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拉金“影响的焦虑”与“英国性”

合集下载

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应用分析菲利普斯曲线是在英国任教的新西兰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

W. Phillips)在研究了1861-1957年间的英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资料后,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

研究判断经济形势的目的是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决策提供依据,对此,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动轨迹的把握有助于对经济周期阶段的判断,这在西方国家经过了几十年的检验已经得到证实,菲利普斯本人也于200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960 年,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和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在菲利普斯研究的基础上, 用通货膨胀率代替了工资变动率,并用美国的数据验证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类似的负相关关系。

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

因此,这条曲线又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但是随着理论和实际的发展,经济学家们发现标准的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对雇主和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重要的这样一个事实。

工人关心的是工资的实际购买力,雇主关注的是劳动成本和产出价格的比率。

1967年和1968年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和爱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Phelps)认为名义工资变化必须用通货膨胀预期来纠正。

在适应性预期下,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和通胀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性,政府能够以高而稳定的通胀率为代价换取持久性的低失业率。

菲利普·拉金的怀疑主义哲学

菲利普·拉金的怀疑主义哲学

菲利普·拉金的怀疑主义哲学作者:付蝶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19期摘要:菲利普·拉金是“运动派”的领袖人物,然而他的诗歌也充斥着虚无,存在及对生命的描写。

本文研究了拉金在生活及诗歌中展现的婚姻,时间及宗教的怀疑主义哲学,这看似阴郁,但事实上却彰显了他诗歌的厚重及庄严。

在此哲学思想指导下有助于诗人自身的塑造及其对英国传统诗学的发扬。

关键词:菲利普·拉金;怀疑主义哲学;婚姻;时间;宗教菲利普·拉金是“运动派”的领袖人物,其诗歌结合了语言的口语体式写实主义与结构的高度凝练,与精英化的隐喻象征手法完全相反。

他备受爱戴,荣誉加身,曾获女王诗歌金质奖章、W.H.史密斯文学奖以及他不愿接受的“桂冠诗人”的称号。

拉金坚守英国诗歌传统,以简单凝练的语言刻画了上个世纪中叶英国生活波澜壮阔的全景图。

因此研究他的专家学者主要集中于介绍拉金的生平自传,诗学成就及政治宗教思想,然而在拉金的生活及字里行间我们仍能寻觅到其怀疑主义哲学思想。

怀疑主义起源于哲学层面,尤指认识论。

怀疑主义哲学挑战现成知识真理的权威,对人类及其生活世界持质疑和批判的态度。

怀疑主义哲学用相对悲观的态度认识世界,审视人内心的阴暗面。

实际上拉金的人生观几乎是阴暗的。

正如拉金他自己所说“忧郁对我的意义正如水仙花对华兹华斯的意义一样”。

他诗歌中不断出现的关于时间,宗教,对爱的幻想和逃避等主题,忧郁的风格并非他无法理解生活的真谛,而是他的怀疑主义哲学思想。

一、阴郁的婚姻观婚姻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甜蜜浪漫的,然而对于拉金来说并非如此,他始终以一个中年单身汉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源于他不幸的童年,父母不幸的婚姻给他的心里留下了创伤。

他的父亲是一名市政官员,同时是狂热的纳粹分子,而他的母亲忧郁,却极富控制欲,在她晚年搬进疗养院后仍未放弃对拉金的控制。

父母婚姻的阴影在拉金心里挥之不去,使他害羞,胆怯,甚至患上了严重的口吃。

父母的影响让他一生都对婚姻持怀疑态度。

6585690_阅读第一次性革命____

6585690_阅读第一次性革命____

Mar16 -Mar31,2012WORLD VISION 2012.NO.06Culture文化·阅读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说,二战之后婴儿潮一代的人是从1963年开始性革命的,发生在《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解禁和披头士第一张唱片发行之间。

对很多人来说,性革命主要指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美国,后来又传播到西方各国的性观念的变化。

但是也有些学者认为,在时间上,现代社会的性革命要早得多。

牛津大学历史学家法拉梅茨·达豪瓦拉(Faramerz Dabhoiwala)在《性的起源:第一场性革命》中说,从1600年到1800年之间,英国人以及许多欧洲人刻板的性态度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达豪瓦拉花费将近二十年研究此类课题。

