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未来全球变化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全球变化课程教学大纲

全球变化课程教学大纲

《全球变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全球变化 / Global Change课程编码:12014007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适用范围:06地理科学学时数: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课外学时:学分数: 2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考核方式:考查制定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制定日期:2006年执笔者:千怀遂审核者:林媚珍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全球变化是目前全人类对地球知识关注的焦点,它是一种新的地球观,以地球系统的概念为基础,从整体上研究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随时间的变化,集中研究那些把系统中所有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导致系统发生变化的过程和机制。

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化及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受到特别的关注。

狭义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该课程阐述了地表自然环境在历经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后,随着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受到的人类活动深刻影响。

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表环境的自然演化过程、全球环境的控制因子(太阳辐射、大气、海洋、冰川等)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反馈机制、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已经或可能造成的影响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相处等重大科学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在全球尺度上的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变化问题的实质以及人类如何应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帮助学生从时间维认识地理环境的过程、区域特征的形成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使学生建立起地理科学是时空耦合的综合科学的观念。

增强学生关注地球、关注环境和从整个地球系统认识环境变化的意识。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

课堂讲授部分全部使用多媒体技术授课。

(四)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基础。

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态学基础。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全球变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全球变化的影响

全球变化的影响

全球变化的影响及人类的响应摘要全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变化。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全球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进行,全球变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着人类的活动,一共可以分为土地承载力、生产系统、经济与生活、社会政治四个层次。

世界人口的激增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改变着生存环境,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系统产生的影响已日益受到全世界各国政府与广大民众的关注,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日益增大。

各种环境问题把我们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上,我们人类只有采取恰当的措施,才可以使环境带来的严重问题得到改善或者解决。

一、全球变化影响的主要途径及主要部门1.直接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2.有时全球变化事件也可能对某些社会事件的发生产生影响;3.更主要的是,通过资源和灾害的变化改变自然系统的承载力,影响为人类提供物质基础的人为环境系统的生产能力,进而影响人类的供需平衡,并进一步影响人类与人类社会。

全球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及其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世界气候影响计划提出研究气候对人类影响的是个方面:(1)人类的健康和工作能力(2)住房建筑和新住宅区(3)各类农业(4)水资源开发和管理(5)林业资源(6)渔业和海洋资源(7)能源的生产和消费(8)工商业活动(9)交通和运输(10)各种公共服务。

其中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土地覆盖和生态系统变化,环境污染等,对农业和粮食供给,淡水资源,沿海地区的土地资源,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最受关注。

二、全球变化影响的层次土地承载力、生产系统、经济与生活、社会政治。

三、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和易受影响的地区全球变化的不利影响对社会最脆弱的地区打击最大。

气候边界地带与生态脆弱带是最易受全球变化冲击的地区海洋与陆地的交界面,即海岸带(由海岸线向陆方向延伸10公里左右,向海至水深10~15米等深线处)也是敏感地区之一。

最新的全球化趋势及其影响

最新的全球化趋势及其影响

最新的全球化趋势及其影响随着科技和交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并且,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个国家、地区和行业之间的联系正变得越来越紧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全球化趋势的最新发展及其对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和人流更加自由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已从传统的实体市场向网络市场转移。

此外,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将其生产和供应链转移到全球其他国家,以降低成本并拓展市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也会互相影响。

例如,中国的快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

另一个例子就是全球能源市场,众多国家都在争夺能源资源,而国际能源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全世界的经济都会造成影响。

二、社会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不仅影响经济,也会影响文化、教育、移民和就业等方面。

可以看到,全球化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多元文化和人文交流。

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异国他乡寻求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同时,对其他城市、地区和国家的价值和文化也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另一方面,社会全球化趋势也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例如,随着跨国公司的越来越多,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就业和经济力量也在发生改变。

在未来,国家和组织应该加强跨国合作,防止全球治理的问题。

三、文化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趋势对文化和价值观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全球化趋势使世界各地的文化顺畅地互动和融合。

在跨国交流中,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接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世界各地的新技术、新媒体和社交网络也使得多元文化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在文化全球化运动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些人认为,文化全球化会导致文化的同质化。

进一步讲,由于跨国公司和国际企业的影响,人们在购买货品、选择服装和品尝食品等方面逐渐变得同质化。

因此,各国和地区都需要保留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同时也接纳其他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发展。

