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百合论文:亚洲百合杂交育种研究

合集下载

百合杂交育种亲和性与染色体倍性相关性研究

百合杂交育种亲和性与染色体倍性相关性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 0 1 4年 , 第 1 2卷 , 第 2期 , 第3 1 6 — 3 2 2页
Mo l e c ul a rPl a nt Br e e di ng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 4 , V o1 . 1 2 , N o. 2, 31 6 —3 2 2
研究报 告
Re s e a r c h Re po r t
百合杂交育种亲和性与染色体倍性相关性研究
徐 顺超 管洁 曹荷 艳 吕英 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 北京, 1 0 0 0 8 3 通讯作者, l u y i n g mi n @b j f u . e d u . c n
摘 要 以不 同倍 性 的亚洲 百合 品种 为 亲本进 行 了 2 1组杂 交 ,观 察杂 交亲 本和 杂交 子代 的染色 体数 目, 旨
关 键 词 百合 品种, 倍性 , 杂交 亲和 性
S t u d y o n t h e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Li l y Cr o s s b r e e d i n g Af in f i t y a n d P l o i d y
子代 为三倍 体 ; 百合 三倍 体通 常雄 性不 育 , 但在 杂交 时可 以作 为母本 , 杂 交子代 为非 整倍 体 , 且3 x x 4 x杂交 亲 和 性 高于 3 x x 2 x杂交 。 研 究结果 表 明 , 不 同倍性 百 合 品种 作 为亲本 的杂 交亲和 性不 同, 子代 的倍性 也不 同 , 这 对 百合 育种 选配 亲本 具有 参考 和指 导意 义 。
在研 究 百合 杂交 亲和 性与 染色 体倍性 之 间 的相 关 性 。结果 发现 : Re n o i r 和G i r o n d e为二 倍体 , Na v o n a为三倍

亚洲百合杂交育种研究的开题报告

亚洲百合杂交育种研究的开题报告

亚洲百合杂交育种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亚洲百合以其多彩、雄伟、优美的花形和姿态被人们所喜爱,不仅作为观赏植物被广泛的栽培,同时它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然而,因为亚洲百合自然交配交叉困难的缘故,使得其资源利用功效十分有限。

因此对亚洲百合进行人工杂交育种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同时基于对亚洲百合的遗传变异性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其育种选优,改良环境适应性以及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选择适宜的穗花期人工授粉技术和采用优质、抗病、耐寒等观赏性状突出的亚洲百合品种进行杂交,利用杂交组合产生更多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新品种。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亚洲百合观赏性状调查及挑选2、亚洲百合花药、雌蕊染色体染色体组配对分析3、穗花期人工授粉技术比较4、原核粒子轨迹聚合杂交(PTCA)技术应用于亚洲百合的杂交育种研究5、筛选产于杂交种,进行鉴定6、亚洲百合杂交后代的度量性状和遗传分析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亚洲百合品种间人工杂交的方法,选择多个适宜的穗花期进行人工授粉,筛选产生出的杂交种。

分析杂交后代的遗传特性和度量性状等数据,评估亚洲百合杂交后代的丰富变异性。

五、研究成果预期:本研究的主要成果预期包括:1、筛选出适于人工控制杂交的适宜穗花期2、筛选出适合人工控制杂交的亚洲百合品种,促进亚洲百合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突破传统亚洲百合育种中的基础瓶颈,生产出更耐寒、更抗病、更观赏价值的亚洲百合新品种4、形成亚洲百合遗传研究和育种发展报告,为亚洲百合育种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六、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三年完成,具体如下:第一年:1、亚洲百合品种资源调查及选择2、花药、雌蕊染色体染色体组配对分析3、穗花期人工授粉技术比较,探索适宜穗花期第二年:1、亚洲百合品种间杂交和产生代杂种2、PTCA技术应用于亚洲百合杂交育种研究第三年:1、亚洲百合杂交后代的度量性状和遗传分析2、亚洲百合品种及新杂交种的鉴定和评估七、研究预算:本研究主要预算包括:实验室设备费、材料费、场地租用费用、差旅费,课题资金总额为500万元。

亚洲百合杂交亲和性研究

亚洲百合杂交亲和性研究
J o u h i WuJ d D a w i i eu aX n i i io Yi e WuS ah Z a g n j L n mi h sa h n gi v g n‘ Yi e Yi
C l g f adcp ci cueBe ig oet iesy C ia t n l lr utr n ier gR sac etrB in, 0 0 3 ol e L n sae ht tr, in rs y vri , hn Nai aFoi l e gnei eerhC ne, e ig 10 8 e o Ar e j F r Un t o c u E n j
it sei c rsig y e hl rc rcl rsig a jr f c nse  ̄n t. ne p cf o s p s i i oa os s dmao et ds ig ae r ic nt w ee p c n h e o e e r
Ke ywo ds Asai y rd ll u tv r efpo l ton n r s cfc c o s s ntr p c fc c o s s r itc h b i iy c li a ,S l- li i ,I ta pe i r s e ,I e s e i r s e ,Re i r c l na i i c p o a
T ea t o s oc n rb t q a l h u h r wh o ti u ee u ly
C r so d g u o. y g n V . u a o e n i t r1 i mi rp n ah u n @b u d . e c
DOI 1 . 9 9 mp . 0 . 0 9 3 : 03 6 / b0 80 0 3
关键 词 亚 洲 百合,自交 , 品种 问杂交 , 问杂 交, 种 正反 交, 结实 率, 杂交 亲和 性

百合的遗传与育种研究

百合的遗传与育种研究

百合的遗传与育种研究百合(Lilium spp.)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花卉,具有优雅的花朵和多样的颜色。

百合的遗传与育种研究对于培育出更多种类的百合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研究可以揭示百合的亲缘关系和基因表达方式,而育种研究可以通过杂交和选择培育出具备特定性状的新品种。

本文将介绍百合的遗传背景、遗传研究方法以及育种策略。

百合属于百合科(Liliaceae),包括了许多种类和亚种,分布广泛。

根据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百合被划分为几个组,例如亚种、品种、变种等。

这些分类基于不同的形态特征,如花型、花色、植株高度等。

遗传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分类的背后遗传基础。

遗传研究通常涉及基因型和表型的分析。

基因型研究可以揭示百合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和亲缘程度。

常用的遗传研究方法包括分子标记(如DNA标记)和基因测序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分析DNA序列,找到与特定性状相关的基因。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可以设计更精确的育种策略,以培育出更具特色和良好性状的百合品种。