他在书中称,18世纪中期,英格兰以及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性风俗发生了革命。

这场决裂来势汹汹,势头比1963年的性解放更猛烈,被桂冠诗人菲利普·拉金形容为“交媾开始了”。

英格兰在13~16世纪时对婚外性行为严惩不贷,使得教会法庭不得不整天与非婚性行为、通奸、鸡奸、卖淫作斗争——多达九成的案件均属此类,刑罚往往也十分残酷。

16世纪中期,宗教改革来临,人们铲除非法性事的热情再度高涨,种种严苛律条得以通过。

在1534年,国家法律将鸡奸定为死罪;1552年,教会法修正案则将通奸的惩罚定为终身监禁或者流放。

偷尝禁果之人常常被鞭打、公开羞辱甚至烙上烙印。

到了18世纪,人们开始反抗极端禁欲主义。

有钱有势的人自豪地、公开地展示他们的情人。

公众对交际花和高级娼妓的绯闻兴致勃勃,黄书、春宫图随处可见。

高等妓女成了名人,她们会以非常现代的方式管理她们的名声:芬妮·莫里当众把一张20英镑(相当于今天的2000英镑)的纸币放到三明治里吃掉,以表示她对如此少的花费的鄙视。

1732年,苏格兰成立了“乞丐的祝福”俱乐部,会员多为社会中上层人物。

他们的宴饮就是狂歌滥饮,逗弄裸女。

当他们集体向一个青瓷盘射精的时候,狂欢进入了高潮。

主要内容菲利普斯曲线的定义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主要内容菲利普斯曲线的定义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a. Increases in the money supply, moves the economy to a point on the Phillips curve with lower unemployment and higher inflation.增加货币供给, 总需 求上升,降低失业率.
b. Decreases in the money supply, decreases
in government spending, move the economy
to a point on the Phillips curve with higher unemployment and lower inflation. 减少货币供 给, 降低通货膨胀,提高失业率.
失业率
12.0 10.0
8.0 6.0 4.0 2.0 0.0
Jan-08
2008年-2011年美国国内失业情况
Jul-08
Jan-09
Jul-09 Jan-10
月份
Jul-10
Jan-11
Phillips Curve:
a curve that shows the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High unemployment is related to low aggregate demand, and low aggregate demand pulls price levels down.
低失业时候,由于总需求高,推高物价和工资水平。 高失业时,总需求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高失业低通胀导致美国经济下行 风险增加
Samuelson and Solow believed that the Phillips curve offered policymakers a menu of possible economic outcomes.

对菲利普·拉金诗歌中反讽艺术的解析

对菲利普·拉金诗歌中反讽艺术的解析

对菲利普·拉金诗歌中反讽艺术的解析菲利普·拉金是一位英国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反讽的艺术手法。

在拉金的诗歌中,反讽被用于表达对社会现象、个人行为或文化制度的批评和讽刺。

他的反讽诗歌兼具幽默和刻薄的风格,常常令人被其锐利的观察和诙谐的用词所震撼。

本文对拉金诗歌中的反讽艺术进行解析,旨在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基本特征和其深刻的含义。

首先,拉金的反讽诗歌往往是以一种具有假设性质的方式进行的。

他通过把某些奇怪、可笑或矛盾的行为提到一个极端示例中,比如一个人会关注他的痔疮问题而忘记世界上更大的问题,从而让读者在反思时产生共鸣。

在这种情况下,拉金的反讽诗歌似乎是在向读者提出问题:你们是否也注意到这种行为浪费了时间和资源?西尔维娅·普拉思写道:“拉金的反讽风格给予人身边事物一个看似恶作剧般的形象,从而暴露它们现实世界里的荒谬。

”其次,拉金的反讽诗歌往往涉及到社会上的具体问题。

他运用反讽的手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批评,有时候甚至是直截了当的批评。

他有时候会指出某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社会上的权力斗争和政治腐败,评论社会的道德危机,以及现代商业对人类可替代性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拉金的反讽被视为是一种非常直接的社会批评方式。

第三,拉金的反讽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欣赏的。

尽管这种欣赏源于拉金的谔谔诙谐的语言风格,但在拉金的反讽之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

拉金通过反讽的手法,迫使读者停下来思考反讽背后的真实意义,并激发我们对生活的更深的理解。

与此同时,拉金的反讽也促使我们思考生活中的荒唐行为和常态化的矛盾。

综合而言,拉金的反讽艺术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诗歌形式。

它通过挑战常规和生动的比喻来提示现实生活中的荒谬和矛盾,同时也取悦了读者。

拉金的反讽诗歌既是对社会现象和文化制度的批评,也是对人类行为的反思,给了我们端正思考的机会。

在阅读拉金的诗歌时,我们不仅可以获取到知识,同时还能从中品味何为优美的艺术和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菲利普斯曲线反应

菲利普斯曲线反应

菲利普斯曲线反应菲利普斯曲线反应,又称为菲利普斯关系,是经济学中用来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模型。

菲利普斯曲线反应的基本思想是,当失业率较高时,工资上涨较缓慢,通货膨胀压力较小;而当失业率较低时,工资上涨较快,通货膨胀压力较大。

菲利普斯曲线反应的发现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经济,当时失业率下降,而工资却上涨迅速,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此后,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菲利普斯注意到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并提出了“利率与失业的关系总是搁置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观点。

