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夏游依安植物园》,回答下列小题。
①依安植物园,坐落于北方小城依安县,是镶嵌在乌裕尔河湿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植物园的东廊门颇具民族特色,由几块巨石堆叠而成,气势恢宏。
②顺着大门向里走,一条宽阔平坦的主干道,路面铺着坚硬的油渣,院内有两条主干道,成十字花型,位于园中心。
除了园林绿化车,其它车是不允许入内的,行人可以在路上放心自在地行走。
③在植物园的东北角有一处曲曲折折的长廊,一眼望不到头。
如果是盛夏,植物的枝叶藤蔓爬满长廊上面的丝网,一片绿荫将长廊笼罩,阳光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游人穿行在绿叶繁花嫩叶当中兴致盎然。
④现在是初夏,藤蔓还没有爬上去。
两边青绿的果实缀满枝头,李子、樱桃、葡萄,触手可及。
走在长廊里,扑面吹来松脂的芳香和草木的气息,芳香似乎也是青葱色的。
⑤在长廊尽头,立着一块巨石,大约有几吨重,巨石上刻着四个大字,“紫气东来”。
在巨石的东北角,有一处迷宫,环形的通道,系植物墙,有点像游戏中的丛林场景。
⑥迷宫的四周种植着我叫不上名字的花草,那种花外形有点像串红,却又比串红的花小得多,成串的花朵只有米粒大小,粉色的密密麻麻的花中有数不尽的蜜蜂蝴蝶,还有那丑陋的红背甲壳虫也来凑热闹。
⑦行走在曲曲折折的石块铺就的路上,满被树荫笼罩,一片清凉,通向植物园正北面的假山。
不时有游人擦肩而过,有疾步如飞的健身者,有缓慢行走的老者,有衣裙如花的女子,有活泼撒欢的小孩。
一群群孩子们欢悦得像花丛中的蝴蝶,兴奋地摆出各种姿势和造型,父母们抢抓镜头拍照。
⑧假山不算太高,沿着曲曲折折的石头台阶登上山顶,站在亭上,凭栏临风,享受凉风轻拂,十分惬意。
举目远眺植物园,园内景色尽收眼底。
⑨假山的南面一帘瀑布哗哗地流淌,水花飞溅,水声清越,水气氤氲,尽现水的活力和灵性,又是游人的一个拍照点。
假山南面的空地是一个圆型的塑胶运动场地。
中间有喷泉,每到晚上,喷泉便会喷出各种各样造型不一的水柱,水柱成花开形状,时如莲花开放,时如菊花绽开,中间还不时喷射出一条冲天的水柱,能冲激到旗杆那么高。
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现代文阅读紫藤萝瀑布(节选)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籐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幡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1)十多年前,作者看见家门外的紫藤萝稀落伶仃,感到失落悲痛:如今,作者见到一株怎样的紫藤萝?又是怎样的心情?(2)将文中加下划线的“挑逗”一词换成“嬉戏”好不好?为什么?(3)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灯》,回答下列小题。
灯①我和新中国同龄。
记忆中的灯也如我一样拔节成长。
②我刚刚记事时,我家窗台上放着一盏父亲自制的黑乎乎的小煤油灯。
灯托好像是个矮矮的烟色旧瓶子,瓶口上盖着一个中间钻了洞的圆铁片,把一小绺棉线穿过去做灯头,点燃后能发出微弱的光。
晚上,母亲常在灯下纳鞋底,缝衣服。
灯光暗下来的时候,母亲就用针往上挑挑灯头,马上就会亮些,不过烟也冒得高了,我凑近灯玩时,时常会被燎到头发。
第二天清早,我常看见母亲的鼻子、眼睛周围都是黑的,而靠着灯的那面墙也总是黑乎乎的。
③上学后,我家有了一盏泡子灯,灯有一尺多高,分灯托和灯泡两部分,上下都是玻璃的。
灯托上有个带花纹的扁圆“肚子”,是装煤油的,一个穿灯头的金属灯碗拧在上边,旁边有一个能调节灯头大小如扣子一样的小轮儿,上面扣的是半尺多高带肚的烟筒状透明灯罩。
这灯比原来的小煤油灯亮多了,常招来小飞虫围着它飞来飞去。
有时飞到灯泡上面的小飞虫会被烫死,于是我便一边轻轻用铅笔捅下它的“尸体”,一边说着“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有了这盏灯,我家便成了“富裕户”,每天晚上都有几个同学来我家写作业。
把灯放在炕桌的中间,我和同学围着它写作业,都能沾“光”。
只是这盏灯要比原来的小灯费油,我三天两头得去街里的商店打煤油。
为省钱,不做活儿或不写作业时,母亲就尽量把灯头拧小。
那时候我们都盼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那一天早点到来。
④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们小镇通上了电,我家安上了电灯。
记得电灯亮起来的那晚,我们一家人坐在炕头上激动得半宿没睡。
爸爸把里外屋相隔的窗户纸撕下来,换上了两块玻璃,把电灯吊挂在里屋玻璃窗上,十五瓦的灯泡能把里外屋都照亮。
妈妈说:“这辈子没白活,赶上有电灯了!”爸爸说:“有了它,我晚上都能做木工活!”我更是高兴地上窜下跳,喊着:“我趴在被窝里都能看书喽!”上中学以后,我们教室里安上了“电灯棍儿”,一个教室里就有十多根,晚上亮得如白天一样。
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题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
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
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
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
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
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
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③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
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
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
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
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
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
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
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的机会很多。
