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_高二作文

合集下载

中庸之道申论作文

中庸之道申论作文

中庸之道申论作文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儒家思想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流派,而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便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强调追求人生的平衡与和谐,主张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极端,并强调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中庸之道在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管理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思想方面,中庸之道要求人们保持清醒和客观的思考,避免被情感或个人偏见所驱使。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尽力理性地面对问题,并寻求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同时,中庸之道也强调了均衡和谐的思维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根本本质,而不是被琐碎细节所迷惑。

在行为方面,中庸之道要求人们秉持中庸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同时避免过度或不足。

这意味着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保持适度的勇气和果断,避免过度谨慎或过于冲动。

此外,中庸之道还要求人们保持公正和仁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尽量避免极端立场,而要努力达到平衡与和谐。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中庸之道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

中庸之道鼓励管理者保持平衡的工作态度,既要有远见卓识,又要注重细节,既要遵循规则,又要关注员工的需要。

中庸之道能够帮助管理者确保组织的稳定运行,并在不同因素之间寻求平衡,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管
理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只有通过追求中庸之道,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平衡和和谐,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论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论文.docx

论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论文.docx

论中庸之道——中国传统⽂化专题论⽂.docx中庸之道:中国传统⽂化的⾻髓中庸之道是中国⽂化的⾻髓,作为⼀种⽅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化有关的每⼀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化⼼理和社会⼼理的核⼼要素之⼀。

每个置⾝于中国⽂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法摆脱那与⽣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运,既是⼀种智慧,也是⼀种⽆可回避的⽂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

《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中的例⼦。

如《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吕刑》“罔⾮在中”、《诏诰》、《洛诰》的“时中”、《酒诰》的“作稽中德”等。

在《尚书·⼤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六字⼼传”的那⼀着名的箴⾔:“⼈⼼惟危,道⼼惟微,惟精惟⼀,允执厥中。

”《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向殷代的遗⾂箕⼦请教国事,箕⼦提出九条⼤法,其中就有中道的思想:“⽆偏⽆颇,⽆偏⽆党,王道荡荡。

”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中庸”⼀词,语出《论语·雍也》。

孔⼦说:“中庸之为德也,其⾄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中庸乃⾄⾼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能做得到了。

孔⼦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境界到底⼜有多⾼呢?朱熹解释说:“⼦程⼦⽈: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者,不偏不倚,⽆过不及,⽽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这样,中庸⼀词的含义就是,中是⼀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

概括⽽⾔,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种常理。

另⼀种解释来⾃汉代的郑⽞。

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也;庸,⽤也。

”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

这两种解释,在“中”的含义为中道上没有差别,只是在“庸”的含义上有⼀点分歧,⽽这⼀点分歧实际并不是本质性的。

中庸之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作文

中庸之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作文

中庸之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作文一说起“中庸之道”,您可能会觉得这词儿听着有点玄乎,甚至有点老古董的味道。

但您别急,听我给您唠唠,这中庸之道啊,其实没那么复杂,说不定还和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呢!咱先来说说啥是中庸。

这可不是说让人当一个平庸、碌碌无为的家伙。

而是说做人做事别太偏激,别走极端,得把握个恰到好处的度。

您想想,要是一个人干啥都风风火火,不顾一切往前冲,那是不是容易撞得头破血流?反过来,要是一个人老是畏畏缩缩,啥也不敢干,那机会不都从眼前溜走啦?所以啊,中庸就是让咱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的点。

比如说吃饭吧,您要是顿顿大鱼大肉,胡吃海塞,那身体能吃得消吗?肯定得发胖,各种毛病都来了。

可要是为了减肥,这也不吃那也不吃,饿得面黄肌瘦,那也不行啊!这就得中庸一下,荤素搭配,适量进食,才能身体倍儿棒。

再说说与人相处。

要是您对朋友太过热情,一天到晚缠着人家,人家可能会觉得您烦,没点自己的空间。

可要是太冷淡了,朋友有事儿您也不管,时间长了,谁还愿意跟您做朋友?所以啊,得保持个适度的关心和距离,这就是中庸的智慧。

工作中也是一样。

您要是拼命工作,天天加班加点,把自己累得要死,可能工作是做好了,身体却垮了。

但要是整天偷懒耍滑,一点活儿也不干,那老板不得把您给开了?所以得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任务,该努力的时候努力,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这样才能工作生活两不误。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中庸之道不就是让我们和稀泥,当老好人吗?这可就错啦!中庸可不是没有原则的妥协,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处理事情。

