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学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合集下载

中药学总论(低版本)

中药学总论(低版本)

冬麻
春麻
树皮、根皮类



通常在春、夏时节剥取树皮,如黄柏、 厚朴、杜仲。 根皮,应于秋后采集,如牡丹皮、地骨 皮、苦楝皮。 但肉桂多在十月采收,因此时油多易剥 离。
动物类药物的采收
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其具体时间,以
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

桑螵蛸应在三月中旬采收,过时则虫卵已孵化。 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 驴皮应在冬至后剥取,其皮厚质佳。 小昆虫等,应于数量较多的活动期捕获,如斑蝥于 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

该书公元731年即传
入日本,并广为流传 ——

《 延 喜 式 》
“ 草凡 ”醫 生 皆 讀 蘇 敬 新 修 本
四、隋唐时期
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本草拾遗》
成书时期:开元年间(713—741年)
作者:陈藏器
主要内容:在《新修本草》基础上增补了大量民间药
物 (692种以上)。尤其是按药物功用特点分列为宣、


“草药”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代 金元时期 明代 清代
中药的起源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 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经过 无数次的口尝身受,逐步认 识到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哪 些植物可以治疗疾病,初步 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
药有三品
上品:120种,滋补强壮,延年益 寿,无毒或毒性很弱,可以久服。
中品:120种,治病补虚,兼而有 之,有毒或无毒,当斟酌使用。
下品:125种,功专去寒热,破积 聚,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 服。
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中药学总结

中药学总结

总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除中药的制剂外,均是中药学研究的内容。

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

《神农本草经》载药数是365种。

除《本草经集注》外,均是清代的本草。

《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陶弘景。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是《新修本草》。

最早用图文对照方法的药学名著是《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成书于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

《证类本草》的作者是唐慎微。

《证类本草》成书于宋代。

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的官修本草是《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

《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

《本草纲目拾遗》,成书于清代。

《中药大辞典》,成书于民国时期。

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是《滇南本草》。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植物类药,叶类的采收期是花蕾将开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称为炮制。

中药炮制的目的减毒、改变药物性能或功效、增效、改变药物某些性状,便于贮藏和制剂、纯净药材及矫味矫臭。

将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天南星制成胆南星,其目的在于改变药物性能。

大戟、甘遂、川乌、巴豆等药物内服需炮制,其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毒性、烈性、副作用。

用酸醋炒玄胡,其炮制目的是增效。

常用的炮制大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切制不常用炮制的大法。

修制包括的内容是纯净处理、切制处理、粉碎处理。

雄黄的炮制方法是研成细粉或水飞。

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烘焙、煨、煅。

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煅、煨、烘焙。

为了缓和大黄的泻下作用,宜采用酒制。

用液体辅料与药材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是炙。

为了增强黄芪、甘草的补中益气作用,宜采用炙。

为使磁石、自然铜、鳖甲等药物酥脆,宜采用淬。

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是惮。

除常用的四类炮制法以外,其他常用的特殊制法有制霜、发酵、发芽。

将大麦、稻谷发芽,其目的是产生新药效。

中药学入门了解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中药学入门了解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中药学入门了解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中药学入门:了解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中药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旨在研究和应用中药的药理学、化学成分、药物制剂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深入了解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对于理解中药的独特性以及其传统药用的历史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中药学的起源、传承与发展为主线,向读者介绍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体系,并探讨其在现代医药领域的发展前景。

一、中药学的起源中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其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医药文化密切相关。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经验和草药应用知识,形成了中医药学的雏形。

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

这些古籍对于草药的分类、功效以及用药原则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并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药学的传承与发展1. 中药材的研究与开发中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中药材的研究与开发。

通过对中草药的采集、鉴定、加工和炮制等过程的探索,中药学家在几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在现代,中药材的研究不仅依赖于传统的实地调查和实验观察,还借助了现代科技手段,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等,以揭示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为中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 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中药学还涉及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中药制剂是指通过特定的加工方法将中药材制成成剂或制剂,以便于患者使用和服用。

