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讲
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篇一:哇塞!物理的世界可真是奇妙无比呀!今天就让我这个“物理小达人”来给大家讲讲九年级物理中关于内能利用的那些超级重要的知识点!咱们先来说说热机吧!热机就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大力士,不停地为我们工作。
你想想看,汽车能在路上风驰电掣,飞机能在天空自由翱翔,这可都离不开热机这个大功臣呢!热机到底是啥呢?它其实就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内能,并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就拿汽油机来说吧,它的工作过程那叫一个精彩!吸气冲程,就好像是大口大口地吸气,把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吸进气缸。
压缩冲程呢,就像是在用力挤压一个大弹簧,把混合物压缩得紧紧的。
做功冲程可厉害啦,燃料猛烈燃烧,产生巨大的能量,推动活塞运动,这就像是一个爆发的小宇宙!排气冲程呢,就把燃烧后的废气通通赶出去,为下一次工作做好准备。
哎呀,那柴油机和汽油机又有啥不一样呢?这就好比是两个性格不同的小伙伴。
汽油机轻巧灵活,像是个活泼的小精灵;柴油机呢,力气大但比较笨重,就像个憨厚的大力士。
再来说说热机的效率吧!这可太重要啦!你想想,要是我们用了好多燃料,结果大部分能量都浪费掉了,那多可惜呀!热机效率就是用来衡量热机工作时有用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
要提高热机效率,就得让燃料燃烧更充分,减少各种能量损失。
这就好比我们做作业,要认真仔细,不能粗心大意,才能拿到高分,对吧?还有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也不能忘!能量就像是个调皮的小精灵,在各种形式之间变来变去。
比如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也能转化为内能。
就像我们在操场上跑步,跑累了会出汗发热,这就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汽车发动机工作,就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而且不管怎么转化,能量的总量总是不变的,这可真是神奇呀!总之,九年级物理中关于内能利用的知识点,就像是一把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这个神奇的世界。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将来说不定还能发明出更厉害的热机呢!篇二:哎呀,物理可真是一门神奇又有趣的学科!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九年级物理中关于内能利用的那些知识点。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章第四节《热机》教学设计
3.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实际问题驱动,促使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热机在实际应用中的环保问题产生兴趣,可借此契机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种生活中的热机(如汽车、电热水器等),分析其工作原理及效率,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谈谈如何提高该热机的效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热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涉及能量转换、热量传递等抽象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3.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热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能源利用方面的优缺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热机在能源利用方面的发展,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热机的发展历程及其优缺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4.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热机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同学们,我国在热机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技术创新不断。希望大家课后能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在热机领域的发展,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2.通过展示热机工作的视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热机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九年级物理 第十章 第2节 内能知识精讲 北师大版
一、学习目标:1. 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用分子相互作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2. 知道什么是扩散现象,会解释一些简单的扩散现象.3. 知道物体的内能,知道做功和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二、重点、难点:重点:扩散现象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难点:通过宏观现象来解释微观的分子运动三、考点分析:1)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某些热现象,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判断改变内能的方法。
2)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扩散现象,物体的内能,改变内能的方法;会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物理现象。
3)中考中常出现的题型:填空、选择、简答题。
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约2—4分,约占总分值的2%。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知识点一: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例1. 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的水中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B. 这叫扩散,只发生在液体中C. 这叫扩散,它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1)题意分析:红墨水滴入清水中,整杯水都变红了2)解题思路:本题是扩散现象问题,扩散现象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解答过程:物体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慢,但扩散现象不会停止,所以A错;扩散现象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所以B错;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所以C对;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所以D错。
解题后的思考:扩散现象应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加以理解,此题易错选A,认为温度低就没有扩散现象,实则扩散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进行。
例2. 一根纱线容易被拉断,一根铜丝不容易被拉断,这个现象表明()A. 纱线分子间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 纱线分子间只存在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C. 纱线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小,铜丝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大D. 纱线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小于铜丝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1)题意分析:物体容易或不容易被拉断2)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有时表现为引力,有时表现为斥力.解答过程:当拉纱线和铜丝时,纱线和铜丝分子间的距离都大于某一距离,因此分子间都表现为引力。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第十章第6节《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ppt课件
一、燃料的种类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固体、液体、气体燃料
二、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三、热值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三、热值
焦耳/千克
四、燃料的有效利用
五、锅炉的效率
C
6.0ⅹ106
180
