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苏北盆地油气藏分布规律和主要控制因素

合集下载

苏北盆地油气富集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苏北盆地油气富集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范 围, 断裂活动渐趋停止 , 形成一个向东倾斜的坳陷
型 大盆 地 。
强烈 , 如吴堡断裂 、 石港断裂等 ; 早期控 凹断裂进一 步活动。阜宁期统一的大湖盆被解体分割成 1 O多
个箕状 凹陷。凹陷斜坡部位及低 凸起上的阜宁组上 部地层遭受不同程度 的剥蚀。戴南组沉积时期 , 各 箕状凹陷被其周缘的低 凸起 、 凸起或 隆起所分 隔而 呈独立的沉积空间。戴南组沉积由各凹陷深凹部位





20 06芷
现今
c 陷期 坳
始新 世末
b 强烈走滑一断陷期一 湖盆收缩期
古新 世末
a 初始断陷期一 湖盆扩 张期
匕= = == = ]1 [ = = == = = =]2
圈 2 苏北新生代盆地演化示意 图( 据钱基 , 0 ) 2 1 0
1富砂沉 积;. . 2富泥沉积
成藏 ; 区域盖层 阻止油气往上覆层运移 , 下伏储集 层段 为油气 富集 层段 , 其 缺乏 统一 区域 性盖层 的层段 , 局部 盖层 发育与否直接影 响油气 富集程度 ; 沉积体系 的分布控制油气 的分布 和富集地 区。
关键词: 盆地演化; 油气藏 ; 分布; 富集 ; 主控因素; 苏北盆地
团 1 圃 2 团 3
图 1 苏北新生代盆地构造 区划 ( 据郑 肇售 , 8 ) 1 7 9
1断层 ;, 一 2盆地残留边界 ;一 3二级构造单元边界
泰州组与赤山组间角度不整合关系命名 的“ 仪征上 升” 运动开始 , 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 3 个阶段 ( 2 。 图 )
11 断陷期 ( 2—E厂 . K t ) L
中图分类号 : E 2 . T l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4 4 20 )4— 2 1— 8 10 6 7 (0 6 0 0 4 0

苏北盆地浅层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苏北盆地浅层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文章编号:1001-6112(2007)04-0334-06苏北盆地浅层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周荔青1,2,3,吴聿元4(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2249;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北方分公司,长春 130000;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南京 210011)摘要:苏北盆地发育3种具有不同成藏主控因素的浅层油气藏,分别是阜二段中下部低熟高效烃源岩型、断裂垂向通道型及大型砂体侧向运移型浅层油气藏。

浅层油气藏的分布极不均衡,盆地西侧的金湖、高邮凹陷浅埋藏油气藏最为发育,且类型齐全,规模也较大。

这种分布特征与郯庐断裂带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从而对该盆地浅层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起重要控制作用密切相关。

表现为郯庐断裂周缘断陷是阜二段中下部优质低熟高效烃源岩及阜二段底部、阜一段上部砂体发育区,形成大量与阜二段中下部低熟高效烃源岩相关的浅埋油气藏。

郯庐断裂周缘发育继承性及早期型深断陷,具有较高的大地热流场,油气成熟早,有利于油气较长期通过断裂向上运移,且靠近郯庐断裂的区域断裂密度大、活动期次多,有利于形成断裂通道型的浅层次生油气藏。

因此,郯庐断裂周围的金湖、高邮及溱潼凹陷浅层油气资源最丰富,浅层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控凹同生断裂带及内、外斜坡带的走滑花状断裂系。

在苏北盆地,围绕上述3种类型浅层油气藏,按各区的浅层油气藏形成分布规律开展针对性勘探,还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关键词:优质烃源岩;断裂导油气作用;砂体导油气作用;浅层油气藏;苏北盆地;郯庐断裂带中图分类号:T E122.3 文献标识码:ATYPE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OF SHALLOW RESERVOIRS IN THE NORTH JIANGSU BASINZhou Liqing 1,2,3,Wu Yuyuan 4(1.China Univers ity of Petr oleum,Beij ing 102249,China;2.Ex p lor ation and Pr oductio n Resear ch I nstitute,SI N OP EC,Beij ing 100083,China;3.N or ther n Ex p lor ation Br anch Comp any ,S I N OP EC,Changchun,J ilin 130000,China;4.Eas t China Br anch Comp any ,SI N OPEC,N anj ing,J iangs u 210011,China)Abstract:T here are thr ee types o f shallow reservo ir s contr olled by different key factors for hy drocarbo n accumulatio n in the No rth Jiang su Basin,r espectively controlled by low m aturity and hig h efficiency o il source rock in the low er-middle part of the Fu2M em ber,fault of vertical migration pathw ay,and larg e scale sandstone for lateral m igration.Distributio n of shallow reserv oirs is featured w ith hy perdispersio n in the North Jiang su Basin.Shallow reser voirs are developed in the Jinhu Sag and Gao you Sag in w ester n basin,w ith various ty pes and larg e scales.This distribution feature is corr elated to the Tanlu Fault Belt controlling the structur e and deposit evo lution o f basin as w ell as the key factors for hydrocar bon accu m ulation.The ev idence is that the periphery of Tanlu fault depressio ns is w ell developed of low maturity and hig h efficiency oil source r ock in the low er-middle part of the Fu2Member,sandsto ne in the bot to m part of the Fu2M em ber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Fu1M em ber,form ing abundant shallow reser v oirs.Peripher y Tanlu fault depressio ns are inherited fro m early deep rift w ith high geotherm al g radi ent,w ith ear lier matured oil.Faults are po lyformative and of hig h density in the area near the Tanlu Fault Belt,w hich helps to fo rm secondary shallo w r eserv oirs o f fault passw ay ty pe.Consequently,ther e ar e a lot of shallow reservoirs in the Jinhu Sag ,the Gaoy ou Sag and the Qintong Sag around the Tanlu Fault Belt.Shallow reservoirs distributed over the growth fault zone and the strike slip flower fault system in in ner-outer slope.There is a great exploration potential in the North Jiangsu Basin,if we aim at the three types of shallow reservoirs,and focus on their forming and distribution rules in these areas.Key words:efficiency so urce rocks;fault for ver tical mig ration pathw ay;sandsto ne for lateral migra tion;shallow r eser voirs;the North Jiangsu Basin;the T anlu Fault Belt收稿日期:2007-03-08;修订日期:2007-06-26。

