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代表》复习总结课学案
人教版数学八下20.1《数据的代表》word学案2
人教版数学八下20.1《数据的代表》w o r d学案2-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1平均数(2)年级:八年级 科目:数学 课型:新授 执笔:徐中国 审核:姜艳 薛柏双备课时间:2010.5.12 上课时间:2010.5.18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难点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2、难点:对“权”的理解学习过程:阅读教材P124 — 127 , 完成课前预习内容 【课前预习】 1、知识准备(1)算术平均数的概念: (2)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探究:完成在教材P128问题为了解5路公共汽车的运营情况,公交部门统计了某天5路公关汽车每个运营班次的载客量,得到下表:(1)补全表格(注:数据分组后,一个小组的组中值是指这个小组的两个端点的数的平均数。
例如小组1≤x <21的组中值为)112211=+(2)这天5天公关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多少?【课堂活动】 活动1、预习反馈 活动2、例题分析例3 某灯泡厂为测量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查了100只灯泡,它们的使用寿命如下表所示:这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是多少?练习:种菜能手李大叔种植了一批新品种黄瓜。
为了考察这种黄瓜的生长情况,李大叔抽查了部分黄瓜株上长出的黄瓜根数,得到如图所示的条形图。
请估计这个新品种黄瓜平均每株结多少根黄瓜。
510152010131415黄瓜根数活动3:课堂小结1、组中值:【课后巩固】1、下表是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年龄分布:求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2、为了绿化环境,柳荫街引进一批法国梧桐,三年后这些树的树干的周长情况如图所示。
计算这些法国梧桐树干的平均周长。
数据的表示复习导学案
课题:数据的表示回顾与思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百万分之一较小的数据,更加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弄清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题型的同时,提高数学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用数学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按要求取有效数字。
教学难点: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形象有效的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过程:【学习我先赢】练习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0000052=______;(2)0.00001=______;(3)0.02568=______;(3)0.02568=______;(5)8300000=______.(6)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它全长6300千米.表示为(7)张纸的厚度为0.00782厘米.表示为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小数的形式(1)(2)(3);(4).练习2:下列数据分别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1)1.07 (2)0.0020 (3)3400 (4)【智力比拼我能行】三、典型例题例1、把0.000125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记为().A. B. C. D.例2、0.02000精确到________,有_________个有效数字.跟踪练习1:1.精确到________,有_________个有效数字.2.把32.982保留3个有效数字,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A.3.2910 B.3.298 C.33.0 D.3.30×103.下列各近似数中,精确到万位的是()A 35000B 4亿5千万C 3.5*104D 104例3某学生的身高是1.796米.(1)精确到厘米;(2)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解:(1)1.796米精确到厘米是;(2)1.796米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是.跟踪练习2:1.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百分位是四舍五入得到的是().A.3.6cm B.3.60cm C.3.600cm D.以上都不对2、随着微电子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材料的精细加工尺寸大幅度缩小,目前1个元件约占,560的芯片上集成()个元件.A.7亿 B.8亿 C.9亿 D.10亿3.小明的身高为1.458米,请按下列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数:(1)四舍五入到百分位;(2)四舍五入到十分位(3)四舍五入到个位4.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百分位是四舍五入得到的是().A.3.6cm B.3.60cm C.3.600cm D.以上都不对5.把32.982保留3个有效数字,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A.3.29×10 B.3.298 C.33.0 D.3.30×106.随着微电子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材料的精细加工尺寸大幅度缩小,目前1个元件约占,560的芯片上集成()个元件.A.7亿 B.8亿 C.9亿 D.10亿7.0.000125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记为().A .B .C .D .8、用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按括号中的要求取近似数.(1)130.06(保留4个有效数字);(2)47155(精确到百位);(3)460215(保留3个有效数字).※(选做题)下面象形图表示10月份各年级同学借书的数目★=5本书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1)这个象形图的标题是?(2)每个象形符号代表多少本书?(3)哪一个年级同学在10月份借书最多?(4)初一年级同学在10月份借了多少本书?四、小结:1、科学记数法记数的方法2、怎样确定有效数字3、统计图的种类五、【检测冲关我最棒】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0000052=______;(2)0.00001=______;(3)9801.2=______;2.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2);4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小数的形式(1)(2)(3)5.下列数据中是准确值的有()个.(1)在“9·11”恐怖事件中,估计有5000人死亡;(2)小红测得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05cm;(3)某细胞的直径为百分之一米;(4)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5)我家有3口人.A.1 B.2 C.3 D.46、用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按括号中的要求取近似数.(1)0.6328(精确到0.01);(2)7.9122(精确到个位);六、课后作业:整理导学案七、课后反思:。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章数据的代表复习教案 鲁教版【教案】
第十章数据的代表回顾与思考(教案)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与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有关的例子。
2.能举例说明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3.能举例说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各自特点。
