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练习》优质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复习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商和余数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余数的含义及有余数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已学内容,引出主题。
通过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余数的除法。
2. 新课学习:深入理解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分小棒,引导他们发现和理解“余数”的概念,以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商和余数的意义。
3. 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加深理解。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亲自动手计算,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有余数除法计算的理解。
4. 课堂小结: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同时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2. 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图片、PPT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要求家长签名监督完成。
3. 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PPT: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概念、计算方法等。
2. 小棒:用于分小棒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
3. 练习册:提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苏教版二班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2篇)苏教版二班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1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使同学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熟悉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依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育同学观看、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力量。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1]点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资源小棒、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摆一摆。
用8根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两个小正方形或一个大正方形。
)2.说说你是怎样摆的?8根小棒,每4根一摆,可以摆2个小正方形。
8根小棒,每8根一摆,可以摆1个大正方形。
3.列式计算。
摆两个小正方形:8÷4=2(个)8表示什么?4呢?2呢?摆一个大正方形:8÷8=1(个)二、探究新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与数字打交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不信,你瞧!(一)提出问题。
1.在学校组织的科技学问竞赛中,豆豆和小伴侣齐心协力,赢得了冠军。
老师奖给豆豆10枝铅笔,豆豆想:这10枝铅笔可不是靠我一个人得来的,我要分给大家,让大家和我一起共享成功的喜悦。
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2.同学自由发表看法,师引导统一熟悉:每人分得同样多。
3.想一想: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每人分4枝呢?……让我们来分一分!(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
(出示记录表)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2 3456(1)指导操作。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小组上台示范分一分。
分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剩余?师生共同在表格中记录结果。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小棒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枝新铅笔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提出问题:这10枝铅笔我要分给大家。
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合作)指导操作。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上台示范分一分。
分完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分完?在表格中板书结果。
自主活动。
谈话: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吗?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③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
出示表格:表(1)表(2)(3)写算式:①观察表(1)提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0÷2=5(人)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0÷5=2(人)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②观察表(2)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有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3)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枝?这1枝还能分吗?这1枝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圆点,把它记录下来!③认识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最新6篇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最新6篇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例4,以及练习十四第4、5题。
【教学目标】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基本练习(课件出示)1.摆41根小棒,每7根一堆。
填:()根小棒,每()根一堆,分成了()堆,还剩()根。
列式:2.摆41根小棒,平均分成6堆。
填:()根小棒,平均分成()堆,每堆是()根,还剩()根。
列式:汇报结果,再列竖式,说说每个数的含义。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1)师:前面我们知道可以通过摆小棒来确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商和余数,可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太繁琐了,有更方便的计算方法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便捷的方法——列竖竖计算,上节课学习了竖式的写法含义,那怎么计算呢?课件:43÷7=□……□(2)师:根据这个算式,我们可以这样写竖式,被除数写43,再写除号,然后写除数。
(边解说边板书)商写几?43除以7就是把43每7个一分,求43里面最多有几个7,我们可以这么想,7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43,而且小于43呢?(六七四十二)7和6的乘积最符合这个条件,商写6。
(板书)师:那么,被除数下面写什么?(7和6的乘积42)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写出余数1,让学生明白余数1是43里面分掉6个7之后所剩余的,也就是43减去42的得数。
师强调: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时关键在于试商,灵活运用表内乘法口诀试商,可以提高试商的准确性和计算的速度,试商时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2.做一做(1)师:我们能不能用刚学到的方法,做第63页做一做的第1题,为它们找到合适的商呢?出示:26÷4=□……□引导学生试商,想4和几相乘的积接近26,而且小于26。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 赛课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事实抽象成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能正确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观察、操作、交流等经验,感受除法意义的扩展过程,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情境导入:孙悟空变出10根金箍棒,想奖励给小朋友们。
(1)如果每人奖励2根,可以奖励给几人?怎样列式?如果每人5根呢?如果奖励给你,你想分得几根?用小棒摆一摆。
引出剩下的金箍棒不够分,并填好表格。
(2)根据表格列出除法算式。
学生试写除法算式,展示不同写法,指名说想法。
比较中统一规范书写格式。
(3)对算式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引入课题:有余数的除法2.完成书上第3页的第3题。