同时,表型研究是遗传研究的关键环节,通过观察和测量物种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了解百合各品种之间的差异。

例如,植株高度、花朵颜色和形状、花期长度等都是被广泛研究的重要性状。

通过对这些性状的观察和记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理想的育种目标,并找到具备这些目标特征的亲本进行育种。

百合的育种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杂交和选择。

杂交是指通过人工授粉,将两个具有不同有益性状的亲本进行交配,获得具备这些有益性状的后代。

选择则是从杂交后代中进行筛选,选择具备理想特征的个体进行繁殖。

这样的反复选择和繁殖过程可以逐渐稳定和积累有益性状。

在进行百合育种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因素。

首先,百合的种子培养和繁殖困难,因此多数情况下我们采用球鳞块茎或鳞片繁殖。

其次,百合的杂交育种需要掌握良好的花粉保长技术,以便成功进行杂交。

此外,百合的花朵授粉后需要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以保证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百合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百合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百合杂交育种研究进展摘要百合作为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身的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但是百合种性易退化,并存在严重的病害,培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百合新品种已成当务之急。

而百合育种主要以杂交育种为主,现主要就杂交亲本的选配、育种目标及克服种间杂交不亲和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我国百合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以期指导百合的育种工作。

关键词百合;杂交育种;亲本选配;育种目标;存在问题;解决方法百合是单子叶植物亚纲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国家卫生部首批公布药食同源的食品,也可以作切花、盆景等观赏用。

但是百合主要靠鳞茎进行无性繁殖,种球容易退化,并存在严重的病虫害,因此培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百合新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跃发展,分子育种、体细胞杂交、倍性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百合的育种工作中,目前百合育种仍然以杂交育种为主。

1亲本选配19世纪后期,由于百合病毒病害的蔓延,使大多数栽培种与商品种都面临灭绝的危险;20世纪初,欧洲人发现并引种了原产于我国的岷江百合,立即用于杂交育种中,培育出许多适应性强的新品种,从而掀起了百合育种的高潮。

Van Tuyl等认为[1]OA杂种(Oriental×Asiatic hybrids)是最有前景的杂交组合,两者均是商品种,但是商品种大多都是高度杂合的,其种间杂交未必有有利的基因组合,并提出利用野生种与商品种多代杂交以及回交,将野生百合的优良基因渐渗到商品种中,是完善商品种切实可行的育种之路,如细叶百合有较强的抗镰刀菌和抗叶枯病的能力,将其与欧洲百合杂交,将抗病基因渐渗入欧洲百合中,从而培育出新品种金橙花山丹[2]。

2育种目标百合杂交育种目标主要集中在观赏(如花色、花形、香味、株型等)及栽培性状(如抗病性,抗热、寒性,不同生长周期及无花粉型)的改良方面[3]。

2.1抗病育种百合主要靠鳞茎进行无性繁殖,而随着百合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百合病害和衰退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给百合的种植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亚洲百合'红色警报'组培快繁研究

亚洲百合'红色警报'组培快繁研究
片切成约 0 . 5 c m ×0 . 5 c m 的 小 块 ,每 瓶 接 种 1个 外 植 体 ,每 个 处 理 3 O瓶 ,接 种 到 添 加 有 不 同激 素
关键 词 :百合 ; ‘ 红 色警报 ’ ;组织培 养 ‘ 红色 警 报 ’( L # / u m ‘ Re d Al e r t ’) 是 亚 洲 百 合 的 一个 栽 培 品种 ,花 红 色 ,性 耐 寒 ,花 期 6~7 月 ,在华 北地 区可 露地 栽培 ,是 园林 绿化 和 切花 的
续 继 代 2次 , 使 无 菌 苗 一 致 后 ,取 不 定 芽 丛 的茎
尖 、茎段 、基 部 萌 芽 ,分别 转入 3种 培 养基 中,每
研 究 不 同激 素 配 比的培养 基 对 ‘ 红 色警 报 ’百合 不
定 芽 、愈伤 组 织及 不 定 芽生 根 的诱 导效 果 , 旨在 为
处理 1 5瓶 , 每 瓶 接 种 4株 ,调 查 苗 高 、 生 长 势 、 繁殖 系数 等 指标 。将 诱 导 出 的 ‘ 红色 警 报 ’不 定芽 接于 增殖 培养 基 上 ,不 同浓 度生 长调 节 剂 的试 验 设
亚 洲 百 合 ‘红 色 警 报 ’ 组 培 快 繁 研 究
摘 要 :通 过对 亚 洲百 合 ‘ 红 色警报 ’鳞 片进行
1 试 验 材 料 与 方 法
组 织培 养 .研 究 了不 同激 素 浓度 对 外植 体 、不 定 芽 分化 、增 殖及诱 导 生根 的 影 响 。结 果表 明 :最 佳启
的启 动培 养基上 :①MS +0 . 5 mg / L6 一B A+0 . 1 mg / L
N从 ; ( M S+ 1 mg / L 6 一 BA + 0 . 1 mg / L NAA ; (

亚洲百合组织培养快繁研究的开题报告

亚洲百合组织培养快繁研究的开题报告

亚洲百合组织培养快繁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项目名称:亚洲百合组织培养快繁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百合是种贵重的观赏植物,具有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在亚洲地区,百合的栽培和销售已成为一个不断扩大的产业。

同时,百合种植也可以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然而,百合的自然繁殖速度较慢,根据现有的种繁育技术,只能进行有限的品种选择和繁殖。

为了解决此问题,研究百合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和繁殖成为迫切需要的任务。

本项目旨在探讨适宜的百合组织培养方法,选育适合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优良品种,促进现代化、科学化的百合种植和多样化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关键点研究内容:1、百合愈伤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探究合适的愈伤组织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并优选愈伤组织快速生长的品种。

2、百合组织增殖和快速繁殖。

采用组合激素处理愈伤组织,探讨适宜的增殖条件,建立高效的组织增殖快繁体系。

3、百合组织分化诱导和植株再生。

针对不同愈伤组织分化诱导,调整组合激素的种类和浓度;调整分化培养基的组成,研究最适合百合生长的培养条件。

进而探讨最佳的植株再生方法和条件。

关键点:1、对百合组织培养基成分的筛选实验,获得最适合百合愈伤组织生长的培养基配方。

2、探究愈伤组织分裂增殖的适宜的激素种类和浓度,建立最优的分裂处理方法,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