3 * 、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事( )A、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1kg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1kg木柴燃烧时放 出的热量。D、一杯酒精与半杯酒精相比,一杯酒精的热值大。4. 填写 “> = <”0.2 kg汽油热值_____20 kg汽油热值;0.1 kg汽油热值_____10 kg酒精热值;14 kg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______10 kg氢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锅炉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锅炉的效率。
六、环境保护
随堂练习
1、酒精的热值为3.0ⅹ107 J/kg,完全燃烧200g的酒精放出的热量是 J,若要获得5.4ⅹ106J的热量,则至少完全燃烧 g的酒精。2、近期煤价节节攀升,不少不法商贩将煤矸石破碎之后在优质煤中销售,假如你是检察人员,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下列物理量中的( )A、比热容 B、温度C、热值 D、质量
提问:汽油的热值多大?它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
物理意义: 完全燃烧1kg的汽油放出4.6×107J的热量。
试一试
三、热值
4、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
例:已知烟煤的热值是2.9×107J/kg,求7kg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成语通常蕴含着一定的道理,以下成语中能表达的物理原理与它几个不相同的是()A.以卵击石B.孤掌难鸣C.近朱者赤D.鱼死网破2.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B.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C.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D.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3.如图是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冲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发动机是柴油机B.此发动机的效率极高,可达90%C.该冲程是做功冲程D.该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以汽油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转速为1800r/min。
如图所示是它的一个工作冲程。
下列关于该汽油机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冲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汽缸内混合气体的内能B.汽油机每秒完成60个冲程,做功30次C.在内燃机损失的热量中,废气带走的热量最多D.汽油在汽缸中燃烧时,汽油的质量减少,热值不变5.下列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汽油机的效率可以达到99%B.一初中生从一楼走上三楼,做功约3000JC.中学生正常骑自行车,功率约为1W D.中学生小明跳绳的功率约为1000W6.如下图甲、乙、丙、丁是单缸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该内燃机工作时飞轮转速为2400r/mi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该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正确的顺序是丙、甲、丁、乙B.如图丙是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都只是空气D.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相似,柴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对气体的压缩程度更高7.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5g和5kg的同种汽油的热值是相同的B.当燃料未燃烧时,其热值为零C.燃料的热值大,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D.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8.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Qcm t=∆得知()A.当Q增大2倍时,比热容增大2倍B.当质量增大2倍时,比热容减小一半C.温度变化量越大,比热容越小D.不管Q、m和温度如何变化,比热容不变9.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10.如图甲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如图乙为汽油机的工作冲程。
连江县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第六节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教案北师大
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第六节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一、教学背景分析“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已经有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是他们学习本节课的重要课程资源。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有两个:一是燃料的热值;二是燃料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教材首先从介绍燃料的定义和种类入手,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燃料,对燃料的种类,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燃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因为内能是人类使用最多的一种能量,而获得内能的途径是燃料的燃烧,教材分析了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放出能量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由于燃料的成分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并不相同,大部分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以教材中直接给出了热值的概念。
燃料的有效利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何提高燃料的效率,有效利用燃料,教材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炉子为例,分析了燃料燃烧时,效率不高的原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因此放出的热量往往比按热值计算出来的数值要小;二是放出的热量又很难完全有效利用,所以有必要研究炉子的效率问题。
有效利用燃料是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因为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所以有必要强调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节能教育。
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辨证地看待科学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唯物的观点,养成辨证看问题的良好习惯。
本节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热机和火箭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知道燃料燃烧过程能的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知道热值概念,会查阅一些燃料的热值表。
3.通过对影响炉子效率的分析,了解提高炉子效率的具体措施,提高节能意识。
4.通过燃料燃烧过程放出有害物质的学习,树立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了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还会产生影响环境等负面效应。
九年级物理第10章知识点与重点解析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二、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了解一些现象.2.应用所学知识了解宇宙的构成,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三、德育目标1.通过介绍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为以后的学习作充分的准备.3.通过了解宇宙,认识人类的探索过程.教学重点物体的三态变化.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宇宙及其组成.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通过学生积极的活动,了解三态变化及其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教具准备一块冰糖、废旧的玻璃杯、原子结构模型、水、形状不同的杯子、录像机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上.大家看,我们的世界中有蓝天、有白云、有花朵,这么多美丽的现象都离不开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教师引导同学们观察教材中图10.1-1和图10.1-2中的两幅图)[师]看到这些,同学们能想到什么问题呢?[生]宇宙的组成是怎样的呢?[生]太阳系的组成呢?地球在太阳系中是怎样运动的呢?[生]科学界说火星上已发现了生物生存的痕迹.[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来了解一下宇宙和微观世界.