比如说面对坏人坏事,我们可不能中庸,得坚决抵制。

但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就没必要争个你死我活,互相让一步,海阔天空嘛。

总之啊,这中庸之道就像是生活的调味剂,让我们的日子过得不咸不淡,刚刚好。

它不是让我们变得平庸,而是让我们变得更加明智、更加从容。

所以说,“庸者天下之定理”,咱要是能把这中庸之道给琢磨透了,那生活中的很多烦恼说不定就能迎刃而解啦!您觉得我说得在理不?。

中庸之道心得优秀作文5篇

中庸之道心得优秀作文5篇

中庸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虽然中庸很难实行,但是也不是不 可实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要实行中庸之道,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中庸之道心得 3 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论文《大学》;曾子传道 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论文就是《中庸》。中庸 思想,也是来自于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太难 了,普通人很少能够做到。中庸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讲的中 庸与仁一样,有体有用。中庸的主题非常不好理解,中庸的 作用就是此处讲的“中不偏,庸不易”。中就是不偏,庸就 是不易。 什么是中呢?一个方框,代表上下四方,中间有一竖直 贯下来,不歪不偏就是中。任何事情都要取?取中之意。冬天冷、夏天热,温度不适中;冬日长、夏 日短,日照不适中,都不合乎标准。只有春秋不冷不热,白 天与黑夜一样长,有中才可以作为标准。孔子的五德是“温 良恭俭让”,温是第一的,太热太冷都是偏,只有温才是中。 什么是庸呢?庸是庸常之意,就是我们说的,普普通通、 平平常常。平庸才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这是宇宙间的基 本法则。我们现代人都不甘寂寞,要拔高、要精彩,讲究“玩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 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 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
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 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 必明,虽柔必强。”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 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 也,爵禄可辞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 来,中庸是很难实现的,然而,中庸为什么很难实行和彰显 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 及也。”

高考满分作文(上海卷):行中庸之道

高考满分作文(上海卷):行中庸之道

高考满分作文(上海卷):行中庸之道人心中总有一些坚硬,同时,也必会有些柔软。

如何处理对待坚硬与柔软,关乎如何构建出和谐的内心。

行,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一大命题,并贯穿了中国前后五千年的历史。

中庸并非单纯的平凡于人世之间,在面对内心的坚硬与柔软时,则迅速逃避。

正相反,我们所应做的是在坚硬与柔软之间寻求平衡点,不做一位坚定的偏执之人,也不做一位柔软的优柔寡断之人,以自己正确的认知与态度保持平衡,从而缔造和谐的自我。

我们虽然无法全面的参透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成为圣人,但我们可尽量的靠近中庸之道,来帮助自己修身养性,达到坚硬与柔软间的相对平衡。

以德报怨,可乎?我们一味的用内心的柔软来面对,或者直接逃避这些恶意,可以吗?这自然是不行的。

孔夫子在数千年前便给出了答案——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用我们自身正直向上的品格,作为坚硬的一面去面对怨恨,而用自己的德来报答对方的德行,一味的忍让与宽厚并非是行中庸之道。

孔夫子推崇的,便是把握好内心的坚硬与柔软,以恰当的方式来处世。

我们若是一味的偏向柔软,那不是君子,而是懦夫。

但同时,若一直偏执于坚硬的一面,又有失人情味。

古时,有儿子因父亲偷羊养在家中,反将其状告上庭的故事。

这便是一味的偏于坚硬,不以柔软中和,导致了忽视亲情的情况。

儿子并未寻求到坚硬与柔软的平衡点,以直报德,纵使有了大公无私的美名,却失了重要的亲情,无法造就和谐的内心;只有行的中庸之道,妥善处理这其中的人际关系,处理好坚硬与柔软的平衡方可造就平和的内心。