4.能举例说明怎样利用计算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重点:
疏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教学难点:
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方式;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归纳本单元知识机构,并灵活运用各知识点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平均众数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
试举↓
分数的平均值作
岁的有
班学生年龄的平
千克,小红班的平。
初中数据的代表教案
初中数据的代表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含义及求法。
2. 让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含义及求法。
2. 运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求法。
2. 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数据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统计学知识,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统计学的理解。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介绍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求法。
平均数: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中位数: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
众数: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2. 教师通过示例演示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方法。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示例。
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巩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含义和求法,能够运用这些统计量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学效果。
20.1数据的代表学案
2.(B)如果3,2,x,5的平均数是4,那么x等于( )
A.3 B.4 C.5 D.6
3.(C)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
甲群:13、13、14、15、15、15、16、17、17。
乙群:3、4、4、5、5、6、6、54、57。
(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岁,中位数是岁,众数是岁,其中能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岁,中位数是岁,众数是岁。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四,自我评价
4、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比较
(1)联系: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是描述一组数据,平均数是应用较多的一种量。实际问题中求得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应带上。
(2)区别:
①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数据,它能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但它受的影响较大;
②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③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
二、活动探究
例6某商场服装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即确定一个月销售目标,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惩。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目标,商场统计了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17 18 16 13 24 15 28 26 18 19 22 17 16 19 32 30 16 14 15 26 15 32 23 17 15 15 28 28 16 19
复习与回顾 第八章 数据的代表
课题
回顾与思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准确地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差别,能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评判,并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调查、统计、分析、研讨等活动过程,在活动发展学生综合使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情感与态度:通过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思考,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逐步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整理归纳,总结出网络结构图,形成知识系统。协助学生掌握准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协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的重点知识内容,并会结合实例说明,从而夯实“双基”。
第三环节:综合使用提升
内容:1.从一批零件毛坯中抽取10件,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克):
400.0400.3401.2398.9399.8
教学重点
会用计算器准确地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难点
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差别,能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评判,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小黑板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综合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评注
第一环节:归纳知识结构
内容:本章内容已全部学完,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个章学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注意事项:课堂小结可由教师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式地完成。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
1.课本本章复习题。
2.在数学成长本上实行本章的小结与反思。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梳理知识,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如下知识网络结构图:
第二环节:回顾重点内容
第二十章数据的代表导学案
20、1数据的代表------平均数(一)学习目标:1.理解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3.经历探索加权平均数对数据处理的过程,体验对统计基本思想的理解过程,能运用数据信息的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
学习难点: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
