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时历史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共21张PPT)

冀中地区地道战示意图
游击战争
地雷战
地道战
4.政策和措施: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根据 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成 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5.作用: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 抗日战争的整体。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敌后战场的作用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 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显示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
全民族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 战场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比较项 正面战场
学习与 探究
敌后战场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 武装力量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 新四军等 国民党统治区域内 区 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 别 作战方式 划分成若干战区, 动战 正面阻击敌人 战略防御阶段起主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 作战地位 导作用,是抗战的 导作用,上升为抗战的主 主战场 战场
A.实行减租减息 C.采取地雷战、地道战 4.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 B.阻止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
D

A.显示中国人民强大的武装力量 C.坚定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D.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5.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发动的时间是1940年下半年
C

A.目的是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平型关大捷
1.时间、地点: 1937年9月;山西 平型关 2.部队、指挥者: 八路军一一五师; 林彪 3.经过、结果:八 路军在平型关设伏, 当日军进入伏击圈 时,从不同方向全 线开火。经过近一 天的激战,将日军 全部歼灭。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重要知识点总结

成立
第一
史称“第一国际”
1/2
国际 目标 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
1871 年 3 月 28 日,巴黎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 月 28 日,建立了
概况
巴黎
巴黎公社。5 月 28 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公社 性质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评价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③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共产党宣言》
发表 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出版
①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②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 主要 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内容 ③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④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 21 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重要知识点】
一、马克思、恩格斯
早 期 工 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工人阶级 人运动 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1)形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 马 克 理论(2)组成: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 思 主 (3)意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义 理 ①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论 ②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奋斗 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 目标 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分解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分解

8、 一战的转折点是〔 A 〕
A 凡尔登战役
B 日德兰海战
C 马恩河战役
D 索姆 河战役
9、以下哪一项有因果关系〔 D 〕
A 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 B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日本大化改新——日本明治维新 D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开展不平衡——第一次 世界大战
10、毒气首次被应用于战争的是〔 C 〕
国共死伤
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
超过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列强实力比照变化一览表〔1〕
从表格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①列强经济开展是不平衡的; ②英法实力下降,美德实力上升;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列强实力比照发生了改变;
列强实力比照变化一览表〔2〕
实反映力了和当殖时 民什么地问面题积? 出现倒挂
爷爷的看法是正确的。 塞尔维亚的正义斗争只是局部性的。而交战双方的 主要角色——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是为了 争夺霸权而战请,问所,以他从们全谁局说上得看有,道其理性?质应当属于
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讨论: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第一次世界大 战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1、开场标志: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交战双方
同盟国(4个国家):德国 、奥匈、保、土 协约国(29个国家): 英、法、俄、美
意日中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参加协约国对德奥作战,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协约国进展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D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
你怎样评价普林西普及其行为?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C
13.某旅行社准备组团,计划先后参观中共一大旧址、红军长征中召开的转折性会议的旧址、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你认为该团将要到达的城市依次是( ) A.上海、北京、南京 B.上海、遵义、延安 C.南京、遵义、北京 D.嘉兴、重庆、延安
B
14.下面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某次重大战役的战绩情况:
3.你能从目标、规模和战绩三个方面来评价百团大战吗? 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战斗1800多次,击毙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2000多公里交通线,拔掉近3000个据点。
一、平型关大捷 1.概况:淞沪会战期间,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 师长 率领下,在山西________一带全歼日军板垣师团一部。 2.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 ,粉碎了日军“___________”的神话。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
◆易错警示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的一次胜利。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敌后战场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释疑解难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长期并存的原因有哪些? (1)中日国情决定了日本在侵略中国时,只能占领大中城市、交通要道及其周围地区。敌占区会有很多统治薄弱的地区,可以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 (2)国共两党采取“党外合作”的方式,都有自己所领导的军队。国民党主要负责正面战场,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斗的功绩有哪些? 在抗战的14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军民对日、伪军作战共125165次,毙伤俘日、伪军1714117人(其中歼日军527422人),缴获长短枪682831支、轻重机枪1.1万多挺、各种火炮1852门,收复国土104.8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55亿。同时,敌后解放区军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共伤亡584267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共21张PPT)-课件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共21张PPT)-课件
3.劳动力条件: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 4.市场条件:英国海外市场急剧扩大,市场的需求促使人们改革生产
技术,提高生产力。
棉纺织业的两个环节
①纺纱
纱锭
②织布
瓦 特 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成为了_工__业__革__命___的标
志,从此人类进入了__蒸__汽__时__代。。。。
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
A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B 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
C 标志着英国工厂制度的建立
D 使机器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 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工业革命完成时英国的织布工厂
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克莱蒙特”号蒸汽轮船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开启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
3.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求导致发 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C蒸汽机的发展中 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4.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重要标志是 A蒸汽机的使用与推广 B轮船与火车的使用 C”珍妮纺纱机”的创制 D机器制造业建立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交通运输业的变革
1814年发明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6千米。 1825年驾驶自己设计的蒸汽机车,时速24千米。 1826年制造的蒸汽机车“火箭”号,时速58千米。
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
对比两国展品有什么不同?
蒸汽机车
中国展品
西方先进,东方落后
英 国 贩 奴 船 平 面 图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共6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共62张PPT)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1、平型关大捷
(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2)、时间:1937年9月。 (3)、交战双方:
日军:板垣师团一部
中国:林彪 八路军115师 (4)、结果:将日军全部歼灭。 (5)、影响: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军队取得的第 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华南人 民抗日游击队和其他抗日军队, 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内 ,广泛的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 ,开展游击战争,组织抗日政权 ,使这些地区成为坚持敌后抗战 的根据地。到抗日战争后期,主 要抗日根据地有:陕甘宁、晋绥 、 晋察冀、冀热辽、晋冀豫、 冀鲁豫、山东、 苏北、湘鄂赣 、鄂豫皖等19块。
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 战争的整体。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大生产运 动
二、百团大战
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格局地,日军实行了“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 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和蚕食。
2、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3、时间:1940年下半年。 4、指挥官:彭德怀。 5、规模:八路军100多个团,因此称“百团大战”。 6、主要目标: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 伪据点。
(2)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敌后战场与正面 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
延安宝塔山
麻雀战图片
麻雀战
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 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 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成为 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共24张PPT)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共24张PPT)