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
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
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烘焙心情①隔壁住了一户爱尔兰籍的夫妻,一住13年。
两年前移居澳洲,临走之际,我“敝帚自珍”地在家做了几道菜,为他们饯行。
②酒酣耳热之际,夫妻俩忽然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道:“这番远去,最怀念你家两样东西,我们担心,少了它们,可能短期内睡不着觉。
③受宠若惊,忙问是啥。
④双眸笑意闪烁的珍妮慢条斯理地说道:“约翰很习惯在你电脑打印机发出的那种富于节奏的声音里入睡;我呢,常常在蛋糕飘出的香味里进入梦乡。
”顿了顿,又说,“不过,有时,也挺懊恼的,夜半被那诱人的香味侵袭,醒来之后,只闻其香,不见其形,怔怔忡忡,数多少绵羊去你家把蛋糕衔过来哪!⑤听懂了话中之话,哈哈大笑之余,从善如流次日,立刻将家中24针的老打印机换成操作无声的激光机;但是,夜半烘焙蛋糕的老习惯却改不掉,老实说,也不想改。
⑥说是烘蛋糕,其实,烘焙的是心情。
⑦有时,心情发霉,百事无心,坐立难安之际,索性撇下多如蝼蚁的琐事,一头钻进厨房,专心致志地烘蛋糕烘出一个好蛋糕,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般的直截了当.把各种配料准确无误地称好备妥,像攀爬高峰那般小心,像校对文稿那样的细心,像教导孩子那般的耐心,翻搅、调弄、拌和,最后,满怀爱心地送进烘炉.个性全无的面糊,摆着一张令人生厌的面孔,静静地等待热气的蹂躏随着面糊的膨胀,那种让人口舌生津的香气,像泛滥的洪水,在夜半无人私语时,放肆地流满了天和地这时,背上的重压、心里的焦躁,全都像被扎了一针的气球,慢慢地消了.烘好后,橘子蛋糕澄亮如金,香兰蛋糕翠绿似玉,香蕉蛋糕状如满月,乳酪蛋糕貌似丝绸.凌展时分坐在桌边大块朵颐的我,好似一个苦尽甘来、事业有成的富翁,大口大口地吃着时,觉得这样实实在在的人生真是快乐,刚才究竟为了什么事烦恼,竟不复记忆了。
⑧许多时候,心情发亮,我便抱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烘焙各式蛋糕,分送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她们脸上的笑意,是我心情永远的釉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一篇同学的作文,完成下列小题。
绽放在秋日里的花①“我再也不回这个家了!”她抓起书包,头也不回的冲出了家门。
②秋风微凉,秋日里黄昏的阳光落在她肩上,她背起吉他,抱着书,趁着沉重的步子来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小巷①,小巷的深处是一颗枝繁叶茂的老树。
③那失望愤怒的声音又在她耳中回荡。
④“不…”她使劲抱住吉他,苍白的脸颊上有泪水划过、(A)坠落,然后消失。
⑤“怎么办?接下来怎么办?”除了争吵,她不知道去面对父母以什么样的态度,该怎样将自己对音乐的一腔热血及其决心告诉父母②。
⑥她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因为生病已经好几天不来学校了。
她挺担心的,想去看看自己的好朋友,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伴多好啊,可陪伴她的还是吉他。
⑦一边是坚决的阻止,一边是追逐的梦想,一边是未来,一边是执着,她矛盾,她痛苦,她渴望有人倾听,有人能为她解惑,可陪伴她的还是吉他。
⑧灵活的手指拨动着弦,音符在她指间跳动,旋律在她身边飞舞,黄昏的光,因美妙的音乐变得轻柔。
云也为她停留,为她喝彩,落叶为她伴奏,使在秋风中为她起舞③。
她是受大自然青睐的演奏者,可不知不觉的,她泪流满面。
⑨也许是她的哭泣引来了一位老者。
⑩“孩子,你这么了?”⑪也许是太过烦恼,她将埋藏在心底的思绪告诉了老者。
⑫老者听后指指身边的老树:“它在这经历风雨几十年了,青春就像它一样,历经重重挫折,才能茁壮成长,开出绚丽的花。
”⑬她不解的望着老者,心中有什么东西要破土而出。
⑭老者接着说:“绿茵因感恩风霜,才有了茂盛,飞鸟因感恩蓝天,才有了飞翔。
唯有一颗感恩之心,才能将矛盾融化。
你要学会感恩,感恩你经历的一切。
你仔细想想,你可曾感恩过你的父母?”⑮听了老者的话,她不自觉的低下了头。
蓦然回首,母亲每日为她准备的饭菜;(B)父亲在她学完吉他后接她回家的身影;父母在深夜陪她做作业的模样历久弥新(C),可她却从不感恩,认为理所当然,甚至她还埋怨父母不支持她的梦想,只会要求她学习。
新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月光汤徐徐①当乡下的夜空升起一轮明月时,月光便洒满了山林村舍,地面上也会凝起一层透亮的“薄霜”,此时,若有人侧耳去听,定可听得到孩童们的踏“霜”之声——三五成群的他们,在晒谷场上追逐打闹,做各种有趣的游戏,捕草屋下的鸟雀……玩得不亦乐乎。
②孩子喜欢有月光的夜晚,大人们也是。
一天晚上,月光很亮,亮得连父亲也觉得待在屋内睡觉未免太过可惜。
于是,他便带我去村外的湖边夜钓。
③月光如水,湖平如镜,豌豆般大小的浮漂飘在水面上粒粒可见。
先是点点浮颤,继而微微下沉,当浮漂猛地一沉,父亲便迅速起竿,一条白花花的鱼便在水中扑腾翻转了起来,上钩了!④用光清澈、白亮,想是鱼儿也不忍就此睡去,纷纷就着一盏月光灯,在湖中来回穿行。
当鱼饵明晃晃地摇曳在水里,它们又怎会怀疑这份恬静背后的真相呢?就这样,父亲的鱼篓,很快便满了。
⑤我们有些饿了,父亲为我们煮一罐鱼汤。
很快,鱼汤泛起了奶白色,像一捧捣碎的月光,皎洁地盛在罐子里。
父亲让我先喝,喝剩下的再给他,好东西他总是让我先尝。
⑥父亲在一旁说道:“这可不是一般的鱼汤,而是一罐月光汤,喝下这碗汤,心里就会安宁无比,少怨,无烦。
”记忆中,这是父亲说过的最富诗意的话,让我终身难忘。
⑦那一刻,眼前皮肤黝黑,整日忙碌的农民父亲,俨然像个白面书生,中年文艺男,只是他把精力全给了日复一日的田间劳作。
⑧是的,为了家人,父亲不得不埋身田间地头。
每遇旱季,我们都要用好几台水车,将山下的泉水往高处的梯田里翻送。
白天轮不到我们翻,只有等晚上,月光下,父亲、我和妹妹,一人负责拉动一台水车一阶一阶地朝上翻送泉水。
⑨父亲的水车放得最陡,梯度也最大,拉起来格外费劲,他把平缓的梯度留给了我和妹妹。
即便如此,他也总是快速地拉几十下自己的水车,随后便过来帮我和妹妹。
一年年白花花的月光泉便是这样,从低处翻淌进我们的梯田里。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微藻一一可循环的“绿色油田”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豫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