菲利普斯曲线反应的实质是供求关系的体现。

当经济运行在供给过剩的状态时,失业率较高,企业和工人之间的谈判力较弱,工资增长缓慢,因此通货膨胀率较低。

然而,当经济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时,失业率下降,企业和工人之间的谈判力增强,工资上涨迅速,推动了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这种供求关系体现了经济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和信息不对称。

菲利普斯曲线反应的指导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政府和央行制定货币政策。

当经济运行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时,政府可以采取控制措施,如加息或减少财政支出,以降低通货膨胀。

反之,当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时,政府可以通过降息或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

然而,菲利普斯曲线反应也存在一些限制和局限性。

首先,菲利普斯曲线反应是基于长期稳态的分析,无法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的变化。

其次,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可能存在差异,这取决于各国经济结构、劳动市场制度等因素。

此外,菲利普斯曲线反应也无法解释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仅关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总之,菲利普斯曲线反应为我们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菲利普斯曲线反应,政府和央行可以更好地制定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菲利普斯曲线反应的限制,不可将其作为唯一的经济分析工具,需要结合其他经济指标和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

试析一战后英国女性地位倒退的原因

试析一战后英国女性地位倒退的原因

试析一战后英国女性地位倒退的原因(湘潭大学,湖南湘潭411105)张迪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大量的英国女性摆脱了传统的家庭工作模式,显示了同男性一样的社会工作能力,其角色上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对一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战后英国女性地位本应得到提升,而事实上,英国政府只给了少数女性选举权,大多数女性在公共领域仍无立足之地,最终被迫退回家庭。

战后英国女性地位倒退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男性的敌视、新女权主义者的无所作为、政府的限制和舆论的冲击四个方面。

关键词:男权;新女权主义者;社会舆论;传统观念中图分类号:K561.45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20(2019)01-0095-05DOI :10.13874/ki.62-1171/g4.2019.01.013Decli 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Decline Women ne of British Women’’s Status after World War IZhang Di(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 ’nan 411105)Abstract :World War I freed a large number of British women from the traditional family work ,showing the samesocial work ability as men ,and the changes of their roles made indeli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victory of World War I to a certain extent.Therefore ,the status of women in Britain should have been improved after the war.In fact ,the British government only gave a few women the right to vote.Most women still had no place in the public areas and were eventu⁃ally forced to return to their families.The reasons for the retrogression of British women ’s status after World War I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four aspects :male hostility ,the inaction of the new feminists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impact of public opinion.Key words :Patriarchy ;New feminists ;Socialpublic opinion ;Traditional concepts第35卷第1期(2019)河西学院学报Vol.35No.1(2019)收稿日期:2018-04-12作者简介:张迪(1994—),女,甘肃正宁人,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史。

抓住逝去的英国:菲利普·拉金城市诗歌中的保留意识

抓住逝去的英国:菲利普·拉金城市诗歌中的保留意识

70抓住逝去的英国:菲利普·拉金城市诗歌中的保留意识文/刘雨摘要:在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的诗歌中,能够读到浓郁的怀旧气息。

时代的变化在城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拉金的城市诗歌饱含对于带有标志性英国特征的事物的不舍和对新时代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的担忧。

拉金细致观察着英国城市街头巷尾的景象,通过诗歌的形式真实地记录和呈现城市的变化,试图用自己的文字使珍贵的东西得以保留。

文章通过分析拉金的部分城市诗歌,探寻拉金对于二战之后转变中的英国的情感态度。

关键词:菲利普·拉金;城市诗歌;英国性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1922-1985)的许多作品都取材于城市的景象:酒馆,教堂,医院,海报,街道,海滩,商店,站台,孩子,疲惫的年轻人,漂亮的女子,千万种不同的面孔和声音。

拉金有着某种使命感,他曾说,“我通过写诗保存下来我看见过的、思考过的、感受过的事情,既为我自己也为了其他人,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做,但是我觉得在所有艺术形式之下,都埋藏着我们想要去保留的冲动”[1]。

想要保留,是因为深知逝去的含义。

拉金看见了一个正在离他远去的英国,在战后新的时代里,太多事物在改变、消逝,在城市中尤其如此,他试图通过诗歌将它们定格为鲜活的故事。

拉金对于城市有着宏阔而又详尽的记录。

他的目光锁定被粗鲁地涂鸦的景区海报,圣灵降临节那天站台上热闹的婚礼,阳光明媚的海滩上喧嚣的人们,黎明的雨中孤独等车的男人,医院高耸的大楼,教堂的彩色玻璃窗以及呼啸而过留下彷徨和迷思的救护车。

