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3.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古人的智慧和品德,感受魏晋时期的社会风貌。
4. 学习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智慧和品德。
3.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古代名人的画像或故事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古代名人的认识。
(2)教师导入: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一部非常著名的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它记载了魏晋时期许多名人的言行轶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两则故事,领略古人的智慧和风采。
2. 作者简介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他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3.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4)整体感知: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主要内容。
明确:《咏雪》讲述了谢太傅一家在寒雪日聚会,儿女们咏雪的故事。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陈太丘与朋友约定一起出行,朋友迟到后还对子骂父,陈元方据理驳斥的故事。
②这两则故事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明确:《咏雪》中谢太傅一家充满文化氛围,谢道韫聪明机智,有文学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聪明勇敢,懂得礼义,陈太丘守信守时。
4. 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1)分析人物形象。
①《咏雪》中谢太傅、谢朗、谢道韫分别是怎样的人?明确:谢太傅:重视家庭教育,善于引导子女,和蔼可亲。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两则学习要点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柳絮( xù)差可拟( nǐ)尊君在不( fǒu )雪骤(zhòu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快速、急速)公欣然(高兴地、愉快地)撒盐空中差(大致、差不多)可拟(相比)未若(比不上、不如)柳絮因(凭借)风起太丘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朝代)人刘义庆(姓名)组织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二、检查导入:1. 导课同学们,我国古代有很多聪明的少年,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2.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3. 检查预习,听写字词三、学习研讨(一)细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咏雪》问题组:1.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儿女:古义为“子侄辈”,今义为“儿子女儿”;2.为什么“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
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世说新语》两则,了解古代名士的言行举止和思想品质,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学习并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理解句子含义,提高古文翻译能力。
3. 分析并评价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 学会运用文中的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和人生感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世说新语》两则的基本内容,理解文中的句子含义。
2. 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提炼人物形象。
3. 提高古文阅读和翻译能力,熟练运用文中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翻译文中较为复杂的句子。
2. 深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准确评价人物形象。
3. 学会从文中汲取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感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提炼人物形象。
3. 采用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启发诱导法,引导学生从文中汲取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感悟。
五、教学内容1. 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及作者,使学生了解这部作品的地位和价值。
2. 朗读并翻译《世说新语》两则,让学生掌握基本内容,理解句子含义。
3.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提炼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正确评价人物的能力。
4. 讨论文中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的意义,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感悟。
5.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总结学习收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世说新语》两则,感受文中的语气和情感。
3. 翻译课文:逐句翻译课文,解释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4. 分析人物形象:针对文中的重点人物,分析其言行举止,提炼人物形象。
5.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看法,组织小组讨论。
七、课堂练习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世说新语》两则中的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世说新语>二则》中,《咏雪》一文展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
《陈太丘与友期》中的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
这两则文章都表现了少年儿童聪慧方正的正面形象,侧面体现了当时士人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和意志追求。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世说新语》编写背景,了解文章特点。
3.品读文章描写手法,分析人物个性。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的故事,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学习古人的智慧和诚实守信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朗读并背诵文言课文。
②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难点:学习课文摹景状物的方法,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几千年来,“人无信不立”、童叟无欺的故事不断地熏陶着我们。
先人们反复地告诫我们,诚于中必信于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也就是必须讲诚信。
当然在为人处世中,我们还得讲礼貌,因为这样更能使自己得到别人的尊重,赢得别人的信任。
还记得歌德曾说过的话吗——“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
”礼貌待人是一个人内在美的体现,是社会交往的需要。
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信”“礼”相关的文言文。
二、学习新课步骤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二)翻译文本。
先读一遍课文及注释,学生讨论,老师指导再回答。
明确:期:约定。
不:同“否”。
引:拉,牵拉。
过:超过。
顾:回头看。
委:舍弃。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在正午。
