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ye effect(佩恩效应定义及其应用)
作用效应的概念及类型分类
作用效应的概念及类型分类作用效应,又称为影响效应,是指一个因素或原因对其它事物或情况所产生的影响或结果。
作用效应是社会科学领域中常用的概念。
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解释和预测作用。
作用效应的类型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下面将从实验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具体阐述。
一、实验研究中的作用效应分类:1. 主效应(Main Effect):主效应是指一个独立变量对因变量产生的直接和主要影响。
在实验设计中,当只有一个自变量时,可以通过主效应来分析因变量的变化情况。
比如在一个药物测试实验中,主效应是指药物对疾病治疗效果的直接影响。
2. 交互效应(Interaction Effect):交互效应是指两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相互影响所造成的效应。
在实验设计中,如果两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情况,就需要分析交互效应。
比如在一个广告效果实验中,如果品牌(A、B)和广告渠道(电视、网络)两个变量存在交互效应,说明不同品牌在不同的广告渠道中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3. 中介效应(Mediating Effect):中介效应是指自变量通过中介变量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
在实验研究中,中介效应的出现可以帮助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比如在一个社交焦虑实验中,可以分析社交支持(中介变量)在社交焦虑(自变量)和生活满意度(因变量)之间的中介效应。
4. 调节效应(Moderating Effect):调节效应是指一个自变量对另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影响程度。
在实验设计中,通过分析调节效应可以了解不同个体、不同情境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关系的变化情况。
比如在性别差异研究中,性别可以作为调节变量,分析性别对学习成绩和自信心的关系是否存在调节效应。
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效应分类:1. 直接效应(Direct Effect):直接效应是指一个因素对另一因素产生的直接影响。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直接效应可以帮助理解某个因素对社会现象或行为的直接作用。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各章名词解释——高分子化学资料文档
第二章自由基聚合(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活性种(Reactive Species):打开单体的π键,使链引发和增长的物质,活性种可以是自由基,也可以是阳离子和阴离子。
均裂(Homolysis):化合物共价键的断裂形式,均裂的结果,共价键上一对电子分属两个基团,使每个基团带有一个独电子,这个带独电子的基团呈中性,称为自由基。
异裂(Heterolysis):化合物共价键的断裂形式,异裂的结果,共价键上一对电子全部归属于其中一个基团,这个基团形成阴离子,而另一缺电子的基团,称为阳离子。
自由基聚合(Radical Polymerization):以自由基作为活性中心的连锁聚合。
离子聚合(Ionic Polymerization):活性中心为阴、阳离子的连锁聚合。
阳离子聚合(Cationic Polymerization):以阳离子作为活性中心的连锁聚合。
阴离子聚合(Anionic Polymerization):以阳离子作为活性中心的连锁聚合。
诱导效应(Induction Effect):单体的取代基的供电子、吸电子性。
共轭体系(Resonance System):在某些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由于双键、p电子或空的p轨道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使得电子云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个碳原子上,而是分散在一定范围内多个原子上的离域体系中,这种离域体系就是共扼体系。
共轭效应(Resonance Effect):共扼效应存在于共扼体系中,它是由于轨道相互交盖而引起共扼体系中各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发生平均化的一种电子效应。
共扼效应使体系的键长趋于平均化,体系能量降低,分子趋于稳定。
可分为σ-π共轭、p-π共轭、π-π共轭、σ-p共轭。
空间位阻效应(Steric Effect):由取代基的体积、数量、位置所引起的效应,它对单体聚合能力有显著的影响,但它不涉及对活性种的选择。
链引发(Chain Initiation):形成单体自由基活性种的反应。
101个科学效应和现象详解要点
科学效应和现象详解1、X射线(X-Rays)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间的电磁辐射。
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
波长小于0.1埃的称超硬X射线,在0.1~1埃范围内的称硬X射线,1~10范围内的称软X射线。
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医学上常用作透视检查,工业中用来探伤。
长期受X射线辐射对人体有伤害。
X射线可激发荧光、使气体电离、使感光乳胶感光,故X射线可用电离计、闪光计数器和感光乳胶片等检测。
