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振兴东北专题

合集下载

振兴东北战略中的国家政策支持

振兴东北战略中的国家政策支持

振兴东北战略中的国家政策支持振兴东北如同当年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那样,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它表明中央区域经济政策的重心开始移向东北。

一个经验性的判断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之后,东北将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四增长极”。

一、政策调整的背景因素新世纪之初提出振兴东北,有缩小东北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距离,实行东中西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因素;有补偿东北对改革开放支付的巨大成本,平衡社会心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有鉴于东北国有经济比重大,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最为彻底,东北的振兴对体制转型是否成功更具象征意义的考虑。

正如人们所说,国企改革“全国看东北,东北看辽宁。

”但是,这些因素还不足以构成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决定性因素,振兴东北还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背景。

实现翻两番目标的需要。

十六大提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每年7.2%的增长速度。

7.2%在全球范围称得上绝对高速度。

依据对国内经济形势的把握和判断,依托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和地区的支撑,本世纪前十年即2010年前,保持这个速度不难。

但在2010年以后即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继续保持这个速度并非易事。

必须寻找和培育新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就是东北。

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一五”时期的156个重点项目中58项在东北。

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为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

积聚了全国很大一部分工业资产存量和大中型骨干企业,拥有众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是我国重化工业的重要基地,也是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东北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一,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占有较大比重。

人口占全国的8.3% 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1.33%。

东北经济发展如何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

东北经济发展如何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

东北经济发展如何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产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潜力。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区域发展瓶颈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东北地区应加大对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通信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在交通方面,加快推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改善区域内的交通条件,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人员、物资的流动和交流。

同时,加强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建设,提升东北地区的对外联通能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在能源方面,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加强电网、油气管网等能源输送网络的建设,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满足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通信方面,加快推进 5G 网络、宽带网络的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需要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例如,对于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制造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结合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东北振兴心得(精品3篇)

东北振兴心得(精品3篇)

东北振兴心得(精品3篇)东北振兴心得篇3东北振兴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东北振兴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促进东北地区的发展和振兴。

作为一名东北人,我对东北振兴战略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首先,东北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东北地区发展的必要举措。

东北地区曾经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地区的经济逐渐落后于其他地区。

因此,东北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为了促进东北地区的发展和振兴,提高东北地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其次,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对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这些措施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外,东北地区还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转型升级。

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东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最后,东北振兴战略对于东北地区的发展和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发展和振兴,也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和振兴。

此外,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东北地区的人才和资源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机会,使得东北地区的人才和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和发展。

总之,东北振兴战略对于东北地区的发展和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对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这些措施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外,东北地区还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转型升级。

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东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东北振兴心得篇4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东北振兴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促进东北地区的发展和振兴。

作为一名东北人,我对东北振兴战略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首先,东北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为了促进东北地区的发展和振兴。

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战略思路及政策措施

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战略思路及政策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总报告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战略思路及政策措施王洛林魏后凯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东北地区经济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矿业城市资源枯竭、大规模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职工就业困难、大量农产品积压、地方财政包袱大、地区经济增长乏力和产业竞争力下降等,这些问题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本报告着重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战略思路;(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演变为了全面揭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及演变趋势,下面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在全国的地位东北地区土地面积79万多km2,约占全国的8.2%。

2004年,东北地区总人口1074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RP)15133.9亿元,占全国各地区生产总值的9.3%;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6789.5亿元,占全国各地区工业增加值总额的9.6%。

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新兴工业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其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都在不断下降。

从1980年到2004年,东北地区GRP占全国GRP总额的比重由13.7%下降到9.3%,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由17.8%下降到9.6%。

从图1可以看出,虽然在2000年东北地区这两个比重略有提高,但近年来又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

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尤其是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已明显下降。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东北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要比GRP所占比重高4.2个百分点,而2004年仅高0.3个百分点。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影响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影响

摘要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得如火如荼,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内部的各个成员国逐渐成长壮大、爱益匪浅。

而随之,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所推动。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在20年前已提上议程,并将在21世纪获得重大发展。

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 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 并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中国东北地区无疑又是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 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 东北地区应该抓住机遇, 认清面临的挑战,率先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 建立开放型的东北经济体系, 并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提升东北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振兴东北经济。