中药制剂的研究不仅关注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还注重减轻患者对苦味和其他不良反应的感受。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制剂的研究正在向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中药学的应用与临床研究中药学的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中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受到了现代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

一方面,中药的疗效在一些慢性疾病和综合征的治疗中得以体现。

另一方面,对中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以及中药的临床研究也越来越多。

例如,在肿瘤的治疗中,中药可以辅助化疗和放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学习题(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习题(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总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选择题A型题1.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药物数是:A.730种 B.365种 C.840种 D.240余种 E.100余种[答案]D[题解]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药物数240余种。

故应选D。

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A.《本草拾遗》 B.《本草经集注》 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 E.《证类本草》[答案] C[题解]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一般认为该书约成公元二世纪。

故应选C。

3.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D.《证类本草》 E.《新修本草》[答案] B[题解]《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故应选B。

4.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是:A.《炮炙大法》 B.《本草拾遗》 C.《炮炙论》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答案] C[题解]南朝刘宋时雷敩所著的《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故应选C。

5.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典是:A.《神农本草经》 B.《本草拾遗》 C.《新修本草》D.《证类本草》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答案]C[题解]《新修本草》是唐显庆四年经政府批准编修的,它是世界上公布的最早的药典,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00余年。

故应选C。

6.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A.《开宝本草》 B.《本草纲目》 C.《嘉祐本草》D.《证类本草》 E.《本草衍义》[答案] D[题解]宋代本草学的代表著作当首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故应选D。

7.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A.《图经本草》 B.《本草纲目》 C.《证类本草》D.《本草经集注》 E.《本草品汇精要》[答案] B [题解]《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

故应选B。

8.首载太子参、鸦胆子、冬虫夏草的本草文献是:A.《海药本草》 B.《唐本草》 C.《本草纲目》D.《本草纲目拾遗》 E.《本草拾遗》[答案]D[题解]《本草纲目拾遗》补充了太子参、于术、西洋参、冬虫夏草、银柴胡等临床常用药,及马尾连、金钱草、鸦胆子等疗效确切的民间草药和外来药物。

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学的发展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的药理学、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药学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应用前景。

一、发展历程中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

古代医学家通过观察和实践,逐渐积累了大量的中草药知识,并形成了独特的药物理论和治疗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现代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20世纪,中药学经历了一次重要的革命,即中药现代化运动。

这个运动的目标是将传统的中草药研究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推动中药学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药学的研究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包括药理学、化学分析、药物制剂学等方面的进展。

同时,中药学的研究对象也从传统的中草药扩展到了中药制剂和中药材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中药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药理学、化学分析和药物制剂学等方面。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的学科。

中药学的药理学研究主要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来进行。

通过观察药物对动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化学分析是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学科。

中药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多糖等。

化学分析可以通过分离、鉴定和定量等方法来确定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并评估其质量。

药物制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的学科。

中药制剂是将中药材进行加工和配伍,制成适合临床应用的药物。

药物制剂学的研究可以通过制剂工艺、药物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等方面来进行。

三、应用前景中药学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保健方法。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如疗效确切、副作用小、适应症广等。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药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中药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新药研发: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具有多样性和活性,可以作为新药的候选物质。

中药学的定义

中药学的定义

中药学的定义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药的来源、性质、制剂、应用以及药物学与临床药学等相关问题的科学。

它是中医药学科体系中的核心学科之一,通过对中药的研究,探索中药以及中药组方的药理学、药物代谢、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机制,为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一、中药学的起源与发展中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中医药学。

数千年来,中医药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中药体系。

早期的中药学主要是通过对中草药的采集、鉴定和使用进行总结,比如《神农本草经》等古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化的需求,中药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并与现代化的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

现代中药学的研究领域不仅涉及中草药的来源和化学成分分析,还包括中药的制剂技术、药物代谢和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二、中药学的研究内容1. 中药来源与鉴定中药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对中草药的来源和质量的鉴定。

通过对中草药的采集、鉴别、贮存和加工等环节的研究,可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有效性。

同时,研究中草药的生长环境、生长习性和药材形态等方面的知识,也有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草药资源。