3、研究百合组织分化过程中影响分化进程的因素及优化分化条件,以建立快速再生百合植株的体系。

三、预期结果和应用价值1.对百合愈伤组织培养方法的系统研究,探讨适合百合组织培养和增殖的最佳方案和条件。

实现从未开发的愈伤组织能够生长和快繁。

2.培育出适合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百合品种,建立高效快速繁殖技术,为鲜切花、盆栽花卉、花卉饰品等领域提供优良基质。

3.建立了适合百合再生的培养方法,实现百合植株快速再生,成效显著。

4.以上技术优先在亚洲地区推广应用,实现百合种植业的现代化、科学化发展,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观赏和利用价值。

6-BA和N从对亚洲百合杂种系后代组培苗鳞片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6-BA和N从对亚洲百合杂种系后代组培苗鳞片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以亚洲百合 品种多安娜 ( ol n a 早) Pl an , 和普 瑞头 ( rt, y Pao
) 的杂交后代 ( 以下简称 D 1 的无菌苗 由东北林业大学 园 P)
林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提供 。
12 . 方 法
12 1 不定芽诱 导培 养 ..
生长不定芽个数最多 ( .5芽/ ) 不定芽分化 率为 10 , 30 块 , 0% 因此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 M S+6一B . #L+N A A 15m A
培 养 基 为 MS+ 6一B . 1m A 0 0 #L+N ; 组培苗 ; 片 ; 鳞 不定芽 ; 诱导 ; 6一B A;N A A 中图分类号 : 6 22 0 4 ¥8 . 9 . 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02— 3 2 2 1 )7— 0 2— 2 10 10 (02 0 05 0
m#L6一 A和不 同浓度的 N A( 。 、. 、 . 、. gL 。 B A 0 10 5 10 2 0m / ) 124 驯化移植 将 生根后的组培苗进行驯化移栽 , .. 先打 开 三角瓶口, d后取 出组培苗并洗净根 部附着 的培 养基 , 栽 1 移 到蛭石 中,5d后移栽到沙和土壤混合 壤土 中。3 1 0d后统计
张彦妮 , 红琳 边
(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 黑龙江哈尔滨 104 ) 50 0
摘要 :以亚洲 百合 品种 多安娜 和普瑞头 的杂 交后代 组培苗 为外植体来 源 , 过在 Ms培 养基 中附加不 同浓 度的 通 6一B 和 N A, A A 筛选百合杂交后代鳞片组培 的最 佳培养基 。结 果表 明 , 杂交后 代鳞 片诱导不 定芽分 化最 佳培养基 为 MS+ B . gL+ A . 1m / 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 为 MS+ 6一 A15m / N A0 0 gL; 6一B . #L+N A0 0 gL; A10m A . 5m / 最佳生根

亚洲百合组织培养快繁研究

亚洲百合组织培养快繁研究

亚洲百合组织培养快繁研究本试验选用新中心、布鲁诺两个亚洲百合品种的鳞片,新中心的鳞茎内叶片为外植体进行培养,分别在无性培养系建立,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不定芽的增殖,生根结鳞茎和移栽五个阶段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无性培养系建立用新中心和布鲁诺的鳞片作为外植体接种到各种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对其污染率、诱导分化率等进行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新中心随着6-BA和NAA浓度的提高,诱导率也有所提高,在所试验的培养基中,MS+6-BA3.0(单位:mg/L,下同)+NAA0.1培养基最适合新中心鳞片的分化,分化率为82.4%;而布鲁诺则随着6-BA和NAA浓度的提高,其诱导率随之下降,在MS+6-BA1.0+NAA0.2配比的培养基上分化率最高,可达84.6%。

用新中心鳞茎内叶片作为外植体建立无性培养系,试验结果表明,叶片的分化时间短,分化率和分化系数高。

在所试的培养基中,MS+6-BA2.0+NAA0.2培养基的分化效果比较好。

无菌苗叶片基部诱导不定芽的试验表明,新中心的较适合培养基为MS+6-BA2.0+NAA0.1,布鲁诺为MS+6-BA2.0+NAA0.2。

2.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及分化在鳞茎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及分化的试验中,6-BA浓度为2.0~2.5mg/L时较适合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新中心的较适培养基为MS+6-BA2.5+NAA0.2,布鲁诺为MS+6-BA2.0+NAA0.1。

3.不定芽增殖在不定芽增殖培养中,6-BA配合低浓度(0.1~0.2mg/L)的NAA 对两种百合不定芽增殖有促进作用,其中新中心的增殖系数较高,以MS+6-BA3.0+NAA0.2的配比较佳,增殖系数为9.6;而布鲁诺的增殖系数较低,以MS+6-BA2.0+NAA0.2的配比较佳,增殖系数为2.7。

4.生根结鳞茎在生根结鳞茎培养中,糖浓度和大量元素浓度对百合生根结鳞茎都有影响。

糖有助于两种百合生根结鳞茎,较适浓度均为60g/L。

东方百合与亚洲百合种内种间杂交亲和性研究

东方百合与亚洲百合种内种间杂交亲和性研究
母 本 Z1 正交 ) ( Z2 反 交 ) ( Z3 正交 ) ( ‘Ob n e S ro n ’ ‘o ia rdn ’ ‘ l k let’ wie ea ri l种 ‘ r o 和 ‘ rnl ’ 母 本 , 方 百 合 Pa ’ Bu eo 做 t l 东
3 % , 交 试 验 中 一般 不 能 作 为 父 本 花 粉 。 0 杂
22 杂 交亲 和 性 分 析 与 比较 .
率 、 大程度 、 膨 有胚 率和 幼胚 萌发 率等 指标 来判 断杂 交亲和 性 。
【 键 词 】 合 ; 交 ; 果 率 关 百 杂 坐
1 材 料 与方 法
1 试验 材 料 。供 试 材 料 为 中 国农 科 院 蔬 菜 花 卉 研 究 所 百 . 1 合 课 题 组 引 自荷 兰 的 百 合 品 种 : 方 百 合 ‘ ieea e i、 sr 东 wlk l r ’ ‘o l bt bn e 、rd a三 个 品 种 , 洲 百 合 ‘ rnl ’ ‘ rt’ 个 品种 。 o n ’‘o i ’ n 亚 Bu eo , Pa 两 l o

