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专科教学中进行创新素质培养

合集下载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医学教育中的重要问题。

尤其是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对于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更是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传统医学教育主要侧重医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

很多医学生在进行科研工作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缺乏自主性和创造力。

2. 新医科建设要求医学生具备更高的科研创新能力。

新医科建设要求医学生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参与科研项目并取得成果。

3. 实践机会不足。

由于医学教育资源有限,医学生往往无法获得充足的实践机会,缺乏与科研工作相关的经验和机会。

二、对策建议1. 加强科研意识的培养。

学校应该从医学生入学第一天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思考,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2. 设立科研导师制度。

学校可以建立科研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科研导师指导,帮助学生规划科研项目、提供实践指导,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工作。

3. 积极开展科研项目。

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供相关的实践机会和经费支持,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

4. 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具备更强的综合实践能力。

5. 加强实践教学。

学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和实践经验。

6. 激励机制建设。

学校可以设置科研奖学金、科研项目资助等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

三、结语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尤其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更显得迫切和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学校的科研培养体系建设,提高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医学人才。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探索实践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探索实践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探索实践
一、引言
二、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意义
1.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到大量的医学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医务人员应该是全面发展的过程。

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加强其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成为既懂医术又懂人生的医学人才。

1.案例教学法
在《预防医学》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运用案例教学法来引导学生了解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利用真实的疫情案例、健康宣教案例等,让学生以真实的事件为背景,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讲解案例中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使命,引导学生明白医者仁心的重要性,增强其职业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2.互动讨论课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课,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和思考来认识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和宣传意义。

让学生分组讨论预防医学在社区健康宣教中的重要性和方法,或者让学生分角色模拟进行预防医学相关的宣传活动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其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

3.社会实践活动
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们还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预防医学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责任。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健康宣教活动、义诊活动,或者参观卫生防疫机构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且可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总结与展望。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思考 (2)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思考 (2)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思考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思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基础: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生机制、预防方法等。

同时,对于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也需有一定了解。

2. 实践机会:学生需要有充分的实践机会,可以通过参加实验室、临床实习等方式,
锻炼实践能力。

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自操作,观察病例,进行数据采集等,提升
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团队合作:预防医学工作通常需要与多个相关专业人员合作,如医生、护士、社区
工作者等。

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团队沟通、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制
定解决方案。

4. 实践技能: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如操作实验仪器的能力、采集样本的技
巧等。

这些技能可以通过实验室实习、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培养。

5. 实践思维:学生需要培养实践思维的能力,即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等。

这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

综上所述,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兼顾理论基础、实践机会、团队合作、实践技能和实践思维等方面,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
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以创新和应用能力为目标的防原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以创新和应用能力为目标的防原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学 生面对 具体 的病 例 或 案 例 以及 由此 引 出的 问题 ,
他们 就会 产 生强烈 的探 究心 理 , 就会从 被 动学 习 、 接 受 知识 的状态 , 转变 为积 极 的 、 求解决 问题 的主动 寻
学 习状 态 。 自 2 纪 7 0世 0年 代 以来 , 国 医学 教 育 各
探 索 求知 欲 , 当你 一 旦 找 到 答 案 则 将 终 身 难 忘 。 而 这 就是 心理 学 中的 所谓 理智 感 , 究 发 现 理智 感 中 研 的好奇 心 和 惊 奇 感 会 激 励 人 们 产 生 强烈 的 求 知 欲
望 。如果 在 教学 中注 意 充 分 调 动学 生 的理 智感 , 让
1 利 用 案例 创 建 学 习环 境 , 过 相 关 问题 启 发 思 通
维 。 动学 习积 极性 调
核事 故 等 情 况 下 电 离 辐 射 损 伤 的 医 学 防 护 与 救
治 J 。它是 一 门综 合 性 的 边 缘 学 科 , 与 基 础 医 既 大 连理工 大 学 副校 长 李 志 义形 象 地 提 出 : 学 大
长期 以来学员 在 防原 医学课程 的学习 中都存 在学 习 难 、 离远 等问题 , 距 他们 一方 面觉 得所 涉及 的理论 知 识 难 以掌握 , 另一方 面 核战争 和核 恐怖袭 击 、 核事 故 等 情况难 以或 极少发 生 , 所学 的知识 难 以应用 , 学 在 习态度上 缺乏 积极 性 并 存 在 畏难 情 绪 。另 外 , 阶 现
备, 同时也立 足 于 平 时 为 国 民经 济 建 设 服 务 ,在核 恐 怖袭 击 、 事故 等 情 况下 作 好 防护 和 救 治 。因此 核
其 教学必 须 做 到 “ 四个 结 合 、 四个 为 主 ” 即平 战结 :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Ho o c lia e t e c e t e a d s in ii ee r h a i te fsu e t i n e g a u t o r e t c ig o r v n ie m e ii e w t u t t h r a i n ce t c r sa c b l iso t d n n u d r r d a e c u s e h n fp e e t d cn v v f i a v
zHANG Ro g1 CHEN n ZHA0Li j a ea n Qig2 - un lt
[ btatToe v t t e raie n c n ic e er h bl i f t d n s np e e t em0 i n , f r w s ar do tn s ei o ret c — A src] l a e h e t dsi t i r sac it s u e t i rv n i de e a eom a ri u p c l u s a h e c va e f a ie o s v i r c e i ac e