所谓中庸之道,并非只认同社会中不美好的一面,而是以内心中的正直品格来面对、来处理。

我们总爱抱怨这个社会的种种不公,抱怨这个社会的种种不足给自己带来的伤害。

但我们又不敢勇敢的站出来维护公平,只因一时的怯懦而逼迫自己安于接受不公。

这并非行中庸之道,而是没有处理好内心的平衡,在不公发生时过于柔软,又在不公发生后大放马后炮,从而展现自己内心坚硬的一面。

这种矛盾的心态又如何来造就和谐的自我?中庸的真正含义不在于一味的宽厚,或一味的坚持,前者过了便是怯懦,后者过了便是一种劣性的偏执。

中庸之道叙事作文8篇

中庸之道叙事作文8篇

中庸之道叙事作文8篇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每当我读一本新书,获一份知识的时候,我心中的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正如培根所说;“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中庸之道叙事作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庸之道叙事作文1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带贬义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间,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谙此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中,不偏不倚;接着说庸,庸不是无能,而是平常。

平常就是不易,即鲜有改变,年少轻狂之时,日日思变,整日里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被深恶痛绝,因而时时思变,跳槽等等所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

不说此行为之好坏,年少轻狂时的不庸在长者眼中是为胡闹、是为冒险,是为激进。

暮年之人常念叶落归根,常念平淡生活,有一大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

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一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我认为中是好的,则合用,庸必然也应是好的,平常之为,淡然处之能培养良好心态,庸并非鼓励不求上进,而是在激进中寻求平衡,此又回到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

联系自己的教师生活,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

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

论中庸中学生议论文600字精选5篇2019

论中庸中学生议论文600字精选5篇2019

论中庸中学生议论文600字精选5篇2019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中庸中学生议论文600字精选5篇2019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论中庸中学生议论文精选5篇2019(一)无所不及的“百度日报”近日发表了这样一篇刊文——《灵异事件,科学如何解释》。

这篇文章的核心理论是这样解释灵异事件的——“鬼魂就是人类死后记忆残存的能量,在人类的身体被破坏而导致其记忆无法继续寄存后,这种能量便会脱离人体而失去能量供应,从而形成了鬼魂,促成所谓灵异事件的发生。

”在这篇文章的评论栏里,读者们就此问题拉开了一场激烈而又持久的辩论赛,他们各执一词,众说纷纭,胜负难分。

有的读者态度坚定,认为世界上绝不会有鬼魂的存在,灵异事件更是空谈。

而有的读者又坚定地认为世界上有鬼魂的存在,甚至还有人扬言自己曾亲身经历过。

而剩下的读者则保持着一份质疑的态度,站在中间的立场——作为读者,我也是其中之一。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答案(这句话也是相对而论的)。

显然,读者们如此激烈的辩论已经证明,上述这个被科学化了的结论已暴露出它过于绝对的本质,自然不能够有力地使读者们信服。

依我看,“鬼”这个汉字的创造会有它的原始根据,聪明伟大的华夏先祖亦不会凭空创造出这样一个文字。

在此之前,我做过一个合理的猜想:一枚普通的硬币需要两个面才能构成完整。

同硬币一样,世间万物的无尽循环也许是一种不可见的平衡在作用,构成这种平衡的条件是非单面性的,少则两面,多则无尽,它们相生相克,不断地相互补充和完善,才使得万物的循环得以平稳运行。

而人们常说的男女、阴阳、水火、天地等这类包含着平衡之意的词汇似乎也突出了构成这种平衡所需要的本质性条件——多面性构成。

所以,世间万物的循环之所以能够亘古不变地平稳运行和发展,其存在形态也就不会仅有单一的表现形式了,若仅为单一的表现形式,事物(简单来说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情和物体)的本质就会因为构成不全面而失去平衡,导致其无法正常运行和循环。

藏露兼要,中庸之道作文

藏露兼要,中庸之道作文

藏露兼要,中庸之道作文娇艳的鲜花选择了显露,厚实的花生选择了隐藏。

正如世间之人,有的选择了表现自我,有得选择了隐藏自我。

面对截然不同的处世之道,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我认为,兼承儒家主张的“中庸之道”。

藏与露之间兼顾彼此,不失为一种恰当的选择。

藏而不漏,没世之后。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雅士都推崇隐逸的生活。

有的是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一心向往自由,陶醉于山水之间。

有的却是不愿主动展现才华,而是被动的等待赏识他的知己明君。

若终被他等到伯乐,这或许了成就一番佳话;然绝大多数都是空有一颗渴望建功立业之心,在忧愁苦闷中虚度一生。

少年时的奋发图强化为泡影,经世治国的才能无所用处,才华出众的人才埋没于世,这是何等荒谬的浪费!何不显露自己,让更多的伯乐注意到你的存在?露而不藏,危伴其旁。

他们与隐逸者截然相反,同样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却能在总人中脱颖而出,甚至成就轰动事业,名留青史,然大都不得善终。