【 摘
■—曩墨墨曩一
周 国 强
东 方 百 合 与 亚 洲 百 合 种 内种 问杂 交 亲 和 性 研 究
( 江 大 学 园 艺 园林 学 院 长
要 】 实 验 采 用 东 方 百合 品 种 ‘ lk let 、 sro e 、 rdn’ 本 weieabr l y’ ‘ob n ’ ‘o ia 的 种 内 杂 交 , 及 以 亚 洲 百 合 ‘ rnl ’ ‘ rt ’ 个 品 种 为 母 本 , 方 以 B u eo , Pao 两 l 东 百 合 品 种 ‘o ia 为 父 本 进 行 了 种 间 杂 交 试 验 , 过 测 定 蒴 果 的 坐 果 rd ’ n 通

半干旱地区亚洲百合种球繁育高产栽培技术

半干旱地区亚洲百合种球繁育高产栽培技术
杜广岑, 王英超, 王建华, 王爱芝, 赵丽丽, 张雪. 2020. 不同播种密度对亚洲百合种球繁育的影响研究 [J]. 北方园艺(15):100-105.
王建华, 王英超, 王爱芝, 赵丽丽, 张雪. 2021. 土壤质地对亚洲百合种球繁育的影响研究[J]. 北方园艺 (04):99-104.
THANKS
播种方式
采用点播或条播的方式进 行播种,根据品种特性和 种植密度进行合理安排。
田间管理
定期观察百合的生长情况 ,及时进行浇水、除草、 施肥等管理工作,确保百 合生长良好。
04
半干旱地区亚洲百合高产栽培 技术
肥料运筹
基肥
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以增加 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结构。
追肥
根据百合生长的不同阶段,选 用适当的化肥和微量元素肥料 进行追肥,以满足百合生长所
土壤改良与整理
01
02
03
土壤质地
选择透气性好、排水良好 的土壤,有利于种球的生 长和发育。
土壤肥力
根据百合生长的需求,添 加适量的有机肥和化肥, 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养分含 量。
土壤整理
进行深翻、耙平等整理工 作,使土壤松软、平整, 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 的生长。
播种与田间管理
播种时间
根据气候条件和百合生长 的适宜温度,确定播种时 间,一般选择春季或秋季 。
半干旱地区亚洲百 合种球繁育高产栽 培技术
2023-11-05
目录
• 引言 • 亚洲百合种质资源与生态学特性 • 半干旱地区亚洲百合种球繁育技术 • 半干旱地区亚洲百合高产栽培技术 • 半干旱地区亚洲百合种植效益分析 •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亚洲百合品种间杂交后代性状遗传分析

亚洲百合品种间杂交后代性状遗传分析

亚洲百合品种间杂交后代性状遗传分析于洋; 王瑞; 何祥凤; 赵祥云; 王树栋; 王文和【期刊名称】《《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50)005【总页数】7页(P522-528)【关键词】百合; 杂交; 性状; 遗传变异【作者】于洋; 王瑞; 何祥凤; 赵祥云; 王树栋; 王文和【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102206; 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2.9百合(Lilium spp.)是单子叶植物亚纲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的多年生球根花卉[1]。

百合花朵硕大,花色艳丽丰富,花姿优美,既可用于切花、盆栽和庭院装饰,又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

培育具有高观赏价值的新品种一直是百合育种的研究热点。

杂交育种是目前培育百合新品种的主要途径,因此,探索百合杂交后代性状的遗传规律,对百合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百合基因杂合性高,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种(品种)间杂交后代性状差异显著。

不同类型的百合在花朵的着色模式和着色位置上有着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双色、斑点等[2]。

根据着色位置的不同及形态的不同将斑点分为突起型斑点、泼溅型斑点和刷状斑点3类[3],其中突起型和泼溅型斑点间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4]。

在亚洲百合品种间的杂交中,株高、外轮花被片长和宽等表现出一定的正向杂交优势,花冠直径、内轮花被片长和宽、花丝长、花柱长等呈现负向优势或趋中变异[5]。

尽管已有一些对百合杂交遗传规律的研究报道,但不同杂交组合间性状遗传规律也有一定差异,因此有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的必要。

亚洲百合品种多样、花色丰富、花朵直立向上且抗逆性较强[6],非常适合在北方园林绿化中应用。

本研究以表型差异较大的2个亚洲百合品种Easy Dance和Pearl Carolina分别为母本和父本杂交获得的161株后代个体为研究对象,对杂交后代的主要观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杂交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变异特点,为亚洲百合新品种的选育及重要观赏性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百合花的育种和新品种选育策略

百合花的育种和新品种选育策略

百合花的育种和新品种选育策略百合花,是一种优雅美丽的花卉,受到许多花卉爱好者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对于品种的多样化需求,并提高百合花的品质和产量,育种工作成为百合花种植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百合花的育种过程以及新品种选育策略。

一、百合花的育种过程1. 优秀品种选择:在百合花的育种中,首先需要选择优秀的品种作为育种的起点。

这些优秀品种具有良好的花型、色彩、抗病性和适应性等特性,能够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良好的基因背景。

2. 杂交:在百合花的育种中,常常采用人工杂交的方式。

通过人工控制花粉的传递,将母本和父本的优良特征合并,培育出更加优质的品种。

3.苗期管理:百合花的育苗期是品种选育的重要环节。

在此期间,需要重点关注种子的质量和发芽率,控制温度、光照和水分等环境条件,以促进苗期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4.实际生产测试:在进行大规模栽培之前,需要对新品种进行实际生产测试。

这一步骤能够评估新品种的耐病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特性,为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

二、百合花新品种选育策略1. 基于遗传多样性的选育策略:百合花作为一种多样性较高的植物,其遗传多样性为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

因此,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为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2. 结合传统育种与现代技术的策略:在百合花的新品种选育中,结合传统育种和现代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传统育种方法可以选择优良品种作为亲本,进行自然交配或人工控制杂交,培育出具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

同时,现代技术如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可以加快选育进程,为培育特殊特性的新品种提供可能性。

3. 高效筛选和评估体系的建立:为了提高选育效率,需要建立高效的筛选和评估体系。

包括选用合适的指标和方法对潜在新品种进行快速的筛选、评估和鉴定,以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评估。

