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可以引起哪些并发症-

合集下载

脊髓空洞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脊髓空洞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脊髓空洞症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脊髓空洞症概述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是指在多种原因的影响下,在脊髓中央管附近或后角底部有胶质增生或空洞形成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疾病,病变多位于颈髓,亦可累及延髓。

脊髓空洞症与延髓空洞症可单独发生或并发,典型临床表现为双上肢和胸背部痛温觉减退或缺失等感觉障碍;肌肉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肌肉张力下降等运动障碍;皮肤增厚、皮肤和手指苍白等神经营养性障碍。

英文名称:syringomyelia。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神经系统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一般无遗传性。

发病部位:脊髓。

常见症状:双上肢和胸背部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肌肉无力、肌萎缩、皮肤增厚、皮肤和手指苍白。

主要病因:先天性发育异常、脑脊液动力学异常、血液循环异常。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脑脊液检查、X线、延迟脊髓CT扫描、MRI、肌电图。

重要提醒:脊髓空洞症发病较隐匿,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以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临床分类:根据Barnett的分型,临床上可将脊髓空洞症分为以下四型:1、脊髓空洞伴第四脑室正中孔堵塞和中央管扩大;2、特发性脊髓空洞症;3、继发性脊髓空洞症;4、单纯性脊髓积水或伴脑积水。

二、脊髓空洞症的发病特点三、脊髓空洞症的病因病因总述:脊髓空洞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脊髓空洞症不是一种单独病因所引起的一种独立疾病,而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脑脊液动力学异常、血液循环异常等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导致的一种综合征。

基本病因:1、先天性发育异常本病常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脊柱裂、脑积水、颈肋、弓形足等畸形,故认为脊髓空洞症是脊髓先天性发育异常。

有人认为是由于胚胎期脊髓神经管闭合不全或脊髓内先天性神经胶质增生导致脊髓中心变性所致。

2、脑脊液动力学异常颈枕区先天性异常影响脑脊液自第四脑室进入蛛网膜下腔,脑室压力搏动性增高,不断冲击脊髓中央管使之逐渐扩大,导致与中央管相通的交通型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是什么病呢

脊髓空洞是什么病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脊髓空洞是什么病呢
导语:由于脊髓空洞这种疾病发生的几率很小,所以说面对这种症状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疾病,如果脊髓空洞了不及时治疗的话疾病会加重,
由于脊髓空洞这种疾病发生的几率很小,所以说面对这种症状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疾病,如果脊髓空洞了不及时治疗的话疾病会加重,对脊髓的影响也会更厉害,甚至导致脊髓变形,还有积水的现象,积水了人们就更加的不能正常活动了,总之,什么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那么脊髓空洞是什么病呢?
脊髓空洞症就是脊髓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病变。

病因不十分清楚,其病变特点是脊髓(主要是灰质)内形成管状空腔以及胶质(非神经细胞)增生。

常好发于颈部脊髓。

当病变累及延髓时,则称为延髓空洞症。

病因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分为先天发育异常性和继发性脊髓空洞症两类,后者罕见。

1.先天性脊髓神经管闭锁不全
本病常伴有脊柱裂,颈肋,脊柱侧弯,环枕部畸形等其他先天性异常支持这一看法。

2.脊髓血液循环异常
引起脊髓缺血,坏死,软化,形成空洞。

3.机械因素
因先天性因素致第四脑室出口梗阻,脑脊液从第四脑室流向蛛网膜下腔受阻,脑脊液搏动波向下冲击脊髓中央管,致使中央管扩大,并冲破中央管壁形成空洞。

4.其他。

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

第四节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是缓慢进展性的脊髓的变性疾病,因多种原因导致脊髓中央管附近区域发生病变,产生脊髓内空洞形成和胶质细胞增生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节段性肌肉萎缩和传导束性运动、感觉障碍及局部营养障碍。

病变累及延髓称延髓空洞症。

临床上,此类症状和体征也可由一些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内肿瘤、外伤性脊髓病、放射性脊髓病、梗死(脊髓软化)、脊髓内出血和另外少见于脊髓外肿瘤、蛛网膜炎和颈脊髓坏死性脊髓炎所引起,称症状或继发性脊髓空洞症。

【病因病理】脊髓空洞症的病因尚不清楚。

推测其形成有先天性发育异常、脑脊液循环的机械性压力理论和继发于肿瘤、脊髓血管病后形成的脊髓积水(hydromyelia)等诸多因素和机制。

近数十年来,比较接受的是Gardner的机械性压力冲击理论,其基本理论是因为第四脑室出口的先天发育异常、脑脊液不能流入脊髓中央管,而脑室中脑脊液波动对脊髓中央管周围血管间隙的冲击,导致中央管扩大和空洞形成。

其二,有作者认为脊髓空洞症是胚胎期神经管闭合不全或先天脊髓中心部变性等因素造成的,因为脊髓空洞症常常伴有神经系统其他的畸形,如脑积水、扁平颅底、枕颈交界处畸形等。

其三,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可继发于脊髓外伤、肿瘤、血管病等疾病,可能与中央管周围区域的血管供应的原因有关。

