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2、英国科学家牛顿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6、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7、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9、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0、1752年,富兰克林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1、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2、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3、1841~1842年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5、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17、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8、1832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9、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0、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高中物理学史
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他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程序如下:数学推理:由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v的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s1 / t12 = s2/ t32= s1 / t12 =…和v=1/2v得出s=1/2vt;再应用a=v/t从上式中消去v,导出s=1/2vt即S∝t2。
实验验证:由于自由落体下落的时间太短,直接验证有困难,伽利略用铜球在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上百次实验表明:s1 / t12 = s2/ t32= s1 / t12 =…;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运动,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不变,说明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相同,不断增大斜面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出该比值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小球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变大。
合理外推: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的情况,小球的运动成为自由落体,伽利略认为这时小球仍保持匀变速运动的性质。
(用外推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还需经过实验验证)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
2.1683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尔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实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的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引力产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6.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的归纳总结如下:
1. 古代物理学(公元前6世纪-17世纪):
- 古希腊时期的自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阿尔克曼、希波克拉底斯、亚里士多德等人,提出了一些基础的物理理论和观点。
- 宇宙观的进展: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
- 科学方法的发展:伽利略的实验和观察方法。
2. 经典物理学时期(17世纪-19世纪):
- 牛顿力学:牛顿的三大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 光学的发展:牛顿的光的粒子理论和哈雷的波动理论。
- 热力学的兴起:卡诺的热机理论和卢瑟福德的热力学定律。
3. 电磁学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
-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统一了电磁现象的理论描述。
- 电子的发现:汤姆孙的阴极射线实验证明了电子的存在。
- 直流电学理论的建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路定律等。
4. 现代物理学时期(20世纪):
- 相对论理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念。
- 量子力学的建立:普朗克的量子假设、波尔的原子理论、薛定谔的波动力学等。
- 核物理学的发展:居里夫妇的放射现象研究、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量子力学的核模型等。
总结:高中物理学史经历了古代物理学、经典物理学、电磁学和现代物理学四个阶段,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理论。
这些理论的发
展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深刻影响了社会和技术的发展。
(完整版)高中物理学史最全归纳总结
物理学史在高考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家不妨在假期的时候多看看这篇《物理学史汇总》,赶紧收藏吧!1.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史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史必修1、必修2:(力学)1、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提出了加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通过斜面实验外推并检验得出,自由落体是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都一样;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断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如不受摩擦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并据此提出惯性的概念。
2、笛卡尔:法国物理学家,提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研究碰撞问题时,建立了“运动量mv”(标量)的概念。
3、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提出了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4、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奠定了基础。
5、惠更斯:英国物理学家,研究了碰撞问题,提出弹性、非弹性碰撞概念,建立“动量mv”概念。
6、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提出了恢复系数概念,发现了牛顿速度公式。
7、亚当斯(英)、勒维耶(法):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发现了海王星;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了冥王星。
8、哈雷(英):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了一颗著名彗星(哈雷彗星)的轨道并正确预言了它的回归。
9、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和地球平均密度,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10、齐奥尔科夫斯基: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科里奥利:建立科学的功的概念,并将功和能联系在一起。
模块3-1、3-2:(电磁学)1、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首先命名正、负电荷。
人教版高中物理学史
人教版高中物理学史
《人教版高中物理学史》是一本适用于高中物理课程的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
发展历史和重要的学科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起源、演变和核心概念。
该教材的内容涵盖了物理学的不同领域和重要的学科内容,包括力学、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和原子物理等。
通过
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科学家的贡献和
物理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
《人教版高中物理学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
学素养,通过案例分析、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
精神。
总的来说,该教材以物理学史为线索,全面介绍了物理学
的起源、发展和学科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物理学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高中物理学史 绝对最全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①发现摆的等时性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经典题目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①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②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经典题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卡文迪许贡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典型题目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观点:①重的物理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经典题目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错)托勒密(古希腊科学家)观点:发展和完善了地心说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观点:日心说第谷(丹麦天文学家)贡献:测量天体的运动威廉·赫歇耳(英国天文学家)贡献:用望远镜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颗行星——天王星汤苞(美国天文学家)贡献:用“计算、预测、观察和照相”的方法发现了太阳系第九颗行星——冥王星泰勒斯(古希腊)贡献:发现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羽毛、头发等轻小物体★库仑(法国物理学家)贡献:发现了库仑定律——标志着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典型题目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富兰克林(美国物理学家)贡献:①对