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物理论文概论
生物技术概论
第一章绪论一、生物技术的含义1、生物技术的定义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也称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2、生物技术的研究领域及其相互关系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应用人工方法把生物的遗传物质,通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组。
然后将重组了的DNA导人某种宿主细胞或个体,从而改变它们的遗传品性;有时还使新的遗传信息(基因)在新的宿主细胞或个体中大量表达,以获得基因产物(多肽或蛋白质)。
细胞工程(cell engineenng):指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或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获得某种有用的物质的过程。
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利用微生物生长速度快、生长条件简单以及代谢过程特殊等特点,在合适条件下,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手段,由微生物的某种特定功能生产出人类所需的产品称为发酵工程,也称微生物工程。
酶工程(enzyme engineenng):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一项技术。
它包括酶的固定化技术、细胞的固定化技术、酶的修饰改造技术及酶反应器的设计等技术。
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nng):指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蛋白质结晶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蛋白质化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对基因的人工定向改造等手段,从而达到对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拼接以产生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新型蛋白质的技术。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优秀3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优秀3篇)【摘要】在人类的历史上,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计算机水平的每一次提升都会带给社会巨大的推动。
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希望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强,但是现在的计算机的一些技术已经达到了极限,不可能再提高了。
所以,寻找另一个提高的方向已十分必要。
现在,生物计算机理论的提出和诞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的希望。
如果有朝一日生物计算机能够普及,那这将会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关键词】生物计算机DNA神经元芯片【正文】一、计算机的发展自冯·诺依曼设计的EDVAC计算机始,直到今天我们用芯片制作的多媒体计算机为止,电脑一代又一代,都没能够跳出“诺依曼机”的体系结构。
冯·诺依曼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是,随着生物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计算机的发展,“诺依曼机”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
【2】二、生物计算机的诞生1994年,一位加州科学家首次使用试管中的DNA来解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从而产生了利用DNA来储存和处理信息的创意。
这一创意也为计算机带来了新的课题与发展方向。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仿生学同样可以应用到计算机领域中。
通过对生物组织体的研究,发现组织体是由无数的细胞组成,细胞由水、盐、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组成。
而有些有机物中的蛋白质分子像开关一样,具有开与关的功能。
因此,人类可以利用遗传工程技术,仿制出这种蛋白质分子,用来作为元件制成计算机,科学家把这种计算机叫做生物计算机。
【3】计算机工业在近几十年内飞速发展,然而目前,晶体管的密度已经达到当前所用技术的理论极限。
所以,人们在不断地寻找新的计算机结构。
另外,人们在研究人工智能的同时,借鉴生物界的各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提出了一些生物计算机的模型,部分模型已经解决了一些经典计算机难以解决的问题。
【4】三、生物计算机的优良特性生物计算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生物分子或超分子芯片;自动机模型;仿生算法;生物化学反应算法。
生物工程概论论文
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方面的应用与前景这个学期选修了生物工程概论,在卢老师的详细讲解下,我对生物技术有了一定入门的了解,现在我通过参考文摘的形式,并加入自己的理论,简单地谈谈生物技术在农作物方面的应用于前景。
摘要:本文介绍有关生物技术在农业玉米育种方面发展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前景,其中关联到了细胞工程技术、染色体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分子标记技术、玉米商业育种,并且玉米育种行业还遇到了挑战和创新机遇等问题。
关键词:玉米育种、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分子标记、挑战与创新机遇、发展机遇目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农业,而农作物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的培育出更具价值的农作物,全世界的科学家开始研究生物技术,并在生物育种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收获,因此科学家开始把生物技术运用到农作物育种方面,并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意义:加速了生物技术在人类生存的各个领域上的应用,农业上,为了尽快获得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生物学家将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密切结合,进而带来育种水平的提高、创新和突破。
从而加快实现生物技术到农业改进运用的步伐,使得生物技术真正运用到农业生产上来,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
发展史:玉米育种的发展史涉及到细胞工程与玉米育种、染色体工程与玉米育种、基因工程与玉米育种、分子标记与玉米育种先来看一下细胞工程与玉米育种。
玉米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起步较早,LaRue在1949年用甜玉米的胚乳做外植体,首次诱导出愈伤组织, 1975年,Green和Phillips用玉米幼胚做外植体,诱导出二倍体愈伤组织,首次获得再生植株。
