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21世纪初论述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978至今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978至今
1978至今
新局面的全面打开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1982年9月1日至11日,十二大召开,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 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 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4、整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整党:1983年10月,召开十二届二中全会,开始全面整党。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 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
(温饱、小康、富裕)
(3)政治体制改革基本思路的提出: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
至今
发展的新阶段
(十四大至十五大1992年至1997年)
1、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1)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 内容、意义 (2)1992年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978至今)
伟大转 折
改革开放与现 代化建设
发展的新阶 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成就与 启示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1978至今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现及改代革化开放建起步设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二大前)
1、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
(2)中美关系: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 (3)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提出,
维护世界和平、实现祖国统一、加紧现代化建设是中国 人民长期奋斗的三件事。 (4)祖国统一大业稳步推进: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 平统一的九项方针改政革开策放。与现代化建设—

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通史反馈: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1世纪初)——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解析版

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通史反馈: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1世纪初)——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解析版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1世纪初)——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1.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

这些口号可能出现于新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时期()A. 新中国成立初期B. 文化大革命时期C. 改革开放初期D. 21世纪初期B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题目中的口号“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体现了1966——1976年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各“造反派”之间为夺权展开激烈斗争,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

故排除与此时间段不符的ACD三项,故选B。

2.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史学界受苏联的影响,一直把1917年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978年以来,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探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各种新的见解渐次问世,如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开端,以1900年作为世界现代史开端等。

这一变化过程,最能说明A. 社会制度决定史学研究立场B. 史学观点越新越具有合理性C. 思想解放推动史学研究发展D. 历史分期带有较大的主观性C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的史学素养,旨在考查学生对史学观点中的历史分期的灵活运用的能力。

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制度一直未变,但对世界史开端问题的看法却发生了改变,故A项错误;史学观点并非越新越具有合理性,故B项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史学研究不再照搬苏联,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各种新见解问世,故C项正确。

历史分期都是有相关依据的,并非带有较大的主观性,故D项错误。

故选C。

3.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史学界受苏联的影响,一直把1917年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978年以来,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探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各种新的见解渐次问世,如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开端,以1900年作为世界现代史开端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主要步骤 (1)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以来,我国先后设立深 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五个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 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
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 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4)开发开放浦东:190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 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吧上 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 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2.形成标志: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 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 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 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 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1)内容: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 主义思想路线,抛去“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来的战略决策。
(2)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 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长期实行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实施: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 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 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意义: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 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2)城市改革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探索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探索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探索中共金寨县委机要局李传银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以科技发展为动力,以脱离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专制政治、神学迷信为标志,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人类社会诸方面协同进步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

狭义地说,就是落后国家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不懈努力的崇高使命,也是中国人民翘首企盼的理想彼岸,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以贯之的主题。

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艰辛探索历程,认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对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道路,无疑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课题。

一、中国近代史上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其朴素的现代化萌芽从明末清初就开始了,但并未就此走向现代化之路。

相反,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却逐步沦为任人宰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国家极贫极弱,民族蒙受屈辱,甚至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

无数仁人志士为之苦苦进行探索,但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首要难题,是通过走什么道路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能否重振雄风的核心问题。

所以说中国现代化每一次历史投入,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最终总是将这一问题推到十分醒目的位置。

中国现代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晚清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派企图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走以国防现代化为主的军事自强和工商求富的现代化之路。

但中日甲午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告终,宣告了这种走中体西用式的现代化道路的破产。

戊戌维新运动从洋务运动和甲午战争的失败中认识到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是中国实现富强和现代化的主要障碍,将实现现代化的层次推进到制度层次,主张以立宪民主为中心的变法图强,即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走日本式现代化之路。

然而,变法运动的失败堵死了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振兴中华的幻想。

辛亥革命提出以暴力求共和,它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建国方略为蓝本,企图按照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模式,建立资本主义模式现代化国家,但由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现代化再次夭折。

中国道路的探索历程和经验启示

中国道路的探索历程和经验启示

中国道路的探索历程和经验启示1. 引言1.1 中国古代道路的起源中国古代道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道路建设的起始阶段。

古代道路的建设早期主要是为了便于军事活动和文化交流。

道路的建设采用了简单的方法,比如铺设石板或木板,修筑土路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道路建设也逐渐得到了提升,道路上出现了里程碑、标识牌等设施。