晶体的点阵结构对X射线可产生显著的衍射作用,X射线衍射法已成为研究晶体结构、形貌和各种缺陷的作用手段。
2、安培力(Ampere’s force)它是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F)。
一段通电直导线放在磁场中,通电导线所受力的大小和导线的长度(L)、导线中的电流强度(I)、磁感应强度(B)以及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之间的夹角(θ)的正弦成正比。
F=KLIBsinθ3、巴克豪森效应(Barkhsusen effect)1919年,巴克豪森发现铁的磁化过程的不连续性,铁磁性物质在外场中磁化实质上是它的磁畴存在逐渐变化的过程,与外场同向磁畴不断扩大,不同向的磁畴逐渐减小。
在磁化曲线的最陡区域,磁畴的移动会出现跃变,尤其硬磁材料更是如此。
当铁受到逐渐增强的磁场作用时,它的磁化强度不是平衡地而是以微小跳跃的方式增大的。
发生跳跃时,有噪声伴随着出现。
如果通过扩音器把它们放大,就会听到一连串的“咔嗒”声。
这就是“巴克豪森效应”。
后来,当人们认识到铁是一系列小区域组成,而在每个小区域内,所有的微小原子磁体都是同向排列的,巴克豪森效应才最后得到说明。
每个独立的小区域,都是一个很强的磁体,但由于各个磁畴的磁性彼此抵消,所以普通的铁显示不出磁性。
但是当这些磁畴受到一个强磁场作用时,它们会同向排列起来,于是铁便成为磁体。
在同向排列的过程中,相邻的两个磁畴彼此摩擦并发生振动,噪声就是这样产生的。
只有所谓“铁磁物质”具有这种磁畴结构,也就是说,这些物质具有形成强磁体的能力,其中以铁表现得最为显著。
101个科学效应和现象详解
科学效应和现象详解1、X射线(X-Rays)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间的电磁辐射。
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
波长小于0.1埃的称超硬X射线,在0.1~1埃范围内的称硬X射线,1~10范围内的称软X射线。
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医学上常用作透视检查,工业中用来探伤。
长期受X射线辐射对人体有伤害。
X射线可激发荧光、使气体电离、使感光乳胶感光,故X射线可用电离计、闪光计数器和感光乳胶片等检测。
晶体的点阵结构对X射线可产生显著的衍射作用,X射线衍射法已成为研究晶体结构、形貌和各种缺陷的作用手段。
2、安培力(Ampere’s force)它是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F)。
一段通电直导线放在磁场中,通电导线所受力的大小和导线的长度(L)、导线中的电流强度(I)、磁感应强度(B)以及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之间的夹角(θ)的正弦成正比。
F=KLIBsinθ3、巴克豪森效应(Barkhsusen effect)1919年,巴克豪森发现铁的磁化过程的不连续性,铁磁性物质在外场中磁化实质上是它的磁畴存在逐渐变化的过程,与外场同向磁畴不断扩大,不同向的磁畴逐渐减小。
在磁化曲线的最陡区域,磁畴的移动会出现跃变,尤其硬磁材料更是如此。
当铁受到逐渐增强的磁场作用时,它的磁化强度不是平衡地而是以微小跳跃的方式增大的。
发生跳跃时,有噪声伴随着出现。
如果通过扩音器把它们放大,就会听到一连串的“咔嗒”声。
这就是“巴克豪森效应”。
后来,当人们认识到铁是一系列小区域组成,而在每个小区域内,所有的微小原子磁体都是同向排列的,巴克豪森效应才最后得到说明。
每个独立的小区域,都是一个很强的磁体,但由于各个磁畴的磁性彼此抵消,所以普通的铁显示不出磁性。
但是当这些磁畴受到一个强磁场作用时,它们会同向排列起来,于是铁便成为磁体。
在同向排列的过程中,相邻的两个磁畴彼此摩擦并发生振动,噪声就是这样产生的。
只有所谓“铁磁物质”具有这种磁畴结构,也就是说,这些物质具有形成强磁体的能力,其中以铁表现得最为显著。
Panye效应解释 Microsoft Word 文档
Panye效应Panye效应只对含有填料(比如CB)的橡胶起作用,它的名称来源于英国橡胶学家A.R.Panye,他对这一效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比如Payne 1962)。
这一效应有时也称为Fletcher-Gent效应,源于首次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的两位作者(Fletcher & Gent 1953)。
) P9 X5 t8 R( Z0 S! l8 J# H( S4 H橡胶技术咨询网为广大从事橡胶行业的朋友提供橡胶技术、天然橡胶、橡胶价格信息、橡胶培训学习、橡胶资料交流学习交易的平台。
我们努力打造一个橡胶人最喜爱的橡胶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Panye效应是在小振幅循环载荷条件下产生的,表示的是橡胶粘弹储存模量对所施加应力振幅的依赖性。
在应力振幅在大约0.1%以上时,储存模量会随着振幅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在应力振幅足够大(大概20%)时,储存模量达到一个下限值;在储存模量降低的区域,损失模量出现最大值。
, X+ u$ J; g& j9 V8 p! O橡胶技术咨询网为广大从事橡胶行业的朋友提供橡胶技术、天然橡胶、橡胶价格信息、橡胶培训学习、橡胶资料交流学习交易的平台。
我们努力打造一个橡胶人最喜爱的橡胶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这一效应取决于材料中的填料含量,对于未填充弹性体则不起作用。
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这个Payne效应可以归因于材料微观结构的变形诱导变化,也就是说填料团簇附近弱物理键的破坏和修复过程。
由于Payne效应从本质上是橡胶弹性元件、汽车轮胎及其他产品中由频率和振幅所决定的动态稳定和阻尼行为,过去已经发展出了一些构建模型来构建这一效应(比如Lion等人2003年的成果)。