S.M.S.Naqvi等(2002)进行了用玉米种子诱导愈伤组织的研究,A.M. Shohael等(2003)进行了对如何高效地获得再生植株的探索性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国学者谢友菊(1987)、孙世孟(1994)等以玉米幼穗为材料,进行了建立悬浮细胞系及再生植株的研究;原亚萍等(1997)用29种基因型材料分析了基因型对诱导率的影响;付凤玲(1999)对杂交种、自交系、远缘杂交后代的诱导率进行了比较;母秋华等(1994),向代宁等(1994),姜丽君等(1998)研究了培养基等外界因素对诱导率的影响;张莉萍等(2000)、王景雪(2004)进行了提高组培效率方面的研究;张红梅等(2004)对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生物技术概论论文4900字_生物技术概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生物技术概论论文4900字_生物技术概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生物技术概论论文4900字(一):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析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建设现状,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进行了阐述,并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
为了更好地建设现代生物技术概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将现代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师生角色转换,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大学传统教学及MOOC教学的优势,提出生物技术慕课开发及应用的思路,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在新冠疫情时期,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为线上教学模式,较好地保证了特殊时期教学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概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慕课;微课;教学改革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在线开放课程逐步兴起,高校大部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
尤其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高校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教师通过不同平台提供了在线课程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大纲、视频、课件、教材、作业及测试题等,同时还建立了学习讨论区。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进行网上预习和自学,完成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教师在与学生线上互动的同时,根据监测了解到学生学习情况,在线下课堂中有目的有重点地讲解探讨、答疑解惑[1]。
这种教学模式给过去以教师、教材、教案、PPT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这种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成为教学的主流模式。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是一门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集技术和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21世纪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挑战,怎样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学生从单一的知识型向知识和能力并重型转变,激发教与学的活力,并且落实在课程设置上,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生物力学概论
例:某人重75kg,手握重5kg的球, 而手肘呈90°。 1. 二头肌 (bicep)须出力多少 以维持前臂平衡? 2. 前臂施加多少力于肱骨 (humerus)?
解:根据静力平衡和静力矩平衡 前臂的重量为体重的0.022,故m = 0.022*75 = 1.65 kg, 臂重心位于rOP = 0.31 m处。 对于肘之支点O,其力矩之和
运动生物力学
•体育运动生物力学
人—机一环境系统生物力学
•职业生物力学 •人一机工效学
细胞力学
•细胞膜的力学性质 •原生质流动 •应力对细胞形态、生长、功能的影响
创伤力学
•器官的组织冲击损伤的机理和耐限 •软组织的创伤和愈合 •骨折及其愈合
· 生物反应器内的流动、传质和传热; · 应力对细胞、微生物生长和功能的影响;
Robert Boyle(1627-1691) 研究了肺,阐述了水中的气体与鱼类呼吸的关系
罗伯特•虎克(1635-1703)
虎克定律,细胞 莱昂哈得•欧拉(1707-1783) 提出了脉搏波传播方程 Jean Poiseuille(1799-1869)
医学专业学生,创造了用水银压力计测量狗的主动脉 血压的方法,发现了粘性流的Poiseuille定律
循环系统。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一、心脏血液动力学(包括心瓣和人工心瓣的流体动力学问题)。 二、大血管流体动力学。主要课题是:脉搏波,分枝弯曲管道内流体的 运动,以及由于血管壁失稳而引起的流-固耦合作用等。脉搏波的研究以 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无创诊断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和发明为目标;分枝、弯 曲管道里的流动问题,则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理有密切关系;而第三 个问题,则为一些异常的生理现象提供解释。 三、以微循环为核心的器官血流动力学。这是生物流体力学领域里最富 有成果的一个子领域。冯元帧关于肺血循环规律的研究,是一个成功的范 例。 四、微循环流体动力学。包括小血管(管径小于1mm)流动的异常现象, 肌性血管内的蠕动流,毛细血管内血液的流动,通过毛纫血管壁的物质辅 运,局部血流的自动调节等等。 五、心血管系统动力学。其目的是从系统生理学的角度,对整个心血管 系统,或者某个子系统(比如说肺循环系统)在不同条件(如失重、超重、深 潜、药物作用、病态等等)下的功能.作出定量的评估。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邱殿武
中国民航大学生命科学概论选修课论文题目: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姓名:邱殿武学号:111******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信学院摘要:二十世纪是物理科学的世纪,而二十一世纪则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尤其是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与人类健康,农业发展以及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而且还将对其它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生命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源泉、科学和技术创新的关键。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e Project)即全部核苷酸测序的即将完成,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心逐渐进入后基因组时代(Postgenome Era)向基因的功能及基因的多样性倾斜。
通过对个体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或不同生理状态下大量基因表达的平行分析,研究相应基因在生物体内的功能,阐明不同层次多基因协同作用的机理,进而在人类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药物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发挥巨大的作用。
