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1)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届四月份阶段性测试高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长时间出现“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的现象,这反映了古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皇帝制3.“王”本是夏商西周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历代大王上位之后表示自己功德不足与上古帝王媲美,故只称王,不称帝。

春秋时始有诸侯称“王”,到了战国时诸侯纷纷称“王”。

这实质上反映了A.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C.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D.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4.嬴政认为,给死去的王上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很不合适的事情。

称帝时,他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并下令今后不再给死去的皇帝上“文、昭、武、惠、襄”之类的封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这一做法A.正式终结了古代谥号制度 B.实现了对全国的直接管辖C.是分封制发展的必然趋势 D.旨在确立皇帝的无上权威5.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 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B. 郡县制是秦朝开始出现的一项制度C. 两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D. 东汉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6.秦朝三公九卿、西汉内外朝、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A.相权不断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皇权不断加强 D.中枢机构不断完善7.秦代派驻各郡的监御史负责监察所在地的郡守和郡尉,出土秦简曾载:南郡的监御史因罪逃亡后,中央便委派正在巡视南郡的廷尉史接管对南郡的监察。

这可用来说明秦代A.重视地方权力监督 B.监察权侵夺行政权C.地方实行三府分立 D.君主权力至高无上8.东汉时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

2022~2023年高二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

2022~2023年高二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

选择题周人是用“夏”来称呼以周邦为首的反商联盟,所谓“诸夏”或“诸华”,是各诸侯国以整体的名义,一体向境内及周边其他各族所宣示的自称。

这一变化A.成为传统华夷观念形成的理论基础B.助推了“家天下”观念的形成与发展C.有助于形成大一统的心理文化认同D.为周朝实行宗法分封提供政治前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华夏”包含的主体随着西周统治的确立和扩展而扩展,因此有助于形成大一统的心里文化认同,故选C项;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华夏”概念的变化并不是周朝实行宗法分封的政治前提,排除D。

故选C。

选择题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周朝时期,只有诸侯的“同母之弟”才称“弟”,异母弟则称之为“公子”。

这主要是为了( )A.体现礼乐教化B.强化宗法观念C.维护母系权威D.突出分封差别【答案】B【解析】从西周宗法制来看,异母弟属于庶子,不是嫡子,因此这一规定是为了强化宗法制的嫡庶之别,故答案为B项;这一规定属于宗法制的内容,没有体现出礼乐教化,排除A项;宗法制是为了维护父系权威,排除C项;这一规定不是分封制的内容,排除D项。

选择题西周时期,周天子向受封者颁发“授民授土”的册命书,并由史官当众宣读,受封者获得官属、奴隶、礼器、仪仗等,并要遵循朝靦周王的礼仪“立中廷,北向”,这一史实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的加强B.官僚政治的形成C.君臣关系的强化D.儒家伦理的认同【答案】C【解析】周天子向受封者颁发“授民授土”的册命书,受封者应“立中廷,北向”,即向周王行拜见之礼的礼仪,这一活动强化了周天子与受封者的君臣关系,故选C;西周中央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中,排除A;西周实行贵族政治,排除B;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排除D。

选择题据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津关令》记载,汉初在帝国东西部之间设有关、津,并利用其间的山河险阻构筑了一道自南向北的要塞。

汉朝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范诸侯王的叛乱B.抵御匈奴人的侵扰C.推行官营商业政策D.有效掌控人口资源【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的郡国并行制容易带来诸侯势力坐大的问题,故为了防范诸侯王的叛乱,帝国不仅在东西部之间设有关、津,而且利用其间的山河险阻构筑了一道自南向北要塞,由此将帝国的疆域分为区别对待的“关中核心区”、“关外直辖地”和“关外王国”,以之为依托,层层实施朝廷的地域控制,故选A。

贵州省石阡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

贵州省石阡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

石阡民族中学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3月月考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4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及其北部,发展起以种植粟、黍为主的早地农业;长城以北和广大西部地区,狩猎经济较发达,出现游牧经济: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逐渐发展成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南方和滨海地区,采集和渔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

这反映了A.早期国家出现促进了农业进步B.当时中国北方农耕文明较南方发达C.人类的生产纯粹依赖自然资源D.中国早期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明显2.秦朝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莫(莽),以辄相报也。