- 天然橡胶,橡胶价格,橡胶人才网,特种橡胶,橡胶制品,橡胶助剂,橡胶技术咨询,橡胶配方网,中国橡胶论坛,橡胶培训,天然橡胶价格!' T. T1 c% Q- @' q8 q* {9 c4 ?! b与小形变下的Payne效应类似,大形变下所观察到的现象称为Mulins效应。
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安慰剂效应的概述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
这个现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破解。
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
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解“我将伤害”)可以使用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
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control group),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这个现象相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
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安慰剂对照研究毕阙博士的研究(1955年)有报告纪录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例如声称可以医治背痛的安慰剂,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
而触目的是,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
这个痛症改善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于非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身上。
由于发现了这个效应,政府管制机关规定新药必须通过临床的安慰剂对照(placebo-controlled)测试,方能获得认可。
测试结果不单要証明患者对药物有反应,而且测试结果要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群组作比较,証明该药物比安慰剂更为有效(“有效”是指以下2项或其中1项:1)该药物比安慰剂能影响更多病人,2)病人对该药物比安慰剂有更强反应)。
各种效应的解释
各种效应及其解释效应:拼音xiàoyìng,是指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科学现象,通常以其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
如法拉第效应成效。
效应(Effect),在有限环境下,一些因素和一些结果而构成的一种因果现象,多用于对一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述,效应一词使用的范围较广,并不一定指严格的科学定理、定律中的因果关系。
例子如温室效应、蝴蝶效应、毛毛虫效应、音叉效应、木桶效应、完形崩溃效应等等。
以下详细列举常用各种效应及其解释:1. 蝴蝶效应: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说明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证实了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2. 聚光灯效应:又称焦点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出现在众人视线交点中且被持续关注时,他会感觉自己像站在舞台聚光灯下一样被关注,从而产生紧张或不自在的心理现象。
3. 马太效应: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
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
4. 鲶鱼效应: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
这种效应在企业管理中也被广泛应用,通过引入外部竞争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 破窗效应: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忽视,会诱使人们效仿,甚至变本加厉。
比如一栋建筑如果有几个破窗不修复,可能就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
6. 鸟笼效应: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也就是这个人反而被笼子给异化掉了,成为笼子的俘虏。
7. 木桶效应: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一个组织的效率往往不是由最优秀的人员决定的,而是由最差的成员决定的。
payne效应
helloagain(站内联系TA)wiki上是这么说的The Payne effect is a particular feature of the stress-strain behaviour of rubber, especiall y rubber compounds containing fillers such as carbon black. It is named after the British rubber scientist A. R. Payne, who made extensive studies of the effect (e.g. Payne 1962). The effect is sometimes also known as the Fletcher-Gent effect, after the authors of the first study of the phenomenon (Fletcher & Gent 1953). The effect is observed under cycli c loading conditions with small strain amplitudes, and is manifest as a dependence of the viscoelastic storage modulus on the amplitude of the applied strain. Above approximatel y 0.1% strain amplitude, the storage modulus decreases rapidly with increasing amplitud e. At sufficiently large strain amplitudes (roughly 20%), the storage modulus approaches a lower bound. In that region where the storage modulus decreases the loss modulus sh ows a maximum. The Payne effect depends on the filler content of the material and vani shes for unfilled elastomers. Physically, the Payne effect can be attributed to deformation -induced changes in the material's microstructure, i.e. to breakage and recovery of weak physical bonds linking adjacent filler clusters. Since the Payne effect is essential for the fr equency and amplitude-dependent dynamic stiffness and damping behaviour of rubber b ushings, automotive tyres and other products, constitutive models to represent it have b een developed in the past (e.g. Lion et al. 2003). Similar to the Payne effect under small deformations is the Mullins effect that is observed under large deformationsJerryxue(站内联系TA)看这意思,这个Panye效应只对含有填料(比如CB)的橡胶起作用,它的名称来源于英国橡胶学家A.R.Panye,他对这一效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比如Payne 1962)。
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潘祖仁)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高分子化合物(High Molecular Compound):所谓高分子化合物,系指那些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化合物。
单体(Monomer):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
如聚氯乙烯的单体为氯乙烯。
重复单元(Repeating Unit):在聚合物的大分子链上重复出现的、组成相同的最小基本单元。
如聚氯乙烯的重复单元为。
单体单元(Monomer Unit):结构单元与原料相比,除了电子结构变化外,其原子种类和各种原子的个数完全相同,这种结构单元又称为单体单元。
结构单元(Structural Unit):单体在大分子链中形成的单元。
聚氯乙烯的结构单元为。
聚合度(DP、X n)(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
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表示;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表示。
聚合物是由一组不同聚合度和不同结构形态的同系物的混合物所组成,因此聚合度是一统计平均值,一般写成、。
聚合物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of Polymer):重复单元的分子量与重复单元数的乘积;或结构单元数与结构单元分子量的乘积。
数均分子量 (Number-average Molecular Weight):聚合物中用不同分子量的分子数目平均的统计平均分子量。
,N i:相应分子所占的数量分数。
重均分子量(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聚合物中用不同分子量的分子重量平:相应的分子所占的重量分数。
均的统计平均分子量。
,W粘均分子量(Viscosity-average Molecular Weight):用粘度法测得的聚合物的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MWD ):由于高聚物一般由不同分子量的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因此它的分子量具有一定的分布,分子量分布一般有分布指数和分子量分布曲线两种表示方法。
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的佩恩效应
一、概述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作为重要的弹性材料,在各种工业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对橡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关注橡胶的佩恩效应。