地道战
地雷战
破袭战
麻雀战
3.巩固抗日根据地
政治上:
经济上: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三.百团大战
1.原因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 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 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 墙、封锁沟
2.小明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1937年9月” “八路军”“第一
次大捷”三个关键词,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A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西安事变
关系,既使农民获得了更多经济利益,鼓励了广大农民的抗战热情,又取得了开明士绅的支持
结了抗战力量;开展大生产运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奋斗的精神和培养的管理经济的干部都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产
了重要影响。这些抗日根据地的建设经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理论,为新中国的经济建
段是抗战主战场,在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
的胜利。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 所在地。
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和华北抗日联军
所创造的。它从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到战略相持阶段的1941年挑 起中国抗日的重担,上升为主战场,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为赢得抗日战
林彪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抗日根据地
全面抗战爆发 后,八路军和新 四军挺进敌后, 先后建立晋察冀、 晋绥、晋冀豫、 山东、苏南、陕 甘宁等抗日根据 地。
《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 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 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历史
6.《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他们尝尝被八
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是C( )
历史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 关
大捷
背景
时间、 地点
指挥者 结果
意义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 占领 太原
1937年、平型关
林彪 将来犯日军全部歼灭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 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 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日 根据 地的 建立 与发 展
建立 发展 意义
历史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 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陕甘宁 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 延安 成为敌后战场 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 项政策和措施,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 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历史
11.(2018大庆一中调研)某校八年级几位学生在一次晚餐用餐过程中,七嘴八舌地 再现了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甲说:“指挥者是彭德怀。”乙说:“目标是破坏敌人 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丙说:“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 胜仗。”丁说:“这一战役开始于1940年。”以上四位同学中肯定有一位记错了, 他是C ( ) A.甲 B.乙 C.丙 D.丁 12.“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这是八路军总指挥朱 德在炮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写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寄语蜀中父老》。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杀倭贼”的表现是(C ) ①血战卢沟桥 ②平型关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八年级历史第21课

八年级历史第21课

八年级历史第21课以下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的知识点梳理:1.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奋斗的胜利。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始终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

*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2.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 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团结。