在古代,道路的建设和维护主要由政府或地方官员负责,他们通过征收道路使用费等方式来资助道路建设和维护。

古代道路的建设和维护也是社会普遍参与的事务,有时候还会有民众自发组织修建或维护道路。

古代道路建设不仅促进了军事和文化交流,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道路的连通性提高了交通效率,促进了商品交流和人员流动,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古代道路的起源是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为后世道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内容结束】1.2 历史上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道路建设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道路不仅是交通运输的通道,更是连接各地文化、经济和人员流动的纽带。

古代道路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国家内部的发展,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古代,道路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道路是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古代道路的建设和维护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疆界稳固、地方官员的巡行、军队的调遣等重要事务。

良好的道路网络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统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道路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

古代道路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了商品的流通、人员的往来、信息的传递等方面。

一条通畅的道路可以使得各地资源得以互通互济,促进经济繁荣。

道路建设还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古代道路上不仅有商贸往来,还有文人雅士、学者先贤的游历和交流。

道路的畅通使得不同地区的文化得以传播,推动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历史上道路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道路不仅是连接各地的路径,更是推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

【考情预测二】
2.对这一时期经济史的考查,以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进程为重点,多以表格、图片和人物观 点等为载体。尤其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考查点,考察时一般会与 其它经济发展模式作比较。
【考点提炼】
考点二 20世纪世界三大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及特点
考点二 20 世纪世界三大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及特点 1.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 类型 斯大林模式 罗斯福新政 义模式 生产资 料所有 制 工业化 道路 农业 制度 经济 体制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请回答:据材料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
的原因有哪些?
变化: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 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美国霸权地位严重衰落; 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材料二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经济基础薄弱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4.(2014· 北京文综,19)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 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真题演练】 1.(2014· 江苏单科,10)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 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 。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 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 材料观点的是( )。

中国特色道路的探索

中国特色道路的探索

(4)地位确立:1995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 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核心问题: 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 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历史地位
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 飞跃的理论成果。
3、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时间: 香港:1984年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回归。
澳门:1987年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回归
回归的意义:
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 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 例,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4、海峡两岸关系缓和与发展:
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国政府停止炮轰金门实现了 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1980年后,两岸“三通”的逐步实现。两岸交流特别是民间交 流日益频繁。
1992年,大陆“海峡会”和台湾“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 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 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法制化: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一国两制”成为基本国策。
2、含义: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台、港、
澳实行资本主义。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一国两制”下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关系: 联系: 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
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性质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路径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路径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路径【摘要】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路径经历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起点、困境与挑战、探索与实践,以及成功经验的积累。

中国现代化的未来展望在于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现代化的意义在于推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启示表明要深刻认识国家发展的现实状况,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则在于不断创新和改革,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和完善,中国将继续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近代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发展路径、起点、困境、挑战、探索、实践、成功经验、未来展望、意义、历史启示、必由之路1. 引言1.1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路径中国现代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经历了近代中国的起点、困境与挑战、探索与实践、成功经验,以及未来展望等阶段。

从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到现代化的腾飞,中国人民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近代以前,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但随着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逐渐陷入了危机之中。

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起点便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中国人民觉醒了,开始寻找新的发展道路。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如政治动荡、社会动乱、经济落后等问题不断出现,严重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人民并没有放弃,他们不断探索与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走过了一条艰难而曲折的道路。

中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包括了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成果,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未来,中国现代化仍将迎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现代化的意义在于推动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文明进步,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启示是,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改革创新,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题24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题24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课题24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时间1978年12月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意义(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文化大革命”结束≠“左”倾错误消除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但是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依然“以阶级斗争为纲”,“左”倾错误并未完全消除。

二、从农村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1)背景: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开端: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内容。

(4)意义。

①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2.城市改革:(1)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挫伤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4)内容。

(5)意义:增强了企业活力,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乡镇企业: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冲破了传统的城乡分工体系,开创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

(2)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即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但没有获得土地所有权。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经济特区的创办: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模块二 第8讲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模块二   第8讲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3)实践: ①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③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发展, 两岸交流不断增强。 返回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外交活动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①发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作用。 ②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
(3)推动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返回
返回
视角一
[例1]
[点击 命题角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2012·吉林模拟)在观察了一些乡村的民主选举
实况后,美国报纸2007年在一篇专题报道中,将中国的村级选 举与美国的选举进行了比较:“在鲜为人知的选举中,中国的
民主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美国。”材料中所述的现象说明(
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邓小平理论 (1)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 决策,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发展: ①20世纪80年代,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理论。
②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理论,制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返回
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返回
3.通讯事业 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
界第一位。
4.大众传媒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返回
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 (1)载人航天:2003年,我国“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
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 2.8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1世纪初)——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  2.8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1世纪初)——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