e t sa m . n hu is
[ e w r sP e e t eme i n ; raiea d si t i r sac b ie ; c c ig rfr K y od l r vn i d ie C e t n c ni c e e r a it s T ahn eo m v c v e f h li 【 中图分 类号]  ̄ G6 2 1 【 献标 识码 】 文 A 【 章编 号】 0 6 9 9 2 1 ) 7 3 2 1 文 1 0 ~1 5 《 0 0 0 —0 1 —0
预 防医 学是 医学 教 育的 重要 组成 部 分 , 医 学 中 占有 举 足轻 重 的地 在 位 。随着 物质 文化 水 平 的 提 高 、 们 环 保 意识 的增 强 、 健 康认 识 的 深 人 对 化、 以及 我 国疾 病预 防体 制 的调 整 , 社会 对 公共 卫生 与预 防 医学 专业 人 才 的综 合素 质 、 创新 和 实践 提 出了 更高 的要 求 。 目前 , 内外 高校学 生 对 创 国 新意 识和创 新 能力 培 养 进 行 了很 多 的 探 索D- ] 但 至 今 未 形 成 共识 , 3, 特 别是 不同 专业 对学 生 的要求 不 同 , 养方 案也 千差 万 别 。因此 , 据 我 国 培 根 高等教 育 改革 和发展 的需要 , 紧密 结合 各类 学 校 的实 际状况 和 专业 特 点 , 探索 在专 业教 学过 程 中进行 创 新教 育 的 方 法 , 于 培 养适 应 社 会 需 要 的 对 创 造 型人 才就 具有 重要 的 意义 。本 研究 在 预 防 医学 专 业 本 科生 《 十分 职 业卫生 与职 业 医学 》 毒理 学 》 学 过程 中 , 和《 教 进行 了 如何 在本 科教 学 中培 养 大 学生创 新 意识 和科 研能 力 的初 步探 索 。 1 在专 业课 程教 学 中培 养创 新意 识 和科 研能 力的 意义 创 新意 识 以深厚 的 文化 底蕴 、 高度 综合 化 的知 识 、 个性 化 的思 想 和崇 高 的精 神境 界 为基 础 , 是集 认 识 、 格 、 会 层 面 的综 合 体 , 及 人 的心 人 社 涉 理、 生理 、 力 、 想 、 格等诸 多方 面 , 当代 大 学 生综 合 素 质 的 外 在表 智 思 人 是 现 , 这个 意 义上 说 , 从 创造 意识 是 学生 综合 素 质构 成 的核心 成分 。创新 意 识 的培 养应 以素 质教 育 为基础 , 素质 教育 的不 断 深化 。 是 科 研能 力 的提 高是创 新 意识 的 重 要组 成 部 分 , 科 阶 段 培养 学生 初 本 步 的科 研能力 , 将极 大推 进 创新 意识 和 创新 能力 的培 养 , 有利 于学 生 综 合 素质 的提 高 。创新 意识 和 创新 能力 是评 价 大学 生综 合素 质 的一个 重 要 标 准 , 生从 学校 得 到的不 仅仅 是 知识 , 重 要 的 是适 应 社 会 的综 合 能 力 学 更 在创 新意识 和 创新 能力 的指 引下 , 生有 能力 在 学校毕 业 之后 , 用 各 种 学 利 有利 条件 , 根据所 从 事的 工作 不 断完 善 自身 的知识 和 能力 结构 , 好 地 达 更 到完 善 自我和适 应 社会 的 目的 , 而 为终 身教 育 打下坚 实 的基 础 。 