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全球变化已经成为了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活动对全球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气候变化、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关注。

尤其是近年来,全球变化的影响不断加剧,需要我们积极应对。

一、全球变化的影响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中最为显著的一个方面。

自从19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1.1摄氏度左右,极端天气事件也越来越频繁。

气候变化影响着全球人类的生产生活,极端天气、干旱和洪涝灾害使得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民流离失所、失去家园。

2.资源消耗资源消耗是全球变化的另一重要方面。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不断开采和使用,地球上的许多自然资源已经面临枯竭的危机。

而以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代表的能源的消耗也加剧了全球变化的问题。

3.环境破坏环境破坏也是全球变化中的重要方面。

人类的大规模开发和建设已经对许多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森林开垦等问题都在影响着全球的生态环境。

二、应对策略1.减少碳排放减少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减少碳排放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

例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清洁能源等等,都可以起到一定的减排效果。

2.节约能源节约能源也是应对全球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们可以从个人、家庭、企业、政府等层面出发,学习保护资源的意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节约能源。

3.生态恢复生态恢复也是应对环境破坏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生态恢复措施,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等,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4.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也是应对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措施。

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我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国际合作国际合作也是应对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措施。

目前,全球各国已经启动了许多跨国、跨区域的环境保护合作项目,以期共同应对全球变化的问题。

未来全球变化及其影响

未来全球变化及其影响
(二)海洋-气候耦合模式
•IPCC的第二次报告中,应用海洋-气候耦合模式预测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全球温度的变化,已经得到了有效地体现。根据这份报告,到21世纪末,考虑到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气溶胶的作用和对气候模式敏感性的估计,全球温度可能升高1.0-3.5℃,最佳估计是2.0℃。
•估计的温度增加幅度减小是因为引入了温室气体减排的数字和气溶胶的负辐射平衡作用。
第九章未来全球变化及其影响
根据气温变化的千年曲线,从气温的变化趋势及20世纪后期的升温引入未来气候将如何变化?是否会像电影《the day after tomorrow》所说那样进入新的冰河世纪。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化预测
全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由于未来自然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人们关心的世纪尺度的气候变化,现在还无法给出明确地预测,因此,本章主要讨论的是人为温室气体增加可能造成的气候变化。
1、CO2浓度增加1倍时温度的增加
•Manabe和Wetherald(1975)得出CO2浓度增加1倍时,全球表面气温增加2-3℃的结论;
•他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了温度增加的区域差异,高纬度地区的增温幅度比低纬度地区大几倍;
•全球平均降水量也随之增加。
•尽管他们的研究基于理想的大陆分布和沼泽状的海洋(没有混合和输送)及年平均的辐射(没有季节变化),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模式,但他们的上述几点重要结论却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到2100年,因气温升高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达到9-88cm(在1990年的基础上)。SAR: 13-94 cm
中国温度变化时间序列图(SRES-A2情景下)(
全球模式模拟的A2情景下2071~2100年中国年平均温度变化(单位:℃)(相对于1961-1990年)

徐冠华院士:全球变化及其影响

徐冠华院士:全球变化及其影响

的 对 象是地 球 ,相 比浩 瀚的 宇 宙 ,它形 同一 粒 尘埃 ; 而所谓 全球 变化 ,只是 宇 宙在 漫漫 的时 间 长河 中的一 瞬 间。但 这一 粒 尘埃 的
动 在 全球 变暖 中的 作用 的认 识 也在 不 断深 化 。 第二 种 看 法质疑 人 类活 动是 全球 变暖 的始 作俑 者 。一 些 西方 科 学 家制作 了一 部 长达
瞬间 对人 类却极 为重要 。
目前 关于人 类 活动 和 全球 变暖 的关 系问题 有 两种看 法 。 第一 种看 法认 为人 类活 动是 全球 变暖 的始 作俑 者。I C P C作 为联合 国政 府 间 的 气 候 变 化 专 门委 员 会 , 明 确 无 误 的 表 达 了 全 球 变 暖 主 要 是 人 类 活动 引起 的观点 。《 京都议 定 书 》 《巴厘 岛路 线 图》都是 基 于 , 这 样 一 个 判 断。从 |CC的 四 次评 估 报 告 可 以 看 出,它 对 人 类 活 P
这 个 量的 概念 ,像 喝 酒 ,喝一 点对 身体有 益 ,如 果喝 多了就 是 对 身体 造成 伤 害。辐 射也 是 一 个量 , 只要 不超过 这 个量 , 对人
体是 没 有 伤 害的 ,如 果 超过 这 个 量 当然会 产 生 伤 害 ,比如 肿 瘤 、
道 传损 伤。
放射 性 裂 变的 产物 都到 大气 当中。福 岛 的安 全 壳局部 的破 损 ,如 果 采取合 适 的措 施 ,有 可能把 放射 性物 质 继续控 制在反 应堆 里面 ,
少年 和 儿 童 . .
(中国 科 协 )
徐 冠华 院 士:全 球变 厦 舆影响和 对策
全 球 变 化 指 的 是 什 么? 当 前 的 人 类 会 走 向 何 方 ? 如 何 面 对 当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社会与自然系统产生的影响已日益受到全世界各国政府与广大民众的关注。