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说明:列除法算式时,需要注意单位名称。
二、教学例2出示例2的主题图。
1.摆1个这样的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怎样列式?课件演示。
2.根据活动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不同数量小棒摆正方形的实验。
指名小组汇报,核对。
3.想一想,如果是16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你是怎么想的?如果继续摆下去,17根、18根、19根,结果可能会怎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根数,先想一想,再列算式。
指名汇报4.观察余数,想一想,如果继续摆下去,余数可能是几?5.初步小结三、拓展延伸1.猪八戒用17根小棒摆五边形,并写下了一道算式。
对于这一道算式,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你能帮他改一改吗?2.用一堆小棒摆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余几根小棒?指名说出其中的道理。
3.师生共同归纳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优秀15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优秀15篇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
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任务卡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1、口算并说出口诀。
18÷2=30÷6=49÷7=2、说出算式里各数的名称,算式的读法和算式的意义15÷5=33、情境导入(1)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还有一些小同学,他们也很聪明,你们看,他们学得多认真啊!请你仔细观察这张照片,说一说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摆图形)(2)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各能摆几个?我们也来摆一摆吧!(3)学生利用11根小棒拼摆图形后汇报结果。
用11根小棒,每()根摆成一个()形,摆了()个,还剩()根。
(4)质疑:根据我们刚才摆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摆完图形后小棒都有剩余。
摆的图形不同,剩余小棒的根数不相同。
4、揭示课题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孩子,是啊,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产生了剩余,恰如我们平常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在数学中,我们叫它余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一)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教学例11、.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出示图片: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怎么摆?(1)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收集数学信息。
(2)请同学们拿出6根小棒代表6个草莓,摆一摆,然后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苏教版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
苏教版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苏教版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一、激情导课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吧?请看屏幕,这里有一些彩色的五角星,你们可以任意说出其中一个五角星的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就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谁来试试?生:………师:神奇吧?你们想不想学到这个本领?(生齐答:想。
)师:学了今天的新知识,你们就学到这个本领了。
好,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有余数的除法》。
我们先从分东西开始吧……二、新授:师:请看这里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生:可以摆3盘。
1、质疑: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2、质疑:结合草莓图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
)在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们还记得吗?看来大家对之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不错,我来出一道稍难一点的:(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比刚才多了1个草莓,是7个草莓。
(1)如果有7个草莓,还是每2个摆一盘,你还会摆吗?带着问题请看今天的第一个学习任务:1、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
你发现了什么?2、用算式表示分草莓的过程。
3、剩下的草莓在算式中怎么表示?(2)接下来,咱们就小组讨论一下,用你们的学具按要求来摆一摆,看哪个组的同学摆得快又对。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今天我们要研究有余数的除法,通过把物品平均分的活动,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余数的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正确写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并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感受除法意义的扩展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导入了上学期的研究内容,回顾了把物品平均分的概念。
接着,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以10支铅笔的平均分为例,让学生动手操作、填写表格,并通过提问和指名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余数的意义。
通过活动的探索,我们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意愿,也培养了研究数学的兴趣。
10÷3=3…1.这个算式表示10除以3等于3余1.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商表示平均分的数量,而余数表示平均分后剩下的部分。
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不同,因为它们表示不同的概念。
例如,如果要把10支糖果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可以得到3支糖果,但还有1支糖果剩下。
因此,商为3,余数为1.在例2中,我们可以使用小棒来演示有余数的除法。
我们可以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8根小棒摆两个正方形,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
当我们使用12或16根小棒时,小棒正好用完,没有剩余。
但是,当我们使用13、14或15根小棒时,会剩下1、2或3根小棒。
这是因为这些数不能被3整除,所以会有余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表示平均分后剩下的部分。
当我们使用17、18或19根小棒时,余数可能超过3,因为这些数不能被3整除。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使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练习》优质教案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练习第4课时教学内容:书第7页练习一第7~12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法竖式计算,进一步了解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能正确进行除法竖式计算;能应用有余数的除法正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并初步学习根据问题的实际背景合理确定问题结果。
2、使学生通过除法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除法竖式计算的熟练程度和初步计算能力,进一步发现除法里余数出现的规律,培养观察、比较等初步能力;进一步了解平均分有剩余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感受根据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问题结果的思考方法,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具有观察比较、独立思考等学习意识和习惯,感受数学是具有规律的科学;体会实际问题的数学处理方法,培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除法竖式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果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回忆本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在求商时可以怎样很快找到合适的商?(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1、口算:4×3 9 ×8 45÷9 6×9 32÷8 24÷456÷7 5×6 8×5 36÷6 35÷7 4×92、口答:25里面最多有()个6。