苏北盆地海安地区戴南组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

苏北盆地海安地区戴南组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

苏北盆地海安地区戴南组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X左国平1,屠小龙1,夏九峰1,饶大骞2(1.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2.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浙江杭州 310013) 摘 要: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准确预测砂体及分析成藏规律是寻找油气藏的关键。

海安地区戴南组地层岩性油气藏比较发育。

从生、储、盖三方面分析了戴南组地层的成藏条件,结合地震资料、钻井情况、波阻抗反演,对研究区的成藏规律进行了研究。

海安地区岩性油气藏具有近油源、富砂体、占高点的特点。

研究区岩性油气藏主要是砂岩上倾尖灭成藏,油气通过断层和砂体运移,在构造高部位聚集,而低部位砂体仅作为油气运移通道。

这为海安地区岩性油气藏钻探指引了方向。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波阻抗反演;油源 中图分类号:P 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1—0112—03 近些年来,构造油气藏取得了颇多的成果,但是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继续寻找构造油气藏越来越困难,勘探重点正在从构造油气藏向岩性油气藏转变。

根据第三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中国石油陆上剩余油气资源量中,岩性地层油气藏占42%,这是我国陆上今后最有潜力的油气勘探领域。

近几年岩性油气藏探明储量占中国石油总探明储量的50%以上,松辽、渤海湾、准噶尔、鄂尔多斯等盆地发现了一批由岩性地层油气藏组成的5千万吨至数亿吨储量规模大油田,成为储量增长的主要来源[1-3]。

苏北盆地海安地区,在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围绕富油凹陷开展岩性油气藏勘探,是下一步勘探重点。

1 成藏条件从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分布来看,油气藏均具有环凹聚集特征,尤其是岩性油气藏的发育集中发育在主力生烃凹陷邻近的主体构造的斜坡部位,因此,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有两个必备条件,首先是要有充足的油源,其次就是要有较好的储盖组合关系[4,5]。

1.1 烃源岩图1 F 1井综合柱状图海安凹陷主要发育两套烃源岩:古近系阜宁组二段泥岩和泰州组二段泥岩(见图1)。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7-5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7-5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 3.大型同生断层和油源断层
• 同生断层常发生在斜坡与凹陷的转折地带, 由于重力滑坡作用造成同生断层和伴生的滚动 背斜,在断层下降盘砂岩很发育,形成了油气 聚集区。
• 生油凹陷边部的主断裂,是凹陷与凸起的分 界线,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油气可以 沿断裂运移和重新分配,在上部地层中形成大 油田。
近源浊积砂体 在断陷湖盆中,近源浊积砂体堆积巨厚,在
短距离内尖灭形成大型的浊积砂岩透镜体,四 周被暗色生油岩所包围,形成储量丰度很高的 大油田。
生物礁、滩沉积体 生物礁滩在古地理上主要分布在断层上升盘、
地垒上、基岩披覆构造、台地斜坡带、地形转 折带或挠曲带。在地质时期较大海退后的再次 海侵是生物礁的有利发育期。
• 3、古气候条件对盆地含油气的作用
• 在陆相盆地中,有机物质的多少取决 于沉积物形成时古气候和古水介质条 件。一般在潮湿、半潮湿气候的沉积 环境中,有机质含量高,沥青化程度 也强,而在半干旱和干燥气候环境下, 古湖盆不断咸化,有机质含量显著降 低。
• 4、古地温场对油气演化起着重要作用
• 高地温地区多出现在古陆运动边缘地 带或板块构造结合部位或裂谷盆地。
• 我国西部及中部地区盆地边缘规模较大的逆掩 断层带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乌断裂带,柴达 木盆地南、北缘逆掩断裂带,祁连山北缘逆掩断 裂带,四川盆地西北缘龙门山逆掩断裂带及陕甘 宁盆地西缘断褶带等六条。这些逆掩断层带全部 位于已知的含油气盆地边缘,盆地里的生油层、 含油层可能倾伏于逆掩断裂带之下。这些带内的 岩石大多未变质或轻微变质,本身也具有一定的 生油能力。
• 圈闭条件:
• 在生长断层下降盘常伴生有长轴平行于断 层线的“滚动背斜”。这是三角洲地区最 有利的储油圈闭。另外,刺穿盐丘构造 、 成岩圈闭也是三角洲地区重要的聚油圈闭。