缘何,这主要归咎于他们锋芒毕露,不肯收敛,终引火自焚。

韩信用兵如神,谋略过人,终被诛杀宫中;曹冲天资聪颖,才华横溢,猝然离奇早夭。

不重名利的张良在韩信被诛,萧何系狱之时仍能从容保身,为人谦和的卫青在一位强势君主之下亦可得以善终。

露而不藏之人,在尽情展现自身才华的同时,也暴露自己能力的极限。

而且当孤月的光辉遮蔽了繁星的光芒时,太阳也变开始“月食”。

从这方面而言,真正的孤芳是只能自赏的。

何不暂时隐藏自己,去欣赏别人的美丽?藏露兼要,中庸之道。

中庸,并非模棱两可,得过且过,而是讲求为人不偏不倚,处世有度。

中庸之人,懂得何时显露才能,何时隐藏自我。

露,是对自己才华的相信与人生的负责;藏,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为自己的发展留有空间。

藏与露绝非矛盾而不能共存的,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

只有做到藏露兼要,我们才是合格的社会人。

藏露兼要,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我愿坚守中庸之道,做到藏露兼要,从容面对生活。

中庸之道高中800字范文 中庸之道高中800字范文优秀2篇

中庸之道高中800字范文 中庸之道高中800字范文优秀2篇

中庸之道高中800字范文中庸之道高中800字范文优秀2篇中庸之道高中800字范文 1极高明而道中庸记得中考的时候物理试卷有一道填空题考察重心,引用的材料是孔子对兵器的评论。

当时看到这么简单的问题,就不以为然了。

我只是从物理角度考虑,知道老师考察的重点是把握重心的作用。

况且我也懒得去琢磨背后的典故。

如今教室的后墙上贴了两句话,仔细一查发现它们出自《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

许是后墙长度有限,不然其后那句“极高明而道中庸”,是铁定要贴上去的。

也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再次翻起《荀子》,看见《宥坐》一篇里关于欹器的记载,才惊觉时光已翩然飞逝。

几年下来书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开始明事理了,再不是当年那个不多思考的初中生了。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一种美妙的境界,我心向往之。

只是这样的境界,绝不会一蹴而就,需要的是心性的修炼,佐之以岁月的沉淀,最后才可渐臻理想的状态。

中庸美得无法形容。

它绝不是机械套用的等分概念,也不是迂腐死板的老套说辞,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或者说是一种灵活的坚持。

经过一个美丽的进化过程,我终于找到了一种和谐可及的状态,在有限的世界里聪明伶俐。

说到实践中庸之道,就像在山顶走钢丝。

只有保持重心的稳定,才能安全穿越汹涌的云海高空。

不偏不倚,身心完整,不会跌入黑暗的山谷,遭受放纵带来的纠缠。

也曾百般思量,究竟应做些什么,才能助益我臻于极高明的境界?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得中庸,还应悟《中庸》。

先人的教导已然写得分明,正等待着我辈去亲身践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每一步都比原先更进益,每一步都较以往更充实,这般日积月累自我完善下来,想来也能够触碰到理想的光芒。

中庸之道永无止境。

我深深地爱着这种对完美的追求,就像反比例函数的形象。

曲线的两端无限接近数轴,但永远教不会。

中庸之道所蕴含的最大美感,就在于不可能完美。

人只能在无限的相对性中去衡量,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经历一系列的人生困惑,最终走向清晰。

中庸之道心得优秀作文5篇

中庸之道心得优秀作文5篇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 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 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 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 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 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 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 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 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 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 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 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我想,如果此 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万物持中,这是做 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 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中庸之道心得 4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率 性之谓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
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 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 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 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 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 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 庸”。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 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 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 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 毁”。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谓“花 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 道”。“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 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 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中庸之道申论作文高中

中庸之道申论作文高中

中庸之道申论作文高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理念,那就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指在各种矛盾的对立面之间找到平衡点,遵循中庸之道的原则,不偏不激,不过度也不不足。

这种理念在中国的哲学、政治、伦理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个人的发展中,中庸之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度的追求一方面,往往导致了个人的精神或物质的压力过大,造成了心理或身体的健康问题。