【关键词】东北地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生产要素跨国流动AbstractNowadays, the region economy cooperation carries on wonderfully like the fire spreading; each member nation also has benefit vulgarly from the developing 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But along with it, the 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entered a new development phase, especially European Union, the 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rea’s success impels. The Northeast Asia 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also proposes the agenda. In fact, it has been discussed before twenty years, and now, it is a wish for the Northeast Asian people.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Asia, China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will pay an important role. The northeastern area in China is beyond doubt the frontline for China to take part in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Asia and play a major role.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vitalizing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the northeast must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and realize the challenges; take lead in joining the northeast Asian regional economy cooperation, then realize the transnational flow of production factors, make full use of international marital and markets, and build up the open system of northeastern economy. Therefore, we can rais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on ability of northeastern area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to vitalize its economy.【Key Words】Northeastern area; Northeastern Asia; Regional economy cooperation; Production factors; transnational flow目录1 东北地区经济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4)2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给东北地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5)2.1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给东北地区经济带来的机遇 (5)2.2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东北地区经济带来的挑战 (8)3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对策 (11)3.1加强东北地区的经济联合,提升竞争优势 (11)3.2 提高东北地区制造业竞争能力 (12)3.3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构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格局 (13)4小结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影响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变成各国努力发展的重点。

东北地区振兴战略概述

东北地区振兴战略概述

一、东北地区振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2007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制定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等东北地区振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转变发展观念,增强发展活力。

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

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为突破口,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促进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着力点,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振兴目标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体制机制较为完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城乡、区域发展相对协调,资源型城市良性发展,社会和谐,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

二、东北地区振兴战略重点与政策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进一步充实了东北振兴战略的内涵,明确了若干新的振兴政策措施。

(一)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1.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要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进一步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东北地区企监联合重组涉及“债转股”资产处置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试行新的处置方式,合理处置“债转股”股权。

振兴东北应从优化营商环境做起

振兴东北应从优化营商环境做起

振兴东北应从优化营商环境做起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振兴东北地区的策略,并提出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起点的重要性。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深厚的工业基础,但在近年来面临着经济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为了推动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营商环境的概念入手,分析当前东北地区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为实现东北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它涵盖了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

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对于东北地区而言,优化营商环境更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只有通过改善营商环境,才能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

在接下来的部分,本文将详细分析东北地区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如政策执行不力、法治环境不完善、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期待东北地区营商环境的改善,进而推动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

二、优化营商环境的内涵与意义优化营商环境,是指通过改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等多方面的条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市场活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这一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但不限于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税收政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

优化营商环境对于振兴东北具有深远的意义。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东北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面临着产业结构单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需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升东北地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优化营商环境是提升东北地区综合竞争力、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的重要手段。

振兴东北心得体会

振兴东北心得体会

振兴东北心得体会振兴东北心得体会(优秀5篇)振兴东北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振兴东北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振兴东北心得体会(优秀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振兴东北心得体会篇1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然而,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推进,东北地区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振兴东北地区的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振兴东北地区的关键。

我们需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秀的产业基础,我们需要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我们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东北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需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我们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和交流,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总之,振兴东北地区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促进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振兴东北心得体会篇2振兴东北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3年8月由《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旨在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接续产业,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从而为进一步振兴整个东北地区做出贡献。

振兴东北心得体会如下:1.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对外开放、绿色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内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振兴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振兴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振兴东北地区属于老工业基地,为我国第一代主导地区。

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全国商品粮基地和资源大省,东北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不景气,甚至出现相对衰退的迹象,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竞争力不断下降,市场份额急剧减少,出现了所谓的“东北现象”。

进入20世纪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成为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现从东北地区如何凭借优势成为重工业基地、东北目前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东北地区如何凭借优势成为重工业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形成了一大批工业基地。

这些工业基地的建立,使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大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改善了工业布局,形成了部门比较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而东北在这些工业基地当中,又起着奠基石的作用。

东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成为国家优先开发区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1、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东北地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同时东北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地域组合优势较好,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主体优势。

2、已有的工业基础解放前东北地区铁路网相对密集,有一些零星的重工业基础,因而具有较好的重工业发展基础条件。

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战略和计划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东北地区真正成为工业基地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为了尽快建立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加快工业化进程,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

由于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相对较好,因此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成为建国初期优先发展的区域,并得到了国家重点建设投资的支持。

“一五”时期,在156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区有54个项目。

“一五”计划奠定了东北地区在全国工业体系中的基石地位,经过多年发展,东北地区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门类众多的工业体系,成为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石油化工基地、机械装备工业基地和汽车工业基地。

