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八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文原文及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文原文及赏析《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文原文及赏析课文原文:《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赏析:《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是两篇优美的写景短文。
前者以描绘山川之美为主,后者则以月夜庭院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与思考。
《答谢中书书》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
作者通过对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无尽魅力。
而晓雾、猿鸟、夕日、沉鳞等细节的点缀,更使得这幅画卷生动起来,仿佛让人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
文章最后赞叹此景为“欲界之仙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则是一篇充满哲思的短文。
作者通过描述月夜下的庭院,表达了人生无常,应珍惜当下的思考。
文中的“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等景象,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而结尾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更是让人深思:生活中的美好并不缺乏,只是我们常常忙于琐事,缺乏欣赏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两篇短文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4.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德育目标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
2.《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描绘了优美的山川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一幅庭院月夜小景,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
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在诵读中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中宜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教学环节。
2.比较法。
两篇短文作者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
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注意比较两篇文章,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画面,品味不同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师生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
指导朗读,力求美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激发学生想像,再现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背诵课文;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赏析想必我们在中学时代都学习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这两篇短文,想必大家对这两篇课文的印象非常深刻。
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赏析,欢迎阅读!答谢中书书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一年四季都有。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答谢中书书赏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这一句为第一层,以感慨发端,总领全文。
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仰视与俯视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山、水相映成趣,创造出一个清新雅静的美好境界。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五色。
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
)[此句用平远、高远的视角写极目远眺所见。
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
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作衬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更加绚丽动人。
10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四季
↓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早晚 →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精读探究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奠定了写景抒情 的基调。 2.作者在第二段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摹写景物的?
【答案】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
。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 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 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5.怎样理解“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无人能赏,而作者能从中发现无限乐趣, 有与谢公比肩之意,带有自豪之感。
6.本文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 的得意之感。 7.体会本文特色 不仅仅是写景,还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 化,视觉、听觉的主体感受,传达自己与自 然融合的生命愉悦。文字明朗、精炼、毫不 雕饰。
也曾在其地的东坡种植花木,并写下了不少闲适诗,《步 东坡》为其中一首:“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 所爱,爱此新成树。”苏轼仰慕白居易,故自号曰“东坡 居士”。“苏东坡”一名也由此名垂千古。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 心情抑郁。但是,他仍然乐观、旷达,他的《记承天寺夜 游》写的月夜游寺正是他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
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 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等复杂而微妙的感情。
2.两文在句式、节奏、用词等方面有何不同之处,说说它 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
《答》句式整齐,多是四字一句,又用对偶,极具节奏感,读来朗 朗上口。文章用词精美,描写生动,呈现出了大自然的美妙画卷。 《记》长短句结合,富有节奏变化,使文章内容具有波澜。语言朴
部编版八上第10课短文两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部编版八上第10课短文两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理解性默写:
1、在《答谢中书书》中,有一句话“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侧面表现了江水清澈透明。
2、另一句话“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夸张比喻。
3、四句话“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生命力。
4、在《答谢中书书》中,有一句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5、一句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XXX交横,XXX 也”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了庭院月下美景,营造出空灵幻境的美妙场景。
6、一句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了主旨,抒发了作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复杂又旷达的情怀。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理解文意
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 行。
注释: 欲:想要,准备。 户:这里指门。(一扇为户,两扇为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 (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外 面。
理解文意
注释:
原文: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 与步于中庭。 念:考虑,想到。 者:……的人。 遂:于是,就。
文章结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 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 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 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品读文章 • 作者描写景物使用了哪些技巧呢? •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 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了怎样 的表达效果。
理解文意 原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
但:只是。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译文:哪个夜晚没有明月?哪个地方没有竹柏?只是缺少 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清闲人罢了。
文章结构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 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 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了美妙的描绘,真实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背景透视
张怀民,名梦得,一字偓佺。宋神宗元丰六年(西元一零八
三)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今湖北省黄冈县南方),与苏轼
同病相怜。曾筑亭於住所之旁,以纵揽江山之胜概,苏轼名之为
初中语文《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三读课文
要求: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 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 有怎样的变化?