例如,在学习上,如果一个人过度追求成绩,不断给自己压力,可能会导致学习疲劳、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而在工作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过度追求事业成功,可能会忽视家庭或个人的需求,最终导致人际关系疏远或家庭关系紧张。

因此,只有在个人发展中坚持中庸之道,找到平衡点,才能确保个人的身心健康,也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

其次,在社会的发展中,中庸之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会是由各种矛盾对立的力量组成的,只有在这些对立面之间找到平衡点,社会才能稳定发展。

例如,在政治上,如果一个国家过度偏向某一方面的力量,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平衡,进而引发社会动荡。

而在经济发展中,只有在供求关系中找到平衡点,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正是因为中庸之道的实践,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最后,中庸之道也是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髓所在。

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儒家学说对于中庸之道的阐述尤为重要。

儒家思想强调自我克制、和谐共处,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的规范。

这种理念在中国社会中被广泛传承和应用,在教育、家庭和社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是这种中庸之道的理念,使得中国社会具有了和谐、包容和稳定的特点。

总之,中庸之道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只有坚持中庸之道,找到各种矛盾对立面之间的平衡点,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髓所在,也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并践行中庸之道,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谈谈对中庸之道的看法作文

谈谈对中庸之道的看法作文

谈谈对中庸之道的看法作文
说到中庸之道,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

中庸嘛,说白了就
是追求一个平衡点,啥事儿都别太过了,也别太少了,刚刚好就行。

咱们日常生活中,中庸之道可是随处可见。

比如吃饭,吃得太
饱容易撑着,吃得太少又饿得慌,那咋办呢?就得找个合适的量,
吃个七八分饱,这就是中庸。

再比如工作,太拼命了身体受不了,
太闲了又觉得无聊,所以得有个度,忙里偷闲,这样工作生活两不误。

但中庸之道也不是说让你啥事儿都折中一下就行了。

它更多的
是一种智慧和哲学,告诉我们在面对各种选择和矛盾时,要能够冷
静分析,找到那个最合适的点。

比如面对一个复杂的项目,你不能
一味地追求速度,也不能光考虑质量,而是要找到一个既能保证质
量又能控制成本的平衡点。

中庸之道还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原则,但也不能太死板。

有时候,得学会变通,懂得灵活应对。

比如和朋友相处,你不能总是一
味地迁就对方,但也不能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得学会在尊重他人
的同时,也保持自己的立场。

当然啦,中庸之道也不是说让你做个老好人,啥事儿都模棱两可。

它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品质,让你在面对各种情况时都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不偏激,不盲从。

总之啊,中庸之道就是教我们要有智慧、有原则、有变通、有修养。

这样的人生才能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我生活中的中庸之道作文

我生活中的中庸之道作文

我生活中的中庸之道作文说起中庸之道,可能您觉得这是个挺高深的词儿,但在我这平凡的生活里,它还真有点儿意思。

您瞧,我这人吧,既不是那种特别拼命三郎,一天到晚只知道工作学习,啥娱乐都没有的主儿;也不是整天游手好闲,啥正事儿不干,光想着吃喝玩乐的家伙。

我就处在这两者之间,该努力的时候努力,该放松的时候放松。

比如说,考试前我会认真复习,但也不会熬个通宵把自己累得半死,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这就是我理解的中庸,平衡好工作和休息,不让自己走极端。

在和朋友相处的时候,我也奉行中庸之道。

我不会对朋友过分热情,让人觉得我太黏糊,没点儿自己的空间;也不会太过冷淡,让人觉得我不把人家当朋友。

朋友有困难了,我能帮的就帮一把,但也不会大包大揽,毕竟每个人都得学会自己成长。

这样一来,朋友们和我相处都觉得挺舒服,关系也能长久。

还有吃东西这事儿,我不会像有些人那样,为了减肥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把自己饿得面黄肌瘦;也不会毫无节制,见到好吃的就猛吃,把自己吃成个大胖子。

我会尽量做到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既享受了美食,又保持了健康。

就连买东西我也讲究中庸。

我不会为了省钱,专挑便宜的买,结果东西质量不行,用不了多久就坏了;也不会为了追求品牌和高价,不顾自己的钱包,死要面子活受罪。

我会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选择性价比高的东西,实用又实惠。

您看,这中庸之道在我的生活里无处不在,它让我避免了很多极端的选择,能平平稳稳、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也许有人觉得中庸就是没个性,可我觉得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让我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和快乐。