他的城市充满了生命的跃动和声响,有着耀目的阳光、繁忙的街道和明媚的夏日,他毫不厌倦地书写着它们。

大多数时候拉金是站在一旁的旁观者,但目光与叙述的疏离,并不代表灵魂和情感的疏离。

他关注着角落、琐碎小事、普通人甚至底层人,那些“黎明就离开低矮的排屋/按时赶往工厂和场院的/上班的人群”[2](P135)。

在二战后经济复苏带来的富足里,拉金看见了迷失的部分。

2019年12月六级真题(第二套)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12月六级真题(第二套)试卷及答案解析

B) Most workers could afford to have a house of their o皿
C) The balance of power in the worl叩lace would chru1ge.
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would create many new jobs.
8. A) Build up her own finances step by step.
C)沁k for smaller loans fi·om different lencte,
B) Revise her business proposal carefully.
D) Seek advice from an expert about fun由盐ing.
C) Not spending enough time on family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ife and leistrre.
D) Not earning enough money to provide for the family.
20. A) People would be worldng only fifteen hours a week now.
C) It hurt his throat slight]y.
B) It was really unforgettable.
D) It was a pleasant surprise.
14. A) They contain more protein than conventional meats.
B) They'"rill soon gain populruity t虹oughout the world.

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历程

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历程

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历程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经济学模型,最早由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在1958年提出。

该曲线在经济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菲利普斯曲线最初的提出是基于对英国经济的研究。

当时,菲利普斯发现英国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关系。

他发现,在经济繁荣时期,失业率较低,但通货膨胀率较高;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失业率较高,但通货膨胀率较低。

这一发现被称为“菲利普斯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菲利普斯曲线逐渐被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广泛接受,并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的有效性受到了挑战。

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经济面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的问题,这被称为“滞胀”(stagflation)。

这种情况挑战了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假设,即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事实上,滞胀时期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同时上升,与菲利普斯曲线的预测相悖。

这一挑战推动了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学者们提出了一些修正模型,试图解释滞胀时期的现象。

其中一种修正模型是“期望适应性菲利普斯曲线”,它将预期通货膨胀率纳入考虑,认为人们的预期会对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产生影响。

另一种修正模型是“自然失业率理论”,它认为失业率存在一个自然水平,超过该水平就会产生通货膨胀压力。

这一理论强调供给面的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而不仅仅是需求面的因素。

此外,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还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全球化、技术进步等。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济体系的运行方式,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和预测提出了新的挑战。

总的来说,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最初的观察到对现象的解释和修正的过程。

尽管曾经受到挑战,但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完善。

世纪末世纪初的社会福利思想

世纪末世纪初的社会福利思想
3.自由、平等和团结互助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原则自由对所有的人都是重要的,是个人的权利。自由意味着摆脱低人一等的依附地位,自由意味着个人权利不受他人侵犯。真正实现自由必须由社会提供提供必要的平等条件,自由意味着人人平等的拥有权利。平等同时包括通过实行累进税和社会福利供给等方式 减少贫富差距。团结互助既是对自由的节制,同时也是给自由以实质内容。
1871英国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奥地利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法国瓦尔拉斯 《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 “商品价值是人对商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价值量取决于物品满足人的最后的亦即最小欲望的那一单位效用”。 1884维塞尔《经济价值的起源及主要规律》把这个效用称之为边际效用。
3.新历史学派代表:施穆勒,瓦格纳,桑巴特,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不再否认经济规律的存在,力图用历史统计方 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特别强调心理的、道德的和法律的等意识形态因素在经济中的作用。强调法律对经济的制约作用。提出了实际的政策主张:工厂立法、劳动保险、工厂监督、劳资纠纷仲裁、某些行业国有化、城市土地私有权的限制、财政赋税改革等。
2.旧历史学派代表:罗雪尔,希尔德布兰德,形成于19世纪中期 历史学派的经济思想是一种既反对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义,又反对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试图建立“以历史方法为基础的”经济学期望发现各种各样的历史经济规律目的就是要论证德国发展的特殊性对国家社会主义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三)新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观1.财富分配中的福利问题 杰文斯:劳动供给理论 劳动是痛苦的努力过程,工人是否提供劳动取决于三个因素:劳动的净痛苦、劳动量和获得的效用量。 在计件工资制下可以使工人的收入极大化和主观牺牲最小化。 马歇尔:在垄断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政府实施比由私人企业实施垄断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

简述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内容及其失效的原因。

简述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内容及其失效的原因。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经济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一种经济学模型。

该曲线通常呈现为一个向下倾斜的曲线,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曲线向右倾斜。

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在20世纪50年代由经济学家阿尔班·威廉·菲利普斯首次提出,并在后来的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失效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无法很好地解释当代宏观经济环境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经济的特点。

2. 长期预期作用:在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中,通常假设人们的预期是静态的,即他们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预期是固定不变的。

然而,现实中,人们的预期是动态变化的,他们对经济前景和政策的预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决策,进而影响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变化。