佩恩效应是指在拉伸或压缩橡胶时,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非线性的行为,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两个方面探讨其佩恩效应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二、天然橡胶的佩恩效应1. 佩恩效应的定义和特点佩恩效应是指在拉伸或压缩天然橡胶时,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非线性的行为。
具体表现为,拉伸时应力随应变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而压缩时则相反。
这种非线性的行为对于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工作稳定性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形成机制天然橡胶的佩恩效应主要是由于其分子链结构和取向的影响。
在拉伸或压缩过程中,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特定的应力分布,使得材料整体呈现出佩恩效应的特征。
温度、应变速率等因素也会对佩恩效应的形成产生影响。
3. 影响因素温度、应变速率、应变幅度、分子链排列和取向等因素均会对天然橡胶的佩恩效应产生影响。
通过调控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改善橡胶的佩恩效应,提高其工程应用性能。
三、丁苯橡胶的佩恩效应1. 佩恩效应的特点丁苯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橡胶材料,同样表现出佩恩效应。
在拉伸或压缩丁苯橡胶时,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非线性的行为,对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形成机制丁苯橡胶的佩恩效应主要是由于其分子链结构和取向的影响。
在外力作用下,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特定的应力分布,使得材料整体呈现出佩恩效应的特征。
添加剂、硫化程度等因素也会对佩恩效应的形成产生影响。
3. 影响因素添加剂、硫化程度、温度、应变速率等因素均会对丁苯橡胶的佩恩效应产生影响。
通过合理选择添加剂和控制硫化程度,可以有效地改善橡胶的佩恩效应,提高其工程应用性能。
四、橡胶佩恩效应的应用橡胶的佩恩效应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控制橡胶的佩恩效应,可以提高其在汽车轮胎、密封件、减震器等领域的应用性能。
payne效应的概念及其测试方法和应用
佩恩效应佩恩效应的定义:人们将填充橡胶的动态模量随着应变的增加而急剧下降的现象称为Panye效应。
对于Pyane效应,Pyane本人的解释是:动态模量的下降是由于填料间的物理作用力的破坏,而能量耗散的增加则是由于聚集体的不断的破坏重组造成的。
后来的许多学者,在构建网络模型的时候,都延续这种观点,只是他们模型中所采用的结构单元彼此不同,所用的数学推导的方式不同。
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可以从Payne效应的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材料的动态模量随着应变的增加而下降,肯定是由于其中的某种或者某些网络结构遭到了破坏;在动态应变过程中,能量的耗散的增加,也主要是由于网络结构的破坏重组而造成的。
而这些网络结构,也正是各种不同模型的区别点。
表征填料网络结构在动态应变下的变化,其最具有说服力的现象Pyane效应和Mullins效应(应力软化)。
这两种现象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填充橡胶的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前者是因为一些微观结构遭到破坏而导致模量的下降;后者是因为微观结构遭到破坏后在第二次拉伸形变时不能恢复到起初的状态。
所以只要我们搞清楚Payne效应的本质,就能把这两种现象的内因都清晰描述出来。
至今,已经有很多的学者,提出各种各样的模型试图解释Payne效应的本质。
但是这些模型的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致分为两类观点:一是认为Pyane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填料或者填料聚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填料网络遭到破坏,12241;另外一类则认为,填料和基体之间各种相互作用是控制Pyane效应根本因素。
Panye效应的实验测定主流的试验方法是用RPA来做,从描述分散的文章中大部分是用RPA做的。
北化的赵素合老师发表过一些白炭黑的文章,她的文章中用RPA测定的试验条件如下:RPA分析胶料的动态黏弹性能用美国Alpha公司生产的2000型RPA测试。
混炼胶应变扫描的条件为60℃×1Hz,温度扫描条件为1Hz×0.98%;硫化胶应变扫描条件为60℃×10Hz,频率扫描条件为60qC×10.04%。
皮克林效应
皮克林效应(Pickering Effect)是一种在液体界面上发生的表面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E. C. Pickering于1907年首次发现。
该效应描述了固体颗粒在液体界面上的吸附作用,使得液体的表面张力降低,形成稳定的泡沫或乳液。
皮克岭效应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如洗涤剂、化妆品、食品工业等领域。
皮克林效应的基本原理是:当固体颗粒存在于液体界面时,由于固体颗粒与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液体分子在界面上的排列更加紧密,从而导致液体的表面张力降低。