因此,应该认识到脊髓空洞症是一组由多种病因综合作用导致的综合征。

病理上,脊髓空洞症最多见于颈髓,可向下延伸至胸髓,向上可累及延髓而命名为延髓空洞症。

空洞通常开始位于中央管附近,逐步扩大并发展到压迫脊髓前后角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

【临床表现】脊髓空洞症多见于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

起病隐匿,发展缓慢。

临床表现的特征依病变累及的部位而不同,但基本的共有表现为:(一)感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往往痛觉丧失而触觉存在,患者多因手指不痛、被热水烫伤而发现感觉问题就诊。

如病变位于中央管附近,侵犯前联合,出现“马甲”型分离性感觉障碍。

脊髓空洞症最详细的介绍

脊髓空洞症最详细的介绍

脊髓空洞症最详细的介绍一、概述二、病因学三、病理改变四、临床表现五、辅助检查六、鉴别诊断【概述】1546年Esteinne首先描述本病,Charles第一次用脊髓空洞命名,是累及脊髓的慢性进行性疾患,属先天性发育性脊髓异常,内有空洞形成。

临床特点是肌肉萎缩,相应节段痛温觉消失,触觉和本体觉相应保留,肢体瘫痪及营养障碍等。

【病因学】Greenfield强调脊髓空洞症为脊髓呈管状空洞,由颈段上下延伸许多节段,应看作与脊髓中央管单纯囊肿不同,空洞积水更适用于后者,认为本病是脊髓背中线发育畸形的结果,空洞腔可与中央管交通,空洞内衬可见室管膜细胞,囊内液与CSF 类似。

也有人认为本病因胶质细胞增殖,其中心部坏死形成空洞。

【病理改变】空洞多限于颈髓,可伸延脊髓全长,在不同节段,截面积不同,在颈髓、颈膨大达最大程度。

最初空洞限于后角基底或髓前连合,囊肿缓慢扩大累及两侧更多灰质和白质,有时脊髓实质只剩下狭窄边缘,神经组织退变消失。

空洞可伸延至延髓,罕有到脑髓者。

【临床表现】发病年龄31~50岁,儿童和老年人少见。

男多于女,曾有家族史报告。

进展缓慢,持续多年。

症状与病变节段和所在神经轴内位置有关。

颈下段上胸段病变多见。

(一)感觉症状痛温觉因脊髓丘脑纤维中断而丧失,而由于后柱早期不受累,轻触觉、震颤觉和位置觉相对保留,属本病特征,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可有深部痛,累及肩臂。

累及后索时,则出现相应深感觉障碍。

(二)运动症状病变扩展到前角细胞引起运动神经元破坏,相应肌肉瘫痪、萎缩,肌张力减低,肌纤维震颤和反射消失。

手内在肌受累一般最早,上行到前臂、上臂及肩带。

手部肌肉受累严重可出现爪形手畸形。

病变累及侧索,下肢可有对称或非对称性痉挛性轻瘫,反射亢进,跖反向伸性。

晚期可出现Horner征,是伤及中央外侧细胞柱内交感神经元所致。

(三)营养障碍由于关节软骨和骨的营养障碍以及深浅感觉障碍产生的反馈机制失调,Charcot关节。

脊髓空洞症常分为哪几类

脊髓空洞症常分为哪几类

脊髓空洞症常分为哪几类脊髓空洞症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产生进行性脊髓病的脊髓空穴样膨胀,临床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节段性肌肉萎缩和传导束性运动、感觉及局部营养障碍。

脊髓空洞症的分类方法比较多,而了解了脊髓空洞症的分类类型对于脊髓空洞症的治疗上也有极大的帮助。

一般脊髓空洞症常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交通性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伴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无肿瘤、外伤及蛛网膜炎。

其中以ⅰ型畸形最多见。

2.特发性脊髓空洞症:不伴有外伤、肿瘤及蛛网膜炎。

3.外伤性脊髓空洞症:均有明显的脊髓外伤史。

4.肿瘤性脊髓空洞症:凡继发髓内、外肿瘤者均属于此类型。

多见于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管瘤、网织细胞瘤。

对于脊髓空洞症的治疗也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类型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对症下药。

而中医药方面研制的特效中药验方——空洞康复汤正是运用脊髓空洞症的肌肉萎缩、相应节段痛温觉消失,触觉和本体觉相应保留,肢体瘫痪及营养障碍等临床表现,精选多种名贵中草药入药,根据中医辩证施治、治本求因的原则,可以直达病灶,具有补气、健脾、活血的功效。

应用整体调节优势,平衡人体阴阳,培补人体元气,维持正常免疫机能,减少病情复发,通过祛风除湿、养心补肾等方法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平衡人体阴阳,加强新陈代谢,各种生物和化学反应等,恢复正常的神经—肌肉兴奋性,使神经重新支配肌肉,逆转肌肉萎缩。

空洞康复汤所含的名贵中药成份能够逐步激活并修复断裂的神经,重建或通过侧枝重建使损伤的神经功能得以恢复。

还能够进一步促进神经细胞的繁殖和再生能力,使神经网络全面更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神经组织,轴突树突紧密相连;从而达到周身经络通畅,气血和谐,肝肾滋养,柔筋壮骨。