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日益增大,社会与生态系统似乎变得日趋脆弱。

人们关心刚刚过去的20世纪的天气与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更希望了解未来的21世纪,人类居住的地球会出现什么样的气候情景。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WGl)第四次评估报告(AR4),《气候变化2007:自然科学基础》(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cal Science Basis)于2007年2月2日正式发布。

在大量不同时间尺度和更新、更全面的数据基础上,AR4对气候变化的各种过程、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以及气候变化预估及其不确定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评估研究。

特别突出了对气候系统(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冰雪圈)观测、研究和变化的评估,强调了近50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对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也进行了预估。

本文对AR4的主要结论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指出了在气候变化领域尚存的科学不确定性。

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观测记录、研究成果以及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的评估与预测展望,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进行概括。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应变战略一、AR4对气候变化的各种过程、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以及气候变化预估及其不确定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评估研究(一)由于数据集和资料分析能力的提高.资料覆盖地理区域扩大和新观测方法的应用。

加深了对气候系统变化的认识。

认为气候系统的变暖是毋庸置疑的。

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最近50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1906—2005年的100年里,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O.74℃(0.56—0.92℃),比1901—2000年的100年平均上升0.6℃(0.4—0.8℃)提高了0.14℃。

最近50年的升温速率几乎是过去100年的两倍。

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中有11个出现在1995—2006年期间(仅1996年除外)。

全球变化的影响及人类的响应

全球变化的影响及人类的响应

全球变化的影响及人类的响应1202班阮超越2012119010218摘要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对自然先后经过了敬畏、索取、征服、和谐发展的路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对自然造成的破坏却是不能磨灭的。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全球变化的具体表现、影响途径、影响层次、产生原因以及人类如何去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人类家园等。

关键词气温升高土壤恶化人类健康一、全球变化表现及影响1、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有:(1)根据全球地表温度器测资料,全球气候呈现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近150年最暖的12年中有11年出现在过去12年(1995~2006年)。

(2)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约0.17米;1961~2003年平均上升速率约1.8毫米/年,1993~2003年平均上升速率约3.1毫米/年。

(3)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积雪退缩,特别是在春季和夏季;近40年北半球积雪逐月退缩(除11~12月外),在1980s变化明显。

(4)全球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大部分陆地区域强降水发生频率上升;热昼、热夜、热浪更为频繁;干旱发生范围更大,强度更强,持续更长;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强度增大。

2、森林锐减,沙漠化程度加深森林主要功能在于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还可以为人类提供资源、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