书有亡者,亟告官……书廷辟有曰报,宜到不来者追之。

”“隶臣妾老弱不可诚信者勿令”,即男奴、女奴、年老体弱以及不足信的人,不要派去递送文书。

这反映了秦朝A.重视保障文书传递的及时性B.以严刑峻法治理天下C.重新调整了国家的行政区划D.建立全国性邮驿制度3.明初,徽商程维宗开始在屯溪镇经营商业,并吸引了大量徽商,此后屯溪逐渐成为皖南巨镇,也成为古徽州及周边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中心。

徽商还在当地修建了大量的桥梁、道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了商业经营条件和人居环境。

这表明当时A.商人地位得到较大提升B.地区之间经济分工明显C.商业活动助推集镇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驰4.明代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让百姓毋作非为,以《大明律》解释六谕,百姓若不遵守则要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

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高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高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2——2023学年下学期4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诸子百家学说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其中主张“尚贤”治国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下列诗词格言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位卑未敢忘有优国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3.“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出自A.儒家B.道家C.法家D.佛教4.欧洲史学的源头在A.古希腊B.罗马C.拜占庭D.俄罗斯5.下面这张照片上的人是非洲的难民,这一群体备受国际关注。

难民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战争和地区冲突B.宗教或部族矛盾C.自然灾害的发生D.国际人才的交流6.把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欧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是A.土耳其人B.阿拉伯人C.印度人D.突厥人7.南宋时期,中原以茶叶换取青藏高原的良马,形成茶马互市,这与哪条商路有关A.陆上丝绸之路B.海上丝绸之路C.草原丝绸之路D.西南丝绸之路8.随着殖民侵略不断深入,英国的文化侵略还是对印度产生了两个深远的影响: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

对英国文化侵略的正确理解是A.印度的民族文化被同化B.推动了印度的文化重构C.导致印度排外主义盛行D.阻碍了对印度殖民进程9.下面是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西学东渐主题变化表。

这一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A.中国的双半社会性质不断加深B.民族意识随列强侵略的加剧得到强化C.国人追求民主的观念持续更新D.国人探索向西方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10.下列对文化传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文化继承就是原封不动地继承传统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D.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的继承11.如果要研究距今约5000 年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长江下游的历史,可选择A.良渚古城遗址B.姜寨遗址C.龙山文化遗址D.红山文化遗址1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的国家。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2022-2023内内内内内内内4内内内历史内内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 如表为先秦时期部分思想家的观点,这反映出先秦思想家()C. 对社会矛盾成因的深入剖析D. 对春秋战国兼并战争的抨击2. 有学者认为,汉代采用“王霸道杂之”的统治方式,即“以经典为依据的道德教育”与“以法律为依据的外在管束”相结合。

这一方式体现了()A. 诸子百家思想的趋同性B. 儒家仁政思想的普适性C. 政治意识形态的现实性D. 法家治理意识的灵活性3. 理学家们标榜自己的学说为“实学”“实说”,评佛老的学说以及汉唐的章句之学和讲求诗词歌赋的词章之学为“虚学”“虚说”。

虚实之别就在于是否讲求儒家的义理。

据此可知,宋明理学旨在()A. 重建儒学的正统地位B. 强调儒学的教化作用C. 突出儒学的伦理道德D. 批判佛道的虚无学说4. 王阳明针对当时思想界的流弊指出:“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

”他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据此可知,其解决流弊的主张是()A. 天人感应B. 格物致知C. 存理灭欲D. 知行合一5.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为了民族的发展强大;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 对世界文化没有积极作用B. 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 不如西方文明有积极作用D. 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强大6. 苏格拉底创立了独特的问答法。

分为三步:第一步,用请问的方式使人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第二步,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并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A. 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B. 弥补了智者学派理论上的缺陷C. 以否定权威为出发点D. 使理性占据希腊社会主导地位7. 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A. 抨击愚昧B. 倡导平等C. 讽刺贪淫D. 推崇人性8.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江西师大附中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命题人:审题人:2021.4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Ⅰ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初受封的几个大诸侯国,如齐、鲁、晋、燕等,在夏商时期皆为蛮、夷、戎、狄各族所居,长期徘徊于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阶段,分封制推行后,这些封国所在地区元例外地建立起奴隶制政权。

由此可见分封制()A.使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B.初创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C.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建立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2.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