“欣然” “念无与为乐者”
“遂”、“寻”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欣喜之情 有点遗憾 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心有灵犀的喜悦 从容 闲适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赏月的欣喜,漫步 的悠闲、贬谪的落寞、自我排解的达观。 ──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想一想?这两篇短文都写自然景
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 以说明。
沉浸能够在体 味出山水之美, 沉浸在和古代 名人为知音而 感到无限的愉
快。——不 想为官
在赏月的欣喜、 悠闲之中,包 含着无限的感 慨、无奈,甚 至是悲凉。— —
政治上不得志, 遭到贬压
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 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 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 来消解内心的愁闷,抚平心 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 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 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 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 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 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 意。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秀美山川的热爱和赞美 之情。
合作探究,感悟背诵
1、以“从
,我看到了____
美”
谈谈作者写景的角度。
三 山水映衬之美
种 意 缤纷色彩之美
境 晨昏变化之美
美
背诵比赛
山
,古
。
高
译文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 谈论称赞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 流明澈见底,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 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 四季长存。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散, 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 夕阳快要落山了,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 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 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奇美 的山水之中。
(一)比较阅读《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
27 《短文两篇》比较阅读训练(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2分)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填空。
(4分)(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二)比较阅读《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一.解释词语。
五色交.辉.()晓雾将歇.()夕日欲颓.()但.少闲人()沉鳞竞跃....()()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遂至..寻张怀民()()二.一词多义: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清:清流见底()回清倒影()水尤清冽()其境过清()寻:寻张怀民()寻向所志()寻病终()念:念无与为乐者()念鬼()三、句子翻译: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部编版八上第10课短文两篇注释、翻译、简答及答案《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注释默写:《答谢中书书》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四时】四季。
3、【歇】消散。
4、【夕日欲颓】夕阻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5、【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6、【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7、【与】参与。
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记承天寺夜游》1、【念】考虑,想到。
2、【相与】共同,一起。
3、【中庭】院子里。
4、【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5、【盖】大概是。
6、【但】只是。
7、【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翻译: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5、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翻译: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6、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翻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8、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三、课内简答题:1、《答谢中书书》中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总领全文,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三、感慨、议论,总 括全文
精读课文,析美文美点。 • 这短短的几句话里蕴含着多少 美呢?请你带上发现美的眼睛, 当一次小导游,用“我从 ——, 看到——之美,尤其是——字 用得好”的 句式造句。
四 字 骈 句 整 饬 生 动 清 丽 明 朗
山水相 映之美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静
意 境 美
五色交辉。
色彩配 合之美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相 衬 之 美
晨昏变 化之美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动
品味语言美
把“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改成 “晓雾将散”“夕日欲坠”好不好? 为什么?
不好。 原句的“歇”“颓”乱鸣”描绘了怎 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描写场景中 有何作用?
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 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 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 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 了。
1.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美
2、这个字所在的这句话在全 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领全文
3.全文为了说明这个“美”字作者写 了什么时候的景物?写了哪些景物?
tuí
yù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
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朗读课文,正音并解释重点词语。
交相辉映
季节
消散 坠落
指人间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全、都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潜游在水中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的鱼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神仙生活的 实是欲界之仙都。 美好世界, 或指天堂。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Yù)欣赏
10.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 复有能与其奇者”作用:
01
内容上:是作者针对眼前的美景发出的 感慨和展开的议论,突出了山水的奇绝, 并表达了自己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 士相比肩的心意。
02 结构上:总结前文,首尾呼应,将写景、 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小结
这节课,我们随着苏轼的文字,赏 到了与众不同的月景,更赏到了虽处逆 境却依然廓然豁达的人生态度,相信大 家可以从中获得一种人生的感悟。林语 堂曾这样评价苏轼:一生载歌载舞,深 得其乐。如果大家对这位宋朝的大文豪 感兴趣的话,建议大家阅读林语堂的 《苏东坡传》。
随堂检测
文学 常 识
本文作者是苏轼,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耳。
词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句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 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 人罢了。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结合具体 语句说说,苏轼那天晚上是怀着怎样的 心情来赏月的? 2. 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情感?
短文 两篇
答谢中书书
自主学习
1.结合注释了解作者、题目; 2.结合预习提示、注释朗读课文, 注意断句。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 ,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 。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 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 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 宰 相
记承天寺 夜游
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断句并朗读课文。
作者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两篇》课件新人教版
共:共同。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 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有高雅情趣的人相比肩。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入:耸入。见:看见。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写 出了仰视、俯察两种视角。
其他词释义 交:交相。具:都。将:将要。乱: 纷乱。竞:争相,争着。
检测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00多年的历史。塔通高64.5米,异常俊秀挺拔。
承天寺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 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 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 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 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
• 梁武帝遇有国家大 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 意见,时人称为“山中 宰相”。
写作背景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 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 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 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 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 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 品的名作。
美 2 这个字出现在文中那句话中?这句话在全 文起什么作用?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统领全文
3.作者是怎样写出清丽的山水之美的?
