米多光谱相机,具有亚米级空间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态机动能力等特点,有效地提升了卫星综合观测效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高分二号卫星于2014年8月19日成功发射,8月21日首次开机成像并下传数据。

这是我国目前分辨率最高的民用陆地观测卫星,星下点空间分辨率可达0.8米,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进入了亚米级“高分时代”。

主要用户为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同时还将为其他用户部门和有关区域提供示范应用服务。

GF-2卫星轨道和姿态控制参数高分一号(GF-1)卫星搭载了两台2m分辨率全色/8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四台16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

卫星工程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高时间分辨率结合的光学遥感技术,多载荷图像拼接融合技术,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技术,5年至8年寿命高可靠卫星技术,高分辨率数据处理与应用等关键技术,对于推动我国卫星工程水平的提升,提高我国高分辨率数据自给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GF-1卫星轨道参数GF-1卫星有效载荷技术指标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C星(HJ-1A/B/C)包括两颗光学星HJ-1A/B和一颗雷达星HJ-1C,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与灾害的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的动态监测。

介绍常用的资源遥感卫星及其数据

介绍常用的资源遥感卫星及其数据

M: 0.61 0.68 µm B1: 0.50 0.59 µm B2: 0.61 0.68 µm B3: 0.78 0.89 µm B4: 1.58 1.75 µm
P: 0.50 0.73 µm B1: 0.50 0.59 µm B2: 0.61 0.68 µm B3: 0.78 0.89 µm
植被成像装置
距离方向18米 幅宽:75公里
5、 RADARSAT-1
RADARSAT卫星是加拿大于95年11月4日发射的,它具有7种模式、25 种波束,不同入射角,因而具有多种分辨率、不同幅宽和多种信息特 征。适用于全球环境和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监测等。 卫星参数: 太阳同步轨道(晨昏) 轨道高度:796公里 倾角:98.6o 运行周期:100.7分钟 重复周期:24天 每天轨道数:14 卫星过境的当地时间约为早6点晚6点。 重量:2750kg 工作模式 波束位置 入射角(度) 标称分辨率(米) 标称轴宽(公里) 精细模式(5个波束位置) F1- F5 37---48 10 50x50 标准模式(7个波束位置) S1- S7 20---49 30 100x100 宽模式 (3个波束位置) W1-W3 20---45 30 150x150 窄幅ScanSAR (2个波束位置) SN1 20---40 30 300x300 SN2 31---46 30 300x300 宽幅ScanSAR SW1 20---49 100 500x500 超高入射角模式(6个波束位置) H1-H6 49---59 25 75x75 超低入射角模式 L1 10---23 35 170x170 总结如下: RADARSAT: 波段 模式(μm) 标准模式(Standard Beam,简 称S) 宽模式(Wide Beam,简称W) 地面分辨率 约30米 约30米

中国卫星全集

中国卫星全集

中国卫星全集安若子2009-11-25 摘编东方红一号(DFH-1)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一举成功,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卫星采用自旋稳定方式。

电子乐音发生器是全星的核心部分,它通过20MHz短波发射系统反复向地面播送“东方红”乐曲的前八小节。

东方红二号(DFH-2)共3颗于1984年4月8日首次发射成功。

共研制和发射3颗东方红二号卫星,从1970年开始研制到每三颗星发射,经历了近16年。

“东方红二号”的发射成功,开始了用我国自己的通信卫星进行卫星通信的历史。

东方红二号甲(DFH-2A)共4颗东方红二号甲是东方红二号卫星的改型星,其预研工作开始开1980年。

第一颗东方红二号甲卫星于1988年3月7日发射成功,不久相继成功发射了第二颗和第三颗星,它们分别定点于东径87.5°、110.5°、98°;第四颗星由于运载火箭第三级故障而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几年来,3颗卫星工作情况良好,达到了设计使用指标,在我国电视传输、卫星通信及对外广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东方红三号(DFH-3)共3颗东方红三号卫星是中国新一代通信卫星,主要用于电视传输、电话、电报、传真、广播和数据传输等业务。