脊髓空洞

脊髓空洞
脊髓空洞症
针灸科 吴红云
目 录
• • • • • • 1分类 2病因与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辅助检查 5治疗 6预后及护理
概念
• 脊髓空洞多是小脑扁桃体下疝(Chiari)压力过大延脊髓中 央管扩张导致脊髓生理畸形,损伤脊髓导致神经功能麻痹, 所并发之症状是损伤脊髓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知觉痛温 觉减退等肢体功能障碍
• 营养障碍 • 最常见关节肿大、关节面磨损、骨皮质萎缩和骨质脱钙, 多侵犯上肢关节,不伴疼痛,活动时有响声。此外,皮肤 营养障碍,包括出汗异常、青紫、过度角化、皮肤增厚。 • 延髓症状 • 延髓空洞症多伴有脊髓空洞症,为脊髓空洞症的延续。症 状多不对称,累及一侧延髓,可有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 单侧型体征;累及三叉神经脊髓束和脊束核则可以有交叉 性感觉障碍,并有累及小脑通路的纤维。 • 其他 • 疾病晚期可有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此外,本病常合并多 种先天性畸形,如颈肋、高弓状腭、脊椎后凸或侧凸,脊 柱裂和Arnold-Chiari畸形,弓形足等。
治疗
• 取决于引起脊髓空洞症的原因,一般需外科手术。 • 与小脑扁桃体疝有关的脊髓空洞症有后颅窝减压治疗,通 常包括枕骨下露骨切除术、上颈椎板切开术及硬脑膜移植 替换术等。 • 对Chiari畸形应首先消除脑积水再行空洞手术,结果通常 很好,多数病例的神经病变可以得到稳定和恢复。 • 外伤后的脊髓空洞症如果所致神经系统症状进行性加重或 发生难以忍受的疼痛,需进行外科处理,如髓内囊腔的各 种引流术、脊髓切开术、外科脊膜突出形成术等。 • 由髓内脊髓肿瘤引起的脊髓空洞症处理主要是切除肿瘤, 囊腔减压仅可短暂缓解症状。
辅助检查
• X线检查可能发现枕大孔区畸形、Charcot关节等。脊髓造 影可见病变脊髓呈梭形膨大及椎管狭窄,但定性困难。 MRI从多轴层面可见脊髓内有与脑脊液信号相似的异常影 像,清晰显示出空洞的范围、部位、形态、大小及伴发的 其他畸形,是目双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单侧上肢或手部肌肉萎缩、神经营养障碍以及其他先天缺 陷,结合MRI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

脊髓空洞症介绍

脊髓空洞症介绍
脊髓空洞症介绍
概述 临床表现

病例介


围手术期护理
小结
2
一、什么是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进程缓慢,主要累及脊髓或 延髓的退行性病变,其病理特征是脊髓中央管扩 大、髓内积水及胶质增生,其范围大小不一。此 病发病年龄通常20-30岁,偶尔发生于儿童期或 成年以后,男女比例为3:1,起病较隐蔽,病程 也较缓慢,患者常因病变侧肢体远端发生烫伤、 烧伤或外伤却不知疼痛而就医。
7
三、病例介脑下疝扁桃体切除术及后颅窝减压 术,术后给予止血、抗炎及护脑营养神经等药物对 症治疗,术后患者出现反复高热,给予腰穿处理, 脑脊液检查提示:未见细菌感染,给予激素控制无 菌性炎症,患者病情逐步好转,复查头颅CT检查 提示:未见脑积水,经上级医生同意,于2014年3 月27日出院,出院随访3个月,状况良好。经过术 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
术前训练
(1)呼吸功能训练:用力深吸气后再缓 慢呼气,以增加潮气量,减少肺泡无效腔: 指导患者正确咳痰,即先深吸气,声门关 闭,然后在腹肌群、胸肌群、膈肌骤然收 缩后突然开放声门,将气冲出,达到咳痰 目的。(2)俯卧位训练:逐渐增加训练 时间,循序渐进,以适应手术时的体位。 (3)其他: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漱口、轴位翻身等,通过术前训练,增加 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获得最佳 治疗效果。
18
体位
脊髓空洞症患者术后体位严格要求,垫 枕过高可致后颈部肌肉张力增加,影响切口 愈合,过低则患者感觉不适。而变动头部位 置时易引起脑干移位或扭曲而致呼吸骤停 [2],因此,患者卧床后维持去枕平卧位, 头部两侧以沙袋制动,侧卧时注意颈围保护, 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直线上,头颈部垫 一高度适宜的软枕,每2小时轴线翻身一次, 翻身时注意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严禁直接托患者颈部,以免脊柱扭曲损伤脊 髓。

脊髓空洞症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脊髓空洞症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脊髓空洞症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研究进展脊髓空洞症是脊髓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病变。

其特点是脊髓内形成囊肿(CySt)样改变,这种囊肿随时间由内向外不断扩大,压迫并损伤脊髓神经组织,导致四肢力量逐渐减弱,背部、肩部、手臂及腿部僵硬,并出现慢性疼痛;也可出现头痛、温感觉消失、膀胱及括约肌功能丧失等表现。