• 四时之景:
1. 高峰入云 2. 清流见底
山水相映之美(俯视、仰视)
3. 两岸石壁 4. 青林翠竹
色彩相配之美(平视)
• 晨昏之景:
1.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晨昏变化之美
2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
陶弘朗景读——感受文章的节奏音韵之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短文两篇
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意,体会作者 所描绘的景物的美。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简 练、布局的匠心所在,感受文中大自 然的纯净美好。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体会 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南朝】陶弘景
作者简介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 居,丹阳人。南朝时人。有《陶 隐居集》。曾担任诸王的侍读, 因看透了污浊的人世,“虽在朱 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 务。”(《南史》)后隐居句曲 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 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 信,时人谓‘山中宰相’”。
理解题目
给一个姓谢的任职 中书的朋友的书信。
认识“书”这种文体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称“尺 牍”或者“信札”,是一种应用性 文体。然而,我国的应用性文体从 来都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 尤其 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古代的 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 性和审美性结合得十分完美。文学 史上,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王 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吴均的 《与朱元思书》,林觉民的《与妻 书》等,或抒发感情或描写景物, 脍炙人口,千古不朽!
(写出了月色皎洁,空灵)
讨论探究,说“闲人”,悟真情。
这幅月夜小景的确美妙,但何夜无月?何 处无竹柏?像这样的美景到处都有,为何只 有苏轼能领略到呢? 揣摩下列句子,体会其中深意。
(1)月色入户,欣然起于言表。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
第一层(第1~2句):夜游缘起。 第二层(第3~4句):夜游所见。 第三层(第5~7句):夜游所想。
品读体味,与作者一起赏月
作者与张怀民“步于中庭”看到了什么样 的月色?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出了月色的美好?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词解翻译阅读赏析知识点
《短文两篇》知识点一、文题解读《答谢中书书》“答”是“回复”的意思。
谢中书,即谢征(500 53),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故称。
第二个“书”,即书信。
文题意为作者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记承天寺夜游》记,即游记。
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点明游的地点。
“夜”。
点明时间。
文题点明了写作的主要内容。
二、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mò)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
作品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主要作品有散文《记承天寺夜游》《石钟山记》《赤壁赋》,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三、写作背景答谢中书书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社会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答谢中书书》文正是如此。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三年( 1080),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有职无权,过了几年闲居生活。
本文就是作者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四、知识链接书“书”,即书信。
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尺牍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情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可以谈论文学,如曹丕的《与吴质书》;如此等等。
另外,书信不一定都用“书”标明,如苏轼的《与子由弟》等。
五、课文词解翻译与赏析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的)美,古来(以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叹的。
部编版八上第10课短文两篇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及答案《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注释默写:《答谢中书书》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四时】四季。
3、【歇】消散。
4、【夕日欲颓】夕阻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5、【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6、【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7、【与】参与。
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记承天寺夜游》1、【念】考虑,想到。
2、【相与】共同,一起。
3、【中庭】院子里。
4、【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5、【盖】大概是。
6、【但】只是。
7、【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二、文言知识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析:①四时.俱备:古今异义,古义:季节,今义:时间②四时俱备.:古今异义,古义:具备,今义:准备、具备③晓雾将歇.:古今异义,古义:消散,今义:休息④晓.雾将歇:古今异义,古义:清晨,今义:知道⑤夕日欲颓.:古今异义,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委靡⑥古来共谈.:古今异义,谈古义:称赞,今义:谈论⑦五色交辉.: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辉映。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今异义,古义:只是,只;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今异义,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今异义,古义:不追名逐利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与事无关的人。
④月色入户.:古今异义,古义:窗(门户)户;今义:住户、人家。
⑤念.无与为乐者:古今异义,古义:考虑,想到;今义:纪念,思念。
⑥盖.竹柏影也:古今异义,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⑦相与步于中庭..:古今异义,古义:院子里;今义:庭子中间。
⑧相与步于中庭: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散步。
⑨怀民亦未寝: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睡,卧。
短文两篇八年级上册课堂笔记
短文两篇八年级上册课堂笔记短文两篇一般指《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以下是关于这两篇文章的八年级上册课堂笔记:《答谢中书书》1. 内容概括:这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是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 结构梳理:- 第一句:总领全文,点明中心。
- 中间两句:具体描绘山川之美。
- 最后三句:感慨收束,点明中心。
3. 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交辉,指交相辉映。
- 四时俱备:四时,四季。
俱,都。
- 歇:消散。
-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 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欲界,佛教指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即人间。
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 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4. 问题探究:-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奠定了全文的写景抒情基调。
《记承天寺夜游》1. 内容概括:这篇小品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2.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前三句):叙事,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夜游原因。
- 第二部分(第四句):写景,描写月下庭中景色。
- 第三部分(第五、六句):抒情,抒发作者面对月光如水、竹柏疏影的感触。
3. 重点词语:- 念:考虑,想到。
- 相与:共同,一起。
- 中庭:院子里。
-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澈。
-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比喻。
- 交横:交错纵横。
4. 问题探究:- 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的妙处。
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下庭院比作积水空明,将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藻、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皎洁空灵,以及作者的高超的写景艺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之《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之《短文两篇·答谢中书
书·记承天寺夜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陶弘景
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
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
丹阳秣陵(今南京)人。
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
入梁,隐居句曲山(茅山)。
武帝礼聘不出,但朝迁大事辄就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山中宰相”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齐读、自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重要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歇,消散。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明确:文章状写高峰清流、石壁青 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 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 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 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体现了 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说说这句话表达 理我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实是欲界之仙都”言简而 意蕴丰。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 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 现无尽的乐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 公比肩之意课文,正音并解释重点词语。
交相辉映
季节
消散 坠落