当时的电学知识(如电的产生、转移、感应、存储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②统一了天电和地电密立根贡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昂纳斯(荷兰物理学家)发现超导欧姆:贡献:欧姆定律(部分电路、闭合电路)★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够产生磁场)经典题目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法拉第贡献:①用电场线的方法表示电场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③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Φ/△t)经典题目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对)★安培(法国物理学家)①磁场对电流可以产生作用力(安培力),并且总结出了这一作用力遵循的规律②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经典题目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对)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错)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贡献:预言磁单极必定存在(至今都没有发现)★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贡献:1895年发表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洛伦兹力)阿斯顿贡献:①发现了质谱仪②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劳伦斯(美国)发现了回旋加速器★楞次发现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贡献:①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②建立了原子的模型——枣糕模型经典题目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对)★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指导助手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记住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记住内容)发现了质子经典题目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错)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错)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对)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对)★波尔(丹麦物理学家)贡献:波尔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经典题目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于原子系统上,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对)玻尔理论是依据a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错)★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经典题目天然放射性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对)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错)★伦琴贡献: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查德威克贡献:发现了中子★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夫妇①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②发现了正电子经典题目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电子(错)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正电子(对)★普朗克贡献:量子论★爱因斯坦贡献:①用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②相对论经典题目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错)爱因斯坦用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对)是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错)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相对论,为人类利用核能奠定了理论基础;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深刻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不连续现象(错)★麦克斯韦贡献:①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②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经典题目普朗克在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对)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方法给予了证实(对)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错)1.英国物理学家(1642-1 727):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方面发现了二项式定律.创立了微积分学,在光学方面,进行了色散实验.证明了白光是由单色光复合而成的,研究了颜色的理论.还发明了反射望远镜.2.提出了理想斜面实验3.(187 9-1955)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05年),广义相对论(1915年),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1905年).4英国物理学家 (1 831-1879年)建立电磁场理论,预言电磁波的存在,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高中物理课本中的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课本中的物理学史物理必11.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正确地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
P5 2.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发现,一个复杂系统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可能使结果产生巨大偏差。
P53.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和电灯。
贝尔发明电话。
居里夫人发现镭、钍、钋三种元素的放射性。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李政道和杨振宁指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
4.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
P305.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他们的重量决定的。
P456.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通过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
P47、48近代力学的创始人。
P497.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
P568.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止在一个地方。
P68伽利略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P68法国科学家笛卡儿补充完善伽利略观点,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
P699.英国科学家牛顿,动力学的奠基者,提出牛顿运动定律。
P6810.吴健雄,华裔美国物理学家,用实验证实了宇称不守恒,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
P9211.美国J.韦伯首创用铝棒做“天线”接收天体辐射的引力波的方法。
P9212.J.H.泰勒等人观测围绕共同质心高速转动的双星,推测它们在辐射引力波时失去了能量。
P92物理必21.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星星观测记录。
发表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P29P322.古代天文学家托勒密完善了理论:每个行星都沿着圆运动,这个圆叫做“本轮”同时本轮的圆心又环绕着地球沿一个叫做均轮的大圆运动。
P313.哥白尼(波兰)发表《天体运行论》,预示了地心宇宙论的终结。
P314.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观测证明了地球不是所有天体运动的中心。
高二物理学史(最全)
高二物理学史2020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2、英国科学家牛顿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6、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7、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9、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0、1752年,富兰克林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1、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2、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3、1841~1842年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5、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17、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8、1832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9、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0、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高中物理学史-(整理版)
物理第一题常考的物理学史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中物理学史
科学家
主要贡献
开普勒 德国 17世纪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卡文迪许 英国 1798年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库仑 法国 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密立根 美国 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e=1.6×10-19 C
答案 AC