苏北盆地区域概况

苏北盆地区域概况

]第一章区域地质背景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是古近系阜宁组( E1f ) 碎屑岩沉降深度最大的一个凹陷。

阜一段和阜三段砂岩是该凹陷油气勘探的主力储层。

由于位于高邮凹陷南部深埋的阜宁组砂岩储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 储层变得致密, 有效储集空间主要由次生孔隙组成, 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 如何在致密储层中寻找次生高孔隙发育带和可能的岩性圈闭, 已成为当前在高邮凹陷阜宁组中进一步进行油气勘探的难点与突破点。

储层成岩作用的研究是储层孔隙发育与分布研究的基础[ 1] 。

成岩作用是一个复杂过程, 它可能没有一个确定的规律可循, 而且在一个沉积体系中的作用常常是不均匀的, 但总的成岩变化趋势是使岩石的组合方式向着成分和组构更加稳定和平衡的方向发展[ 2] 。

为此, 沉积岩( 物) 在整个成岩作用阶段会发生一系列矿物成分上的变化和岩石组构上的调整。

储层的成岩变化直接控制着孔隙的存在、形成、发展和变化。

压实作用造成孔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南缘( 图 1) , 东西长约 100 km, 南北宽约 20 ~ 32 km, 面积 2 670 km2。

中、新生界沉积厚度达到 7 km, 是苏北盆地沉降最大的一个凹陷。

隙减少, 胶结作用使孔隙被充填, 而溶解作用又会扩大孔隙[ 3] 。

这些作用在成岩过程中反复多次进行, 并受埋藏深度、成岩温度、地层压力、地质年代、岩石的原始成分和组构, 以及油气水的运移和构造断裂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与控制[ 4] 。

因此, 在综合上述地质参数条件下进行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成岩相研究与区带的划分, 合理解释油气储集空间形成机理和有利孔隙发育区带, 为进一步寻找阜宁组中地层岩性油气藏提供储层地质依据。

高邮凹陷是在晚白垩世仪征运动和古新世末期吴堡运动期间, 由于断块差异沉降而形成的一个自南向北依次为南部断阶带、中央深洼带、北部斜坡带箕状断陷湖盆。

高邮凹陷古近系地层自下而上为阜宁组、戴南组、三垛组和盐城组。

其中阜宁组与下伏泰州组呈假整合- 整合接触, 与上覆戴南组呈假整合接触, 根据大套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分为 4 段( 表1 ) 。

第8章油气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12

第8章油气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12
牛心坨砂体
欢喜岭砂体
西八千 砂体
曙光砂体
高升砂 体
冷家砂体
兴隆台砂体
4)良好的盖层和保存条件
地区
西部凹陷
层位
曙光-欢喜岭
高升
兴隆台
ES1 ES2

ES3


ES4
油气藏类型多样
西 部凹陷 油气藏展布模式
斜坡型复式油 气聚集带
翘倾断块披覆
背斜油气聚集带
同生断裂滑脱
复式油气聚集带
洼陷型油气聚集带
陡坡型复式油 气聚集带
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
碎屑岩储集层:三角洲砂体、海岸砂体、河道砂
盖层:泥岩和蒸发岩为主
3、油气藏类型 以构造圈闭和地层圈闭为主 基底隆升背斜油气藏: 大隆起和长垣油气聚集带 古潜山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
地台后期活化形成的挤压背斜油气藏
4、油气分布规律
油气分布具有分层性
第四节 叠合盆地油气分布
一、叠合盆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前陆盆地 被动大陆边缘
波斯湾盆地烃源岩层系
• 前寒武纪直到新第三纪,以长期稳定下 沉为主,在坳陷中心形成了厚达上万米 的浅海相、泻湖和滨海相的泥岩、泥灰 岩、石灰岩、生物礁块灰岩及各种碎屑 灰岩,其中含有丰富的II型干酪根的腐泥 有机质,形成数十套烃源岩层系,中-上 侏罗统和白垩系是波斯湾盆地最重要的 烃源岩层系。
相控
古河道相控制油 气分布
相控
生物礁相分布控 制油气分布
相控
• 碳酸盐岩地台边缘 相控制油气分布
普光气田三叠系飞仙关组地台边缘 鲕滩相白云岩分布有关
古隆起控制油气分布
饶阳北部Tg构造图
潜山带(隆起)是油气富集区
盆地构造的平衡带、转换带/调节带是油气分布有利部位