从 预 防医学 专业 的学 生 将来 走上 工 作 岗位 , 需要 有 较 强 的实 际 操 作 和 分 析 问题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 , 就要 求 要 在 专业 科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独 立 分 指 析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高其 初步 的科 研 素质 , 他们 具有 较 好 的创 新 意 提 使 识, 对于 其毕 业后 尽快 适应 工 作具 有非 常 重要 的作 用 , 此很 有必 要 对 现 因 有 的教 学模 式进 行 改革 和创 新 。 2 预 防医 学本 科专 业教 学 中创新 教 育 的现 状 目前 , 同其他 医学 院校 一 样 , 我 校 预 防 医学 专 业 的教 学 过 程 中 , 在 虽 然 已经 十分 重视 培养 学 生科 学素 质 和综合 应 用能 力 , 是 , 离培 养 高 素 但 距 质 预 防医学 人才 的要 求 , 存 在较 大差 距 。 仍 2 1 理 论学 习为 主 : 生对 知识 的理 解 和掌 握 主要停 留 在理 沦 学 习 . 学 的层 面 , 课堂 上学 习 的理论 知 识不 能很 好 的和 实践 相结 合 。 2 2 理 论与 实践 缺乏 有机 联 系 : 教师 的教 学工 作 中 , 论 知识 的 . 在 理 讲授 和实 践教 学相 脱 节 , 其是 实验 教 学 内容相 互 割裂 , 乏必 要 的有 机 尤 缺 联系 ; 目前 的实 验教 学 内容 多是 对 理 论 内容 的验 证 , 合 性 、 计性 实 验 综 设 较少 , 同的实 验之 间 缺乏知 识 的必 然 联 系 , 能 形成 “ 识链 ” 不 利 于 不 不 知 , 学生 对 理论知 识 的综合 应 用 。 2 3 学生 缺乏 自主 学 习的 积极 性 : . 目前 , 防 医学 的 教 学 多数 仍 然 预 采用 传统 的 以教师 为 中心 的教 学模 式 , 实践 教学 同样 是教 师设 计 实 验 , 讲 解试 验过 程 , 然后 同 学进 行验 证 。这 种机 械式 的实验 教学 和学 习 方式 , 使 学生 缺乏 自主 学 习的积 极性 , 少主 动探 索 的精 神 , 缺 学生 活 跃的 创新 思 维 潜能 也得 不到 充分 的调 动 和体 现 。 2 4 不 利培 养 学生 的创 新 能力 和科 研素 质 : . 目前 的教学 内 容和 教 学 方法 , 是教 师 预先 设定 好 的 , 生大 多 不 需 要 动 脑思 考 , 知道 如 何 进 都 学 不 行实 验设 计 、 不会 对 实验 结果 进 行科 学 的分 析 、 更不 会 撰 写 科研 论 文 等 , 不利 于学 生创 新能 力 的培 养和 科研 素 质的 提高 。 3 在专 业课 程教 学 中培 养学 生 创新 意 识和 科研 能 力的途 径 �

《预防医学》课程标准

《预防医学》课程标准

《预防医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预防医学是一门以预防为主,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预防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在公共卫生领域从事预防、保健、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掌握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自身素质,为维护人民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二、课程理念与基本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理论与实践结合:本课程不仅强调理论学习,还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验、实习等环节,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3. 注重学科交叉:预防医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科交叉,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4. 持续改进:根据教学反馈和学生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健康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因素等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估和预防这些影响因素。

2. 传染病预防:包括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强调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性。

3. 慢性病预防: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病机制、预防措施等,强调生活方式对慢性病预防的重要性。

4. 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理:包括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概念、分类、应对措施等,培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5. 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评估1.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2.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

平时作业应注重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实验报告应关注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期末考试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察。

3. 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绩,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包括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等。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创新策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在当前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于提高专业人才素质和适应社会需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培养目标的明确和细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明确且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培养目标的细化可以包括:科学素养、健康促进能力、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能力、公共卫生管理能力等。

通过明确细化的培养目标,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和目标感。

二、课程设置的优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与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相结合。

除了基础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核心课程外,还应加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如流行病学调查、健康促进与教育、应急响应等。

此外,还应注重跨学科合作,与其他相关专业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培养跨领域的人才。

三、实践教学的加强实践教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

学生应在系统、全面地理论学习基础上,参与实际的卫生与医疗工作,接触真实案例和问题。

学校可以与卫生部门、社区医院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践教学场所和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和应用知识。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创新需要具备相应背景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学校应该重视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和培训,使教师们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和指导。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拓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与国际接轨,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

学校可以与国外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推进教师互访、学生交流、联合科研等项目。

通过与国际接轨,能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

六、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建立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参与科研和实践项目。

学校可以设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室、创新创业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和创新思维的机会。

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第一部分:专业基本要求预防医学专业是培养掌握预防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行使卫生监督、开展健康教育、改进人群生活与环境质量、参与预防医学教学和科研等各种工作的实用型公共卫生医师的一类专业。

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公共卫生系统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使受培养者具备一定的策划管理、组织才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基本掌握正确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策略与方法,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达到公共卫生医师的基本要求,为进入毕业后实践和专科教育与实践奠定基础。

二、修业年限5年三、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四、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五、课程(包括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等)1. 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道德课程。

2. 人文社科行为类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哲学以及文学艺术类课程等。

3. 普通基础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外语、体育等。

4. 基础医学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

5. 临床医学类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检体、实验)、神经科学、精神病学、医学影像学、传染病学、中医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皮肤科学、麻醉学、家庭全科医学以及急救医学、康复医学、老年病学等。

6. 预防医学类课程:预防医学导论、卫生化学、卫生微生物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儿童少年卫生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放射卫生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卫生法规与卫生监督学、卫生信息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研方法、统计软件应用、专业外语等。

(以上课程包括实验与见习)。

六、授课时数建议授课学时,按周学时26小时统计,必修课约3400学时左右,选修课约200学时左右。

创新预防医学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创新预防医学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自由选 择 实 验 项 目 。
依 托 实 验教 学 平 台 , 开 放 专 业 实 验 教 学 平 台 、 络 课 全 网
程与 教 学 资 源平 台 、 场 演 练 与 社 区 实 践 平 台 的 “ 类 实 践 现 三
教学 平 台” 优 化 实 验 课 程 教 学 环 境 。 ,
坚 持实 践 教 学 整 体 实 力 的 科学 发 展 , 持 实 验 教 学 与 理 坚 论 教学 协 调 发展 、 验 技 能 训 练 与 实 践 能 力 培 养 协 调 发 展 、 实 科 技创 新 训 练 和 创 业精 神 培育 协 调 发 展 、 验 教 学 团 队建 设 实 与 学科 建 设 协 调 发展 。
中国高等医堂墼童
生 箜 塑

2l ・
簧 j i
创 新 预 防 医 学 实 践 能 力 及 综合 素质 培 养体 系研 究 与 实践
让蔚 清 , 淑雅 , 何 王永 生 , 鼎新 , 龙 李 程 , 锋 , 陈 赵 英 , 于军 晖 , 王 穆
( 华 大 学公 共 卫 生 学 院 , 南 衡 阳 4 10 ) 南 湖 20 1
和特 色 实验 教 学平 台 , 立健 全 分 层 次 实验课 程 考核 评 价 体 系 。该 研 究 对 培 养 高素 质 公 共 卫 生人 才 具 有 积 建
极 指 导 作 用。
[ 键词 ] 实践能力; 关 综合 素质 ; 学理 念 ; 养 体 系 ; 三 三 ” 式 教 培 “ 模
南 华 大学 预 防 医学 与 放 射 卫 生 实 验 教 学 中 心 ( 称 “ 简 中 心 ” 是 以 本科 实 验 教 学 为 主 体 , 分 体 现 现 代 教 育 理 念 , ) 充 专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预防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专业人才,能够从事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培养目标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1.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预防医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2.掌握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等技能和方法,在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3.具备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应用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课程:包括预防医学导论、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微生物学等基础课程。

2.专业课程:包括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法规、环境卫生学等专业课程。

3.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实习课、论文等实践性课程。

三、教学模式
本专业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和论文指导等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知识和
技能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四、培养方案评估
为了确保本专业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以及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评估等。

评估结果将用于指导本专业培养方案的改进和发展。

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教育策略

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教育策略

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教育策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学创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为此,我们需要制定一种教育策略,以培养医学创新人才为目标,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

一、激发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我们需要采用一种激发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医学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记忆,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1. 项目式学习:通过给学生提供实际场景和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临床实习或科研项目,让他们亲身体验医学实践,并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提问、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和启发者。