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
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
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徽藻还能用于串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
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
今后,各地在建设“徵藻油田”时,就可在资源库中挑选合适的微藻品种.该项目还将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理,力争提高微藻产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此外,该项目还将通过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细胞综合利用的研究,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徼藻产油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大力推动我国徽藻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读书如“熬粥”①我的母亲煮得一手好粥。
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能烧出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
”②是的,要熬一锅好粥,首先在于有“好米”。
米好,粥就好。
熬粥拼的是米,是那种不加附加值的实力与质地。
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来熬,用“文火”易熬透,既能保证营养成分不流失,又能保持那份天然的鲜香味。
熬粥还须持续。
一锅好粥,少说得熬上个把小时。
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
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③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
经典好书,如同“好米”。
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
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
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
不仅是词汇有限,同时也使智力和想象力有限,使知识和思想贫乏。
”略萨的这番话对阅读经典的意义作了深刻的诠释。
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④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
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
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
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
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而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
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未知世界的窗户”。
只是别忙,须从容读。
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⑤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
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乡愁是一杯酒这个世界上,有太多身在异乡的游子,也有很多深深的不能言表的思乡之苦。
我只是其中很平淡的一个。
我的思乡并不在风清月明的中秋,或是登高远望的重阳,而是在很多平常琐碎的时刻,比如单位发了两箱饮料,几大瓶食用油;或者逛街的时候看见了一块很合适妈妈那个年纪老太太穿的衣料;要不就是莫名的伤心情绪低落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端起乡愁这杯酒,大大地喝一口。
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我陪一位上海的大姐去东山扫墓。
这并不是一个凭吊亲人的季节,无雨无风,生机勃勃,她却一样地庄严和凝重。
在急驶的车上,她告诉我:三天以后,她们全家就要移民到阿根廷了,临走之前,最牵挂的一件事,就是来看看父母。
这次一走,也许十年八载才可以回来一次,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
她带了一捧父母坟前的泥土,并虔诚地从香火缭绕的西园寺请了一尊观音。
看着她静默地做这一切,我自己也被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浓重的乡愁包围着。
从此以后,她和她的12岁的女儿从那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飘散回来的乡愁,不仅仅是对熟悉的上海,更是对我们这个大中国。
少年,是的确不大识乡愁的滋味的。
14岁那年,我离开父母兄长去外地上学,写回家的第一封信,被泪水浸泡得字迹模糊,却不知重写一页,固执地以为父母为我牵肠挂肚我才心满意足。
而现在写回去的信,满纸的阳光灿烂,谈笑风生,而放下笔,长叹一声,才知道心底弥漫着无尽的乡愁。
乡愁是一杯酒,岁月越长,越是浓都和醇美。
去年冬天,提了生日蛋糕去看望一位84岁的阿婆。
古老的宅院和床幔,古旧的气息。
墙上挂着她年轻时的照片,典型的江南女子,大家闺秀的模样。
她自己做了一辈子的医生,思想也不一般。
在那个封建时代她勇敢地爱上了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药店伙计,并终于在38岁那年在当地政府的干预下嫁给了自己的心上人。
听她的经历,就像是在谈一本才子佳人的传奇;但看见她时,她却躺在古老宅院的古老床幔里。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读无字之书,即依靠身体力行去读天地之书、读自然之书、读自然之书,是人类永远不能放弃的基本阅读方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陆游的读书警示,是为至理名言。