振兴东北背景下的东北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振兴东北背景下的东北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公路 网由哈大高速 公路及其 它各省 高速 公路 、 条 南北方 向和 3 4 条东西 市场 . 发挥本区资源优势,加快本区资源开发 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方 向的国家级公路 通道 为骨干组成 运已形成 了以大连 为中心 , 海 包括 4积 极进行人 口迁移 ,减轻对 当地资源 、环境 的压 力 . 营 口、 丹东 、 锦州 的南部 沿海港 口群。 庞大 的综台交通体 系不但 为东北 伴 随着东北 经济 的快 速发展和 产业结构调 整 ,中部地 区对劳动力
部呼伦湖,贝尔湖等 水域面积大而集中,饵料丰富. 是重要鱼产地。
本区现有淡水水面2 6 万亩,占东北地区 3 . 695 91 % 可利用水面比重 增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 为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东 大 , 现仅利用其 中一部分. 且单产水平低 ,IJ应加快渔业基地建设.  ̄t l : 北是我国重型机械和工业成套设备制造中的核心基地。 通过加大科技投入, 产业化运营, 引进名贵鱼种. 增加产量, 提高效益。
[ 关键词]东北

东北地 区西部
协调发展
水 资源严重 不足 而发展 畜牧业 则水资源略 有盈余 。 因此 . 发展 畜牧业
应是 当地 的主要方 向 ,而且 .通过 合理规 划 ,科学发展 可 以达 到经
东北老工业 基地振兴 的有利条件
1 国家的宏观政 策支持 党 的十六大做 出 了“ 支持东北地 区等老工业 基地加快 调整和改造 .
境 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对 策研究 。项 目 编号 :吉教科文合字[ 0] 自 12 2 5第 0 4 号
[ 要】本文在 分析振兴 东北的宏观背景下 ,阐述 了东北地 区西部如何调整产业结构 ,促 进 区域 经济发展 ,协调人 与 摘

第6讲 振兴东北(最新)

第6讲 振兴东北(最新)

(2)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2003.03)——
再一次强调: 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 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3)温家宝总理连续三次考察东北——(2003.09.10)之后:
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基础良好、科教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较完整,是极富发展优势的地 区。

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较为重要。2002年,东北三省国内 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辽宁第7位,黑龙江第13位,吉林第18
位。

拥有巨大的存量资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187户,占全国的 10.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13241亿元,占全国的14.9%。
• 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 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积极扶持中小企 业发展,鼓励同大企业建立密切协作关系。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老工业 基地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盘活国有资产。借助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 础和优势,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高、地区经济特色突出的 大型民营企业。加大金融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为民 营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向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金融 机构投资入股,在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平等的机 会,鼓励个人创业,切实落实国家对下岗失业人员创办个体私营企业 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的支持政策。 •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坚决实行政企分开,切实改变政府主导结构调 整和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的状况,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着力点 转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 政策、法律环境上来,营造有竞争力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继续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项目,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 、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管理,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不断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 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 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高中地理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专题辅导

高中地理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专题辅导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在我国传统概念经济大区的划分上,东北地区包括辽、吉、黑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通辽市和兴安盟。

目前,中央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策,和西部大开发相提并论,被称之为“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东北的战略意义再度显现。

而将东北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这三个经济发达地区等量齐观,以期成为我国发展的“第四极”,则可以看出各界对东北的寄望之深。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东北曾做出过巨大贡献。

而计划经济的弊端,也在此影响甚深。

所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不单纯是工业的振兴,更是老工业基地本身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包括东北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以及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等全面的振兴。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如果说现阶段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脱贫,那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标就是如何致富,是如何将潜力变为实力。

一、东北地区重新振兴的条件分析东北地区具有全国大多数地区发展经济难以比及的条件:1.资源和交通基础:自然资源(土地、能源、森林及矿产)、劳动力资源丰富。

东北的交通建设发展迅速,高速公路联网,铁路提速,水运发展,国内外航空网形成,交通网络比较完善。

2.地理环境方面: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背靠华北,地理位置非常有利。

毗邻的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东北三省在历史上与这些国家都有往来,彼此比较熟悉和了解,便于沟通和交流。

华北是东北的腹地,有京、津等大都市,有丰富的资源和技术力量,同时还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是东北经济发展的大后方。

3.已有的工业基础:具有完整的重化工业体系和配套能力。

目前中国工业发展正在转入重工业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主要依靠重化工业,只有东北这方面基础较好。