学习过程:一、想一想在某次数学测试后,你想了解自己与班级平均成绩的比较,你先想了解该次数学成绩的什么量呢?引例:下面是某班30位同学一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各小组讨论如何求出它们的平均分:95、99、87、90、90、86、99、100、95、87、88、86、94、92、90、95、87、86、88、86、90、90、99、80、87、86、99、95、92、92想一想,你有几种方法求它们的平均分?怎么求它们的平均分最容易?二、议一议通过上面的引例的学习,求平均数有哪几种方法?①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x1,x2,……,x n,那么= 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读作“x拔”。
②加权平均数:如果n个数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 k出现f k次,(这里f1+f2+……+f k=n),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这样求得的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f k叫做权。
③利用基准求平均数X=X'+a注意:以上几种求法的特点分别是:公式(1)适用于数据较小,且较分散。
公式(2)适用于出现较多重复数据。
公式(3)适用于数据较为接近于某一数据。
三、练一练1.教材P125页例1:2. 教材P126页例2:3.某学校要了解期末数学考试成绩,从考试卷中抽取部分试卷,其中有一人得100分,2人得95分,8人得90分,10人得80分,15人得70分。
求这些同学的平均成绩。
1.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的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多少?2.设两组数a1,a2,a3……a n和b1,b2,b3……b n 的平均数为和,那么新的一组数a1+b1,a2+b2,a3+b3……a n+b n的平均数是[]A.(+)B.+ C.(+) D.以上都不对3.教材P127页练习:第一题:第二题:四、做一做1、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100%、测验占30%、期中占35%、期末考试占35%,小关和小兵的成绩如下表:2、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单位:小时)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3.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1次,3出现了x2次,4出现了x3次,5出现了x4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4.某人打靶,有a次打中x环,b次打中y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环。
八年级数学下册《20.1 数据的代表》解读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20.1 数据的代表》解读学案新人教版20、1 数据的代表》解读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2、初步经历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3、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能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求出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能利用科学计算器求出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4、知道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学法建议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信息。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人们不仅要收集数据,还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进而作出评判。
其中“平均水平”是最为常用的一个评判指标。
本章通过实际背景,引入了刻画“平均水平”的三个数据代表,以让同学们获取一定的评判能力。
在现有的认知结构中,同学们多是单一地用算术平均数理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本章首先从一个同学们熟悉的现实生活背景导入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引起同学们对“平均水平”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入中位数、众数的概念,让同学们多角度地认识平均;最后获得利用计算器处理数据的基本技能。
注意数据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来源渠道和呈现方式日趋多样化,因此教材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例题、习题,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数据。
这样,既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巩固了同学们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识别与获取能力,同时也力图增强同学们对生活中所见到的统计图表(如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里的一些图表)所给数据主动进行评判的意识。
数据的代表复习教案
数据的代表(复习课)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与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有关的例子。
2、2.能举例说明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3、3.能举例说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各自特点。
4、4.能举例说明怎样利用计算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重点疏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教学难点: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方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归纳本单元知识机构并灵活运用各知识点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试举例说明。
2、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试举例说明。
3、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4、利用计算器怎样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试举例说明。
二、指导学生了解本节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结构⎪⎩⎪⎨⎧计算及运用平均数、中柆数、众数实际背景三、练习指导 ⑴、想一想1、通过学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是什么样的特征数?他们有什么联系?分别怎样来求他们?A 、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B 、平均数比较可靠和稳定,它包括所有数据提供的信息。
因而应用最为广泛。
但计算比较麻烦,容易受到极端数的影响。
C 、众数可靠性差,但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部分数据有关。
计算简单,在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重复出现时,常选用它来 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D 、中位数可靠性也差,它与数据 的排序有关,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计算简单,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合用中位数表示。
⑵、练一练1、下图反映了八年级(3)班40名学生在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
① 从图中观察这个班这次数学测验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
② 根据图形估计这个班这次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成绩。