二、新课教学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师]奇妙的宇宙中,一定有许许多多的物质未被发现,大家认为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各种各样的物质.[师)对,这些物质包括很多,从“小”的说,有我们人类以及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从“大”的说,有除了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地球处于太阳系中,这是同学们知道的天文知识.[生]地球处于离太阳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此外还有若干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绕太阳运动.[师]总结得很好,课本上的两幅图,已经很形象地给我们介绍了广阔的宇宙.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生]既然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想想议议][师]:如果我们把一个玻璃杯打碎了,碎片还是玻璃,然后我们把碎片再分割.如果不断地分割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生]如果能一直分割,分到最后还是玻璃吗?[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老师这儿有一块冰糖(教师出示).这块冰糖能不能无限分割下去呢?同学们讨论并请大家大胆发表你的看法.[生]糖是甜的,开始分割时糖仍是甜的.如果继续分割下去,当把糖粒分割到没有甜味的时候,就不再是糖了.[师]讲得非常好.我们把能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生]在分割玻璃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说能保持玻璃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玻璃的“分子”呢?[生]我觉得是可以的.[师]组成玻璃杯的是玻璃分子,组成糖的是糖分子.[生]也能说组成水的是水分子.[师]非常正确.现在谁可以告诉大家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师]什么是分子呢?[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小粒子叫做分子(molecule).[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物质就有一定的存在形态.3.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生]我知道,物质的存在形态有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些在小学学过.[师]同学们能不能举例说明呢?[生]教室的门、黑板、桌、椅都是固态.[生]我们喝的水、牛奶、饮料都是液态.[生]生活中离不开的空气是气态,氢气、氧气等都是气态,[师]物质的不同状态各有什么特点?我们怎样来区分它们呢?[演示实验][师]老师这儿有一个杯子,还有一些水,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将杯子拿在手中展示给同学们)[师]这个杯子是液体还是固体?[生]固体.[师]它有没有固定的形状呢?[生]有.[师]什么形状?[生]圆柱体.[师]那么它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呢?[生]有.[师](把杯子倒过来)看形状变了没有?[生]没有,还是圆柱体.[师]那么它的体积变了没有?[生]没有.[师]同学们说固体有什么特点呢?[生]固体有一定的形状,也有一定的体积.[师]总结得很好.[继续演示]老师往杯子里加满水盖上盖子[师]现在我往杯子里加满水,大家看:现在杯子不动,那么水有没有一定的形状呢?[生]有.[师]什么形状?[生]也是圆柱体.[师]那么这杯水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呢?[生]有.[师](边讲边演示)现在,我把水倒入另一个和刚才形状不同的容器中,同学们观察,水的形状改变了吗?[生]改变了.[师]水的体积改变了吗?[生]水还是刚才那么多,体积不变.[师]因此,我们又可以发现液体有什么特点呢?[生甲]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生乙]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师]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同学们能不能讨论一下气体有什么特点呢?[生]对于气体,我们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圆形的空气,也没有听说过有方形的空气,说明空气并没有固定的形状.[生]我们也没有听过有一杯空气、一盆空气的说法,所以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生]气体的特点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师]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准确.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同学们考虑,物质的状态是不是永远不能改变呢?[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我们认为某一种物质的状态是可以变化的,如水在很冷时能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水开了后还会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生]我们在第一册中学过的物态变化,说明物质的三种状态之间都是可以转化的.[师]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会怎么变化呢?[想想议议][师]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吗?[生]我知道液态变成气态时,体积肯定是增大的.比如水沸腾时,蒸气满屋子都是.[生]我认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是减小的.点燃蜡烛时,火焰周围的液体满满地,甚至会流出来成为烛泪,但吹灭蜡烛后,液体凝固后中间会凹下去.[生]我也在电视上看到过炼钢厂钢水凝固成钢锭时,凝固面是凹陷的,因此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会变小.[生]我觉得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不一定要减小.比如水变成冰时体积是变大了.[师]同学们讲得都有道理.有一点同学们没有异议,就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会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内容及图10.1-6,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生]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生]固体物质的分子排列规则,就像现在上课时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们,大家周围空间很小,并且相互之间有力的作用,因此固体的形状比较固定时,体积也是固定的.[生]液体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下课后同学们的运动.虽然可以活动一下,但终究不出学校的范围,这就是液体分子虽可运动,但还是有约束力的,因此液体有流动性,但总会保持一定的体积.[生]气体的分子几乎不受力的约束,就像放学乱跑的学生,最后可跑到很远的地方,因此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生]看来,分子的排列对物质的存在形态影响很大,但分子又由什么组成的呢?4.原子结构(教师出示原子结构模型图)[师]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放录像]原子的组成.[师]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相信同学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会为认识世界的奥秘作出自己的贡献.[科学世界][师]请同学们在课后阅读“纳米科学技术”,了解纳米方面的知识,并收集纳米技术应用方面的资料,互相交流.三、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宇宙基本由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等星系组成.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进一步深化了物质的存在形态,并且阐述了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的特征及微观模型,了解了组成物质世界的分子及原子的结构,初步了解了微观世界.四、动手动脑学物理1.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多列举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不要怕错误,贵在让学生积极参与.2.银河系很大,因此用光年的长度单位表示最方便.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光速c=3×108m/s.1光年=3×108 m/s×365×24×3600 s=9.64×1015m.3.略4.略宇宙及微观世界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小粒子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液、气)特点微观模型五、课后提升1、物质由微小的粒子组成。
2019九年级物理全册10.5《火箭》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火箭》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能及其转化《第五课火箭》的教学,学生已有一定的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的相关知识。
这节课主要是利用网络来搜索来了解有关火箭原理、分类、组成、特点及应用的相关知识。