东北长期形成的长、大、厚、重产品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是重工业的核心,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

东北还分布有密集的产业带:如鞍、本、抚钢铁三角,辽中南的工业带,长吉工业带,哈、大、齐工业带,像东北这样工业密集带与城市带吻合如此紧密在国内未见,世界少有,潜力巨大。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_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研讨材料章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_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研讨材料章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研讨材料章1. 引言1.1 概述东北地区作为中国最早进行工业化的地区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

然而,随着经济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东北地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已经成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着东北地区的重要使命和全面振兴的必要性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将从历史背景出发,回顾东北地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并分析当前形势下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其次,我们将详细阐述为何实施东北全面振兴战略是当务之急,包括经济发展契机、社会稳定与人民生活改善需求以及地区合作对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意义等方面。

然后,文章将提出实施该战略所需关键因素,包括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等。

最后,结合已取得的成果和启示,我们将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实现途径,并提出建议和倡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分析东北地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探讨实施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和关键因素,并为今后东北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倡议。

通过深入研究并确立具体问题解决思路,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均衡、协调和可持续。

同时,该研究对于其他国家在类似情况下进行区域发展战略制定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 东北的重要使命2.1 历史背景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基地和战略支撑点,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东北地区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基地到近年来的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东北地区一直承担着国家发展进程中关键的使命。

2.2 当前形势然而,随着全球瞬息万变的经济格局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东北地区面临诸多挑战。

当前,在产业结构落后、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禀赋有限等问题下,东北地区发展步伐相对缓慢,如何应对当前形势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方案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方案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利于推动 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 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地区经济 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03
实施策略
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发展新兴产业,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
淘汰落后产能
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 东北地区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 业集群和产业链条。
对社会就业的促进效应
增加就业岗位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增 加就业岗位,缓解当地就业压力。
提高就业质量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岗位的技术含量和工资水平,提升 就业质量。
促进人才流动与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东北地区就业和创业, 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为解决东北地区面临的问题,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 地的战略,旨在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深化体 制改革等措施,推动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目的和意义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增强国家整体竞争力 。
通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调 整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东北地区 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东北地区与其他 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全国经济的协同发展。
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 的沟通协调,争取政 策支持和资金倾斜。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 分工,确保各项工作 有序推进。
强化政策协调与落实
01
梳理现有政策,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确保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 可操作性。

东北振兴的双重历史任务与未来十年的战略重点

东北振兴的双重历史任务与未来十年的战略重点

2012年第8期今年是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第十个年头,值此之际对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下一个十年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思路与举措进行研究和探讨,意义既重大又深远。

一、完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双重历史任务,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工程完成双重历史任务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根本要求。

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作为国内最早最大的工业基地,几十年来东北为支援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过度开发也造成了东北地区严重“失血”(资源枯竭、环境破坏、设备老化、体制僵化),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严重不足。

为彻底扭转东北地区的落后局面,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这一阶段性特征,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要求东北地区在完成工业化的同时,赶上世界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浪潮,建成现代化新型工业基地。

这是一个双重的历史任务。

东北地区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以重振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手段,实现传统工业的再振兴;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老工业基地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把东北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的新型工业基地。

完成双重的历史任务是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实践,可为国内外“锈带复兴”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

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完成工业化和建成现代化新型工业基地双重历史任务,走的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没有更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工程。

以往,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进信息化的,东北地区要在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实现跨越与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东北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更加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尽量减少雇工,东北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千方百计增加就业。

振兴东北心得体会

振兴东北心得体会

振兴东北心得体会2篇振兴东北心得体会(一)振兴东北是中国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为东北的一名普通百姓,我深感振兴东北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亲身经历了一些变化和体会,以下是我对振兴东北的心得体会。

首先,振兴东北的核心在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过去的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导,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东北的发展模式亟需改变。

在振兴东北的过程中,我观察到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

例如,新兴产业的兴起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入为东北地区的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与此同时,政府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业热情。

这些变化使东北地区的经济呈现出了新的活力和潜力。

其次,振兴东北还涉及到了人才培养和引进。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东北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一直存在,这也成为制约东北振兴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我发现,随着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和各类人才引进计划的实施,东北地区的人才环境有了显著改善。

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和技术人才选择回到东北工作和创业,他们的到来不仅推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还为东北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先进理念和技术。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我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于东北振兴的不懈努力和贡献,也对东北的未来感到充满信心。