* 从根本上说,抗日战争的胜利,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

3.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的形势:* 日本投降后,在南方和北方建立了一批日军侵华罪行专题法庭,审判了日本战犯。

* 在中国的国民党代表和共产党代表进行重庆谈判,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4. 重庆谈判:* 时间:1945年8月25日。

* 目的:为了争取和平,揭破蒋介石集团“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 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5. 解放区军民的英勇斗争:* 1945年8月下旬起,华北各解放区先后进行了太原战役、邯郸战役等军事进攻;* 从1946年5月下旬开始,各解放区军民先后进行了三次作战,共歼灭和收编国民党军队30多万人;* 在解放区军民的英勇斗争下,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遭到可耻的失败。

6.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进一步动员农民群众,准备迎接全国解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 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废除封建性剥削的土地政策,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纺织技术的革新1.背景: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业革命于是兴起。

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2. 涌现出的发明成果:(1)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

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3.作用:其他生产部门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4.什么是工业革命?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被称为“工业革命”。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1.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1)背景:早期发明的蒸汽机用于抽干矿井中的积水,很不完善。

(2)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18世纪中期,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瓦特。

1785年,瓦特改造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不久,瓦特蒸汽机开始应用到化工、冶金、采矿等更多的行业。

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3)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工厂制度的建立(1)早期工厂的动力及地点:基本上都是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

(2)工厂制度建立的前提: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能雇用1000多人。

(3)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1.火车产生的背景: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

那时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由马匹拉动的。

2.火车的产生:(1)时间:1825年(2)发明者:史蒂芬孙设计蒸汽火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3.铁路建设的发展:(1)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2)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包括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多极化趋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等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以及美苏争霸的历史。

但他们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国际还不够了解,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阐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历史事件,掌握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特点,认识多极化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认识,增强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多极化趋势。

2.教学难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具体过程和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历史事件,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4.教师讲解: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阐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

3.课件: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4.的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变化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历史事件,展示相关图片和史料,让学生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历史事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

延安成为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
指挥中枢。


延安
陕甘宁
晋冀豫
晋 鲁
山东

1、概况: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 __主_力__部__队_和_基__干__民__兵_为骨干,以_广__大__群__众_为基础 ,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___人__民_游__击__战。争
2、作战方法:__地__道_战___、_地__雷__战__、_夜__袭__战__、 __麻_雀__战__等。
1.毛泽东《论持久战》
分组讨论:毛泽东为什么发表《论持久战》?《论持久战》对 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原因: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 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影响: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不不不 留留留 一一一 座根段 桥枕铁 梁木轨 !!!

山高路远坑深,
德 怀
大军纵横弛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
材料一: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
战役 时间
战斗 次数
毙伤日军数
破坏交通线
3个半 1800 月 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拔掉据点 近3000个
材料二:蒋介石给中共发来贺电:“贵部窥此良机,断 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
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 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材料一:我军运输部队在平型关关口附近不 明地域遭到从西侧高地的伏击,全军覆没。
——1937年9月日本《每日新闻》
材料二:二十五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 兵用命,深堪嘉慰。

初2历史笔记第21课

初2历史笔记第21课

初2历史笔记第21课
以下是一个关于初二历史第21课的笔记范例。

第21课: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和政治
一、经济建设
1. 年:经济恢复期
措施:土地改革、剿匪、打击投机倒把、统一财政经济等。

结果:经济逐渐稳定,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

2. 年:“一五”计划
方针:重点发展重工业,兼顾农业和轻工业。

主要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等。

影响: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二、政治建设
1.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意义: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三、外交成就
1. “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意义: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特权。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1953年周恩来与印度政府代表团谈判时首次提出。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影响: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以上仅为简要内容,实际笔记可根据老师讲解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进行补充和完善。

八年级历史21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21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21课的知识点包括:
1. 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晋绥、晋鲁豫、山东、苏南等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

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3. 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