第八章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第八章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第八章 油气藏形成form与分布规律
第一节 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油气在地壳中的任何移动。油气运移是使油气由分散向集中转化的 过程,是油气从生成到油气藏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 运移的证据:地面油气苗、油气井产量的互相干扰等。 油气初次运移:油气离开生油层的过程。 油气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层以后的所有运移。 油气在力的作用下,既可随生油层紧接成岩过程而发生油气从生油层向储集 层运移的初次运移,也可以在储集层中发生二次运移(后期运移),既可沿着地层 层理方向作侧向运移(横向运移),也可沿断裂、裂隙穿过地层层面作垂直运移, 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内,运移的方式,方向和距离等有所不同而已。总之,油气运 移的过程是很复杂的。
课本:正常、侧变式、顶生、自生自储自盖;
7
第八章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
不同的圈闭类型决定了不同的油气藏类型和勘探方法,圈闭的位置和埋藏深度是设计 探井井位、井深的依据之一,而且圈闭容积的大小又直接影响油气藏中油气的地质储量, 所以研究圈闭是非常重要的。 圈闭的最大容积 圈闭的最大容积是指某一圈闭内可以容纳流体的最大容量。决定于储集层的有效厚度、 孔隙度和圈闭的闭合高度以及闭合面积,是评价油气藏的一个重要依据。 以背斜圈闭为例,说明溢出点、闭合高度和闭合面积 a溢出点:流体在圈闭中聚集直到不能再容纳时开始向外溢 出,此时圈闭中容纳的流体量达到其最大容积,
2
第八章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第一节 油气运移
1.初次运移primary migration
A运移时间:三种观点①泥岩中期压实阶段(主要是油气生成后必须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必须克服有机质对油 气的吸附)②大港、胜利等油田认为在孔隙度变化大的压实突变阶段③欠压实作用(泥岩中油气生成及蒙-伊转 化脱水可以形成异常高压)。总之,主生油期就是主运移期。 B确定方法: ①根据泥岩压实阶段,大概在1500-4500米; ②根据微裂缝形成时间(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初次运移的时间就是微裂缝形成的时间); ③包裹体。 C运移相态 ①水相(油溶在水中,以水为载体) 依据 有充足的水源:a粘土矿物脱水;b欠压实作用保留一部分滞留水;c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生成一定量的水。

苏北盆地扭动构造油气藏

苏北盆地扭动构造油气藏

文章编号:1000-0747(2004)03-0026-04苏北盆地扭动构造油气藏邱旭明1,2(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摘要:苏北盆地构造圈闭主要为断鼻、断块,构造圈闭的成因与区域性伸展-走滑作用有关,按成因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①凹陷及斜坡地区所形成的断鼻、断块群;②扭动断裂带伴生的张性断块;③扭动断裂带转换部位的断鼻、断块;④以伸展作用为主的断阶带复杂断块。

扭动构造对苏北盆地的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图11参11关键词:扭动构造;油气藏类型;断鼻;断块;苏北盆地中图分类号:TE122.1 文献标识码:A1石油地质概况苏北中、新生代盆地属苏北—南黄海盆地西部的陆上部分,西部边缘为郯庐断裂,以中部建湖隆起为界,划分为南部的东台坳陷和北部的盐阜坳陷(见图1)。

图1 苏北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图 苏北盆地发育上白垩统泰州组二段(K 2t 2)、古新统阜宁组二段(Ef 2)、四段(Ef 4)等3套区域性烃源岩,及泰州组一段(K 2t 1)、阜宁组一段(Ef 1)、三段(Ef 3)、始新统戴南组(Ed )、三垛组(E 2s )等5套以湖相三角洲、河流相、近岸水下扇等砂岩为主体的储集层,构成的5套储盖组合都已经发现油气藏。

目前发现的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东台坳陷,以金湖凹陷、高邮凹陷油气最为富集,类型主要为构造圈闭油气藏。

苏北盆地在中、新生代经历了盆地形成期(K 2p —K 2c ,距今83~95Ma )、断陷期(K 2t —E 2s ,距今23~83Ma )和坳陷期(N —Q ,距今0~23Ma )[1],主要的地层沉积、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圈闭成藏都发生于断陷期,目前的构造格局也主要反映了断陷期的特点。

以往主要认为苏北盆地断陷期的构造格局是在拉张-伸展作用下形成的[2]。

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郯庐断裂中、新生代的走滑运动对苏北盆地构造格局和构造圈闭形成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3]。

苏北盆地浅层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苏北盆地浅层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苏北盆地浅层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周荔青;吴聿元【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7(029)004【摘要】苏北盆地发育3种具有不同成藏主控因素的浅层油气藏,分别是阜二段中下部低熟高效烃源岩型、断裂垂向通道型及大型砂体侧向运移型浅层油气藏.浅层油气藏的分布极不均衡,盆地西侧的金湖、高邮凹陷浅埋藏油气藏最为发育,且类型齐全,规模也较大.这种分布特征与郯庐断裂带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从而对该盆地浅层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起重要控制作用密切相关.表现为郯庐断裂周缘断陷是阜二段中下部优质低熟高效烃源岩及阜二段底部、阜一段上部砂体发育区,形成大量与阜二段中下部低熟高效烃源岩相关的浅埋油气藏.郯庐断裂周缘发育继承性及早期型深断陷,具有较高的大地热流场,油气成熟早,有利于油气较长期通过断裂向上运移,且靠近郯庐断裂的区域断裂密度大、活动期次多,有利于形成断裂通道型的浅层次生油气藏.因此,郯庐断裂周围的金湖、高邮及溱潼凹陷浅层油气资源最丰富,浅层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控凹同生断裂带及内、外斜坡带的走滑花状断裂系.在苏北盆地,围绕上述3种类型浅层油气藏,按各区的浅层油气藏形成分布规律开展针对性勘探,还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总页数】7页(P334-339,344)【作者】周荔青;吴聿元【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北方分公司,长春,13000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南京,21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相关文献】1.苏北盆地浅层天然气藏成藏条件探讨 [J], 张冬玲;鲍志东;刘平兰2.苏北盆地白驹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研究 [J], 刘成林;朱筱敏;费安玮;朱玉新3.塔里木盆地深部油气藏类型与分布特征 [J], 沈卫兵;庞雄奇;陈践发;杨海军;闫斌;王阳洋;朱心健;赵正福4.苏北盆地浅层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前景 [J], 石健;郑开富5.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构造-砂体复合油气藏类型划分与分布特征 [J], 段俊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北盆地复杂小断块油气成藏特征及地震识别技术_毛凤鸣