3. 团队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团队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启发,促进彼此之间的创新。

二、跨学科教育的整合医学创新需要跨越学科的边界,因此我们需要将跨学科教育整合到医学教育中。

传统的医学教育往往偏重于单一学科的学习,缺乏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和应用。

为了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我们应该:1. 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将工程学、信息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引入医学教育中,让学生了解到医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2. 开设跨学科课程:开设医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课程,让学生学习医学和工程学科的知识,并通过实践项目等方式进行综合性学习,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跨学科合作研究:鼓励医学学生与其他学科的学生进行合作研究,共同解决医学领域的问题。

通过跨学科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实践与创新的平台建设为了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我们需要建设相应的实践与创新平台,提供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的机会。

预防医学专业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预防医学专业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方 面提高自身素质 ,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关键词 】预防医学 ;高校教师;自身素质
【 图分 类 号 】 G4 12 【 献 标 识 码 】 A 中 5 . 文 【 章 编 号 】 10 — 7 3 (0 9 3 0 2 -0 文 4 6 6 2 0 )0 — 0 6 2 0
作 者 简 介 : 赵 晓
蓉 , 女 , 医 学 博 士 讲 师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分 子 流 行 病 学 肿 瘤 免 疫
学。
部 分 。这 三 类 学科 分 别从 微 观 、个 体 病 人 及 群 体 宏 观 的角 度 研 究 医学 问 题 ,三 者 互 相 渗 透 、互相 影 响 。预 防 医学 实 践及 教学 过 程 中要 求 能 灵 活应 用 三方 面 知识 ,从 多 个角 度全 面 的研 究和 考虑 问题 。这 就 要求 预 防 医学 专业 教 师 不仅 要 有 丰 富 的预 防 医学 知识 ,还 要有 扎
师表 。教 师 对 自己高标 准 、严 要 求 ,处 处 身体 力 行 、 以身 作 则 ,在 学 生 中树 立 高 尚形 象就 会 对学 生 产生 巨大 的教 育 作用 和 潜移 默 化 的影 响 ,这 对 学 生 在 日后 工作 中保持 高 尚的 医德
是 非 常重 要 的 。 要具 备精 深 的 医学 专业 知识 。基 础 医学 、临床 医学 和预 防 医学是 现 代 医 学 的三 大 组成
以 顺应 时代发 展 的 要 求 。
首 先要 具 备高 尚的 师德 和 健康 的心 灵 。教 师 是 塑康 的 心灵 是 塑造 大 学生 完 善人 格 的 重要 保证 。 师德是 教 师 的 灵魂 ,对学 生 有 着重 要 的教
育和 示 范作 用 。 实践 证 明 ,只有 身 心 健康 的 教 师才 能培 养 出身 心健 康 的 学生 。一 个心 理不 健康 的 教师 ,知识 再 渊博 也是 不 称 职 的教 师 。教 师要有 坚 定 正确 的政 治方 向 ,捍卫 和 追求 真 理 ,树 立 正确 的 人生 观 、世 界 观 和价 值 观 ,要 忠 诚和 献 身 于教 育 事业 ,教 书 育人 ,为人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探索实践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探索实践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探索实践随着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被列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更是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个课程中,以形成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将以《预防医学》为例,探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1. 课程思政的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医学人才。

而一位优秀的医学人才需要不仅仅具备医学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精神以及创新能力。

课程思政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人才培养,使得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能够更好的接受思政教育,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得学生成为具有高度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素质的综合性医学人才。

2. 《预防医学》中课程思政内容的设置3. 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站在医生的角度,了解医生面对疾病时应如何进行诊疗,并在案例的过程中涉及到医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

此外,我们还特别开设了防疫卫生课程,通过模拟病毒的扩散和感染,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感受病毒的危害性,了解医生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和职责。

通过实践操作和模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真实、立体和深刻。

4. 效果分析通过以上的探索实践,我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在教学质量方面,我们通过课程思政的设置,让学生的思想和做法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吻合,使得学生更好的接受和认同教育。

同时,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真实和深刻,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其次,在教学效果方面,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均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成为高素质且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

设计适用于预防医学的创新创业类课程

设计适用于预防医学的创新创业类课程

设计适用于预防医学的创新创业类课程1. 介绍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增加,预防医学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设计适用于预防医学的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门综合预防医学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预防医学方面的全面了解,同时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和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具备创新解决问题和创业的能力。