2. 中药化学与药物分析中药的复杂化学成分是中药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对中药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和结构解析等研究,可以探索中药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

此外,药物分析方法的研究也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用于检测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和质量。

3. 中药的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技术是指将中草药进行加工和配伍,制成满足特定临床需求的制剂形式。

中药制剂技术的研究包括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炮制方法和贮存条件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研究制剂技术,可以提高中药的稳定性、可溶性和生物利用度,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

4. 中药药理学与药效评价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对人体的药理作用和机制,以及中药的药效评价。

通过对中药的体内外药效学研究,可以揭示中药的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5. 中药临床应用中药学的最终目标是将中药应用于临床医学,为人类健康服务。

中药学 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中药学 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2. 药后附方三千余首,首创在本草 著作中附方的先河
五、明朝时期
代表作:《本草纲目》6世纪前本草学成就的全面总结
2. 被誉为“16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达尔文
“嘉州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 注:仍存谬误
八、新中国的本草学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1977年 江苏新医学院 《中华本草》
代表作:《新修本草》(《唐本草》)
作者:长孙无忌、李勣、苏敬等 成书年代:唐 载药数量:844种 价值: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2. 世界上首次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编著
四、宋金元时期
代表作:《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作者:唐慎微 成书年代:宋 载药数量:1558种 价值:1. 总结前人本草著作的精华内容
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 中药起源于古代人民的生活、生产和实践。
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
一、秦汉时期
代表作: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简称
《本经》)
《淮南子·修务训》 “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
作者:神农氏 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始能入说。” 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载药数量:365种 内容:分总论(序例)和各论
各论将365种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补注: 1. 原文古朴,易造成歧义
2. 存在谬误
泽泻 “久服耳目聪明,不饥…能行水上” 朱砂 “久服,通神明不老”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代表作:《本草经集注》
作者:陶弘景 成书年代:梁 载药数量:730种 内容:“朱书《本经》”
“墨书《别录》” 注释
三、隋唐时期

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中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中药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深深地影响和塑造了中医药文化。

本文将探讨中药学的起源、发展和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中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中国,那时人们已经开始利用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材料治疗疾病。

最早的中药使用记录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中。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对中药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神农本草经》则记载了大量的中药药材和对应的治疗方法,奠定了中药学研究的基础。

在中药学的早期发展中,医学家们主要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积累各种药材的使用经验,并逐渐积累了大量的药材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信息。

他们从采集、储存、加工、配伍等各个方面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中药学理论体系。

到了秦汉时期,中药学开始与其他科学领域相互交融。

许多重要的药物研究成果在这个时期被记录下来,如《千金方》、《难经》和《本草纲目》等。

这些医学著作的出现使中药学理论得到了更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并推动了中药学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在明清时期,一大批中药学家通过对中药草本的深入研究,确定了很多药材的形态特征、药理作用、药效、适应症等。

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今后中药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中药学在现代也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

在20世纪,中药学经历了一系列的科学化和标准化进程。

许多现代化的研究方法被引入到中药学中,如化学分析、药理实验、毒理实验等,这些方法使中药学得以更好地探索中药草本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机制。

中药学的发展对人类健康起到了重要的贡献。

中药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手段,在中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药草本所含有的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生物碱、多糖等,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许多中药药材还被研究出拥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药效。

此外,中药学的发展也为现代药物研究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启示。

中药学起源和发展简史

中药学起源和发展简史
4
• 特点: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 • 常见版本 • 孙星衍 孙冯翼辑本 • 顾观光辑本 • 森立之 • 王闿运 • 姜国伊 • 尚志钧
5
•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1年) • 《本草经集注》 • 作者:陶弘景(456-536) • 成书年代:梁(公元五世纪) • 载药总数:730 味 由《本经》《名医别录》 合成
7
• 六.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证类本草》 • 作者:唐慎微 四川崇庆人,李时珍说 “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 沦没者,皆其功也。” • 成书年代:宋 • 载药总数:1558种,较前新增476种,后 达到1746种。 • 寇宗奭《本草衍义》,元代忽思慧《饮膳 正要》(1330年),王好古《汤液本草》, 张元素《医学启源》及《珍珠囊》
8
• 七.明代(公元1368-1644年)