苏北盆地复杂小断块油气成藏特征及地震识别技术_毛凤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27卷第6期O IL&GAS GEO LOGY2006年12月文章编号:0253-9985(2006)06-0827-14苏北盆地复杂小断块油气成藏特征及地震识别技术毛凤鸣,陈安定,严元锋,叶绍东,刘启东,陈莉琼,唐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江苏扬州225009)摘要:苏北盆地由小型箕状凹陷组成,断层密度高、圈闭面积小、油气贫富不均是其复杂性的主要表现。

苏北盆地的成藏特点是:1)成藏时间为始新世晚期;2)生油层单向排烃;3)始新世断陷和古新世坳陷两种沉积体系具不同运聚特点。

断陷体系发育小型不连通砂体,油气以断裂为通道垂向运移成藏,分布于深凹并沿断裂纵向多层分布,以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

坳陷体系发育大型三角洲砂体,油气自生自储、侧向运移活跃,在斜坡、隆起区储集,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成排、成带富集;4)油气富集普遍受源岩成熟度、砂岩物性、断层封闭性等因素控制,上组合受油源通道等因素控制,中、下组合受疏导层、圈闭发育等因素控制。

为适应复杂小断块油藏的勘探,发展并完善了一整套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技术。

关键词:断层封闭性;油气运移;油气藏;勘探技术;复杂小断块;箕状凹陷;苏北盆地中图分类号:TE112.3文献标识码:AH ydrocarbon pooli ng features and seis m i c recognizi ng technologiesof s mall co mp l ex fault blocks in Subei basi nM ao Feng m ing,Chen Anding,L i u Yuru,i Yan Yuanfeng,Ye Saodong,L i u Q idong,Chen L i q i o ng,Tan Yan(J iang su O il field Company,SI NOPEC,Yangzhou,J i angsu225009)Abstract:Sube i basi n is co m posed of s m all ha lf grabens and feat u res i n closely-spaced fau lts,s m all traps,and ho mogeneous hydr ocarbon abundance.H ydrocarbon pooling in Sube i basin has t h e follo w i n g characteristics:(1) The Late Eocene is the poo li n g period;(2)H ydrocar bon expu lsi o n o f source rocks is unilatera;l(3)The m i g ra-ti o n and accumu lati o n sty les are different in the Eocene fau lt depression and the Palaeocene depression.The Eo-cene fault depressi o n has s m all and iso lated sandbod i e s,where hydrocar bons acc um ulate through verticalm igration along t h e faults,the poo ls are distri b uted i n t h e deep depressi o n and occur vertically i n mu ltiple layers a l o ng t h e faults,and are do m inated by str uct u ra-l litho log ic reser vo irs.W h ile the depression develops large delta sandbod-ies,hydr ocarbon generati o n and accumu lati o n occ urring in the sa m e layer and hydrocarbon m igration is acti v e. The poo lsm a i n l y occur i n t h e sl o pe and up lift zones and are do m i n ated by str uct u ra l reservo irs.(4)H ydrocar bon enrich m ent is m ainly contr o lled by source r ock m aturity,physical pr operties of sandbodies and sealing o f t h e faults.The upper source-reser vo ir-cap roc k co m bination is controlled by hydr ocarbon m igration,and the m iddle and lo w er co m binations are contro lled by t h e deve l o p m ent of carrier beds and traps.To deal w it h the exploration of s m all co m plex fau lt block reservo irs,a set of technolog ies concerni n g seis m ic acquisiti o n,processi n g,and i n-terpretation,have been deve l o ped and i m proved.K ey w ords:fau lt sealing capab ility,oil and gas m i g ration,o il and gas poo,l exp loration techno l o gy,s m all co m-plex fault b l o ck,half graben,Subei basi n收稿日期:2006-09-27第一作者简介:毛凤鸣(1955)),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油气勘探,地质综合研究828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27卷苏北盆地属苏北-南黄海盆地陆上部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复习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复习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复习题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石油、天然气、油田水一、名词释义石油、石油的灰分、组分组成、石油的比重、石油的荧光性;天然气、气顶气、气藏气、凝析气(凝析油)、固态气水合物、煤型气、煤成气、煤层气;油田水、油田水矿化度二、问答题1.简要描述石油的元素组成。

2.简要描述石油中化合物的类型和特征。

3.何谓正构烷烃分布曲线?在油气特征分析中有哪些应用?4.简述tissot和welte三角图解的石油分类原则及类型。

5.简要描述海洋原油和大陆原油的基本区别。

(如何区分海洋原油和大陆原油?)6.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是什么?7.简述天然气依其分布特征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及分布特征。

8.油田水的主要水型及特征。

9.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第二章油气生成及烃源岩一、名词解释干酪根、有机质、成岩门限值(CPI)、生烃门限值(有机质、生烃门限值)(TPA)和氯仿门限值;2、问答1.沉积有机质的生化组成主要有哪些?对成油最有利的生化组成是什么?2.按化学分类,干酪根可分为几种类型?简述其化学组成特征。