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γ= γ0 - (γSV -γSL) / (1 + φ)其中,γ表示液体的表面张力;γ0表示没有固体颗粒存在时液体的表面张力;γSV表示固体颗粒与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γSL表示液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φ表示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浓度。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当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浓度增加时,液体的表面张力会逐渐降低。
当固体颗粒的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液体的表面张力会降低到最低点,此时形成的泡沫或乳液最为稳定。
皮克林效应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洗涤剂中,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固体颗粒,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渍。
这是因为表面活性剂可以在液体界面上吸附,降低表面张力,使污渍更容易从物体表面脱离;而固体颗粒则可以在液体界面上形成稳定的泡沫,将污渍包裹起来,使其更容易被冲洗掉。
在化妆品中,皮克林效应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洗发水和沐浴露中,通过添加硅油等固体颗粒,可以使泡沫更加丰富、细腻,提高清洁效果。
此外,皮克林效应还可以用于制备纳米乳液。
纳米乳液是一种具有纳米级尺寸的液滴分散在水中的体系,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高稳定性、高渗透性等。
通过在乳液中添加固体颗粒,可以有效地控制液滴的大小和分布,从而实现纳米乳液的制备。
食品工业中也常常利用皮克林效应来改善食品的性能。
例如,在乳制品中,通过添加固体颗粒(如乳糖、果胶等),可以提高乳制品的稳定性和口感。
压强效应名词解释
压强效应名词解释嘿,你知道压强效应不?这可有意思啦!就好像你踩在沙滩上,你的脚对沙滩施加了压力,那一小块地方就会凹下去,这就是压强在起作用呀!(比如说,你用手指用力按一下桌面,是不是会留下一个小印子呀,这就是压强产生的效果呢。
)压强效应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呢!比如说,你看那尖尖的高跟鞋,小小的鞋跟面积,却能在地面上留下深深的痕迹,这不就是压强很大的表现嘛!(就像一根针,虽然那么小,但是因为它尖尖的,能轻易刺穿好多东西,这也是压强的功劳呀。
)再想想,我们用刀切东西的时候,为什么刀刃要那么薄呢?这也是为了增大压强呀!(好比一把钝刀和一把锋利的刀,肯定是锋利的刀更容易切开东西呀,这就是压强效应在帮忙呢。
)在工作中也有压强效应的体现哦!当很多任务都堆到你一个人身上时,就好像压力都集中在一个点上,那感觉可真不好受呀!(这不就像背着一个重重的包袱,压得你都快喘不过气来了,对不对?)但有时候,适当的压强也能让我们更有动力,就像运动员在比赛前会感受到压力,从而激发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就好像考试前会紧张,但这种紧张也能让我们更努力地复习,争取考个好成绩呀。
)在人际关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呢!有时候和某个人相处,他可能会给你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你不得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比如说在严厉的老师面前,你是不是会特别小心,不敢犯错呀,这就是那种“压强”在起作用呢。
)压强效应啊,真的是既让人头疼又让人受益。
它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帮我们很多忙,用不好就可能让我们陷入困境。
所以呀,我们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压强效应,利用它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总之,压强效应可不能小瞧,它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呢!。
盐效应名词解释
盐效应名词解释所谓盐效应就是在某种事物中加入一定量的另外一种元素,就可以使该事物的特征发生相应变化。
这里介绍的盐效应主要是利用氯化钠与酸反应产生氯气的性质。
实验说明:由于氯化钠在水中电离出的阴离子会和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水温下降,故能使蛋白质凝固。
氯化钠溶液与过量的酸(或碱)反应会使溶液中产生许多的气泡,气泡上升时吸收热量,使温度下降。
例如,把0。
1mol氯化钠溶液滴入到0。
1mol的浓盐酸中,所产生的气泡将比把1。
0。
1mol氯化钠溶液直接滴入到浓盐酸中产生的气泡大。
即可见,一定量的盐能使蛋白质凝固,当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盐,加入适量的酸后,就可以观察到溶液颜色逐渐变淡;另外一方面由于过量的酸(或碱)破坏了蛋白质的胶体稳定性,使蛋白质颗粒发生聚集,故加酸(或碱)可使蛋白质溶解。
根据上述原理,现在将氯化钠与酸的反应应用于防腐。
盐效应的实验说明了任何外来因素的干扰都不如内部因素对人体作用的影响大。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能与很多物质起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从而使食盐具备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
例如,当我们用细线拴住一段燃着的火柴梗,让它慢慢接近食盐水时,火柴梗周围出现白雾状的东西,而当把燃着的火柴梗插入食盐水时,却看不到任何白雾状的东西。