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没有到,(父亲)已经离开了。
《世说新语》两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1
《世说新语》两则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走近作品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体)小说。
此书不仅保留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宝贵史料,而且语言简炼、文字生动鲜活,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
自问世以来,便得到历史文士阶层的宠爱和重视,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流传。
刘义庆也因为此书而名垂千古。
二、初读课文,完成三标一感1.标出不熟悉的词语并注音2.标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解释和工具书加以理解3.标出文中消失的人物,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4.感悟文章的整体内容三、比一比,看一看,谁英雄,谁英雄:1.给黑体字注音俄()而雪骤()欣()然差()可拟()柳絮()无奕()女道韫()期日中()尊君在不()相委()而去2.解释黑体词语的意思(1)与儿女讲论文义(2)俄而雪骤(近义词:忽而、未几、既而、少顷、俄顷、须臾)(3)公欣然曰(4)撒盐空中差可拟(5)未若柳絮因风起(6)即公大兄无奕女(7)陈太丘与友期行(8)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9)尊君在不(11)相委而去(12)则是无信(13)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4)君与家君期日中(15)而:a.相委而去b.学而不思则罔(16)之:a.下车引之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四、理清人物关系1.《咏雪》涉及到的人物有几个?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共有三个人物,通过他们言行,表现了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学好语文,必需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课内探究学案一、教学目标1.检查预习状况。
2.积累把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3.结合解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尝,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背诵两篇短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背诵课文。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上)教案 8.《世说新语两则》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积累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 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 结合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古代聪明机智少年的故事,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课文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
3. 检查搜集的作者及作品情况。
(1)作者简介: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佚。
(2)《世说新语》介绍:《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汉末、魏、晋士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编撰者是刘义庆。
南朝宋彭城(江苏徐州)人。
“志”是记的意思。
“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世说新语》共八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等。
篇幅短小,语言简练,辞意隽(juàn)永。
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三、学习第一则《咏雪》1. 你能够说几句古诗当中有关写雪的诗句吗?(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8 《世说新语》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难点】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2、作家和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现在江苏徐川)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衮川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积累运用】⒈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雪骤.()撒.()盐差.可拟.()()柳絮.()尊君在不.()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⑴与儿女..。
..讲论文义⑵.俄而..雪骤.⑶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⑷撒盐空中差可拟...。
⑸未若..起。
..柳絮因风⑹陈太丘与友期行..。
⑺太丘舍去..,去后乃.至⑻尊君..在不.?⑼.相委而去....⑽日中..;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不至,则是无信⑾下车引.之⑿元方入门不顾.【合作探究】一、阅读《咏雪》并回答。
1、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2、文章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3、怎样理解“公大笑乐”?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并回答。
1.《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2.《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你怎样评价元方的行为?3.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4.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5.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启发、归纳理解词义的方法,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准确地理解意思。
2.运用比较带动理解,体会《世说新语》二则的寓意,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
3.以层递性的要求驱动学生反复朗读,借助朗读感悟文言文语言洗练,词义隽永的特点。
4.认识生字“冕、戎”。
教学重、难点1.通过实践体验,归纳理解文言文词义的常用方法,并运用方法翻译全文。
2.在比较人物言行中体会《世说新语》“以事见人”的艺术方法和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课前将二则分左右两边抄在黑板上。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了解出处并揭题1.要求学生说说《孔融让梨》的故事。
预设:学生如有难度,教师说;若孔融所说的话这一重要情节没说完整,教师适时补充完整。
这一个故事文言文中是这样表达的。
出示: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
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3.你从这个故事中对“孔融”有了怎样的了解?4.师小结:孔融长大后成了东汉著名的文学家,是一名君子。
我们看到他从小就具有懂得谦让,尊重别人的优秀品质。
“孔融让梨”的故事来自一本书——《世说新语》。
今天我们来学习《世说新语》中的另外两个小故事。
板书:《世说新语》二则【以学生的认知基础为教学起点,用所熟悉的故事引入,并通过故事与文言文的比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精练。
同时引出《世说新语》,让学生迁移认知,对所学内容产生期待。
】二、多维练习,有节奏地读通课文1.提出朗读期待。
能读通一篇挺简单,但要读通一段1500多年前写的古文不容易。
看黑板,自由试读,看谁能凭自己的能力最快地把它读通顺。
2.指导读通。
(1)先请两生分别读,重点指导读准“掷”“乘”“诸”等字音。
(2)随机在黑板上用“/”划分停顿处。
再请几生读,重点关注停顿。
(3)男女生赛读。
3.指导读出节奏韵味。
(1)提示方法:读古文,有些地方要停顿干脆,有些地方要气息连贯。
这样才能读出古文的韵味。