《本草纲目》
• 作者:李时珍(1518-1593) 湖北蕲州 人
• 成书年代:明代
• 载药总数:1892种,新增374种。
• 内容:52卷,16部(纲)即:水,火,土, 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 鳞,介,禽,兽,人。60类(目)(注: 实际为62类)
• 成书年代:清(1765年)
• 载药总数:921种 新增716种
• 此外 刘若金《本草述》(1666年),汪昂 《本草备要》(1694年),吴仪洛《本草 从新》(1757),严西亭《得配本草》 (1761年),黄宫绣《本草求真》(1769
年),王子接《得宜本草》• 九.民国时期(公元1911-1949年) • 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词典》,张山雷 《本草正义》
•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 以后) • 《中药大词典》(1977年)载药5767种 • 《中华本草》12000余种

中药学笔记整理

中药学笔记整理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中药的起源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 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

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3.《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44 种,开创药物图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载药1558 多种5.《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 种,集16 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成。

6.《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载药921 种,其中新增药物716 种。

7.《中华本草》成书于1999 年,载药8980 种。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中药材的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安全性与有效性)第一节中药的产地道地药材:是某地出产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采收方法和时间由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决定,保护药物资源。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1.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的关系;2.植物药不同药用部分的采收原则;①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连根拔起。

②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③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④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⑤根和根茎类:通常秋末至春初时采收。

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⑥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

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第三章中药的炮制炮制的含义: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炮制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半夏、乌头。

1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1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1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可以说是人类探索植物、矿石和动物的药用价值的历史。

中国古代医药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特的中药学体系。

中药学的发展始于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化和医学体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的夏朝和商朝。

《神农本草经》是中草药学的最早著作,记载了365种草药和死蜂、死蛇等动物药材。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本草学典籍,奠定了中草药学的基本理论和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学逐渐发展壮大。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创作了《伤寒杂病论》,这是一部系统介绍中医诊疗方法的著名典籍。

在宋朝,通过艾灸、针灸、按摩等方法疗效显著,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代的李时中编写了《本草纲目》,将药物种类从365种扩充到1892种,对中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近代以来,中药学受到了西方医学的影响。

在19世纪,西方学者开始对中药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取出一些具有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

同时,中药学也受到了现代药学的启发,建立起了一套科学的中药研究方法。

20世纪初,中药学开始系统地进行中药的研究与发展。

张锡纯、陈嘉庚等一批有成就的中医学家在中药学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1956年,中医药学正式列为科学学科,中药学研究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1978年,国家开始加大对中医药学科研的投入,设立了一系列中医药研究机构,推动了中药学的发展。

目前,中药学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学科体系,涵盖了药物学、化学、生物学、药用植物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

中药学的研究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包括提取技术、分离技术、鉴定技术等。

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中药学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手段和途径。

例如,通过分析中草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其药理作用和药效,可以开发出更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另外,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也为中药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的来说,中药学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13
《饮膳正要》节选
1.猪肾粥——治肾虚劳损,腰膝无力,疼痛。 猪肾(一对,去脂膜,切) 粳米(三合) 草果(二钱) 陈皮(一钱,去白) 缩砂(二钱) 上件,先将猪肾、陈皮等煮成汁,滤去滓,入酒少许,次 下米成粥,空心食之。 2.莲子粥——治心志不宁。补中强志,聪明耳目。 莲子(一升,去心) 上件煮熟,研如泥,与粳米三合,作粥,空腹食之。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
2
&1.1中药的起源
原始社会 → 夏商周时期 → 秦汉时期 → 两晋
南北朝时期 → 隋唐时期 → 宋金元时期 → 明
代→ 清代→ 近现代
3
一、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1世纪)
¥ 植物药的发现: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
程中,由于饥不择食,不可避免地误食一些有毒甚至剧毒
中药学(一)
&中药的起源
&中药学的发展
1
总论
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 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因此,自 古相沿把中药成为本草。此外还有草药一词,系指广泛流 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民间医生所习 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还有中草药一词, 实则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
4
一、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1世纪)
• 《淮南子· 修务训》谓 :“神农……尝百草 之滋味,水泉之甘苦 ,令民知所避就,当 此之时,一日而遇七 十毒。” • 《史记· 补三皇本纪》 云:“神农氏以赭鞭 鞭草木,始尝百草, 始有医药。”
பைடு நூலகம்
5
二、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 前221年)
• 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与应用,对医药学的发展起了巨大 的促进作用。酒是最早的兴奋剂(少量用之)和麻醉剂( 多量用之),更能通血脉、行药势,并可作溶剂,后世用 酒加工炮制药物也是常用辅料之一。甲古文中即有“鬯其 酒”的记载。汉〃班固《白虎通义〃考黜篇》注释:“鬯 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可见,鬯其酒 就是制造芳香的药酒。《内经》、《金匮要略》、《千金 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本草纲目》等书 中大量记载内外用酒剂,故后世有“酒为百药之长”之说 。