再次,振兴东北还需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

东北地区的发展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与周边地区和整个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通过参与一些区域性的合作项目,我体会到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互通有无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例如,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东北地区带来了更多的投资和商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使得东北地区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打开市场。

同时,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也让我们看到了东北地区在技术和产业发展方面的短板,这也促使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总之,振兴东北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但我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东北地区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

经过这段时间的亲身体会,我深感振兴东北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项综合性工作。

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与发展及政策建议

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与发展及政策建议

一、引言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改革开放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遇到一系列困难,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攀升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在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走过了近十年的时光。

今天,本课题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和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三个历史阶段的经济社会总量指标、经济结构指标和经济发展速度指标的变动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并在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在三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这不仅将有助于客观了解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也为更好的制定下一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本研究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对外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等方面把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分别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做了对比,在总结以往政策的效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建议。

二、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分析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总面积为78.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2%。

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多民族深度融合、经济实力雄厚的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东北三省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以下将以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为划分标志,对比分析实施前后东北的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

1.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变动分析(1)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前阶段(1979-2002):改革开放后,东北老工业基地呈现逐渐衰退态势。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GDP 增长速度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七五”时期、“八五”时期、“九五”时期和“十五”前三年东北地区的GDP 年均增长分别低于全国0.56、4.29、1.41和0.97个百分点。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综合专题复习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综合专题复习1

“振兴东北⽼⼯业基地”综合专题复习1“振兴东北⽼⼯业基地”综合专题复习设计⼀、背景材料2002年11⽉召开的中共⼗六⼤提出要“⽀持东北地区等⽼⼯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 2003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三次考察东北;同年10⽉,党的⼗六届三中全会正式决定实施振兴东北⽼⼯业基地战略。

“振兴东北⽼⼯业基地”⽆疑是今年⾼考复习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我们精⼼设计了这⼀政、史、地综合专题复习,敬请前辈同仁赐教。

⼆、知识体系(⼀)历史学科1、中国古代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东北地区⾃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

先秦时期,这⾥分布着肃慎、澮貊和东胡等先民。

秦朝时期,秦始皇在今辽宁东部、南部地区设置了辽东、辽西郡,加强对这⾥的管理与开发。

汉魏时期这⾥称挹娄,北朝时称勿吉。

东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国版图并得以⼤规模开发是在唐朝。

唐朝时这⾥称靺鞨。

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龙江流域。

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和粟末两部逐渐强⼤起来。

8世纪前期,唐朝在⿊⽔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任命其⾸领做都督,⿊⽔靺鞨地区正式划⼊唐朝版图。