读文字之书,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是不可取代的。
阅读者可以拿起笔来,边读边记,写眉批,作旁注,留下阅读与思考的宝贵痕迹。
这对人类思维方式和思想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读屏幕之书,即电子阅读,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优势极为明显。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三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不超30字)(2)你觉得读哪种书有意义,请结合阅读经历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
【答案】(1)读无字之书、文字之书、屏幕之书,有各自的意义和价值。
(2)我觉得读无字之书最有意义。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无字之书强调通过实践获得知识,读无字之书要仔细观察、不断思考、反复实践,像河中石鲁)中的老兵就是善读无字之书的典范。
我在做实验时,总要尽可能自己寻找材料多做几次,反复验证实验结论;在电脑课上,也会把老师讲过的技巧多加练习……这样,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获得的知识必定是牢固的。
【解析】【分析】⑴第一段:读无字之书的意义;第二段:读文字之书的意义;第三段:读屏幕之书的意义;三段概括为:读无字之书、文字之书、屏幕之书,有各自的意义和价值。
⑵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其中一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故答案为:⑴读无字之书、文字之书、屏幕之书,有各自的意义和价值。
⑵我觉得读无字之书最有意义。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无字之书强调通过实践获得知识,读无字之书要仔细观察、不断思考、反复实践,像河中石鲁)中的老兵就是善读无字之书的典范。
我在做实验时,总要尽可能自己寻找材料多做几次,反复验证实验结论;在电脑课上,也会把老师讲过的技巧多加练习……这样,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获得的知识必定是牢固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人海里看见我亲爱的弟弟罗勇傍晚开车从街心花园经过,正赶上红灯,一转眼,就看见弟弟站在街边,手扶栏杆,仰头看街对面的楼顶,霞光染红他成熟的脸。
我沿着他的目光看去,一幢高楼,几缕薄云,霞光从看不见的地方漫过来,淹没了世界。
我和弟弟相距不过3米远,他看不见茶色车玻璃后面的我。
不知道他此生唯一的大哥正坐在车里看他。
他的目光忧伤地越过来来往往的车流和人群,融在了霞光里。
我急着赶赴约定的酒楼,接待一个工作检查组,没想到要按下玻璃和他打个招呼,叫他一声乳名,听他叫我一声哥,我就那样注视着他,绿灯亮了,脚踏上油门,远离了我的弟弟。
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弟弟叫我哥了,每次他打电话来,总是我先抢着说我很忙我很忙,有事就快说,没事的话就别打电话。
他也就三言两语说事,或者轻轻地哦一声,就挂了。
不知道他是否想叫我一声哥,或者他已经叫了,忙于应酬的我在嘈杂的人声里没有听到。
弟弟比我小5岁,他在上学之前从不叫我哥,只叫我的绰号“瘦猴”,这让我耿耿于怀,总想方设法让他叫我哥,甚至不惜采用暴力手段胁迫他叫。
在危急关头,他叫了,故意把那一声“哥”叫得怪怪的。
只要我一松手,他跑远了,还是叫我“瘦猴”。
搞得他的伙伴们以为我们家真的养了一只营养不良的人类祖先。
弟弟厌学,记得弟弟上学的第一天,站在教室外面不肯进教室,一把鼻涕一把泪,伤心极了,把一身新衣服哭得一塌糊涂。
他的班主任拉他进教室,他咬伤了班主任的手,朝我奔跑的姿势义无反顾—冲出人群,摔了跤,书包落到一边,他看也不看,一头扑进我怀里呜咽着叫我:“哥,我不读书!”那是秋天,落叶满地,我半蹲着抱住我的弟弟,他的头在我怀里拱,我用手擦他的眼泪和鼻涕,然后抹在我的衣服上。
后来我找不到东西擦了,就捡树叶给他擦脸,在树叶的碎裂声里,我的眼泪和树叶的碎末纷纷掉落。
我找不到安慰他的话,一个劲儿说不哭不哭,心揪得紧紧的。
新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
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
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
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
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
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
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
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
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
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的阳光开在里头。
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
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
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
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
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
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
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
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
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管理时间】我们一天只有24小时,成功和不成功的人都一样,区别就在于如何利用这同样的24小时。
高效时间管理法的核心:分清轻重缓急。