中药学

中药学

中药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各种中药各自具有若 干特性和作用(偏性,“以偏纠偏”)。 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 祛邪去因
扶正固本
调理脏腑功能 消除病理产物
第二节
中药的功效
Hale Waihona Puke 中药的功效:是在中医药理论知道下对药物 治疗作用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括,是药物对于人 体医疗作用在中医学范畴内的特殊表述形式。 中药的主治:中药所主要治疗的病证。又称 为“应用”或“适应证”。 主治是确定功效的依据;功效提示中药的适应 范。中药的核心是功效,它是联系中药主治与性 味归经的枢纽。
温热药: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
回阳救逆。
五、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根据疾病的性质,确定治法和遣药处方。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
第二节
一、含义


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味,还有 淡味和涩味。五味的本义原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 实滋味,后用于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 二、确定依据 1.药物的真实滋味。
2.金元时期 此期中药学发展的特点是突出临床适用,注 重药性理论探讨。本草著作多简明扼要。既继承、
发展了药性理论,又积极探求药物的奏效原理。
中药性能理论在此期初具规模。
五、明朝时期 此期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当推《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又名《纲目》, 系李时珍所著。 全书52卷,约200万言,载药1892种,其中新增药 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多首,以自然 属性和生态条件为分类基础,分为16纲60类,是 中古时期最完备的分类系统。不仅总结了16世纪 以前本草学的成就,而且为后世本草学的研究和 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既是医药方面的工具书, 又是科技史上的百科全书。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04 中药的药理与功效
中药的性味与归经
总结词
中药的性味与归经是中药药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决定了中药的作用特点和作用部位 。
详细描述
中药的性味是指中药的性质和味道,常见的有寒、热、温、凉、平五性,辛、甘、酸、 苦、咸五味。每种中药都有独特的性味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中药的作用方向和特点。 归经是指中药对某些特定脏腑经络的病变有针对性的治疗作用,是中药药理的重要理论
基础。
中药的药理作用
总结词
中药的药理作用是中药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对机体的调整作用和对抗病邪的作用。
详细描述
中药的药理作用包括对机体的调整作用和对抗病邪的作用。调整作用是指中药能够调整机体的功能,使之恢复正 常,如调理气血、调整阴阳等。对抗病邪的作用是指中药能够直接针对病因或病理产物进行治疗,如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等。
康复等。
中药的现代研究进展
药理作用研究
现代药理学对中药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中药的作 用机制和药效靶点。
质量控制
对中药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中药的质量标准和控 制体系,提高了中药的品质和安全性。
剂型改进
对中药的剂型进行了改进,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等,提高 了中药的便利性和可接受性。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 发展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中药的起源 • 中药学的发展历程 • 中药种类与分类 • 中药的药理与功效 • 中药的应用与传承
01 中药的起源
古代的中药知识
神农尝百草
据史书记载,神农氏是中药学的 始祖,他尝遍百草,辨别药性, 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禽类
如鸡内金、鸡蛋黄等,具有滋阴润燥、养血安神等功 效。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医药知识得到了系统化的整理和传播。