学生学会利用网络通过关键词搜索的方法,进行资源整合,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体会获取知识的快乐,在讨论中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思考中发展自我。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火箭的工作原理,了解火箭是喷气式发动机的一种。
2.了解现代火箭的构造和特点,了解多级火箭是星际航行的运载工具。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看火箭的结构和发射方面的音像资料,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火箭的结构与此工作原理,明白火箭升空的方法。
2.通过上网和利用图书资料查找有在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相关资料,进行讨论与交流,使学生掌握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在箭研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现代火箭在航天方面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而努力发奋学习的远大志向。
2.通过对火箭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在认识自然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养成关心社会重大问题,关注科学技术发新进展和新思想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利用关键词在网络、网站中搜索关箭的相关知识。
2.将利用网络获取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和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利用搜索引擎快速而又准确地检索到有关火箭的文字和视频信息并交流讨论。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什么是热机?2.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是什么?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二、激发学习动机:我国是火箭的故乡。
“冲天炮”实际就是火箭的祖先。
思茅区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第四节 热机教案北师大版
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第四节热机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两方面,一是热机的概念;二是常见的两种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
教材在最开始直接给出了热机的概念: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接着分别利用插图10-28,10-29介绍了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的四个冲程。
最后通过与汽油机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介绍了效率相对较高的柴油机。
汽油机和柴油机是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的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充分地体现了生活与物理联系紧密的学科特点,并为后面学习火箭和燃料的燃烧等知识打好了基础。
学生在前两节学习了机械能、内能等知识,了解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些知识如何为我们人类所用,正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教材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另一方面还能借助热机这个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前面学习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先由演示加热装水试管使水蒸气内能转化为塞子机械能的实验开始,提问物体的内能可以为我们人类做出什么贡献?从而引出利用内能对外做功转化为机械能,给出热机的概念。
通过介绍瓦特利用此原理制造了实用的蒸汽机,解放了人类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的合理应用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接着简单介绍热机的发展,进而引出最常见的汽油机,利用动画或模型演示工作过程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汽油机的构造和四个冲程,了解汽油机是怎样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最后通过与汽油机对比相同点和不同点简略讲解柴油机。
二、教学目标1.知道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过程各个冲程的主要特征,提高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动画或模型观察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动态过程,进一步了解四冲程汽油机各个冲程的主要特征,理解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
4.通过简单介绍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体会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养成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全套教案
《机械能》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功的知识基础上对能的概念的学习,也为后面内能、电能等形式的能的学习打下基础。
由于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在八年级的教材中已经出现,有关它们的一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
因此本节教材从学生前面没有接触过的“公路限速”和“滑板下滑”两个事例提出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揭示了本节要研究的内容——动能、势能及其相互转化。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知道弹性势能。
2.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知道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一系列物理实验,学习观察物理实验现象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的实验探究活动,初步掌握简单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会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归纳、总结简单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通过学习有关动能、势能及其相互转化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
2. 通过学习机械能及其相互转化的知识,使学生逐步认识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和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设计完成探究试验,并交流评估各自的实验方案。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大小不同的铁球、木块、斜面、刻度尺、四方登、大小不同的砝码、单摆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提问:做功的两个要素。
2、计算做功的公式。
3、功的单位。
二、激发学习动机:1. 观看多媒体视频:风暴的肆虐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的片段中,你看到了哪些场景?学生回答:看到龙卷风吹倒了房屋,拔起了大树,掀翻了路边的车辆……教师提问:这其中又包含了哪些物理知识呢?学生回答:龙卷风是运动的,龙卷风具有很大的能量,龙卷风能够对其他物体做功。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练习册含答案
情景二:小红擅长用蜡塑像。可每次 将熔化的蜡水倒进模 型中冷却后,原来与
3
冰
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练习册含答案
模口齐平的蜡水中间却凹下却一个坑。如 下图 2 所示。
12 、有的 分 子由多个原子组 成,有的分子由 单个原子组成。 下图是电子显微 镜下所看到的一种分子,这种分子是 __________ 原子分子(填“多”或“单) ” 请你再列举出 2 种类似的分子来: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 探究创新 ] 13、参与下面的探究 . 情景一:夏天,小明为了解热,自己
1 千克的是
() A、足球
B、羽毛球
C、铅球
D、乒乓球
4、一个学生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后, 发现游码恰好在标尺中央,游码标尺的最 大刻度为 1g,他用这个天平测量一物体的
质量,把物体放在左盘,右盘放 27g 砝码, 又把游码拨到最左端,天平平衡,则被测
物体的质量是()
A. 26.5g B. 27.5g
[ 剖析 ] 分子极小,为百亿分之几米,这
A、变大
B、不变
么小肉眼是看不见的,因此 A 不对,水流
C、变小
D 、判断
C
生锈是发生本质变化即化学变化,所以
C
[ 剖析 ] 固态分子间距最小,液体次
不对,只有水变咸了说明盐分子运动到水
之,气体最大 .
2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练习册含答案
体的分子跑得要慢一些,例如氧气分子, 每小时能跑 1550 km.气体分子跑得这样快, 为什么把桌子上的香水瓶盖打开,香水的 气味不是一下子就能闻到呢 ?