通史综合测评(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邯郸市高三检测)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这一决定()A.加强了人民民主监督作用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C.表明我国民主制度的完善D.有利于增强法制意识解析:据材料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决定起不到人民民主监督作用,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原则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民主制度的完善,故C项错误;宪法宣誓有利于培养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的忠诚,有利于增强法制意识,故D项正确。

答案: D2.(2017·兰州市高三模拟)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是特区实现“良政善治”的根本原因,是特区长治久安、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和“压舱石”。

“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A.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B.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C.原殖民国家势力必须退出特区D.特区享有司法、行政、外交等权利解析:“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故A项正确;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是“一国两制”内容的具体体现,非前提,故B项错误;“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部问题,不存在殖民国家势力退出特区的前提,故C项错误;在“一国两制”下,特区享有司法、行政、外交等权利,这是“一国两制”内容的具体体现,非前提,故D项错误。

答案: A3.(2017·常州市高三模拟)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改革开放新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

知识速览
高考突破
归纳拓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经济 社会 生活
(1)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 农 村 实 行 家 庭 联 产 承 包 责 任 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发生了历 史性变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企业的活 力,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20世纪90年代,在邓 小平“南方谈话”的基础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 (2)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格局初步形成 (3)社会生活巨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 一部分;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 尚逐步形成;交通、通讯及大众传媒领域也在发生 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知识速览
高考突破
归纳拓展
上页 下页 返回
解析
“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反映人民公社体制严
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的特点,挫伤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的实施,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答案选D项。
知识速览 高考突破 归纳拓展
上页 下页 返回
方法通关
■ 运用排除法巧答历史选择题
1.要准确理解题干意思,这是运用排除法的前提条件。就
题干设计方式来看,历史选择题主要有两种:直接设问 和间接设问。直接设问就是题干明确指出要考查的知识 点,不需要考生再去理解或总结题干的意思,可以直接 排除不符合题干意思的选项。
解读历史材料,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历史问题的 能力。试题思维强,命题角度新颖,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解读题干关键信息,迁移知 识,采取史实排除法解答。据题干“1992年、下海经商”, 说明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A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而不 是1992年,排除B项;C项说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是在1984年,不是1992年,故排除C项;D项说法计划经济 开始转向市场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也已经开始了,不是1992 年,排除D项。 答案 A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始于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

以下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主要探索和发展:
百年革命:在近代以来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础。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实现了基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开放:在1978年以后,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改革和市场化措施的推进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中国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吸引了外资和技术,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经济现代化:中国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致力于推动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国重视教育的普及和提质,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和科技人才。

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加大了科研投入,提高了科技水平,推动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国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改善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推动社会公平和全面发展。

中国也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推动国际合作和共同发展。

总体而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中国坚持走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注重综合国力的提升,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社会等领域的发展,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ppt课件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ppt课件
专题十一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 年~21 世纪初)
【网络建构】
【考情分析】
年份
地区
题号·分 值
考点
切入角度
浙江
19·4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 革
当时的言论叙述
江苏 10·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学者评论
2014 安徽 18·4 中国加入世贸
图表材料
四川 2·4 经济特区
【考情预测一】
1.对这一时期政治史的考查,多以图片、漫画和时政资料等为载体, 以国内外社会热点为视角进行考查。
【考点提炼】
考点一 影响新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外交政策调整的国际因素 不同发展阶段:
1.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 。 2.20世纪70年代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 3.20世纪90年代,多边合作、加强交流。
解析: 排除法,“科教兴国”战略于1995年提出,排除B;十一届三 中全会于1978年底召开,排除C;“三个面向”开始于1983年邓小 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排除D。
1977年,在邓小平等人的主持下,恢复了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 与题干所述的时间、情景相符,这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因此选A。
新课标全 国
3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下海潮”现象
安徽 18·4苏 10·3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台湾同胞返乡
江苏 11·3 改革开放
思想观念变化
福建 38·6 改革开放的探索历程 邓小平的介绍
天津 6·4 祖国统一大业
澳门回归祖国
备注
【真题演练】 1.(2014·江苏单科,10)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 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 。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 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 材料观点的是( )。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成于邓”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成于邓”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成于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始于毛”:第一,毛泽东率先提出以苏为鉴,且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书本P89)《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道路。