森林锐减,主要原因是人类毫无制约的砍伐树木,片面盲目过激的追求一时的经济收入,造成绿化率的锐减,荒漠进一步扩张。

全球化未来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全球化未来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二是发达经济体加快构建跨地区自贸安排:日本加快与欧美“结盟”,3月15日宣布加入TPP谈判,3月23日与欧盟就启动双边经济伙伴协定(EPA)谈判达成一致;欧美有意于2013年6月前启动两大核心市场间的双边贸易投资自由化谈判。
三是排他性有所增强:虽然FTA加速推进有利于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但排他性特征渐强引人关注。例如亚太区域一体化倡导兼容、开放,但近期有了一些变化。TPP虽然设立了“开放条款”,但实际上通过预设规则对新加入者进行资格审查且强调高标准、全面一体化的理念,如要求服装和鞋只有所用生产原料均来自TPP成员才能享受零关税,对谈判进程严格保密,都是排他性的表现。
——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全球性议题显著增加
经济危机之后往往是新技术革命的孕育期和创新活动的爆发期。近两年,各国加大研发投入,纷纷推出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尽管新兴产业的前景尚不明朗、技术创新的产业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以信息技术深入发展和应用、新材料和新能源开发为特点的新一轮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各国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资源短缺、粮食安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和人口老龄化等全球性议题显著增加,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促使各国深切地意识到,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才能解决全球面临的问题,满足共同的利益需求。
二是对技术创新和引领新兴产业的竞争加剧。为把握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方向,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下一轮经济上升阶段占据主导优势,危机后出现各国政府出台激励政策和措施的高峰,抢占全球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制高点的竞争不断加剧。新兴经济体也不例外,据 《全球研发投资预测》,未来新兴经济体研发投入增长率将明显高于OECD国家,预计2013年美国研发投资将增长1.2%,而中国和印度的研发将分别增长11.6%和12%。

环境学概论 9全球环境问题

环境学概论 9全球环境问题
第九章 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的含义
• 全球环境问题是指覆盖面大,对全球产生普 遍重大影响的问题。 • 由于这些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 不良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和联合国的高度 重视。 • 研究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采取有效 的对策解决或缓解全球环境问题,已成为各 国政治家、科学家的共同愿望。
(三)温室效应 由于CO2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升高,引 起近地层气温上升的现象 CO2不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吸收地 面长波辐射。随着CO2的浓度升高, 促使入射能量与逸散的平衡遭到破坏 ,能量被低层大气捕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O2的吸收带 在波长1250017000nm处; 在波长为 7500-13000nm 之间的长波辐 射被削弱较少, 这一谱段也常 被称为大气窗。
当海平面上升状态
正常海平面状态 上升0.3米时 高潮位的高程(米) 2.2 2.5 上升1米时 3.2
风暴潮位的高程(米)
2.9
3.2
3.9
当海平面上升0.3 米,出现高潮位时, 大港区、唐沽区会 被淹没;若出现风 暴潮则汉沽区、宁 河县、津南区、市 区的大部分也会被 淹没
3.9 3.2 2.9 宁河县 汉沽区 2.5
经过20多年的连续观测,人们发现,到 1985年平流层中出现了一个大如美国、高 似珠穆朗玛峰的臭氧空洞。甚至在北极上 空,也出现类似问题。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春季减少了6%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夏/秋季减少了3% 北极地区春季减少了15% 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全年平均减少了5% 南极地区春季减少了50%
市区 唐沽区 津南区
大港区
渤 海
back
四、科学上的争议
太阳辐射理论 “阳伞”效应 地球“恒温器”理论 全球变暖,利大于弊

未来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演变

未来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演变

未来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演变随着科技和信息的快速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互相依赖,更是文化、政治和社会交流日益增加的过程。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演变,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一些新的趋势和挑战。

首先,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化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日益普及,地理和时间的限制将被大大消除。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轻松地与任何一个地区进行沟通和合作,这使得全球化发展得更加高效和快速。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全球化将越来越成为主流,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合作。

其次,全球化将变得更加多元化。

全球化并不是简单的西方文化在其他地区的传播,而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未来,全球化将更加重视尊重和保护不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

人们将关注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同时也将尝试融入其他文化中,形成一种新的独特文化。

第三,全球化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问题的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未来,全球化将注重推动各个国家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人们将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第四,全球化将在教育领域产生更大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经济的需要。

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

人们将更加关注教育的创新和改革,借助先进技术和全球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最后,全球化将面临新的挑战和风险。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全球贫富差距和不平等现象也日益突出。

人们需要更加关注全球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减少贫困和不平等,促进经济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全球化还可能加剧文化冲突和政治紧张局势。

人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对话和互相尊重解决分歧,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

未来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

未来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

未来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在这个日新月异、变化迅速的时代,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

全球化是反映人们之间交往和互动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是世界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环境等各个领域深入交流,相互关联的过程。

那么,未来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全球化的趋势1、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全球化的重要推手。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同步,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交流。

2、国际化程度高一些企业逐渐实现了国际化,跨越地域和文化之间的障碍,进一步加强国际经济和贸易往来。

3、科技创新的多元化近年来,不少国家对创新和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日益加大,不断引领全球科技发展的潮流,使技术创新呈现多元化趋势。