星上有24路C频段转发器,其中6路为*率转发器;其它18路为低功率转发器。

服务区域包括:中国大陆、海南、台湾及近海岛屿。

*率通道的EIRP≥37dbW,低功率通道的EIRP≥33.5dbW。

在地影期间,全部转发器工作。

卫星寿命末期输出功率≥1700W:卫星允许的有效载荷质量达170kg。

卫星工作于地球静止轨道,位置保持精度,东西和南北均为±0.1°;天线指向误差为:俯仰和滚动均为±0.15°,偏航为±O.5°。

卫星工作寿命8年,寿命末期单星可*度为0.66。

最全的常见的资源遥感卫星及其数据

最全的常见的资源遥感卫星及其数据

遥感基础与应用常见的资源遥感卫星及其数据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XX级2班学号:201XXXXX姓名:XXX指导教师:XXX时间:2013-4-29常见的资源遥感卫星及其数据前言:遥感卫星(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

用卫星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

通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行数年。

卫星轨道可根据需要来确定。

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 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

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 站,卫星获得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地面站, 地面站发出指令以控制卫星运行和工作。

常见的遥感卫星有美国陆地卫星、法国SPOT 卫星、中巴资源卫星等等。

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系列)RBV 是陆地卫星1~3号上携带的一套传感器,其全称是反束光导管摄像仪,简称 RBV.在Lansat-1, Lansat-2上有三个波段:RBV1波段:蓝绿波段,波长范围是 0.475卩m~0.575 ym RBV2波段:红黄波段,波长范围是 0.580卩m~0.680 ;m RBV3波段:红外波段,波长范围是 0.690卩m~0.830 ym在Lansat-3上RBV 改成两台并列式,只有一个全色工作波段 0.505 y m~0.705ym Lansat-1, Lansat-2的RBV 的空间分辨率为 80m ,而Lansat-3上的RBV 全色图像分辨率为 40m 。

犹豫RBV 的图像质量不如 MSS,故从Landsat-4开始取消了这种传感器。

2. MSS多光谱扫描仪 MSS,是 Lansat-1. Lansat-2, Lansat-3, Lansat-4, Lansat-5上都携带的传 感器,其数字产品是 MSS 磁带,地面分辨率是 80m 。

一景MSS 影像数据大约有 2340 个扫描行,每一个扫描行有3240个像元(像素)点,而一景 MSS 影像对应的实际地面面积是185km*185km,所以像元点的实际大小对应地面为 的波段为:3. TMTM 称为专题绘图仪,是Lansat-4, Landsat-5上携带的传感器,其数字产品是TM 磁带。

常见卫星和介绍 - 国内

常见卫星和介绍 - 国内
• CCD相机(CCD) • 具有侧视功能,侧视范围为±32°。相机带有内定 标系统。 •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 • IRMSS带有内定标系统和太阳定标系统。 • 宽视场成像仪(WFI) • 扫描幅宽为890公里。由于这种传感器具有较宽的 扫描能力,因此,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高重 复率的地面覆盖。WFI星上定标系统包括一个漫反 射窗口,可进行相对辐射定标。
高分辨率图像
2014/09/30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处理一般流程
2014/09/30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资源一号02C和资源三号卫星
• 地面系统介绍
2014/09/30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卫星数据产品
• 卫星数据产品
• 资源一号 02C/资源三号卫星数据标准产品包括辐射校 正产品和系统几何校正产品。 • 辐射校正产品:经辐射校正处理之后生成的产品,提 供RPC模型。可进行正射校正处理。数据格式为TIFF。 • 系统几何校正产品:经过辐射和几何校正处理后生成 的数据产品,具有地图投影,数据格式为GeoTIFF。 • 除提供标准产品外,根据用户需求,还可提供DEM高 程产品、正射产品、融合镶嵌产品、DOM标准分幅产 品、DEM标准分幅产品和光学制图产品等。
2014/09/30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高分一号卫星
• 发射时间:2013年4月26日 • GF-1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由四个地面接收站 组成:密云接收站、喀什接收站、三亚接 收站和牡丹江接收站。接收范围如图1所示。
2014/09/30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高分一号卫星
• 数据产品 • GF-1卫星标准产品根据输入姿轨数据与处 理流程的不同分为1A和2A级产品,具体说 明见表1。