大部分患者呈缓慢进展,但也可能因咳嗽或者紧张等导致急性症状。

美国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将脊髓空洞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伴随Chiari畸形的脊髓空洞;另一类是不伴随Chiari畸形,即由于创伤、脑膜炎、脑出血、肿瘤或者蛛网膜炎等引起的脊髓空洞。

脊髓空洞形成的部位以及影响的范围不同,出现的症状不同。

目前对脊髓空洞症形成的原因和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手术治疗也未达成共识。

现就脊髓空洞症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发病机制既往经典理论1965年Gardner提出“水锤理论(WaterHammer)”,认为脑脊液因进入蛛网膜下腔通路受阻而不断冲击脊髓形成水锤效应。

此理论的前提是空洞与第四脑室相通,但Mi1horat等发现大部分脊髓空洞并未与第四脑室相通。

Wi11iams提出颅-脊压力分离理论,认为Va1SaIVa 动作(吸气后强力闭呼动作)时颅内压升高,但近端蛛网膜下腔阻塞致脊髓上下压力不均,脑室系统和硬膜下腔出现压力分离,脊髓下端对上端脑脊液产生抽吸(suck)效应,空洞形成后咳嗽或喷嚏使硬膜外静脉丛迅速充盈,压迫管状空腔(syrinx)下端,腔内液体被挤压冲击中央管及周围实质产生搅动(SIOSh)效应。

O1dfie1d等则提出异常搏动波(AbnOrnIaIPU1SeWaVe)理论,认为后脑(hindbrain)部分阻塞导致脊髓受压,脑脊液的异常搏动波切割中央管,导致空洞扩大。

但1evine认为上述所有理论不能解释空洞内压力高于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压力,并且发生胶质增生、水肿、血管壁增厚等现象;他提出站立位或者咳嗽时,由于心动周期导致的脑脊液脉冲式搏动会在梗阻处上方形成短暂的脑脊液高压,梗阻处上部的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而下部则发生塌陷,血管口径大小的不均匀改变对脊髓产生机械压力,加上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血-脑脊液屏障部分破坏,使得晶体和蛋白样液体产生超滤效应。

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编号】4.18.6.2【手术名称】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英文名称】syringo-subarachnoidal shunt【别名】【ICD编码】03.7901【概述】脊髓空洞症是一种缓慢进行性的脊髓内空腔形成,多见于颈段,胸、腰段较少。

空洞常延续几个节段,有时累及延髓。

空洞多数为单发,少数为多发。

本病病因可分先天性和外伤、肿瘤、炎症等继发性。

先天性者多伴有小脑扁桃体下疝Ⅰ型或伴有颅底陷入。

脊髓空洞形成的机制不像是Willian(1975)提出的:当枕骨大孔梗阻后,颅压和椎管压差增加,第四脑室脑脊液沿中央管上口向下冲击的结果。

Oldfield(1994)和Iskandar(1998)等认为,脊髓中央管不是开放的,是脊髓表面脑脊液沿血管周围间隙进入脊髓内形成的空洞。

由于脊髓本身的退行性变以及脊髓空洞逐渐增大,产生对脊髓组织的压迫作用,遂出现相应的脊髓神经束损害综合征。

颈段脊髓空洞症出现该节段的周围性神经瘫痪,上肢无力,手部与臂部肌肉萎缩及感觉分离障碍(即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而深感觉存在)。

脊髓损害节段以下出现中枢性长束损害的症状,久之形成四肢不全性瘫痪和较严重的神经营养障碍。

脊髓空洞症影像表现见图4.18.6.2-1。

【适应证】1.原发与继发性脊髓空洞症,出现脊髓受压与神经损害症状者。

2.颈髓空洞颅后窝减压后,空洞不缩小或消失,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者。

【禁忌证】晚期脊髓空洞症,脊髓严重变性引起截瘫,或致肢体挛缩者,一般不适于手术。

【术前准备】1.全身一般性准备 根据病情与检查,积极改善病人的全身情况,给予各种必要的补充与纠正。

2.有便秘者,术前给予缓泻剂,术前夜给予灌肠。

有排尿障碍者,术前应导尿,留置导尿管。

3.颈部病变影响呼吸者,术前应进行深呼吸、咳嗽等训练,术前几天可开始雾化吸入,必要时给予抗生素。

4.术后需俯卧者,应提前进行俯卧位训练,使病人能适应此卧位。

5.术前晚给予镇静剂,苯巴比妥0.1g。

脊髓空洞症介绍

脊髓空洞症介绍

脊髓空洞症的神经外科治疗一、定义和分型1.脊髓空洞症是指位于脊髓内的充满液体的管状腔其大小形状、位置均不相同,囊液清亮、无色,基本和CSF一样,像室管膜瘤或成血管细胞瘤等髓内肿瘤形成的囊肿一般不包括在内,但是有争议的是这样的肿瘤可能与真正的脊髓空洞有关。