九年级物理第十章能及转化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初三物理第十章能及转化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十章 能及转化 第二单元 比热容、热机、火箭、燃料与环保基础概念规律1. 知道热量及其单位,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或者说“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的多少”)。
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和功、能的相同,也是焦耳。
2. 知道比热容的定义和单位,会查比热表,会用比热容的知识分析解释有关热现象,会进行物体吸、放热的计算。
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K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的常用单位是焦耳/(千克·℃),简称焦/(千克·℃)。
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开尔文),简称焦/(千克·开)。
水的比热值较大,为4.2×103焦耳/(千克·℃)。
含义是每一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K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由于水的比热大,所以常用来做循环加热和冷却的介质,如楼房供暖系统和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套中用水做工作物质。
比热可以用)(12t t m Q c -=来计算。
)(12t t m Q c -=是比热的定义式计算式,不是决定式。
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与实际物体的质量、吸放热情况、温度变化情况无关。
如果有比热为c 、质量为m 的某种物质,温度从t 1升高到t 2,则吸收的热量为Q=cm (t 2-t 1)。
3. 知道热机中的能量转化、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热机是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做功的机器.工作原理是燃料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使其推动活塞做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柄转动两周。
能量转化: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做功,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第10讲 动能势能与机械能-新九年级物理暑假讲义(苏科版)(学生版)
Chapter 12第10讲 动能 势能 机械能[学习目标]1.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及机械能的概念; 2.了解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3.掌握探究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实验过程;4.了解机械能的转化。
一、动能1.什么是动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
如图所示,物体都具有动能。
行驶的汽车飞翔的小鸟空中的客机自由下落的小球2.影响动能的因素: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 ,二是物体运动的 大小。
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动能 ,物体的速度越小其动能 ;具有相同运动速度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 ,质量越小动能 。
3.动能是“由于运动”而产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不运动的物体也具有能量,但不具有动能。
例如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但有动能而且还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二、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 。
①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 和 有关。
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则它的重力势能 。
② 重力势能是“被举高”这个原因而产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同时也具有其他形式能量。
例如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但有重力势能而且还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第十二章 机械能与内能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
如图所示,撑杆跳高时弯曲的杆、拉开的弓箭都具有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其弹性势能。
撑杆跳高拉开的弓箭三、机械能及其转化1.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
2.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①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
如将一块小石块,从低处抛向高处,再从高下落的过程中,先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后又是重力势转化为动能。
②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以。
如跳水运动员,在起跳的过程中,压跳板是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跳板将运动员反弹起来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九年级物理第十章
九年级物理第十章三、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一)、课题引入同样的质量水和钢铁放在太阳底下晒相同的时间,水上升的温度少一些,钢铁上升的温度低一些,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的本领一样吗?(二)、新课讲述一、热量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2、热量的符号用Q表示,单位是焦耳(J)3、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讨论热量。
二、比热容1、实验探究:物体的吸热本领一样吗?师:演示课本图10——14的实验总结:不同物体的吸热本领不一样。
2、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3、单位:J/(kg·℃)4、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4.2×103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学生查看比热容表,练习。
并查找水的比热容、冰的比热容、明白比热容的大小变化规律。
5、比热容的计算Q=cmt∆计算:2kg的水温度从20℃身高到80℃吸收多少热量?三、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的应用师:举例说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的应用:暖气中用水作为工作物质、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昼夜温差大、红芋窖里放一缸水等小结:1、通过本节课学到了什么?2、比热容的计算例题1.在标准气压下,1kg20℃的水吸收了3.36×105J 的热量后,其温度为( )A 、80℃B 、90℃C 、100℃D 、110℃ 2.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 .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B .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C .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D .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相同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4..甲站在0.5m/s 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m/s 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乙两人质量相等,甲上行中动能 (选填“增加”、“不变”、“减少”).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 乙的重力势能,甲的机械能 乙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完整课件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
太阳能热水器
凸透镜点燃木柴