在考虑行事的先后板序时,应先考虑事情的“轻重”和“缓急”,请看四象限图:【重视阅读】“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
”朱永新说,“精神发育最重要的通道就是阅读。
因为人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思想没有办法从父母那里拷贝和遗传,而是深競在那些最伟大的经典书籍之中。
”朱永新强调,让学生仅仅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
“教科书把人类知识的无限可能压缩了,知识的营养要素流失是必然的,难以真正给人带去生命的キ盈。
离开了对于人类经典的阅读,学生就不可能走得很远。
”【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的前提是制定明确的目标,要想实现目标,你必须沉着冷静,以便准确地诊断你的问题,进而规划一个合理的方案,然后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方案,实现成功。
工作或学习中,需要重复上述过程,不断设定更多的目标,实现更大的成功。
正如下图"“达利欧”五步流程法所示: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不少同学感到“压カ山大”,班主任及时收集了上述资料,并召开了主题班会,帮助大家缓解压力,提高效率。
请你完成下面任务:(1)小华看了【管理时间】的四象限图,党得①处应该是“紧急又重要的任务”,③处应该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任务”,但不知道②处和④处应该是什么任务,请你帮他解答。
(2)大家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听了班主任【重视阅读】的介绍更加坚信阅读的重要性,但是不太明白朱永新的主要观点,请你仔细阅读并概括材料中的两个观点。
(3)小敏最发愁文言文的背诵任务,学了【提高效率】中的“五步流程法”,请你以背诵《河中石兽》为例,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告诉小敏应如何完成好任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造屋记蒋曼①二哥刚刚说要修房子,爷爷就收拾好城里的细软,马不停蹄地回家。
即使他跟我们在城里生活了五年,即使他打牌的牌友都凑得够一桌,他还是心急火燎地回家。
他要修房子。
②爷爷八岁时就没了爹娘,歇息在山神庙里。
到别人家做工,随便一块空地,就能蜷缩着睡过去。
醒来时,做不完的活。
凑合着长大,一长就长到了八十几。
成了家,有了五个孩子,又有了大大小小的孙子、重孙子。
过年时,拍照,一张照片装着满满的子嗣和岁月。
③爷爷常常把照片拿出来端详,看着看着,就乐呵呵: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我这根独苗,长了好大一枝。
④爷爷除了种庄稼,还会编篾,把后山上的翠竹像变戏法一样,编成大半个家。
以前是茅草屋,全靠竹子编来编去,编了墙,用大楠竹做梁,毛竹做椽,铺一屋顶的茅草,也是安稳的家。
然后编箩筐、晒席、簸箕、筲箕,给丝瓜、四季豆、豇豆搭好竹架子,扎菜地边的篱笆,做刷锅用的竹刷子。
⑤爷爷夜以继日地编,像院坝边高树上那只勤劳的喜鹊,编一个巢,编一座房,遮风挡雨就能让人满意。
一个人一辈子睡烂两床竹篾席就差不多了,爷爷说这话时比划着两根手指,胸有成竹。
爷爷对生命如此笃定,却从来没想过一生会修三次房。
⑥庄稼人一生没多大奢望,最大的心愿就是修一水高大、整齐的青瓦房。
爷爷的青瓦房从种树开始,他在山坡上见缝插针地种:柏树,青冈,香樟。
⑦爷爷种的都是要几十年才成材的树。
树长,孩子也长,一天一个样,只等孩子长成劳力,树长成栋梁。
土是早已摸热了的熟土,用最好的木材,烧上几天几夜的窖,红彤彤的热窖把湿软的黄土变成了硬实的青瓦,一片一片排成长队,围成层层的瓦圈,等着上梁。
后山的石岩上凿下来的片石、方石,整整齐齐码在该在的地方。
地里的泥巴长得出庄稼,也能长出房。
爷爷那身气力,硬是把躺着的泥垒成竖着的土墙。
⑧木柱子下面的础石凿成象棋样的圆饼,侧面雕刻着胖头鱼,鱼鳞细密而清晰,还有寿桃和繁花,在灰白色的石头里鲜艳欲滴。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奔跑对一个肢体残疾的人来说,人生最美好的梦想,莫过于奔跑。
对于从小就因患小儿麻痹症失去奔跑能力的她来说,“奔跑”像一束阳光,照亮了她的生命。
那天,她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端是陌生的声音:“我是残联的,我们在排一个舞蹈,想请你参加。
”舞蹈?她的心颤动了一下,针刺样的疼痛自她心间传到了末梢,传到她那常常隐隐作痛的右脚。
“看什么看,你能跳舞吗?你这个瘸子!”那年,她七岁,刚上小学一年级,一群小朋友正在排练舞蹈,为了在六一儿童节演出,她们奔跑,跳跃,腾揶,那么自如,那么轻盈,那么自由,真好看啊!她倚靠在门边,向舞蹈室内悄悄地张望,可是,这个稚嫩的声音,那么恶毒地将她从天堂推入地狱。
她不知道要怪谁。
父母尽力了,省吃俭用,给她做了一次又一次的手术;兄弟姐妹尽力了在家,帮她做她想做却做不了的事,在外,呵护着她不让她受同学欺负,要怪,只能怪命运吧。
可命运远远没有就这样放过她。
她学习勤奋,成绩一直排在班級的前列。
父母亲人的深恩,她无以为报,只能用好好读书,来减少他们的负累。
但是大学之门并没有向她敞开……大学梦断,父母想方设法帮她争取到会计上岗培训的机会她无比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那两个月的培训,她像海绵入水,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学习,再学习,不懂就问,还不懂,再问,功不唐捐,她如愿通过了考试,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养活自己,这是她最高也是最低的人生目标。
后来公司被另一家公司兼开,她和她的爱人因此相遇,从相知到相怜相惜,最终走到一起,有了一个可爱的孩于。
她满心觉得,上苍待她不薄。
可是,命运还是没有放过她,她七岁的儿子,在自家门口,被车撞了。
那么鲜活的生命,那么强劲的双腿,奔跑起来像头小鹿,竟毫无征兆地消失了。
她的心肝何,被生生摘去了。
整整三年,她没有出门。
像受伤的兽,躲在洞穴里,舔舐着伤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人的麦田①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
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在陪读。
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因为,整整三年,我的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我。