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受处罚。

这些规定()A.促使秦律形成了完整体系B.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推动了秦代冶金业的发展D.说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3.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

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

这些措施()A.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B.体现了西汉治理边疆的灵活性C.旨在缓解郡国制度的问题D.阻碍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开展4.据《南史》载,刚担任尚书省右仆射的世族子弟王僧达“自负才地,一二年间便望宰相”;其孙王融“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

这说明南朝()A.选官重视才能与人品B.用官看重名士对人才的举荐C.门阀观念依然在流行D.世族子弟直接继承父祖官爵5.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本质上是对九品中正制的叛逆,是社会集团争夺权力的必然结果。

实行九品中正制的时代,寒门庶族和豪门士族发生了激烈的斗争,引发了连续的政治危机。

科举制的实施解决了九品中正制下豪门士族垄断权力的问题。

该学者意在说明,科举制()A.没有改变九品中正制的形式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C.有利于消除统治集团的矛盾D.导致寒门庶族对政权的垄断6.表1是由宋人文集中抽样出的206例士人阶层女性阅读者的墓志资料统计而成的。

黑龙江省肇州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肇州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学科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48分.1.早在春秋时期,《礼记》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将这种精神赋予了具体的指向。

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种内涵A.以人为本B.家国情怀C.天人合一D.自强不息2.吴国贵族自称是太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长子)之后,但很长时间内却并未表现出亲近华夏的一面。

而在春秋时期他们开始强调自身的华夏血缘,吴国获得了华夏的支持。

这为吴国进入中原地区,参与其他华夏诸侯国盟会、争霸提供了依据。

这反映了A.夷狄普遍认同华夏文化B.吴国贵族具有华夏血统C.周天子的统治日趋稳固D.政治利益影响华夏认同3.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汉字便陆续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在周边国家形成一个“汉字文化圈”。

朝鲜、日本等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

汉字的向外传播A.促进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发展B.加快了汉字的转型简化C.消除了东亚地区交流的障碍D.增强了各地的民族认同感4.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云冈石窟建设进入晚期。

与中期造像相比,菩萨造像大多身形修长,身缠帔帛,神情高傲,给观者以洒脱超然之感,而这种形象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仙形象相符合。

这反映当时A.佛像雕刻技术日益创新B.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止C.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D.民族交融进程停滞不前5.据史载,从公元630年到894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和迎送唐使的使团有19次。

随同他们而来的,多则五、六百人,少则一、二百人,除随从和水手外,还有大批留学生、学问僧和各种文化技术人员。

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A.推动了四大发明东传B.促进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造就了大东亚文化圈D.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6.《耕织图》是中国古代为劝课农桑,采用绘图的形式详实记录耕作与蚕织的系列图谱。

清代最初由宫廷画师临摹宋代《耕织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装裱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耕织图”文献。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长阳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月考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

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 )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2.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浩劫,但客观上又在某些方面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例如,战前法国士兵的服色比较鲜艳,随着战争的发展,换成了新式的为战壕战量身定做的军服。

以下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法正确的是( )A.在索姆河战役中德军率先采用新式武器坦克B.大战后期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C.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流程的改进D.战后英法美建立了国联,倡导集体安全,具有进步意义3. 一战时期某一战役的过程如下:“7月15日,德军集中优势兵力越过马恩河,楔入法军阵地3—10公里。

7月18日,协约国联军转入反攻,夺取德军占领的马恩河突出部、亚眠突出地带和圣米耶尔突出部。

德军遭受重大损失,退守兴登堡防线。

”对这一战役分析正确的是( )A.是一战中双方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B.德国视此役为“碾碎法军的磨盘”C.巨大消耗战之后双方未能分出胜负D.美军大规模加入让协约国实力大增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乃至爆发战争。

以下史实能充分证明这一点的是( )①法德争夺欧洲大陆霸权②英德进行海军军备竞赛③英法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④中日爆发甲午战争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5.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一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美列强在一战前已制定军事时间表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D.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6.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月考题一选择题(60分)1、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员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并多次出现巨大的“和”字。

它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2、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3、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4.、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

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此中“智慧”是指()A.“兼爱”和“尚贤” 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5、《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统治者应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5、《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统治者应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6、某学生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个著名思想家为:思想上“矛盾”,政治上“无为”。