4、生产方式多样化随着跨国公司的日益增多,生产和经营方式也随之多样化,企业的决策和流通方式也逐渐变得更加便捷和智能化,有利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全球化的影响1、国际贸易的发展自开放以来,我国与各国的国际贸易规模呈几何级数式增长,贸易量持续增长,一些产品出口领域迅速崛起,从而为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动力。

2、文化的融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文化逐渐融合。

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发生着相互吸收、整合、创新的过程,共同创造了新的文化形态。

3、可持续发展全球化的进一步推动,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各国应共同协调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等共同问题,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4、国际社会的共识全球化的推进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既加速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也为全球化的参与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社会的共识也得到了加强。

总之,未来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是显然的。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都有深远的影响。

应该积极适应这样的变化、抓住机遇,创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时代背景,推动自己的发展,实现更好更快的提升。

未来经济的全球化影响

未来经济的全球化影响

未来经济的全球化影响随着世界日益紧密的联系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未来经济的全球化影响将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话题。

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正在加速财富和资源的流动,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从国际贸易、环境保护、就业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未来经济的全球化将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全球化经济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更加便利,消除了贸易壁垒,促进了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例如,中国的制造业优势使其成为了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同时,全球化经济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广泛的选择,使得商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然而,全球化经济也面临环境保护的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资源的开发和消耗也不可避免地增加。

全球资源的有限性带来了环境的承载压力,例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全球各国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另一个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就业机会的变化。

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国际间的劳动力流动和人员交流。

一方面,发达国家的企业可以将生产和服务外包给发展中国家,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扩大了就业机会。

但是,全球化也可能导致劳动力的不平等分配和就业的不稳定。

因此,未来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确保全球劳动力的公平竞争和保障劳动权益。

此外,未来经济全球化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也不可忽视。

全球化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技术的交流,加速了科技创新的进程。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能力可以互补,共同推动科技的进步。

例如,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促进了全球科技创新的合作。

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应对全球挑战,例如新能源技术、医疗卫生和农业发展。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的合作,可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考察

全球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考察

全球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考察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改变了地球上生态系统的面貌。

然而,这种改变并不总是好的,它带来的不可预见的影响也可能对我们的未来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努力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全球变化的影响全球变化指的是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全球性变化,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地覆盖变化、大气污染和水资源枯竭等。

这些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对地球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最显著的体现之一。

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

这些极端事件可能引发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如洪水、干旱等,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另外,气候变化也对农业和渔业等经济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生物多样性降低是全球变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数百万物种的灭绝,以及自然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破坏,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这种破坏不仅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还有,土地覆盖变化也是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

同时,农业生产对土地覆盖的改变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例如,过度开垦和过度利用土壤会导致土地退化,这可能会对未来的粮食生产造成威胁。

二、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社会。

首先,生态系统的破坏会导致许多自然灾害。

例如,土地覆盖变化可能导致干旱和洪水等天气灾害的增加。

生物多样性降低会导致许多动物和植物灭绝,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其次,生态系统的破坏还会降低自然资源的利用价值。