7世纪末,粟末部⾸领⼤祚荣建⽴政权。

开元初,唐⽞宗封⼤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

粟末靺鞨地区也正式划⼊唐朝版图。

⿊⽔靺鞨和粟末靺鞨受中原⽂化影响都较⼤。

例如粟末靺鞨的⼤祚荣仿照唐朝实⾏州县制,农业采⽤中原先进技术,⽔稻产量⾼,质量好。

⼿⼯业以纺织业为主,向唐朝进贡的“鱼⽛绸”、“朝霞绸”相当精美。

粟末靺鞨与唐朝的贸易⼗分频繁。

公元10世纪,契丹兴起。

926年,粟末靺鞨为契丹所灭,不久,⿊⽔靺鞨沦为契丹的附属。

公元11—12世纪,长期居住在松花江、⿊龙江下游⼀带的⼥真族(由唐朝的⿊⽔靺鞨发展⽽来)逐渐强⼤起来,他们学会了使⽤铁制⽣产⼯具,同邻国和辽朝的贸易很发达。

12世纪,完颜部逐渐统⼀⼥真各部。

1114年,⼥真族杰出的⾸领完颜阿⾻打举兵抗辽。

1115年,阿⾻打在会宁称皇帝,建⽴⾦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南24.3 27.8 30.5 西南 15.8 14.0 8.4 西北 8.7 6.0 3.6
工业总产值
GDP
1960 1980 2000 1960 1980 2000
18.9 16.2 12.3 16.6 14.8 12.6
23.0 16.2 9.8 18.0 14.3 10.0
31.0 37.2 42.9 32.4 34.0 37.7
竭、生物多样性退化等)。 • 3、当前的“东北现象”
• ——以“金融生态恶化”为代表:商业银行的惜贷和拒贷、
产权交易市场的不发育、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与企业上市 融资的困难、金融业外资裹步不前——金融业是现代经济
的核心部门。 第一部分:东北老工业区问题
补充资料一: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比较 (1950年=100)
善。
第二部分 东北老工业区问题的由来
• 2.3、我国增量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是存在 着一个“体制内负担小、体制外条件好”的
东部沿海经济地带。(国有经济比重、商品经济发展
基础、经济地理位置、人口密度与人口数量、自然地理成 本等因素)
• 2.4、对外开放的地理路径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
• ——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 “沿海开放城市”,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
• 1、1980年代的“东北现象”
• ——经济地位下降、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 2、1990年代的“东北现象” • ——“体制外”的“三农问题”,卖粮难,农民收入水平长
期徘徊; • ——“体制内”的大面积下岗与失业(企业债务、社会负担
等导致竞争力低下,企业破产等问题);体制内吃鸭记 • ——资源枯竭与资源型城市问题; • ——生态与环境恶化问题(土壤退化、荒漠化、水资源枯
一、经济地理位置的变化与外部推动弱化 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与地区的边缘化 三、重型产业结构的传统、国家要求下的体制惯性 与今天的落后
第二部分 东北老工业区问题的由来
一、经济地理位置的变化与外部推动弱化
• 1.1、1960年代
• ——国际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使东北地区从重点 建设地区转变为重点防御地区;
专题二:东北经济区与老工业基地 振兴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东北老工业区问题 第二部分: 东北老工业区问题的由来 第三部分: 市场化程度低与所有制结构单一问题 第四部分: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部分:东北老工业区问题
一、“东北现象”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的标准提法
第一部分:东北老工业区问题
一、“东北现象”
• ——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 • ——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 •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 • ——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和就
业压力大; •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衰退,接续产业亟待发
展。
第一部分:东北老工业区问题
第二部分 东北老工业区问题的由来
• 2.2、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中期,所有的经济体制 改革措施和区域政策都是在大力鼓励非公有制经济—— “体制外”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
• ——对外开放:对外资的优惠、外贸优惠(关税)、人员往来的放开;
• ——物价体制改革:价格与经济制度;“价格双轨制”与“放开一部 分商品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关系,随行就市,短缺与利润、与日用 工业消费品产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体制外”企业的发展;
1994
东北地区 华东地区 华中南地区
2002
第一部分:东北老工业区问题
补充资料四:中国各地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
第一部分:东北老工业区问题
二、当前对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的 标准提法
• 党中央国务院的16号文件(2003.10.5):老工业基地的 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 难和问题,主要是:
• ——放开部分要素市场,保障“体制外”企业获得土地和能源原材料;
• ——计划体制改革,指令性计划(品种)减少、指导性计划(品种) 增加,但装备、能源原材料依然作为指令性计划品种;
• ——计划经济“约束”后退,而市场经济的“激励”推进;
• ——“体制外”企业的发展“倒逼”:地区市场经济环境不断走向完
14.6 18.0 25.5 17.4 21.1 26.1
7.7 7.5 5.5 9.5 9.5 8.9
4.8 4.9 3.8 6.1 5.6 4.7
第一部分:东北老工业区问题
补充资料三:各地工业、重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的 变化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94年
2002年
• ——外部推动转变为外部压制; • ——相对于国内“大三线地区”的成长地位下降。
• 1.2、1980年代以来
• ——外部压制减弱,但转变为外部限制; • ——相对于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成为边缘地区。
第二部分 东北老工业区问题的由来
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与地区的边缘化
• 2.1、我国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是“增量改革”,又 叫“体制外增量பைடு நூலகம்模式

农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 GDP
• 1960 1980 2000 1960 1980 2000 1960 1980 全国 154 557 6741 685 1986 33078 407 1139
华北 128 373 5416 1166 2777 35210 505 1260 东北 119 493 5243 628 1280 12908 402 898 华东 107 566 7834 478 1680 31984 351 1053 华中南 160 664 8778 839 2980 70561 396 1404 西南 210 678 4870 1140 3290 40606 500 1393 西北 184 452 3324 1357 4079 52174 500 1276
2000
12960 12252
7165 13051 18760 14939 12264
第一部分:东北老工业区问题
补充资料二:我国各个地区经济份额的历史比较
(全国=100)
• 农业总产值
• 1960 1980 2000
华北 12.2 9.9 11.1 东北 9.4 10.7 9.4 华东 29.6 31.6 37.0
• ——东北地区到1990年代中期开始陶醉于沿边和沿海开 放(黑龙江边境贸易、吉林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辽 宁沿海开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