炉子烧水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高温物体的内能 高温部分的内能
转移到
低温物体 (不同物体之间) 低温部分 (同一物体之间)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做功和热传递。
讲授新课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1. 热量是过程量;温度、内能是状态量
2.单位区别
3.表述区别 温度只能说“是、降低、升高” 热量只能说“吸收、放出” 内能只能说“有、具有、改变”
温度、热量、内能的联系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内能增加或减少,但
温度不一定改变。
课堂小结
一、内能 二、热量 三、改变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 2.做功
随堂训练
3.甲、乙两块金属质量之比是5:3,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后, 升高温度之比是1: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 3:1 。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 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 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精品]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神奇的软蛋
星期天,小明来到爷爷家过周末,发现爷爷家的食品柜里有 一瓶醋泡蛋,蛋壳已经泡没了,只剩一层蛋膜包着鸡蛋,爷爷说 这是一种保健食品.调皮的小明趁爷爷不注意,将“软蛋”冲洗 干净后放在了清水中,奇怪!“软蛋”竞一点点地长“胖”了。 这其中的奥妙,你能解释吗?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培优课件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物质结构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10.2. 物质结构 1
习题链接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A 2D 3 4A
5C 6B 7 8 下面
答案呈现
9B 10 11 B 12
习题链接
13 14
夯实基础·逐点练
1 关于分子、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B.原子就是分子 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 D.分子的直径约1 mm
夯实基础·逐点练
2 【2021·湘潭】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
是( D )
A.大雪纷飞
B.稻浪起伏
C.炊烟袅袅
D.花香袭人
夯实基础·逐点练
3 【2021·百色】“酒香不怕巷子深”,远处闻到酒的香味 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__运__动____;酒精和水 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 间存在___间__隙___。
探究培优·拓展练
14 天然气液化后,其分子间的作用力__变__大____(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蒸发可以发生在任何温度下, 是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___无__规__则_____运动。
探究培优·拓展练
【点拨】 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分子之
间的间隔越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越大,天然气液 化后,体积变小,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分子间的 作用力变大;蒸发可以发生在任何温度下,是因为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 两个实验都是利用固体进行的,但前者是利用
不同固体进行的,后者是利用同种固体进行的。
整合方法·提升练
13 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 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 分混合,可以观察到混合液的体积___小__于___(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 了分 某同学要将水和硫酸铜溶液装入量筒中做“液体扩散” 实验,已知水的密度小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装好液 体后,处于量筒底部的液体是___硫__酸__铜__溶__液___。装好 液体的量筒所处的环境温度越高,液体颜色变均匀所 用的时间越短,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扩散得越 ___快_____。
九年级物理大气压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物理大气压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大气压二. 重点、难点:1. 知道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知道利用大气压的一些现象。
2. 知道标准大气压值。
知道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3. 知道液体沸点和气压的关系。
4. 知道气体、液体流速跟压强的关系。
知识点分析:(一)大气压强1. 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出大气压数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0mm汞柱)3. 大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
4. 气压计: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测量结果准确,但是携带不方便,所以常用金属盒气压计(也叫无液气压计)。
如果金属盒气压计的刻度盘上标的不是大气压的值,而是高度,就成了航空、登山用的高度计。
5.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二)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下列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A. 将管倾斜B. 将玻璃管变粗C. 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D. 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分析指导: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等。
当外界大气压不变化时,可知,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h就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当管倾斜时,管内水银虽然增多,但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会变化;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后,槽中水银面和管内水银面同时升高,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仍然不变;只有当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才会发生变化,所以答案为D。
小结: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抓住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表示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这个高度差就不会改变;只有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这个高度差才会发生变化。
解题时学生常常不明确这里所说的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在竖直方向上的,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没有理解。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0.5火箭教案
《火箭》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能及其转化《第五课火箭》的教学,学生已有一定的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的相关知识。
这节课主要是利用网络来搜索来了解有关火箭原理、分类、组成、特点及应用的相关知识。
学生学会利用网络通过关键词搜索的方法,进行资源整合,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体会获取知识的快乐,在讨论中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思考中发展自我。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火箭的工作原理,了解火箭是喷气式发动机的一种。