我虽然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見到那些陪读的父母,心里还是隐隐发酸。
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我并不是孤军作战。
②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
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
回到家才惊讶地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
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
③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
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
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
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④六月,阳光如炽。
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
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那把镰刀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
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
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
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
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啦啦队。
⑤田间休息,我给父亲端上了茶水。
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
”我点点头,父亲可以在他的麦田纵横驰骋,只是他没能教会我,或者说,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教会我。
⑥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
”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如麦粒般静止。
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
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小麦物语①“二月初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大部分的中国北方家庭,都会全家共吃意喻“龙耳”的饺子。
或许跟饺子里喷香的肉馅相比,饺子皮不太像是主角,但是没了用面粉做的饺子皮,又怎么能够称作饺子呢?它是安安心心地将一切包裹起来的基础。
我愿意把“神奇”二字赋予面粉的来源——小麦。
②人类通过“种植”“加工”这些方式驯化了小麦,使其成为人类的主食。
大约一万年前,在中东黎凡特新月地区、约旦河谷的某个好奇的人类,在土地里有意或无意地播下了一些野麦的种子。
后来,在这片土地丰饶肥沃、气候干爽的冲积平原上,这些种子萌发并生长起来,结出了野麦粒,人们惊喜地发现,自己可以通过劳作,掌控播种和收获,定居下来,不必再逐水草而生,原始农业就此应运而生,农业和耕作使人口开始有了稳定增长。
③我们食用的,其实是小麦的颖果,淀粉主要来源于给胚芽提供营养的胚乳。
和其它主食不一样,我们一般不把小麦的果实用来直接食用,而是将它磨碎成面粉,在面粉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
其中,未去除表皮麸质、粗糙且颜色较深的,就是我们说的“全麦”,而去除麸质的白面粉则更加细腻。
当然,白面最初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得起的。
小麦的英语单词“wheat”来自古日耳曼语,意为“发光的、洁白的”,可见早期白面粉在人们餐桌上的崇高地位。
18世纪以后,白面才成为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主食,在这之前,多数人吃的面都是带麸质的全麦、黑麦和燕麦的混合物。
④需要深加工的小麦,之所以能够打败可以直接吃的同行,成为当仁不让的主食,也是有其神奇之处的。
首先,是小麦中蕴含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能够和它匹敌的就只有水稻和玉米,这也是为什么玉米、水稻、小麦分居全球主食产量前三名。
小麦强大的适应能力,则是它的另外一个优势。
只要在日照充足的季节,有稳定的灌溉水源,就能够生长,凭借发达的根系,小麦甚至可以在高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顽强生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质刘梦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
无论哪一个民族,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就拥有一些共同的、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生活方式。
文化还有精神价值的层面,比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艺术和美学等。
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单一的,现代文化是多元的、杂陈的、共生的。
而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过去经常说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
但近二三十年来,考古新发现让大家逐渐认同,中华文化并非仅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重要一源。
二者在兴起的时间上是相同的,但有不同的特征。
如果说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那么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它的文化已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征。