在中国,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

这些经典著作详细介绍了中药的药性、功效和用法,标志着中药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

中药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在古代,中药学主要以本草学为主,即对中药的分类、鉴别和用药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创作的一部集大成的中药学著作,对中药的分类方法、药物性能和用药指导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近代以来,中药学经历了现代化的转型与发展。

在西方医学的影响下,中药学开始注重实证研究和临床验证。

各种科学技术的应用,如化学分析、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等,推动着中药学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中药学也加强了与西医学科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模式。

中药学家和西医学家的合作研究,使得中药学在疾病的防治和临床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中药的抗肿瘤作用、调节免疫功能和心脑血管保健等方面的研究,为中药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虽然中药学在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如药材质量和标准化生产等问题,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中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人类健康和推动医学进步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来,中药学的发展将继续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充分挖掘中药的潜力和优势。

同时,中药学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国家的中医药学界共同推动中药学的发展。

总之,中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中药学的发展将继续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并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学的发展一、引言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起源、性质、制备、应用等方面的学科,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医学的关注,中药学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应用前景。

二、中药学的发展历程1. 古代中药学的起源古代中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神农氏,他是中医药学的奠基人之一。

神农氏通过实践和总结,发现了许多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并编写了《神农本草经》。

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经典,奠定了中药学的基础。

2. 中药学的发展阶段中药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在古代,中药学主要通过经验总结和传承来发展。

到了现代,中药学逐渐引入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进步,中药学的研究手段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中药学的研究方法1. 中药资源调查与收集中药学研究的第一步是对中药资源进行调查和收集。

这包括对中草药的产地、生长环境、药用部位等进行详细了解,并进行样品收集和保存。

2. 中药的化学成分分析中药的化学成分分析是中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现代分析技术,可以对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从而揭示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成分。

3. 中药的药理学研究中药的药理学研究是中药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实验室动物模型和细胞实验,可以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等。

4. 中药的制剂研究中药的制剂研究是中药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中药的制剂开发和优化,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和稳定性,便于临床应用。

四、中药学的应用前景中药学的发展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药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高血压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例如,中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中药的活性成分也可以用于新药的研发。

总结:中药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中药学的历史

中药学的历史

中药学的历史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草药的药理学科,对于草药的药性、功效以及运用有着深入的研究。

作为中国特有的医学传统,中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中药学的历史:起源与发展、经典著作和现代研究。

一、起源与发展中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医学的发展。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的古代医学家就开始使用植物、动物、矿物等自然界的物质治疗疾病。

这些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了以中草药为主要疗法的医学体系,后来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学。

在中医药学中,中药学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致力于对中草药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学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丰富。

先秦时期,《黄帝内经》成为了中药学的重要著作,其中记载了大量草药的性味归经等信息,奠定了中药学研究的基础。

随后,唐代的《神农本草经》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体系,将草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并详细描述了各种中草药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此后,宋代的《本草纲目》和明代的《本草备要》等著作进一步丰富了中药学的内容并完善了其分类体系。

二、经典著作中药学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经典著作的贡献。

这些著作不仅记录了大量的中草药信息,还对中草药的分类、应用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1.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也是中药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它记载了365种中药植物的性味功效,并对中药的采集、制备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这部经典为中药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2.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由明代名医李时中编纂而成,共分16卷。

它将中草药分为6个部分,包括上品、中品、下品、顺品、杂品和矿物药,并详细介绍了各种中草药的性味、归经以及治疗功效等。

《本草纲目》为后人研究中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3. 《本草备要》《本草备要》是明代医学家李时中编著的又一部重要著作。