.(单选)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 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安培首先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B.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发现了电流的 磁效应 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 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 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 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科学家
主要贡献
玻尔
丹麦
量子力学的先驱.吸取普朗克、爱因斯坦的量子概念,提出 解释原子结构的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___氢__原__子__光__谱.最先 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
贝克勒尔 法国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由 查德威克 英国
普里克 德国 发现了__阴__极__射__线____
卢瑟福
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 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 m ; 英国 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 子(该实验表明了原子内质量和电量的分布,并没有揭示原子核的 组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答案 A
(单选)伽利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
史上最全高中物理学史
史上最全高中物理学史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着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完整版)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
新课程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必修部分: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9、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高考常考物理学史
高考常考物理学史物理学史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科学家的观察和实验开始,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繁复的过程。
本文将从古希腊时期开始,概述物理学在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和贡献。
古希腊时期,科学家推动了物理学的起步。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数是宇宙的本质”的观点,为后来的物理学家奠定了数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阿契米德通过实验研究物体的浮力和密度,并提出了著名的“阿契米德原理”。
在中世纪,阿拉伯世界对物理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阿拉伯科学家艾本·侯赛因·伊本·侯伊便通过大量实验和计算,成功测量了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光学原理。
此外,艾本还研究了机械、热力学等领域,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6世纪至17世纪,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兴起,现代物理学的基石逐渐奠定。
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的观点,开创了天文学的新纪元。
伽利略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运动和力学的一系列原理,包括地球上自由落体的速度不受物体质量的影响,以及斜面上物体的滑动定律等。
伽利略的研究奠定了力学的基础,并成为后续科学家的研究起点。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牛顿的力学和引力理论推动了物理学的巨大进步。
牛顿通过研究物体的运动和万有引力,提出了著名的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行星运动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还为后来的物理学家奠定了研究基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电磁学的发展引起了物理学的革命。
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建立了电磁学的基础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麦克斯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电磁理论,总结了电磁波的性质,提出了光是电磁波的观点。
他的电磁理论成为了电磁学的基础,对后来的光学、无线电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20世纪,物理学迎来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革命。
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点,提出了时空和质能关系的新理论。
高中物理 最全的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最全的物理学史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归纳总结
物理学史在高考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家不妨在假期的时候多看看这篇《物理学史汇总》,赶紧收藏吧!1.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着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中物理学史_(整理版)
物理第一题常考的物理学史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关于高中物理学史
关于高中物理学史高中物理的学习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说高一物理知识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那么高二物理就是高中物理的核心所在。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学史,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中物理学史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
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
英国
1687年,发表了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万
有
引
力
第谷
丹麦
毕生观测天体运动,记录了详实的行星运动数据。
1915年,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包括著名的质能方程。
卢瑟福
英国
1911年,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计算出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m。
1919年,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并预言存在中子。
玻尔
丹麦
1913年,提出原子能级结构假说。
德布罗意
法国
1924年,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每一个运动的粒子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即物质波。
查德威克
英国
1932年,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
安德森
美国
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
约里奥-居里夫妇
法国
1934年,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欧姆
德国
1826年,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它们的关系——欧姆定律。
焦耳
英国
1841年,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焦耳定律。
密立根
美国
1913年,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
电
场
和
磁
场
奥斯特
丹麦
1820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先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安培
法国
1820年,总结出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的判断方法,即安培定则,发现同向电流相吸,反向电流排斥。
1826年,发现通电导线受到磁场力的规律,即安培力。
法拉第
英国
1831年,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楞次
俄国
1834年,总结出了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即楞次定律。
高中物理学史(力、电部分)
主题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力
和
运
动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
意大利
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对运动基本概念,例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表达式,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运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开普勒
德国
经过毕生艰苦的计算,于1609和1619年,分别发表了行星运动的三条定律,他被后人称为“天空立法者”。
牛顿
英国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卡文迪许
英国
1798年,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电
场
和
电
路
库仑
法国
1785年,巧妙的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标志着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
贝克勒尔
法国
1896年,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该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内部结构。
汤姆生
英国
1897年,发现电子,表明原子是可分的。
普朗克
德国
1900年,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物理学进入了量子世界。
爱因斯坦
美国
1905年,提出了光子说及光电效应方程,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建立了新的时空观。
麦克斯韦
英国
1864年,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他是电磁学的奠基人。
赫兹
德国
1887年,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洛伦兹
荷兰
1895年,发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即洛伦兹力。
高中物理学史(近代物理部分)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