例如,过度利用土壤和水资源会导致水源枯竭和土地退化,从而对未来的粮食生产能力造成威胁。

同时,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会导致气候变化等问题的不断出现。

最后,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会对人类社会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③理论研究和模式模拟证实,大气CO2和CH4含量增加确能引 起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升高;
④根据古气候类比法,在全球增暖的情况下,美国中部平原和 加拿大草原将趋于干燥,北非撒哈拉沙漠的南缘、印度次大陆 和中国东北季风区降水量可能会增加;
⑤一般认为,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10-25cm)是由同 期的升温引起的;
2050年代年均降水量与目前状况的对比。为四大全球气候模型在 不同初始条件下运行结果的平均值。假设条件包括温室气体排放 量相当大气中CO2 浓度每年增加1%。(李秀彬,2006)
Hadley Centre for Climate Prediction and Research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土壤的形成速率缓慢 植被类型与土壤类型边界的变化不同步;
(4)地球上南、北地区温差减小,经向大气环流减弱,降水地 理分布发生变化,但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纬度地区降雨量的 影响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仍是不确定的。气候变暖总的将是 引起水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减少。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水循 环加剧,并会对区域水资源产生重大影响,并进而影响生态 系统的平衡。
(2)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率。海洋温度、盐度和其他物理特征的变 化能引起原始有机物生产者和浮游生物种群分布的变化,这些变 化将会引起整个食物链的变化,最终改变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的种 群稳定性及其生产率。
如:美国沙丁鱼的捕获量1936年高达7×105 t,但50,60和70 年代其捕获量却持续下降,在太平洋的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变化。 70年代后期以来其捕获量又开始增加。太平洋大马哈鱼的捕获量 的变化情况与沙丁鱼捕获量的变化情况类似。一些证据表明,太 平洋沙丁鱼、大马哈鱼捕获量的近同时周期性上升和下降可能与 全球气候的0.01 ka尺度波动有关。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变化影响的第四个层次
社会政治 全球变化影响的第四个层次是对人类本 身及社会政治文化平衡的影响,其不利的方 面表现为重大生命损失、社会矛盾的激化、 社会秩序的破坏、地区冲突的加剧甚至文明 的兴衰等。
全球变化对人体健康造成广泛而极不利的影响, 造成重大生命损失 过程 健康结果
暴露于热极端条件
直接
以气候变化为例
(特别是热浪) 改变其它极端天气事 件的频率和/或强度
改变与冷-热有关疾病和死亡率 (特别是心血管和呼吸疾病) 死亡、受伤、心里紊乱,公共 健康设施破坏(洪水、风暴)
温度、 降水 和天 气
生态系统的干扰 对生病媒介和传染性 寄生物的范围 改变水和粮食传染媒 介的局地影响 因气候、天气事件、 有关害虫疾病变化而 改变食物(特别是作 物)生产力 海面上升、人口迁移、基 础设施早破坏(如卫生)
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全球变 化的幅度越大,其影响的层次 就越高。
土地承载力
较短时间的环境变化所引起的资源在数量上的变化,可 以造成生产上的起伏波动,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暂时的、区 域性的,但也可能对历史的进程起加速或减缓作用;较长时 间的变化会导致资源在一定时期内不可逆转的质的变化,这 种变化后果是长期的,严重者足以改变一个地区乃至全球范 围的历史进程,甚至造成某些文明的衰亡和促使新文明的产 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资源的增减如果超出人类利用所适宜利用的范 围,造成资源的严重过剩或不足也会产生灾害。
全球变化影响的第二个层次
生产系统
资源与灾害的变化相联系的生产系统的变 化,包括直接受资源与灾害影响的生产水平或 生产结构变化,以及为满足全球变化所引起的 人类需求的改变而进行的生产系统产业结构的 调整。
直接受资源与灾害影响的生产领域主要包括农业、林