指人间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全、都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潜游在水中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的鱼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神仙生活的 实是欲界之仙都。 美好世界, 或指天堂。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Yù)欣赏
于是
原来是
但闻屏障中尺一响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只,只是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四川眉山 人,“唐宋八大家” 之一。少时即博通 经史,长于写文章。 宋仁宗嘉佑二年 (1057)中进士。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 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诽谤 朝廷,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 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 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 无权的闲官。
比 喻
生动 形象 如临 其境
皎洁、澄 清、透明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品味感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
你认为“闲人”是怎样一种人?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 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 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 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 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
写作背景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 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 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 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 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 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 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整体感知
与苏轼同游承天寺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 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 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 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 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 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 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 者”隐含着什么感情?
•
带有自豪之感,也有与谢灵 运比肩之意。
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 ,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 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 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 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 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
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 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 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 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 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 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 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把“晓雾将歇”“夕日欲颓” 改成“晓雾将散”“夕日欲坠”好 不好?为什么?
不好。 原句的“歇”“颓”把晓雾和 夕日拟人化 了,表现作者对山川 喜爱的情感。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 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描写场景中 有何作用?
晨雾将要消散,猿鸟的鸣叫此起 彼伏。 渲染欢欣热闹,增添勃勃生机。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
复有/能与其奇者。
正音,正确朗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 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质疑探探
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
此刻,苏轼与张 怀民会说些什么 呢?
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 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 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 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主题思想
• 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 的乐趣。同时能与谢灵运这样的 林泉高士有志向道同之处,生发 出无比的自豪感,表达了作者对 大自然的热爱与喜爱之情以及沉 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 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且略微有 惆怅寂寞之感。
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 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 的适己之意。想想陶弘景的《答谢中 书书》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 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 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 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 )。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 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 、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 “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 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 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 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研习课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件:月色优美,漫步中庭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 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 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绘景 修 辞 作用 特点
月色—— 积水空明 竹柏—— 藻荇交横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 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 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 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 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 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 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 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 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 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 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 了。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 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 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 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这两篇短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 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这篇文章中 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 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愉悦, “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 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 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 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 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 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高峰插入云霄, 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 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林木和翠绿的竹子, 四季长存。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 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佳句运用 本文和《三峡》一样,四字写景句非常多, 试最大化地运用或改用它们说一段话来描绘景物, 看谁用得多,用得好。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 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 天蔽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 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
角度——仰视
角度——俯视
高峰入云 山水相映 清澈见底。 之美 两岸石壁 色彩相配 青林翠竹, 之美
晓雾将歇 晨昏变化 夕日欲颓, 之美
意 境 美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 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
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和古今山 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 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 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总领全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1、先仰视“高峰如云”,再俯 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二、分写山水景物的美。 石壁”、“青林翠竹”。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写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泰山之雄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