4. 针对市场需求的选育策略:在百合花的育种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来确定选育策略。

基于亚洲百合杂交育种研究

基于亚洲百合杂交育种研究

基于亚洲百合杂交育种研究作者:王冰,彭海迪,阎凤霞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8年第3期摘要:我国拥有丰富的百合资源,但生产和消费水平很低,要想不断拓宽百合的销售市场,有效推动国内百合产业的发展,就要注重百合产品的改良,实现百合的规模化生产。

主要分析了亚洲百合的杂交育种。

关键词:亚洲百合;杂交育种;实例分析;意义近年来,虽然我国百合杂交育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百合的品种改良与培育工作的开展上,依然要深化研究,才能不断破解百合育种的关键技术,推动我国百合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

1 百合杂交育种概述实际上,国内外很多国家都在进行百合杂交育种方面的研究,并取得进展,目前普遍使用的百合杂交育种技术主要有以下3种:(1)花色育种技术。

亚洲百合花色丰富,通过花色育种技术,得到很多颜色更为鲜艳的百合品种。

(2)花型育种技术。

百合杂交育种技术应用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出花朵向上、花型为喇叭形的百合品种。

我国的很多百合都可以用于杂交育种,但是在这方面成功率较低,相关技术还需不断完善。

(3)抗病、抗寒、抗热育种技术。

亚洲百合种类繁多,并且不同种类的百合生存环境千差万别。

通过杂交育种技术,使得百合的抗病性、抗寒、抗热能力得以强化,也是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样有利于百合的批量化生产,大大减少百合培育的成本投入。

亚洲百合已经应用了新的杂交育种技术,新的杂交品种技术的改善,还需要做具体的实例分析。

2 亚洲百合杂交育种实例分析2.1 精粹百合的杂交育种精粹百合是亚洲百合杂交种系的一个品种,很受市场欢迎。

这种百合主要生长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花色为橙红色,有淡淡的香味。

该百合花具有一定的抗寒性,因此可以在寒冷的北方地区露地越冬,分析其杂交育种技术,可有效推动我国北方百合种球业的发展。

分析精粹百合育种技术,需要将其鳞片作为外植体,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其组培和快速繁殖技术。

采集精粹百合鳞片之后,进行低温沙藏处理,然后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处理时,首先要剥取鳞茎中内层无病、无损伤的鳞片,然后使用化学手段处理干净待用。

亚洲百合论文:亚洲百合杂交育种研究

亚洲百合论文:亚洲百合杂交育种研究

亚洲百合论文:亚洲百合杂交育种研究【中文摘要】目前国内百合杂交育种多是在野生种之间或野生种与栽培品种之间进行,而对品种间,尤其是亚洲百合品种间的杂交育种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以亚洲百合和东方百合部分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以期选育出综合两个品种系优良特点的新品种。

此外,通过百合系内及系间杂交,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亲和性,为进一步开展百合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本研究主要包括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杂交授粉、利用荧光显微技术观察花粉管的生长、杂交后代的培育和杂种鉴定,最终获得了5个杂种后代。

通过试验,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出花粉萌发最佳培养液为蔗糖100g/L+H3BO3 40mg/L+CaCl21 Omg/L,用此培养液测得’Black Out 1106’、Detroit’、’Gironde’、’Loreto’、’Mount Duckling’、’Tresor’的花粉萌发率较高,其他品种花粉萌发率较低。

2)百合系内杂交亲和性比较好,多数组合能获得膨大的果实;百合系间杂交亲和性较差,虽然部分组合获得膨大的果实,但果实较瘦弱且维系时间较短;对于给定的两个亲本而言,正反交结实情况差异也很大;对于大多数杂交组合而言,蒴果的膨大程度与种子有胚率呈一定的正相关性。

3)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Mount Duckling’自交(?)(?)’Loreto’×’Black Out 1106’杂交组合中,父本的花粉均能在母本的柱头上萌发,进入中央花柱道,到达花柱基部,最终到达子房并进入胚珠。

不过某些花粉管在生长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不亲和的现象,如在花柱及子房中均出现了胼胝质反应等。

4)在杂种幼胚离体培养基的筛选试验中,以’Navona’x’Tresor’为试材,通过试验分析得出最佳离体萌发培养基为MS+蔗糖3%+NAA0.01mg/L;在杂交幼苗最适生根培养基的筛选试验中,发现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利于杂交幼苗生根,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蔗糖6%+NAAO.1 mg/L+活性炭1.0g/L5)利用ISSR-PCR分子标记方法对所获得的5个杂种后代进行杂种真实性鉴定,从15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2个引物进行扩增,共得到29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4条,占总条带数的82.76%。

百合种间杂交亲和性的研究_王丹菲

百合种间杂交亲和性的研究_王丹菲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02,37(1):26-30Journalof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2006-02,37(1):26-30百合种间杂交亲和性的研究王丹菲,赵珺,雷家军*(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沈阳110161)摘要:用6种不同的授粉方法对百合野生种渥丹、毛百合、细叶百合、兰州百合、垂花百合及亚洲百合杂交系品种布鲁拉诺的种间杂交亲和性进行了研究,杂交亲和性较好的杂交组合有布鲁拉诺×渥丹、毛百合×细叶百合,有胚率分别为3.05%和6.50%;杂交亲和性很差的杂交组合有兰州百合×卷丹,有胚率为0。