世界遥感卫星家族一览

世界遥感卫星家族一览
行于上 午轨道 、 颗运行 于下 午轨道 , 成每 天覆盖 全 卫 星 中的长寿 星 。 一 形 球 4遍或者 说对地 球 同一地 点 4次成 像 的能力 。
图 2 6 美国 “ - 诺阿 ”极轨气象卫 星
诺阿卫 星是全球 最先进 的气象 卫星 , 装备 了多种新 型传感器 :分辨率 9 0 的甚高 分辨率 辐射计 、垂 直探 0米 测器 、数据 收集系统 和搜索 救援 系统等 。提高 了气象观 测能力 , 观测数据大 为增加 ,图像 清晰度和精度进一步提
图 2 我国 自行研 制的返 回式遥感卫星 -5
三 、气象 卫星
气象卫 星是从外层空 间对地球 及大气层进行观测 的
遥感 卫 星。卫 星携带 有各种 气象传感 器 ,能够接 收和测
量换成 电信 号传 回地面 , 地面 台站对这 些信号处理 后 生成 所需要 的云 图等影像和 数据 。 气象卫 星所能观 测的
返 回式遥感 卫 星 , 是我 国发展的 较早的一 种遥感卫 轨道 气象卫 星( 或称极 轨气象 卫星) 和地球 静止轨道 气象 星 .16 年开始 制定第 一个返 回式遥感 卫 星方 案 ,1 7 卫 星 。太 阳同步轨道 气象卫 星每 天可对 全球察看 两遍 , 97 95
年首次 飞行试验 和返 回成功 ,成 为继美 国、原苏联之 后 获得 全球 各个 角落风 云变 幻 的情 况 。 球静止 轨道气象 地
2 1 年第 4 00 期
科技博览
0米 。卫 星获 取的遥 感数 据主 要用于 天气预 1 英 文缩写—— NOAA。1 7 年 1 月发射 首颗第 三代 卫 辨率 为 10 98 0 报和植 被 、冰雪 覆盖 、洪水 、森 林火 灾等环 境监测 。现 星 ,至今 已经 发射 了 l 。为保 证数据 获取 的连 续和 2颗 Y一1 C已经成功 稳定运 行 了 5 多 ,成 为我 国气象 年 及时 , 一直 保持有 两颗卫 星在轨道 上运 行 ,其 中一颗运 在 F

主要卫星数据及特征

主要卫星数据及特征

主要卫星数据及特征1. NOAA卫星NOAA卫星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第三代实用气象观测卫星,第一代称为“泰罗斯”(TIROS)系列(1960-1965年),第二代称为“艾托斯”(ITOS)/NOAA系列(1970-1976年),其后运行的第三代称为TIROS--N/NOAA系列。

NOAA的轨道是接近正圆的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为870千米和833千米,轨道倾角为98.9°和98.7°,周期为101.4分钟。

NOAA的应用目的是日常的气象业务,平时有两颗卫星运行。

由于一颗卫星可以每天至少可以对地面同一地区进行两次观测,所以两颗卫星就可以进行四次以上的观测。

NOAA携带的探测仪器主要有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2)和泰罗斯垂直分布探测仪(TOVS)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隶属于美国商业部,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管理全球海洋、大气、空间、太阳等数据的收集和相关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科学研究,为美国社会及大众提供相关服务。

特别是制作灾害性天气警报、制作海洋、大气图表,引导海洋及沿海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研究改善维持人类生存的环境策略,及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了解。

NOAA于1970年10月正式成立,成为联邦政府机构仅仅只有三十三年的历史,但其发展还是相当迅速的。

NOAA由包括国家天气局NWS(National Weather Service),相当于我国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NOS(National Ocean Service), 国家渔业局NMFS(National Marine Fisheries Service), 国家环境卫星数据信息局NESDIS(National Environmental Satellite, Data and Information S ervice), 和NOAA研究机构NR(NOAA Research)五个主要机构提供相关服务,此外与NOAA合作的观测人员组成了一个超过一万人的网络,主要由全国的志愿者构成,这些人员也都通过专门培训,其观测的数据已经成为美国气候观测资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来自NWS,美国海军、空军、FAA及世界其他各国气象部门的资料一起存放在北卡全球最大的气候数据中心NCDC(国家气候数据中心)。

我国遥感的发展及应用

我国遥感的发展及应用

我国遥感的发展及应用随着遥感技术在国内的逐渐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在中国,遥感技术已经成为了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农业、城市规划、地质勘探、水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

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发展初期: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使用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农业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探。