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风格特征不同。
《诗经》作为写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产生于黄河流域;而浪漫文学的鼻祖《离骚》则产生于长江流域。
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和孟子,诞生在黄河之滨;而道家思想的代表老子和庄子,则诞生在长江之畔。
自古以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就相互交融而又各自存在。
,中华文化除了发生是多元的,学术思想也是多元的。
儒家在汉代地位隆起,其后一直占据主流;佛教、道家思想同样对中国文化有重要影响。
“三教合一”,唐以后就有了。
这是说儒释道三家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互补共生的关系。
如果不是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佛道两家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的空间。
儒释道历来是互补的。
儒家主张一个人通过读书,积累学问,然后做官,再来治国。
若此路不通,道教和佛教思想可以给人以安慰。
所以古代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经常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不致走上绝路。
要了解今天的中国,必须了解历史上的中国。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所谓“一体”,不是单指汉族,而是指整个中华民族一南北朝时期多民族竞争并立;唐朝之所以出现盛世局面,主要就在于它的开放与包容,胡人都可以到长安为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特殊考察徐嘉青①刘林是一所乡村小学的负责人,这里位置偏僻,经济状况很是糟糕,学校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到处都破破烂烂的,至于说体育设施,几乎是一无所有,只有两个快要散架的篮球架,上体育课时,孩子们只能在校园的空地上跑玩。
②这天,刘林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有人给农村学校捐赠体育器材,有需要的可以报名。
刘林虽然觉得报了名也没多大机会入选,但还是按照要求填写了学校的现状和自己的联系方式。
③过了一个来月,刘林几乎都要忘记这件事了,这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报家门是负责捐赠体育器材项目的工作人员,说看到了他的报名信息,觉得符合捐赠条件,打算进行实地考察后再做定夺,这才给他打了电话。
④当对方问刘林这几天是不是有时间时,刘林激动极了,连声说:“有时间,咋没时间呢,就是晚上十二点我也行。
”对方笑了,说了声:“那行”,就挂了电话。
转过天是个休息日,刘林正在家里干点杂话,电话响了起来,还是那位工作人员,说他们再过十几分钟就型到学校门口了,让刘林尽快赶到学校去。
⑤撂下电话,刘林连手都没顺得上洗,就匆匆忙忙往学校赶去,刘林刚打开校门,一辆车“哎呀”一声停在了校门口,刘林赶紧迎了上去,一番介绍后,他把车上的一行人让到了校园里,其中有个戴者眼镜的中年男子,详细地同了学校的情况,刘林都一一做了回答,最后他们又在校园里转了一圈,这才打算告辞。
⑥坐上车后,那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插下车窗,问:“刘校长,如果咱学校成了受拥对象,你能不能保证用好这批捐赠器材?”刘林一脸严,“能,绝对能”。
中年男子看向刘林。
微微一笑,说:“好的,最终结果我们会再与你联系的。
”又是几天过去了,刘林接到电话,学校成了受捐对象。
几天后,工作人员就把一批篮球送到了学校,还专门举行了一场捐赠仪式。
仪式搞得挺隆重,可拥赠物品也就十几个篮球,刘林心里虽然有些不爽,但又一想:有了这些东西,也能领着孩子们上堂像模像样的体育课了。
⑦这天,刘林的电话再次响了起来,是那位负责捐赠器材的中年男子,对方说,他们采购的这批篮球存在质量问题,现在要全部收回,由生产厂家调换合格产品,请刘林把篮球整理好,明天他会来把篮球拉走的。
挂上电话,刘林心里疑惑不解。
⑧第二天,中年男子果然开着车来了。
刘林把篮球搬到车上,中年男子仔细地查看了每个查球,叹了口气说:“刘校长,我为你的食言感到遗憾。
”⑨刘林一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问:“我怎么食言了?”中年男子说:“你没有用好捐赠的篮球。
”刘林说:“自从篮球送来后,我承包了学校的体育课,每节课都领着学生好好练习篮球呢。
”中年男子回言“哈哈”一笔,说:“行行行,不管你怎么说,我都不会相信的。
实话告诉你,这项捐赠还有后续,篮球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不过现在我明确地告诉你,你们学校的受捐资格被取消了。
”说完,他转身就要上车。
⑩刘林一下子急了,过去一把拉住了中年男子的胳膊,大声地说:“先生,为啥要取消我们学校的受捐资格,您得给我说清楚!”中年猛然被拉了个趔趄,转过身来后十分不悦的说:“之前给你说过,受捐的学校要用好体育器材,我们先捐赠的篮球就是个考察,看捐赠能不能起到作用。
这么多天过去了,你们学校的篮球个个都是崭新的,说明了什么?你们根本就没让学生用过,这样的学校有资格成为受捐对象吗?”听到这话,刘林却变得心平气和了,他松开手,说:“这样吧,我邀请你看看孩子们是怎么用篮球的,看完之后,如果你还觉得我们学校不够资格,我绝无二话。
”⑪中年男子想拒绝,可看刘林一脸认真,他就点了点头。
刘林去了一个班的门口,说道:“这节上体育。
”只听到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一群学生争先恐后地跑了出来。
⑫到了操场上,刘林吹了一声哨子,刚才还乱哄哄的学生们顿时安静下来,刘林说:“跟之前一样,大家分成四排,一边两排,两边前排的同学,准备拿篮球!”只见前排的十几个学生到了校门口,每人从车上拿了一个篮球,到了站定的位置,把篮球递给了后排的同学,然后每人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布,蹲下身子,把篮球放到布上面,仔细地包了起来,原本只是一种颜色的篮球,现在变得五颜六色了。
⑬在刘林的哨声指挥下,学生们井然有序地拍起了篮球,过了一会儿刘林又带着大家进行了传球练习。
⑭这节课结束后,刘林让学生把包着篮球的布收起来,重新把篮球放回到车上。
他对有些目瞪口呆的中年男子说:“实不相瞒,为了让篮球能用得久一点,我们就想了这个方法,从家里找来破布,玩篮球之前把它包起来。