9全球变化的影响与响应

9全球变化的影响与响应

其它相关系统
正常环境状态
资源稀缺性
共存
存在
效率
适应性
安全
自由度
• 适应性是人类系 统对应于环境变
化的特点:通过
改变系统的结构
或过程以使生命
组织、生态系统
和人类组织应对
环境的变化 (Hartmut Bossel, 1999)。
环境变化
环境变率
环境多样性
全球变化的响应(Response )
响应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而必 然发生的行为,包括人类面对气候变化 及其可能影响所采取各种反应,如认识 (awareness)、态度(attitude )、决策 ( decision)、 行 动 ( action)、 评 价 ( assessment) 等 一 系 列 复 杂 的 反 馈 过 程。
适应能力是指一个系统调整自身以适应气候变化和 极端事件和趋利弊害的能力(IPCC 2001c:2)。
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和 体制特征的多维脆弱性 由敏感性、应对能力、暴露、 适应能力构成的多元结构 包括敏感性和应对能 力两方面 人类经受伤害的可能性 内部的风险因子(内在的脆 弱性)
图2 世界上代表性脆弱性概念内涵扩展变化趋势
9.2 全球变化的影响及风险
9.2.1 影响源的辨识
全球变化的影响从根本上讲是由资源与自然灾 害状况的变化产生的,它们与全球变化的方式 有关,特别是变化速率、强度与频率。 识别出那些能够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与环境的地球系统的关键要素和过程; 分析它们的变化特征; 确定它们产生影响的临界值及所可能影响 的地区; 回答自然和人为因素所占的份额,识别不 同国家或地区对气候变化的责任。
(1)均值变化,其方差 及概率分布不变,这 时虽然方差及概率分 布没有变化,但均值 的增减将导致概率分 布位置的偏移,从而 加大或减小极端事件 发生的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教学
思考题:
如何理解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及不确定性。
课后小结:
•从地区上来看,在北半球的夏季,除了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中国东部、非洲大部分和澳大利亚西部土壤水分增加之外,其余基本上趋于干燥,尤其是澳大利亚东南部和美国的东南部土壤水分减少非常明显。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IPCC第二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指出:气候变化和其它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在过去50年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快速和广泛;生态系统在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服务功能也在不断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退化在未来50年内将进一步加剧,这将严重威胁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调整政策和机制,有可能在增加需求的同时,减缓生态系统的退化。
•当然也有的模拟未见到高纬度地区变暖的幅度增强的现象,Washington和Meehl(1984)的研究表明,高纬度地区变暖的幅度增强的现象只出现在海冰的边缘,而不是在陆地上。
•Manabe和Wetherald(1980)预测得出CO2浓度增加1倍时,变暖的幅度随高度和纬度的变化。在地面,赤道附近增温约2℃左右;35-50◦N之间为3-4℃,80◦N附近可达7-8℃。
如果到2100年,大气中CO2浓度达到500PPM,全球气温将升高2℃,这表明,增温速度达到每10年0.2℃。
1、植物做出不同的响应
在这种情况下,同样是植物,乔木和草本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表现为明显不同的性质。草本植物对即将变化的气候响应迅速,可以很快在新的水热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乔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缓慢,完全调整到平衡状态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在森林和草原的边缘会出现一些复杂的情况,当边缘趋于干旱的时候,一些针叶林可以在几年里迅速枯死,草本植物迅速占领原来属于针叶林的区域。当边缘趋于湿润的时候,草类可能会迅速退缩,但森林很难侵入原来属于草类的领地,森林的扩展需要较长的时间。
1、CO2浓度增加1倍时温度的增加
•Manabe和Wetherald(1975)得出CO2浓度增加1倍时,全球表面气温增加2-3℃的结论;
•他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了温度增加的区域差异,高纬度地区的增温幅度比低纬度地区大几倍;
•全球平均降水量也随之增加。
•尽管他们的研究基于理想的大陆分布和沼泽状的海洋(没有混合和输送)及年平均的辐射(没有季节变化),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模式,但他们的上述几点重要结论却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径流量在高纬度和赤道地区一般会增加,而中纬度地区一般会减少。
第四节 未来全球变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气候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包括大气、海洋、陆地、大陆的水体,植被等这都是一个气候系统,这个系统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这些过程之间都有互相的联系,所以要来求解描写这样复杂过程的方程组是相当困难的问题。
一、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
未来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人类温室气体的排放、海洋对碳的吸收、陆地生态系统对碳的吸收等多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于这些过程,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此,预测未来大气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只能给出一个粗略的范围。
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IPCC,1990年);
部分温室气体的全球变暖潜势;
2、森林的格局发生变化
森林的形成需要数以百年计的时间,土壤的形成速度更慢。一种土壤的形成需要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时间。因此,即使植被迁移到了新的位置,但土壤的地理分布格局,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于是出现了新的综合自然地理特征。
3、加速某些物种的灭绝
由于气候变化速率太快,可能会造成一些植物的更新和迁移速度跟不上环境变化的步伐。由于现代陆地生态系统的碎片化和人为应力作用的存在,动植物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物种灭绝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大气化学成分变化的预测(IPCC,2001)
消耗臭氧层物质消费趋势
二、增温的预测
未来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全球气温将出现增加的趋势。目前,关于未来气温的预测,主要是采用数值模式进行预测。此外,还有根据目前气候的变化趋势外推和根据地质时期的古气候资料类比法在预测未来气温时也得到应用。
(一)大气环流模式(GCMs)。大气环流模式(GCMs)可以反映调节大气变化的各种反馈过程,用这种方法模拟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的气温变化是比较理想的。
第九章未来全球变化及其影响
根据气温变化的千年曲线,从气温的变化趋势及20世纪后期的升温引入未来气候将如何变化?是否会像电影《the day after tomorrow》所说那样进入新的冰河世纪。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化预测
全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由于未来自然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人们关心的世纪尺度的气候变化,现在还无法给出明确地预测,因此,本章主要讨论的是人为温室气体增加可能造成的气候变化。