48里面最多有()个7。
36里面最多有()个8。
28里面最多有()个6。
3、用竖式计算:43÷6 32÷7 20÷4 36÷7(1)明确要求,先口答出商及理由。
(2)学生分组计算,以检验刚才所说的的商是否正确。
指出:看被除数是多少,可以想几个几是多少,被除数里还多几,余数就是几。
三、综合练习:1、练习一第7题让学生认真分析每一题的计算过程。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单元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概念和基本的除法运算。
但是对于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并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含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和发现有余数除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含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有余数除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一些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出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你有5个苹果,你想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省级比赛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省级比赛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数学运算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和计算方法还不够理解,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中的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问题驱动法等,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卡片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5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分1个,会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除法。
然后引入有余数的除法。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讲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并通过例题演示计算过程。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题目包括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题和应用题。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卡片,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练习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然后选取几组学生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解决。
例如:“如果有13个小朋友,每组3个,可以分成几组?”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讲解和总结。
6.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在准备这个教案时,我详细研究了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二)》。
教材主要包括了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相关例题和练习。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为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教学重点为能够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PPT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本、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我使用PPT课件,结合黑板和粉笔,详细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知识后,我立即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简洁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请计算23除以5的商和余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不仅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对于这些重点和难点,我将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选择了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二)》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对除法运算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学生来说,是理解除法运算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明确了两个目标。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中的余数,以及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他们在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上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除法的计算法则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来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中的商和余数。
2.让学生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能熟练运用。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除法中的余数,以及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课件,包括实例和操作。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学具:准备一些小棒、卡片等学具,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小华有11个糖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糖果,还剩几个糖果?”来引入有余数的除法。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除法中的商和余数。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展示有余数的除法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同时,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法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_2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有余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3.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课时:五课时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要求: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棒、圆片、三角形。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1. 出示10÷21) 请学生口算,师板书。
问:如果这里的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2) 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2. 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 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 出示表格,并填完整。
每人分几根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根23…… …… ……3) 问: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分2根或者每人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4) 如果还是这10根小棒,每人分4根、5根、6根,分得的情况又会怎样呢?同桌分,再将表格填好。
2021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的练习》教案.doc
【教学内容】二(下)第一单元有余数除法第第5—6页的1~6题。
【教材简析】本内容是《有余数除法》之后的练习课。