3. 课程大纲本课程包括以下模块:3.1 预防医学基础•预防医学概述•流行病学基础•统计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3.2 疾病防控•传染病预防及控制•慢性病预防及控制•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3.3 创新创业基础•创业基础知识•创新思维及方法•商业模式设计3.4 创新创业案例分析•成功创业案例分析•创业失败案例分析•创新创业的机遇与挑战3.5 创新创业实践•创新项目策划•创业计划书编写•创新产品设计和开发4.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4.1 课堂讲授通过专业教师的讲解,传授预防医学和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4.2 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预防医学和创新创业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特定话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4 创新创业实践安排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如创新产品设计、创业计划书编写等,培养实践技能。

4.5 毕业项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预防医学创新创业项目,并进行最终报告和展示。

5. 课程评估考核形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问题回答、小组讨论记录等,占总评成绩的20%。

5.2 课堂测试对课程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占总评成绩的30%。

5.3 创新创业实践报告根据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和成果,撰写实践报告,占总评成绩的30%。

5.4 毕业项目报告和展示完成毕业项目并进行最终报告和展示,占总评成绩的20%。

《2024年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需求及探索》范文

《2024年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需求及探索》范文

《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需求及探索》篇一一、引言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预防疾病知识的专业人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需求及探索,为培养新时代具有全面素质的预防医学人才提供思路和借鉴。

二、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需求1. 培养新时代医学人才的思想品质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课程思政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如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等。

这些品质是预防医学人才必备的素质,也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提升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预防医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要求专业人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课程思政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 适应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预防医学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课程思政应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探索1. 融入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应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教学相结合,形成融入式教学模式。

通过在专业知识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熏陶。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是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2024年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需求及探索》范文

《2024年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需求及探索》范文

《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需求及探索》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预防医学逐渐成为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引入和融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需求,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之中。

二、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需求1. 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医学人才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和价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成为具备高尚医德和职业操守的医学人才。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预防医学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泛,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与社会的关系,掌握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行业的变革,预防医学专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掌握行业前沿的预防医学知识和技术,提高其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能力。

三、探索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之中1. 强化思政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应加强思政课程的设置,使其与专业知识教学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同时,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和行业的趋势。

2. 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政课程的内容,应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使思政课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教学平台、在线课程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

3. 加强师生互动和反馈机制的建设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应加强师生互动和反馈机制的建设。

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建设培养公共卫生创新人才

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建设培养公共卫生创新人才

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建设培养公共卫生创新人才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公共卫生体系的快速改革和建设阶段,对社会应急反应能力有提升的功效,创新预防医学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可以将公共卫生的控制能力给大大的提升起来,还会将社会应急反应能力进行提升。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建设培养;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分析;强化0.引言对人才基础的培养是为了将教学的质量以及办学效益进行提升,最主要的就是专业建设,通过对全国各地的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来进行更加科学并且具备专业化建设,本篇文章对医学专业建设进行公共卫生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对策,为广大的医学专业人才提供分析。

1.预防医学专业的现状预防医学专业是从医学当中划分出来一个非常独立的学科,主要是针对人类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疾病的发生和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来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对策,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预防医学专业在医学中所占据的地位就非常的重要了。

而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在很多学校都设置了本科专业,可以充当学校的特色专业来进行推广,伴随着这些年的发展,有一些学学院成为了科研中心或者预防雨雪教育中心,对建立高级公共卫生人才提供了场所。

由于医学模式的专业以及国家对疾病预防控制体制的调整,社会对公共温升专业人才的相关素质以及能力的应用也是要求胃肠高,一些高等医学教育也是作出更高要求以及更高的挑战。

在国家所颁布的一些政策当中就有所强调,教育需要适量的超前发展,而公共卫生教育的超前发展需要面对全世界来针对性的优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需要考虑进来,通过提供公共卫生事业所需要疾病控制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进行努力。

伴随着疫情的突然来袭,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每个地区的高级基面检测和控制人力资源的缺乏在实际生活里面已经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了,在实际生活里面,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是非常需求的,还有就是具备着高层次的预防医学人才,很多地域的卫生事业发展趋势正想着这方面在努力,高等预防医学教育可以提供这方面的需求[1]。

《预防医学》课程标准

《预防医学》课程标准

《预防医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预防医学(preventivemedicine)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的独立学科。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观的改变,以及对医疗保健需求日益提高的形势下,本学科已成为与临床各个专业密切相关的医学主干课程。