这一时期的遥感技术主要是美国和苏联的航空遥感技术,大部分遥感数据需要从海外获取。

技术进阶:70年代以后,我国逐渐掌握了卫星遥感技术,同时也研制出了自己的遥感卫星。

1970年代初,我国开始设计“6401”卫星,这是我国第一颗遥感卫星,成功地进行了飞行试验。

1975年,我国研制出了“1号”卫星,开始实现遥感卫星数据的实时获取。

万里行长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推出了“万里行长征”计划,计划建设遥感应用系统,大力倡导遥感技术的应用。

其中,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核心的遥感系统,在城市规划、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技术方面,我国也开始研制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技术,提高遥感数据的综合利用效果。

技术完善:近年来,我国的遥感技术不断完善,研制出的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卫星,大大提高了遥感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遥感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提供了更为先进的工具和方法。

遥感应用领域农业: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植被信息、土地利用形态和土壤水文特点等数据,预测农作物产量、土地肥力状况、自然灾害风险等,为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提供支持。

城市规划: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城市更新、土地利用、建设用地变化等信息,实现城市发展规划及城市土地资源管理。

地质勘探: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质构造、地貌地貌和矿产资源信息,实现地质矿产资源寻找和勘探。

水资源管理: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布、水质、水量等信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地污染等信息,实现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

常见遥感卫星参数.

常见遥感卫星参数.

目录一、光学卫星 (2)1.GeoEye-1 (2)2、IKONOS (3)3、WorldView-1 (4)4、QuickBird (4)5、FORMOSAT-2 (5)6、OrbView-2 (6)7、OrbView-3 (7)8、ASTER (8)9、Landsat系列 (9)10、IRS系列 (10)11、RADARSAT-1 (10)12、日本JERS-1卫星 (11)13、ERS卫星 (12)14、CBERS-1 中巴资源卫星 (12)15、法国SPOT卫星 (14)16、欧空局ENVISAT卫星 (14)17、ALOS 卫星 (15)18、RapidEye卫星星座 (18)19、资源02B卫星介绍 (19)二、雷达卫星 (20)1、COSMO-Skymed高分辨率雷达卫星 (20)2、TerraSAR (21)常见遥感卫星参数一、光学卫星1.GeoEye-12006年1月美国ORBIMAGE公司成功收购Space Imaging公司,创办GeoEye公司以来,使GeoEye 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商业遥感卫星运营公司。

目前GeoEye公司麾下主要两大遥测卫星系统:IKONOS和OrbView,而GeoEye-1即为两家公司合并后第一颗以公司命名的卫星,于2008年9月6日进行发射,其影像分辨率将可达40公分分辨率(美国境内),并同时提供全色态和多光谱影像数据,提供使用者更清晰影像数据。

GeoEye-1卫星基本信息表2、IKONOS1999年09月24日,IKONOS成功于美国Vandenberg空军机地顺利发射升空,其影像分辨率高达0.82米,成为全球首颗提供1米以下分辨率之商用光学卫星,揭开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时代。

IKONOS卫星为美国GeoEye公司所发展的商用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其卫星轨道高度为681公里,可提供快速且质量清晰之卫星影像,获取地球表面之地物、地貌等空间信息,影像信息可达军用规格;其具有立体影像拍摄能量,具有制作数值地形模型之能力。

中国的卫星系列介绍

中国的卫星系列介绍

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实践系列科学卫星1971年3月3日,中国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实践一号发射成功。

它不仅测量了高空磁场、X射线、宇宙射线和外热流等空间环境参数,还进行了硅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主动无源热控制系统等长寿命应用卫星的一些关键技术的试验。

它在轨运行了8年,大大超过设计寿命,为中国设计和制造长寿命卫星提供了宝贵经验,尤其为卫星的电源、热控和无线电测控系统的研制开辟了成功的道路。

1972年4月,实践二号卫星作为中国第一颗专门用于空间物理探测的科学实验卫星被列入国家计划。

为了充分利用风暴一号运载火箭的能力,1977年有关部门提出了一箭多星的设想,即把另两颗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与实践二号卫星一起送入太空。

经过多年的努力,1981年9月20日,风暴一号火箭终于一举成功地发射了这三颗卫星。

它不仅使中国在空间探测和新技术试验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且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实践二号上携带有用于探测太阳活动、地球附近空间的带电粒子、地球和大气的红外和紫外辐射背景、高空大气密度的11种仪器,并采用了自旋稳定且整星对日定向的姿控方式、整星无源主动式热控等新技术,为中国此后研制各种卫星提供了宝贵经验。