对于花柱较长且粗的百合种(如布鲁拉诺、毛百合)切割花柱授粉方法大多能提高蒴果的膨大程度,在切割花柱基础上再重复授粉或提前授粉,更有利于种间杂交的结实;而对于花柱长且细的百合种(如兰州百合),切割花柱的授粉方法反而降低其蒴果膨大程度;对于花柱较短的百合种(如渥丹),切割花柱与否对其蒴果的膨大程度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百合;种间杂交;亲和性;授粉方法中图分类号:S6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00(2006)01-0026-05StudiesonCross-compatibilityofInterspecificCrossinLiliumWANGDan-fei,ZHAOJun,LEIJia-jun*(CollegeofHorticulture,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henyang11016,China)Abstract:Sixpollinationmethodswereusedtostudythecross-compatibilityofL.concolorSalisb.,L.dauricumKer-Gawl.,L.pumilumDC.,L.davidiiDuchartre.,L.cernuumKomar.,L.lancifoliumThunb.andAsiaticlilycv.Brunello.Somecombinationswithsuperiorcross-compatibilitywereobtained,suchasBrunello×L.concolor,L.dahuricum×L.pumilumetc.Thepercentageofseedswithembryoreached3.05%and6.50%respectively,andsomecombinationswithinferiorcross-compatibilitywerealsoob-tained,suchasL.davidii×L.lancifoliumetc.Thepercentageofseedswithembryowas0.Theappropriatepollinationmethodsindifferentcombinationsweregiven.FortheLiliumspecies(e.g.Brunello,L.dahuricumKer-Gawl.)withlongandthickstyles,cut-stylepollinationcouldobviouslyimprovetheswellingofthecapsules,whichwasbenefitforfruitsetwhencombinedwithre-pollinationandpollinationinadvance.FortheLiliumspecies(e.g.L.davidiiDuchartre.)withlongandthinstyles,cut-stylepollinationreducedtheswellingofthecapsules.FortheLiliumspecies(e.gL.concolorSalisb.)withshortstyles,cut-stylepol-linationhadnoobviouseffectontheswellingofthecapsules.Keywords:Lilium;interspecifichybridization;compatibility;pollinationmethod百合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是世界名花之一。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亚洲百合‘Ceb Dazzle’45SrDNAFISH分析学院:南方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学号:n080108121学生姓名:薛承指导教师:席梦利职称:副教授二O一二年五月十二日亚洲百合‘Ceb Dazzle’45S rDNA FISH分析摘要:在植物基因组中通常有几百个45S rDNA以串联的方式分布于核仁组织区,而且在不同物种中其数量和位置不同,这为研究同属植物的核型差异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本文旨在根据45S rDNA在百合‘Ceb Dazzle’基因组中的数量和位置探讨其染色体的特征。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以45SrDNA基因为探针,对亚洲百合‘Ceb Dazzle’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Ceb Dazzle’有14个45S rDNA杂交位点,分别位于第1、2、4、5、6、8、11号染色体上。

第1、2号染色体各有两条分别在短臂近着丝点处、短臂区域有信号位点;第5、8号染色体各有一条染色体在长臂区域有信号位点,5号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在着丝点区域和长臂末端有信号位点;第4、6号染色体各有一条在长臂近着丝点区域有信号点,4号染色体另一条在长臂区域也有信号点,6号染色体另一条则在长臂末端有杂交位点;第11号染色体其中一条在着丝点区域有信号位点,另一条则在端部区域有信号点。

其中4号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的杂交位点与5号染色体长臂区域的杂交位点荧光强度偏弱,其他信号点荧光强度基本无差异。

关键字:百合;45SrDNA;荧光原位杂交45S rDNA FISH analysis of Asian Lily ‘CebDazzle’Abstract: In plant genomes usually have hundreds of 45S rDNA in tandem located in the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 and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in different species, the karyotype differences belong to the same plant provides a goodways.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hromosome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45S rDNA Lily ‘Ceb Dazzle’ genome. Using fluor 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to 45SrDNA gene as a probe of Asiatic Lily ‘Ceb Dazzle’analysi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b Dazzle’ 14 45S rDNA hybridization sites are located at 1, 2, 4 , 5,6,8,11 chromosome. 1, 2, each chromosome two, respectively, in the short arm near the centromere region of the short arm of the signal; signal of the first 5,8 chromosome each chromosome long arm region, on chromosome 5 another one chromosome in the centromere region and the long arm terminal signal; 4,6 chromosomes each with a long arm near the centromere region of signal points, another on chromosome 4 in the long arm of the regional signal points, one on chromosome 6 in the long arm terminal hybridization sites; on the 11th chromosome one in the region of the centromere signal, another signal point in the end zone.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chromosome 4, two chromosome hybridization sites and the hybridization sites of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5 region is weak,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signal point is basically no difference.Key words: Lily; 45 SrDNA;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目录1文献述综 (3)1.1百合的概况 (3)1.2百合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3)1.2.1 百合的核型研究进展 (3)1.2.2 百合的Giemsa C-分带研究进展 (4)1.2.3 百合的荧光原位杂交研究进展 (5)1.3荧光原位杂交 (5)1.3.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 (6)1.3.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基本原理 (6)1.3.3 荧光原住杂交技术中的探针 (6)1.3.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8)2 亚洲百合‘CEB DAZZLE’45S RDNA荧光原位杂交 (10)2.1试剂与配方 (10)2.2实验材料 (10)2.3实验方法 (10)2.3.1 探针DNA制备 (10)2.3.1.1感受态制备 (10)2.3.1.2质粒转化 (11)2.3.1.3 减法少量提取质粒DNA (11)2.3.2荧光原位杂交(FISH)流程 (12)2.3.2.1探针标记 (12)2.3.2.2染色体制片 (12)2.3.2.3染色体制片的预处理 (12)2.3.2.4原位杂交 (13)2.3.2.5杂交后漂洗 (13)2.3.2.6 套染与封片 (13)2.3.2.7照相及图像处理 (14)2.4实验结果 (14)2.5讨论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1文献述综1.1百合的概况百合(Lilium spp)是单子叶植物亚纲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所有种类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地区,少数分布在热带高海拔地区。

亚洲百合无性繁殖小鳞茎技术的研究

亚洲百合无性繁殖小鳞茎技术的研究

亚洲百合无性繁殖小鳞茎技术的研究百合(Lilium spp)是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系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

百合花茎高挺,花大色艳,颜色各异,姿态优雅,芳香宜人,而且生命力顽强具有丰富的艺术观赏价值,常被人们视作纯洁、光明和幸福的象征,又寓意着百年好合、幸福美满,并且百合的球茎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还有美容等功效,从而使它在球根花卉中脱颖而出,是世界认可的第五大切花。

亚洲百合’普端头’(Liliam asiatic Hybrids ’Prato’)是优秀的栽培品种之一。

花橙红色,无香味,具有很强抗逆性,并且可以在东北地区露地越冬栽培。

本实验以亚洲百合普瑞头的鳞片为实验材料,探讨了两种无性繁殖方法的最适繁殖条件。

以及在鳞片扦插繁殖过程中母鳞片与小鳞茎的碳水化合物代谢与小鳞茎的形成、生长、膨大的关系。

并采用解剖学的方法探究亚洲百合普瑞头鳞片在扦插繁殖过程中母鳞片和小鳞茎生长发育过程的形态变化,为百合种球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主要得到的结果如下:(1)利用普瑞头的外层鳞片、中层鳞片、内层鳞片对比可知,外层鳞片扦插效果最好,生长率和小苗的生长强壮程度均高于鳞茎的内层鳞片和中层鳞片。