这个思想家应该是A.孔子 B.孟子 C.韩非 D.老子7.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8、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1(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1(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时量:90 分钟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计45 分)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演变。

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2.西汉初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3.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正式形成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4.唐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鼎盛。

以下属于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C.节度使制度D.均田制5.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杯酒释兵权②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③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④设立通判监督地方长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行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C.是中国省制的开端D.以上说法都正确7.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有()①明朝废除丞相制度②设立内阁③清朝设立军机处④实行八股取士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影响深远。

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是在()A.梭伦改革时期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D.亚历山大统治时期9.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重要遗产。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A.《十二铜表法》的颁布B.公民法的形成C.万民法的出现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纂10.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A.《权利法案》的颁布B.光荣革命的爆发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1832 年议会改革11.美国1787 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以下对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对国会负责B.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可以弹劾总统C.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违宪D.三权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12.法国1875 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美国经济进入二战后的繁荣时期,北部17个城市都经历了这场繁荣。到1970年美国学生的高中毕业率达到了76%。北部17个城市地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46%,其中郊区平均人口增长率高达107%,而许多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却出现缩减情况。郊区面积、人口和就业的增长得益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免费公路系统建设,同时在新公路系统诞生的重要时刻,美国人正用他们逐渐增长的收入购买百万计的汽车,值得注意的是,提供免费停车的汽车购物中心在50年代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A.说明中国已被卷入世界市场B.标志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提升了明朝地方治理的效率D.部分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8.明清时期的江苏盛泽镇“居民悉逐绫绸之利”,下表是明朝初年至清朝光绪年间盛泽镇人口变化的数据统计。
时期
明朝初年
明嘉靖年间
清康熙年间
清光绪年间
户数
五六十户
居民百户
一万余户
二万余户
规模
小型村落
“合众人喜食西红柿,或生或煮,伴以油醋,或以白糖”
1867年张德彝《再述奇》
A.新航路开辟之前中国早已经引种番茄
B.番茄 引进解决了中国的粮食短缺问题
C.外来物种极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D.番茄引种经历了认知转变和发展的历程
7.《海与帝国∶明清时代》在描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迁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一条鞭法”施行后,居民不再通过里甲,而是把折算成白银的税粮、徭役直接交给县衙门。上述变化()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王国维说:“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

……盖周时以嫡庶长幼为贵贱之制,商无有也。

故兄弟之中有未立而死者,其祀之也与己立者同。

”这表明()A.周代全面继承了商代的承继制度B.周代的承继制度比商代更合理C.周代在承继制度上确立了嫡庶差别D.商代完全采取兄终弟及的承继制度2.“坟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片平常无奇的土堆。

而是社会关系、人生价值之所以维系的一个坐标。

不像基督教等文明,中国人信仰自己的祖先。

”这种现象渊源于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 C.道教 D.佛教3.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 )A.“诸侯朝于天子……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B.“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C.“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

”D.“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4.“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

其中的“天”是指 (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5.“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

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

”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6. “分封制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

”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当时社会“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为齐威王B.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C.晋文公加征鱼盐税收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7.春秋时期,秦国有“伐邦、冀戎,初县之”、“初县杜、郑”;晋国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等资料。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A.众多著名思想家的努力结果 B •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C.周王室无法控制诸侯争霸导致 D •牛耕和铁农具的推广使用冲击井田制2、龙飞同学写关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文,可能引用下列哪句名言:A、己所不予,勿施于人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4、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 ,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的回答是Er Zhou Ke kua ng5、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6、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7、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世界万物的本原B、社会发展的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人的情感、感受&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一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B、甲一道,乙一儒,丙一墨,丁一法C 甲一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D、甲一道,乙一墨,丙一法,丁一儒9、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新津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之所以说梭伦改革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特权的基础,主要是因为这场改革()A.重新分配贵族占有的土地B.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C.恢复公民大会的应有地位D.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2.《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名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