本门课程的学习状况与学生能否在今后的医疗卫生工作中认真贯彻大卫生观念、能否认真实施医疗、预防相结合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有密切的联系。

预防医学教学的通过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实验实习、录像、社会实践等。

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自觉进行三级预防的医学实践。

实验实习,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一定时间的预防医学社会实践,使理论进一步结合实际,提高解决社区卫生保健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健康的概念、三级预防的概念、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污染与健康的关系。

(2)掌握生活环境、营养与食品、生产环境和社会行为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基本知识。

(3)掌握疾病分布的概念及常见疾病的三间分布特点。

(4)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5)熟悉流行病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及其偏倚控制。

(6)熟悉传染病、慢性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7)了解我国预防保健工作原则和基本组织施。

2.能力目标(1)能应用现代预防医学观念和思维方法分析与环境、职业及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并掌握其防治措施。

(2)会水、空气、食物样品的采集方法和检测。

(3)能利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开展疾病和健康调查。

(4)能利用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卫生政策、卫生管理、卫生规划和疾病防治的策略和措施的制定。

(5)会分析、解释流行病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数据资料。

3.素质目标(1)思想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

预防医学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预防医学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预防医学重点专业建设方案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立项建设“十三五”自治区重点专业建设的通知》宁教(高办[2015]109号)的要求,以及评审专家的意见,学院对原建设方案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形成新方案。

(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培养模式,根据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科优势及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着意构建“1突出、2结合、4平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1、构建“一个突出”。

在校期间,“突出以岗位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都注重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执业能力的提高。

2、坚持“两个结合”。

根据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与基地结合”,培养实用性人才。

3、搭建“四个平台”。

(1)搭建“早期走进公共卫生”平台,培养低年级学生对公共卫生的专业认同和专业思维。

1)建立优秀专家和校友一堂课制度。

每年邀请15位区内外专家,结合个人发展、工作实践和专业进展,为本科生开设讲座。

以增强学生对公共卫生理论的认知和早期接触。

2)举办走进公共卫生系列活动,包括主题征文、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3)调整实践课程体系,增加专业课前实习环节,使学生提前进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熟悉各科室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节,培养学生早期接触公卫,早期接触科研的能力。

(2)搭建“理论与实践对接”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是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开展基本科研能力训练。

二是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训练和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是借助国内、国际的大型科研合作项目,开展“群体现场实践”,不仅使学生在现场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其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是要求学生按照“一生一题”的原则以论文答辩的形式完成毕业专题实习。

学生要完成从查阅文献、课题设计、开题报告、实验(调查)研究、数据收集、统计分析、论文撰写、PPT制作以及论文答辩的全过程,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某些理论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及书写论文的能力,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重 庆 医学 2 0 0 7年 7月 第 3 6卷 第 1 4期 配 合 骨 髓 干 细胞 移植 则 可 能 从 根 本 上 促 进 心肌 的 再 生 , 时 改 同
善 心功 能 和 远期 预后 。
1 43 4
4 3 直 接 P I , 规 使 用 GPⅡb Ⅲa 抗 剂 的 疗 效 一 成 本 . C前 常 / 拮

4 4 溶 栓 和抗 血 栓 疗 法 能 否 扩 大 AMI 疗 的 时 间 窗 ?这 些 . 治
问 题 的解 决 尚待 进 一 步 临 床 试 验 的结 果 证 实 。
( 稿 日期 :0 70 防 医学 专 科教 学 中进 行创 新 素 质 培 养
2 2 加 强社 会 实 践 . 让 学 生 走 出 学 校 、 入 社 区 开 展 社 区 调 进
查 , 养 学 生 将 理 论 知 识 与 社 会 实践 相 结 合 。在 学 生 进 入 社 区 培