”⑮听完这番解释,中年男子的眼圈儿不由得红了,他一把握住刘林的手说:对不起,我不该不分青红皂白就那样说。
其实,这捐赠活动是我和几个朋友组织的,但之前几次起到的效果甚微,我们这才想出了这个考察的办法。
你放心,我回去后会把你的情况告诉大家的,争取在后续捐赠中为你们学校送来更多的器材!”(选自《故事会》,2018年3月)(1)小说情节跌宕起伏,阅读全文,完成表格。
(3)本文神态描写很有特色,试分析文中画线句子中“笑”的不同含义。
①中年男子看着刘林,微微一笑。
②中年男子闻言“哈哈”一笑。
(4)文章题目为“特殊考察”,请说说本次考察的特殊之处,并联系实际,谈谈文章带给你的思考。
【答案】(1)刘林接到了捐赠方的电话;捐赠的物品只有十几个篮球;对方却说篮球质量有问题,要全部收回;中年男子要取消学校受捐资格(2)①诚信。
从刘林答应对方用好篮球后,积极训练学生打球,并且要求学生打球时用布包起来拍可以看出。
②心系学校,对工作负责任。
“当对方问刘林这几天是不是有时间时,刘林激动极了,连声说:‘有时间,咋没时间呢,就是晚上十二点我也行。
’”可以看出。
③爱孩子,为孩子全面发展着想。
从“仪式搞得挺隆重,可捐赠物品也就十几个篮球,刘林心里虽然有些不爽,但又一想:有了这些东西,也能领着孩子们上堂像模像样的体育课了。
”可以看出。
④聪明,有创意。
为了让篮球用得久点,用破布把篮球包起来。
(3)①本处笑表肯定、相信,写出中男子相信刘林能用好器材。
②本处笑是嘲讽、讥笑,写出中年男子自认为刘林正如他所料,言而无信且证据确凿。
(4)“特殊”在文中的意思有两方面:一是本文所说的考察,不同于一般的考察,而是对校长的人格的考察,考察他是否言而有信。
二是本次考察是捐赠方精心安排的,考验校长在得到资源后是否能正常合理地利用。
思考:一方面,做人要讲诚信,我们也要信任他人,不要随便怀疑别人。
另一方面,生活中很多社会资源被浪费,捐赠的东西没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这些都需要社会相关部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对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监督和管理。
【解析】【分析】(1)从前往后梳理小说的情节,围绕“体育器材”概括,小说第①段写刘林所在的乡村小学经济状况糟糕,没有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
第二段写刘林没抱多大希望报名接受捐赠。
第③段写一个多月后,刘林接到了捐赠方的电话。
第④⑤段写刘林和捐赠方的交流过程。
第⑥段写捐赠的仪式很隆重,但捐赠的物品只有十几个篮球。
第⑦段写篮球使用一段时间后,对方却说篮球质量有问题,要全部收回。
第⑧⑨⑩⑪ 段写中年男子要取消学校受捐资格。
最后几段写中年男子深受感动看到孩子使用篮球的方式后,争取为学校送来更多器材。
(2)结合刘林的语言、动作、神情进行分析,从“当对方问刘林这几天是不是有时间时,刘林激动极了,连声说:‘有时间,咋没时间呢,就是晚上十二点我也行。
’”可以看出刘林心系学校,对工作负责任。
从“从刘林答应对方用好篮球后,积极训练学生打球,并且要求学生打球时用布包起来拍可以看出刘林诚信。
从“仪式搞得挺隆重,可捐赠物品也就十几个篮球,刘林心里虽然有些不爽,但又一想:有了这些东西,也能领着孩子们上堂像模像样的体育课了。
”可以看出刘林爱孩子,为孩子全面发展着想。
从刘林为了让篮球用得久点,用破布把篮球包起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聪明,有创意的老师。
(3)结合语境分析,①中年男子问:“刘校长,如果咱学校成了受拥对象,你能不能保证用好这批捐赠器材?”刘林一脸严,“能,绝对能”。
中年男子从刘林严肃的神情和肯定的语言看出刘林肯定能保证用好这批捐赠器材。
②中年男子说刘林食言了,没有用好捐赠的篮球,刘林辩解说:“自从篮球送来后,我承包了学校的体育课,每节课都领着学生好好练习篮球呢。
”但中年男子看到崭新的篮球,根本不相信刘林的话,认为刘林的解释很好笑,因此此处的“笑”是嘲讽、讥笑的笑。
意对即可。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篇小说考查的出题方是捐赠方,考查的内容是捐赠方故意安排的,考查的题目是看篮球有没有得到合理运用,学校负责人刘林是否诚信,这与一般的考查不同,因此是“特殊考察”。
小说中,刘林因为诚信赢得了捐赠方的认可,这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捐赠方只看到篮球崭新就判断刘林不诚信,却不去追究事情的真相,如果不是刘林强烈要求中年男子亲眼观看体育课,那么刘林就会被捐赠方贴上不诚信的标签,事情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个学校的孩子们还像原来一样没有体育器材。
这告诉我们看事情不要只看表面,二要深入事情的本质。
另外,一个学校连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都没有,需要学校负责人去费尽周折去弄,有关职能部门起没起到作用等问题也值得我么深思。
联系文章内容和现实生活思考即可。
故答案为:⑴刘林接到了捐赠方的电话;捐赠的物品只有十几个篮球;对方却说篮球质量有问题,要全部收回;中年男子要取消学校受捐资格⑵①诚信。
从刘林答应对方用好篮球后,积极训练学生打球,并且要求学生打球时用布包起来拍可以看出。
②心系学校,对工作负责任。
“当对方问刘林这几天是不是有时间时,刘林激动极了,连声说:‘有时间,咋没时间呢,就是晚上十二点我也行。
’”可以看出。
③爱孩子,为孩子全面发展着想。
从“仪式搞得挺隆重,可捐赠物品也就十几个篮球,刘林心里虽然有些不爽,但又一想:有了这些东西,也能领着孩子们上堂像模像样的体育课了。
”可以看出。
④聪明,有创意。
为了让篮球用得久点,用破布把篮球包起来。
⑶①本处笑表肯定、相信,写出中男子相信刘林能用好器材。
②本处笑是嘲讽、讥笑,写出中年男子自认为刘林正如他所料,言而无信且证据确凿。
⑷“特殊”在文中的意思有两方面:一是本文所说的考察,不同于一般的考察,而是对校长的人格的考察,考察他是否言而有信。
二是本次考察是捐赠方精心安排的,考验校长在得到资源后是否能正常合理地利用。
思考:一方面,做人要讲诚信,我们也要信任他人,不要随便怀疑别人。
另一方面,生活中很多社会资源被浪费,捐赠的东西没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这些都需要社会相关部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对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监督和管理。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和心情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