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册课时综合检测7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测评考试·地理(人教版)·试题(一)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测评考试·地理(人教版)·试题(一)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四个图层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任意图层信息获取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BDSB .GPSC .RSD .GIS2.该地进行商业网点选址时需要叠加的图层组合是A .乙、丙、丁B .甲、丙、丁C .甲、乙、丁D .甲、乙、丙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两省交界处。

地处防沙治沙第一线的陕西省榆林市,60多年来经历几代人持续开展大规模“北治沙、南治土”的治沙造林运动,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由荒山秃岭到绿满山川的转变。

如今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

据此完成3~5题。

蒙3.导致毛乌素沙漠沙进人退的主要原因是A .全球变暖,气候异常B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C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D .多风沙,蒸发旺盛4.过去榆林地区的人们经常面临的自然灾害是A .泥石流B .洪涝C .地震D .沙尘暴5.榆林由“沙漠之都”变成“大漠绿洲”,使得当地A .人口合理容量不变B .环境人口容量降低C .人口合理容量变小D .环境人口容量增大某中学地理小组对该校与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并制成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月均温差值=林地月均温-裸地月均温)变化表(如下表)。

据此完成6、7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月均温差值(单位:℃)0.150.120.20-0.14-0.11-0.23-0.41-0.38-0.18-0.08-0.09-0.206.探究结果表明A .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B .林地比裸地的年温差大C .该地6月份的月均温最低D .该地12月份的月均温最低7.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是A .涵养水源B .保持水土C .防风固沙D .降低噪音秘密★启用前姓名准考证号高二地理(人教版)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桂林市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年级地理(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6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北京时间2018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位于太平洋上的远望五号测量船(约150E)对其进行同步监测。

据此完成下列1~2题。

1.“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北半球并向北移动2.卫星发射时,远望五号测量船所在地的地方时A.9月15日22时04分09秒 B.9月15日20时04分09秒C.9月16日0时04分09秒 D.9月16日2时04分09秒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C.北极圈上 D.南回归线上图1为北半球某山地各地理要素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处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C.高山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5.该山地北坡属于图1A.阴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迎风坡C.阳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背风坡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

读图2中华龙鸟化石图片”,完成6~10题。

6.“火山灰”来源于地球内部圈层的A.地壳 B.软流层 C.地核 D.下地幔7.含有中华龙鸟化石的页岩属于A.沉积岩 B.变质岩C.侵入岩 D.喷出岩8.形成中华龙鸟化石的地质作用是A.重熔再生 B.冷却凝固C.外力作用 D.变质作用9.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A.火山频发的高原山地 B.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C.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 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10.在西藏西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象泉河谷,有一条气势恢宏的土质莽林“扎达土林”(图3),蜿蜒曲折达数十里,土林里的“树木”高低错落,千姿百态。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高二地理试题第Ⅰ卷(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每小题2分,共60分)1.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2.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A.同属温带地区B.气候的大陆性强C.同属东部季风区D.都是平原地区3.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5.在开发早期,制约长江中下游地区耕作农业发展缓慢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人口稀少6.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7.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回答下列各题。

8.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①过度樵采②植被稀少③过度放牧④气候干旱⑤过度开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

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

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测试卷地 理 (B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面A 、B 、C 、D 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的P 点位置同时符合下列四个条件: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位于我国境内,据此回答1~2题。

1.符合上述的该点P 地是( )2.该点P 地位于新加坡(1°16′N ,103°50′E )的( )A .东北方 B. C .西南方 D.读下图,完成3~5题。

3.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区域以平原为主B .该区域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不高C .图中①地以常绿硬叶林为主,②地以荒漠景观为主D .图中石油带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储量大,90%输往西半球 4.不需要从图示地区进口原油的国家是( )A .美国B .中国C .俄罗斯D .日本 5.图示地区向我国供应石油时所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①霍尔木兹海峡 ②直布罗陀海峡 ③土耳其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中亚和西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据此回答6~7题。