您觉得呢?。

生活中的中庸之道

生活中的中庸之道

生活中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在生活中的应用。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它强调的是在人生的各个方面
都要保持适度和平衡。

在现代社会中,中庸之道的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指导我们在工作、家庭、社交等方面取得平衡和和谐的生活。

在工作中,中庸之道可以帮助我们保持适度的工作态度。

有些人总是过于努力
工作,导致身心俱疲,甚至出现工作倦怠和身心健康问题。

而另一些人则过于懒惰,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

中庸之道告诉我们,工作需要适度的投入和努力,但也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放松。

只有保持适度的工作态度,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能保持身心的健康。

在家庭中,中庸之道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好家庭关系。

家庭是每个人生活中最重
要的一部分,但在家庭中也常常会出现矛盾和冲突。

中庸之道告诉我们,要在家庭中保持适度的关怀和关注,不要过于干涉他人的生活,也不要过于疏远和冷漠。

只有适度的关心和理解,才能在家庭中建立和谐的关系,让家庭成为一个温馨的港湾。

在社交中,中庸之道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

在社交中,有些人过于热情,导致过度的侵扰和干扰他人;而另一些人过于冷漠,缺乏真诚和友善。

中庸之道告诉我们,在社交中要保持适度的热情和友好,不要过于张扬和热情,也不要过于冷漠和疏远。

只有适度的待人接物,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社交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

总之,中庸之道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无论是在工作、家庭还是社交中,都需要保持适度和平衡,才能取得更好的生活体验。

让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庸之道,让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主题训练:持中庸之道,做有为青年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主题训练:持中庸之道,做有为青年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主题训练:持中庸之道,做有为青年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尚书》中提到,要培养人,必须先陶冶性情。

所谓“直而温,宽而栗”,意思是正直者加以温和,宽厚者辅以严肃。

而傅雷先生勉励他的儿子,要做这样的人: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

可见,良好的性情也许是相反相成的。

对于当代青年修身养性,上述材料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以中庸之道书大写“人”字修身者,当刚柔并济,方圆共举,既打磨出圆润明光,亦不失其天性之锋芒。

行中庸之道,以相反之性情共成人之修养,立一大写的“人”字端行于天地。

(观点宜大不宜小,宜远不宜近,宜概括不宜具体。

小则立意太狭隘,太近则容易功利,具体则容易语言生硬。

)良好的性情,本就应二元兼具,相反相成。

单独的温和与宽厚终难免软弱可欺、沦落无底线退让的境地,单独的刚正率直亦难免莽撞冲动又冷酷而不近人情。

唯有将二者结合,以温和调和正直,给宽厚辅以严肃,才能让人格之天平回归平衡,两臂端正,成就良好的性情。

(阐释材料可以是具体解释,可以深度挖掘本质,也可以是像这样讲点道理)在网络盛行的当下,我们时常看到所谓刚直、率性、高傲的性情之“方”过分显露,而那些性情之“圆”却遭驱逐。

乘客在公交车上目击女学生被骚扰拍下证据保存,却被网友指责没有当面阻止就是“帮凶”;女生由于疫情封控委托外卖员辗转颠簸给聋障父亲送物资,却被网络暴力辱骂给的报酬太少。

当性情之“方”被过度放大,人性的阴暗面便会悄然展现。

然而,一味强调温和、宽厚、恬静等性情之“圆”亦绝非正道。

拍下照片的乘客最终因害怕被指责而未将宝贵的证据公之于众,托送物资的女生因无法忍受网络暴力选择跳楼结束生命。

我们鼓吹、宣扬温和是多么完满的性情,却忘记了温和的终途不过软弱,任何一条路走到尽头都必定再无出路。

高分作文范文-中庸之道

高分作文范文-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什么?是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是执两用中,行事稳健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提出了“中庸”,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中庸”已经不仅是教科书上一条简单的教条而已,如果你愿意,中庸会为你铺平今后的道路。

就朋友关系而言,孔子认为与朋友相交繁琐无度,就会遭到疏远,这时我们就应该想起中庸之道,学会把握分寸和把握度。

或许在平常生活中,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总是回比当事人看得更清楚更透彻,所以想和自己的朋友提出自己的建议,但往往都是无果。