2.了解现代火箭的构造和特点,了解多级火箭是星际航行的运载工具。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看火箭的结构和发射方面的音像资料,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火箭的结构与此工作原理,明白火箭升空的方法。
2.通过上网和利用图书资料查找有在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相关资料,进行讨论与交流,使学生掌握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在箭研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现代火箭在航天方面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而努力发奋学习的远大志向。
2.通过对火箭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在认识自然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养成关心社会重大问题,关注科学技术发新进展和新思想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利用关键词在网络、网站中搜索关箭的相关知识。
2.将利用网络获取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和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利用搜索引擎快速而又准确地检索到有关火箭的文字和视频信息并交流讨论。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什么是热机?2.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是什么?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二、激发学习动机:我国是火箭的故乡。
“冲天炮”实际就是火箭的祖先。
九年级物理第十章 能及转化 章复习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初三物理第十章能及转化章复习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十章能及转化章复习二. 本章知识与技能要求:1. 知道机械能是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会根据对动能势能影响因素的理解判断动势能的变化。
知道动势能间的转化。
了解水能、风能的利用。
2.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能识别并会解释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宏观的物理现象,如支持力与拉力的产生;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都可以进行扩散现象。
3. 知道物体内能的初步概念,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清楚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
但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4.热量、热值、比热: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叫做热量。
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2)燃料的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单位是:“焦/千克”。
3)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的单位:焦/(千克·℃),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
能用比热的知识解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5.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会分析能量的转化。
知道汽油机柴油机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
两种内燃机的主要不同。
汽油机柴油机四冲程的判断。
知道火箭的原理。
6. 会解决有关热机效率与燃烧放热、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机械功的综合问题。
【典型例题】例1. 小东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
小东说:“我的球弹性比你的好。
”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简介本文档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完整版内容。
该课本是为九年级学生编写的,旨在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本文档将提供课本中所包含的主要章节和内容概述,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教材。
目录1. 第一章:力和压力2. 第二章:物体的密度和浮力3. 第三章:简单机械4. 第四章:声的传播5. 第五章:光的传播6. 第六章:电的传导7. 第七章:电的应用8. 第八章:磁的相互作用9. 第九章:运动和力的关系10. 第十章:力和动量的守恒内容概述第一章:力和压力第一章介绍了力和压力的基本概念。
内容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压力的计算方法等。
第二章:物体的密度和浮力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物体的密度和浮力。
学生将研究如何计算物体的密度,了解密度对物体浮沉的影响,以及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第三章:简单机械第三章介绍了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内容包括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以及这些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声的传播第四章主要讲解声音的传播规律。
学生将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以及声音的特性和测量方法等。
第五章:光的传播第五章介绍了光的传播理论和现象。
学生将研究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以及光的颜色和成像方法等。
第六章:电的传导第六章主要介绍了电的传导方式和规律。
内容包括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电的导体和非导体传导规律,以及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等。
第七章:电的应用第七章讲解了电的一些常见应用。
学生将研究电路的组成和符号表示,以及电路中的各种元件和其作用等。
第八章:磁的相互作用第八章介绍了磁的相互作用原理和应用。
内容包括磁铁的特性和磁力线,以及磁力对物体的影响和应用等。
第九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九章主要讨论了运动和力的基本关系。
学生将研究力对运动的影响,以及力的作用时间和作用效果等。
第十章:力和动量的守恒第十章介绍了力和动量的守恒原理。
内容包括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力和动量守恒在碰撞和爆炸中的应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第十讲天骄学校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和家庭电路的电压分别是:()A.2V,220V B.1.5V,36V C.2V,36V D.1.5V,220V 2.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明家来了许多客人当他刚把第二个电烤炉接入电路中时,家里所有的灯突然熄灭,电烤炉也不发热,检查后发现保险丝断了。
导致保险丝烧断的原回可能是:A.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B.第二个电烤炉的电阻丝烧断了;C.灯泡的灯丝烧断了;D.开关接触不良;3.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十分重要,下列三种做法中正确的是:()A.用湿抹布擦正在发光的台灯灯泡B.在有绝缘外皮的通电导线上晾湿衣服C.发生触电事故时应首先切断电源4.家庭电路中,自动空气开关的主要作用是:()A.保证电路的电压不变B.保证电路的电流不变C.保证用电器的功率不变D.在电路发生短路时自动切断电路5.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将于2003年8月开始发电,在庞大而复杂的水电枢纽中,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主要设备是:()A.电动机B.发电机C.船闸D.升压变压器6.下列现象中,可能引起家中保险丝熔断的是:()①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碰②开关中的两个线头相碰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的用电器④灯丝烧断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7.图中所示的4种关于螺丝口灯座和开关的连接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8.如图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则:()A.元件“1”是电能表、“2”是保险丝“3”是闸刀开关B.元件“l”、“2”、“3”正确连接顺序为“2”、“1”、“3”C.图中接错的元件是“5”D.图中电路元件连接完全正确9.小刚放晚学回家后,闭合电灯开关,发现电灯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测试灯泡两端的接线柱,氖管均发光,这是因为:()A.两根进户线都断路B.进户火线断路C.进户零线断路D.灯丝断路10.安全用电的常识之一就是不要靠近高压电。