它将大大推动人类结构基因组及功能基因组的各项基因组研究计划。
基因工程技术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技术,它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以及技术程序。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因工程与我们的生活的连系将越来越紧密,并且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基因工程原理技术程序应用进展前景前言:大自然中,有鸥鸟鸣集和鱼翔浅底;有林木葱茏和绿草茵茵;有虎豹的威猛雄烈和猿猴的捷敏灵性;而最具奥妙的则是智慧、勇敢、富于创造、形体美丽的“人”。
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生物工程是运用现代生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改造和设计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以便更经济、更有效、更大规模地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物质和产品的技术,它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和发酵工程。
其中基因工程是在遗传物质的分子水平上改造和设计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技术,它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普通生物学论文(大全)
普通生物学论文(大全)第一篇:普通生物学论文(大全)文献综述题目:基因工程技术在人类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摘要所谓基因工程技术,就是在基因(DNA)水平上,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来操纵、改变、重建细胞的基因组,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按要求发生定向的变异,并能将这种结果传递给后代。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在短短三十年中得到飞速发展,并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新型治疗药物是当前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领域。
基因工程技术将会更广泛的应用于人类医疗保健方面。
科学家认为,到2025年,基因工程技术将成为治疗遗传性疾病的关键手段。
遗传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使医务人员已能识别、诊断和预防人类所患的4000多种遗传性疾病及失调症。
科学家认为,到2025年,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种诊断和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方法,而基因技术将成为关键的治疗手段。
在治疗时,使用的主要是由基因技术开发的各种基因药物。
将来,人们对疾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即事先就将人体内有害的基因清除、消灭或抑制掉,也可以通过注射、吸入、服药等方法,将健康的替代基因送入人体或直接注入胎儿体内,以改变人体体质和预防疾病。
要求:1500字以上评分标准:1、书写格式(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10分2、摘要简洁,概括性强;10分3、关键词简练,紧扣正文;10分4、正文部分60分;5、正文内容丰富,有新意;10分第二篇:普通生物学知识总结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绪论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
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生物技术概论论文最终版
植物与氮素营养的关系及氨基酸转运蛋白的分类摘要:氮素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氨基酸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有机氮化合物在植物生长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氨基酸转运蛋白是位于生物膜上转运氨基酸的蛋白家族,主要由归属于两个超家族的八个亚家族成员构成,家族成员的氨基酸残基数在400~650之间,含有8-14个不等的跨膜结构域。
本论文收集氨基酸转运蛋白家族成员的序列信息进行系统发育及保守性研究,并针对部分有代表性的成员进行了序列的分析和结构的预测。
氨基酸转运蛋白被划分为8个亚家族,在亚细胞结构中的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氮;乔木;基因组;序列分析;生物信息一、氮的重要性氮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其对作物最终产量的贡献高达40%-50%,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磷脂和一些生长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体内的氮素水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氮元素不仅作为叶绿素的重要组成,也在暗反应中通过影响关键酶活性对碳同化速率产生影响;同时,氮元素可以NO的形式作为信号分子可以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1]。
地球上大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岩石圈和大气圈中。
在大气中,以分子态氮为主的惰性气体占到大气总量的78%;土壤中的氮元素主要以硝酸盐的形式存在。
环境中的氮元素大部分不能够被植物直接利用,需要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转化为可利用的形式被植物吸收。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也是提高生产能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由此,增加土壤的氮肥力和研究植物氮同化途径来提高植物的氮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氮肥的利用效率较低,仅30%,且氮肥的过量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愈演愈烈,因此,从植物代谢的角度增加氮的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乔木品种是泛原生态环境中的多年生森林植物,其生活环境由于地表径流的作用导致氮元素无法被充分利用,因此,对于乔木物种来说,氮素营养对其有相对其他物种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氮素循环在自然界,氮元素以分子态(氮气)、无机的化合态氮和有机的化合态氮三种形式存在。
生物工程概论论文
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Biological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摘要文章重点阐述环境生物技术的进展,并介绍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Abstract:The article focuses on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advances, and introduced modern biologic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关键词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生物应用Key word: Biological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一、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国际关系、经贸合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由于忽视了发展中的环境保护,目前环境状况十分严峻。