3. 结构性失业: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没有充分考虑到结构性失业的影响。

在当代经济中,结构性失业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变迁的情况下,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无法充分解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4. 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忽视了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贸易的增加,国际市场的变化也会影响国内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变化,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无法很好地解释这种情况。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在当代经济中已经失效,需要更加符合实际的经济模型来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

这也需要经济学家重新审视和完善相关的经济理论模型,以适应当代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在当代经济中已经失效,需要更加符合实际的经济模型来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

这也需要经济学家重新审视和完善相关的经济理论模型,以适应当代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提出了新的挑战。

结合菲利普斯曲线论述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结合菲利普斯曲线论述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一、概述菲利普斯曲线是20世纪50年代由经济学家阿尔班·威廉·菲利普斯提出的一种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经济模型。

菲利普斯曲线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呈现负相关关系,即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下降,反之亦然。

这一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有助于政府和央行找到平衡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制定更为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

本文将结合菲利普斯曲线,探讨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原理1. 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菲利普斯曲线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的,它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具体来说,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下降;反之,当通货膨胀率下降时,失业率上升。

这个曲线的提出为后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了很大的理论支持。

2. 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菲利普斯曲线的负相关关系可以从生产成本和需求两个角度来解释。

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企业的成本也会上升,导致其减少劳动力的使用,从而减少了失业率。

通货膨胀使得用户的购物力下降,导致需求减少,从而拉低了商品价格和失业率。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1. 货币政策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使得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

在通货膨胀较低、失业率较高时,央行可以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例如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等方式,以刺激经济增长,减少失业。

而在通货膨胀较高、失业率较低时,央行则需要收紧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避免经济过热。

2. 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财政政策对于经济增长和就业也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当失业率较高时,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支出、减少税收等方式,增加经济活动,刺激就业增长;而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政府则需要收紧财政政策,控制支出,避免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

3. 结构性政策除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外,结构性政策也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构性政策包括改革市场、提高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有助于长期经济增长和就业。

19212653_愚蠢无知的罪恶

19212653_愚蠢无知的罪恶

Frontier 新知就在7月1日,原本是香港回归祖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喜庆日子,但一些极端激进分子却借口反对特区政府有关条例修订,以极为暴力的方式冲击立法会大楼,肆意损坏立法会设施。

他们戴着头盔、手套和口罩,在立法会大楼内进行大肆破坏,有人拆除大楼墙身布置,有人拆毁装在天花板的投影机并用铁锤击碎,还有人将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及前主席范徐丽泰等人的画像拆除涂损,用铁平凡之恶的力量愚蠢无知的罪恶平凡的人为何会在某个时刻让邪恶的潜能释放?菲利普·津巴教授作为虐囚事件的专家证人,以及斯坦福监狱实验的设立者,在时隔30多年后回首斯坦福的尘封往事,首次通过文字详细叙述了当年的实验细节,写下心理学经典著作——《路西法效应》,揭秘人性的复杂。

文|潘楷文锤打烂。

这让人立即联想到了一年前的法国,2018年12月1日,法国巴黎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活动,示威队伍起初和平游行,但到了尾段接近杜乐丽花园一带,一批混入游行队伍的蒙面青年突然发难,他们手持铁棒企图冲破警方防线,破坏附近商店橱窗及汽车,不少汽车被推翻,部分滋事者甚至纵火烧车、焚毁建筑物。

与此同时,数千名穿着“黄色背心”的示威者开电影《斯坦福监狱实验》剧照。

始跟随制造暴力,纵火抢劫,更在著名地标凯旋门涂鸦,与防暴警察爆发激烈冲突,引发法国自2005年以来最严重的城市骚乱。

从上述两个事件的对比中,有三个共同点:一是暴乱均由少数极端暴力分子挑起,这些人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和犯罪动机;二是多数人紧跟其后,这些平日生活中遵规守矩的普通人,此刻展现出异常愤怒与暴躁的一面;三是他们都有去个性化的特征,他们均用口罩遮住面部,并用墨镜或者防风眼镜遮住眼睛,以防面部被识别。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多数人为什么会跟随少数人做出如此出格的举动呢?一个人犯下恶事、做出恶行,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关于人性的两种假设:理性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要回答上述问题,还得从哲学上人性中关于“恶”的来源的两种假设说起:第一种假设认为,人性中的“恶”是天性使然,人是有理性思考能力、有自由意志的,如果作恶,那也是他个人的问题;而第二种假设认为,人性本无“善”与“恶”的划分,只是因为受到了不良环境的影响和塑造,人才会作恶,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理论与实践的争议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理论与实践的争议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理论与实践的争议近几个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的主要分支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理论和实践之间引发了众多的争议。

本文将探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争议,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第一部分:经济理论的争议1.1 传统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冲突传统经济学强调市场经济的自由运作,认为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和资源分配。

然而,新古典经济学则更加注重个体行为和市场效率。

这两种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冲突一直存在,并且对于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争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干预和公共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旨在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周期。