它在《本草纲目》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并且添加了大量草药的描述和应用方法。

《本草备要》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体系,并且在后续的中药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等,均足以反映当时药学发展情况。而私人撰述的书籍,如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
草》(后世简称证类本草),则在此基础上研究整理了大量经史文献中有关药学的资料,内
容丰富,载药总数巳达到1500余种,并于各药之后附列方剂以相印证。宋以前许多本草资
料后来巳经亡佚,亦赖此书的引用得以保存下来。
培和驯养,并由动物、植物扩展到天然矿物及若干人工制品。用药知识与经验也愈见丰富
记录和传播这些知识的方式也就由最初的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了。
我国药学发达很早,正式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西周时(公尤前
1066年~771年)已有专业的“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先秦(公元前221年前)诸子甘中有
然属性和生态条件为分类基础,分为十六纲,六十类。是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是我
国科技史上极其辉煌的硕果。由于综合了十六世纪以前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和冶金学等多
学科的知识,因此,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本草学的范围,十七世纪末即传播海外,先后有多种文
字的译本。
明代在我国科学技术传播海外的同时,也陆续引进一些外来药,如《本草纲目》收载的曼
论》都对神曲的性质功用有明确的叙述。唐至五代时期(公元618~960年)对某些食物药和
外来药,都有了专门的研究,如孟诜的《食疗本草》,李徇的《海药本草》等。这种研究是中药
学发展的另一个侧面,扩大了药物研究范围和应用形式,进一步丰富了中药学的内容,,
宋代用药数目更有较大幅度增加,而生药形性鉴别与药物生长环境生态研究尤有进一
炮炙学。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西域和南海诸国药物如檀香、沉香,龙脑、苏合香、乳香
等“香药”开始输入中土,经发现其药用价值后均按我国医药学的理论和方法予以沦证,片纳
人自己的药学宝库,沿用至今。南北朝时期保存下来的重要本草学著作虽然不多,但巳能反
映出汉以来的若干重大发展,如雷学著《炮炙论》叙述各种药物通过适宜的炮炙,可以提高药
步的发展,非常重视道地药材和质量规格。对于制剂,也制定了制剂规范,如有名的《太平惠
民和剂局方》,是很重要的文献。宋代巳将重要的配伍禁忌药物具体加以总结,列出其名称,
即后世所遵循的“十八反”、“十九畏”。至于本草书籍的修订,则沿唐代先例以国家规模进
行。如公元975年刊行的《开宝本草》,1060年的《嘉佑补注本草》以及1061年的《本草图
乙素……等)。此外,中药加工技术,如炮制工艺的总结和研究、剂型的改进等都有较大进
展。凡此种种,标志着中药科学在社会主义中国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并展示了极其光辉而
广阔的前景。
我国医药学源远流长,内容浩博,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继承与发扬工
作,总结经验,发挥多学科的力量来发展中药科学,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任重而道远。
最早的一部药典学著作,比起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来,《唐本草》要早出800余年,对
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开元年间(公元713一741中)陈藏器编成了《本草拾遗》。作者深人实践,不仅增补了
大量民问药物,而且辨识品类,也极审慎。陈氏又将各种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从-而提出了
实有验,今尚习用,如常山抗疟,黄连治痢,苦楝子驱虫,麻黄定喘,当归调经,阿胶止血,乌头
止痛等等。是我国最早的珍贵药学文献。
两汉迄于南北朝时期,医家应用的药物种类较《神农本草经》有成倍增长,并对各种生药
的形态、生态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物候知识等均予以注意。同时开创了新兴的分支学科一
总 论
在我国的辽阔大地和海域,分布着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天然药材资源,包括植物、物
唐代医药学有较大发展,各地使用的药物种数巳达千种。由于政权统一,版图辽阔,经济
发达,同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相继自海外输人的药材品种亦有所增加,进一步丰富
了我国药学宝库。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了由李劫、苏敬等主持编纂的《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物力,从而具有国家规模,:全书卷
富经验和理论知识,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然而,鸦片战争以后的百年间,中医药学的发展受到阻碍,解放前甚至濒于被人为消火
的境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学的继承、整理与发扬工作,将之视力
一项历史使命,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与需要。中医药事业从而得到了前所末有的迅速发
和整理,于1765年刊行《本草纲目拾遗》,大大丰富了我国药学宝库。全书共载药921种,仅
新增的就有716种之多。由于该书资料主要来于群众实践,关于药物形态的描述和功效用
法等记载,都较详实可靠。赵氏及其著作继承了历代药学朴实的传统,对补充《本草纲目》有
很大贡献。
我国药学自汉代到清朝,各个时代都有它的成就和持色,而且历代相承,日渐繁富。据