3.探讨有机质对油气转化的现代模式及其勘探意义。

(尝试描述干酪根的生烃和演化机制)4.试述有机质成烃的主要控制因素。

(简述时间―温度指数(tti)的理论依据、方法及其应用。

)5.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地质条件)。

6.天然气可划分哪些成因类型?有哪些特征?7.试述生油理论的发展。

8.评价生油岩质量的主要指标。

9.油源比较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油源比较常用的指标是什么?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一、名词释义储集层、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有效(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孔隙结构、流体饱和度、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二、问答题1.试着描述压汞曲线的原理和评价孔隙结构的参数。

2.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有哪些?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物性的地质条件(因素)。

(简述碎屑岩储集层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影响储油物性的因素。

15--油气分布及控制因素

15--油气分布及控制因素
我国自六十年代开展海上勘探以来,已先后在渤海、黄 海、东海发现了大量油气藏。近年南海也发现了工业油流, 显示了良好的油气远景。
第三节 三角洲、扇三角洲、水下扇等砂体中的油气分布 一、 三角洲或扇三角洲等砂体中的油气分布 在一个盆地中,储集层的展布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范 围,而储集层的有利相带决定了油气聚集,储集层有利相 带中的圈闭最易形成有效圈闭。 在我国陆相盆地中,最典型的模型就是三角洲或扇三 角洲砂体,三角洲或扇三角洲砂体是油气最为有利的富集 区之一。?
湖底扇沉积模式
第四节 天然气分布的广泛性
近年来,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地位明显提高人们对天 然气资源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与石油相比,天然气的分布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具体 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在时间上:从震旦系直到第四系都有天然气的分布, 特别是石油较少的震旦系和二叠系却是重要的产气层位。
②在空间上:天然气除在油气田中与石油区共生外, 还可独立形成大气田。 ③在深度上,自较浅的第四纪直较深的8088m深处, 甚至更深,都可有天然气的分布。
第八章
油气分布及控制因素
第一节 油气时间上的分布
事实表明,从震旦纪至第四纪的各个地质时代都 是可能生烃的。每个时代的储集层中都找到了工业性 油气藏,但各个时代油气藏出现的规模和频率却变化 很大。
一、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由于生油母质贫乏,其生油能力较弱, 其内油气聚集也很少,但自从澳大利亚,俄罗斯及我 国前寒武纪地层中发现了原生油气藏以后,引起了人 们的重视,在前寒武纪地层中找到石油是可能的。
二、油气在盆地不同部位的分布
油气在盆地的不同部位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油气资源 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陆棚区和枢纽带。
枢纽带是指盆地内隆起和坳陷之间的斜坡过渡带。
三、油气在局部构造上的分布

油气知识点地理总结

油气知识点地理总结

油气知识点地理总结一、油气地理知识点总结1. 油气的形成原因油气是在地球的深层岩石中形成的,主要是由有机物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主要形成于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中,主要原因包括古植物和古动物的遗骸、压力和地热等。

2. 油气的分布规律油气资源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和局部性,其主要分布规律包括:沿海盆地和海上地区、陆地盆地、以及地质构造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种类包括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和油页岩等。

3. 油气的开采技术油气的开采技术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石油勘探、油气地层工程、石油化工技术、煤层气开采等。

4. 油气对环境的影响石油开采对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土壤的污染、空气的污染、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等。

5. 油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和国际竞争力等。

二、油气的地理特征1. 油气的地质特征地质构造是油气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构造运动、构造断裂和断裂碎屑层等。

在地球的陆地和海洋上都有油气资源的存在,主要分布在盆地和构造周围。

2. 油气的分布类型油气资源主要分为海上油气资源和陆地油气资源两大类型,其分布形式为盆地构造埋藏和板块构造埋藏两种。

根据地质条件和资源含量的不同,盆地构造埋藏包括沉积盆地大中小型土块形和对称鞋子油气藏,板块构造埋藏包括储量接近溢出、储量低被动、储量高被动和缺陷油气藏。

3. 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质开发(包括石油勘探和开采、天然气勘探和开采、页岩气和油页岩开采等)、石油加工和石化工业。

4. 油气资源的环境影响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主要包括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旱范围、污染了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了空气污染、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质等。

5. 油气资源的经济影响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石油和石化工业、天然气工业、页岩气和油页岩工业等)、提高了国民收入、增加了国民经济总值、改善了居民生活水平等。