如果性子执着些,想必一定会不厌其烦的、见缝插针地和朋友提意见,当然这只会引起朋友的反感罢了。

所以孔子曾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既然他愿意撞南墙,而你也已经做了该做的,接下来不如就让他去撞个头破血流好学乖吧。

所以,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与朋友关系之间的调和剂,当我们过于亲密时,应该退一步给对方留出自由的空间你们过于疏远时,应该多些问候和交流。

中庸之道也可以说是一根风筝线,如果风筝线拉的过紧,可能会被扯断;可如果风筝线太过放松,那么风筝是飞不高的,因为过犹不及,所以我们在放风筝是,需要一拉一松,需要在这条长线上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我们的风筝才能放高,我们的友谊才会更加和洽。

我心中的中庸之道

我心中的中庸之道

第一部分:元认知理论第三章:君子人格第四篇:我心中的中庸之道作家王少农先生在其著作《读孔子学做人智慧》中说:中庸之道有四大定义:1.中庸之道是做事不偏不倚2.中庸之道是做事游刃有余(善用资源)3.中庸之道是做事到极限4.中庸之道是即此即彼作为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实践者,我们可以据此而有所发挥:1.中庸之道的不偏不倚,体现在学习上要集中精力,专注而有韧性。

整体表征元认知干预技术体系,始终抓住问题的关键因素和杠杆解。

体现在做人上,要温良恭俭让,待人态度谦和、温和,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和良善的服务,珍惜时间、爱护财物、善待每一个来访者,甘愿为砖瓦、甘愿为人梯,甘愿为元认知大厦的建立贡献力量。

2.中庸之道的游刃有余,其实质是善用资源。

一是学习资源,我们有地面和网络的培训课程,又有研修班的研修课程,还有黄埔一期(元认知)的微信群,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一对一辅导和相互交流。

二是人际资源,除了师生、同学资源,还有我们服务过的对象、学校和社会资源,用我们的技术和人品构建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蓝天”。

三是机会资源,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新时代,学生的学习压力、社会成员的交往压力、生存方式的转型压力,都会派生出一些不适应的心理症状,需要我们的帮助与疏解。

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成长壮大的机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坦荡荡的君子,做事可高调,但做人要低调。

能上能下,受委任时,当仁不让,勇于承担责任,敢为天下先。

不耻下问,联系群众,兼听则明。

作为普通员工,恪尽责守,任劳任怨,内心平静,大度包容。

3.中庸之道的常态是中正,是克制,是忍耐。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平时行中庸,关键时行狂道。

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不是疯狂,而是勇猛。

孔子说的“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在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比较极端的人和事,有时也要采取“避其锋芒,从容周旋”的应对策略。

我眼中的中庸之道

我眼中的中庸之道

我眼中的中庸之道一直觉得中庸是孔老夫子笔下一个很庞大很精深的词,老找不到合适的词,准确地去阐述这样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马原课上,突然发现孔老夫子的中庸用马哲里的“度”解释最恰当不过了。

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是这样定义的: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范围。

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

是由孔子提倡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后代圣贤多有研究和补充,发展至今已经是一种很重要的道德观。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在给中庸作注时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之极。

”“执其两端,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这两端呢,就是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

这两个极端我们都是不能取的,在这两个极端的中间,我们一定能找到那个协调点,我们就用其“中”。

这个是要求我们在充分了解两端的情况下,去做着两端的协调,从而达到最理想的结果。

这就和度的概念相似了,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转化为他物。

度的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

所以呢,在生活中要真正理解中庸,践行中庸的处世之道,就必须讲究一个度。

“恭而安,威而不猛,温而厉”恭敬,勇敢,温和,都是人的美德,但必须要做得适度,否则,一旦偏激,美德也就成了毛病太恭敬了则很辛苦,太温和了则成窝囊,太勇猛了则容易冲动而添乱。

有人说:气度高远旷达的人,易流于妄自尊大放荡不羁;心思缜密的人,易流于琐碎拘泥或心机太重;性情淡泊的人,易流于孤芳自赏;自己操守严谨的人,易流于对人苛刻。

如果掌握不好度,事情就会走向反面。

中庸之道是避免走上极端的最好的理论。

曾在某个书上看到这样一道题公司面试题,在企业管理中,是员工更重要,还是顾客更重要?面试者要么说员工更重要,要么说顾客更重要,只有一位面试者这样说道:这不是哪个更重要的问题,而是两个都重要,他们是个相互协调的关系,如果忽视员工,就很难让员工给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如果忽视顾客的话,那后果就不用我说了,企业会死的很惨。