对百合鳞片的扦插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用量,处理时间及鳞片的扦插部位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各个因素之间差异显著,普瑞头在Q10的处理下生长状况最好,即扦插基质为草炭土+蛭石(1:1),植物生长调节剂为100mg/L6-BA+100mg/LIBA,处理的时间为3h,鳞片的部位为鳞片的下部。

各因素的影响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鳞片的部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浓度>处理时间>扦插的基质。

(2)利用普瑞头百合的中、外层鳞片为外植体,最佳的灭菌时间为15 min,最适合诱导小鳞茎的培养基为:MS+1.5mg/L6-BA+0.2mg/LNAA,分化率为84%,产生不定芽的个数为148个。

盆栽亚洲百合的杂交和染色体加倍

盆栽亚洲百合的杂交和染色体加倍

盆栽亚洲百合的杂交和染色体加倍简佳;方李琴;谭欣;袁国良;徐萍;周树军【期刊名称】《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年(卷),期】2013(21)5【摘要】四倍体通常具有植株强健,花大等优点,为了培育盆栽四倍体亚洲百合,本研究在亚洲百合(Lilium)品种Petit Brigitte、Orange Pixie、Black Bird和Pollyanna间进行了正常人工授粉杂交,对3个杂交组合后代的组培苗鳞片用浓度为0.001%、0.002%、0.003%和0.005%的胺磺灵处理了4h,对处理后的再生小鳞茎进行了染色体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结果表明,用0.003%和0.005%浓度的胺磺灵所处理百合的加倍率分别为19%和23%,FISH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染色体加倍的植株,但有的植株的个别染色体存在未被加倍的现象.该结果进一步确认,胺磺灵处理对百合加倍的有效性;染色体细胞学的方法,结合FISH技术,更能对个别染色是否被加倍得以更准确的确认.【总页数】4页(P627-630)【作者】简佳;方李琴;谭欣;袁国良;徐萍;周树军【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杭州310058;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杭州310058;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杭州310058;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杭州310058;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杭州310058;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杭州310058【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染色体加倍获得甘白(甘蓝型×白菜型油菜)杂交后代研究 [J], 付绍红;张汝全;李云;杨进;王继胜;陈晓华;邹琼;陶兰蓉;康泽明;唐蓉2.用于生产来自小麦×玉米杂交组合的小麦加倍单倍体的新染色体加倍方法的构建[J], S.SooD;向平3.野生二倍体鸭茅染色体加倍及杂交利用研究 [J], 钟声;黄梅芬;段新慧4.亚洲百合花粉染色体加倍的研究 [J], 孙晓梅;贾莲;杨宏光;崔文山;王亚斌5.散穗高粱与白壳苏丹草杂交F_1及其染色体加倍植株ISSR分析 [J], 周亚星;周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百合育种研究文献综述

百合育种研究文献综述

百合育种研究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杂交育种20世纪80年代初,黄济明率先进行百合的杂交育种工作[1],进入90年代后,许多学者相继开展了杂交育种研究,如毛百合与细叶百合(L.pumilum)、轮叶百合(L.distichum)@王百合、毛百合@细叶百合、细叶百合@垂花百合(L.cernuum)、条叶百合(L.callosum)与王百合等种间杂交研究[2]。

在亲本选配上,认为形态分类学上的亲缘关系与生物学上的生殖可配性不完全相符。

有的杂交组合形态上差异较大,但生殖可配性极强。

百合商品种在花色、花型等性状上较野生种有很大改良,特别是花的开放方向。

野生种中卷瓣组花向下开放;百合组花均为横向开放;钟花组虽然向上开放,但花瓣薄,瓶插寿命短,野生种之间杂交难以获得与商品种抗衡的杂种。

而Creij等用多种克服远源杂交障碍的方法,获得不同组的野生种之间,栽培种之间的多个杂交组合的F1代,认为东方系和亚洲系(OA)杂交种是最有前景的杂交组合[3-5]。

植物育种的历史表明,在抗性和一些特殊品质性状上,野生种保留了大量的有用基因。

利用野生种与商品种多代杂交以及回交,将野生百合的优良基因渐渗到栽培种中,完善商品种是切实可行的育种之路。

如Loffler等用毛百合与麝香百合(L.longiflorum)杂交,将毛百合的抗真菌(Fu-sarium)性病害的特性通过杂交渐渗到麝香百合中[6]。

在百合远缘杂交中,花粉加热、蒙导等多种授粉方法是克服远缘杂交受粉障碍的有效手段。

Tuyl等以百合为研究杂交育种的模式植物,应用子房嫁接、胎座传粉、热水处理、辅助授粉、激素处理等多种方法进行克服不同类型的百合杂交障碍的试验[5],建立了克服远缘杂交障碍的技术体系。

通过离体胚珠授粉试验,纪海珊报道了百合种间杂交的障碍原因[7]。

指出在离体培养过程中,胚珠与花粉间最适授粉距离为1 mm;种间杂交障碍在于花粉管穿入胚珠珠孔所需时间(花粉发芽后8~12 h)早于花粉管内精子形成时间(花粉萌发后17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百合论文:亚洲百合杂交育种研究【中文摘要】目前国内百合杂交育种多是在野生种之间或野生种与栽培品种之间进行,而对品种间,尤其是亚洲百合品种间的杂交育种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以亚洲百合和东方百合部分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以期选育出综合两个品种系优良特点的新品种。

此外,通过百合系内及系间杂交,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亲和性,为进一步开展百合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本研究主要包括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杂交授粉、利用荧光显微技术观察花粉管的生长、杂交后代的培育和杂种鉴定,最终获得了5个杂种后代。

通过试验,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出花粉萌发最佳培养液为蔗糖100g/L+H3BO3 40mg/L+CaCl21 Omg/L,用此培养液测得’Black Out 1106’、Detroit’、’Gironde’、’Loreto’、’Mount Duckling’、’Tresor’的花粉萌发率较高,其他品种花粉萌发率较低。

2)百合系内杂交亲和性比较好,多数组合能获得膨大的果实;百合系间杂交亲和性较差,虽然部分组合获得膨大的果实,但果实较瘦弱且维系时间较短;对于给定的两个亲本而言,正反交结实情况差异也很大;对于大多数杂交组合而言,蒴果的膨大程度与种子有胚率呈一定的正相关性。