除少数病例外,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在病理过程发展中所出现的结构改变,MRI及其技术的发展对这种关系的理解更加准确,一般认为脊髓空洞症很少自然的发展至脑干,中央管的局部扩大,尽管目前放射报告并不诊断脊髓空洞症,但它明显存在,在很多病理中并不进展,也不需要外科治疗。

二、颅颈交界处畸形所致的脊髓空洞该畸形产生的脊髓空洞症患者大部分有小脑扁桃体下疝,多年来,这些疾病都被看作Chiari类型畸形或Arnold-Chiari畸形,它们似乎都有共同的标志,相对小的后颅窝当然相对于它的内容物与脑和脑干而言。

目前的趋势是最微创外科干预,因此把单纯脊髓空洞症与是否没有扁桃体疝分开来至关重要。

可以认为所有的脊髓空洞症患者,在枕大孔上下水平,都有CSF压力瞬时均衡障碍,当小脑扁桃体疝入枕大孔,起到部分阻塞的作用时,CSF动力学更加明显,当扁桃体疝并不存在时,应当寻找其它技术证实之,这些技术象颅颈交界处的CSF流动学研究,与脊髓造影术等。

临床症状和体征过去许多作者已经描述,颅颈交界处畸形产生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两种被称作Chiari综合症。

1 与CSF动力学损害有关的症状2 脑干和颅神经损害(即后组颅神经)神经症状3 脊髓空洞严重的脊髓症状CSF动力学损害产生的症状和体征主要症状是头痛,典型的位于颅底或上颈部,Valsalva动作可产生头痛,通常短暂,数秒至几分钟,但是它们有可能放射至枕区、乳突后区或顶部,在一些患者颈部伸展可引起头痛,有时伴有眩晕,这些动作很少引起短暂的视物模糊,患者一般都可回忆到这种表现多年的头痛。

作者有一男性患者,以前被诊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在一阵剧裂的咳嗽后死亡,尽管患者坐位时眼底镜下经常不能看到视网膜静脉搏动,但是视乳突状水肿不常见。

手术讲解模板: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手术讲解模板: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手术资料: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手术步骤: 3.硬脊膜切开探查
手术资料: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手术步骤:
脊髓膜囊张力多有增高,在硬脊膜囊的两 侧缝线牵引硬脊膜,并从中线切开。注意 避免撕破蛛网膜,透过蛛网膜可见到脊髓 空洞节段的脊髓膨大。该节段脊髓颜色呈 黄白色,血管较为稀少。
手术资料: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手术资料: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术前准备: 1.全身一般性准备 根据病情与检查,积 极改善病人的全身情况,给予各种必要的 补充与纠正。
手术资料: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术前准备: 2.有便秘者,术前给予缓泻剂,术前夜给 予灌肠。有排尿障碍者,术前应导尿,留 置导尿管。
手术资料: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脊髓空洞-蛛网膜下 腔分流术
手术资料: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科室:神经外科 部位:颈
手术资料: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麻醉: 多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少数可以局部浸 润麻醉。
手术资料: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概述: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缓慢进行性的脊髓内空 腔形成,多见于颈段,胸、腰段较少。空 洞常延续几个节段,有时累及延髓。空洞 多数为单发,少数为多发。本病病因可分 先天性和外伤、肿瘤、炎症等继发性。先 天性者多伴有小脑扁桃体下疝Ⅰ型或伴有 颅底陷入。脊髓空洞形成的机制不像是 Willian(1975)提出
手术资料: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术前准备: ;⑤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通过第4腰椎 棘突;⑥两侧髂后上棘连线相当于第2骶 椎椎体。
手术资料: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术前准备:
由于体形的差异,按上述标志定位可能有 1~2个棘突的误差。为避免误差,可先根 据体表标志定位,再在相应棘突的体表上 用胶布粘着一铅字,摄X线片后,从X线片 上铅字的位置核定手术部位。

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

1.缺血性疾病

(1)脊髓短暂性缺血发作(Spinal TIA): 突然发作的间歇性破行是本病的典型表现; 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完全恢复,不遗 留任何后遗症。也可表现自发性下肢远端 发作性无力,反复发作,可自行缓解,休 息或使用血管扩张剂可缓解,间歇期症状 消失
1 .脑脊液常规及动力学检查无特征性改 变,空洞较大可引起椎管轻度梗阻和 CSF 蛋白增高。 2.影像学检查 1) MRI矢状位图像可 清晰显示空洞位置、大小和范围;是否合 并 Anold-Chiari 畸形等,是确诊本病的首 选方法,有助于选择手术适应证和设计手 术方案2)应用延迟脊髓CT扫描(DMCT), 将水溶性造影剂注人蛛网膜下腔,在注射 后 6 、 12 、 18 和 24 小时行脊髓 CT 检查,可 显示高密度空相影像;3)X线平片检查可 发现脊柱侧弯或后突畸形、隐性脊柱裂、 颈枕区畸形和Charcot关节等。
【病理】

脊髓对缺血耐受力较强。轻度间歇性供血 不足不会造成脊髓明显损害,完全缺血 15 分钟以上方可导致脊髓不可逆损伤。脊髓 前动脉血栓形成常见于颈胸髓,该段是血 供薄弱区;脊髓后动脉左右各一,血栓形 成很少见。
【病理】