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A.遵循先代旧制B.因时进行变革C.加强思想控制D.强化专制统治3. 战国时期,秦孝公去世,力主变法的商鞅被车裂而死,但新法并未被废除,故史书上说“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君之法”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B.新法适应时代发展趋势C.秦孝公及其继任者坚决拥护和支持新法D.变法措施得当,未给秦国带来消极影响4.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下列哪种历史现象互为..因果关系()A.长期分裂B.民族融合C.统一北方D.阶级矛盾5.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其主要特点是()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B.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C.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赋役D.限制地主兼并土地6.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的矛盾激化C.剥夺天主教会的土地和经济特权D.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束缚7. 司马光在《司马温公集》这样写道:“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侫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是()A.变法的措施超越了时代,不合实际B.王安石为人处事不当,用人不适C.王安石过于自信,高傲自大D.急于求成,损害了百姓利益8.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在教义方面的共同点有()①信仰得救②《圣经》是最高权威③通过教士等神职人员得救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④信徒人人可以成为祭司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9.列宁在评论1861年改革时说过;“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殷商时期,巫风充满,祭祀鬼神的现象相当普遍;西周时期,当政者认为,执政必需注意重民众需求即使上帝百神和先公先王也曾是考虑民众愿望的“至上神”。

这一变更说明西周时期( )A.祭祀对象发生变更B.民本思想渐渐显现C.平民地位有所提升D.族权色调日渐深厚2、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

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对全部人的普遍的公共性。

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3. 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实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行。

这反映国人会议()A. 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B. 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C. 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D. 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4、春秋时期,很多在斗争中逃离家园的流亡者和冒险者把中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传播到邻近地区。

在这一过程中,山东半岛及其东北部的沿海平原地区被纳入中原文明的范围,北部和西部边疆也有类似的扩展。

这一过程表明A.百家争鸣初见端倪B.中原文化中心转移C.分封宗法走向瓦解D.华夏文明渐渐扩展5、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相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如齐国规定:“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行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行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行使任大官。

”材料说明当时A.世卿世禄制被废除B.用人制度适应了现实须要C.奴隶制度被废除D.权力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更6、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租税的特权,但必需接受国君的吩咐。

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主管治理和驾驭兵权。

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1. 周朝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两者相互补充,需要周王自上而下的“册命”以及臣子自下而上的“委质”(把自己质于所盟之君)来维持,以此解决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史料战国清华简《四告》中也有记载,四方侯伯“效命于周”(诸侯王臣须向周王室献上身家性命)。

据此可推知,周制()A.蕴含专制主义思想B.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理C.缺乏人文主义精神D.平衡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2. 汉初,“丞相初置员吏十五人,皆六百石,分东西曹,东曹九人出督州为刺史”,刺史对丞相负责,又叫丞相史。

汉武帝时期,刺史“迁(监)部”,对御史大夫负责,“有常治所”。

汉元帝时期,由御史中丞“督部刺史,总领州郡奏事”。

刺史制度的演变()A.易造成官僚机构的臃肿B.适应了专制王朝统治需要C.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D.解决了与地方豪强的问题3. 《颜氏家训》(隋初)内容侧重于士族贵族之门,引经据典、哲理深奥,于治家、治学均有益处。

《袁氏世范》(南宋初)写作的基点在于俗人俗事俗务,内容侧重于常理上的说教。

向“田夫野老、幽闺妇女”介绍治家处世与教子的道理。

这些变化体现出()A.宗法关系的日益强化B.南宋社会矛盾更加突出C.儒学内容世俗化明显D.科举考试范围日益扩大4. 明代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隆庆六年,郡守罗青霄……议征商税,以及贾舶……万历三年,中丞刘尧诲请税舶以充兵饷,岁额六千……据此可知,明代请开海禁()A.是中后期库府空虚的反映B.有效缓解了海防危机C.表明了政府放松抑商政策D.加快自然经济的瓦解5. 明代嘉靖初,王文显墓志铭中记述其训示子侄:“商与士,异术而同心。

”王文显不仅早年弃儒就贾,而且能站在士商相通互识的高度理解义利之辨。

这一现象()A.缘于主流思想的动摇B.利于向近代社会转型C.反映了四民结构调整D.改变了传统社会观念6. 如图是中国1915-1922年间民族工业发展基本状况,结合所学判断,出现表中所示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A.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新文化运动为经济发展解放思想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7. “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期,东方与西方、革新与守旧、进步与落后诸如此类的二元对立构成了知识分子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价值取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着太阳借来的”。

这句话反映了 ( )A.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B.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C.罗马教会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3.加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