近年来虽采取了大量控制措施,但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城市到乡村,我国的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贵阳、重庆、北京、兰州等五个城市位于世界十大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之列,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
全国范围的酸雨危害的程度和区域日益扩大。
全国每年污水排放达360亿吨,仅10%的生活污水和70%的工业废水得到处理,其中约有一半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
其他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我国的水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和破坏。
据统计,全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中,属4类和5类水体的占3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并呈进一步恶化的趋势,136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属4类、5类和超过5类标准的高达76.8%;约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大淡水湖如滇池、太湖和巢湖等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加剧;一些地区的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对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生物物理技术论文
生物物理技术学科初探经过一个学期对生物物理技术的学习,不仅让我对这一学科有了深入的了解,更让我明白了它的重要性。
现在我就依据自己的所学对这门学科做一些简单的阐述和探讨。
生物物理学是物理科学与生物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研究生命物质的物理性质、生命过程的物理和物理化学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生物系统作用机制的科学。
虽然生物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只有50多年的历史,但其在推动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进步方面都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生物物理学的一大贡献在于使人们认识到物理学和化学规律在生命科学中同样是有效和正确的。
在过去的五十年间,生物物理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其学科交叉的优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和进展,生物物理学先驱薛定谔在其著作《生命是什么》中,从物理学角度论证了物理与生命的关系。
沃森和克里克受其思想影响提出了DNA双螺旋模型,并获得诺贝尔奖。
生物物理学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我国《生物物理学》学科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与国际上的发展几乎同步。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贝时璋等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开展了生物物理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 1958年成立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并在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了生物物理学系。
50多年来,我国生物物理学在分子生物物理学、膜与细胞生物物理、理论生物物理、神经生物物理、生物信息学、生物物理技术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
国内各高校和研究院所都开办生物物理专业或者开设生物物理学课程。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发展道路坎坷,先后经历了6 0年代初受挫和停滞、7 0年代末恢复和稳步发展、9 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等几个阶段。
目前,我国的生物物理学虽然得到了各方面高度重视,但其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中各领域前沿性理论基础的研究还较薄弱、仪器设备的利用、开发和更新不够,技术力量不足等。
因此,迫切需要从事物理科学、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前沿性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早日加入到生物物理学的研究工作中来,为我国生物物理学发展水平能够早日达到世界先进行列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生物物理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生物物理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的学科。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物理学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
生物物理学通过物理学的方法,分析生命现象的物理学基础,研究生物体内的分子结构和物质动力学特性,探索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机制,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生物物理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研究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其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和调控机制非常重要。
而生物物理学在此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结构生物学方面。
结构生物学是研究大分子三维结构的科学,包括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技术手段。
其中,X射线晶体学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它利用物质对于X射线的散射现象,还原物质的结构。
同时,蛋白质晶体的制备和X射线的测量,也是结构生物学中的难点之一。
在这方面,国际上已经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学者和研究团队,例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遐慧等。
此外,中国科学院结构生物学实验室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在研究GPCR(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和功能的方面,先后发表多篇相关论文。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探索生命现象的机理,研究新型药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物体内物质传输和生物电学的研究生物体内的物质传输和生物电学,是形成生命现象的物理学基础。