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刘义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三、教学难点重点词句的翻译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播放《雪绒花》作为背景音乐。
)多媒体展示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
然后过渡到问题设计: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进而问他们,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的呢?从而导入所学课文.2.《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3.整体感知自主探究(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作点拔。
(2)学生示范朗读并做点评。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
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4)疏通文意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4.分组讨论,质疑体会【教师导学】(1)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2)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
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
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
七年级语文上册19《世说新语》二则学案语文版
19.《世说新语》二则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
2.掌握学习文言文小说的一般方法。
3.学习先人的诚实、守信的美德。
学法指导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1.除掉阻挡,顺畅朗诵。
2. 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 审美谈论,勇于创新。
自主学习1.文学知识( 1)《世说新语》是古代集,分道德、、主要记录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的言谈逸闻。
作者,南朝宋家,彭城人。
( 2 )《期行》选自《世说新语·方正》,《坐船》选自《是。
2.注音华歆()辄难之()欲舍()邪()拯(.....3.讲解词语(1)通假字尊君在不“”通“”,读“”,意思是( 2)古今异义①与友期行古义:今义:.②太丘舍去.古义:今义:前往③相委而去古义:古义:今义:委托、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
这两篇体裁都)④下车引之古义:今义:率领.⑤元方入门不论.古义:今义:⑥幸尚宽古义:今义:幸福.⑦后贼追至古义:今义:有盗窃行为的人。
.⑧本因此疑古义:今义:因此..( 3)一词多义华歆、王朗俱坐船避难.歆辄难之原意:犯难,这里指感觉犯难。
.( 4)词类活用友人惭原意:愧疚,这里指.4. 文言虚词下车引之歆辄难之..世以此定华、王之.利害。
5.翻译句子(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判断句,“则”“是”连用,表判断)(2)幸尚宽,何为不能?(省略句“幸尚宽”省略主语“船”,翻译时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倒装句“何为不能?”中的“何为”,翻译时改变词序。
)(3)宁能够急相弃邪?合作研究第一课时研究一:初读课文1.表达故过后,用一句话归纳《期行》的主要内容。
2.《期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研究二:细读课文1.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号有什么不同样?2.元方“入门不论”的做法可否失礼,说说你的见解。
研究三:拓展迁移班级举行“诚信伴我行”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达成以下任务。
(1)请你设计一条宣传口号,号召人人讲诚信。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 过程与方法: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文章内容。
2. 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含义,体会古代智慧少年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世说新语》的学习。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本文讲述了谢安一家人的故事,体现了古代聪颖少年的智慧和美德。
3.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逐句阅读课文,分析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重点讲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骤”、“乃”等。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含义,如“咏雪”的比喻、“柳絮”的描写等。
通过这些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智慧和美德。
4.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小组讨论:“谢安为什么要问两个孩子他们是否有答案?”“元方和季方各有什么特点?”“这个故事对你有哪些启示?”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5. 课堂练习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智慧”的短文。
这一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讲解法: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文言词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其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二)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世说新语>两则》包括《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两篇段位。
这两篇课文虽然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为浅显,而且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
《咏雪》写东晋谢家子弟咏雪的故事,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化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写了“礼”与“信”的重要性,表现了陈元方的聪明机智、正直不阿。
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课作为学生初中所学第一篇古文,在第一册乃至初中文言文学习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并翻译出来,记住重点解词意思。
2.分析文章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3.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并翻译出来,记住重点解词意思。
2.分析文章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咏雪导入新课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
全书共八卷,按内容分为36门。
《咏雪》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品格。
目标一1.朗读(1)先自己轻声朗读一遍课文。
无奕(yì)(2)然后学习对子互相给对方朗读一遍。
(一人朗读,另一人要看着书,用心听,并将对方读得不准确、不流畅的地方标记下来,告诉对方。
)(3)各自反复朗读,纠正自己读得不准确、不流畅的地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学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课题:5《世说新语》两则【教课目的与重难点】1.联合说明 , 运用工具书 , 疏导词句 , 理解文意。
(要点)2.联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尝 , 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色。