6.关于中亚和西亚地理特征的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 .大部分地区受副高控制,气候干旱B .外流区域面积广大C .以灌溉农业或游牧畜牧业为特色D .以阿拉伯人为主 7.关于中亚和西亚地理特征的不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亚地区不直接濒临海洋,西亚直接临海B .西亚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中亚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C .中亚地区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西亚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D .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中亚地区石油资源缺乏苏梅岛(9°N ,100°E )面积约247平方千米,地理老师小王和他的朋友小李春节期间到苏梅岛旅游,下图为小王绘制的苏梅岛地图以及二人的对话。

(秋季)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13)

(秋季)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13)

高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计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2.D3.B4.A5.A6.D7.B8.C9. C 10.B 11.C 12.B 13.A 14.C15.D 16.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计52 分)17(10 分)(1)N2(g)+3H2(g)=2NH3(g) ΔH=-92 kJ/mol(2)-151.1kJ/mol(3)①放热(1 分)需要(1 分)E2-E1(1 分)② 409③使用了催化剂(1 分)(其余每空 2 分)18.(12 分)(1)3X+Y 2Z (2)0.05mol/(L· min) (3)①0.9②放热减小(4)液态或固态(或非气态)(每空2 分)19.(8 分))(1)酸(1 分 ) NH 4++H2O NH3.H2O+H+(2)c>a>b(3)甲(1 分)根据电荷守恒,c(M +)+c(H+)=c(A-)+c(OH-),溶液呈中性,c(OH-) 与c(H+)浓度相等,则c(A -)与c(M+)浓度相等(答出电荷守恒即可)(其余每空 2 分)20.(12 分)(1)C→A→B→D→E(2)便于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1 分)(3)“0”或“0”以下某一刻度(1 分)充满溶液,无气泡(1 分)(4)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1 分)(5)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1 分),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1 分)(6)B、D(7)2m(V2-V1)/5W(其余每空 2 分)21. (10 分)(1)K=c(CO).c(H2O)/c(CO2).c(H2)(2) 吸热(3)b、c(4)小20%(每空2分)。

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

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

乾安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题第Ⅰ卷(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每小题2分,共60分)“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是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及发展方向,据此完成1~4题。

1.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特点是()A.煤种齐全,以褐煤为主B.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C.大同煤田是优质主焦煤基地D.分布范围广,全省一半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2.山西省建设能源基地的措施有()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④大量运进石油、天然气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对山西省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自身因素是()A.西气东输B.开采成本上升C.能源结构调整D.西电东送4.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5.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整治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的干旱灾害得到了根治B.通过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已经超过美国平均水平C.通过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D.通过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工、农业发展依然缓慢6.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中西部地区,在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B.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中西部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是美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C.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在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D.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是美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7.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流域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B.田纳西河流域以河流的防洪、发电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C.田纳西河流域以提高河水的水质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D.田纳西河流域以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8.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TVA在田纳西河干支流上建成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使防洪标准达到千年一遇B.TVA对田纳西河干支流进行整治,使每年水运的通航效益比陆路节省约4亿美元C.TVA在田纳西河流域充分利用水和煤炭等资源,并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使该流域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D.TVA在田纳西河流域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水质9.在山西发展以火力为主的电力工业,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山西重工业密集,需要大量电力B.将煤炭转变为火电输送方便,减轻运输压力C.山西发展火电历史悠久,经验丰富D.可以有效地调整各地区电网10.下列有关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天然气B.我国能源消费中,石油的比重最高C.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绝对优势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高于水电比重11.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A. 广州、深圳、珠海 B.广州、珠海、澳门C.广州、中山、深圳 D.广州、香港、深圳12.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得益于()A.侨乡的背景 B.良好的区位条件C.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1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B.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结构差异大14.关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B.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C.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D.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1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处于劣势的是()A.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 B.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C.工资水平 D.区位条件16.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B.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D.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17.下列关于东北农业基地今后发展方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平原地区农业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B.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养畜牧业C.山区要大力发展林业,加快森林的砍伐速度,以满足国家的需要。

安徽省蚌埠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地理(理)试题

安徽省蚌埠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地理(理)试题

蚌埠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地理(理科)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我是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

”这是在北京海淀区一居民楼下发生的一幕。

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 RSB. GPSC. GPS、GISD. RS、GIS2. 下列城市管理工作中,未来最先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是A. 道路清扫B. 医疗救护C. 幼儿看护D. 事故处理【答案】1. C 2. 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技术的区别及实际应用能力,总体难度不大。