而新自由主义则主张市场自由,认为政府干预会扭曲市场,并提出供给面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这两种经济政策之间的争议几乎贯穿了整个经济学领域。

第二部分:经济实践的争议2.1 外汇政策的争议西方国家在处理国际贸易和汇率调整时经常引发争议。

一方面,一些国家主张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产业,限制进口和外资的流入。

另一方面,另一些国家主张自由贸易和汇率自由浮动,以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

2.2 货币政策的争议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也存在各种争议。

例如,一些经济学家主张通胀目标,认为通胀率的稳定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然而,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货币政策应该更加关注就业和经济活动的稳定,而不仅仅是通胀。

2.3 税收政策的争议税收政策是另一个引发争议的经济实践领域。

一些经济学家主张降低税率以刺激经济增长,认为供给面政策对于创造就业和提高生产力至关重要。

而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应该增加税收以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第三部分:争议的原因和影响3.1 学派和利益冲突经济学中的争议往往源于学派之间的分歧和各方利益的冲突。

不同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可能受到不同的观点和目标的影响,导致争论的产生。

3.2 实证和理论的局限性经济学的实证和理论研究都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的译介研究及其展望

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的译介研究及其展望
英 国 诗 人 菲 利 普 �拉 金 的
译介研究及其展望
侯丹青
著名诗人和评论家麦休�阿诺德曾说过: "没有什么东
( 三) 菲利普�拉金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发展
西 比诗歌 更能 使英 国光 彩 荣 耀了 ",[1] 英 国 文学 史 中, 诗 歌
国内 最早 出现 的对菲 利 普 � 拉 金及 其 作 品 的系 统 性 研
中 文版, 在很大 意义 上填 补 了 国内 在 菲 利 普 �拉 金 诗 歌 作
品 方面的 空缺 �
( 一) 菲利普�拉金诗歌的语言风貌研究 从菲 利普 �拉 金的 诗 歌, 我 们 可以 领 略 到 一种 不 同 于 现 代主义 的清 澈,节 制, 理智, 平实 的诗 风� 舒丹 丹认 为, "拉金 的诗歌 语言 艺术实 则犹 如一 个调色 盘,他 善于 利用 各 种 不同类 型的 词语 ,形 式, 格 律或 节 奏 ,恰 到 好 处 地 为 诗 所 用"�[7]拉金 开创 了一 种 优雅 英 语 与闲 谈 口语 ,粗 言 俚 语 相结合的后现代诗风,作为 "运动派"的代表人物,拉金 的诗歌对于英国 50 年代诗歌方面的战后恢复发挥了重要 作 用� 在诗 的结 构方 面 ,他 师 法 哈代 , 采用 整 齐, 严 谨 的 格 律 ,反对 艰深 ,晦涩 的现 代 主 义风 格 ,开 创 了 一 代 新 的 诗 风运动派�吕爱晶认为拉金 "弘扬了英国本土文化,探索
三, 菲利 普� 拉金 国内 译介 研究 的发 展趋向
[10]史龙. 从反叛到妥协���解读"愤怒的青 年"一代 作家 [D ].西北师范大学,2006 .
[11]肖云华.拉金的�电网�: 没落帝国的文化隔离墙[J]. 外

菲利普·拉金诗歌在中国的研究述评

菲利普·拉金诗歌在中国的研究述评

菲利普拉金诗歌在中国的研究述评
万富荣;章燕
【期刊名称】《外国语文》
【年(卷),期】2022(38)5
【摘要】菲利普·拉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对英国诗歌在20世纪中叶后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极大影响,对我国一些当代诗人也影响深。

西方的拉金研究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起步,而中国的拉金翻译和研究也走过了40年,在2022年拉金诞辰百年之际回顾这一发展历程至关重要。

中国早期的拉金
诗歌研究始于其诗歌的写实性,后从英国性、非英雄、象征性等多角度展开,力争在
借鉴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与其产生互动与对话。

近年来,中国学者又从伦理学和
生态批评的角度对拉金诗歌研究进行了扩展,展现出中国学者的研究特色。

但中国
的拉金诗歌研究仍有不足,尤其近年来随着拉金书信集的出版,拉金诗歌及思想研究
仍存在极大发展空间。

【总页数】8页(P47-54)
【作者】万富荣;章燕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
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61.072
【相关文献】
1.菲利普·拉金诗歌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2.人文关怀充溢生活时空——菲利普·拉金诗歌主题解读
3.菲利普·拉金诗歌中反义关系的构建
4.菲利普·拉金与巴勒特·叶芝的诗歌主题与民族意识构建的对比研究
5."墓地诗人"菲利普·拉金诗歌中的死亡意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_欺骗_伦理阅读看菲利普_拉金的叙事伦理