但是,两爪站在高压线上的鸟却不会发生触电事故,这是因为:()A.电线上有绝缘层B.鸟爪上的角质层不导电C.鸟能承受高压电D.鸟的两爪间的电压很低11.在家庭电路中常常发生:在台灯开关断开的情况下,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时,室内其他电灯全部熄灭,保险丝熔断;有时是在台灯插头插人插座后,闭合台灯开关,室内其他电灯熄灭,保险丝熔断。
引起这两种故障的最大可能是:()A.前者是插座短路,后者是灯泡短路B.前者是插头短路,后者是灯泡短路C.两者都是插座短路D.两者都是插头短路12.对于图中的各种数据,说法不正确的是:()A.每消耗I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转B.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电流为10AC.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2200WD.电能表读数的单位是kW·h13.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用粗钢丝代替保险丝B.用湿抹布擦正在发光的电灯泡C.在已通电的电线上晾晒衣服D.家用电器金属外壳要接地14.李明同学在做电工实验时,需要把导线连接成“T”形(见下页图)。
正确的连接方法为()15.电工小组的同学们练习安装模拟家庭电路。
接通电源之前,为检查电路中是否有短路现象,老师将火线上的熔丝取下,把一个额定电压力220V的灯泡作为检验灯泡连接在原来熔丝的位置,同时要求同学们将电路中所有开关都断开。
在接通电源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电路中有短路现象B.若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用电器的开关闭合后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电路连接无误C.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电灯的开关闭合后,这个电灯和检验灯泡都能发光,只是亮度不够, 这表明电路中出现了短路现象D .不论电路中用电器的开关断开还是闭合,检验灯泡均不发光,这表明电路中有短路现象16.下列实际电路中,各元件之间属于并联的是:()A .装饰店堂、居室用的一些小彩灯B .教室里的各盏灯C .家庭电路中的开关和电灯D .学校内的电铃和开关 17.“庆六一文艺会演”时,佛前中学物理组的老师给大家表演了一个“不 电”的节目。
首先王老师将一标有PZ220—100”的灯泡接到两导线头M 、N 之间,灯泡正常发光。
随后将灯泡取下,王老师站到干燥的木凳上后,左、右手分别抓住M 、N 两导线头(如图)。
李老师用测电笔分别测试 M 、N 及王老师的皮肤,发现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而王老师却谈笑自如。
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你认为正确的 是() A .王老师有特异功能,确实不怕电 B .王老师的双手戴着绝缘手套C .在人、灯替换之时,有人将零线断开了D .在人、灯替换之时,有人将火线断开了18.在做电学实验时,有时要将导线与接线柱连接起来。
如图3所示为硬导线与螺丝压按式接线柱的连接,其中正确的是:( ) 1.19.小刚放晚学回家后,闭合电灯开关,发现电灯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测试灯泡两端的接线柱,氖管均发光,这是因为:()A .两根进户线都断路B .进户火线断路C .进户零线断路D .灯丝断路 20.如图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则:( )A . 元件“1”是电能表、“2”是保险丝、“3”是闸刀开关B . 元件“1”、“2”、“3”正确连接顺序是“2”、“1”、“3”C . 图中接错的元件是“5”D . 图中电路元件连接完全正确21.熔丝在城乡家庭电路中仍较为常用,以下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熔丝的特点是电阻比较大,熔点比较高B .家庭应根据具体用电需要,选用相应规格(额定电流大小)的熔丝C .家庭选用的熔丝越粗越保险D .在熔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铁丝代替熔丝 22.下列有关各家用电器性能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空调机和电风扇都用来直接降低室温B .电视机和收音机都能接收电磁波C .电冰箱的日耗电量夏天与冬天一定相同 23.(多选题)如图所示为家庭电路的一部分,已知C 对端以外的供电线路完 好。
一同学用测电笔按正确操作要求检查某一插座,则下列检测及其判断合理的是:() A .将测电笔插入A 孔,氖管发光,说明A 孔与火线是连通的 B .将测电笔插人B 孔,氖管发光,说明电路某处短路且D 端 至短路处之间的零线开路C .将测电笔插人A 孔,氖管发光,说明A 孔与火线是断开的D .将测电笔插人B 孔,氖管发光,说明B 孔与零线是连通的24.人体、胶底鞋、大地、干木棍四种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____;为了安全用电,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在家庭电路中应串联上___________。
25.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间的电压是__V ,为避免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电路里必须安装___。
26.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是 ;二是 。
27.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 V 。
28.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V ,只有 V 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29.某同学家里的保险丝经常熔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某同学家的电能表标有“220V10A ”字样,他家的电路最多能让_______ 盏“220V100W ”的电灯同时正常工作。
31.家用电器的三脚插头中有两个脚接用电部分,另一个脚跟用电器的 连接。
与三脚插头对应的三孔插座中,除两个孔分别接火线和零线外,另一个孔是跟相连接的。
32.图中A.B两点均为螺口灯泡的螺旋部分,当两开关都断开后、站在地上的人用手直接接触A点时,他________触电,用手直接接触B点时,他______触电(选填“会”或“不会”)。
33.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的三孔插座、电灯及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到家庭电路上。
34.如图是一只家用电灯泡,其中应用了较多的物理知识。
请说出你知道的至少3个物理知识在灯泡上的应用。
例如:灯丝是用熔点高的钨丝制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小斌是一位电工,准备为一房间设计电路,房间内两盏灯计划用并联电路,但房东邓大爷想用串联电路,他认为串联电路既简单又省钱。
下面是小斌留给邓大爷的便条,请补充完整。
并将图14中的两灯及开关正确连入电路。
36.请把图中的开关S和灯泡L连在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之间。
37.某家庭用的壁灯上有两盏白炽灯,用一只开关控制其通断。
在图中画出电路图。
38.小刚是勤学善思的好学生,他学习时用的台灯,可以通过调节旋钮改变亮度,小刚很快知道了它的工作原理。
试用你学过的电学知识,用适当的元件符号,在图中画出台灯工作原理的简单电路,并正确连在火线和零线上.39.图中a、b、c为家庭电路中的部分电器,安装时都必须符合一定的技术要求,a的___________一定要接在零线上,b一定要接在_______线上,c在接线时要注意______。
40.资料1:电热淋浴器分为储水式和无水箱式两种。
储水式淋浴器要用较长时间把水箱中的水加热,待水温达到要求后用水箱中的热水淋浴;无水箱式淋浴器是使冷水流过电热器就达到需要的温度,立即从喷头喷出供淋浴。
资料2:通常情况下,自来水的温度为16℃左右,淋浴所需热水温度为38℃左右,淋浴所需热水流量约4×10-3m3/min。
比热容c水=4.2×103J/(k·℃),家庭电路设计通过的最大电流一般不超过10A。
请根据以上资料通过计算说明,家庭中不宜使用无水箱式电热淋浴器。
41.家庭电路的引线均有一定的电阻(约几欧),因此,当家中空调、电炉等大功率的用电器工作时,家中原来开着的电灯会变暗。
某同学在“创新教育实践行”活动中,通过测试就可以估算出家庭电路引线部分的电阻。
如图所示,用r表示家庭电路引线部分的总电阻,L为一只普通家用白炽灯泡,M是一台空调。
在测试时,先断开开关S,接通灯泡L,测得灯泡两端电压为U1,灯泡的功率为P1;再闭合开关S,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2,空调的功率为P2(P2远大于P1)。
试写出估算r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只用U1、U2和P2表示,设电源电压恒定)火线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