(难点)3.在生活实践中 , 理解“信“和”礼“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2 课时【预习导学】1.知识贮备《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期间( 420-581 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闻的笔录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 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 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 , 刘峻注安分为十卷 , 今传本皆作三卷 , 分为品德、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 , 全书共一千多则 , 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逸闻 , 主要为相关人物谈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付的故事。
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咏雪》选自“语言”一门,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2.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谢太傅(f ù)雪骤(zhòu)柳絮(xù)...在不(f ǒu)惭(cán)..3.解说以下加点的词语无奕(yì).(1)俄而雪骤 , 公欣然曰(快乐地。
然 , 语助 , 无义;或作“ 的..样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比、比较)()未若柳絮因风起(比不上)2.3..()太丘舍去去后以致(才)()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商定)4,.5.,.(丢掉、抛弃)【预习检测】展现课前预习成效: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
小组评分()(一)《咏雪》【整体感知】1.听朗诵录音 , 注意字音和停留。
2.学生自由朗诵课文 , 比较说明 , 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 , 读顺句子 , 疏导文意。
【讲堂研究】(1)谢家聚会吟诗 , 为何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 , 却选择一个寒雪日?“寒雪日”“俄而雪骤” , 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究竟以为谁回答得最好?“公大笑乐” , 有不一样的解说:有人以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以为“笑”前喻 , “乐”后喻;有人以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三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怎么写?小编小编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世说新语两则教案1【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方法】1、诵读法。
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3、延伸阅读法。
本文用两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研读《咏雪》。
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板书文题)设计二: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的教案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的教案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的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1)《世说新语》文学常识的掌握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教学难点:1)体会《世说新语》中“以事见人”的艺术方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课时:一课时导入:上新课前,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猜一下是什么成语或典故,“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管中窥豹”(学生参与)。
这些成语和典故都出自我国南朝时期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
教学流程:一、背景介绍:《世说新语》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
刘义庆虽然身处皇室,但为人非常的俭朴,“性简素,寡嗜欲”。
又喜好文艺,因此他的周围总是围绕着一大批文学名流。
,他的作品主要有《世说新语》、《幽明录》、《徐州先贤传》、《典叙》和《集林》。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也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杰出代表。
《世说新语》具有“语言简练、辞意隽永”的特点,因此著称于世。
《世说新语》全书共八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任诞、汰侈、等36个门类,共记载了1130个故事。
书中很多故事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七步成诗(曹植)、望梅止渴(曹操)、坦应晒书、还有些故事也非常有趣,如:德行篇里的“管宁割席”;言谈篇里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雪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汰侈篇里的“石崇劝酒”等等。
二、课文分析1、课文引入:从课文的注释中了解杨修和曹操的相关资料,并对杨修作补充介绍,再由学生回忆发生在杨修和曹操之间的故事(“一合酪”,还有“鸡肋”、“门阔”、“梦境杀人”和“帝位之争” ),从中初步体会两者的性格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难点】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2、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现在江苏徐川)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衮川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积累运用】
⒈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雪骤.()撒.()盐差.可拟.()()柳絮.()尊君在不.()
⒉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太丘舍.去()尊君在不.()则是.无信()未若.柳絮因风起()
⒊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⑴与儿女
..讲论文义。
⑵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⑶撒盐空中差可拟
...。
⑷尊君
..在不.?
⑸日中
..不至,则是无信
..。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合作探究】
1.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3.《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你怎样评价元方的行为?
1.解释文中词语:
日中:舍去:无礼:引之:
2.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5.“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6.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7.元方入门之后,友人会怎样?
【主题阅读】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隽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主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
之。
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ù jí]。
(窘迫)。
1.标题是选用文中谁的话?其中“了了”是什么意思?
2.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其本意是什么?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大未必佳(大:)⑵韪大踧踖(大:)
⑶人以其语语之(语:语:)⑷诣门者(诣:)
⑸奕世为通好(奕世:)⑹时李元礼有盛名(盛名:)
4.译文:
⑴莫不奇之。
⑵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5.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
6.孔融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辩驳陈韪的?
7.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