中庸高中生读书心得作文5篇

中庸高中生读书心得作文5篇

中庸高中生读书心得作文5篇《中庸》是儒家经典,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位于“四书”次位,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中庸是中华民族的古典哲学,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庸高中生读书心得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中庸高中生读书心得作文大全(1)话说,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在中庸里,有两种人,一种受中庸思想的洗澈,做什么事学会合度适中,做事有底线、有原则,这种人道德修养高“君子”。

一种违背中庸思想反向而行,做什么事不小心、猜忌心重、不稳重最后一事无成“小人”。

难以把持的中庸德行。

中庸思想的熏陶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通过学习、反思而得到,学习中庸思想,获得中庸品行。

行是实践,明是认知。

中庸之道,聪明的人过头自以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

世间万物都是理开头,有理当先,无理当后,做事的时候,要给自己自信,不要太过自卑,对于消极的思想要去除,对于积极的思想要推荐。

善于向人学习,光明正大发扬正能量。

一个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不懂时,向他人请教,经长时间积累,知识便加多,这才是成功之人。

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往往是胜利的人。

中庸的立身之道。

聪明的人不是智慧过高的人,而是做事小心翼翼,懂得保护自我,自己的利益大于一切,首先守护自己的利益,再去管他人。

有的人说自己很聪明,可是,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做了太多的误事。

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走明确的路;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有明确的方向;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心灵开阔。

懂得牢牢抓住,这种抓住是有道理的,没有违背道德是有益的。

中庸之道,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取巧之心去面对。

中庸之道,是遥不可及的、深远的。

通过读《中庸》我知道了中庸是人心、道心的把持者。

带着虔诚的心,学习中庸之道吧!中庸高中生读书心得作文大全(2)《中庸》选自《礼记》,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道中庸作文

道中庸作文

道中庸作文
从而才能达到人生的最大价值。

孔子在《道中庸》中还讲到,人们在追求中庸之道时,需要做到自然而然,不要刻意去造作。

这意味着,人们不应该刻意去装作什么,而是应该真正做到自然,这样才能达到中庸之道的最大境界。

总的来说,《道中庸》是一篇关于人生道路的著名论述,其中包含了孔子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建议。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人生最稳妥的选择,需要人们在其他道路之外保持平衡,并做到自然而然。

这样的道路,才能让人们达到人生的最大价值。

孔子在《道中庸》中还提到,人们在追求中庸之道时,需要做到自觉和清明。

这意味着,人们需要自觉地遵循中庸之道,而不是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同时,人们也需要保持清明的头脑,不要被私心所迷惑。

这样,人们才能真正地达到中庸之道的境界。

最后,孔子在《道中庸》中还提到,人们在追求中庸之道时,需要做到和谐和协调。

这意味着,人们需要和谐地与自己相处,不能被自己的情绪左右;同时,人们也需要协调地与他人相处,不能被他人的情绪左右。

这样,人们才能真正地达到中庸之道的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什么?是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是执两用中,行事稳健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提出了“中庸”,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中庸”已经不仅是教科书上一条简单的教条而已,假如你愿意,中庸会为你铺平今后的道路。

就朋友关系而言,孔子认为与朋友相交繁琐无度,就会遭到疏远,这时我们就应该想起中庸之道,学会把握分寸和把握度。

或许在平常生活中,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总是回比当事人看得更清楚更透彻,所以想和自己的朋友提出自己的建议,但往往都是无果。

假如性子执着些,想必一定会诲人不倦的、见缝插针地和朋友提意见,当然这只会引起朋友的反感罢了。

所以孔子曾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既然他愿意撞南墙,而你也已经做了该做的,接下来不如就让他去撞个头破血流好学乖吧。

所以,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与朋友关系之间的调和剂,当我们过于亲密时,应该退一步给对方留出自由的空间你们过于疏远时,应该多些问候和交流。

中庸之道也可以说是一根风筝线,假如风筝线拉的过紧,可能会被扯断;可假如风筝线太过放松,那么风筝是飞不高的,因为过犹不及,所以我们在放风筝是,需要一拉一松,需要在这条长线上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我们的风筝才能放高,我们的友谊才会更加和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