(书本P90)第二,毛泽东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和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学说和解决方针。

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系统的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并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书本P92)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因此要求各级党委要抓住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全党要学科学,学技术,学新本领。

(书本P93)毛泽东强调,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

针对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提出,在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要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在科学文化领域,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书本P94)第三,毛泽东提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方针。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化道路。

(书本P96)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名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等等。

试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试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试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摘要: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现代化作为一股世界潮流,是中华民族确立的奋斗目标,早在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探索和寻求中华民族现代化的道路。

在洋枪洋炮的震撼下,有识之士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治夷”和 " 学习西方,拯救中华 " 的口号。

“戊戌变法”和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其实质都是寻找一条振兴中华的道路,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强国现代化建设1978年以来,中国发生了一场社会变革,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改革经验,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无论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还是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从总体上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

关于实践标准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改革的兴起作了思想准备。

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

产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业承包制。

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发展和思想解放为鲜明特色的新的历史时期。

第二阶段:以城市为中心全面改革的探索阶段--从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

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路径

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路径

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路径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

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建设,必须把握住关键路径。

本文将从经济体制改革、科技创新、教育推进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来探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路径。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关键路径之一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通过实行农村经济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措施,打破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引入市场机制,激发了社会创造力和经济活力。

同时,积极吸引外资、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也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动力。

二、科技创新是关键路径之二科技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引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大了科研投入,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科技领域发展的政策。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要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仍然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等。

三、教育推进是关键路径之三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然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面临着人才短缺、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

因此,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是关键路径之一。

四、国际交流合作是关键路径之四国际交流合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开展了广泛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世界各国加强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中国不断从国际上汲取先进经验,推动了自身现代化进程。

同时,国际交流合作也为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重要机遇。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这一决策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成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在改革开放的框架下,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崛起,社会变革也带来了人民生活的质的改善。

本文将从经济、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论述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

首先,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处于封闭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一度阻碍了生产力的释放。

然而,改革开放使市场经济机制逐步取代了计划经济,释放了民间创业的热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外资,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无疑是改革开放的成功范例。

其次,改革开放为中国教育体系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动力。

教育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石,改革开放为中国教育带来了崭新的机遇。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全民教育得到了普及,教育资源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此外,与国外的教育交流合作加深,中国学生有机会到国外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和知识。

这一系列措施使得中国的教育体系逐渐现代化,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了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

此外,改革开放引发的社会转型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市场经济的推进引发了城市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人们获得了更广阔的信息渠道和交流平台。

此外,社会媒体的兴起加速了社会各领域的信息流动和社交互动。

这些变革与社会现代化密切相关,塑造了一个新时代的中国社会。

然而,尽管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

经济的快速发展仍然需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史的新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史的新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史的新发展方向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史的新发展方向。

自1978年开始,中国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成就,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改革开放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建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鼓励个体经济、私营企业的发展,激发了企业家精神,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

同时,中国坚持走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环境的改善与提升。

二、政治制度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政治制度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逐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论,实行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这种制度具有多党合作、广泛参与、充分协商等特点,既有利于各方面利益的平衡,又实现了政治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动力改革开放使中国的GDP迅速递增,也将中国带入了现代化的建设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通过改革创新,推动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发展,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四、文化的新繁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大量的文化作品涌现出来,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与传承。

中国电影、音乐、艺术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国际上也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同时,中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这是一段飞跃式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勇敢尝试、创新实践的历程。

19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奇迹,不断发展壮大,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改革开放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的。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经历了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文革和“精神领袖权威主义”的思潮,导致国家经济一蹶不振,严重影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理念,那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开展新思路、新方法、新探索的意识。

改革开放的兴起,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改革开放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初衷就是为了加快现代化进程,而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经历了工业、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

1. 工业现代化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工业领域。

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逐渐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吸引外资等一系列措施,中国的制造产业逐步壮大,钢铁、汽车、电子、飞机等各大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文化现代化改革开放也为中国的文化建设带来了重大变革。

中国的文艺界开始有了新的生机,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电影作品、音乐作品等涌现出来。

此外,新闻媒体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更是使公众日益多元化。

而文化的多元性,则见证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3. 教育现代化改革开放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也非常大。