借助星上的探测仪器,实践二号甲和二号乙卫星也取得了重要的科学探测数据和有关技术试验数据,为空间科研提供了资料。

为了探测近地空间的带电粒子环境,研究它们对航天的影响,中国于1994年2月8日成功发射了实践四号卫星。

该星是高性能的小型科学卫星,使中国首次获得了海拔200 ̄36000km之间的空间环境参数和高能粒子效应资料。

中国的卫星常识知识

中国的卫星常识知识

中国的卫星常识知识东方红一号卫星概述东方红一号卫星是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行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它的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

卫星自重173千克,采用自旋姿态稳定方式,初始轨道参数为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倾角68.5度,运行周期114分钟。

卫星外为直径约1米的近似球体的多面体,它以20.009兆赫频率播放《东方红》乐曲。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按时间先后顺序,我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主要参数卫星质量:173公斤卫星外形:直径1米的中国卫星球形72面体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用途:广播“东方红”乐曲卫星目前状态2009年2月1日15时08分32秒根据NASA的数据写出来的。

纬度:64.02度中国卫星经度:35.07公里轨道倾角:205.64度运行周期:110.6 分钟速度:7.55KM/s高度:728.25KM 近地点:430公里远地点:2075公里卫星实时状态跟踪:(截止2010年3月6日北京时间11点39分该卫星正从蒙古国进入我国境内)设备星上的仪器舱装有电源、测轨用的雷达应答机、雷达信标机中国卫星、遥测装置、电子乐音发生器和发射机、科学试验仪器等。

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同时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

卫星上采用银锌蓄电池作电源,电池的寿命是有限的,卫星运行28天后(设计寿命为20天),电池耗尽,“东方红”乐曲停止播放,卫星结束了它的工作寿命。

但是,卫星的轨道寿命没有结束,根据轨道计算,大约能在太空运行数百年(在没有任何意外的情况下)。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诞生“东方红一号” (Dong Fang Hong I/Red East 1)卫星是中国的第一颗人中国卫星造卫星,由以钱学森、潘厚仁为中心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当时共做了五颗样星,结果第一颗卫星就发射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几大遥感卫星资料
目前我国常用的商业用途的遥感卫星主要是高分系列、资源系列和环境系列。

高分系列:高分一号、高分二号
资源系列:资源三号、资源一号02C
环境系列:环境一号A、B
高分一号
高分一号卫星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第一颗卫星,于2013年4月26日12时13分04秒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GF-1卫星搭载了两台2m分辨率全色/8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四台16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

高分一号卫星的宽幅多光谱相机幅宽达到了800公里。

目前高分一号影像数据已上线遥感集市。

卫星参数
高分二号
高分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空间分辨优于1米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于2014年8月19日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进入了亚米级“高分时代”。

GF-2卫星搭载有两台高分辨率1米全色、4米多光谱相机,具有亚米级空间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态机动能力等特点,有效地提升了卫星综合观测效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卫星参数
资源三号
资源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图卫星,于2012年1月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填补了我国立体测图领域的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

ZY-3卫星搭载了四台光学相机,包括一台地面分辨率2.1m的正视全色TDI CCD相机、两台地面分辨率3.6m的前视和后视全色TDI CCD相机、一台地面分辨率5.8m的正视多光谱相机。

资源一号02C
资源一号02C卫星曾经是我国民用遥感卫星多光谱相机分辨率最高的卫星,于2011年12月22日成功发射,当时填补中国国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空白。

ZY-1 02C卫星搭载两台HR相机,空间分辨率为2.36米,两台拼接的幅宽达到54km; 搭载的全色及多光谱相机分辨率分别为5米和10米,幅宽为60km从而使数据覆盖能力大幅增加,使重访周期大大缩短。

环境一号
环境一号卫星是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对地观测系统,由两颗2008年9月发射的光学卫星(HJ-1A卫星和HJ-1B卫星)和一颗2012年11月发射的雷达卫星(HJ-1C卫星)组成。

HJ-1A光学有效载荷为2台宽覆盖多光谱可见光相机和1台超光谱成像仪,HJ-1B光学有效载荷为2台宽覆盖多光谱可见光相机和1台红外相机,HJ-1C有效载荷为合成孔径雷达,其中HJ-1A还承担亚太多边合作任务,搭载泰国研制的Ka通信试验转发器。

HJ-1A和HJ-1B双星在同一轨道面内组网飞行,可形成对国土两天的快速重访能力。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