第九章 油气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1

第九章  油气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1

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
陆壳
洋壳
初始张裂阶段
上地幔
断陷阶段 坳陷阶段
2.断陷发育阶段
陆壳
洋壳
上地幔 1.初始张裂阶段
(二)石油地质特征
1.油气生成特征 烃源岩有碳酸盐岩、泥岩,厚度大,有机质以水生生物为主, 且丰富、分布广、类型多的特点。地热梯度高,利于有机质 向油气的转化。 2.储盖组合特征 坳陷型裂谷盆地储层规模大、横向分布稳定; 断陷型裂谷盆地储层发育规、横向变化大; 生储盖组合在裂谷前期为新生古储组合为主,断陷期为自生 自储式组合为主,而裂谷后期以古生新储组合为主。 3.运移特点 油气运移既存在侧向运移又存在垂向运移,但以垂向运移为 主; 断裂体系发育,油气纵向运移活跃,有多期运聚、多期成藏 的特点; 油气往往沿断裂向上运移,在断裂两侧富集,纵向含油气井 段长。
(2)油气聚集和分布特征 油气藏类型:以构造油气藏、 油气藏类型 : 以构造油气藏 、 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为 主; 油气运移与聚集:以侧向运移为主,垂向运移为次, 油气运移与聚集 : 以侧向运移为主 , 垂向运移为次 , 隆起 带为油气聚集区。 带为油气聚集区。 油气田分布:围绕生油凹陷呈环状分布, (3)油气田分布:围绕生油凹陷呈环状分布,沿优势运移方 向展布; 向展布; (4)常常发育多套产油气层。 常常发育多套产油气层。
(二)盆地构造单元分级及与聚油单元的对应关系
沉积盆地 一级单元(坳陷、隆起区,斜坡区) 一级单元(坳陷、隆起区,斜坡区) 含油气盆地 含油气区
亚一级(凹陷、凸起) 亚一级(凹陷、凸起)
二级构造带(背斜带、长垣、斜坡带) 二级构造带(背斜带、长垣、斜坡带)
油气聚集带
三级局部构造(背斜、穹窿、鼻状构造) 油气田(含油气藏) 三级局部构造(背斜、穹窿、鼻状构造) 油气田(含油气藏) 四级圈闭构造 油气藏

苏北盆地油气藏分布规律和主要控制因素

苏北盆地油气藏分布规律和主要控制因素

Petroleum Reservoirs Distribution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in Subei Basin
作者: 宋宁
作者机构: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0
出版物刊名: 上海地质
页码: 240-24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B11期
主题词: 油气藏;分布规律;控制因素;苏北盆地
摘要:对近300个油藏特征的分析,表明苏北盆地主要以构造油气藏为主,几乎所有的油气藏与断裂有关。

油气藏纵向分布在E1f4、E1f2和K2t2三套主力烃源层的上下;平面上围绕箕状烃源灶呈扇形或环带分布。

油气藏分布主要受凹陷沉降类型、生储盖组合、断层和构造高带控制。

以高邮、溱潼和金湖凹陷为代表的沉降持续发育型和早期发育型凹陷中油气最为富集。

生储盖组合控制着含油层位主要分布在E2s、E2d、E1f3、E1f2底-E1f1顶、K2t1构造控制油气富集带,断层的形成时间、形态、断距大小综合控制油气藏的形成、富集程度和油柱高度。

这些认识能更有效地指导成熟探区的精细勘探。

苏北地区龙潭组油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苏北地区龙潭组油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苏北地区龙潭组油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预测赵挺【摘要】龙潭组是苏北地区重要的生油层和储集层和勘探目的层.龙潭组残存状况、砂岩储层分布范围、烃源岩晚期生烃范围、构造变形程度及浦口组盖层发育程度是控制该套组合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论文充分利用地震、钻井资料,在构造模式的指导下预测了龙潭组残存范围.开展了龙潭纽砂岩储层特征研究.结合龙潭组埋深确定了其有效生烃范围.在浦口组盖层评价及海相中、古生界构造变形强度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海安-黄桥-南通地区为龙潭组勘探有利区.【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112-114)【关键词】烃源岩;储层;龙潭组;成藏条件;苏北地区【作者】赵挺【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江苏扬州225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龙潭组是苏北地区重要的生油层、储集层和勘探目的层,迄今已在黄桥地区HT3井钻获工业油流[1],在 TX8、HC1、XS159等多口井见到油斑和油迹显示。

研究认为,该区龙潭组油藏属自生自储,其烃源岩普遍多次生烃,并于晚燕山至喜山期进入主生烃期,聚集成藏[1~4]。

龙潭组的残存状况、砂岩储层分布范围、烃源岩晚期生烃范围、构造变形程度是控制该套组合是否成藏的主要因素[1~4]。

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龙潭组残存范围预测,储层特征、晚期生烃范围及保存条件研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龙潭组油气成藏有利区,以期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图1 研究区位置及苏北地区龙潭组残留厚度图1 龙潭组沉积特征及残存范围预测1.1 龙潭组沉积特征龙潭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自下而上可分为三段[6~7]。

下段不含煤,以灰黑色砂质页岩、页岩为主,厚约50m~300m。

中段含煤,以石英砂岩、炭质泥岩、泥岩为主,厚约30m~130m,泥岩中可见到大量植物碎屑及单网羊齿等植物化石;砂岩中多发育交错层理、斜层理及水平层理,局部地区可见生物扰动及冲刷—充填构造。

苏北盆地富油气凹陷形成与分布特征

苏北盆地富油气凹陷形成与分布特征

苏北盆地富油气凹陷形成与分布特征江夏;周荔青【摘要】苏北盆地已发现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南部东台坳陷的高邮、金湖、溱潼等3个富油气凹陷,其形成条件如下:1)盆地沉降中心由西向东迁移中,形成了金湖、高邮、溱潼等持续快速沉降型凹陷,其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品质好,热演化程度高;2)处于盆地西部大型河流入湖区的金湖、高邮凹陷西部,形成了与阜二段优质烃源岩配套的阜宁组有利储集相带.而盆地中部的溱潼、高邮凹陷东部地区,除下部原生成油气组合发育多套有利生储盖组合外,油气垂向运移较活跃,上部次生成油气组合成藏条件良好;3)在吴堡运动的残留坳陷区--高邮、金湖、溱潼凹陷,烃源岩整体埋藏深度大,热演化程度高,油气资源丰度高,次生油气藏发育;4)在金湖、高邮、溱潼等中西部凹陷,阜宁组二段主力烃源岩沉积期的火山作用较强,地表热力环境及丰富的无机养分促使这一区域低等水生生物特别发育,发育了优质烃源岩.同时,这3个凹陷岩浆作用期次较多(达3~4期),地温梯度较高,使得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转化率高.【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0(032)004【总页数】7页(P319-325)【关键词】沉降中心迁移;沉积体系变迁;吴堡运动;火山活动;中新生代;富油气凹陷;苏北盆地【作者】江夏;周荔青【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外事局,北京,10072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郑州,4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1苏北盆地是指苏北—南黄海盆地的陆上部分,位于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面积32 800 km2。