效益 比?
4 再 灌 注 治 疗 中 尚存 的 问题 和 困 难 41 发病 2 3 . ~ h之 内 , 采 用 直 接 P I还 是 “ 化 ” C ? 是 C, 易 P I 4 2 溶 栓 治疗 后 , 全 再 灌 注 的 标 准 和评 价 指 标 ? 需 要 C . 完 AG 和 P I 者 的 识 别 与检 出 ? C患
杨 柳 清
( 重庆三峡 医 药高等 专科 学校
中 图分 类 号 : 4 0 G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4 40 ) 0 0 0
文 章 编 号 :6 184 (0 7 1—4 30 1 7—3 8 2 0 ) 414 —2 者 设 计 了一 些 有 关 地 甲病 与 地 氟 病 的 病 因 与 临 床 表 现 的 问 题 , 要 求 学 生 在 课 前 结 合 实 际 对 这 些 问 题 进 行 讨 论 准 备 , : 不 如 是
的 转 变 和 实 现 要 求 教 师要 树 立 终 身 学 习 观 , 加 强 自身 的知 识 要
是 所 有 烧 煤 的 家 庭 都 要 患 地 氟 病 ? 你 见 过 的 地 甲病 患 者 有 些
什 么表 现 ? 在 我 们 生 活 的周 边 地 区 哪 些 地 方 的 人 易 患 地 甲 病 和 地 氟 病 ? 为 弄 清 这 些 看 似 简 单 的 问题 , 生 需 要 在 课 前 学 习 学 有关 知识 , 多方 面去收集一 些资料 并对其 进行重新整合 、 从 学 习 和分 析 , 到 围绕 问 题 获 得 知 识 的第 一 步 ; 课 时 教 师 作 为 达 上 学生学 习资源 的提供者 、 问题 探 讨 的 引 导 者 、 励 者 和 提 高 学 激 生 学 习 兴 趣 的促 进 者 , 动 每 个 学 生 的 积 极 性 , 高 学 生 的理 调 提 解 水 平 和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而顺 利 完 成 教 学 目标 。通 过 这 种 从 教 学 方 式 , 生 不 仅 能 获 取 足 够 的 专 业 知 识 , 学 会 了 运 用 知 学 也 识 , 新 素 质 得 到 了提 高 。 创
人 类 创 新 促 进 人 类 社 会 不 断 进 步 发 展 , 创 新 是 一 个 民 族 “ 进 步 的 灵 魂 , 一 个 国 家 兴 旺 发 达 的 不 竭 源泉 ” 是 。创 新 人 才 , 是 指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 , 富的文化底蕴 , 强的问题意识 , 丰 极 稳 定 成熟 的 心 理 品 质 和 较 高 创 新 精 神 和创 新 能 力 的 人 才 l 。 即 , 1 ] 创新 人 才 应 该 具 备 3个 方 面 的 素 质 : 新 意 识 、 新 精 神 与 创 创 创 新 能 力 。中 国 经 济 从 2 O世 纪 末 到 现 在 , 进 入 了 高 速 发 展 阶 已 段 ,1 纪 教 育 的 战 略 目标 和 重 点 是 教 育 培 养 出 大 批 创 新 人 2世 才 。2 1世 纪 医 学 科 学 受 自然 科 学 、 自然 环 境 与 社 会 经 济 的 变 化 发 展 以及 医 学 本 身 不 断 综 合 、 化 发 展 的 影 响 , 临 着 前 所 分 面 未有的发展机 遇与挑战 , 学教育要求 我们 在 2 医 1世 纪 培 养 具 备 这 样 一 种 素质 的 医 学 人 才 : 有 医 学 科 学 、 文 社 会 科 学 、 具 人 自 然 科 学 的三 维 知识 结 构 ; 有 获 取 新 知识 、 握 新 技术 、 决 新 具 掌 解 问题 的 3 基 本 能力 ; 有 独 特 的个 性 、 强 的 意 志 、 全 的人 种 具 坚 健 格 3 品质 特 征 l 。 预 防 医 学 是 医 学 的 重 要 组 成 , 是 现 代 医 个 2 ] 也 学 的发 展 方 向 , 预 防 医学 专 科 层 次 教 学 中 , 何 较 好 的 实 现 在 如 创 新 人 才 的培 养 , 者 在 教 学 中作 了 以 下 几 方 面 的 探 索 。 作 1 转 变 教 育 观 念 , 高教 师 自我 创 新 素 质 提 观 念 是 行 为 的先 导 , 新 观 念 是 培 养 创 新 人 才 的 前 提 。传 更 统 的教 育 观 是 以教 师 占 主 动 , 生 处 于被 动从 属 的 地 位 。创 新 学 教 育 要 从 重 视 教 师 的教 转 变 为 重 视 学 生 的学 , 重 视 教 会 学 生 从 医 学 知 识 转 变 为 重视 教 会 学 生 如 何 主 动 学 习 医学 知识 , 重 视 从 学 生 接 受 知 识 转 变 为 重 视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素 质 。这 些 教 育 观 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