统计现存的本草书籍就有400种以上。除去有较大代表性的大型著作外,还有许多短小精
悍,便于初学者使用的中药书籍。也有专业性较强的著作,如研究生药的《本草原始》(明.李
中立著);或研究一个地区药物的《滇南本草》(明.兰藏庵著》。总之,在两千年的发展中,文
献资料相当丰富,内容相当广泛,记录了我国人民在医药方面的创造和高度成就,包含着丰
效,减轻毒性或烈性,从而发展了药物加工技术。粱代陶弘景(公元456一536年)搜集和整
理了历代使用药物的经验,写成《神农本草经集注》七卷,对魏晋以来300余年间药学的发展
作了总结,载药达730种。又创用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此外,对药物产地、采制加
工、真伪鉴别等都有较详的论述。
陀罗、番红花、番木鳖、阿芙蓉……等就是。明代后期,约为十七世纪时的著作《白猿经》记载
了用新鲜乌头榨汁、日晒、烟薰,则“药面上结成冰’’,“冰”即结晶,也就是乌头碱的结晶。比
起欧洲人在十九世纪初叶从鸦片中提炼出号称世界第一种生物碱ぉ——吗啡,还要早一些。
继李时珍之后,清代杰出医学家赵学敏(约1719~1805年),对民间草药作了广泛收集
本草学典籍和文献资料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
献;井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中药的
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
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所以人们把它称为“中药’’。中药学就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
宋末到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张元素、李东垣等一些学者,注重对常用药物奏效原理的探
讨,他们开拓了经典药学和前代主流本草未能较多触及的领域,颇多创见。元代忽思慧所著
《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记录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药,并首次记载了用蒸
馏法的工艺制酒。由于酒的浓度较高,用来浸制药酒,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较多,且不易变
著名的“十剂’’,为中药临床分类最早的设想。
唐代巳开始使用动物组织、器官及激素剂。《唐本草》记载了用羊肝治夜盲症和改善视力
的经验;《本草拾遗》记录了人胞作为强壮剂的效力;而用羊靥(羊的甲状腺)和鹿靥治甲状腺
病,则见于《千金方》。
酵母制剂在公元前已有记载,到了唐代则普遍地用于医药,如《千金方》和甄权的《药性
当推《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期(公元二世纪),原书巳佚,现存的各种版本足经明清以
来学者考订、辑供、整理而成。本书共三卷,载药365种,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书中还简要而赅备地记述了药学的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
及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所记药物的疗效,大多朴
质,易于保存,比旧时低浓度的醇酒效果好。
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广搜博采,实地考查,亲历实
践,对古代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了《本草纲目》这---科学巨著。载
药数达到1,892种,附方11,000多个。改绘药图,订正错误,新增药374种,并按药物的自
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1.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的发现与应用以及中药学的发展,如同中医学的发展一样,经历了长期实践过程
和矿物。仅典籍所载,已达三千种以上。对于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巳有很悠久
的历史,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保
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些药物中,植物性药材占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叫做‘'本草学.’,-
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活与生产活动中,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厂解某
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或
造成痛苦甚至死亡,从而使人们懂得在寻觅食物时有所辨别和选择。同时,为了同疾病作斗
争,上述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启示人们对某些自然产物的治病效果和毒性作用予以注
展。中药方面,在继承整理丰富浩繁的药学遗产的同时,培养了一批批中药人才,建立丁研
究机构和基地,做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工作。全国各地区先后多次进行了相当规模的中药资
源普查,整理出版了具有特色的专门著作和地方药志,国家药典首次专门收载各种常用中药
和成药,逐步制订了成套的质量控制标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代药学科技水平和民族
意并进而加以利用。经过无数次显然是零星的、分散的,但却是有意识的试验`观察,口尝
身受,实际体验,逐渐创造并积累起一些用药知识。经过反复的实践与认识过程,不断总
结和交流,逐步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随着历史递嬗,社会和文化的演进,生产力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