脊髓梗死可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灰白 质软化和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晚期血 栓机化 被纤维组织取代,并有血管再通。 髓内出血常侵犯数个脊髓节段,多位于中 央灰质;脊髓外出血形成血肿或血液进人 蛛网膜下腔,出血灶周围组织水肿、瘀血 和继发神经组织变性。脊髓血管畸形可发 生于脊髓的任何节段,是由扩张迂曲的异 常血管形成网状血管团及其上下方的供血 动脉和引流静脉组成。
一旦确诊或拟读本病应立即给予 VltB12治疗, 否则可导致不可逆性神经损害。 ①Vit.B12 500一1000 ug/d肌肉注射、连续2—4 周:然后用相同剂量肌肉注射每周 2-3次;2—3个月后改Vit.B12 500 ug口服,2 次/ d,总疗程 6 个月 Vit.B12 吸收障碍者需终 生用药,合用 Vit.B1、VitB6疗效更佳;无需 加大VitB12剂量,因并不能加快神经功能恢复; ② 贫血病人用铁剂如硫酸亚铁 0.3 一 0 、6g 口服, 3次/g或10%拘檬酸铁胺溶液10rnl口服,3次/ d ③不宜用独应用叶酸,否则可导致症状加重。

脊髓空洞—搜狗百科

脊髓空洞—搜狗百科

脊髓空洞—搜狗百科自体因素(25%)Greenfield强调脊髓空洞症为脊髓呈管状空洞,由颈段上下延伸许多节段,应看作与脊髓中央管单纯囊肿不同,空洞积水更适用于后者,认为本病是脊髓背中线发育畸形的结果,空洞腔可与中央管交通,空洞内衬可见室管膜细胞,囊内液与CSF类似。

也有人认为本病因胶质细胞增殖,其中心部坏死形成空洞。

先天因素(20%)一般认为脊髓空洞症为先天发育异常,因该病常伴有其它先天性异常,如:脊髓裂、脑积水等,故认为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先天发育缺陷。

有人认为由于先天性第四脑室出口闭塞,致脑脊液循环障碍,脑脊液搏动压力不断冲击脊髓中央管,导致脊髓中央管不断扩大,最终形成空动洞。

外伤因素(15%)脊髓空洞可继发于脊髓外伤、脊髓神经胶质细胞瘤、囊性病变、血管畸形、脊髓蛛网膜炎、脊髓炎伴中央软化等病症。

发病机制1.先天性病因大体有四种学说:(1)Gardner的流体力学理论:1958年开始,Gardner报道了大量Chiari Ⅰ型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的病例,他推测由于枕大孔区的梗阻(先天畸形或蛛网膜炎等),使脑脊液不能从四脑室流出,脑脊液在脉络膜丛动脉源性搏动的作用下,就会不断冲击脊髓中央管,使其扩大,并破坏中央管周围的灰质,形成空洞,手术中也发现四脑室与中央管是交通的;部分病人脑室造影时,可观察到造影剂经四脑室进入中央管;经皮肤穿刺向空洞内注入空气,气体也可溢入四脑室;而且空洞内液体蛋白含量低,与脑脊液相似,但也有不同意见:部分病人在造影,手术及尸检中未发现四脑室与中央管的交通;腰穿注入造影剂虽不流入四脑室,但空洞可显影;部分空洞与中央管分离,并且是多房的,有的学者计算了脉络丛动脉源性搏动的压力,发现压力很小,不可能造成空洞,另外此学说无法解释延髓空洞症的产生。

(2)Williams的颅内与椎管内压力分离学说:1969年以来,Williams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脑室,空洞及蛛网膜下腔做了压力测定,认为人在咳嗽,打喷嚏及用力时,可引起颅内及椎管内静脉压上升,使脑脊髓蛛网膜下腔的压力随之升高,此时正常人是通过脑脊液在蛛网膜下腔的往返流动来平衡的,而有小脑扁桃体轻度下疝的病人,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就出现了压力的不平衡,Williams发现在咳嗽初期,腰部蛛网膜下腔的压力高于基底池,以后则相反,由此他推测小脑扁桃体可能有活瓣作用,当脊髓蛛网膜下腔压力升高时,脑脊液可上推下疝的扁桃体而流入颅内;随着脊髓蛛网膜下腔压力的下降,小脑扁桃体再度下疝,使脑脊液不能回流,造成颅内压增高,促使脑脊液从四脑室向中央管灌注,这是颅内与脊髓,中央管与脊髓外产生的压力差,Williams称为脑脊液压力分离,这个压力差反复间断地作用很多年,就可以形成交通性脊髓空洞症,通过空洞穿刺及动物实验也发现空洞内压力高的特点,部分病人在咳嗽用力时,也有症状加重的临床报道,脊髓空洞症病人中央管与空洞的交通不是一直开放的,由于枕大孔处组织反复受压及其他原因,可以关闭,由此在空洞的进展上提出了脑脊液冲击理论,在枕大孔明显受压的病人,当咳嗽等用力时,脊髓蛛网膜下腔的压力突然升高,由于不能向颅内传递,就向脊髓内空洞传递,因空洞的开口被关闭或有活瓣作用,空洞内液体不能流入颅内,就向上面中央管旁的灰质冲击,久而久之,空洞逐渐向上扩展,并在脊髓空洞的基础上形成延髓空洞,由此说明延髓空洞不可能单独存在,此点与临床观察相符。