【1题详解】从题干提取信息,机器人“抵达您的楼下”需使用地理定位,应用了GPS。

同时,机器人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即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应用了GIS技术, RS主要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机器人没有用到这种技术,排除AD。

故选C。

【2题详解】智能机器人对固定不变的事物进行规划处理,所以最先被取代的可能是清扫道路,A对。

医疗救护、幼儿看护和事故处理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智能机器人暂时不能处理,还需要人为判断和处理,排除BCD。

故选A。

【点睛】“3S”技术手段的区别:(1)“点”与“面”判断GP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2)“想”与“看”区分RS、GIS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版

昌平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抽测地理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两大部分,34个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试卷和草稿纸。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下图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演示地球自转时A.面对地球仪,应从右向左转动球体B.“南极”俯视,应顺时针转动球体C.移动地球仪在桌面做椭圆轨迹运动D.发现地轴与桌面的夹角为23°26′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A.出现昼夜现象B.昼夜长短变化C.昼夜交替现象D.四季不断更替【答案】1.B 2.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总体难度一般。

【1题详解】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空间上应为自左向右转动地球仪,A错。

在南极俯视,顺时针转动,B对。

在桌面移动地球仪,体现的为地球公转运动,C错。

地轴与桌面的夹角为66.5°,D错。

故选B。

【2题详解】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某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所以地球上出现了昼夜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而随着地球自转,出现昼夜交替现象,A错、C对。

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更替是由公转导致的,BD错。

故选C。

【点睛】地球自转的意义一、昼夜更替现象同一个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出现了同一地区在不同时间的昼夜交替现象,昼夜更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高,夜晚降温不至于过低,有利于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二、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位置相对偏东地区早看到日出,每个地区又以本地太阳高度最高时为地方时12点,这种因经度不同的时刻,为地方时。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课时综合测试题31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课时综合测试题31

第三章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据此回答1~2题。

1.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2.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B.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D.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答案】 1.B 2.D【解析】第1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应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不能禁止开采矿产资源。

第2题,在合理开采利用的同时,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因地制宜地发展一些新兴产业。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

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

结合图示,分析回答3~5题。

3.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变化的有()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矿城市②经济结构会由以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A.①②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 D【解析】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工矿城市的形成,也使以农业为主的小乡镇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就业结构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倾斜;工矿业的发展也需要交通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另外,工矿业的发展往往也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4.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输出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

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试题综合科

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试题综合科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级地理科试卷本试卷分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中................。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若森林公园典型的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则该区域位于: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2.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山脉B.河流C.湖泊D.高速公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所示),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

据此完成3—4题。

3.“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A.梅雨锋南北摆动B.夏季风势力强C.受沿岸洋流影响D.地形平坦开阔4.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A.京剧B.豫剧C.秦腔D.川剧读某一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图,回答5~6题。

5.图中,可以反映出:A.区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B.产业结构优化,第二产业比重逐渐提高C.区域网络系统不断完善D.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与区外联系逐渐减弱6.在区域发展晚期:A.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外围空间B.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C.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增大D.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

广东省东莞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查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东莞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查试题(含解析)

东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教学质量检查高二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本卷共22小题。

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B. 区域之间一定具有明确的分界线C. 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D.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2. 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 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区差B. Ⅲ区与Ⅰ区南部因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作为两区域的分界线C. 随纬度位置变化的热量状况是决定Ⅰ区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D. Ⅲ区太阳辐射弱,受人类活动影响小3. E山脉一线把Ⅰ自然区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关于我国南北方人类活动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北方地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只能生长春小麦②北方地区的民居多平顶房,平顶房可节省建筑材料,兼作晾晒农作物的场地③苹果的主产区是南方地区,柑橘的主产区是北方地区④北方重工业发达,南方轻工业发达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1. D 2. C 3. D【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区域概念和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1题详解】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D正确;区域不以是否有人类居住来定义,A错误;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B错误;区域内部地理环境有相对一致性,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C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Ⅱ区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Ⅲ区是青藏高寒区,青藏高寒区海拔高,热量条件差,A错误;Ⅲ区与Ⅰ区南部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B错误;Ⅲ区青藏高寒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D错误;东部季风区内部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随纬度位置变化的热量状况,C正确。