从_欺骗_伦理阅读看菲利普_拉金的叙事伦理

国别文学研究从5欺骗6伦理阅读看菲利普#拉金的叙事伦理陈晞内容提要:菲利普#拉金是英国战后的杰出诗人之一,也是/运动派0诗人的重要代表人物。

5欺骗6这首诗不仅浓缩了拉金诗歌叙述的所有特点,更体现了拉金在两性关系、社会伦理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本文分析了这首诗以不同的伦理环境作为背景,通过不同的叙述者,从不同空间角度重复叙述同一桩性犯罪事件,揭示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两性关系的认识及其蕴涵的伦理思想。

笔者认为这首诗歌采用了城市漫游诗歌的叙事伦理,通过三个不同时期的/人群0反映出在历史的发展和伦理重新构建过程中伦理内涵的变迁,以及诗人本人的伦理诉求。

关键词:菲利普#拉金5欺骗6/城市漫游者0 叙事伦理作者简介:陈晞,女,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比较文学、英美文学。

T itle:Narra ti v e E th ics i n Phili p Larkin.s/D eception0ABSTRACT:A leading fi g ure of/The M ove m ent0,Ph ilip Larkin is Eng land.s m ost d istingu ished and w ide l y read post w ar poe.t H is poe m/Deception0re-narra tes a sex-ual cri m e i n d ifferent vo ices fro m different perspecti v es,revea li n g the chang i n g vie w s ongender and sex fr o m V ictorian era to the1950s.Just as a fl½neur,a solitary and d istant spectator,Larkin best exe mp lifies m oder n ist dile mm as and subtl y ex tends h is ethical nor m s beyond i n dividual refor m s.K eyw ords:Ph ili p Lar k i n,/Decepti o n0,fl neur,narrative eth icsAut hor:Chen X i<traceycscn@g m ai.l co m>i 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 h e Schoo l of Foreign Stud ies,H unan U niversity,H unan,Chi n a(410205)and a Ph.D.candi d ateof Co m para ti v e Literature S tudies at C entral Ch i n a Nor m a lUniversity.H er research i n ter-ests i n clude Am erican and B ritish literature,as w ell as co m parati v e literature.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生活在一个历经巨变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冲击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abharlann 拉金的 “ 英国性”转向
2 O 世 纪4 0 年代 ,拉金 开始 早期 的诗 歌创 作 ,有评 论家 认 为 拉 金 在 第 二 次世 界 大 战 时 期 写 的 诗 歌 受 到 现 代 主 义 诗 人 艾 略特 的 《 四重 奏 》 的 影 响 ,拉 金 早 期 的 诗 歌 也 曾 受 到 叶 芝 式 修辞 的影响 , 四 十 年 代 末 , 拉 金 试 图摆 脱 现 代 派 和 叶 芝 的影 响 ,推崇 以哈 代为代 表 的率 真 的传统 英 诗的 风格 。拉 金编选 的 《 牛津二 十世纪英诗选 》 ( 1 9 7 3 年 )充 分体现 了这 种 观点 ,他 “ 没有 收入美国或英联邦 国家作者 的诗作 ” ,拉 金 这样解释道 : “ 随哈代等人来 自l 9 世纪 的英 国传 统,…… 部 分 地 是 被 卡 尔 特 人 叶 芝 和 美 国 人 艾 略 特 的 巨 大 影 响 所 打 断 。 ”f 3 ] 为 了摆 脱 叶 芝 和 艾 略 特 等 人 的 直 接 影 响 ,拉 金 转 而 师 从 哈 代 ,他 说 : “ 我 读 到 哈 代 时 , 才 有 一 种 解 脱 感 , 即我 无 须努力提 高 自己去迎合一种存在 于我 自己生活之 外的诗歌 概 念……一个人 可以径直退 回到 自己的生活 中去,从 中觅取 写作素材 。 ”l 4 所 以,忠于个人经 验 ,回归传 统风格 ,这种 典 型 的英 国态 度 是 拉 金 诗 歌 的显 著 特 点 。 1 . 忠 于 个 人 经验 的 悲 观主 义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沉 重 打 击 了 当 代 英 国 人 , 拉 金 对 生 活 的遭遇十分敏感 ,他的诗歌充满着 苦闷和消极 的情 愫,拉金 对 生活 的看 法似 乎 是绝对 的悲观 和虚 无 。在谈 到 “ 生 活哲 学 ”时,拉金说 : “ 我对生活 的看法 不是我决定 的,而 是生 活 决定的 ,——或通 过遗传或 通过环境 ,即你生来所 具有或 你 后天所遭遇 。假如 我生为不 同的人 ,遭 遇到不 同的事 情 , 我 也许就会 写作不 同的诗。 ”[ 5 】 这颇 有点宿命 论的味道 。这 种 悲观 无奈 的基 调体现在拉 金的 《 活 下去》 ( C o n t i n u i n g t o
作家评论 _ 2 Q ! 蔓 - | 7 :