2. 某政府部门招聘公务员2468354555657585951001人,对前来应聘的A,B,C三人进行了三项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①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②若将笔试、面试、群众评议三项测试得分按1:2:4的比例确定各人的3、评定学生的学科期末成绩由期末考试分数, 作业分数,课堂参与分数三部分组成, 并按3:3:4的比例确定. 已知小明的数学期考80分, 作业90分, 课堂参与85分, 则他的数学期末成绩为 .4、某校八年级有4个班,期中数学测验1班50人平均68分,2班48人平均70分,3班50人平均72分,4班52人平均70分,则该年级期中数学测验平均为分.5.某村有村民300人,其中年收入800元的有150人,1500元的有100人, 2000元的有45人,还有5人年收入100万元.根据这些数据计算该村人收入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你认为这个数据中哪一个代表村民年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6.某校八年级(2)班期末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成绩依次比期中提高了10%,15%,5%。
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代表》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代表》学案新人教版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重点、难点: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2、难点:对“权”的理解学习过程(一)、基本知识点回顾复习平均数的概念(二)、巩固知识点1、完成在教材P136“讨论”栏目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A、B、C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加权平均数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作比较看看意义上是否一致?(三)、解读例题1、通过教材P137例1,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的形式出现。
2、教材P138:例2与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 --------的形式出现六、(四)随堂练习:2、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单位:小时)寿命450550600650700只数xx301525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五)、当堂检测:1、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次,3出现了x次,4出现了x 次,5出现了x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2、某人打靶,有a 次打中环,b次打中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环。
3、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部门经理,现对甲、乙两名应聘者从笔试、面试、实习成绩三个方面表现进行评分,笔试占总成绩20%、面试占30%、实习成绩占50%,各项成绩如表所示:应聘者笔试面试实习甲858390乙808592试判断谁会被公司录取,为什么?4、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50分1人、60分2人、70分5人、90分5人、100分1人,其余为84分。
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问该班有多少人?。
初四中考数学统计数据的代表二轮复习教案设计与反思
内卖出A、B两种品牌雪糕的数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品牌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A 20 22 26 24 25 28 30B 15 20 25 29 32 35 40品牌平均数方差A 25B 64.57(1)请你用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完成上表;(2)若A种雪糕每支利润0.20元,B种雪糕每支利润0.15元,•请你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对李大爷购进雪糕提出建议,并简述你的理由.【点评】极差最简单、用得最少,即最大数与最小数之差,方差与标准差所反映数据情况准确一些.巩固训练:1、要调查城区九年级8000名学生了解禁毒知识的情况,下列调查方式最合适的是()A.在某校九年级选取50名女生B.在某校九年级选取50名男生C.在某校九年级选取50名学生D.在城区8000名九年级学生中随机选取50名学生2、某市6月上旬前5天的最高气温如下(单位:℃):28,29,31,29,32.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数为30 B.众数为29 C.中位数为31 D.极差为53、样本数据3、6、a、4、2的平均数是5,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A.8 B.5 C.2D.34、在一次九年级学生视力检查中.随机检查了8个人的右眼视力,结果如下:4.0,4.2,4.5,4.0,4.4,4.5,4.0,4.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4.4 B.这组数据的众数是4.5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3 D.这组数据的极差是0.55、如果x1与x2的平均数是4,那么x1+1与x2+5的平均数是.6、数据1,2,x,-1,-2的平均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7、生物工作者为了估计一片山林中雀鸟的数量,设计了如下方案:先捕捉100只雀鸟,给它们做上标记后放回山林;一段时间后,再从中随机捕捉500只,其中有标记的雀鸟有5只.请你帮助工作人员估计这片山林中雀鸟的数量约为只.8、右面的条形图描述了某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情况,则这些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A.6.4,10,4 B.6,6,6 C.6.4,6,6 D.6,6,10【作业设计】集锦必做:1 选做:2(预计作业完成时间15分钟)板书设计【回顾与思考】数据的代表⎧⎧⎪⎨⎩⎪⎪⎪⎪⎨⎪⎪⎪⎪⎪⎩算术平均数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1.我们要多关注学困生,应为他们设计一些问题,争取让孩子们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最新中考专题研究《数据的代表》复习指导及考点解密
《数据的代表》复习指导及考点解密一、复习目标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初步经历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3.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能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求出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能利用计算器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4.知道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二、知识回顾 1.平均数:(1)在一组数据n x x x x 321,,中,)(121n x x x nx ++=叫做这组数据的 平均数;(2) 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只有 且不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3) 当一组数据中含有数据,,,,21xk x x ⋅⋅⋅其中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k x 出现k f 次,且n f f f k =+⋅⋅⋅++21,则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nf x f x f x x kk +⋅⋅⋅++=2211也称为,,,,21xk x x ⋅⋅⋅这k 个数的 平均数,其中1f ,2f ,…,k f 分别叫做,,,,21xk x x ⋅⋅⋅的 . 加权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一种常用的指标,反映了这组数据的 大小. 2. 中位数:(1) 对于一组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数据来说,如果数据的个数为 数个,则最中间的数据只有 个,此数据即为这组数据的 ;如果数据的个数为 数个,则最中间的数有 个,这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即为这组数据的 . (2) 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另一种指标,如果将一组数据按从 的顺序排列(即使有相等的数据也要参加排列),那么中位数的左边和右边恰有一样多的数据.3. 众数:(1)若一组数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出现的频数并列最多,那么这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2)当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出现次数都的时候,我们称这组数据没有众数.(3)一组数据可以有不止众数,也可以众数;但如果一组数据存在众数,那么众数必是这组数据中的数.4.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但它们描述的角度和适用的范围又不尽相同。