15个排放CO2最多的国家(1992);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趋势;
中国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趋势;
国际上要求我国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准确预测未来大气中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需要准确了解化石燃料使用量增长、海洋洋流和海洋生物变化、陆地生物量变化等全球碳循环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IPCC对未来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进行评估,给出了IS92六种可能的情景,每种情景分别考虑了人口增长、GDP、农业、能源消耗和其他因素。
•对于温度增加的区域分布和季节变化的预测,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在地区上,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增加幅度比较小;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地区温度增加显著,部分地区可以达到5℃以上;热带海洋上温度上升幅度较小,南大洋西风带增温也比较弱。
到2100年,全球气温可能上升的幅度为1.4-5.8oC (在1990年的基础上)。这是同时考虑了温室气体的增温作用和气溶胶的降温作用后得出的结论。SAR: 1-3.5oC
•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增加数值随高度减小。在平流层气温是下降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1980)的报告反映了近似的结果,但在细节上和Manabe等人的结论略有出入。
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二氧化碳加倍时中国地区年平均温度变化 (单位:℃)
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二氧化碳加倍时中国地区年平均降水变化 (单位:%)
•原因分析:引起深层水生成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北大西洋地区雨量的增多和温度的上升,这将导致海水盐度下降,表层水沉降变弱,大西洋热量传送带的运转变慢。
•影响:引起半球或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欧洲本身。
三、降水和干湿的预测
•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气候的变化,不仅导致气温的变化,同时也引起降水量或土壤水分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水分条件的变化比气温的变化更有意义。但是预测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降水量或土壤水分的变化的时间、空间的变化比较困难。在研究中,多采用气候模式、历史类比法和动力分析三种方法。
一、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
近2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当CO2浓度达到什么数值时,气温和降水开始变化?有何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达到CO2浓度加倍的时间估计过早,当时认为,如果化石燃料燃烧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则CO2浓度加倍的时间是在2025年;如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这个时间是2050年;但如以低于2%的速度增长,大气中CO2浓度加倍的时间就要推迟在21世纪末或22世纪初。IPCC1995评估报告认为,按1994年排放水平,到2100年,大气中CO2浓度的最佳估计为500PPM。
2、可用于气候研究和模拟的气候系统资料不足
现有的与气候系统观测有关的观测网,基本是围绕某一部门、某一学科的需要而独立建设和运行的。站网布局、观测内容等方面都不能满足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研究和模拟的要求。
3、用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气候模式系统不够完善
要比较准确地预测未来50~100年的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必须依靠复杂的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和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但是,目前气候模式对云、海洋、 极地冰盖等引起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描述还很不完善,模式还不能处理好云和海洋环流的效应以及区域降水变化等。就预测我国未来气候变化而言,适合我国使用 的气候模式仍处于发展之中,迄今所用的国外模式尚不能准确地构筑我国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
2、CO2浓度增加到工业革命前的4倍时全球气温的变化
•Manabe和Stouffer(1980)用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当大气浓度增加到工业革命前的4倍时全球各地区气温的变化。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的特点仍然十分明显。在北半球的冬季,亚洲和北美洲的大陆东岸升温幅度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但两个大陆的干燥地区升温幅度并不大。在北半球的夏季,最大增暖地区是南极大陆和南大洋;北半球此时的增暖中心有三个,即:北大西洋地区、北太平洋地区和欧亚大陆内部。
由于目前对气候系统的认识有限,上述气候变化预测结果给出的只是可能的变化趋势和方向,包含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降水预测的不确定性比温度的更大。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未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估算存在不确定性
未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未来气候变暖的幅度。只有弄清了碳循环过程中的各种“汇”和“源”,尤其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物理过程和生化过程到 底吸收了多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包括气候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影响)才能比较准确地判明未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如何变化。但现在对温室气体“汇”和“源”的了解还很有限。同时,各国未来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量,取决于当时的人口、经济、社会等状况,这使得现在就准确地预测未来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 相当困难。
气候模式法: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增强的蒸发作用,全球降水的平均值回有所增加。CO2倍增后,降水的平均值可增多百分之几(Manabe和Wetherald,1975)。后来的模拟还表明,中高纬度夏季雨带略向高纬度方向移动,中高纬度地区土壤水分变得更为不足。
•Manabe和Wetherald(1985)的模拟还表明,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一个基本的变化,就是全球水分循环过程的增强,蒸发和降水量都增加。在高纬度地区,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引起的降水量的增加高于蒸发率,因此,径流系数和土壤水分含量相应地明显提高(值得商榷)。在中纬度地带,地带平均的土壤水分含量有所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