经科学研究表明,这些白雾状的东西就是钠离子,由于钠离子带负电,在水分子中主要处于正四面体的结构,因此它能很快地吸引火柴梗周围的水分子,形成白雾状的物质,故使其浮在水面上。
此外,食盐还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氯化钠与酸反应会生成氯气,氯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能与水发生反应。
2、氯气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一升水约可溶解20毫升氯气。
3、氯气能够溶于甘油,甘油溶液呈黄绿色。
4、由于氯气具有漂白性,所以在生活中氯气被广泛用于消毒。
5、氯气是一种性质极不稳定的气体,极易与水发生反应。
6、如果在没有注意安全的情况下,进入氯气的泄漏区域,人体可能会遭受氯气的伤害。
斑马效应的原理和应用
斑马效应的原理和应用1. 斑马效应的定义斑马效应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下,人们观察到具有特定图案的斑马(或斑马条纹)时,出现的一种视觉错觉现象。
斑马效应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中被广泛研究,对于了解人类视觉系统和认知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斑马效应的原理斑马效应的原理涉及多个因素,包括视角、对比度、运动和注意力等。
2.1 视角视角是影响斑马效应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观察斑马图案时,不同的观察角度会导致斑马条纹的形状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人们对斑马的认知和感知。
视角的改变会引起观察者对物体的深度和形状产生错觉。
2.2 对比度对比度也是斑马效应发生的重要因素。
斑马条纹的高对比度可以增强斑马效应的强度,使斑马条纹更加明显和鲜明。
而低对比度的斑马条纹则可能减弱斑马效应,使斑马图案不易被观察者注意到。
2.3 运动运动也会对斑马效应产生影响。
当斑马条纹在运动时,会产生一种错觉,使观察者认为斑马图案在移动或变化。
这种运动感可以增加斑马效应的强度和观察者对斑马条纹的关注。
2.4 注意力注意力对斑马效应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观察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斑马图案上时,斑马效应会更加明显,而分散注意力则可能减弱斑马效应的表现。
注意力的集中与转移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觉任务和干扰来实现。
3. 斑马效应的应用斑马效应不仅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中有重要意义,还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和研究。
3.1 广告与营销斑马效应往往被广告和营销行业所借鉴和运用。
通过使用斑马条纹图案,可以更容易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加广告的可视性和可记忆性。
斑马图案也可以用于设计独特的产品包装,增强品牌的识别度和差异化。
3.2 视觉优化在网页设计和用户界面优化中,斑马效应的原理也被应用。
通过在页面上使用斑马条纹或斑马色块的设计,可以使文本、表格、菜单等元素更易于区分和阅读,提升用户体验和可用性。
3.3 视觉艺术与设计斑马效应被广泛运用于视觉艺术和设计领域。
艺术家和设计师利用斑马条纹的视觉反差和视角变化,创作出各种具有创意和想象力的艺术品和设计作品。
热电材料与温差发电器
α 赛贝克系数
2 2
Z
Z值有量纲,单位为K-1.
σ 电导率
k 热导率
评价某一热电材料的质量标准
Z 值越高,材料性能越好
较好的热电材料必须具有较大的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同时应有较小的热导率
➢ 无量纲ZT值
2T 2
ZT
T
热电材料的发展
➢ 金属及其合金:
电导率高,但根据Wedman一Franze定律,其热导率与电导率之比为常数,而绝大多数金属的
➢ 由法国科学家珀尔帖于1834年发现
➢ 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电回路在有直流电通过
时,两个接头处分别发生了吸放热现象
➢ 起源于载流子在构成回路的两种导体中的势能
差异。当载流子从一种导体通过接头处进入另
一种导体时,需要在接头附近与晶格发生能量
交换,以达到新的平衡,从而产生吸热与放热
现象。
➢ Peltier系数 , 单位 W/A,V
由恒温储水箱,循环水泵,吸热盒,散热器及硅胶水管管路组成。
❖ 数据采集及处理单元:
有12个温度通道和4个电压通道;
温度通道可根据需要更改传感器类型,电压通道里
其中两个的测量范围为 0-10V,另外两个为 0-5V;
检测仪测量精度范围为±0.5‰FS,通过RS232 接
口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采集程序读取有关数据进
seebeck系数只有10μV/K左右,所以由由金属制成的温差电材料性能比较差;
ZT 一直小于1;
➢ 半导体热电材料:
随着20世纪50年代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而兴起;
一些半导体材料的seebeck系数可高于100μV/K;
利用两种以上的半导体形成固溶体,可以有效提高σ/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8
G’ vs. strain, A.R. Payne, RTC 1966, 365
Loss modulus G”
Payne effect: ∆G’ = [G’0 - G’∞] tan δ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5
How to measure this filler-filler interaction.