数据的代表学案
20.1.1数据的代表(1)学习目标1、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2、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难点:对“权”的理解学习过程一、研究问题引出新知二、分析问题探究概念1、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 n,我们把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作。
2、加权平均数: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w1,w2,…wn,则叫做这个n数的加权平均数。
(1)在这十个数据中,34的权是 32的权是(2)我市7月中旬最高气温的平均数是这个平均数是的加权平均数。
三、交流问题突破重点例1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比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练习:某公司欲招聘公关人员,对甲、乙候选人进行了面视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1)如果公司认为面试和笔试同等重要,从他们的成绩看,谁将被录取(2)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计算甲、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看看谁将被录取。
例2 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然后再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的比例,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
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请决出两人的名次?四、巩固练习能力提升1、(2012 白银)地球的水资源越来越枯竭,全世界都提倡节约用水,小明把自己家1月至6月份的用水量绘制成折线图,那么小明家这6个月的月平均用水量是2、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1次,3出现了x2次,4出现了x3次,5出现了x4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 3(2012 柳州)某校篮球队在一次定点投篮训练中进球情况如图,那么这个对的队员平均进球个数是.4、(2012 日照)下图是根据今年某校九年级学生体育考试跳绳的成绩绘制成的统计图.如果该校九年级共有200名学生参加了这项跳绳考试,根据该统计图给出的信息可求这些同学跳绳考试的平均成绩列式为 .5、某次射击训练中,一小组的成绩如下表所若该小组平均成绩为7.7环,则成绩为8环的人数是6、.某班进行个人投篮比赛,受了污损的表格记录了规定时间内投进n个球的人数分布情况;同时,已知进球3个或3个以上的人平均每人投进3.5个;进球4个或4个以下的人平均投进2.5个球,问投进3个球和4个球的各有多少人?。
【K12学习】数据的代表导学案
数据的代表导学案清流县城关中学师生共用导学案课题:数据的代表 1、平均数第一课时主备人:林钟祥审核人: 一、知识要点:1.什么是算术平均数及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什么是加权平均数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加权平均数中权的意义。
三、导学过程:、自学导读:1、阅读课本p250~253,并回答下列问题:要比较八一双鹿队与东方大鲨鱼队的身高情况,需要收集哪些数据?答:。
什么叫算术平均数?答:。
在想一想中,小明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年龄时的计算方法有道理吗?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答:。
什么叫加权平均数?答:。
自学检测:1、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平均数是。
2、某班10名学生为支援“希望工程”,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每人捐款金额如下:10, 12,,21,,,,25,16,30。
这10名同学平均捐款多少元?3. 从一批机器零件毛坯中取出20件,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试求这批零件质量的平均数。
你能用新的简便方法计算它们的平均数吗?、课堂研讨小组合作、师生探究一:我校学生会要招聘干部,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四项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思考:三位候选人测试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从这个平均成绩来看,谁的成绩最高?如果你是其中一名候选人,你认测试成绩测试项目为直接计算各项测试的平均成绩来决A B C 定学生会干部合理吗?为什么?语言 50 45 67 综合知识 88 74 70 创新72 85 67 处理问题90 80 88 若将语言、综合知识、创新、处能力理问题能力按提分4:2:2:2的比例计算成绩,那么三位候选人测试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分?从这个平均成绩来看,谁的成绩最高?和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说明了什么问题?若将中的比例换为20%、30%、30%、20%,那么这三位候选人的成绩又是多少呢?并将这个结果与中的结果进行比较,你有怎样的感想?请你简单说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课堂练习:完成课本P253随堂练习。
数据的代导学案1
(2)评价加分,及格加0.1,优秀加0.2,满分加0.3。
(3)组内纠错整理,个例讲解。学生讲解,教师点拨补充。
《数据的波动》导学案
初二备课组
内容
20.2.2方差(一)
课型
预习展示课
目标
1、记住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并会计算。
2、知道方差、标准差是反映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
教
学
7、边学边练2:(6分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5号展示,评价加分。
8、当堂检测:(15分钟)
(1)独立完成,小组邻组互批。
(2)评价加分,及格加0.1,优秀加0.2,满分加0.3。
(3)组内纠错整理,个例讲解。学生讲解,教师点拨补充。
《数据的波动》导学案
初二备课组
内容
20.1.2中位数和众数
课型
预习展示课
(1)独立完成,小组邻组互批。
(2)评价加分,及格加0.1,优秀加0.2,满分加0.3。
(3)组内纠错整理,个例讲解。学生讲解,教师点拨补充。
《数据的波动》导学案
初二备课组
内容
20.2.1极差
课型
预习展示课
目标
1、掌握极差的概念,会求极差。
2、知道极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稳定性的大小。
教
学
主
环
节
设
计
1、导语:(1分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位数和众数,今天我们学习极差。
5、自学指导2:(6分钟,独立完成)
6、边学边练1:(2分钟,独立完成,对子组核对)
7、自学指导3:(6分钟,独立完成,遇到困难组内解决)
8、边学边练3:(4分钟,独立完成,组内核对)
9、自学指导4:(6分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课题】 《数据的代表》复习课