菲利普 ・ 拉金 “ 影 响的焦虑” 与 “ 英 国性"
姜慧玲
近 年 来 ,在 国 内 外 文 学 界 对 英 国 “ 运 动 派 ”诗 歌 领 军 人 物 菲利普 ・ 拉金 ( 1 9 2 2 —1 9 8 5 )的诗歌研 究中 , “ 英 国性 ” 成 为一个重要主题 。所谓 “ 英 国性 ”,即英 国本土 意识 ,是 “ 英格兰 民族区别 于其他 民族 的特点 ”【 1 1 。拉 金生前 出版的 诗 集只有 四本 ,共计 l 1 7 首 , 他 的 诗 名 就 稳 固地 建 立 在 这 些 差 不 多 每 十 年 一 问 世 的 薄 薄 小 册 子 上 。纵 观 拉 金 的 诗 歌 创 作 ,从最 初受 叶芝 的影 响 ,到转 向以哈代 为代 表 的 “ 英 国 性 ”诗歌方 向发展 ,再到独树一帜确 立 自己的风格 ,可 以看 出 贯 穿 诗人 创 作 过 程 中 的 “ 影 响 的焦 虑 ” 。 L i v e )一诗中:诗人告诉我们 “ 活 下 去 ”仅 仅 是 “ 重 复/ 为 获 取 必 需 品而 造 就 的 习 俗 ” ,而 这 种 习 俗 “ 似 乎 始 终 难 求 ,要 么干脆不要 ”,生活充斥着 “ 莫 测 的 变 异 ” 。 尽 管 无 情 的 时 间剥夺 了一切 , “ 兴趣 、黑发和事业一并 失去” ,但我们 也 得坦然面对 人生而不 能将 其抛 弃 ,因为人 生是 “ 一盘棋 ”而 绝非 “ 一场 纸牌游戏 ”,这里 “ 活 下 去 ” 失 去 其 积 极 的 意 义 而变成 了一种被动 的服从 。在第三节 中,拉金描述道 :虽然 人们 已经老 去,但记忆却 “ 清 新无 比,历 历在 目”,可 诗人 又笔锋一转 , “ 对于你 ,无须做 别的,只思量/ 生存 下去 ”, 同样传达 出一种无奈 的悲观情愫 。在最后 一节 中,人们 终于 不可避免地 迎来 了 “ 死神 悄然降临 ”,尽 管这令人 “ 难 以满 意 ” ,但 人 的 意 愿 在 死 神 面 前 无 能 为 力 , “ 既 然 它 每 次 仅 瞅 准一个人,那人就得消亡 ”_ 6 】 。在 《 活下去》中,拉金忠实个 人 经验 ,悲 观 地看 待 人 生 ,表 达 了一 种 无奈 和 消 极 的 情愫 。 2 . 回归 诗 歌 传 统 主 义 倾 向 Al e x a n d e r P o p e 在 其著名 的 《 论 批 评 》 中提 到 , 诗 歌应 重视 “ 秩 序 、逻辑 和规 则 ” ,这在 拉金 的 诗歌 形式 中很 好 地体 现 出来 ,他崇 尚传 统 的诗 体形 式 ,诗 歌 的韵脚 是规 则 的 ,是可 以预测 的。拉金 所处的第二 次世界大战之 后的英 国 处处面 临着 重建 ,这反 映在诗歌上则 是对 传统诗歌 形式的沿 袭 ,正如戴 维所说 , “ 2 0 世纪5 0 年代所 需要的是保 守而 不是 创新 ”[ ” ,拉 金 在 其 诗 歌 形 式 上 也 尽 显 古 典 主 义 的 诗 风 , 以 《 铁丝网》 ( Wi r e s )为 例 :
T h e wi d e s t p r a i r i e s h a v e e l e c t r i c f e n c e s
Fo r t ho ug h ol d c a t t l e kn ow t he y m us t no t s t r a y
哈罗德 ・ 布鲁姆 “ 影响的焦虑”诗歌理论
“ 影 响 的焦 虑 ” 这 一 表 述 出 自美 国 著 名 文 学 评 论 家 哈 罗 德・ 布 鲁姆 的著作 《 影 响 的 焦 虑 》 。他 认 为 诗 人 之 间 的 影 响 “ 是一种子 承父业 的关系 ……”l 2 根 据 布 鲁 姆 的 诗 歌 批 评 理 论, 前驱诗人 的形象无 时无刻 不存在 于后来诗人 的 “ 本我” 之 中,其结果是 ,在 后来诗人的心理 上形成 了对影 响焦 虑的 第 一情 结 ,为 了摆脱 前辈影响 ,后来 诗人唯一 的做法 是 “ 推 陈出新,把前人某些次要的特 点在 ‘ 我’的身上强化 ”嘲。拉金 之强者诗人地位的形成正是如上这一过程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