这场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以上是八年级历史21课的主要知识点,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历史书籍或咨询历史老师。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把马克思主义全面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 、 时 间 :俄国十月革命后 (1917年)
3 、 中 心 : 北京、上海
4、概况:
1)1919年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 克思主义学说; 2)1920年3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 会; 3)1920年 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 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②马克思主义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⑶国内因素:①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 ②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③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④五四运动推动了马义传播及早期义者的宣传
1918年11月,李大钊先后 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
义的胜利》、等文章,用马克思
主义观点分析和歌颂俄国十月革
参 加 情
政府个别代表 台湾民众
林长民等人 反日
况 表
留学生、华侨
肖克杰自焚
影响:乞丐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发布革通命告的开端

上海小偷
罢偷
3、历史意义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彻辛亥底革的不妥协 命还不反曾帝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反妥封协建地反帝爱
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第五阶段: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第 21 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19——1927)
课程标准
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认识马克思主义马致远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 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3.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1第21课笔记

高中历史必修1第21课笔记

第21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分期及社会主要矛盾1.五四运动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1927):中国人民和北洋军阀、帝国主义的矛盾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代表工农利益的中共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的矛盾→中日民族矛盾3.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中日民族矛盾4.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的矛盾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五四运动1. 背景:(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3)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阶级:工人阶级的壮大(5)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3. 评价:(1)性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2)意义:①推动社会进步;②促进……传播,为……做了准备;③转折点④里程碑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何异同?(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不同)1.背景:十月革命推动2.中心:北京与上海3.概况:(1)开始:十月革命后;(2)广泛:五四运动后:系统介绍;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翻译和宣传4.意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中共一大1. 历史条件:(1)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发展(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3)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5)组织基础:中共早期组织的不断建立。

(最早:陈独秀:上海)2. 成立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时间:1921年7月23日(2)地点:上海,最后一天转至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精神)。