盆地西界为郯庐断裂,北接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缝合带,南界为扬子褶皱系的低山丘陵区。

它是中国东南部陆地上最大的中新生代近海张性含油气断陷盆地[1]。

盆地由南往北划分为东台坳陷、建湖隆起、盐阜坳陷三大单元,又可细划为10个箕状断陷和16个凸起、低凸起 (图1)。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三段油藏描述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三段油藏描述

苏北盆地凑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三段油藏描述凑潼凹陷油气勘探始于1958年,长期由中石化华东分公司承担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但其地质特征、油气水分布关系都非常复杂,对其有利储层的展布规律认识很少。

俞垛-华庄地区主要油气藏类型为构造油气藏,区内绝大多数油气藏与断层相关,为规模偏小的断块、断鼻型构造油气藏以及与断层相关的复合型油气藏。

该油气藏由于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导致凹陷发育了多期次断裂系统,特别是断裂带上不同时代发育的各种级别断层交织在一起,导致油田被分割为众多的小断块,且各断块含油气性差异较大。

本论文结合凑潼凹陷已有的勘探开发研究成果及认识,通过开展俞垛-华庄地区储层展布特征和精细地质建模研究,进一步搞活俞垛-华庄地区砂体的时空配置关系、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进而进行地质建模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有如下几点:(1)阜三段分为4个油组20个小层27个单砂体。

用油组砂体厚度大,连通性好;I、W油组各单层砂体厚度中等;II油组各单层砂体较薄,主要分布在俞垛、叶甸地区。

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北部方向。

阜三段iv> i油组以三角洲前缘为主,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缘、河口坝、分流问湾、远砂坝等。

(2)斜坡上发育两组断裂:一组为控制凹陷的沉积与构造发育演化的东部边界断裂带北西倾向断层,断裂整体呈北东走向弧形展布,局部呈“ S'形,与凹陷的走向一致;另一组为凹陷斜坡带断层,它们的平面延伸距离相对较短,断裂走向为北东向-北东东向展布。

两组具断裂走向与构造等值线走向呈一定角度,形成众多的断块圈闭(3)俞垛-华庄地区以正常三角洲前缘业相沉积为主,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

IV油组到I油组表现为两个完整的进积沉积旋回m油组、i油组以浅水沉积为主,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比较发育;W油组以席状砂沉积为主,皿油组以深水前三角洲泥沉积为主。

(4)俞垛、叶甸和华庄地区目标层段内,叶甸和俞垛地区泥岩波阻抗值一般在6100-8000g/cm~3?m/s 左右,砂岩波阻抗值一般在8200-12000g/cm~3?m/s 左右。

油气藏形成的条件参考资料

油气藏形成的条件参考资料

第二节油气藏形成的条件油气藏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油气和圈闭。

而油气在由分散到集中形成油气藏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要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而且保存下来,主要取决于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六个条件。

归纳起来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油气源条件盆地中油气源是油气藏形成的首要条件,油气源的丰富程度从根本上控制着油气资源的规模,决定着油气藏的数量和大小;油气源的性质决定着烃类资源的种类、油藏与气藏的比例;油气源形成的中心区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

因此,油气源条件是油气藏形成的前提。

1、烃源岩的数量成烃坳陷:是指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广阔的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沉积区;成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体积大,并能提供充足的油气源,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聚集。

成烃坳陷在不同类型的盆地中有不同的分布形式,这与盆地的演化模式有关。

平面上,可以位于盆地中央地带(松辽盆地),也可以偏于盆地一侧(酒西盆地),或者有多个成烃坳陷(渤海湾盆地)。

纵向上,由于盆地演化的不同,烃源岩的分布在单一旋回盆地中只能有一套,在多旋回盆地中常发育多套烃源岩,但主力烃源岩常常只有一个。

成烃坳陷的位置也可以是继承性的,也可以是非继承性的,在不同的阶段位置产生迁移或完全改变。

只有研究盆地的演化史,进行旋回分析和沉积相分析,才能把握成烃坳陷的发育和迁移规律,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

烃源岩的数量:取决于烃源岩的面积(分布范围)和厚度。

2、烃源岩的质量并非所有的沉积盆地都有成烃拗陷,当盆地内拗陷区一直处于补偿或过补偿状态时,难以形成有利的成烃环境,或油气潜量极低,属于非成烃拗陷。

因此,一个拗陷是否具备成烃条件,还要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排烃效率来进行评价。

通过定量计算成烃潜量、产烃率来确定盆地的总资源量,从而评价油气源的充足程度。

只有具丰富油气资源的盆地,才能形成大型油气藏。

二、生、储、盖组合和传输条件油气生成后,只有及时的排出,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才能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否则,只能成为油浸泥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