脊髓空洞症的术后护理

脊髓空洞症的术后护理

脊髓空洞症的术后护理【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10【关键词】脊髓空洞症; 术后; 护理脊髓空洞症是一种进程缓慢、主要累及脊髓或延髓的退行性病变, 其病理特征是脊髓中央管扩大、髓内积水及胶质增生, 临床表现以受损节段分离性感觉障碍、上下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及植物神经营养障碍为特征, 最早临床表现是单侧痛、温觉障碍[1]。

2010 年12 月至2015年6 月, 本院手术治疗44 例脊髓空洞症, 疗效满意, 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4例中男28例、女16例; 年龄16~81?岁,平均42岁; 病史5?月~7?年, MRI 检查确诊。

23例以双下肢无力、麻木为主, 同时伴有头痛、头晕或行走不稳等症状;?14?例是单纯感觉障碍;7?例以轻度头痛、头晕为首发症状。

1.2 手术方法单纯后颅窝减压术7例, 空洞蛛网膜下隙分流术9例, 后颅窝减压加空洞蛛网膜下隙分流28例。

1.3 结果本组44例中治愈35例、好转9例。

经过1~3 年随访, 本组以双下肢无力、麻木为主的23例患者中,14例感觉分离症状消失, MRI 复查见脊髓空洞明显变细或基本闭锁;?6?例症状明显改善, 已恢复正常工作和劳动;3?例病情终止发展, 症状有所改善。

2 术后护理2.1 体位患者回病房后取平卧位或侧卧位, 平卧时头偏向一侧。

翻身时注意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以免脊柱扭曲损伤脊髓。

2.2 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意识、瞳孔的变化, 注意有无头痛、呕吐和肢体活动障碍等, 以便早期发现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

2.2.1 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常规应用抗生素,并协助病人轴线翻身、叩背,每1次/2 h。

超声雾化吸入,每天4次,每次15~20分钟。

给患者有效的将痰液排出,对于术后麻醉未醒和咳嗽无力患者给予吸痰,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吸氧1~2L/分,监测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

脊髓空洞症的症状

脊髓空洞症的症状

脊髓空洞症的症状文章目录*一、脊髓空洞症的症状*二、脊髓空洞症的并发症*三、脊髓空洞症的饮食注意事项1. 脊髓空洞症吃什么好2. 脊髓空洞症不能吃什么脊髓空洞症的症状1、本病多见于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症状呈极缓慢的进展。

由于空洞所在位置、大小及范围的不同,症状也不一致,其好发部位多在颈胸交界的脊髓内。

早期症状多为相应支配区自发性疼痛(空洞始于中央管背侧灰质后角底部),出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逐渐扩大至双上肢和胸背部,呈短上衣样分布的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触觉和深感觉保存,病人常发现损伤后无痛觉而就诊。

晚期空洞扩展至脊髓丘脑束,出现空洞水平以下传导束性感觉障碍。

2、前角细胞受累出现相应节段肌萎缩、肌束颤动、肌张力减低和腱反射减弱,空洞位于颈膨大时双手肌萎缩明显。

空洞水平以下出现锥体束征,病变侵及第8颈神经~第1胸神经侧角交感神经中枢则出现Horner征。

3、关节痛觉缺失可导致神经源性关节病,关节磨损、萎缩和畸形,关节肿大,活动度增加,运动时有摩擦音而无痛觉,即夏科(Charcot)关节。

皮肤营养障碍也较常见,如皮肤增厚、过度角化,痛觉缺失区表皮烫伤、割伤造成顽固性溃疡和瘢痕形成,甚至指、趾节末端无痛性坏死、脱落(Morvan征)。

晚期可出现神经源性膀胱和尿便失禁。

4、延髓空洞症很少单独发生,常为脊髓空洞的延伸,多不对称,症状体征多为单侧性。

空洞累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出现面部洋葱皮样痛温觉缺失,自外侧向鼻唇部发展;累及疑核引起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累及舌下神经核伸舌偏向患侧、同侧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累及面神经核出现周围性面瘫;前庭小脑通路受累出现眩晕、眼震和步态不稳。

脊髓空洞症的并发症脊髓空洞症常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如脊柱侧弯或后突畸形,隐性脊柱裂,颈枕区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和弓形足等。

脊髓空洞症的饮食注意事项1、脊髓空洞症吃什么好脊髓空洞症饮食应含有很多高蛋白、高维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尽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及能量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脊髓空洞症的术后护理

脊髓空洞症的术后护理

脊髓空洞症的术后护理脊髓空洞症是指脊髓内部出现空洞或囊肿,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瘫痪。

因此,患有脊髓空洞症的病人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后需要进行术后护理,以确保身体恢复和预防并发症。