(3)内容:①党的名称:②党的奋斗目标:③选举领导机构:3.意义(为什么说中共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①坚强的领导力量;②正确的方向;③强大的凝聚力量;④光明的发展前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导读:史料表明西欧国家通往东方有传统的贸易海路,因奥 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控制了传统商路,西欧国家希望另辟 一条绕过地中海东岸直达中国和印度的新航路,这是新航路 开辟的直接原因。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史料三
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接高考
2.影响
(1)对世界市场而言: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 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2)对欧洲殖民国家而言: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
资本,推动了欧洲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3)对殖民地而言:促使亚非拉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 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 进步。 (4)对国际关系而言: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 殖民争霸战争的发生。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史料印证】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重难点三
西欧殖民争霸与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确立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2)活动
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②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 垄断了中英和印英间的贸易。 ③1607年,获得北美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 在东方把矛头指向印度。 ④17世纪上半期的三个扩张方向: 地中海和东印度的商业 贸易开发、 纽芬兰湾的渔业开发和北 美殖民地的农业拓殖。 荷兰 ⑤进行殖民战争,先后打败______和法国。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1.“海上马车夫”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经济发达:造船业、 对外贸易发达。 (1)条件③政治独立:1581年, 尼德兰北部七省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 成立“联省共和国”, 又称荷兰共和国。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①对外贸易发达,阿姆斯特丹是其重要港口 和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2)概况 ②荷兰在南北美洲、非洲、印度、 东南亚一带夺取了广阔的殖民地。
【课标提示】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
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 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 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1.背景
(1)分散的文明
儒家文明 ①表现:五大区域文明即东亚_________、 南亚佛教和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教文明、 欧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 ②特征:地域性和独立性,基本处于隔绝状态, 文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2.英国能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原因 (1)政治制度优势: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较早确立
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2)经济实力优势:通过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扩大 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强大军事优势:摧毁西班牙“无敌舰队”,英荷战争 摧毁荷兰的殖民优势,确立海上霸权。
1.荷兰、法国与英国的殖民争夺先后失败的原因及认识 (1)荷兰战败原因:①自然资源缺乏;②商业资本发达, 工业基础薄弱;③重视发展航运,忽视发展海军。
(2)法国战败原因:①典型封建专制统治;②工业倾向于
奢侈品的生产;③法国发展重心在欧洲大陆的争夺。 (3)认识:殖民扩张与争夺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殖民 竞争,既是军事的竞争,更是经济和政治实力的竞争。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 密。
(3) 思 想 震 撼 之 路 : 冲 击 了 西 欧 的 思 想 文 化 领 域 , 证 明
“ 地圆说 ”的科学性,冲击了神学理论,促进了自然科学 的研究。 (4)殖民掠夺之路:作为资本 原始积累 度和殖民掠夺也登上历史舞台。 重要手段的殖民制
荷兰、英国等国家。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重难点一 史料一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及影响
1.原因和条件 16世纪(欧洲)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 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导读:史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的两大动机是寻找黄金、传
播基督教;主要动机是寻找黄金;实质反映了开辟新航路
的决定因素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结果: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 海上马车夫 ”。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2.英国的崛起
(1)主要原因
①新航路开辟后,利用地处大西洋 航路中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②推行“___________”政策,鼓励出口, 重商主义 支持工商业者参与贸易竞争,占领殖民地。 ③通过“圈地运动”,资本主义性质的 租地农场发展起来。 ④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推动了城市的繁荣 和贸易的发展。
(3)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①目的:是为了各国垄断资本
家的利益需要,积极抢占资本输出的场所。②手段:主要是 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1.新航路的开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西欧国 家的 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的拓
展。
2.新航路的开辟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寻找黄金,适应 资本主义发展 的需要,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原始 积累。 3.早期殖民霸权的争夺先后经历了 葡萄牙 、 西班牙 、
民扩张道路。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3)对亚非拉地区:①对美洲:掠夺财富,屠杀印第安人,给 美洲的传统社会带来灭顶之灾。②对亚洲:掠夺财富,大量
白银流入,客观上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③对非洲:成为
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给非洲传统社会带来沉重的灾难。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重难点二 1.特点
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与争夺的特点及影响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不同时期殖民扩张的目的及手段 (1)15世纪末至18世纪晚期:①目的:扩张主要是为了掠
夺金银财富,积累资本。②手段:包括抢劫财富、贩卖黑
奴、欺诈性贸易。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①目的:是为了拓展商品销 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②手段:主要是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商品。
2.开辟
(1)1487~1488年, 迪亚士 开辟了从欧洲沿大西洋到 达非洲最南端的新航路。 (2)1497年,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进入印度洋到 达印度。
(3)1492年,哥伦布开辟从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路。
(4)1519~1522年, 麦哲伦 率领其船队进行环球航行。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技术也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2.多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①人类开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②地
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③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
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对欧洲:①促进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欧开始崛起。②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 移到大西洋沿岸。③促使西、葡、荷、英、法等国走上殖
(1)工业革命促使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基 本形成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 会进入“电气时代”,世界 市场与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1)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生 产力水平相对低下 (2)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以掠夺财富 为主要目的,达到积累资本的要求 (3)世界市场随新航路开辟而出现雏 形,西欧殖民扩张促使世界市场进一 步拓展
(1)首先开辟新航路的西班牙、葡萄牙,较早走上资本主
义道路的荷兰,地处大西洋沿海的英国及欧洲大陆的法国 等,主要占据非洲、美洲等地区。 (2)以殖民扩张、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 贩卖黑奴、殖民战争等为主要方式。
(3)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
行径,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而被摩尼康谷人称为
赤潘哥的小西班牙。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
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 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哥伦布的遗言” 导读:史料表明基督教会的鼓励、西班牙王室的支持、相信
地圆学说等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此外西欧航海技术、造船
国际贸易渠道流动时,它所经过的地方必然发生下述现象:
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可归纳为“五、四、三”
五个主要国家:西、葡、荷、英、法。
四大方式:野蛮掠夺、屠杀印第安人、黑奴贸易、不平 等贸易。 三大影响:对世界市场、对殖民国家、对殖民地。
(4)地理位置的优势:地处大西洋沿岸,位于世界贸易中
心;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和海上优势。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5)意识形态的变化:英国宗教改革后新教徒强烈的奋斗进取
精神和思想意识的解放。 (6)政府的支持:政府推行重商主义,一贯支持本国的海外殖 民活动。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史料二
西班牙人从古以来就由红海沿岸、阿拉伯、恒河流
域诸地输入香料和草药,只是不如现在的数量多。他们到这
些远地去寻求香料,用我们西班牙的货物交换……。此种贸易 要费很多力量和开销……。另一条路由印度经里海过特拉布 松,由这里沿大海或黑海到哈西斯。但是由于不久前征服者 帝国的土耳其人而立即使贸易停止了。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