此前,学生已经初步体会了余数的含义,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并初步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懂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能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节的练习,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巩固和掌握有余数的计算,并通过一定的开放练习,让学生熟悉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机会,特别是涉及到练习的重点时,一定要让学生人人参与练习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资源,促进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与提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分为四个层次):识记: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规律。
理解:通过实例,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算法,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杂运用:通过变式练习,较为熟练的掌握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创见: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经历练习、思考与反思过程中,逐渐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初步感受一一列举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游戏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算法。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口算练习谈话:今天周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去数学乐园玩玩,想去吗?出发之前,咱们先来做下热身:口算天天练,今天咱们看看口算谁最棒?常规训练-----口算21÷3 3×4 24÷8 6×3+2 7×5+34×7 48÷8 18÷2 5×5+4 2×8+4逐题出示,直接说出得数。
2022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的练习》教案
【教学内容】二(下)第一单元有余数除法第第5—6页的1~6题。
【教材简析】本内容是《有余数除法》之后的练习课。
此前,学生已经初步体会了余数的含义,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并初步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懂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能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节的练习,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巩固和掌握有余数的计算,并通过一定的开放练习,让学生熟悉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机会,特别是涉及到练习的重点时,一定要让学生人人参与练习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资源,促进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与提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分为四个层次):识记: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规律。
理解:通过实例,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算法,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杂运用:通过变式练习,较为熟练的掌握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创见: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经历练习、思考与反思过程中,逐渐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初步感受一一列举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游戏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算法。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口算练习谈话:今天周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去数学乐园玩玩,想去吗?出发之前,咱们先来做下热身:口算天天练,今天咱们看看口算谁最棒?常规训练-----口算21÷3 3×4 24÷8 6×3+2 7×5+34×7 48÷8 18÷2 5×5+4 2×8+4逐题出示,直接说出得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數學教案設計标题: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概念,理解余数和商的含义。
2. 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概念,理解余数和商的含义。
难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故事或实例引入有余数的除法,如“小明分苹果,每个小朋友分3个,最后还剩下2个”,引发学生思考如何用算式表示这种情况。
(二)新课讲解
1. 概念讲解:介绍有余数的除法,强调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如果不能整除,就会出现余数。
例如:17÷5=3...2,其中3是商,2是余数。
2. 举例说明: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三)课堂练习
设计一些有余数的除法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解释他们的答案。
(四)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强调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以巩固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练习第4课时
教学内容:书第7页练习一第7~12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法竖式计算,进一步了解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能正确进行除法竖式计算;能应用有余数的除法正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并初步学习根据问题的实际背景合理确定问题结果。
2、使学生通过除法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除法竖式计算的熟练程度和初步计算能力,进一步发现除法里余数出现的规律,培养观察、比较等初步能力;进一步了解平均分有剩余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感受根据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问题结果的思考方法,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具有观察比较、独立思考等学习意识和习惯,感受数学是具有规律的科学;体会实际问题的数学处理方法,培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除法竖式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回忆本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在求商时可以怎样很快找到合适的商?(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
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4×3 9 ×8 45÷9 6×9 32÷8 24÷4
56÷7 5×6 8×5 36÷6 35÷7 4×9
2、口答:
25里面最多有()个6。
48里面最多有()个7。
36里面最多有()个8。
28里面最多有()个6。
3、用竖式计算:
43÷6 32÷7 20÷4 36÷7
(1)明确要求,先口答出商及理由。
(2)学生分组计算,以检验刚才所说的的商是否正确。
指出:看被除数是多少,可以想几个几是多少,被除数里还多几,余数就是几。
三、综合练习:
1、练习一第7题
让学生认真分析每一题的计算过程。
2、练习一第8题
(1)出示题目,思考:除数最小应是几。
(2)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提问:如果除数是6,再根据题目中已给的余数,想想商可能是几,那么被除数能不能确定是多少呢?
(3)提问:如果将“最小”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几,为什么?通过这题的思考,你更加清楚了一个什么道理?
3、练习一第9题
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
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4、练习一第10题
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
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5、练习一第11题
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
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拓展练习
6、练习一第12题
(1)学生独立填表。
(2)说说余数是怎样变化的?
(3)如果除数是5,余数怎样变化?
7、练习一思考题(提示:除数控制在一位数的范围)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反馈。
交流解答时的想法:先想除数可能是几,再根据商和除数的情况,想出被除数是多少。
提醒学生思考时做到有序。
帮助学生整理写出的算式。
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的大小有没有规定?
小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四、反思总结:
今天你练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与错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