The first remark about this phenomenon was in 1942 by Gehman. The Dutch “Rubber Stichting” played a pronounced roll in the discovery of this phenomenon. In 1954 S. de Meij and G.J. van Amerongen presented their results on the ‘DKG Tagung’ in Munich. Part of these results were published in 1956.
VKRT 20
RPA tan δ of vulcanized samples
0,30 0,25 0,20 tan δ 0,15 0,10 0,05 0,00 0,1 1 strain (%) 10 100 207-03 207-04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21
VKRT 9
L. Guy, IRC Lyon, 2006
samples were tested in pure shear with a Metravib VA3000 analyzer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10
L. Guy, IRC Lyon, 2006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3
André Wehmeier, VKRT February 14, 2008.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4
Possible mechanisms for the Payne effect.
2,0
1,5 G' (MPa)
1,0
207-03 207-04
0,5
0,0 0,1 1 strain (%) 10 100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15
Eplexor G' of vulcanized samples
2,0
1,5
G' (MPa)
1,0
207-03 207-04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13
Measurements in shear on the Eplexor.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14
RPA Payne effect (G') of vulcanized samples
Eplexor tan δ vulcanized samples
0.3
0.2 tan δ 207-03 207-04 0.1
0.0 0.1 1.0 strain (%) 10.0 100.0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22
Comparison of tan δ vs. strain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11
Measuring the Payne effect.
The Payne effec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in tension (single strain) and measuring in compression means that the test piece has to be glued as is done in the Metravib VA3000 analyzer. The other modes are shear and torsion; ERT has the option make use of an Eplexor and a RPA.
0,5
0,0 0,1 1 10 100
strain (%)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16
Comparison Payne effect (G') measurements
2,0
1,5 G' (MPa)
RPA-03
1,0
RPA-04 Eplexor-03 Eplexor-04
(i) (ii) (iii) (iv) the destruction-reformation of a filler network adsorption-desorption of polymeric chains at the filler interface disentanglement of bulk polymer from the rubber bounded to the surface strain-softening of the glassy polymer shell surrounding the particles surfaces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2
The Payne effect in filled rubber is the phenomenon of a strain dependent dynamic modulus.
In carbon black or silica filled rubber we measure a high dynamic modulus at low strains (< 1%) which decreases at higher strains (> 10%). The reason for this phenomenon is the formation of a network formed by filler-filler interaction. For carbon black the interactions are Van der Waals forces and for silica the much stronger hydrogenbondings.
Measuring the Payne effect in filled rubber
VKRT meeting, May 14, 2009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1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As is in the name: ERT B.V. provides research and testing facilities in the rubber field for third parties. One of the properties of filled rubber we are working on is the measurement of the Payne effect. The Payne effec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vulcanized rubber.
0,5
0,0 0,1 1 strain (%) 10 100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17
RPA G" of vulcanized samples
0,20
0,15 G" (MPa)
0,10
207-03 207-04
0,05
0,00 0,1 1 strain (%) 10 100
0,30 0,25 0,20
RPA-03 RPA-04 Eplexor-03 Eplexor-04
tan δ
0,15 0,10 0,05 0,00 0,1 1 10 100
strain (%)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23
Results
The Payne effect as measured with the RPA on cured samples is higher than measured in shear on the Eplexor ∆(G’1,0–G’20) = 0.548 vs. 0.432 MPa for 207-03 and ∆(G’1,0–G’20) = 0.307 vs. 0.234 MPa for 207-04. The storage modulus G’ is also much higher for the RPA measurements. Both the loss modulus and the tan δ show an unexpected increase at strains over 25%. (Most probably due to slip in the RPA die at higher strains.)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
VKRT 6
Measuring device of Seel de Meij.
ELASTOMER RESEARCH TESTING 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