最新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

最新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

盐城市伍佑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试题高二地理(选修)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

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读图回答1~2题。

1.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水源2.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弱 B.降水少 C.多大风D.低温冻害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图1),完成3~4题。

3.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4.有关Ⅰ、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区少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C.Ⅲ区与Ⅰ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读右图,完成5~6题。

5.图示内容主要反映了区域的A.整体性特征B.差异性特征C.稳定性特征D.开放性特征6.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地理位置差异 B.人种分布差异C.气候、地貌差异 D.矿产资源条件差异2002年7月4 E,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

经国务院批准,西气东输工程开工典礼今天在北京隆重举行。

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卧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这项工程的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提高新疆及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的意义。

7.“西气东输”主干道经过10个省市区,下列省市区中属于主干道经过的西部省区的是( ) A.新疆内蒙古陕西河南 B.新疆甘肃宁夏陕西C.内蒙古青海山西河南 D:新疆青海宁夏山西8.图中A处的地形区名称是,“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正确的选项是( )A.河套平原路程最短 B.宁夏平原,气候适豆C.河西走廊地形平坦 D.柴达木盆地,物产丰富最近许多大城市开始出现摩拜单车,其没有固定停放位置,用户需通过手机app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该车。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试题[精品]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试题[精品]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高二地理2018.11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组成,共8页。

2.请把选择题用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把综合题的答案用0.5mm黑色中性笔书写在答题纸对应的框内。

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寒温带针叶林的主要分布区,该区域曾发生过特大森林火灾。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图示地区森林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 气候寒冷,多冻土B. 海拔较低,土壤贫瘠C. 纬度较高,光照不足D. 距海较远,降水少2.森林火灾是影响森林安全的重要因素。

但也带有益影响,最可能是A. 提高土壤肥力B. 增加生物种类C. 减轻病虫害发生D. 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使我国各地建筑更充分地利用和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专家提出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建筑区划。

下图示意我国以某种自然地理要素为依据制作的建筑区划。

据此完成3~5题。

甲乙3.右图中建筑区划的主要依据是A .地形B .纬度C .气候D .水4.导致b 和e 地区的建筑区划不一致的主导因素是A .海陆位置B .地形地势C .风俗习惯D .文化差异5.从a 到d 一线,建筑物可能呈现出的特点是A .楼间距越越大B .房屋的厚度越越厚C .房屋的窗户越越小D .屋顶的坡度越越陡20世纪70年代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

但是出现了甲地区的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乙地区的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据此完成6~7题。

6.这种“小老头树”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A .昼夜温差大B .降水量少C .热量不足D .土质疏松7.乙区域连片种植树木会影响当地生态环境,不正确的是A .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更严重B .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C .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D .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在京津冀协同规划中,最受瞩目的是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如图文字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技术
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远距离把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地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据此回答1~2题。

1.卫星遥感系统中,直接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仪器设备是()
A.人造地球卫星
B.传感器
C.卫星信号地面接收器
D.制作遥感图像的高性能计算机
2.为了及时获取、更新反映地球上大范围地区动态变化情况的遥感数据,宜选择的遥感平台(装载传感器的平台)是() A.遥感车 B.气球
C.飞机D.人造地球卫星
解析:第1题,卫星遥感系统中,直接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仪器设备是传感器。

第2题,反映大范围动态变化情况的遥感数据,人造地球卫星是最宜选择的遥感平台。

答案:1.B 2.D
遥感与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
3.利用“嫦娥三号”月球卫星,探测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这是()
A.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B.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领域的应用
C.全球定位系统在野外测绘领域的应用
D.“数字月球”在环境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
解析:选B。

遥感技术可为矿产资源普查提供重要依据与线索。

4.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遥感技术也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

在油菜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RS)()
①预估油菜籽产量
②监测油菜长势
③监测油菜开花日期④估算油菜籽产值⑤预测油菜籽的市场需求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⑤D.②③④
解析:选B。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油菜的开花日期和油菜的长势,从而可以预估油菜籽的产量;但遥感技术不能监测油菜籽的单价,故它不能估算油菜籽的产值,同时也无法估算市场的需求。

5.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
①旱情②水灾③滑坡④农林病虫害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C。

遥感灾害监测的具体内容包括旱情、水灾、滑坡、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