在高等生物体内,不仅有血液循环和神经元系统的支配,还有分子的扩散和传输。
生物物理学在此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到生物体系的质量传输问题和电学问题。
关于物质传输问题,主要应用生物学、物理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建立物理学模型,从而描述和研究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传输过程。
例如,近年来,关于肿瘤血管系统的流体力学研究纷纷涌现,通过理论模拟肿瘤微环境的流动和质量传输特性,可以优化药物分子的输送策略,提高药物的有效性。
而在生物电学方面,生物体系存在着复杂的电生理现象,包括神经元活动、肌肉动作电位等。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论文
普洱学院课程论文(2015~2016学年秋季学期)论文题目:生物技术课程名称:生物技术概论任课教师:漆丽萍班级:2013级园林本(一)班学号:1305021124姓名:唐兴宇生物技术摘要生物技术被世界各国视为一项高新技术,他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农林牧渔、轻工、食品、化工和能源等领域,促进传统农业技术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形成,将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革命性的影响。
[1]生物技术是解决全球性经济问题的关键技术,在迎接人口、资源、能源、食物和环境等五大危机的关键技术,可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如食品短缺问题、健康问题、环境问题、及资源问题。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可是与发达国家还是具有很大差距。
生物技术产业的本质特征是知识的生产和技术的进步,其对其他相关行业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这与我国现阶段生物技术产业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对经济拉动、带动作用不明显相矛盾,因而,我们应该加速发展生物技术产业。
关键词:生物技术人类健康农业食品能源环境ABSTRACTBiotechnology is the world as a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he is widely used inmedicine and health care,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ing, light industry, food,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ergy, and other fields,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and the formation of new industry, will be profound revolutionary influence on human social life. Biotechnology is the key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global economy, in the population, resources, energy, food and environment and so on five big crisis, the key technologies to solve human faces, such as food shortages, health problem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resource problems.Biotechnology industry in China started late, but there has been a great progress, but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till have large gaps. Biotechnology industry 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the permeability of other related industries have a strong, it has to do with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enterprises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 most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o keep, drive the economy effect is not obvious, therefore, weshoul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Industry.Key words:Biotechnology;Human health;Agricultural;Food;Energy;The environment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可是与发达国家还是具有很大差距。
生物工程概论论文
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体细胞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表明成年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基因组的全能性。
论文从“多莉”诞生的背景、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现状、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的核质互作、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在制作转基因动物上的应用等方面,概述了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体细胞克隆;体细胞核移植;转基因动物前言体细胞克隆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是指把动物体细胞经过抑制培养,使细胞处于休眠状态。
采用核移植的方法,利用细胞拆合或细胞重组技术,将卵母细胞去核作为核受体,以体细胞或含少量细胞质的细胞核即核质体作为核供体,将后者移入前者中,构建重组胚,供体核在去核卵母细胞的胞质中重新编程,并启动卵裂,开始胚胎发育过程,妊娠产仔,克隆出动物的技术,又可称之为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早在1950年,美国生物学家布格斯和金就开始了青蛙胚胎细胞的克隆研究。
在1960年,英国生物学家格登利成功的用青蛙体细胞克隆出蝌蚪。
1993年斯迪尔曼和赫尔报道在试管婴儿研究中,获得可分裂的但不能在体外存活的人类胚胎细胞。
1997年2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成功的克隆了高等哺乳动物绵羊,诞生了克隆羊多莉。
这一切在技术上为克隆人类自身铺平了道路。
克隆绵羊的诞生证明一个完全分化成熟的体细胞,还能恢复到早期原始细胞状态,还能象胚胎细胞一样保存全部遗传信息,推翻了生物学界有关"用成年动物细胞无法培育成胚"的理论,是生物技术及其理论的革命。
其次,克隆技术的发展,使科学家们拥有一件新的非常有效的工具,来深入研究重要的生命科学问题,包括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生物生长发育的机制、遗传和环境对生物的不同影响等等。
再次,克隆技术将为动物遗传操作技术提供新途经,从而培育出优良的家畜、家禽,并克隆出生长快、抗疾病的转基因动物,生产重要的药物,或者为人类提供移植用的器官、组织和细胞。
另外,克隆技术可以人为的保持人群中合理的性比,可以保存珍贵的少数民族遗传组成,可以增加对生理性状有益的基因在群体中的频率,可以为无精子患者产生自己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