术后治疗的第一天在手术完成之后的第一天,患者通常需要留在重症监护室(ICU)进行恢复和观察。

医生通常会给患者开一些药物来减轻疼痛和炎症,以及预防可能出现的感染。

在这一时期,患者应该保持平躺的姿势,避免转动和睡觉。

患者应该尽可能地放松神经和肌肉,避免将额外的压力加在手术区域。

医护人员通常会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等,以确保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或副作用。

术后治疗的第二天到第七天从手术后的第二天开始,患者通常会被转移到普通病房。

患者需要继续保持平躺的姿势,避免过度的活动,直到医生允许患者坐起来或下床走动。

医生通常会安排物理治疗师或康复师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包括简单的呼吸练习、肌肉放松和伸展运动等,以帮助患者尽快地恢复神经和肌肉功能。

除了康复训练外,患者还需要继续服用药物。

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开一些消炎药来预防感染,以及一些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患者应该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过量服用。

在这一时期,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测试、尿液测试和X光检查等,以确保身体恢复正常并发现任何潜在的并发症。

术后治疗的第八天到出院从手术后的第八天开始,患者通常可以开始进行坐起来或下床走动的训练。

医生可能还会安排物理治疗师来帮助患者进行更高强度的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身体功能,包括平衡和协调等。

在这一时期,患者还需要继续服用药物,直到医生告诉他们停止。

除了药物外,患者还需要保持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以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在患者即将出院之前,医生通常会评估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健康状况。

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继续进行康复训练,以确保身体继续恢复并预防任何并发症。

总结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脊髓空洞伴发夏科氏关节病1例及文献复习

脊髓空洞伴发夏科氏关节病1例及文献复习

脊髓空洞伴发夏科氏关节病1例及文献复习发表时间:2016-08-02T13:49:49.1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作者:傅剑雄陈骥[导读] 应该详问病史,仔细查体,对于疑难关节病或拟诊夏科氏关节病时,应做MRI检查,综合分析、明确诊断,以避免误诊。

傅剑雄陈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扬州 225002)【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246-02夏科氏关节病(charcot joint,CJ)是一种神经感觉和神经营养障碍的破坏性关节疾病[1]。

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梅毒、脊髓空洞症、糖尿病性神经病等疾病的神经感觉和神经营养障碍的破坏性关节疾病,关节由于没有痛觉的保护机制导致关节过度使用、撞击发生破坏。

其中脊髓空洞引起的CJ在神经外科中较为常见,Sxhultz最早于1888年对此种病例进行了报道,在1892年Sokoloff报道了多例有关脊髓空洞引起的神经源性骨关节病。

Charcot本人于1893年报道了多例有关脊髓空洞引起的神经源性关节病。

1902年,Schlesinger对此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2]。

脊髓空洞症伴发上肢关节破坏者约占20%。

2014年10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一名脊髓空洞伴发夏科氏关节病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1.病例报告患者女58岁,30余年前开始觉右肘部酸痛不适,伴整个右上肢放射样痛,休息好转,活动加重,未予以重视,近5年来疼痛明显加重,不能缓解,且逐渐伴右肘部肿胀畸形明显,伴有明显右上肢末端麻木,尺侧为重。

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治疗。

入院查体,右肘部明显肿胀、畸形,局部压痛明显,皮温不高,局部未扪及明显肿块,右肘活动范围伸直0度,屈曲150度,右肘以远浅感觉减退,尺侧明显,肢体远端肌力、肌张力正常,活动自如,血运良好,尺桡动脉搏动可及。

X线示(图1.2):右侧肘关节脱位,右肘关节诸骨骨质吸收,骨皮质毛糙,关节面消失,肱骨外髁消失,关节面硬化,邻近骨质疏松,关节周围散在游离骨性致密影,关节软组织肿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空洞症可以引起哪些并发症?
*导读: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免疫系统引起的慢性疾病,可以在各个人群中发病,由于脊髓空洞症治疗的不及时,会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免疫系统引起的慢性疾病,可以在各个人群中发病,由于脊髓空洞症治疗的不及时,会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常合并夏科氏关节病(关节磨损、萎缩和畸形, 关节肿大, 活动度增加, 运动时有摩擦音而无痛觉)、脊柱侧弯、弓形足、颅底凹陷、脑积水等。

脊髓空洞症病变发展损及锥体束及锥体外束后,下肢逐渐出现痉挛性瘫痪,同时双下肢锥体束征阳性,当一侧颈髓受损后,破坏了下行的交感纤维,同侧可出现 Hornor综合征,较常见的自主神经障碍,有皮肤营养障碍如皮肤角化,汗毛减少,血管舒缓障碍等。

脊髓空洞症的后期,空洞常累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出现面部洋葱皮样痛温觉缺失,自外侧向鼻唇部发展;累及疑核引起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累及舌下神经核伸类肌及肌束颤动;累及面神经核出现周围性面瘫;前庭小脑通路受累出现眩晕、眼震和步态稳。

脊髓空洞症常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如脊柱侧弯或后突畸形、隐性脊柱裂、颈枕区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和弓形足等。

专家提示:由于脊髓空洞症的发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
响,所以在生活中要及时发现病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脊髓空洞症,这样愈后的效果特别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