【学习目标】 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在加权平均数中,知道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
的现象。
3、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和应用。
知识结构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举例。
一般地对于n 个数X 1,……X n 把
n
1
(X 1+X 2+…X n )叫做这n 个数的_______,简称________。
如某公司要招工,测试内容为数学、语文、外语三门文化课的综合成绩,满分都为100分,且这三门课分别按25%、25%、5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这样计算出的成绩为数学,语文、外语成绩的加权平均数,25%、25%、50%分别是数学、语文、外语三项测试成绩的权。
_________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_________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征: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表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平均数。
(2)平均数能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在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数字的影响,且计算较繁。
(3)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受极端数字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字的信息。
(4)众数的可靠性较差,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求法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
选择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平均数包含算术平均数,当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平均数。
典型示范
例1、某市七月中旬各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
求该市七月中旬的最高气温的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解: 该市七月中旬的最高气温的平均数是
1
22321
282322333342*35++++⨯+⨯+⨯+⨯+=________
该市七月中旬的最高气温的中位数是________该市七月中旬的最高气温的众数是__________
例2,某校规定: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三项成绩分别按40%、20%、4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小亮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依次为90分,92分,85分,小亮这学期的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 解:
例3 某地为了解当地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情况,就“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的问题随机调查了300名中小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统计图的一部分如图(其中分组情况见下表):
请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B 组的人数是 人;
(2) 本次调查数据(指体育活动时间)的中位数落在
组内;
(3) 若某地约有64000名中小学生,请你估计其中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的人数约有多少? 解:
反思提炼: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_______、中位数、______的概念,领悟了它们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和应用中,注意加权平均数的权。
【达标测评】 一、选择题
1.为筹备班级的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A .中位数
B .平均数
C .众数
D .加权平均数
组别 范围(小时) A 5.0<t
B 15.0<≤t
C 5.11<≤t
D
5.1≥t
人数
A B C
D 组别
2.在某次数学测绘中,随机抽取了10份试卷,其成绩如下:85,81,89,81,72,82,77,81,?9,83,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为( )
A.81,76.5 B.81,81 C.81,82 D.83,77
3.期中考试后,学习小组长算出全组5位同学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M,如果把M当成另一个同学的分数,与原来的5个分数一起;算出这6个分数的平均值为N,那么M:N为( )
A.1:1 B.2:1 C.5:6 D.6:5
4.“十一”黄金周期间,某风景区在7天假期中每天上山旅游人数统计如下:
根据上表提供数据,可知旅游人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1.2,2 B.1.2,2.5 C.2,2.5 D.2,2
5.已知——组数据5,15,75,45,25,75,45,35,45,35,那么40是这一组数据的( )
A.平均数但不是中位数B.平均数也是中位数
C.众数D.中位数但不是平均数
6.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台阶,如图1
是其中台阶路的示意图,在这些数据中的众数是( )
A.14 B.15 C.16 D.14,15,16
7.八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八年级二班有学生40人,一次考试中,一班的平均分是81,
二班的平均分是90,则这两个班的90位学生的平均分是( )
A.85 B.85.5 C.86 D.87
8.某节英语课上,老师布置了10道选择题作为达标练习,小明将全班
同学的解题情况绘成如图2所示的统计图,根据图表,请问中位数是( )
A.18 B.23 C.做对8道D.做对9道
二、填空题
9.某班10位同学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每人捐款金额(单位:元)依次为:10,12,20,14,15,12,16,18,12,15.这10名同学平均捐款元,捐款金额的中位数是元,众数是元.10.某地一周空气质量报告中某项污染指数的数据是:31,35,31,34,30,32,3l,这组数据中的众数为,中位数为.
11.某瓜农采用大棚栽培技术种植了一亩地的良种西瓜,这亩地产西瓜600个,在西瓜上市前该瓜农随机摘下了10个成熟的西瓜,称重如下:
则这10个西瓜的平均质量是千克,根据计算结果你估计这亩地的西瓜产量约是千克.
12.某中学在一次健康知识竞赛活动中,抽取了一部分同学测试的成绩,绘制的成绩统计图如图3所示,请结合统
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测试中,抽取了的学生有人;
(2)若这次测试成绩80分以上(含80分)为优秀,
则请你估计这次测试成绩的优秀率不低于.
三、解答题
13.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
(1)该公司员工月工资的中位数是多少?众数是多少?
(2)该公司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是多少?
(3)用平均数还是用中位数和众数描述该公司员工月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恰当?
14.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成绩如图4
(1)请计算甲、乙两入射靶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
(2)请说出甲、乙两入射靶的中位数各是多少?
(3)请说出甲、乙两人射靶的众数各是多少?
(4)如果你是教练,将选谁去参加比赛?说说你的理由.
15.某校规定: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三项成绩分别按2:3;5的比例
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小明、小亮、小红的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如下表,
这学期谁的数学总评成绩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