3)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Mount Duckling’自交(?)(?)’Loreto’×’Black Out 1106’杂交组合中,父本的花粉均能在母本的柱头上萌发,进入中央花柱道,到达花柱基部,最终到达子房并进入胚珠。

不过某些花粉管在生长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不亲和的现象,如在花柱及子房中均出现了胼胝质反应等。

4)在杂种幼胚离体培养基的筛选试验中,以’Navona’x’Tresor’为试材,通过试验分析得出最佳离体萌发培养基为MS+蔗糖3%+NAA0.01mg/L;在杂交幼苗最适生根培养基的筛选试验中,发现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利于杂交幼苗生根,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蔗糖6%+NAAO.1 mg/L+活性炭1.0g/L5)利用ISSR-PCR分子标记方法对所获得的5个杂种后代进行杂种真实性鉴定,从15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2个引物进行扩增,共得到29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4条,占总条带数的82.76%。

研究结果表明,5个杂交后代多数条带和亲本共用,有的融合双亲性状,出现双亲相加性带型,或双亲各自特有条带,此外,部分杂种还出现双亲均没有的条带,以上情况均说明了杂种的真实性。

【英文摘要】Studies on lily hybridization were more concentrated on wild Lilium spp.or the wild species and cultivars. However, hybridization of lily cultivars, especially Asiatic lily cultivars was less concentrated. In this study, lily cultivars of Asiatic hybrids and Oriental hybrids were employ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for hybridization. To some extent, it can reflectcross-compatibility among lily cultivars and offer help for further study on lily hybridization.There were severalcontents in this study including the test of lily pollen vitality, hybridization, the observation of pollen tube growth by the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embryo rescue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hybridization and five hybrids were obtained ultimately.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 The best culture media for pollen germination was sucrose100g/L+H3BO340mg/L+CaCl2 10mg/L by orthogonal design. The pollen germination rates of’Black Out 1106’,’Detroit’,’Gironde’, ’Loreto’,’Mount Duckling’and’Tresor’were high while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other cultivars were low.2) Most of the intraspecific crosses were compatible and could get swelling capsules. However, the interspecific crosses were incompatible. Although some of them obtained swelling capsules, the ovaries were small and the longevity of fruit was very short.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results of cross and reciprocal cross were diverse for the given tow parents. For most of the crosses, the degree of capsule swelling and the embryo rat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3) It was observed under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that in the crosses of’Mount Duckling’self-pollination and’Loreto’×’Black Out 1106’, the pollen of’Mount Duckling’and’Black Out 1106’ could germinate onthe stigma of’Mount Duckling’and’Loreto’respectively, and the pollen tubes could penetrate the styles, reach the basal of the style and finally arrive at the ovule in ovary. However, some incompatibility of the pollen tubes was observed in the growth process, such as.a series of callose responses in the style and ovary.4)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best embryo culture in vitro was MS+sucrose 3%+NAA 0.01mg/L for the embryo of’Navona’×’Tresor’.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activated charcoal could promote rooting and the best rooting culture media for’Navona’×’Tresor’hybrid plantlets was MS+sucrose 6%+NAA 0.1 mg/L+activated charcoal 1.0g/L.5) ISSR-PCR was evaluated for its potential use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five hybrids. Of the 15 ISSR primers subjected to screening,2 primers were selected for ISSR-PCR. Using these primers,29 discernible DNA fragments were generated with 24 (82.76%) being polymorphic bands.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most DNA fragments of hybrids are the same with parents. The hybrids have two parents’ characteristic spectrum or one parent’s DNA fragments. Meanwhile, some hybrids show new DNA fragments that their parents do not have. The molecular evidence indicates the five hybrids are real hybrids.【关键词】亚洲百合杂交育种亲和性胚拯救杂种鉴定【英文关键词】Asiatic lily hybrids cross breeding compatibility embryo rescuehybrididentification【目录】亚洲百合杂交育种研究摘要4-5ABSTRACT5-6目录7-91引言9-221.1 引论91.2 百合种质资源概述91.3 百合分类9-101.4百合杂交育种研究进展10-131.4.1 花色育种111.4.2 花香育种11-121.4.3 花型育种121.4.4 株型育种121.4.5 抗病育种121.4.6抗热、抗寒育种12-131.4.7 其他育种方向131.5 百合杂交育种技术研究进展13-171.5.1 百合花粉生活力的测定13-141.5.2 杂交不亲和性机理141.5.3 杂交受精前障碍的克服14-161.5.4 杂交受精后障碍的克服16-171.6 百合杂种鉴定研究进展17-191.6.1 形态学标记181.6.2 细胞学标记181.6.3 分子标记18-191.6.4 生化标记19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9-201.8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20-221.8.1 研究内容20-211.8.2 技术路线21-222 杂交育种22-392.1 花粉生活力的测定22-292.1.1 材料和方法22-242.1.2结果与分析24-282.1.3 小结与讨论28-292.2 杂交结实情况的统计29-352.2.1 材料与方法29-302.2.2 结果与分析30-342.2.3 小结与讨论34-352.3 荧光显微镜观察花粉管的生长35-392.3.1 材料与方法35-362.3.2 结果与分析36-382.3.3 小结与讨论38-393 杂交后代的培育39-473.1 材料与方法39-403.1.1 杂交幼胚离体培养393.1.2 杂交幼苗生根培养39-403.2 结果与分析40-443.2.1 杂种幼胚离体培养40-423.2.2 杂交幼苗生根培养42-443.3 小结与讨论44-473.3.1 激素对杂交幼胚萌发的影响44-453.3.2 活性炭对杂交幼苗生根的影响453.3.3 蔗糖及活性炭对鳞茎膨大的影响45-474 杂种鉴定47-534.1 材料与方法47-494.1.1 试验材料474.1.2 试验方法47-494.1.2.1 DNA提取474.1.2.2 ISSR-PCR分析反应体系建立47-494.1.2.3 PCR产物的变性及凝胶电泳分析494.2 结果与分析49-524.2.1 DNA提取电泳结果494.2.2 PCR扩增产物电泳结果49-524.3 小结与讨论52-535 结论与讨论53-54参考文献54-59图版59-61个人简介61-62导师简介62-63致谢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