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A.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B.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C.人本主义思想D.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4.北魏孝文帝尊儒崇经,兴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其主要目的是 ( )A.适应巩固统治的需要B.当时的人们喜欢儒家文化C.冯太后的影响D.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汉文化5.导致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根源是 ( )A.政治上权力的不平等B.经济上平民处于受剥削地位C.平民易因债务问题沦为奴隶D.贵族政治专权与经济压榨6.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自己有 ( )A.栽种葡萄的技术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高超的手工业技术D.大量的土地7.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

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

上述材料表明 (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兴旺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8.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

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

”主要是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 )A.农田水利法B.青苗法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9.日本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相似之处是 ( )A.领导力量的构成B.改革前的国际、国内背景C.改革的直接目的D.改革的结果和影响10.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③农户按高下出资兴修水利④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1.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后期的侧重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贵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12.保甲法的实施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 )①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②兵农合一,提高了军队战斗力③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④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3.北宋诗人苏舜卿曾这样描述:“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

”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 )A.冗官B.冗兵C.积贫D.积弱14.19世纪后期,日本农民高唱这样一首歌:“长州进京,还不好吗?长州与萨摩,还不好吗?总算响起了黎明的钟声……”这首歌出现的背景应当是 ( )A.日本门户打开了B.改革时代到来了C.民主政治建立了D.扩张战争开始了15.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慈禧太后采取的破坏新政的措施不包括 ( )A.解除了支持新政的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B.任命她的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C.将人事任免和军权牢牢控制在手中D.指使袁世凯出卖维新派16.20世纪初日本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获得了民族独立,并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

这主要说明 ( )A.帝国主义忙于宰割中国,无暇顾及日本B.大力倡导“文明开化”,与西方生活方式接近C.明治维新领袖们的“富国强兵”梦开始得到实现D. D.建立了现代化的军队,军事实力超过西方列强17.北魏均田制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是 ( )A.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民族融合的加强C.政府掌握大量可供分配的土地D.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18.王安石在变法中始终坚持的一种思想,对扫除重重障碍起了极大的作用的是(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B.民贵君轻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D.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19.北宋王安石变法中实现了寓兵于农、兵农合一,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措施是( )A.更戍法B.保甲法C. 将兵法D.保马法20.进一步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梭伦改革B.伯利克里改革C.克里斯梯尼改革D.庇西特拉图改革21.王安石变法中,起到“农时不夺而民均”作用的是 ( )A.保甲法B.均输法C.农田水利法D.免役法22.2013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6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23.观察下图,“奇兵队”袭击的最有可能是 ( )A.西方侵略者B.幕府的军队C.倒幕派D.尊攘派24.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灵魂的获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什么教会的繁琐仪式。

这 ( )A.激起德意志各阶层民众的强烈愤慨B.表现了宗教改革的保守性C.从根本上否定了教会和僧侣的特权D.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25.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 )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梭伦材料二——摘自新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1)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

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

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请回答:(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累费百万。

——《宋史》材料二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

”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

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

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王安石传》材料三(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恶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疾矣。

——苏辙《栾城三集》材料四易中天在《帝国的惆怅》中认为:“就事论事就法论法,这些新法的本身却无大错。

他们无不出自良好的愿望。

甚至很替农民着想的。

这次变法不该是这个结果。

……结果百姓增加了负担,地方官增加了收入。

”1.北宋“积贫”的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的项是什么?2.材料二所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什么?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

3.变法需要人才,王安石如何培养人才的?4.结合材料三、四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当变法面临责难和困境时,王安石以怎样的精神来面对的?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是两个词语结构相近的概念,它们表明中日两国在早期近代化的路径选择中拥有着类似的文化处境,即必须处理好强势文化的引入与本土文化的保存问题。

材料二昔彼得(彼得大帝)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学于船匠,变政而遂霸大地。

日本为俄美所败,步武泰西,改纪而雄视东方。

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盛强与我异。

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文)并指出其观点产生的主要背景。

月考答案BABAD CCADA DCDBD CCDBC DCACA26.(12分)(1)公平思想财产等级制度(2分)(2)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由其财产资格来决定主要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4分)(3)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门第,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基础,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使其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总之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6分)27(11分).(1)法家秦孝公的支持(2分)(2)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重农抑商(3分)(3)材料二持否定态度,材料三持肯定态度“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遂灭”指分封制被废除(6分)28、(14分)1、冗官(1分)2、募役法,方田均税法(2分)实行募役法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不误农时(或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实行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减少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