当时改革开放的初衷是要打破教育方面的僵化体制,更好地贯彻“教育为了人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大学扩招、拓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培训等方面都渐入佳境。

此外,在教科书内容、课程设置、系统设计等方面越来越体现出应用性、创新性,并对国家建设繁荣和发展心灵启迪,为培养有创造精神、有人文素质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新的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干整合
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专题十三
1. 邓小平理论 (1)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发展①20 世纪 80 年代,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② 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出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深化①1992 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②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提出: 世纪之交,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创立了 “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 (2)地位确立:在中共十六大上, “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3)意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专题十三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 年 ~21 世纪初)
【考点导图】
专题十三
主干整合 专题十三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 1.民主与法制建设 (1)“依法治国” ①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 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②颁布了 1982 年宪法,并 进行了多次修订。③相继出台了《选举法》 《民事诉讼法》 《行政 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为 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④1999 年 3 月,“依法治国”被正式 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2)恢复与完善民主: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 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 民主建设。 (3)基层民主选举: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 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主干整合 专题十三 • “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 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 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文件 《共同纲 领》 1954年宪 法 1982年宪 法 产生的背景 ①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或 评价
主干整合 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
专题十三
(1)载人航天:2003 年,我国“神舟 5 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 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信息技术:改革开放后,我国“银河”系列电子计算机研究取 得突破。 (3)生物技术:20 世纪末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文学与学术的发展 (1)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学艺术重新焕发了青春,形式 多样化,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3.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中高等教育。 (3)推动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主干整合
四、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 2.交通事业
专题十三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
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2006 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 繁荣。 (2)改革开放后,取消了对乘飞机的许多限制,中国现 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通讯事业 4.大众传媒 2003 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 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 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娱乐方式。
问题探讨 主题一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段特征
专题十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 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新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也是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完善的时期。 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 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 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 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思想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 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 想指南。文化上: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 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我国向社会 主义过渡全 面展开 改革开放, 加强民主法 制建设
确立了中国历史 具有临时宪法 性质 上一个新型国家 的架构 ② 我国第一部社 会主义类型的 宪法 ③ 规定我国根本制 度和根本任务, 确定四项基本原 则和改革开放的 基本方针
主干整合
A .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B.①新中国成立后
专题十三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社
问题探讨 专题十三 主题二 影响现代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外交政策调整的国际因素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主要是由 于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 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 上孤立的政策。中国只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才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 主权斗争中处于孤立。 2.20世纪70年代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美苏争 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 善关系的要求。 3.20世纪80年代起在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下,高 举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大旗,建立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4.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我国继续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始终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积极谋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 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面临的国 际形势: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多极化趋势 继续发展;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 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问题探讨 专题十三 第一种观点: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前 30 年为后 30 年发展的奠基
作用,过分夸大了前 30 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失误。 改革开放前 30 年我国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进步应充分 肯定。 政治方面:新中国成立时确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后来建立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实践,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 幅度提高,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经济方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 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果 还能从前 30 年成绩是主流, 错误是支流方面说明, 可适当加分。 ) 科技文化方面:扫盲教育、 “双百”方针、两弹一星等成就为科技 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主干整合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确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专题十三
确定党和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经济体制改革 (1)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内容: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 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②意义:极大地调 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2)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①1984 年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②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③中共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 的制度创新阶段,推进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④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国际格局变动对现代中国外交的影响
主干整合
专题十三
(1)1949~1955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苏联支持、援助 中国,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新中国加入社会 主义阵营,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接受苏联的经 济技术援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苏中 关系开始恶化,美中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既 反苏也反美。 (3)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 国处于守势。苏中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 (4)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苏 联处于守势。苏中关系走向缓和,美中建交后不和谐的 音符时常出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5)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 强权政治。
问题探讨
专题十三
第二种观点:这种观点是对改革开放事业的反对或怀疑,过 分夸大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政治上:拨乱反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逐步完善。 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 文化上:科教兴国、普及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科技文 化事业全面发展。
主干整合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专题十三
(1)政策调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反 对霸权主义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2)中美建交:1979 年 1 月,中美正式建交。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①发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作用。②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 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展开反恐外 交。 (4)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①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 动。②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③保持同欧盟的友好 关系,建立起面向 21 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5)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积极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主干整合
3.对外开放
专题十三
(1)20 世纪 80 年代,先后建立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2)1990 年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 (3)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 界接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2)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7 年中共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到 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